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减值损失

搜索文档
瀚川智能: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瀚川智能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11 20:17
业务板块分析 - 汽车智能制造装备板块收入同比下降49.81%,收入占比从66.17%降至46.67%,主要受宏观经济环境、客户需求波动及战略调整影响[1] - 充换电智能制造装备板块收入同比下降60.16%,人员从292人裁至28人,主要因市场饱和及战略收缩[1] - 电池智能制造装备板块收入同比下降101.32%,人员从169人裁至37人,主要因行业下行及竞争力不足[1] - 零部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59%,主要来自博睿汽车,公司已于2024年11月出售其81%股权[1] 盈利能力分析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下降1205%,扣非净利润-10.98亿元[1] - 汽车板块毛利率下降至16.33%,主要因客户价格压力及部分订单亏损[1] - 新能源板块毛利率转负,充换电设备毛利-2,133.27万元,电池设备毛利-2,074.57万元[1] - 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23.07%,公司毛利率-6.00%,远低于行业水平[2] 资产减值情况 - 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55,846.02万元,其中存货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51,962.87万元[3] - 固定资产减值3,545.95万元,主要因新能源板块设备闲置[3] - 信用减值损失17,612.53万元,主要因客户纠纷及预计扣款增加[2] 现金流分析 - 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主要因营运资金需求上升及期间费用增加[10] - 2024年销售商品收到现金85,396.79万元,其中票据收款占比14.64%[10] - 购买商品支付现金64,922.31万元,其中票据付款占比66.71%[10] -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豪森智能、巨一科技等也出现经营性现金流为负情况[12] 订单及收入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大幅下降,主要因战略调整导致订单验收延迟[19] - 2025年一季度收入环比增长2838%,主要因汽车板块订单集中验收[19] - 截至2025年3月末,汽车板块在手订单约7.3亿元,客户包括泰科、安波福等[3] - 历史订单收入转化周期中位数为175-412天,2025年一季度验收项目周期符合历史规律[19]
华仁药业再遭股东减持,公司去年亏损13.68亿元
贝壳财经· 2025-06-04 20:14
股东减持情况 - 华仁世纪集团计划在2025年6月24日至2025年9月23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的股份(即不超过11822100股)[1] - 华仁世纪集团目前持有公司7.90%股份(93365046股),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减持原因为自身经营需要[2] - 自2014年起华仁世纪集团持股比例从53%持续下降至7.9%,2016年通过股权转让失去控股股东地位[2] - 第三大股东红塔创新在2024年8月22日至2025年4月29日期间累计减持23619960股,套现7416.39万元[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68亿元,创上市14年来最差业绩,亏损额超过2010-2023年累计净利润11.97亿元[3] - 亏损主因是对国药药材13.478亿元应收款项全额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 应收账款风险事件 - 全资子公司青岛华仁与国药药材合作医药原料贸易业务形成14.1亿元应收账款,2023年终止合作后未能收回款项[4] - 2024年1月双方签署3年还款协议并约定增信措施,但截至2024年底应收款项净额仍达13.478亿元[4] - 国药药材存在经营乱象:国药集团声明其非控股股东,并指控其伪造文件、侵害商标权等违法行为[5] - 国药药材当前有8条被执行人信息(总金额1.06亿元)、40条限消令和11条失信记录[6] 债务化解进展 - 2025年初青岛华仁与国药药材达成债务抵偿框架方案,拟以股权及资产抵债,但执行仍存不确定性[6] - 公司表示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跟进债务化解进度以维护股东权益[6]
浙江两千亿级贸易商信披违规被警示,误判形势还是心存侥幸?
