Workflow
比亚迪股份(01211):新能源汽车业务驱动增长,盈利韧性凸显
国证国际· 2025-09-03 19:0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52.0港元 较当前股价43.26港元有20.2%预期涨幅 [5][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06.1亿元 同比增长2.6%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7.3亿元 同比增长14.0% 盈利增速显著快于营收 [1] - 盈利韧性凸显 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背景下实现营收与盈利双增长 [1] 业务板块分析 消费电子业务 - 收入609.5亿元 同比下降3.7% 其中零部件收入137.5亿元(yoy-9.8%) 组装收入472.0亿元(yoy-1.8%) [2] - 受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承压影响 全球智能手机上半年出货量仅增0.1% [2] - 聚焦高端产品领域 在钛金属手机、折叠屏手机等高端机型中保持主要供应商地位 [2] - 海外大客户业务表现亮眼 组装业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 - 通过自动化技术优化精密零部件业务 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改善 [2] - 受益于端侧AI技术普及和折叠屏手机市场拓展 中国折叠屏手机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12.6% [2] 新能源汽车业务 - 收入124.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0.5% 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15.5% 成为增长最快业务板块 [3] - 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全球领先地位 2025年上半年销量693.7万辆 同比增40.3% [3] - 智能座舱产品线覆盖中控、仪表、HUD等多维度交互系统 [3] -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出货量领跑国内市场 新推出的智能悬架系统已开始批量配套主流车型 [3]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 - 收入72.1亿元 同比下降4.15% [4] - AI服务器业务增长强劲 实现跨越式成长 [4] - 多款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客户认证 为业务增长注入新动能 [4] - 围绕液冷系统、电源系统、AI服务器系统设计等方面建立丰富专利储备 [4] - 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集团内制造场景 提升仓储和配送效率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估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7.4亿/59.5亿元 [5] - 参考同业估值按照2025/2026年的22.6x/18.0x市盈率 [5] - 总市值99,366.3百万港元 流通市值99,366.3百万港元 [7] - 总股本2,253.2百万股 流通股本2,253.2百万股 [7] 增长前景与投资逻辑 - 三大板块协同发展格局形成 消费电子领域龙头地位稳固 新能源汽车业务高速增长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潜力巨大 [5] - 下半年有望受益于国内促消费政策、新能源汽车下乡推进以及AI算力需求持续释放 [5] - 凭借技术研发优势、多元业务布局和全球化客户资源 在高端制造与智能化升级浪潮中持续领跑 [5]
哔哩哔哩-W(09626):利润持续释放,AI驱动广告商业化效率持续提升
长城证券· 2025-09-03 18:4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6] 核心观点 - 公司流量侧实现稳健增长,AI技术显著提升广告商业化效率,游戏业务表现强劲,利润加速释放 [2][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持续增长,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大幅改善,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1][3][7] 财务表现 - 2025Q2营业总收入73.4亿元,同比增长19.8%,环比增长4.8% [1] - 2025Q2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5.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且环比增长55.0%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2.61亿元/331.87亿元/357.06亿元,同比增长12.78%/9.67%/7.59% [1][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9亿元/17.97亿元/24.97亿元,同比增长159.3%/124.9%/39.0% [1][7] - 预计2025-2027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2亿元/30.97亿元/38.68亿元 [3][7] - 毛利率持续改善,预计从2024年的32.7%提升至2027年的38.5% [7] - ROE显著改善,从2024年的-9.5%提升至2027年的13.0% [1][7] 业务运营 - 