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豪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 计算LeveredBeta为1.4592,采用公式LeveredBeta=UnleveredBeta×[1+(1-T)D/E] [1] - 股权期望回报率Re计算为12.09%,采用CAPM模型Rf+β×ERP+Rs [2] - 总资本加权平均回报率为9.49% [3] - 二期生产线资产组可回收金额35,278.30万元 [5] - 长期资产组账面价值66,106.15万元,可收回金额51,712.67万元 [6] 内蒙古沐邦兴材新材料有限公司减值测试 - "年产5000吨智能化硅提纯循环利用项目"试生产不达标,计划设备升级改造 [7] - 长期资产组账面价值25,175.04万元,可收回金额15,609.30万元 [8][33] - 采用收益法评估公允价值,预测期产品年销量250-4,250吨 [11] - 多晶硅价格从年初7万元/吨降至年末3万元/吨,预计2025年围绕龙头企业成本波动 [12] - 评估基准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1.68%作为无风险收益率 [26] - 市场风险溢价取5.76%,基于沪深300成份股20年平均收益率测算 [27] 光伏行业市场状况 - 2024年第四季度光伏主链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和资产减值损失累计数十亿 [10] -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增速将从2025年开始大幅回落,预计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596GW [10] - 中国2025年新增装机预计215-255GW,占全球40% [10] - 多晶硅价格2024年平均下滑超过35%,硅片价格跌幅超过45% [12] 项目升级改造计划 - 第一代5000吨项目进行设备升级,包括冷却系统技改降低能耗48KW [34] - 第二代提纯炉设备优化80%,电耗从60度/kg降至30度/kg [35] - 晶棒直径从Φ420mm提升至Φ500mm,拉速提升50%至60mm/H [34][35] - 综合成本从50元/kg降至28元/kg,与颗粒硅成本相当 [35] 公司资金与债务情况 - 货币资金余额2.61亿元,其中冻结7,029.34万元 [86] - 总负债25.99亿元,资产负债率73.58% [86] - 流动负债20.65亿元,远超流动资产7.40亿元 [86] - 非关联方借款及利息从期初2.10亿元升至期末5.22亿元 [8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7亿元,同比由正转负 [86]
苏州固锝: 苏州固锝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7-08 00:23
公司基本情况 - 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24日,2006年11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2079 [23] - 公司注册资本80,808.5816万元,注册地址为江苏省苏州市通安开发区通锡路31号 [23] - 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务,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池用浆料等电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前十大股东中苏州通博电子器材有限公司持股23.12%,为控股股东 [24] 行业分类与监管 - 公司半导体业务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的"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和"集成电路制造" [23] - 光伏银浆业务属于"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和"太阳能材料制造" [23] - 半导体行业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自律协会包括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等 [30] - 光伏行业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自律协会包括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等 [34] 募投项目情况 - 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苏州晶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太阳能电子浆料500吨项目"、"小信号产品封装与测试项目"、"固锝(苏州)创新研究院项目"与"补充流动资金" [2] - 项目总投资金额128,929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88,680万元 [18] - 募投项目经过详细市场调研及可行性论证,但存在建设进度及投产时间不确定因素 [2] 行业风险分析 - 2023年我国半导体产业销售额16,696.6亿元,同比增长2.2%,为近十年来首次低于10% [3] - 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2023年销售额4,419.7亿元,同比增长2.2%,集成电路封测行业销售额2,932.2亿元,系近十年来首次负增长 [3] - 公司2023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10.02亿元,同比下降20.88% [3] - 光伏行业受政策变化、国际贸易环境等因素影响,周期性波动明显 [5] 竞争格局 - 国际半导体市场主要被英飞凌、安森美、意法半导体等国际领先企业占据 [6] - 国内半导体分立器件与集成电路封测行业已处于充分竞争状态 [6] - 光伏银浆行业国内企业通过持续研发实现国产替代,但市场竞争加剧 [7] - 2025年国家能源局发布新政策,新增风电、光伏、储能项目将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7] 财务数据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余额分别为40,017.32万元、49,368.70万元等 [11] -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74,903.37万元、103,087.37万元、111,782.30万元及97,391.44万元 [12] - 2025年第一季度末光伏行业应收账款余额74,430.46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0,422.02万元 [13] - 报告期各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26,819.93万元、408,735.45万元等,但毛利率和净利润呈下滑趋势 [14]
日御光伏港股IPO:高增长背后难掩大客户依赖隐忧
中国经营报· 2025-06-04 12:33
公司上市申请 - 江苏日御光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141.3%及925.6% [1]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总收益分别为3.93亿元、15.94亿元及22.85亿元 [2]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年内溢利分别为900万元、5970万元及9220万元 [2] - 2024年按收入增长计在全球五大光伏银浆制造商中排名第一,按收益及销量计位列全球第四 [1][3] 产品结构 - 产品主要包括TOPCon银浆、xBC银浆和PERC银浆 [2] - xBC银浆包括HPBC银浆及TBC银浆 [2] - 2022年对HPBC银浆进行战略性研发投资,2023年实现量产 [2] - 2024年TOPCon银浆收入贡献达70.1%,xBC银浆收入贡献为22.6% [3] 市场地位 - 2024年全球前五大光伏银浆商市场占有率达73.1%,头部两家企业占据约54%市场份额 [3] - 销量仅占全球总销量的4.8%,与头部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3] 研发与战略 - 加大在N型电池使用的下一代银浆技术研发投入 [2] - 计划优化原材料以减少银粉用量,并策略性收购或投资银粉供应商 [3] - 未来光伏电池将以N型的TOPCon、HJT以及平台型的xBC技术为主导 [3] - 银浆消耗量可能逐步减少,铜浆等贱金属化技术可能在2026年后规模化导入 [3] 客户集中度 - 2022年至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9.8%、96.7%及74.8% [4] - 客户A三年贡献年均57.6%营收,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占比分别为55.9%、70.0%及46.9% [5] - 客户A主要从事高效光伏电池、组件的研究、开发及制造 [5] - 公司与主要客户订立附带自动重续条款的框架协议,认为客户集中不影响业务前景 [6]
工业硅、多晶硅日评:市场信心较差工业硅价格持续下探,多晶硅低位整理-20250604
宏源期货· 2025-06-04 10: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市场供需双弱,行业高库存压力依旧,期现共振下行,预计短期维持偏弱走势,硅价底部难寻,策略上建议反弹布局空单,后续持续关注硅企生产动态 [1] - 多晶硅基本面偏弱,硅料成交价下移,考虑终端装机不确定性较强、产能过剩问题短期难以解决,预计多晶硅价格短期难以出现向上的趋势性行情,策略上反弹布空为主,后续持续关注供给端变动情况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价格变动情况 - 工业硅方面,上一交易日不通氧553(华东)平均价格较前日下跌1.21%至8150元/吨,421(华东)平均价格较前日下跌1.12%至8850元/吨,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较前一天下跌1.26%至7070元/吨 [1] - 多晶硅方面,N型致密料、复投料、致密料、莱花料价格较前一天持平,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较前一天下跌3.48%至34360元/吨 [1] - 硅片、电池片、组件、有机硅价格大多持平,单晶PERC电池片G12 - 210mm价格较前一日下跌100% [1] 行业资讯 - 5月23日至5月29日,新疆地区样本硅厂周度产量在27120吨,周度开工率在59%,较上周增加7个百分点,大厂复产产能产量释放带动周内总供应量增加,预计下周开工率继续增加,疆内其余大厂开工率稳定,小规模硅企开工率偏低 [1] - 钧达股份下属公司与土耳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土耳其共建首期2GW高效光伏电池生产基地 [1] 基本面情况 - 工业硅方面,北方部分硅企因成本倒挂减产,西南产区临近丰水期但对后市缺乏信心,复产意愿不足,开工南增北减整体下滑;需求端多晶硅企业减产且复产延后,有机硅减产挺价但需求疲软,国内单体企业开工或降至55%以下,硅铝合金企业按需采买,下游囤货意愿不足 [1] - 多晶硅方面,供给端硅料企业维持减产态势,部分有新增产能投放,预计产量维持在10万吨以内;需求端光伏市场疲软,硅片、硅料库存上涨,价格持续下跌,市场成交偏弱 [1] 投资策略 - 工业硅建议观望,策略上反弹布局空单,持续关注硅企生产动态 [1] - 多晶硅策略上反弹布空为主,持续关注供给端变动情况 [1]
