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科技板’

搜索文档
资产支持票据产品报告(2025年5月):资产支持票据发行节奏环比有所放缓,个人消费金融类资产表现活跃
中诚信国际· 2025-06-11 20: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5月资产支持票据发行节奏环比放缓但同比增长,个人消费金融类资产表现活跃,二级市场交易活跃,科技创新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推出助力科技金融体制建设 [3][21] 发行情况 - 2025年5月资产支持票据发行44单,规模433.37亿元,较上月数量减少14单、规模降26.78%,较上年同期数量增13单、规模增104.06%,仅4单公开发行 [3][4] - 国投泰康信托发行规模61.64亿元居首,前十大发起机构发行规模316.69亿元,占比73.08% [4] - 基础资产涉及个人消费金融等,个人消费金融产品发行24单,规模占比52.74% [7] - 单笔产品最高发行规模27.83亿元,最低1.79亿元,(0,10]亿元产品发行38单,规模占比75.41% [9] - 期限最短0.25年,最长11.14年,(0,1]年产品发行17单,规模占比32.22% [10] - AAAsf级票据发行规模占比89.72% [11] - 一年期左右AAAsf级票据最低发行利率1.80%,最高2.09%,利率中枢约1.86% [13] - ABCP产品发行12单,规模108.83亿元,占ABN发行规模25.11%,个人消费金融ABCP规模占比44.60% [17] 二级市场交易情况 - 2025年5月二级市场成交391笔,金额374.96亿元,成交金额环比升9.83%、同比升24.77%,交易笔数环比升17.07%、同比升17.77% [18] - 交易活跃品类为个人消费金融等,成交金额占比分别为32.99%等 [18] 行业动态点评 - 5月7日交易商协会发布通知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构建债市“科技板”,5月26日首单科技创新资产支持证券成功发行,规模1.79亿元,票面利率1.84% [21] - 科技创新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有助于构建科技金融体制,赋能科技型企业发展 [22]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完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 实现科技与金融良性互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21:17
二是要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截至4月末,科技创新和设备更新贷款的签约金额为16705 亿元,发放金额为5701亿元。 三是要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202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建立债券市场"科技 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四是要增强资本市场支持力度。根据科技创新的特点,优化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安排,发 挥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作用等。此外,也要推动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 她指出,当前,在实现科技与金融的良性互动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主要是因为科技型企业在生命周期 的不同阶段,其风险特征和融资需求有很大差异,金融供给的适配性不足。 面对上述挑战,陶玲认为,一是要加强银行信贷服务能力建设。例如,银行要将更多的信贷资源投向科 技型中小企业,推动科技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秋彤 天津报道 "科技、产业与金融构成了一个相互融合、循环共赢的体系。科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 通过获取动力与资源,三者形成良性循环,进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 玲在2025天津五大道金融论坛上表示。 五 ...
首单可作LP出资的民营创投科创债落地!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27 22:23
据悉 ,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东方富海")已获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 商协会《接受注册通知书》,同意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该项目是债券市场"科技 板"启动后 首单民营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债券 , 计划发行总规模 1 5亿元、期限1 5年 的 科 技 创 新债券 。 该项目募集资金 将专项用于创投基金出资及置换等科技创新领域 ,重点投向人工智能与数字 经济、新能源与新材料、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较于其他同类型项目,该项 目在发行总规模、发行期限均创下新纪录。 官网显示,东方富海成立于 2 0 0 6年,自成立后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过3 5 0亿元人民币,在管基 金6 0多只。目前已投资项目超过6 0 0个,1 5 0多个项目通过上市、并购等方式退出。 母基金研究中心从相关人士处获悉, 该科创债资金可以直接用于子基金出资,可作为 LP 出 资 到其他创投基金 。我们认为, 东方富海落地首单民营创投 "科创债"项目 , 是中国股权投资 行业的一个里程碑事件,非常具有示范性意义,有利于在缓解募资难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并 且, 可作为 LP出资其他创投基金,更是大大壮大了市场化LP的力 ...