华夏时报· 2025-05-22 21:29
会计政策问题 - 公司因会计政策问题被浙江证监局下发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对董事长袁仁军、总经理李文明、财务总监邓朱明、董事会秘书雷邦景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 - 公司未正确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将一笔应收款计成预付款,影响了信息披露准确性 [1] - 公司年均近2000亿元交易额产生近60亿元应收账款,虽然占比不高但足以对净利润产生影响 [1] 客户应收账款问题 - 会计处理问题涉及三个客户:宁夏晟晏实业集团能源循环经济有限公司、宁夏翼通实业有限公司和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 [2] - 2023年宁夏晟晏和宁夏翼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2024年江苏德龙系启动破产重整 [2] - 公司未区分这些客户的应收账款和一般应收账款,将其按账龄组合在一起,难以区分信用风险 [2] - 对于江苏德龙系破产重整,公司解释持有充足担保措施,破产重整方案尚未出台,影响金额无法判断,因此按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2] 财务数据影响 - 公司将宁夏晟晏的应收账款转成预付款,导致2023年净利润调减3373.86万元,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调减5458.89万元,后者占总净利润比例近10% [3]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都超过2000亿元,但总资产分别为344.51亿元和349.41亿元,净资产分别为58.69亿元和57.18亿元 [5] - 2023年和2024年应收账款分别为56.08亿元和58.0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2.76%和2.87% [5] - 2023年信用损失约1.6亿元占净利润23.43%,2024年信用损失3.35亿元占净利润高达90% [5] 业务模式与财务状况 - 公司核心主业为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式包括工程配供配送、工业配供配送和库存分销 [4] - 经营主要货物品种为黑色系大宗商品,包括铁矿石、煤炭、钢材等,需投资期货平抑价格波动 [4]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8.11亿元、-14.59亿元和-8.48亿元 [6] - 2023年底应收票据73.56亿元比年初增加28.15亿元,2024年底保持71.05亿元规模 [6] - 2024年第一季度应付票据攀升至99.65亿元,应付账款增至74.76亿元,流动负债从252.26亿元增至401.55亿元,负债率接近81%比年初增加6.7个百分点 [6]
河北银行股权拍卖频流拍资产规模省内第一 难掩盈利困境
中国证券报· 2025-05-16 05:18
股权拍卖情况 - 河北银行1017.53万股股份于4月17日流拍,起拍价2021万元(每股1.99元),5月19日将再次拍卖且起拍价降至1616.80万元 [1] - 另一笔684.29万股股份2025年三次流拍,起拍价从1890.22万元逐次降至1134.13万元(较首次折价40%) [2] - 河北银行回应称股权流拍因市场估值普遍偏低,属股东行为不影响经营稳定性 [2] 公司基本情况 - 河北银行是河北省资产规模最大的城商行,总资产5696亿元(2024年同比+7%),网点覆盖河北11地市及天津、青岛 [2][3] - 2024年末股东总数5124名(法人股东126名,自然人股东4998名)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7.25亿元(同比+22%),但净利润21.96亿元(同比-20%),呈现"增收不增利" [3] - 净利润增速连续两年放缓:2023年+3%(2022年为+16%),2024年转负 [3] - 净利润规模被唐山银行反超:2024年唐山银行净利润33.93亿元,河北银行21.96亿元 [3] 资产质量与减值计提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77.28亿元(同比+60%),主要消化2020年前历史不良 [4] - 不良贷款余额49.6亿元(同比+8.31亿元),不良率1.50%(同比+0.19个百分点) [4]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0%,在河北省城商行中排名靠后 [5]
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担保进展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5-13 08:59
担保进展公告 - 被担保人包括盛屯金属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BROTHER MINING SASU,宏盛国际为盛屯金属国际与摩科瑞能源交易有限公司的预付款融资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最高额不超过6000万美元 [2] - 盛屯矿业及刚果盛屯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为BMS在ECOBANK RDC SA申请的贷款提供无条件保证担保,最高本金限额800万美元 [2] - 本次担保有反担保,BMS其他股东兄弟金属(香港)有限公司和HERSHEY INTERNATIONAL TRADING FZE签署了《反担保函》 [4]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为BMS提供担保的余额为16,330.35万元 [5] 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回复 毛利率上涨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7.30亿元,同比增长5.21%,归母净利润20.05亿元,同比增加657.63%,主营业务毛利率19.15%,较去年同期增加8.21个百分点 [11] - 铜产品和钴产品营业收入大幅增长,毛利率分别达到43.55%、35.23% [11] - 2024年LME铜现货价均价约9,147.88美元/金属吨,同比增长7.83%,钴价格持续走低,全年均价较2023年下降约22.63% [13][14] - 公司铜产品毛利率为35.23%,毛利贡献率为76.97%,钴产品毛利率为43.55%,毛利贡献率为13.23% [16] - 