四年前收购的一家公司,如今要上市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5-30 22:23
公司上市及背景 - 江苏日御光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国泰君安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实控人郭鹏四年前收购企业后改名、迁地址、研发新品,近三年收益和纯利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41.3%及925.6%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曾用名为"上海日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江苏省无锡市的一家导电银浆料与金属化浆料方案供应商 [4] 业务及产品 - 公司专注导电光伏银浆制造和供应,能生产用于各类型光伏电池的导电光伏银浆,包括TOPCon电池、xBC电池及PERC电池 [4] - 光伏导电银浆是光伏电池产业链实现提效降本的关键核心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与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4] - 2021年5月,公司成为隆基绿能及通威股份的浆料供应商 [5] - 2022年对HPBC正银浆料进行战略性研发投资,2023年成功实现量产 [5] - 2024年成功实现TOPCon LECO正面细栅浆料及TBC正银浆料的量产 [6] 市场地位 - 按2022年至2024年的收益增长计算,公司在2024年全球五大光伏银浆制造商中排名第一 [6] - 2024年在全球光伏银浆业按收益及销量计排名第四,收益及销量分别占全球导电光伏银浆业总收益约4.8%及占总销量4.8% [6]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3.93亿元、15.94亿元、22.85亿元,年内盈利分别为87.7万元、5965.9万元和9224万元 [6] - 收益和纯利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高达141.3%及925.6% [6] - 报告期内毛利分别为3746万元、1.79亿元、2.1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9.5%、11.2%、9.3% [6] - 五大客户产生的收益占总收益比例分别为99.8%、96.7%及74.8% [6] 融资及估值 - 2023年8月完成1.83亿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约7.83亿元 [7] - 2024年8月完成1.2亿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约19.7亿元 [8] - 2024年12月完成1.563亿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24.56亿元 [9] - 一年多内融资4.593亿元,公司估值增长229% [7] 股权结构 - IPO前,实控人郭鹏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约57.4%的股权 [10] - 深圳深赛尔持有公司股份4.83%,总经理曹建基持股3.19% [11] - 其他股东包括无锡鹏遥、翁家磊、江苏博华、无锡润惠、海宁驭风、连云港繁星及连云港沐光等机构 [11]
新股消息 | 日御股份递表港交所 专注导电光伏银浆制造和供应
智通财经网· 2025-05-30 06:59
公司上市申请 - 江苏日御光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国泰君安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江苏省无锡市的一家导电银浆料与金属化浆料方案供应商 专注导电光伏银浆制造和供应 [4] - 公司能够生产用于各类型光伏电池的导电光伏银浆 包括TOPCon电池 xBC电池及PERC电池 [4] - 按2022年至2024年的收益增长计算在2024年全球五大光伏银浆制造商中排名第一 [4] - 于2024年在全球光伏银浆业按收益及销量计排名第四 [4] - 2024财政年度的收益及销量分别占全球导电光伏银浆业总收益约4.8%及占总销量4.8% [4] 产品技术特点 - TOPCon银浆专为N型电池技术所设计 具有高导电性和优异的接触性能 并可兼容LECO技术 [5] - xBC银浆具备对电池效率至关重要的高导电性及低电阻率特点 符合xBC光伏电池结构的独特要求 [5] - PERC银浆专为PERC电池开发 具有低银浆耗量特性 可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减低材料成本 [5] 财务表现 - 2022财政年度至2024财政年度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致141.3%及925.6% [6] - 2022年度 2023年度 2024年度实现收入分别约为3.93亿元 15.94亿元 22.85亿元人民币 [6] - 2022年度 2023年度 2024年度年内利润分别为87.7万元 5965.9万元 9224.1万元人民币 [6] - 2024财政年度毛利率为9.3% 较2023财政年度的11.2%有所下降 [8] - 2024财政年度研发开支占比为2.1% 较2023财政年度的1.9%有所上升 [8]
