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滔搏:去库为先,销售趋势环比改善
兴证国际证券· 2024-12-24 17: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以库存管理为首要任务,进展符合预期,维持全年指引不变。预计FY25/26/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0/15.30/16.71亿元,同比分别-36.7%/+9.3%/+9.2%,维持"买入"评级,2025财年潜在股息率为8.2%,具备吸引力[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日期:20241217 - 收盘价(港元):2.96 - 总股本(百万股):6,201 - 流通股本(百万股):6,201 - 净资产(亿元):95 - 总资产(亿元):149 - 每股净资产(元):1.53 - 数据来源:Wind,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2] 投资要点 - 事件:公司发布截至2024年11月30日的FY25Q3运营表现:零售及批发业务的总销售金额同比下降中单位数;期末直营门店毛销售面积环比减少2.1%,同比减少4.4% - 点评:电商大促提前,拉动FY25Q3销售跌幅环比FY25Q2收窄。线下客流趋势环比略有改善,但仍具挑战;今年大促提前,公司充分发挥全域性布局优势,同时将更多的货品倾斜给线上渠道,抓住生意机会,估计FY25Q3线上税前销售同比增长双位数水平,拉动全渠道跌幅收窄至中单位数。FY25Q3零售渠道与批发渠道销售趋势基本一致,零售渠道表现略占优[3] 管理库存 - 管理库存为首要任务,估计FY25Q3直营折扣同比加深,库存管理进展符合预期。行业促销氛围浓厚,估计FY25Q3主要系线下直营折扣同比加深、以及线上销售占比提升,FY25Q3线上税前销售占比环比FY25Q2进一步提升,影响直营折扣同比加深,加深幅度与FY25H1类似[4] 门店优化 - 继续优化门店,丰富店型。公司继续调整优化低效门店,估计FY25Q3期末门店数量同比下降高单位数,降幅同上半财年类似,平均门店面积同比提升。8月滔搏为Adidas推出全新店型FOS(Future of Style)门店,侧重于先锋运动休闲系列;10月再推出HALO概念店,定位为Adidas最高端的零售门店,持续丰富店型、提升全域零售能力[4] 财务数据 - 会计年度:FY2024、FY2025E、FY2026E、FY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8,933、26,409、26,862、27,670 - 同比增长:6.9%、-8.7%、1.7%、3.0%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213、1,400、1,530、1,671 - 同比增长:20.5%、-36.7%、9.3%、9.2% - 毛利率:41.8%、40.0%、40.4%、40.6% - 净利润率:7.6%、5.3%、5.7%、6.0% - 净资产收益率:22.5%、14.2%、15.5%、17.0% - 基本每股收益(元):0.36、0.23、0.25、0.27[7] 现金流量表 - 会计年度:FY2024E、FY2025E、FY2026E、FY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129、4,585、3,515、3,454 -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98、-398、-398、-398 - 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332、-2,644、-2,835、-3,040 - 现金净变动(百万元):-401、1,543、282、1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百万元):1,956、3,499、3,781、3,796[10]
微盟集团: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微信电商生态积极推进,服务商有望率先受益
开源证券· 2024-12-24 17:10
公司投资评级 - 微盟集团的投资评级被上调至"买入" [2][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微信电商生态的逐步完善,尤其是微信小店推出"送礼物"功能,将有助于提升供给端品牌及商品的丰富度,微盟作为腾讯系头部服务商有望率先受益 [3][17][18] - 微盟率先将小程序接入微信小店,未来随着微信电商生态的完善,微盟有望通过C端用户消费心智的养成、B端商户的持续加入以及公私域流量的打通,带来新增SaaS客户,并通过产品筛选、广告投放等综合服务提升客户价值 [4][17][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营业收入:2022年为1,839百万元,2023年为2,228百万元,2024年预计为1,806百万元,2025年预计为2,114百万元,2026年预计为2,388百万元 [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YOY):2022年为-6.5%,2023年为21.1%,2024年预计为-18.9%,2025年预计为17.1%,2026年预计为13.0% [5] - 经调整净利润:2022年为-1,457百万元,2023年为-388百万元,2024年预计为-50百万元,2025年预计为134百万元,2026年预计为296百万元 [5]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YOY):2022年为-357.4%,2023年为-73.4%,2024年预计为-87.2%,2025年预计为-369.4%,2026年预计为120.6% [5] - 毛利率:2022年为59.3%,2023年为66.6%,2024年预计为67.7%,2025年预计为68.2%,2026年预计为68.7% [5] - 净利率:2022年为-79.2%,2023年为-17.4%,2024年预计为-2.8%,2025年预计为6.3%,2026年预计为12.4% [5] - ROE:2022年为-65.0%,2023年为-13.7%,2024年预计为-2.4%,2025年预计为12.1%,2026年预计为32.4% [5] - EPS(摊薄/元):2022年为-0.59,2023年为-0.15,2024年预计为-0.02,2025年预计为0.05,2026年预计为0.11 [5] - P/S(倍):2022年为4.3,2023年为3.5,2024年预计为4.3,2025年预计为3.7,2026年预计为3.3 [5] 股价与市值 - 当前股价为2.48港元 [22] - 一年最高最低股价分别为2.930港元和1.100港元 [22] - 总市值为83.28亿港元,流通市值为83.28亿港元 [22] - 总股本为33.58亿股,流通港股为33.58亿股 [22] - 近3个月换手率为258.57% [22]
瑞声科技:公司迎来业绩拐点,多元产品恰逢AI手机产业趋势
开源证券· 2024-12-24 17:10
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迎来业绩拐点,盈利改善超预期,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21.7/25.7亿元,对应同比增速125.9%/29.5%/18.7% [7] - 公司多项产品线有望受益于AI手机带来的硬件创新升级 [9] 声学业务 - 声学业务是公司的核心板块,2023年收入占比超过36% [81] - 受益于中高端安卓机扬声器的升级,公司SLG大师级扬声器向高中端机型进一步渗透,驱动ASP和毛利率明显改善 [8] - 2024年公司收购全球领先的中高端车载音响供应商PSS,布局车载声学有望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8] - 2023H2以来,公司声学业务盈利能力改善,2024H1声学业务毛利率达到29.9%,公司指引2024年声学毛利率有望改善至35% [121] 光学业务 - 2023H2以来,伴随手机行业回暖、竞争趋缓,以及公司自身产品结构改善和良率提升,光学毛利率大幅改善 [8] - 2024H2塑胶镜头毛利率有望改善至25%以上,模组毛利率在2024H15.6%基础上进一步改善 [8] - 玻塑镜头渗透率提升趋势明显,公司WLG良率改善有望受益 [114] - 2024H1光学业务扭亏为盈,实现收入22.1亿人民币,毛利率改善至4.7% [137] 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 - 受益于折叠机、AI手机等趋势,公司转轴、散热快速放量 [8] - 2024H1公司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实现收入36.6亿,占收入比重32.52%,毛利率22.9%,相比2023H1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 [151] - 公司金属中框成为安卓中高端机型核心供应商,2023年瑞声科技金属中框收入实现同比增长34.3% [17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9.85/293.70/322.57亿元,对应同比增速27.3%/13.0%/9.8% [11] - 预计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6.73/21.65/25.71亿元,对应同比增速125.9%/29.5%/18.7% [11] - 预计2024-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23.2%/23.9%/24.4% [11] 其他 - 公司客户集中度高,2023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合共占总销售收入约80.8%,最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约36.4% [58] - 2023-2028年麦克风市场规模预计年复合增速为7.5%,2023-2029年MEMS市场规模预计年复合增速为5% [104][127] - 2024年至2031年全球手机散热市场规模测算,CAGR为8.4% [184]
腾讯控股:AI布局行稳致远,生态赋能打造增长乘数
