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核心资产
icon
搜索文档
大幅加仓!外资湾区机构看好中国核心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15:09
外资机构加仓中国核心资产 - 奥恺基金从2023年开始加仓A股并在2024年初大幅提升投资比例 [1] - 深交所组织20余家境外主权基金和大型资管机构走访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包括立讯精密、麦格米特和中集车辆 [2] - 境外投资者普遍对A股持正面态度并将研究相关投资策略 [2] 市场偏好与投资逻辑 - JMC Capital特别看好香港市场认为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减少将利好港交所 [2] - 投资机构看好内需消费和科技类企业 [2] - 中国资产被视为优质避险资产因中国对贸易摩擦和地缘冲突准备更充分 [3] 政策与产业趋势 - 国家政策持续推动改革开放和科技发展 [3] - 民营经济领域出现企业家、科学家与资本结合的新趋势 [3] - 专业投资人关注未被充分发掘的科技企业如DeepSeek和宇树科技 [3] 投资方向聚焦 - 重点布局具备"专精特新硬"特征的资产 [4] - 专业化深耕细分领域并构建技术壁垒 [4] - 通过精细化运营形成成本控制和效率优势 [4] - 特色化定位避开同质化竞争 [4] - 以创新驱动研发转化为技术突破 [4] - 硬科技实力集中在机器人、新能源、高端制造和生物医药领域 [4]
和讯投顾李嘉乐:业绩方面持续表现,可观察稀土核心大票
和讯财经· 2025-07-14 08:55
数字货币方向 - 上海数交所首提真实数据资产RDA 用实体资产做锚定来更好给数据资产估值 周五20厘米涨停的钢联及低位爆发的三维等属于RDA相关标的 有数据资产的公司会作为RDA上链 [1] - 香港正式实施稳定币条例 法案8月1号生效 虽未落地但仍有炒作时间 已进入牌照发布倒计时 [2] - 周五盘面暗线上海方向竞价表现强势 上海作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先行区 市北 上钢联 古鳌等上海区域股票值得重视 [2] - 恒宝在数字货币方向表现关键 卡完异动后奔涨停 作为总龙头若市场宽容且后续发酵 涨幅或超200% 可能带动其他个股模仿其玩法 [2] - 低位新方向RBA中 数据已上链的有中远 上钢联 上物贸周五已强势表现 [2] 稀土板块 - 业绩持续表现 此前电力 光伏 房地产轮动后 稀土可能成为下一个轮动板块 核心标的可观察北方稀土 [1] - 外资更倾向于购买估值偏低且超跌的中国核心资产 北方稀土等受青睐 [3] 市场整体走势 - 周五市场量能达到1.7万亿 增量资金逐步进场 长期继续看多 但监管要求慢牛 银行股如工行加速上涨不符合要求 [3] - 上周五银行股率先撤退 券商发力 若良性调整不应留下长上影线 周一量能需达2万亿以上才有反包预期 [3] - 外资主要入场购买估值偏低且超跌的中国核心资产 如光伏的通威 稀土的北方 而非基本面差的短线票 [3] - 指数从6月23号开始的向上行情持续近一个多月 以趋势股为主 情绪轮动无主升 与指数背离 指数快上3600却没有7板票 [3] - 高位票如金石 金安延续大跌直接退潮 6进7失败出现天地板 PCB方向仍锚定胜宏 高位票放量大跌后滞涨 需关注题材内部高低切换 [3]
吴清发声:科创板“1+6”政策措施出台 A500ETF嘉实(159351)放量成交28.6亿元 居全市场同类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8 15:54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探底回升,沪指收盘报3388.81点,上涨0.04% [1] - A500ETF嘉实(159351)平盘报收,全天成交28.6亿元,位居全市场同类第一 [1] - A500ETF嘉实(159351)换手率达19.79%,居全市场同类第一,获7200万分净申购 [1] 成分股表现 - 科技龙头表现强势,沪电股份涨停,深南电路涨超7% [1] - 生益科技、传音控股涨超6%,胜宏科技涨超5%,再创历史新高 [1] 政策动态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1] - 