2025Q2 DAU达1.09亿,同比增长7%,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105分钟,同比增加6分钟 [2] - 广告业务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20%,效果广告收入同比增长约30% [2] - 广告主数量同比增长超20%,eCPM同比增长超10% [2] - AI工具广泛应用于广告创建,约10%的新广告标题和超过30%的开屏广告使用AI工具生成 [2] - 游戏业务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60%,主要受益于《三谋》强劲表现 [3] - 正在试点《三谋》小游戏版本,并准备在2025H2推出国际版本 [3] - 目前有4到5款游戏正在等待版号,包括一款三国IP休闲游戏 [3]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PE)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86.2倍/38.3倍/27.6倍 [1][3][7] - 当前市净率(PB)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4.6倍/4.1倍/3.6倍 [1][7] - 总市值750.35亿港元,流通市值736.12亿港元 [4] - 近3月日均成交额10.43亿港元 [4] 行业地位 - 属于传媒行业,在视频平台领域具有重要市场地位 [4] - 通过AI技术提升广告效率,在行业内保持竞争优势 [2] - 游戏业务通过《三谋》等产品展现强劲增长潜力 [3]
猫眼娱乐(01896):符合预期,电影大盘边际改善,关注下半年演出、电影单片释放
华创证券· 2025-09-03 18:12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9.5港元,较当前价7.9港元存在约20%上行空间 [1][2][4]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3.9%至24.72亿元,符合预期,电影大盘呈现边际改善迹象 [1][4] - 娱乐内容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8%至12.09亿元,在线娱乐票务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2.8%至11.8亿元 [1] - 净利润同比下降37%至1.79亿元,主要受电影单片表现不佳及演出投入增加影响 [1][4] - 现场演出业务表现亮眼,本地演出部分品类GMV同比增长超80%,境外演出GMV同比增长超300% [4] - 下半年重点关注电影单片释放(如《刺杀小说家2》《熊猫计划2》)及演出管线推进(五月天、张艺兴等)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7.9%,同比下降15.4个百分点,主要因内容成本增加及演出投入加大 [4] - 销售费用绝对值同比下降12.2%,管理费用绝对值同比下降20.2%,体现降本提效成效 [4]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98亿元、53.71亿元、60.68亿元,同比增长12.6%、16.8%、13.0% [1][4]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3亿元、5.52亿元、7.00亿元,同比增长93.9%、56.6%、26.7% [1][4] - 每股盈利预计从2024年的0.16元提升至2027年的0.60元 [1][4] 业务分析 - 电影票务业务受益于大盘出票量同比增长17%,市占率保持稳定 [4] - 内容投资业务主控宣发影片数量创历史新高,但部分单片表现拖累利润率 [4] - 现场演出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公司持续加大境内外票务和内容制作投入 [4] - 电影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产品周期,公司储备项目丰富,包括《飞驰人生3》等头部影片 [4] 估值预测 - 采用相对估值法,按照2026年15倍市盈率估值,对应目标市值110亿港元 [4] - 当前市盈率从2024年的45.7倍下降至2027年的12.0倍,估值吸引力逐步提升 [1][4] - 市净率维持在0.8-0.9倍区间,每股净资产从2024年的7.7元增长至2027年的8.85元 [1][2][4]
快手-W(01024):调整后净利润超市场预期,可灵AI商业化领跑视频生成赛道
长城证券· 2025-09-03 17: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可灵AI商业化进展超预期 收入超2.5亿元 C端创作者达4500万 B端覆盖超2万家企业 [2][7] - AI全面赋能内容生态及广告营销、电商等核心业务 [3][4][7] - 25Q2业绩表现强劲 营业收入350.46亿元同比增长13.1% 调整后归母净利润56.18亿元同比增长20.1% [1] - 宣布上市以来首次特别股息每股0.46港元 合计约20亿港元 [1] 财务表现 - 2025E营业收入1432.55亿元 同比增长12.89% [1][7] - 2025E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99.9亿元 对应PE 16.2倍 [7] - 2027E营业收入1734.82亿元 2025-2027年复合增长率约10% [1][7] - ROE保持较高水平 2025E为22.03% 2027E为20.19% [1] 可灵AI发展 - 2025年5月推出可灵AI 2.1系列模型 质量、动态表现、物理模拟等方面全面提升 [2] - 2025年7月底发布灵动画布功能 支持无限可视化空间和多人实时协作 [2] - 应用场景涵盖广告营销、影视短剧、游戏互动和智能硬件等领域 [2] - 25H2推出灵动画布及2B订阅服务 预计推动商业化进一步提速 [2] 用户与流量表现 - 25Q2 DAU达4.09亿 同比增长3.4%创历史新高 [3] - 日均使用时长126.8分钟 