东吴证券· 2024-12-24 17: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腾讯控股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腾讯控股的AI布局行稳致远,生态赋能打造增长乘数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发展历程:兼具应用落地与基础研究 - 2012年,腾讯开始布局AI,各事业部内建AI团队,以垂直领域应用落地为导向 [12] - 2016年,技术工程事业群(TEG)成立AI Lab,专注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 [13] - 2018年,腾讯发布更明确的AI战略发展方向,致力于发展通用人工智能研究,并成立机器人实验室“腾讯Robotics X” [14] - 2022年,首次对外披露“混元”大模型研发进展,完整覆盖了NLP、CV、多模态等基础模型和众多行业模型 [16] - 2024年,AI持续推进,混元大模型已经在600多个腾讯内部业务和场景中落地测试,并上线一站式AI智能体创作与分发平台「腾讯元器」和基于混元大模型的智能助手APP「腾讯元宝」 [17] 布局梳理:多元应用生态承接,期待增长乘数效应 - 腾讯混元大模型由公司全链路自研,采用混合专家模型(MoE)结构,拥有万亿参数规模,在多模态能力上表现突出 [19] - 截至2024年12月,腾讯AI布局涵盖B+C双端,C端包括已有应用接入AI功能和AI原生应用,B端以大模型+云服务+PaaS模式接入生产场景 [21] - 腾讯内部已有近700个业务及场景已接入混元大模型,部分应用的AI功能已开启商业化 [22] - 2024年升级广告投放3.0系统,AI更懂广告、懂业务、懂受众,同时上线一站式AI广告创意平台“妙思”,优化广告投放流程 [50] - 游戏领域,腾讯AI Lab发布自研游戏全生命周期AI引擎“GiiNEX”,借助生成式AI和决策AI模型,提供3D图形、动画、城市及音乐等多种AIGC能力 [56] - AI原生应用方面,腾讯元宝于2024年5月上线,提供AI搜索、AI长文本阅读、AI写作、创意头像等功能,2024年11月升级2.0,联动腾讯文档等生态产品 [62] - 腾讯元器是基于混元大模型开发的一站式智能体创作与分发平台,支持用户创建和部署智能体,无需编写代码即可实现聊天对话、内容创作、图像生成等功能 [118]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2174/2406/2653亿元,对应2024-2026年PE(Non-IFRS)为17/15/14倍,维持“买入”评级 [22]
呷哺呷哺:经营调整,供应链优化,静待改善
华泰证券· 2024-12-24 13:50
投资评级 - 呷哺呷哺的投资评级维持为"增持" [7] 核心观点 - 呷哺呷哺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收入24.03亿,同比下降15.92%,归母净利润为-2.73亿,同比转亏。公司面临消费环境平淡和行业竞争加剧的压力,导致经营承压 [3] - 呷哺呷哺通过优化运营模式、降低菜品价格、加强品牌视觉形象和扩展外卖业务等措施应对需求变化,并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实现全店盈利 [1] - 凑凑品牌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收入9.43亿,同比下降29%,同店销售下滑43%,翻座率下降至1.6次/天。公司通过创新锅底和推出高性价比工作日午市套餐来挖掘闲时客流需求 [6] - 公司重视会员粘性提升与供应链建设,2024年上半年完成付费会员售卡1.4亿,店日均售卡数从2023年的2.9张提升至5.2张 [2] - 公司计划在2025年投入生产的天津底料工厂有望维稳毛利率,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65%,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 [6] 经营数据 - 呷哺呷哺品牌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收入12.55亿,同比下降12%,占比55%,同店销售下滑19%,翻座率下降至2.3次/天,ASP为59.6元 [1] - 凑凑品牌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收入9.43亿,同比下降29%,同店销售下滑43%,翻座率下降至1.6次/天,ASP为137.8元 [6] - 2024年上半年,呷哺呷哺新开/关闭/净开店41/48/-7家,期末全球门店数达826家,同比减少17家 [1] - 2024年上半年,凑凑品牌新开/净开店11/-12家,期末门店数达245家,同比减少4家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为49.13亿/46.30亿/47.19亿,同比下降17%/6%/+2%,归母净利润为-4.51亿/-2.29亿/249万,2026年有望扭亏 [28] - 预计2024-2026年呷哺呷哺品牌单店平均收入为307万/303万/309万,同比下降17%/1.4%/+2% [12] - 预计2024-2026年凑凑品牌单店平均收入为937万/956万/985万,同比下降15%/+2%/+3% [12]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64.1%/64.6%/65.6%,呷哺呷哺品牌毛利率为64.5%/65.5%/65.5%,凑凑品牌毛利率为65%/65%/67% [19] 估值 - 调整目标价至1.32元港币,基于5倍2025年EV/EBITDA估值 [7]
华润饮料:提效并多元,启航新征程