光大期货金融期货日报-20250523
光大期货· 2025-05-23 11: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指:震荡 [1] - 国债:偏空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经济数据较3月下滑但有韧性,社零同比5.1%受“以旧换新”政策支撑,4月社会信贷需求偏弱,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10.06万亿元,同比多增2.86%,M2同比8% [1] - 中美发布联合声明为贸易协商奠定良好开局,三部门联合新闻发布会宣布降准降息政策,金融监管总局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证监会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内部政策发力是2025年股指主线 [1] - 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全市场营收增速跌幅连续3个季度收窄但低于政策利率,净利润同比4%左右回升,ROE处于筑底企稳阶段,上述措施利于企业修复资产负债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抬升股市估值 [1] - 国债期货收盘,30年期主力合约跌0.04%,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1%,5年期和2年期主力合约基本持稳,央行开展154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持稳于1.4%,净投放900亿元 [1][2] - 银行间和交易所回购市场利率下行,央行将开展5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4月经济及金融数据显示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但实体融资需求偏弱,LPR下调可降低实体和购房成本,提振居民消费意愿,国有大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可缓解银行息差压力,债市环境转变,短期预计震荡偏弱运行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日度价格变动 - 股指期货:IH涨2.8,涨幅0.10%;IF跌1.6,跌幅0.04%;IC跌40.8,跌幅0.72%;IM跌50.6,跌幅0.84% [3] - 股票指数:上证50涨5.2,涨幅0.19%;沪深300跌2.5,跌幅0.06%;中证500跌54.6,跌幅0.95%;中证1000跌66.1,跌幅1.08% [3] - 国债期货:TS跌0.014,跌幅0.01%;TF跌0.03,跌幅0.03%;T跌0.02,跌幅0.02%;TL跌0.1,跌幅0.08% [3] 市场消息 - 央行债券市场“科技板”将重点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解决其融资期限短、成本高问题,还创建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机制,由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 [4] 图表分析 股指期货 - 展示IH、IF、IM、IC主力合约走势,以及各指数期货当月基差走势 [6][7][9][10][11] 国债期货 - 展示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走势、国债现券收益率,以及不同期限国债期货基差、跨期价差、跨品种价差和资金利率走势 [13][15][16][17] 汇率 - 展示美元、欧元对人民币中间价,远期美元、欧元兑人民币不同期限汇率,美元指数,欧元、英镑兑美元,美元兑日元汇率走势 [20][21][22][24][25]
央行:债市“科技板”将重点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
证券时报· 2025-05-22 16:30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表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发行人灵活分期发行债券、简化信 息披露要求、减免债券发行交易的部分手续费。债券市场"科技板"最需要支持的是股权投资机构,因为股权投 资机构是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主要力量,主要存在轻资产、长投资周期等特点,靠自身发债融资的话会存 在融资期限短、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债券市场"科技板"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我们还创建科技创新债券风 险分担工具,由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债券市场"科技板"将重点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 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 朱鹤新透露,目前市场各方响应积极,多家机构已经注册或者已经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现在已经将近有100 家左右的机构在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已经超过了2500亿元。"下一步,我们还是要密切关注,继续推进,共同 建设好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希望持续完善配套的支持机制,让"科技板"能够发挥 更大的作用"。 责编:万健祎 校对:王朝全 2025年5月22日(星期四)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科技部副部长邱勇,中国人 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 ...
朱鹤新:通过债券市场“科技板”解决股权投资机构发债期限短、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北京商报· 2025-05-22 16:10
北京商报讯(记者岳品瑜董晗萱)近日,科技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 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 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政策举措》)。5月2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 金融政策有关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表示,为提升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支持的适配性,人民银 行会同证监会、科技部、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建立了债券市场"科技板",在继续服务好科技型企业的基 础上,支持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科创债券产品体系。 此次在债券发行交易制度上作出差异化安排,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支持发行人灵活分期发行债 券,二是简化信息披露要求,三是自主设计含权结构、还本付息等债券条款,四是减免债券发行交易手 续费,五是组织做市商提供专门做市报价服务,六是推动评级机构创新设计专门的评级方法。 朱鹤新指出,在3类发行科创债券的主体当中,最需要给予支持的就是股权投资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在 支持科技创新,特别是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是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重 要力量。但股 ...
央行朱鹤新:债券市场“科技板”将重点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
快讯· 2025-05-22 15:26
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5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 发行人灵活分期发行债券、简化信息披露要求、减免债券发行交易的部分手续费。债券市场"科技板"最 需要支持的是股权投资机构,因为股权投资机构是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主要力量,主要存在轻资 产、长投资周期等特点,靠自身发债融资的话会存在融资期限短、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债券市场"科技 板"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我们还创建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机制,由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 金。债券市场"科技板"将重点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人民财讯) ...