同比增长7.5% [3] - OneRec推荐大模型提升用户时长和留存率 [3] 广告业务 - 25Q2线上营销服务收入198亿元 同比增长12.8% 较25Q1的8.0%显著提升 [3] - OneRec直接生成营销素材 提高点击率和转化率 [3] - 新增外卖入口拓宽流量变现渠道 [3] - 预计25H2在AI、外卖及低基数效应驱动下加速回暖 [3] 电商业务 - 25Q2 GMV达3589亿元 同比增长17.6%超预期 [4] - 泛货架电商GMV占比超32% 持续超大盘增长 [4] - AI赋能商品信息提炼和人货匹配 降低商家经营成本 [4][7] - 多模态大模型提升商品描述能力 优化全链路经营效率 [4][7] 财务指标预测 - 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计4.06/5.13/5.96元 [1][7] - 毛利率持续改善 从2023A的50.58%提升至2027E的58.24% [8] - 经营现金流稳健增长 2027E预计达377.75亿元 [8] - 现金储备充足 2027E现金及等价物预计达896.54亿元 [8]
中银香港(02388):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表现稳健,非利息收入强劲,重申“买入”
国泰君安· 2025-09-03 17:4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42.35港元(原目标价38.50港元)[2][7] - 目标价对应1.25倍2025年市净率[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拨备前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6.5%,主要受益于非利息收入增长和成本控制[7] - 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25.8%至62.9亿港元,净交易性收入同比增长131.9%至122.3亿港元[7] - 客户贷款增长2.0%至17,103.8亿港元,支储存款占比提升11.5个百分点至57.9%[7] - 净息差环比仅收缩2个基点至1.53%,展现强劲负债管理能力[7] - 成本对收入比率维持在20.8%的低位[7] 财务数据预测 - 2025年预测净利润40,814亿港元(同比增长4.4%),2026年预测净利润45,928亿港元(同比增长12.5%)[6] - 每股盈利(EPS)2025年预测3.860港元,2026年预测4.344港元[6] - 每股净资产(BVPS)2025年预测33.88港元,2026年预测36.00港元[6][7] - 股息率2025年预测6.1%,2026年预测6.7%[6] - 净资产收益率(ROE)2025年预测11.7%,2026年预测12.4%[6] 资产质量与资本状况 - 2025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降至1.02%(较2024年底下降3个基点),拨备覆盖率保持在85%以上[7] - 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CET-1)为20.4%,资本充足率(CAR)为22.3%[6] 增长催化剂 - 数字资产机遇、跨境理财通推进、利好政策提振经济预期[6][7] - 大湾区跨境财富管理需求提升推动非利息收入增长[7] 行业与战略定位 - 动态债券投资策略在低利率环境下获得更高收益[7] - 通过优化贷款组合和负债管理保持净息差韧性[7] - 非利息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5年预测达30.7%[9]
阜博集团(03738):2025年半年报点评:收入稳健增长,净利润同比大增
东吴证券· 2025-09-03 17:3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核心观点 - 阜博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内容保护和交易服务商 正处在AI驱动内容产业变革的核心赛道 前瞻性布局的Vobile MAX和Dream Maker平台有望在AI时代抓住中小创作者规模化增长的机遇 从SaaS服务商向平台运营商升级 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长23.4%至14.6亿港元 毛利同比增长27.5%至6.4亿港元 毛利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44.1% [9] - 期内利润同比大增118.6%至1.0亿港元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88.1%至1.2亿港元 [9] - 预测2025年营业总收入为3,010百万港元 同比增长25.36% 2026年3,680百万港元 同比增长22.25% 2027年4,320百万港元 同比增长17.39% [1]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91.28百万港元 同比增长34.02% 2026年260.12百万港元 同比增长35.99% 2027年335.89百万港元 同比增长29.13% [1] - 预测2025年Non-IFRS净利润为233.58百万港元 2026年310.03百万港元 2027年394.17百万港元 [1] 业务表现 - 增值服务为主要增长引擎 25H1收入同比增长33.3%至8.5亿港元 占总收入58.1% 增长主要受益于与大型内容方合约升级、内容库扩容以及AI二次创作内容带来的新增活跃资产与收入 [9] - 订阅服务稳健发展 25H1收入同比增长11.8%至6.1亿港元 占总收入41.9% 公司在微短剧、音乐、动漫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9] - 中美两大市场均衡发展 25H1北美地区收入同比增长26.8%至7.3亿港元 中国地区收入同比增长20.1%至7.3亿港元 [9] 战略与技术投入 - 公司明确了平台化发展战略 已开发数字内容资产贸易平台Vobile MAX和集成音视频创作平台Dream Maker两大平台作为基础 [3] - Vobile MAX集成了确权、分润与交易功能 Dream Maker作为创作者入口将多模态AI创作能力与Vobile MAX无缝对接 [3] - 上半年研发开支达1.63亿港元 同比增长14.4% 研发聚焦于升级核心算法、构建"出生即确权"的技术服务体系 并深化与英伟达、佛罗里达大学等顶尖企业及高校的技术生态合作 [3] - 上半年完成对音频识别技术公司PEX的收购 将强化在声音内容识别领域的优势 [9] 市场数据 - 收盘价为5.92港元 一年最低/最高价为1.42/7.10港元 [7] - 市净率为5.07倍 港股流通市值为14,530.31百万港元 [7] - 每股净资产为1.17港元 资产负债率为36.64% 总股本为2,454.44百万股 [8]
