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搜索文档
省级医院入局,佛山医疗牌子更响了,也要做好“接班”准备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23:37
佛山公立医疗机构引入外部医疗资源的现状 - 佛山公立医疗机构正积极通过与高校、更高级医院合作,以共建附属医院、挂牌、托管等模式引入优质医疗资源 [1] - 佛山12所公立三甲医院均曾经或正是广深高校的直属附属或非直属附属医院,1家医院与全国百强医院达成托管协议 [2] - 近1年内,佛山4家市属三甲医院中有3家成为广深高校的直属附属或非直属附属医院 [2] - 2024年广东医科大学与佛山市妇幼共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妇女儿童医院 [2] - 2025年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为广东药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南方科技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 [2] 合作模式与品牌效应 - 医院与高校合作常见三种模式:直属附属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 [4] - 直属附属医院的人事、财务、资产均由高校管理,品牌效应最显著 [4] - 非直属附属医院人财物不归高校,医校双方维持普通合作关系 [4] - 教学医院/实习医院主要作为临床教学和实习基地,关系更为松散 [4] 合作成效 - 南海区人民医院挂牌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实现"零"突破,近三年吸引地方级以上人才13名,包括国家级领军人才2人,引进培养博士及博士后45人 [5] - 三水区人民医院合作后开展多项高难手术,包括国内首例国产单臂单孔机器人乳腺癌远程手术等 [6] - 2025年第一季度三水区人民医院进行四级手术440例,同比增加51例,增幅13.11% [6] - 三水区政府投资约22亿元建设规划床位999张的新城医院,2025年3月正式开诊并交由三水区人民医院管理 [6] 合作中的挑战与隐忧 - 合作期限结束后,基层医院如何承接习惯了高水平服务的患者成为问题 [1][7] - 高地医疗资源进驻可能挤占地方医疗机构尤其是镇级医院生存空间 [7] - 不同主体在文化、利益方面可能存在冲突,导致"同床异梦" [8] - 北滘医院与南方医科大学合作案例显示,编制体制及财政补助问题可能导致合作失败 [8] 合作可持续性建议 - 合作中处于"低位"的医院应从第一天开始就抱有"接班"的打算和推动实现的做法 [9] - 应对利益划分、权责归属等进行明确划分,推动合作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8] - 需要切实部署并落实提升基层诊疗能力的措施 [8]
13家三甲医院数量领跑,扩张潮能否托起珠西医疗高地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22:35
"暗战"——佛山医卫市场大变局之三甲医院篇 13家三甲医院(其中12家公立,1家民营),数量领跑全省地级市。从优质医疗的供给端来看,佛山事 实上已成为珠江西岸的医疗高地。 今年,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下称"市二")新院区在禅西片区正式启用,成为全市医疗界的头条新闻。 这座被寄予厚望的现代化医疗综合体,不仅是市二突破老院区空间瓶颈的"翻身仗",更承载着佛山医疗 资源"西进"的战略野心。然而,在剪彩声背后,佛山的每一家三甲医院都在跑马圈地、扩建升级,这场 医疗资源的扩张潮最终是走向均衡普惠,还是陷入了一场零和博弈? "西进突围" 扩张布局与资源优化的平衡探索 在佛山大健康领域,政策工具箱的迭代速度超出预期。 "韧性、智慧、高质量、全赋能",四个关键词构成佛山在2022年擘画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极点蓝图的 战略坐标。在彼时印发的《佛山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将医疗资源中每万人配置 AED、市级监测哨点设置数量、每万人口拥有公共卫生人员数、院前急救呼叫满足率、每千人口拥有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等十几项指标进行量化统筹。今年最新政策显示,佛山 正将资源向城乡区域协调要求、中西医并重网络 ...
民营医疗头部高端突围,中低机构如何重塑信任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22:29
"暗战"——佛山医卫市场大变局之民营医院篇 消毒水的气味混合着焦虑,挂号窗口前的冷清与隔壁公立医院的人声鼎沸,构成鲜明的对比。佛山民营 医疗的生存正经历着"冰火两重天":一边是中小机构的举步维艰,另一边是资本新贵的雄心勃勃。 "莆田系"阴霾未散,新的发展危机接踵而至。近几年,全国民营医院门诊量普遍下滑,部分机构萎缩高 达50%,有机构只能无奈宣布破产。佛山13家三甲医院中仅1家民营,占比不足8%,但在全市三级医院 中,民营机构数量占比却高达三成。除了几家头部,民营机构接诊量并不乐观,"数量多,难被认可"的 标签让民营机构成为市场的"影子军团"。 DRG付费改革挤压利润空间,公立医院特需服务扩张蚕食市场,民营机构面临着多重夹击,所有参与 者都试图重新定义"医疗价值"的边界。在信任危机与多重挤压下,佛山民营医疗的生机何在?答案或许 藏在几家头部机构的"非典型"突围样本中。 市场格局 信任构建与差异化发展的挑战 从市域角度来看,患者"用脚投票"的结果始终偏向公立医院。 某医疗媒体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医生职业道德水平方面,民营医院"满意"一项为72%,优于公立医院的 61%;在排队时间方面,民营医院结果为55%,高于公 ...
