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图公司:港股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视觉经济领跑者,AIGC驱动商业化加速-20250610
开源证券· 2025-06-10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美图公司“买入”评级 [1][5][7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图公司聚焦影像与设计产品,AI赋能驱动商业化加速,全球化与生产力场景打开增长天花板,付费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5]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41.4/49.9/58.2亿元,对应同比增速23.8%/20.6%/16.6%,经调整净利润8.5/11.4/14.6亿元,对应EPS 0.19/0.25/0.33元,对应同比增速44.7%/33.9%/27.9%,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S 7.5/6.2/5.3倍、PE 36.5/27.3/21.3倍 [5] - C端具备庞大用户基础,影像产品丰富度及易用性抢占心智,B端切入垂直场景布局,AI深化驱动付费率持续提升,积极布局全球扩张 [5] 各部分总结 美图公司:视觉经济领跑者,AIGC驱动商业化加速 - 概览:美图公司以美学为核心、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业务涵盖影像与设计产品、美业解决方案及广告业务,2024年公司收入33.4亿元,YOY + 23.9% [15] - 发展历程:历经奠定美学经济基础、多元化业务探索、AI技术驱动商业化转型三个阶段,目前形成“工具+服务+生态”的立体商业模式 [20][21][22] - 股权集中结构稳定,管理团队履历深厚:股权以吴欣鸿为核心集中,核心管理层经验丰富,董事长兼CEO吴欣鸿深耕影像领域,技术研发由刘洛麒领衔 [26][28] 行业:影像美化需求持续扩容,AI打开增量市场空间 - C端用户基数庞大,B端商业化加速:国内影像数字化市场增长,C端用户规模稳定、付费意愿提升,B端AI降低创作门槛,电商广告等场景需求增长,商业化提速 [30][32][38] - 工具类应用分化,生态化竞争成关键:国内影像美化领域C端应用繁荣,B端仍处探索期,C端核心厂商包括工具类应用和互联网公司,B端海外Adobe及Canva等占据高端生产力市场,工具类应用通过功能分层或场景延伸提升ARPU,生态化及AI融合成竞争关键 [39][42] 用户+场景+技术构建优势,生产力和全球化空间广阔 - 美图:用户+场景+技术构建核心优势,从工具应用向影像生态进化:2024年12月美图MAU达2.66亿,同比增长6.7%,产品丰富度及易用性抢占用户心智,C端通过庞大用户基础构建需求挖掘体系,B端将影像处理能力转化为商业生产力工具 [46][49] - 未来:聚焦AI深化、全球化及生产力,付费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国内C端生活场景用户规模提升空间有限,关注B端生产力场景及全球化战略,AI赋能有望驱动付费渗透率及ARPU提升,2024H2美图生活及生产力场景付费用户渗透率为4.7% [56] - AI赋能深耕垂直场景,生活场景为基本盘,生产力场景齐头并进:C端用户付费渗透率有望提升,B端生产力场景拓展增量,美图生产力工具MAU及付费订阅用户数增长 [60][61] - 推进全球化战略,挖掘海外用户增量:全球化是美图撬动新增量的核心战略,海外用户数持续增长,生活场景应用针对不同地区需求本地化开发,生产力工具海外需求刚性、付费意愿强 [63][6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41.4/49.9/58.2亿元,对应同比增速23.8%/20.6%/16.6%;毛利率持续提升,销售、研发、行政费用率预计降低;经调整净利润为8.5/11.4/14.6亿元 [72][73] - 估值与投资建议:采用PS估值,当前股价对应PS 7.5/6.2/5.3倍,低于可比公司PS均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7]
华润饮料(02460):深度报告:清润至本,方兴未艾