百度集团-SW(09888):百度核心广告业务承压,萝卜快跑领跑Robotaxi行业
长城证券· 2025-09-03 17:3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核心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7.13亿元,同比下降3.59%,环比增长0.80% [1]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73.22亿元,同比增长33.42% [1] - 2025年第二季度NON-GAAP净利润47.95亿元,同比下降35%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33.8亿元、1345.0亿元、1451.1亿元 [8] - 预计2025-2027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75亿元、211.87亿元、236.10亿元 [8]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1.7倍、10.4倍、9.3倍 [8] 核心业务表现 - 百度核心25Q2收入262.51亿元,同比下降2% [1] - 百度核心25Q2 NON-GAAP净利润47.92亿元,同比下降34% [1] - 在线营销业务25Q2收入162亿元,同比下降15% [2] - 非在线营销业务25Q2收入100亿元,同比增长34% [3] - 百度APP MAU同比增长5%至7.35亿 [2] AI搜索与商业化进展 - 超过50%的移动搜索结果页面包含AI生成内容(6月底数据,高于4月的35%) [2] - 截至7月,64%的移动搜索结果页面包含AI生成内容 [2] - 正在开发更灵活、原生的广告格式,自然融入用户体验 [2] - AI搜索可覆盖传统搜索难以变现的长尾查询和非商业场景 [2] 智能云业务发展 - 智能云业务增长带动非在线营销收入增长 [3] - 千帆MaaS平台扩展模型库,新增开源文心4.5系列模型及其他第三方模型 [3] - 2025年6月开源文心4.5系列基础模型,包括十个不同架构及大小的模型 [3] 萝卜快跑业务表现 - 25Q2接单量达220万单,同比增长148%,较25Q1的75%继续加速 [3] - 全球足迹覆盖16个城市(截至2025年6月) [3] - 2025年7月与优步科技公司建立战略合作,计划部署数千辆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 [3] - 2025年8月与Lyft, Inc.建立战略合作,计划在欧洲部署数千辆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 [3] 股份回购情况 - 25H1回购金额为6.77亿美元 [1] - 2023年股份回购计划项下累计回购金额达23亿美元 [1]
海吉亚医疗(06078):2025年受外围因素影响,但经营回暖信号隐现
中泰国际· 2025-09-03 17:31
投资评级 - 维持"中性"评级 目标价13.55港元 [5][6]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逊预期 收入同比减少16.5%至19.9亿元 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36.2%至2.5亿元 [1] - 资产负债表现改善信号 应收账款较去年底减少9.1% 经营活动净现金同比增加29.9% [2] - 作为港股肿瘤医疗龙头 长远将受益于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商保创新药目录等支持政策 [4] - 2025-27E收入预测分别下调15.5%、12.9%、13.2% 股东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23.8%、23.8%、18.8%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资本开支同比减少28.5% 6月底现金较去年底增加2.4亿元 净负债率下降6.7个百分点 [2] - 2025E收入预测为42.18亿元(-5.1%) 2026E为47.56亿元(+12.7%) 2027E为50.95亿元(+7.1%) [5][10] - 2025E股东净利润预测为5.06亿元(-15.4%) 2026E为6.00亿元(+18.6%) 2027E为7.11亿元(+18.5%) [5][10] 业务发展 - 旗下医院2025年上半年荣获7个国家级与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中心称号 新增地市级重点专科23个 [3] - 部分医院位于医保基金相对不足的三四线城市 收入受外围环境影响 [1] - 近年投运的新医院产能利用率处于爬坡期 新开业医院折旧摊销费用增加 [1] 行业比较 - 按13.0倍2026E PER定价 低于行业平均16.3倍 [5][9] - 当前市值92.8亿港元 市盈率17.1倍(2025E) 市净率1.2倍(2025E) [9] - 专科医疗板块平均市盈率为17.3倍(2025E) [9]
知行科技(01274):研发取得较快进展,积极拓展具身智能业务