光伏行业2024年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综述:光伏主产业链现金流承压,逆变器业绩高增
华龙证券· 2025-05-17 08: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光伏行业“推荐”评级 [1][4][5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产能过剩影响,光伏板块净利润为负,业绩处于底部区间,主产业链承压,逆变器2024年及2025年Q1净利润均维持正增长 [4] - 主产业链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且2025年Q1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环比转负,筹资规模增加,辅材环节内部分化,光伏设备环节盈利分化,逆变器环节受益于欧洲去库及新兴市场需求爆发,后续出货有望持续增长 [4] -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装机节奏加快,下半年行业供给侧仍需加速出清,预计能耗管控、行业自律相关政策有望落地 [4] - 展望2025年H2,电新行业有望延续积极趋势,光伏供给侧过剩产能出清,电池技术升级有望带来新机会 [4][52] 各部分总结 电力设备及光伏板块业绩回顾 - 电力设备业绩整体承压,2024年营业收入33405亿元,同比-8.28%,归母净利润874亿元,同比-61.50%;2025年Q1营业收入7271亿元,同比-10.30%,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12.48%;2025年Q1净利率边际改善 [9][13] - 光伏板块净利润为负,业绩处于底部区间,2024年营业收入9271亿元,同比-22.81%,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127.13%;2025年Q1营业收入1792亿元,同比-22.56%,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205.49%;2025年Q1净利润边际改善 [16][18][20] 分环节:主产业链现金流承压,逆变器业绩高增 - 主产业链承压,各环节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大多同比下滑,2025年Q1毛利率净利率均为负;辅材2024年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同比下降,内部有所分化;光伏设备、逆变器毛利率维持高位,逆变器2024年及2025年Q1净利润均维持正增长 [26] - 主材净利润全线承压,2025年Q1筹资金额明显增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环比提升,经营性现金流环比下降,投资活动放缓;2025年Q1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合计-53亿元,环比转负 [30][36] - 辅材环节2024年收入增长但净利润下降,光伏支架2024年业绩高增,银浆业绩边际改善 [39] - 光伏设备环节整体盈利分化,TOPCon产线持续升级,BC订单逐步放量,帝尔激光等布局半导体设备有望实现业绩共振 [43] - 逆变器2025年Q1整体业绩高增,受益于欧洲去库及新兴市场需求爆发,后续出货有望持续增长 [46] 投资建议 - 行业方面,维持光伏行业“推荐”评级 [1][4][52] - 个股方面,建议关注主产业链龙头通威股份、隆基绿能等,辅材支架环节中信博,浆料及粉材企业帝科股份等,光伏设备帝尔激光、捷佳伟创等,逆变器企业阳光电源、德业股份等 [4][52]
迈为股份股东减持背后:Q1净利罕见大降37% "旧故事"尚未兑现"新故事"前景堪忧
新浪证券· 2025-05-16 16:08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昊 近日,迈为股份披露股东询价转让计划。拟参与询价转让的股东为苏州迈拓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转让股份总数为556.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 的比例为2.00%,初步确定的转让价格为68.31元/股,受让方通过询价转让受让的股份,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 专题: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迈为股份归母净利润大降37%,也是上市7年来首次一季度同比下滑,业绩降幅进一步加速。 此外,与捷佳伟创相比,无论是业绩、净利率还是期间费用率,迈为股份的表现均显著落后。在光伏电池片从P型向N型的转型期,HJT路线相较于TOPCON 路线,市场接受度明显处于下风。 不仅如此,2018年上市以来,迈为股份三次直接融资合计41亿,用于扩产和补流,但有息负债率仍远超捷佳伟创。 2017年,迈为股份开始筹划布局半导体和显示面板设备业务,2023年又加大投入,但到2024年末,来自上述业务的收入占比不足0.7%。考虑到此前HJT和钙 钛矿等业务的宏大叙事尚未兑现,迈为股份泛半导体新业务的前景令人担忧。 归母净利润罕见大降37% 净利率持续下行与同行背离扩大 日前,迈为股份公 ...