华泰证券· 2024-12-24 13:50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覆盖华润饮料并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5.97港元,基于2025年18倍PE估值[3][7][10] 核心观点 - 华润饮料为国内瓶装水行业领军企业,具备多品类开拓、全渠道布局和全国化扩张的竞争优势[3] - 公司正经历瓶装水业务代工转自产和非水饮料第二曲线布局的关键时刻,看好其全国化进程和非水饮料业务的收入增量贡献[3] - 未来盈利能力有望通过自产比例提升、供应链优化、非水饮料规模扩张和费用率收缩得到提振[3] 瓶装水行业分析 - 2023年瓶装水行业规模为2266亿元,纯净水占据半壁江山,华润饮料在纯净水赛道中龙头地位稳固[4] - 公司通过丰富的产品矩阵、精耕细作的渠道策略和全国性市场扩张策略,构建了多维竞争优势[4] - 行业需求韧性较强,中长期看行业扩容及龙头集中度提升仍为主线[6] 成长空间 - 收入端:瓶装水主业在渠道拓展和市场扩张上仍有空间,非水饮料业务具备爆品打造潜力[5] - 利润端:公司计划通过3-5年时间将代工比例从70%降至30%,毛利率提升路径清晰,销售费用率存在优化空间[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9亿、20.0亿和23.0亿,同比增长27.2%、18.5%和14.9%[7] - 对应EPS分别为0.70元、0.83元和0.96元,给予2025年18倍PE,目标价15.97港元[7] 行业竞争格局 - 我国瓶装水CR3合计市占率从2005年的35%提升至2023年的68%,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20] - 短期竞争加剧,部分中小水企或在本轮价格竞争中被淘汰,中长期看行业扩容及龙头集中度提升仍为主线[28] 公司产品与渠道 - 公司前瞻布局中大规格水,拓展多元消费场景,截至2023年底共有1069家一批商和2800家二批商,覆盖200万家以上的终端网点[27] - 公司通过全渠道布局和多维度营销手段,占据较强的消费者心智,在纯净水赛道中具有稳固的领先地位[28] 非水饮料业务 - 2023年公司非水饮料业务收入占比8%,其中"至本清润"菊花茶已初具规模,2023年收入6.7亿元[21] - 公司非水饮料业务具备爆品打造潜力,未来有望持续推新,贡献收入增量[5]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35.15亿元,同比增长7.07%,归母净利润13.29亿元,同比增长34.30%[9] - 2023年公司净利率为9.9%,未来提升路径主要依托毛利率提振及销售费用率优化[5]
歌礼制药-B:公告点评:ASC47与司美格鲁肽联合用药在肥胖小鼠模型中显示优越减重效果
光大证券· 2024-12-24 11: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在MASH与减肥赛道布局积极,进度处于我国前列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SC47与司美格鲁肽联合用药的临床前数据 - ASC47联用司美格鲁肽在肥胖小鼠模型中显示出优越的减重效果 低剂量ASC47(3 mg/kg或9 mg/kg,皮下注射,每四周一次)联合司美格鲁肽(30 nmol/kg,皮下注射,每日一次)的疗效优于司美格鲁肽单药 联合用药组1(3mg/kg组)使体重下降36.2%,比司美格鲁肽单药多减重56.7%;联合用药组2(9mg/kg组)使体重下降35.9% 治疗结束时,两个给药组的肌肉总量/总体重均为68.8%,与健康非肥胖小鼠(66.0%)相似,优于司美格鲁肽单药给药组(57.2%) [1] ASC47的临床试验进展 - 公司正在澳大利亚积极推进ASC47的临床试验 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偏高受试者中开展的I期单剂量递增(SAD)研究中,ASC47剂量已递增至90 mg,显示ASC47皮下注射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且半衰期达21天 此外在肥胖患者中也正在展开临床2期试验,IIa期数据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度公布 [2] ASC47单药的临床前数据 - ASC47单药在临床前实验中显示出减脂增肌效果 常规剂量ASC47(45 mg/kg,皮下注射,每两周一次)使肥胖小鼠体重下降24.6%,与司美格鲁肽单药(30 nmol/kg,皮下注射,每日一次)的23.1%体重下降效果相似 ASC47使肌肉总量增加5.8%,而司美格鲁肽使肌肉总量减少9.3%,展现药物良好的减脂增肌潜力 [7] 公司减肥管线的推进 - 公司正在开展多个减肥相关药物的研究,除了ASC47外还在推进ASC30的每日口服制剂与每月一次皮下注射制剂的临床试验,后者为小分子GLP-1R激动剂 目前ASC30的口服制剂与皮下注射制剂均在美国开展临床1期试验,顶线数据预计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公布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4-25年净利润预测为-2.61/-3.13亿元(前值为-2.84/-3.40亿元),新增26年净利润为-3.22亿元 [3] 财务数据 - 2022-2026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15亿元、-1.45亿元、-2.61亿元、-3.13亿元、-3.22亿元 [11] - 2022-2026年EPS预测分别为-0.29元、-0.14元、-0.26元、-0.31元、-0.32元 [11]
瑞声科技:光学毛利显著改善
中邮证券· 2024-12-24 09:19