长江证券· 2025-06-10 19: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10][12][9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润饮料作为头部包装水企业具备收入端、利润端双重逻辑 收入端公司作为包装水龙头优先享受行业渗透率提升红利 积极探索饮料业务 “至本清润”菊花茶已取得初步成果 未来第二曲线可期 利润端公司通过提高自产率、降低代工费、优化生产工艺等方式降低包装水生产成本 饮料业务的增长也将摊薄销售费用 公司盈利能力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纯净水领跑者,二十年绿瓶沁人心 - 华润饮料是华润集团旗下专注包装水及饮料业务的公司 核心品牌“怡宝”是中国纯净水龙头品牌 2023 年怡宝零售额达 395 亿元 是中国纯净水市场第一品牌 近年来公司陆续推出多个饮料品牌 2024 年拥有 13 个品牌、56 个 SKU 形成“一超多强”多品类战略发展格局 [19] - 公司发展历程分为 4 个阶段 1980 - 2001 年怡宝进入华润家族 2007 - 2009 年加大全国扩张步伐 2011 - 2022 年包装水取得成果并发力饮料赛道 2022 - 2024 年提升自产比例并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20] - 华润集团掌握 50%股权为第一大股东 Plateau 为第二大股东 截至 2024 年末持有公司 33.36%股份 [22][23] - 公司高层多出身华润体系 行业积淀深厚 [26] - 2006 - 2014 年公司收入 CAGR 达 35.7% 2016 年起收入增速放缓 归母净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2021 - 2023 年间公司收入 CAGR 达 9.2% 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24.5%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5.2 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实现归母净利润 16.4 亿元 同比增长 23.1% [27][29] - 2021 - 2024 年公司包装水收入 CAGR 为 3.9% 饮料收入 CAGR 为 38.8% 2024 年包装水收入占比约 90% 随着饮料品类迭代 饮料收入占比有望提升 [31]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为 47.31% 同比提升 2.7pct 归母净利率为 12.1% 同比提升 2.3pct 2022 - 2024 年销售费用率约 30% 未来饮料收入增长有望摊薄销售费用 [33] - 公司以广东省为大本营 坚持保存量、攻变量、寻增量策略 在南部市场有区域优势 2023 年长江沿岸市场包装水市场份额约 30% [36] 公司α之一:包装水自产率提升,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包装水行业:市场广阔,量价提升均可期 - 2023 年中国包装水零售规模达 2150 亿元 2018 - 2023 年 CAGR 为 7.1% 预计 2028 年达 3143 亿元 2018 - 2023 年饮用纯净水零售额 CAGR 为 7.7% 增速领先 2023 年市场规模占比 56.1% [41] - 2023 年我国人均包装水消费量达 39 升/人 较 2019 年提升 14% 但对比发达国家 人均消费量和单价仍有提升空间 [45] - 居民饮水安全意识和健康化消费需求提升是包装水渗透率提升的重要驱动力 2023 年包装水零售额在软饮料中占比达 24% 较 2018 年提升 3pct 中国包装水渗透率仅为 14.4% 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市场 [47] - 2018 - 2023 年中大规格包装水市场规模 CAGR 为 12.8% 增速较快 2023 年规模占比达 19.7% 较 2018 年提升 4.5pct 包装水消费场景扩充将成为长期增长驱动力 [51] - 2023 年中国包装水市场 CR5 达 58.6% 纯净水细分赛道 CR5 达 54% 华润饮料在纯净水赛道占比 32.7% 优势显著 2025 年行业有望回归理性竞争 [54] 华润饮料:自有产能逐步落地,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 2024 年公司有 23 个包装水 SKU 怡宝有 10 个 SKU 2022 - 2023 年推出多款新品 包装水品类日益多样 有助于市场份额提升 [57] - 2021 - 2024 年公司包装水收入 CAGR 为 3.9% 中大规格包装水收入 CAGR 为 9.9% 增长潜力大 [62] - 2023 年末公司有 12 家已投产自有工厂和 34 家合作生产伙伴 2023 年包装水代工率 68% 饮料代工比例 19% 2024 年末自有工厂增加至 15 家 