A股5家光伏企业举行集体业绩说明会,谈了这些问题→
第一财经· 2025-05-14 09:27
中美关税政策影响 - 晶科能源认为中美关税政策缓和有利于稳定光伏和储能产品的海外贸易环境 公司在沙特建设的10GW高效电池和组件项目正按计划推进 将增强中东及全球市场供应能力 [3] - 阿特斯表示光伏产品主要从东南亚和美国本地出口 受中美对等关税影响较小 但东南亚可能面临"双反"关税影响 储能产品近期关税政策缓和 影响降低 公司已签订关税变化保护条款并优化全球产能布局 [3] - 天合光能在美国储备足够电池组件库存 成本不受加征关税影响 印尼1GW TOPCon工厂不受东南亚"双反"影响 具备竞争优势 [4] - 奥特维已布局马来西亚制造基地以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首台设备已出货并逐步提升产能规划 [5] 光伏行业发展趋势 - 晶科能源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同比增长10%以上 增量主要来自中东非和亚太新兴市场 国内分布式抢装高峰已过 行业将经历从亏损到盈利的过程 [6] - 天合光能观察到2025年初产业链上游价格小幅上涨 是行业企稳信号 新兴市场将带来新机遇 全球装机仍将增长 [6] - 高测股份认为中国光伏市场全球领先 行业深度调整后将淘汰落后产能 回归良性发展 [6] - 阿特斯指出供过于求局面未根本改变 需平衡出货量与利润 技术进步使成本下降 消纳能力和收益模式成为关键 [7] - 奥特维预计行业产能出清仍需时间 部分企业已开始处理落后产能 [7] 技术路线与融资支持 - 晶科能源、阿特斯、天合光能主要出货TOPCon组件 认为TOPCon在未来3-5年仍是主流 BC技术或成分布式市场补充 [8] - 天合光能表示技术路线呈"TOPCon为主 BC和HJT为辅"格局 公司在TBC路线具备核心专利 [8] - 晶科能源融资渠道正常 一季度增加长期贷款 推进GDR项目 目标实现正向经营性现金流 [8] - 天合光能称2025年银行融资环境双宽松 金融机构通过"白名单"机制重点支持技术迭代快、ESG评级高的头部企业 [8][9]
A股5家光伏企业举行集体业绩说明会,谈了关税、市场预判、融资授信等问题
第一财经· 2025-05-13 22:08
中美关税政策影响 - 晶科能源认为中美关税政策缓和有利于稳定海外贸易环境 公司在沙特建设的10GW高效电池和组件项目正按计划推进 将增强中东及全球市场供应能力 [3] - 阿特斯表示光伏产品主要从东南亚和美国本地出口 受中美对等关税影响较小 但东南亚涉及"双反"关税影响 储能产品关税已有所缓和 公司通过合同保护条款和客户协商控制影响 [3] - 天合光能在美国储备足够电池组件库存 成本不受加征关税影响 印尼1GW TOPCon工厂不受东南亚"双反"影响 具备竞争优势 [4] - 奥特维表示光伏装备制造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 对美出口受关税影响 已在马来西亚建立制造基地并完成首台设备出货 逐步提升产能应对海外需求 [6] 光伏行业发展趋势 - 晶科能源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同比增长10%以上 增量主要来自中东非和亚太新兴市场 国内分布式抢装高峰已过 市场趋于理性 行业将经历从亏损到盈利的过程 [6] - 天合光能观察到2025年初产业链上游价格小幅上涨 是行业企稳迹象 预计新兴市场将带来新机遇 全球装机保持增长 [7] - 高测股份认为中国已形成全球最大光伏市场 行业虽处调整期但新增装机将持续增长 落后产能出清后行业将回归良性发展 [7] - 阿特斯认为供过于求局面未根本改变 2025年将平衡出货量和利润 优先保证高价市场订单 技术进步使成本下降 消纳能力和收益模式成为关键 [7] 技术路线选择 - 晶科能源认为TOPCon已成为主流技术 在未来三到五年保持优势 BC技术可能成为分布式市场补充 [8] - 天合光能表示技术路线呈现"TOPCon为主 BC和HJT为辅"格局 公司在TBC路线具备核心专利和产业化能力 [8] - 参与说明会的组件企业主要出货TOPCon技术 与BC路线的隆基绿能和爱旭股份形成对比 [7] 企业融资情况 - 晶科能源融资渠道正常 一季度增加长期贷款 保持合理现金储备 推进GDR项目 目标实现正向经营性现金流 [8] - 天合光能表示2025年银行环境双宽松 金融机构通过"白名单"机制重点支持技术迭代快 ESG评级高 市场份额大的头部企业 [8][9] - 政策性银行在行业调整期加大逆周期支持 重点合作对象为行业领军企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