投资评级 -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为"买入" [6][23] 核心观点 - 报告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260/292/33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2/2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24倍、18倍、15倍 [6] - 公司光学业务显著增长,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4.9%,毛利率改善至4.7%,其中塑料镜头毛利率同比提升27.4个百分点至16.7% [5] - 公司声学业务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人民币34.6亿元,同比增长4.1%,毛利率为29.9%,同比提升4.4个百分点 [5] - 公司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业务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36.6亿元,同比增长1.1%,毛利率为22.9%,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 [2] - 公司传感器及半导体业务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3.89亿元,同比下降21.2%,毛利率为16.4%,同比上升5.1个百分点 [2] 业务表现 光学业务 - 2024年上半年,1G6P玻塑混合镜头出货约140万只,同比增长近40% [2] - 集团独家WLG工艺带来出色表现,极大提高微棱镜生产效率及精度 [2] - 塑料镜头高端化进展顺利,6P镜头出货占比保持在15%以上 [5] 声学业务 - 2024年上半年,SLS大师级扬声器出货超1,200万只,同比增长接近200% [5] - 创新型声学和电磁二合一产品Combo系列出货接近450万只 [5] - 集团推出行业内薄度领先的高性能扬声器,助力声学产品在多个客户的折叠机型中取得主要份额 [5] 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业务 - 2024年上半年,高端马达产品持续放量,马达及精密结构件业务毛利率均有改善3-6个百分点 [2] - 转轴、散热和笔电机壳等结构件产品的放量是未来重要增长动力 [2] - 2024年上半年,散热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近100%至1.5亿人民币 [2] 传感器及半导体业务 - 2024年上半年,安卓端中高价值量产品出货量占比同比提升约15个百分点至60%以上 [24] - 集团作为行业中最早布局高信噪比麦克风并实现大规模量产的玩家之一,未来有望乘AI东风继续创造可观增量 [24]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030/29242/33001百万元,同比增长27%/12%/13% [15] - 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709/2208/2699百万元,同比增长131%/29%/22% [15] - 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EPS分别为1.43/1.84/2.25元 [15]
舜宇光学科技:手机业务盈利改善
中邮证券· 2024-12-24 09:19
投资评级 -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为"买入" [21] 核心观点 - 报告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382/442/48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2/3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29倍、22倍、20倍 [21] 公司业务与技术进展 - 公司在辅助驾驶系统(ADAS)感应类市场中进一步夯实行业领先地位,完成具备自动加热功能ADAS车载镜头的研发,并获得汽车品牌厂商的定点项目 [4] - 公司完成300万像素侧视玻塑混合ADAS车载镜头的研发,大幅降低成本 [4] - 公司在激光雷达、抬头显示器(HUD)及智能车灯领域中挖掘市场机遇,获得多个激光雷达产品的定点项目,并完成长距激光雷达模组及全固态补盲激光雷达平台化产品的研发 [4] - 公司在HUD方面自主开发的核心光学引擎(PGU)成功获取国内客户的定点项目,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量产 [4] - 公司在智能车灯方面完成多通道投影小灯产品的研发 [4] - 公司在XR领域与全球头部厂商深化合作,推动多款显示光学和传感光学差异化产品的定义和量产 [4] - 公司手机镜头出货量较去年同期上升约23.7%至634,401,000件,继续占据市场份额全球第一的位置 [4] - 公司实现多款一英寸玻塑混合主摄手机镜头及大像面潜望式手机镜头的量产 [4] - 公司在车载模组业务方面与Mobileye、地平线、高通和英伟达等主流平台方案厂商深化生态合作,成功开发参考设计方案 [4] - 公司800万像素车载模组的市占率继续维持全球第一的位置,并获得欧洲头部汽车制造商平台型核心项目的定点 [4] - 公司在智能座舱产品线配合头部客户进行产品及方案的持续创新,如舱内广角深度传感方案 [4] - 