吴清强调完善适配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金融服务体系,资本市场大有可为 [1] 机构观点 - 券商机构认为下半年弱美元趋势叠加政策支持,A股震荡中枢有望持续上移 [1] - 3400点或成为中长期慢牛起点,进一步利好中国核心资产的配置价值 [1] 产品信息 - A500ETF嘉实(159351)跟踪中证A500指数,由各行业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股票组成 [2] - 中证A500指数行业分布均衡,偏向大中盘风格,新质生产力成分占比较高 [2]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嘉实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A类022453;C类022454)布局优质核心资产上行机遇 [2]
听说炒港股的人赚麻了
投中网· 2025-05-27 10:21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年初至今恒生指数涨幅达17.65%,领跑全球股市 [4] - 港股新股表现强劲,恒瑞医药首日涨幅25.20%,宁德时代和沪上阿姨首日分别涨16.43%和40.03% [4] - 2025年前四个月港股日均成交额同比激增144%至2504亿港元 [15] 个股表现 - 小米股价从2024年1月的15港元/股涨至2025年5月的近60港元/股,涨幅近300%,市值突破万亿港元 [8] - 小米股价经历46.32%回撤后接近收复失地 [10] - 中国移动、中海国神华等港股高股息股票综合股息率达8% [12] 投资者案例 - 个人投资者20万元全仓小米,盈利达20%约4万元人民币 [8][10] - 投资者通过港股打新中签400股恒瑞医药,盈利6413港元 [4] - 投资者70万元人民币配置港股高股息股票,年分红收入5-6万元人民币 [12] 市场结构变化 - 南向资金占港股成交额约25% [15] - 港股股息率高于5%的个股总市值占比43%,显著高于A股的21% [14] - 沪港通与深港通南向标的增至约550只股票及17只ETF [15] 行业趋势 - "新消费三股"蜜雪集团、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股价暴涨 [4] - "中国科技七姐妹"阿里、腾讯、小米等强势崛起 [4] - 宁德时代赴港募资约353亿港元,成为年内全球最大规模IPO [4] 市场改革 - 港股上市规则完善,引入双重股权结构、SPAC及生物科技预盈利公司 [15] - 港股印花税从0.13%降至0.1% [15] - 港交所板块单位改革降低散户交易门槛 [15]
刘煜辉:每一次激烈博弈和碰撞,都是中国核心资产“倒车接人”的机会
新浪基金· 2025-05-24 11:44
专题:2025基金高质量发展大会 - 大会汇聚学术界顶尖专家、公私募基金领军人物、券商领袖及首席经济学家等业界翘楚,共话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 工业power与金融power的冲突 - 中美冲突本质是中国代表的工业power和美元金融power最后一次摊牌,20年前两者匹配,如今严重不适配 [3] - 2024年中国工业制造业产值占全球35%,第二到第十名总和不及中国,预计2030年占比将达45% [3] - 从技术密度看,中国供应链power比例可能超过60%,过去5-6年低端供应链外移,留在国内的是技术密集型部分 [4] - 中国对东盟出口从2018年4000亿美元增至2024年1.1万亿美元,6年翻一番 [4] - 美元金融power原地踏步甚至萎缩,导致两者越来越不匹配 [5] 美元循环机制面临的挑战 - 全球经济活动加速脱离美元循环,如中国与沙特、拉美的贸易采用货币互换等方式 [5] - 美元回流机制闭环越来越难维持,美国宏观经济失衡风险加大 [5] - 冲突终局将是重建工业结构与金融结构适配的新秩序 [6] 未来可能的调整场景 - 美国试图通过脱钩断裂瓦解中国供应链,降低中国工业power以匹配美元power [6] - 中国工业power上升趋势不可阻挡,未来全球秩序重建的唯一场景是人民币计价资产和金融power权重显著上升 [6] - 美元不愿从王座退下,预计将面临长期激烈博弈和碰撞 [7] 历史经验与投资机会 - 过去5-6年每次激烈博弈和碰撞都证明中国核心资产存在重要机会 [7]