钴产品毛利率增长33.19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单位成本下降幅度超过销售单价下降幅度 [17] 季度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下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3.17亿元,同比增长28.52%,其中四季度收入80.73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32.43%、29.29% [26] - 2024年各季度铜均价分别为8,463.92美元/吨、10,800.81美元/吨、9,147.88美元/吨和8,463.92美元/吨,公司净利润波动与铜价走势一致 [29] - 2024年第四季度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及信用减值损失37,706.52万元 [30] 境外资产与境外收入 - 2024年期末境外资产余额143.92亿元,占总资产38.35%,境外营业收入144.66亿元,占全部收入57.71% [35] - 境外刚果(金)项目收入增长51.19亿元,增长79.09%,主要由于BMS项目满产运行及铜价上涨 [38] - 境外前五大客户包括托克集团、嘉能可等国际大型金属能源贸易商 [39] - 2024年末境外应收款项4.83亿元,较上年减少8.23亿元 [37] 资金情况 - 公司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合计57.17亿元,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及长期借款合计116.89亿元 [52] - 受限资金28.24亿元,包括期货证券保证金2.79亿元、应付票据保证金19.34亿元等 [54]
山东金资2024年业绩爆冷:营收下降45% 净利下滑21%
中国经营报· 2025-05-12 18:4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47亿元,同比下降45% [1] - 净利润16.97亿元,同比下滑21% [1] - 不良资产、综合金融服务、资产管理三大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分别下滑34.76%、32.86%、52.93% [1] - 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2023年的-5.45亿元变为2024年的-7.46亿元,多计提36.88% [1] 业务板块分析 - 不良资产板块收入下降主要因宏观经济影响导致处置难度加大、行业竞争加剧及处置收益率下降 [2] - 综合金融服务板块收入减少因业务规模收缩及国家利率下调影响项目收益率 [2] - 资产管理板块收入下滑因部分不良资产类基金、债权类基金收益率下降 [2]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多计提因公司根据资产评估情况计提损失以压实资产质量 [2] 综合金融服务业务风险 - 综合金融服务业务前五大投资标的中4项为委托贷款、1项为信托计划,合计投资额度达20亿元 [2] - 2017年向粤泰控股发放的3亿元信托贷款已逾期,截至募集说明书签署日余额2.49亿元 [3] - 2016年认购的"中粮信托·勤上光电股票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4亿元投资出现逾期,预期年化收益率12% [3] - 2021-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分别为-5921.14万元、-4770.64万元、-8.91亿元,2023年同比暴增1768% [3][4] 业务规模与行业背景 - 2021-2024年综合金融服务业务收入分别为5.77亿元、3.33亿元、2.83亿元、1.9亿元,持续下滑 [5] - 截至2024年3月末综合金融服务业务投资余额下降至47.65亿元,但盈利贡献仍较高 [4] - 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注册资本496亿元,是国内最大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5] - 行业受宏观经济下行、房地产景气度不足及信用风险暴露影响 [4]
加大风险资产处理力度 华润银行2024年净利润暴跌近七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20:1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1.38亿元,同比增长4.87%(增加3.31亿元)[1] - 净利润4.49亿元,同比下降67.97%(减少9.53亿元),连续两年负增长(2023年降幅30.02%)[1] -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4%,同比下降3.27个百分点[1] - 非息收入25.54亿元,同比增长27.12%(增加5.45亿元),占营收比重升至35.81%[1] - 利息净收入45.78亿元,同比下降4.87%(减少2.14亿元),占营收比重降至64.19%[1] 利润下滑原因 - 信用减值损失大幅计提42.92亿元,同比增长44.64%[3] - 发放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27.2亿元,同比减少1.5%[3] - 金融投资减值损失13.43亿元,同比激增497.58%[3] 资产负债与资产质量 - 资产规模4340.40亿元,同比增长11.61%,首次突破4000亿[3] - 贷款总额2411.04亿元,同比增长13.42%[3] - 存款总额2902.41亿元,同比增长16.30%[3] - 不良贷款率1.65%,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3] - 拨备覆盖率172.70%,同比增加3.38个百分点[3] 经营策略 - 通过久期管理提升交易性金融资产估值浮盈,驱动非息收入增长[2] - 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长2.11%,实施费用精细化管控[2] - 坚持"科技驱动的特色产业银行"战略定位,强调质量与效益优先[4] 股东背景 - 主要股东包括华润集团、南方电网、中国电子及珠海/深圳国资控股企业[4]
申万宏源信用减值损失高居榜首 股质业务风险还没出清又“踩雷”信托计划|券商年报
新浪证券· 2025-05-09 18:07