合作伙伴汰换至 31 家 [64] - 预计“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包装水自产率将达 60%以上 2024 - 2025 年部分产线将陆续投产 2024 年综合产能较 2023 年增加约 21% [68] - 横向对比农夫山泉 公司包装水吨价低于农夫山泉 吨成本高于农夫山泉 2023 年包装水业务毛利率仅 46% 低于农夫山泉 随着自产比例提升等 公司毛利率有望改善 [72] 公司α之二:饮料品类布局完善,网点提质增量可期 产品端:饮料品类完善,菊花茶单品势能初显 - 2011 年公司牵手日本麒麟探索饮料板块 2018 年开始自主研发 2021 年推出“至本清润菊花茶” 2023 年零售额达 7.56 亿元 截至 2023 年公司有 5 个零售额超 1 亿元的品牌 [76] - 2021 - 2024 年公司饮料收入 CAGR 为 38.8% 快于整体收入增速 2023 年饮料毛利率 34% 低于包装水毛利率 未来规模增长后差距有望缩小 [78] - 2018 - 2023 年中国菊花茶饮料市场 CAGR 达 14.1% 高于茶饮市场增速 公司“至本清润”菊花茶 2023 年零售额 7.56 亿元 市占率 38.5% 位列第一 或为公司第二曲线带来突破 [80] 渠道端:网点拓张、提效皆具空间 - 公司可借助华润体系零售渠道铺货 2023 年终端网点超 200 万家 2024 年同比提升约 15% 56%位于三线以下城市 下沉市场有渠道开拓潜力 网点总数有提升空间 [83] - 公司采用大商制与二级分销相结合的渠道模式 2023 年全国单个经销商平均收入贡献 1265 万元 位于行业前列 但产品结构单一 销售人员人效低、单店卖力弱 2023 年包装水、饮料网点重叠度提升 未来饮料加大铺货将提升运营效率 [87] - 华润饮料毛利率处于行业平均水平 销售费用率显著高于行业 拖累净利率处于行业偏低水平 饮料收入增长可优化收入结构 摊薄员工成本 提升盈利能力 [88]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2026/2027 年公司收入为 140.7/150.6/161.4 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 19.2/22.4/26.1 亿元 对应 EPS 为 0.8/0.93/1.09 元 对应 PE 为 15X/13X/11X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0][91]
美图公司(01357):港股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视觉经济领跑者,AIGC驱动商业化加速
开源证券· 2025-06-10 1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美图公司,给予“买入”评级 [1][5][7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图聚焦影像与设计产品,AI赋能驱动商业化加速,C端有庞大用户基础,影像产品丰富度及易用性抢占心智,B端切入垂直场景布局,AI深化驱动付费率提升,积极布局全球扩张,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41.4/49.9/58.2亿元,对应同比增速23.8%/20.6%/16.6%,经调整净利润8.5/11.4/14.6亿元,对应EPS 0.19/0.25/0.33元,对应同比增速44.7%/33.9%/27.9%,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S 7.5/6.2/5.3倍、PE 36.5/27.3/21.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 各目录总结 美图公司:视觉经济领跑者,AIGC驱动商业化加速 - 概览:美图成立于2008年,2016年在港上市,业务涵盖影像与设计产品、美业解决方案及广告业务,2024年公司收入33.4亿元,YOY+23.9%,其中影像与设计产品订阅收入20.9亿元,YOY+57.1%;广告收入8.5亿元,YOY+12.5%;美业解决方案收入3.9亿元,YOY - 32.4% [15] - 发展历程:2008 - 2012年奠定美学经济基础,2013 - 2018年多元化业务探索,2019年至今AI技术驱动商业化转型,2024年大模型技术赋能产品,收购“站酷”加速向全球化影像科技企业转型 [20][21][22] - 股权集中结构稳定,管理团队履历深厚:截至2024年12月31日,第一大股东蔡文胜持股23.45%,创始人兼CEO吴欣鸿持股12.91%,核心管理层经验丰富 [26] 行业:影像美化需求持续扩容,AI打开增量市场空间 - C端用户基数庞大,B端商业化加速:国内影像数字化市场增长,C端用户付费意愿提升,B端应用场景拓展,预计2025年整体市场空间接近160亿元;C端用户规模稳定,付费意愿提升,B端AI降低创作门槛,商业化提速 [30][32][38] - 工具类应用分化,生态化竞争成关键:国内影像美化领域C端应用繁荣,B端仍处探索期,C端核心厂商有美图秀秀等工具类应用及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公司,B端海外Adobe及Canva等占据高端生产力市场,工具类应用分化,生态化竞争及AI融合成关键 [39] 用户+场景+技术构建优势,生产力和全球化空间广阔 - 美图:用户+场景+技术构建核心优势,从工具应用向影像生态进化:2024年12月美图MAU达2.66亿,同比增长6.7%,产品丰富度及易用性抢占用户心智,C端通过庞大用户基础构建需求挖掘体系,B端生产力场景聚焦垂直场景,技术上聚焦垂直场景将AI模型能力封装产品化 [46][49][52] - 未来:聚焦AI深化、全球化及生产力,付费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国内C端生活场景用户规模提升空间有限,关注B端生产力场景及全球化战略,AI赋能有望驱动付费渗透率及ARPU提升,2024H2美图生活及生产力场景付费用户渗透率为4.7% [56] - AI赋能深耕垂直场景,生活场景为基本盘,生产力场景齐头并进:C端用户规模提升空间有限,竞争重点转向提升用户体验及优化商业模式,美图C端用户付费渗透率有望提升;B端生产力场景拓展增量,美图生产力工具聚焦垂直场景,付费订阅用户数及收入增长 [60][61] - 推进全球化战略,挖掘海外用户增量:全球化是美图撬动新增量的核心战略,海外用户数持续增长,生活场景应用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本地化开发,生产力工具海外用户需求刚性,付费意愿强,美图针对海外市场推出产品并组建本地化团队 [63][6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41.4/49.9/58.2亿元,对应同比增速23.8%/20.6%/16.6%;影像与设计产品收入预计为29.3/37.3/44.5亿元,对应同比增速40.4%/27.2%/19.5%;美业解决方案预计收入2.7/2.3/2.3亿元,对应同比增速 - 30%/-15%/0%;广告业务预计2025 - 2027年复合增速为10%;预计2025 - 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为8.5/11.4/14.6亿元 [72][73] - 估值与投资建议:选取腾讯音乐 - SW、金山办公、Adobe作为可比公司,采用PS估值,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对应PS 7.5/6.2/5.3倍,低于可比公司PS均值11.8/10.2/8.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7]
中国金茂:多线并进产品力优,风险出清加速拓土-20250610
国信证券· 2025-06-10 1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3][7][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背靠央企,业务结构多元稳定,2024 年业绩扭亏,主业聚焦开发且多元航道并行,销售稳定、土储优质,债务压力可控,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结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每股价值较当前股价有 20% - 26%的空间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背靠央企、业绩扭亏 - 背靠央企,股权结构稳定: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中国中化旗下城市运营平台企业,2019 年后股权结构趋于稳定,截至 2024 年末中国中化持股约 38.4% [1][11][12] - 业务结构多元,业绩扭亏为盈:业务包括城市及物业开发等板块,2024 年城市及物业开发业务收入占比 89%;实现营业收入 591 亿元,同比下降 19%,归母净利润 11 亿元,扭亏为盈,原因是计提存货减值减少、开发业务毛利率回升、三费支出减少、合联营公司贡献利润增多 [1][15][17] - 主业聚焦开发,多元航道并行:以高品质地产开发为核心,聚焦精品持有等三类业务;城市及物业开发发布“金玉满堂”产品系,2024 年收入 492 亿元,同比下降 22%,毛利率 11%,同比增长 