港股IPO募资额跃居全球第一,港股领涨全球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5-23 08:21
港股IPO市场表现 - 美的集团、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巨头企业纷纷选择赴港上市 [2] -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首日股价大涨16.43%,截至5月22日较A股溢价12% [2] - 恒瑞医药港股暗盘大涨33.6%,与A股折溢价率缩小至不足3%,发行定价较A股折价25% [2] - 4月以来港股新股市场普遍上涨,除绿茶集团外所有新股首日均收涨,最高涨幅超100%,平均涨幅20%-40% [2] - 1月1日至5月20日港股IPO募资规模达600亿港元,同比增长6倍,跃居全球第一 [2] 港股市场整体走势 - 恒生指数年内涨幅17.37%,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17.54%,表现强于A股和美股 [3] - 港股成为全球资本关注焦点,因估值洼地属性及聚集高科技、新消费企业 [3] - A股、美股中概股赴港上市带来优质资产,提升市场投资吸引力 [3] 中国资产估值重估 - 全球资本重新审视中国AI企业及科技资产投资价值,中美科技股估值差距快速缩小 [3][4] - 港股优质资产股价大幅上涨,估值水平提升,与美股"七巨头"估值差距缩小 [4] -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大市值企业在港股表现优于A股并出现溢价,体现赚钱效应 [4] 港股市场流动性 - 港股实现股市与IPO募资额齐涨,成为全球表现最好市场之一 [4] - 赚钱效应吸引全球资本持续流入,提供增量流动性 [4]
刘煜辉:A500目前的赔率非常高 要抓住中国资产“倒车接人”的战略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5-20 15:47
中国制造业统治力与全球格局重构 - 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占全球35%,超过第二名至第十名经济体总和,预计2030年将提升至45% [2] - 中国供应链/产业链外移中低端产业,技术密集度提升将推动制造业产值进一步增长 [2] - 中美博弈本质是全球供应链价值链(中国主导)与美元金融霸权(美国主导)的结构性失配 [1][2] 美元体系困境与美国经济挑战 -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持续扩大,依赖美元回流机制但成本高企,暴露财政脆弱性 [3] - 美元回流机制闭环失效导致美股及美元计价资产进入高波动状态 [3] - 美元金融霸权与中国制造业实力不匹配是当前冲突根源 [1] 中国战略方略与发展路径 - 开放战略:中国具备实现零关税条件,需拆除贸易壁垒强化供应链优势 [3] - 平衡战略:推动资源向民生/家庭部门倾斜,构建内需驱动的内循环体系 [3] - 市场化战略:通过立法保障民营经济,消除歧视建立统一大市场 [3] 投资机会与资产配置 - 中证A500指数代表中国核心资产,当前时点配置具备高赔率 [4] - 黄金在长期战略竞争背景下具有持续上涨空间,适合定投 [4] - 中美博弈过程中中国核心资产"倒车接人"是重要投资机会 [2][4] 全球秩序重构的长期性 - 中美博弈将长期持续,通过动态博弈逐步形成新均衡 [1][4] - 现代经济本质是预期管理,通缩压力关键取决于预期变化 [4] - 竞争终局胜者将获得全球金融力量权重上升的"资产久期"奖励 [2]
摩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563550)今日上市,中证A500赛道首添场内增强策略利器
搜狐财经· 2025-05-16 07:50