行业整体信用减值情况 - 2024年42家纯证券业务A股上市券商信用减值损失合计31.56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加15.74% [1] - 申万宏源信用减值损失最高达4.74亿元,中信证券最低为-11.14亿元 [1] - 华泰证券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金额最高(6.57亿元),中信证券减少金额最多(7.49亿元) [1] - 中金公司和中国银河信用减值损失增幅最大,均超12倍 [1][14] 申万宏源信用风险分析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中3.79亿元来自债权投资减值,主要因信托计划踩雷导致 [4] - 信托计划初始成本23.52亿元,2024年末减值准备7.23亿元,账面价值仅剩16.47亿元 [5][6] - 2020-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累计达35.59亿元,股票质押业务频踩雷(如科瑞天诚涉案18亿元) [6][7] - 2024年新增信托计划风险敞口,累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超7亿元 [8] 华西证券风险暴露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2.55亿元,占净利润比例达35.04% [9][10] - 2021-2024年累计信用减值损失8.79亿元,涉及股票质押和债券投资业务 [11] - 公司债投资亏损率高达74%(初始价值15.55亿元,账面价值仅3.99亿元) [12] 中国银河风险激增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4.41亿元,同比激增1215.80% [14][15]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信用减值损失从-0.6亿元增至1.48亿元 [15] - 债务工具账面余额4504.8亿元,减值准备20.23亿元被列为关键审计事项 [16] 其他重点券商情况 - 天风证券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2.83亿元,超过归母净利润(-0.30亿元) [10] - 华泰证券融出资金减值损失从-0.06亿元增至2.43亿元,推动信用减值增长 [13] - 国海证券信用减值损失占净利润比例达32% [9][10]
青农商行股价破发不良率居首 员工降薪董事长加薪
搜狐财经· 2025-05-08 15:04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33亿元同比增长6.85%归母净利润28.56亿元同比增长11.24%扣非归母净利润26.45亿元同比增长12.39% [5] - 营收净利双增在A股10家农商行中排名第四但与2019年相比归母净利润基本持平且低于2020-2021年水平 [6][7] - 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3.47亿元信用减值损失达21.75亿元同比大幅增加已连续3年第四季度亏损 [10][11]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率1.79%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但仍居A股农商行之首拨备覆盖率250.53%同比提升12.57个百分点 [4][12] - 全年核销不良贷款55.45亿元公司贷款不良率2.02%其中固定资产贷款不良率3.77%个人贷款不良率1.69% [12][13] - 涉诉案件涉及本金金额29.46亿元作为被告涉及金额3.2亿元曾因第三大股东"巴龙系"关联交易受影响 [14] 同业对比 - 总资产4950.32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仅为常熟银行的1/34无锡银行等总资产不足一半但净利润超20亿元 [8][10] - 沪农商行营收266.41亿元是公司的2.41倍净利润122.88亿元是公司的4.3倍常熟银行不良率0.77%显著优于公司 [10][14] 薪酬与分红 - 董事长王锡峰薪酬195.84万元居A股农商行首位董监高薪酬总额1392.05万元同比增长9.8% [17][18] - 普通员工平均薪酬36.12万元同比下降2156元现金分红率23.34%低于30%行业水平 [18][21] - 股价长期破发当前3.19元/股较发行价下跌19.4%较历史高点下跌71% [4][21]
净利润断崖下滑,这家银行业绩为何突然“变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8 13:40
柳州银行2024年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分析 资产规模与业务增长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并表资产总额达2426.63亿元,较年初增长7.45%;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增至2449.33亿元 [1] - 发放贷款及垫款余额1564.68亿元(同比+9.89%),存款余额1774.55亿元(同比+7.21%) [1] - 资产规模自2020年突破2000亿元后持续扩张,2025年上半年有望突破2500亿元 [1] 营收与利润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47%至46.15亿元,扭转2023年下滑1.02%的趋势;但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22.28%至7.48亿元 [1] - 非利息收入从2023年0.84亿元激增至6.85亿元(+6.01亿元),利息净收入则从41.18亿元降至37.07亿元(-4.11亿元) [2]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20.33%至16.70亿元(2023年为13.87亿元),是净利润下滑主因 [2] 资产质量与风险暴露 - 不良贷款率从2023年末1.68%降至2024年末1.64%,2023年处置风险资产22.73亿元,2024年通过核销、转让等方式强化管理 [4] - 贷款集中度高: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城投及房地产相关行业占比大,前十大客户多为广西/柳州市国资委下属企业 [3] - 存在单一城投客户风险暴露超监管红线(超一级资本净额20%),且部分客户资产负债率高、盈利弱 [3] - 2023年末前十大不良贷款余额6.42亿元中,房地产相关占6笔(合计5.75亿元),抵押物包括写字楼、土地等 [4] 行业与区域特征 - 非标产品及债券底层资产多涉及广西城投企业,信贷资产与地方经济关联度高 [3] - 不良贷款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房地产开发、住房按揭领域,处置方式包括重组、诉讼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