财通证券· 2025-09-03 16:57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66亿元同比下滑42.47% 归母净利润-1.78亿元 去年同期为9861万元 [8] - 毛利率4.7%同比下滑2.4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2.9%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8.6%同比提升4.9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42.8%同比提升27.1个百分点 [8] - 全栈自研iDC500组合辅助域驾驶控制器正式量产 搭载地平线征程6系列域控制器有望下半年在多个中国头部汽车集团主力车型量产 [8] - 设立艾摩星机器人聚焦具身智能技术研发与商业化落地 与"小工匠"签署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布局具身智能关键零部件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710/2439/3369百万元 增长率37.02%/42.68%/38.12%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58/63/163百万元 2027年净利润增长率156.92% [7] - 预计2025-2027年EPS -0.61/0.25/0.63元 对应PE 47.59倍(2026年)和18.52倍(2027年) [7]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21.49%/26.91%/29.29% ROE -21.16%/7.85%/16.80% [9] - 预计2025-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134/107/249百万元 [9]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1216百万元同比下滑8.27% 2024年营收1248百万元同比增长2.58% [7] - 2023年归母净利润-195百万元 2024年归母净利润-288百万元 [7] - 2024年现金181百万元 较2023年720百万元大幅减少 [9] - 2024年研发费用281百万元 占营收比重22.52% [9]
易鑫集团(02858):深耕互联网汽车金融,科技能力催生新动能
东吴证券· 2025-09-03 16:4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9] 核心观点 - 深耕互联网汽车金融,科技能力催生新动能,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28.29% [1][9] - 交易平台业务为战略重心,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占比快速提升,2025H1金融科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4%至18.73亿元 [9] - AI技术全面赋能业务全流程,风控体系完善,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9] - 当前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2025年PE为16.09倍 [1][9] 公司简介 - 腾讯控股53.88%的汽车金融平台,专注汽车交易及融资服务,核心管理团队行业经验丰富 [9][16] - 业绩自2020年触底后持续高增,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204%,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至5.49亿元 [9][23] - 收入结构加速向交易平台业务转型,2025H1交易平台业务收入占比达80%,金融科技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4% [9][25] - 经营费用率持续优化,2025H1降至20.1%,但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59%至10.43亿元 [9][30] 行业概况 - 汽车金融行业规模预计2029年达6.8万亿元,当前渗透率50.5%,较成熟市场80%+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9][37][40] - 二手车金融渗透率仅38%,显著低于新车市场,未来提升空间广阔 [9][40] - 行业竞争主体多元化,商业银行占据46%市场份额,互联网平台凭借场景+技术优势实现差异化竞争 [9][45][47] - 汽车金融公司展业规模收缩,2024年总资产同比下降11%至8551亿元 [9][48] 公司发展亮点 - 交易平台业务2025H1收入43.46亿元(同比+23.8%),金融科技服务费率提升至12.5%,促成交易规模315亿元 [9][57][61] - 自营融资业务战略收缩,2025H1收入11.06亿元(同比+15.6%),资产质量稳定,90日以上逾期率1.86% [9][67][75] - AI技术应用成效显著,Titan-AI平台完成超8200万次呼叫,每月节省70人月工作量 [9][80][81] - 风控体系实现全链路智能化,基于440万+用户数据构建风险画像,支持个性化定价 [9][8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90/149.47/182.38亿元,同比增速19.24%/26.78%/22.01% [1][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6/13.98/17.01亿元,同比增速39.03%/24.12%/21.72% [1][9] - 对应EPS分别为0.17/0.21/0.26元/股,PE估值16.09/12.96/10.65倍 [1][9] - 关键假设:金融科技业务服务费率12.5%-13.5%,贷款促成业务服务费率11%-15% [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