2pct;商务租赁及零售商业运营租金平稳出租率高,2024 年收入 16 亿元,同比下降 7%,毛利率 81%;酒店经营轻重并举,2024 年收入 17 亿元,同比下降 18%,毛利率 36%;物业服务分拆上市,业绩规模稳步增长,2024 年收入 30 亿元,同比增加 10%,毛利率 24% [1][30][58] 销售稳定,土储优质 - 销售稳居行业第一梯队:2024 年销售金额 983 亿元,排名第 12 位;销售面积 582 万平方米,均价 16887 元/平方米;华东、华北销售额占比 40%、28%,一二线销售额占比 90%,TOP10 城市销售额占比 61% [2][62][68] - “城市运营”模式强化拿地竞争力:坚持城市运营模式,具有可持续性和核心竞争力;2024 年精准获取 22 个项目,总土地款 333 亿,权益土地款 202 亿,新增土储计容总面积 202 万平方米,一线、二线城市货值占比 99%;2023 年以来招拍挂市场拿地强度提高,2024 年拿地强度 0.33,位于主流房企前列 [2][74][76] - 土储丰富,未售货值结构较好:截至 2024 年末,一级土地储备 4414 万平方米,二级土地储备 3382 万平方米;未售货值约 2800 亿,63%集中在华北及华东,87%位于一二线城市 [2][83][85] 债务压力可控 - 债务结构优化,压力可控:2024 年持续优化境内外债务结构,平均融资成本、债务总额同比下降,境内新增融资平均成本 2.87%,一年内到期占比下降至 18%,外币债务占比降低至 25% [89] - 三道红线维持绿档,融资渠道畅通:“三道红线”维持全绿,融资渠道多元畅通,成功发行多笔低利率债券,综合融资成本降低,财务状况稳健 [95] 盈利预测 - 假设前提:预计 2025 - 2027 年总营业收入分别为 560/542/554 亿元,同比 - 5%/- 3%/+ 2%;营业成本/营业收入分别为 85%/85%/85%;管理费用/营业收入为 5.0%;销售费用/营业收入为 3.5% [97][98] - 未来 3 年盈利预测及敏感性分析: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560/542/55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0/11.3/11.6 亿元,同比 + 3%/+ 3%/+ 3%,每股收益分别为 0.08/0.08/0.09 元;盈利预测分乐观、中性、悲观三种情景 [99][100][103] 估值与投资建议 - 绝对估值:每股价值为 1.24 元,较当前股价有 26%的空间;采用调整现值法估算地产开发业务权益增值,假设 WACC 取 12.5%,保守假设下重估权益增值为 155 亿元,RNAVPS 为 1.24 元 [104][105][107] - 相对估值:每股价值为 1.18 元,较当前股价有 20%的空间;选取 A 股和港股龙头国央企等作为参考,可比公司 2025 年平均动态 PE 为 11.9 倍,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 2025 年动态 PE 为 10.0 倍,有估值修复空间 [108][109] -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公司土地质量好、财务健康、拿地积极,减值幅度位列主流房企前三,风险释放充分 [3][109][111]
绿城中国: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单月销售金额实现增长,拿地强度保持高位-20250610
开源证券· 2025-06-10 18:23
房地产/房地产开发 绿城中国(03900.HK) 单月销售金额实现增长,拿地强度保持高位 2025 年 06 月 10 日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 | 日期 | 2025/6/9 | | --- | --- | | 当前股价(港元) | 9.400 | | 一年最高最低(港元) | 13.780/0.000 | | 总市值(亿港元) | 238.72 | | 流通市值(亿港元) | 238.72 | | 总股本(亿股) | 25.40 | | 流通港股(亿股) | 25.40 | | 近 3 个月换手率(%) | 40.89 | 股价走势图 数据来源:聚源 -60% -30% 0% 30% 60% 90% 2024-06 2024-10 2025-02 绿城中国 恒生指数 相关研究报告 《减值影响净利表现,周转提速,坚 决布局核心城市—港股公司信息更新 报告》-2025.4.1 《减值影响业绩表现,拿地强度维持 高 位 — 港 股 公 司 信 息 更 新 报 告 》 -2025.2.11 《销售拿地表现亮眼,行业排名持续 攀 升 — 港 股 公 司 信 息 更 新 报 告 》 -2025.1.10 ——港股公 ...