固定收益深度报告:一文读懂债市“科技板”
招商证券· 2025-05-21 22:01
5 月 6 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 政策出台后一周科技创新债券已累计发行超 1800 亿元。科创债发展历史如何, 科创债发行有哪些特征,科创债二级市场表现如何,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推动科创债市场扩容提速 我国科创债市场历经多阶段政策优化,从 2015 年"双创债"的初步探索,到 2022 年交易所与银行间市场同步推出科创公司债和科创票据,2025 年政策支 持进一步加码,央行提出构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5 月以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 随后交易商协会、交易所迅速响应,也制定发布相关通知。我们将 5 月以来一 系列支持科创债发行的政策称为新政。 本次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最新政策有三大关注点:一是扩大发行主体至金 融机构及私募股权机构,允许募集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设立;二是鼓励创 设科创债指数产品,引导社保、年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债券的配置; 三是完善增信机制,加大政策性工具支持力度、鼓励市场化信用增进以及发挥区 域增信机制作用。政策红利驱动下,科创债市场扩容提速。 二、科 ...
每日债市速递 | 七部门就债市“科技板”发声
Wind万得· 2025-05-16 06:42
// 债市综述 // 1. 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 5 月 15 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 645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 1.40% ,投标量 645 亿元,中标量 645 亿 元。 Wind 数据显示,当日 1586 亿元逆回购和 1250 亿元 MLF 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全口径净回笼 2191 亿元。 (*数据来源:Wind-央行动态PBOC) 2. 资金面 存款类机构隔夜和七天质押式回购利率双双微幅上升,后者上行不足 1 个 bp 。 海外方面,最新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为 4.3% 。 (IMM) (*数据来源:Wind-国际货币资金情绪指数、资金综合屏) 3. 同业存单 全国和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二级市场上最新成交在 1.67% 附近,较上日变化不大。 (*数据来源:Wind-同业存单-发行结果) 4.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 (*数据来源:Wind-成交统计BMW) 5. 近期城投债(AAA)各期限利差走势及数据 | | 1Y | | ZY | | ЗУ | | SY | | 7Y | | 10Y | | | --- | --- | --- | --- | --- | - ...
2025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学习与思考:呵护流动性,缓解“外部冲击”
远东资信· 2025-05-13 2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重点向稳增长转变,后续货币政策宽松仍可期待 [2][26] - 多项数量型工具发力保持流动性充裕,资金面放松,信贷资源支持“五篇大文章”“消费”“稳外贸”领域;价格型工具受净息差限制,或引导金融机构理性定价 [2][26] - 随着美国经济下行和美元避险属性削弱,汇率对货币政策掣肘压力缓解 [2][26] - 债市资金面或进一步宽松,债市利率有下行空间,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助力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2][26] - 外部环境不确定使部分进出口企业短期信用风险或增加,需关注贸易摩擦、经济复苏和政策情况 [3][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基调 - 2025年一季度货币政策基调延续“适度宽松”,表述更强调“灵活性” [8] - 一季度国内经济开局良好,但4月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出口受挫,汇率对货币政策掣肘压力缓解,后续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强化逆周期调节 [9] 利率 - 一季度报告新增“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表述,预计贷款利率调降后存款利率同步下行 [10][12] - 2025年3月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企业贷款融资利息成本持续下降 [13] - 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可提升透明度,推动降低成本、改善融资环境 [13] 流动性 - 一季度报告与2024年四季度报告都强调保持流动性充裕,短期资金面从紧平衡向宽松过渡 [15] - 中长期央行补充资金缺口,MLF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5月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 [16] - 一季度央行暂停国债买卖操作,后续或重启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 [17] 信贷 - 一季度报告删掉“防范资金沉淀空转”,强调“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宽货币与宽信用同时发力 [19] - 央行引导信贷资源流向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新增“稳定外贸”领域 [20][21] - 结构性货币政策在“五篇大文章”、消费、“稳外贸”领域发力 [21] 债市机制 - 一季度报告提出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完善机制助力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22] - 债券市场“科技板”可匹配科技企业融资需求、助力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产业 [23] - 央行强调加强投资者利率风险管理,关注中小金融机构和理财资管产品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影响货币政策和债市运行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