摩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上市 - 摩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563550)于5月16日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国内首只上市的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 [1] - 该基金于5月8日成立,成立规模10.16亿元,有效认购户数7765户,是近两年首发募集规模最大的增强指数型股票ETF [1] - 摩根基金在募集期间运用固有资金3000万元自购该基金,彰显对中证A500指数投资价值的看好 [1] 中证A500指数特点 - 中证A500指数自2004年12月31日基日以来累计收益率达343.21%,年化收益率为7.83% [2] - 中证A500指数样本域较广,行业分布均衡,纳入较多新兴行业龙头公司,是增强策略的理想标的 [2] - 中证A500指数代表中国经济未来,具有长期配置价值,是A股新一代风向标指数 [1][2] 后市展望与配置建议 - A股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下半年库存周期和产能周期有望共振回升,关注逢低左侧布局机会 [2] - 风格可能向大盘均衡切换,建议关注A股核心资产,兼顾平衡 [2] - 中证A500指数有望受益于主动权益基金基准向中证A500转移,因其兼具行业均衡和市场代表性 [2] - 中证A500成分股兼顾传统经济和新质生产力,更契合政策引导的经济发展方向 [2] 摩根资产管理ETF产品布局 - 摩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563550)是首只上市的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助力投资者低成本争取中国核心资产超额收益 [3] - 摩根资产管理已推出包括摩根中证A50ETF、摩根中证A500ETF、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等特色ETF产品 [3] - 公司致力于依托国际视野和本土实践,提供差异化ETF产品和投资体验 [3]
信用,是一个人最大的资产
聪明投资者· 2025-04-27 10:09
穿越无数动荡,55年800倍!"长期投资之父"菲利普·卡雷特的非凡常识 - 菲利普·卡雷特在55年的投资生涯中实现了800倍的投资回报 [2] - 被尊称为"长期投资之父" [2] - 其投资理念强调非凡常识的运用 [2] 大笔增持顺丰!张坤一季报最新发声 - 张坤在一季报中大幅增持顺丰 [2] - 投资策略建议关注企业本身而非过度纠结宏观经济 [2] - 强调自下而上的选股方法 [2] 特朗普马斯克"背后的男人"彼得·蒂尔最新发声 - 彼得·蒂尔作为特朗普和马斯克的重要支持者发表最新观点 [2] - 讨论当前系统失灵问题 [2] - 提出务实投资方法论 [2] 刘煜辉最新发声再谈"东升西落" - 刘煜辉重申"东升西落"的投资主题 [2] - 建议把握中国核心资产在博弈中的投资机会 [2] - 将市场调整视为"倒车接人"的良机 [2]
刘煜辉,最新发声!“珍惜中国核心资产倒车接人的重要机会”
券商中国· 2025-04-21 07:22
宏观经济与中美贸易战 - 中美贸易战在短短十天内升级至"顶格"状态,导致G2进入贸易休克状态,接近硬脱钩 [2][3] - 中国迅速回击的三大底气:人民币资产落地、全球供应链统治力、科技出圈能力 [2][12] - 特朗普未预料到中国的强硬反应、美元资产股债汇"三杀"及西方盟友不配合 [2][6][7] 中国供应链与全球地位 -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份额达35%,2030年预计升至45%,超过第二至第十名国家总和 [8][12] - 供应链统治力与美元主导的财富分配结构不匹配,导致冲突尖锐化 [8] - 美国关税战实际打击的是其跨国资本核心价值(4万亿美元价值链分配环节),而非中国工厂 [18][19] 金融市场与资产配置 - 黄金作为中长期配置资产仍有空间,当前仍是买点(年内已涨30%) [20] - 中美博弈期间中国核心资产出现"倒车接人"机会,需把握供应链安全、数据通信安全等方向 [9][22] - 美债危机引发美元资产罕见"三杀",全球抛售美元计价资产威胁其基础信用货币地位 [7] 科技领域突破 - 中国通过DeepSeek等开源AI项目颠覆美国算力+能源的AI规则,可能刺破美国科技资产溢价泡沫 [12][13] - 科技出圈能力体现为"开源免费高质量AI软件+低价高质量中国制造"的新模型输出 [12] 美国经济结构弱点 - 美国20.7万亿美元消费中70%为不可贸易服务,仅6.2万亿美元零售额与全球贸易相关 [15][16] - 中国工厂实际供应美国市场的生产值约2万亿美元,远低于零售端规模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