中国金茂(00817):多线并进产品力优,风险出清加速拓土
国信证券· 2025-06-10 17: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3][7][109][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背靠央企,业务多元稳定,2024年业绩扭亏,销售稳定且土储优质,土地质量好、财务健康、拿地积极,有望在行业震荡后脱颖而出,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结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每股价值较当前股价有20% - 26%的空间 [1][2][3][1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背靠央企、业绩扭亏 - 背靠央企,股权结构稳定: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中国中化旗下城市运营平台企业,2007年在港上市,中国中化业务多元,公司2015年引入战投,2019年后股权结构稳定,截至2024年末,中国中化持股约38.4% [11][12] - 业务结构多元,业绩扭亏为盈:公司坚持城市运营商定位,业务多元,以城市及物业开发为主,2024年该业务收入占比89%;2024年营收591亿元,同比降19%,归母净利润11亿元,扭亏为盈,原因是计提存货减值减少、开发业务毛利率回升、三费支出减少、合联营公司贡献利润增多 [15][17][19] - 主业聚焦开发,多元航道并行:公司整合资源提升区域活力,以高品质地产开发为核心,聚焦三类业务发展。城市及物业开发发布“金玉满堂”产品系,2024年收入492亿元,同比降22%,毛利率11%,同比增2pct;商务租赁及零售商业运营中,写字楼多在一二线核心地段,出租率高,零售商业有多个品牌项目,2024年收入16亿元,同比降7%,毛利率81%;酒店经营致力于运营高级酒店,以“轻重并举,以轻为主”为战略,有三大产品线,2024年收入17亿元,同比降18%,毛利率36%;物业服务于2022年分拆上市,合约建筑面积约1.3亿平方米,2024年收入30亿元,同比增10%,毛利率24% [30][31][46][54][58] 销售稳定,土储优质 - 销售稳居行业第一梯队:2024年公司销售金额983亿元,排名第12位,销售面积582万平方米,均价16887元/平方米;按区域、城市能级、城市看,销售分布各有特点 [62][68] - “城市运营”模式强化拿地竞争力:公司坚持城市运营模式,从多维度定义三类项目,该模式更具可持续性,公司有穿越周期和长期开发运营能力,产业链支持强,多业态开发运营能力强劲;一级土地开发后期利润可观,二级土地开发地块规模大、地价低、利润率高,后期运营灵活;2024年精准获22个项目,总土地款333亿,权益土地款202亿,新增土储计容面积202万平方米,2023年以来招拍挂市场拿地强度提高,2024年拿地强度0.33,位于主流房企前列 [74][75][76] - 土储丰富,未售货值结构较好:截至2024年末,一级土地储备4414万平方米,权益面积3611万平方米,二级土地储备3382万平方米,权益面积2284万平方米;未售货值约2800亿,63%集中在华北及华东,87%位于一二线城市 [83][85] 债务压力可控 - 债务结构优化,压力可控:2024年公司优化境内外债务结构,平均融资成本、债务总额同比下降,境内新增融资平均成本2.87%,一年内到期债务占比降至18%,外币债务占比降至25% [89] - 三道红线维持绿档,融资渠道畅通:公司“三道红线”全绿,融资渠道多元畅通,发行多笔低利率债券,综合融资成本降低,项目融资维持极低水平,财务状况稳健 [95] 盈利预测 - 假设前提:基于公司2022 - 2024年销售情况,预计2025 - 2027年总营业收入分别为560/542/554亿元,同比 - 5%/- 3%/+ 2%;预计未来三年营业成本/营业收入、管理费用/营业收入、销售费用/营业收入与2024年基本持平 [97][98] - 未来3年盈利预测及敏感性分析: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560/542/55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11.3/11.6亿元,同比 + 3%/+ 3%/+ 3%,每股收益分别为0.08/0.08/0.09元;敏感性分析分乐观、中性、悲观三种情况 [99][100][103] 估值与投资建议 - 绝对估值:每股价值为1.24元,较当前股价有26%的空间。采用调整现值法评估地产开发业务,假设未来三年签约均价接近但不高于2024年,WACC取12.5%估算权益增值;敏感性分析显示,WACC上升且销售均价下跌时,RNAVPS与现在股价相当 [104][105][107] - 相对估值:每股价值为1.18元,较当前股价有20%的空间。选取A、港股龙头国央企和城市运营经验丰富的房企作参考,公司2025年动态PE为10.0倍,较可比公司有20%空间,土地质量优、融资背景强、减值计提充分,估值有修复空间 [108][109] -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公司土地质量好、财务健康、拿地积极,减值释放风险充分,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结合绝对和相对估值,每股价值较当前股价有20% - 26%的空间 [111]