公司在XR领域持续为名主角客户提供即时定位与建图(SLAM)模组、高清透视摄像模组等核心产品,并积极开发下一代多传感XR视觉模组 [13] - 公司作为行业首家厂商已量产最小体积的单色及彩色微发光二级管(MicroLed)光机 [13] - 公司在机器人视觉领域方面,机器人导航、避障及AI识别摄像模组和模块已开始广泛应用于消费级机器人领域 [13] - 公司手机摄像模组的出货量较去年同期上升约13.5%至289,013,000件,继续保持了市场份额全球第一的地位 [13] - 公司已实现一英寸主摄长行程导杆马达的量产,并完成双群组内对焦潜望式手机摄像模组的量产 [13] - 公司在主摄和潜望式摄像头的核心运动器件上持续取得技术突破,完成两亿像素搭载自研马达的潜望一体式手机摄像模组及1/2"主摄马达的研发 [13] - 公司深度开展智能化工厂建设,全力推进越南国际化标杆工厂的运营 [13] - 公司在智能检测设备业务方面完成手机镜头后道检测第五代线体的研发,较上一代的线体效率提升50%以上 [13] - 公司在显微镜业务方面成功开发了首款宽波段平场大数值孔径40X水镜 [13] 财务表现 - 24H1公司的收入约人民币188.6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2.1% [20] - 24H1公司的毛利约人民币32.4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2.4%,毛利率约17.2%,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3个百分点 [20] - 24H1公司的净利约人民币11.1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42.0%,净利率约5.9% [20] - 24H1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约人民币10.7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47.1% [20] - 24H1每股基本盈利约人民币99.0分,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47.7% [20] - 24H1公司的研发开支约人民币14.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1.9%,占公司收入约7.8% [20] - 24H1公司的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人民币2.2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8%,占公司收入约1.2% [20] - 24H1公司的行政开支约人民币5.6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3.0%,占公司收入约3.0% [20] - 24H1公司车载镜头的出货量较去年同期上升约13.1%至53,234,000件 [20] 市场与行业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需求有所回暖,公司手机镜头及手机摄像模组的收入增加 [20] - 受益于行业成长和业务扩张,车载镜头和车载模组的收入也有所提升 [20] - VR pancake模块的需求较去年同期增加,VR相关产品的收入明显增加 [20]
滔搏:首次覆盖:库存去化顺利,期待FY26业绩弹性
海通国际· 2024-12-24 08:3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5][23] 核心观点 - FY25Q3销售环比改善,主要由于线上渠道促销和折扣加深 [2][15] - 库存去化顺利,预计FY25末回归健康水平,FY26利润率有望改善 [3][22] - Nike FY25Q2业绩略超预期,CEO表态支持核心经销伙伴,计划调整NIKE DIGITAL定位 [4][16] - Nike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库存清理,回归健康水平,并回归专业运动本色 [5][17] 财务数据 - FY25Q3总销售金额同比录得中单位数下跌,FY25Q2为10-20%低段下跌 [2] - FY25H1存货61.2亿元,同比增长6.4%,存货周转天数148天,同比上升7天 [3] - FY25H1毛利率41.1%,同比下降3.6% [3] - 预计FY2025-FY20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5/18.00/21.52亿元 [5] - 目标价3.79港元/股,基于FY2026 PE 12倍 [5] 行业与公司背景 - 滔搏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运动鞋服产品贸易,主要运营运动鞋服产品销售业务及向其他零售商出租用于联营销售的商业场所业务 [10] - 前十大股东合计占总股本63.55%,其中Hillhouse HHBH Holdings Limited持股34.89% [11] 财务预测 - 预计FY2025-FY2027营业收入分别为26332.45/28954.52/31236.35百万元 [6] - 预计FY2025-FY2027净利润分别为1324.99/1799.88/2152.22百万元 [6] - 预计FY2025-FY2027毛利率分别为38.1%/39.6%/40.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