比亚迪股份: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70港元-20250610
招银国际· 2025-06-10 17: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港股目标价470港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维持今年比亚迪股份销售525万辆、新能源车ASP年增4%和盈利预测575亿元不变 [1] - 认为比亚迪应付款流动性风险可控,中国汽车产业长期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政府加强产品品质管控及相应惩罚措施 [1] - 管理层预计今年海外销售超90万辆,总销量维持20%以上增长,比亚迪长期海外销售目标40 - 600万辆,国内销售目标600 - 700万辆,王传福称年销1000万辆目标实现时间“不会太长”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情况 - 比亚迪2024年度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合计2440亿元,约98%的其他应付款项1430亿元或跟应付供应商欠款相关,两者合计约3870亿元 [1] - 比亚迪2024年收入7770亿元,净现金740亿元 [1] 销售目标 - 今年销售目标525万辆 [1] - 今年海外销售预计超90万辆,总销量维持20%以上增长 [1] - 长期海外销售目标40 - 600万辆,国内销售目标600 - 700万辆(基于国内新能源车市占率80 - 90%,比亚迪占其中30%) [1] - 年销1000万辆目标实现时间“不会太长” [1]
快手-W:可灵AI次季收入趋势胜预期,评级“买入”-20250610
高盛· 2025-06-10 17: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高盛给予快手“买入”评级,目标价63港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快手旗下可灵AI年化收入运行率3月突破1亿美元,4月和5月月度付费金额超1亿元人民币,运行率将超越公司指引及市场预期 [1] - 预计可灵AI 2025财年收入超1.2亿美元,后续仍将快速增长 [1]
绿城中国(03900):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单月销售金额实现增长,拿地强度保持高位
开源证券· 2025-06-10 17: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绿城中国销售保持稳健,拿地强度维持高位,自投代建业务齐头并进,土储充裕结构优质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3.3、45.4、54.3亿元,对应EPS为1.31、1.79、2.14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6.6、4.8、4.0倍 看好公司低毛利项目结转完成后盈利回升,维持“买入”评级 [5] 销售情况 - 2025年5月,公司分期推出13个自投项目,总推盘面积约29万方,实现自投项目销售面积42万方,同比下降14.3%,销售金额186亿元,同比增长14.8% [6] - 1 - 5月,公司自投项目累计销售面积180万方,同比下降15.1%,销售金额654亿元,同比下降3.8%;权益销售金额444亿元,销售权益比68%;累计销售均价36333元/平米,同比增长13.3% [6] - 2025年1 - 5月代建签约销售金额311亿元,同比增长1.0%;签约销售面积233万方,同比下降2.1% [6] - 公司1 - 5月累计合同销售面积413万方,销售金额965亿元,销售金额排名行业第5 [6] 拿地情况 - 2025年5月,公司在杭州、西安、佛山、舟山新增4宗土地储备,新增计容建筑面积45万方,权益拿地金额约39亿元 [7] - 1 - 5月,公司新增拿地30宗,新增计容建面300万方,权益拿地金额373亿元,权益拿地强度达84%,拿地强度维持高位 [7] 融资情况 - 公司1 - 5月成功发行了三期共30亿元中期票据,票面利率4.2% - 4.37%,融资成本保持低位 [8] - 公司于2月成功发行三年期5亿美元优先票据,为2022年以来亚洲规模最大的房地产美元债,认购倍数达4.3倍,受市场认可度高 [8]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 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131,383 | 158,546 | 161,760 | 167,656 | 175,301 | | YOY(%) | 3.3 | 20.7 | 2.0 | 3.6 | 4.6 | | 净利润(百万元) | 3,118 | 1,596 | 3,325 | 4,541 | 5,427 | | YOY(%) | 13.1 | (48.8) | 108.3 | 36.6 | 19.5 | | 毛利率(%) | 13.0 | 12.8 | 13.2 | 14.0 | 14.8 | | 净利率(%) | 7.4 | 4.5 | 4.2 | 5.3 | 5.8 | | ROE(%) | 8.6 | 4.4 | 8.6 | 11.5 | 13.5 | | EPS(摊薄/元) | 1.23 | 0.63 | 1.31 | 1.79 | 2.14 | | P/E(倍) | 7.0 | 13.7 | 6.6 | 4.8 | 4.0 | | P/B(倍) | 0.6 | 0.6 | 0.6 | 0.6 | 0.5 | [10]
巨子生物:增持彰显信心,把握超跌机会-20250610
国金证券· 2025-06-10 15: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控股股东Juzi Holding增持股份反映对公司前景坚定信心 自5月下旬以来公司股价有所回调 但产品核心竞争优势稳固 随着舆情影响消散动销有望环比改善、增速回升 维持盈利预测 [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简评 - 6月9日公司公布控股股东股份增持计划 Juzi Holding自公告之日起3 - 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不低于2亿港元 [2] 经营分析 - Juzi Holding现持有公司股份约54.26% 若增持计划实施 按现价61.2港元估算 预计增持326.8万股 约占总股本0.3% 公司预计仍维持足够公众持股量 [3] 展望未来 - 公司坚持树品牌、拓渠道、强报批方向 推进综合实力提升 产品端加大研发投入 做好三类医疗器械临床申报审批 打磨产品满足细分需求 营销端加大主力品牌推广 培育新品牌 [4] - 可复美医用敷料大单品市占率领先 胶原棒稳健增长 焦点面霜加速放量 产品矩阵持续发力 可丽金强化抗老心智 TOP大单品预计25年继续放量 [4] - 公司逐步启动三类医疗器械商业化准备 做好市场教育和培训 赋能第二成长曲线 [4]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公司产品矩阵持续发力 预计25 - 27年EPS分别为2.40/2.93/3.54元 PE分别为23/19/16倍 [5] 公司基本情况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524|5,539|7,043|8,811|10,921| |营业收入增长率|49.05%|57.17%|27.15%|25.11%|23.9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452|2,062|2,567|3,142|3,79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44.88%|42.06%|24.45%|22.41%|20.63%| |摊薄每股收益(元)|1.36|1.93|2.40|2.93|3.54|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66|1.99|2.40|2.89|3.51|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33.28%|29.01%|26.51%|24.48%|22.79%| |P/E|24.03|23.71|23.36|19.09|15.82| |P/B|8.12|7.22|6.77|5.11|3.94|[11] 附录: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涵盖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数据 包括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毛利、各项费用、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指标及相关增长率、比率分析 [12]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日期|一周内|一月内|二月内|三月内|六月内| |----|----|----|----|----|----| |买入|0|0|2|25|36| |增持|0|0|0|2|0| |中性|0|0|0|0|0| |减持|0|0|0|0|0| |评分|0.00|0.00|1.00|1.07|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