燃石医学上涨2.81%,报3.66美元/股,总市值3940.57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7-08 22:27
7月8日,燃石医学(BNR)盘中上涨2.81%,截至22:02,报3.66美元/股,成交2.15万美元,总市值3940.57 万美元。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03月31日,燃石医学收入总额1.3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94%;归母净利 润-1350.0万人民币,同比增长88.89%。 大事提醒: 8月28日,燃石医学将披露2025财年中报(数据来源于纳斯达克官网,预计披露日期为美国当地时间, 实际披露日期以公司公告为准)。 资料显示,燃石医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4年,公司使命为"用科学守护生命之光", 专注于为肿瘤精准 医疗提供具有临床价值的二代基因测序(NGS)。公司业务及研发方向主要覆盖:1)肿瘤患病人群检测,在 中国拥有领先的市场份额;2)全球抗肿瘤药企的生物标志物和伴随诊断合作;3)多癌种早检。 燃石医学于2018年7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颁发的中国肿瘤NGS检测试剂盒第一证,在体外诊 断领域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位于中国广州的实验室通过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颁发的"高通量测序实验 室"技术审核,获得美国CLIA和CAP实验室质量体系资质认证;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实验室也已获得 CLI ...
高考结束,扎堆整容
虎嗅APP· 2025-07-08 22:19
以下文章来源于盐财经 ,作者乔悦 盐财经 . 洞察趋势,睿智人生。《南风窗》旗下专业财经媒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盐财经 ,作者:乔悦、钟宸(实习生),编辑:江江,题图来自:AI生成 高考结束的第二天,18岁的楚瑜走进了一家私立整形医院。她穿着灰白色手术服,躺在手术台上, 麻药的针头扎进眼皮时,她痛得浑身发抖,每只眼睛各打3针,一共6针。 "当时痛得我在床上都崩溃了。"她回忆道。她割的是开扇形双眼皮,这是她念叨了好几年的事。 随着医美年龄的下沉,谁在重塑那些年轻人对"美"的定义?谁又重塑了那些年轻人? 一、爱刷美女视频 楚瑜自认为遗传了爸妈所有的缺点。爸爸是单眼皮,还有些龅牙,妈妈则是下颌前突的"地包天"。到 她这里,就成了单眼皮、龅牙加地包天的组合。虽然从小被同学调侃,但她的"超绝钝感力"在某种程 度上保护了她。 楚瑜天生内双,远看几乎像单眼皮。从初中开始,她就对自己的眼睛不满意。每次拍照,朋友都会让 她把眼睛睁大点,"但其实我的眼睛已经睁到最大了"。家里人偶尔也会说她"眼睛小",不像妈妈那样 有双大眼睛。这些话像针一样藏在心底,她反复翻看照片,发现自己的眼睛笑起来只有一条缝,"不 像别人那样有精神"。 ...
寂静的战场:中国创新药迎“爆款”竞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9:4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聚光灯下,生物医药的舞台正经历一场无声的巨变。当单克隆抗体、疫苗和重组蛋白——这些曾叱咤风 云的"老牌明星"——在2020至2025年间维持着8%至16%的稳健步伐时,舞台的另一侧,细胞与基因治 疗(CGT)、双特异性抗体(双抗)和抗体偶联药物(ADC)如同横空出世的"超级新秀",以30%到 71%的惊人增速狂奔,将前者远远甩在身后。 这不仅是数字上的巨大差异,更是创新药领域一条严酷法则的直观体现:正确的方向选择,远比盲目冲 刺更能决定企业的命运。当传统生物医药的黄金时代逐渐沉淀为平稳的河流,新兴疗法的快车已轰鸣着 驶入指数增长的快车道,留下抉择失误者在扬尘中望尘莫及。 "几万个潜在靶点,散落如星河。最终能化作获批药物的,寥寥无几;而能成为'重磅炸弹'、真正改变 市场的,更是凤毛麟角。"信达生物制药集团创始人俞德超,在近日一场汇聚了行业顶尖头脑的"好望角 科学沙龙"上,声音沉稳却字字千钧。这位深谙创新药研发险滩暗礁的掌舵者,一语道破了行业的华丽 表象,直指其残酷内核。 俞德超的目光扫过台下凝神的面孔,继续剖析,"投入巨资,筛选一百个靶点?最终能跑出来的药物, 或许只有五六 ...
打破跨境养老藩篱,粤港澳大湾区探索银发经济新路径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19:33
在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加速融合的背景下,"跨境养老"正成为破解老龄化困局的新引擎。日 前,安永于广州分享《大湾区跨境养老的探索——融通、创新、未来》报告并举办专题研讨会。 报告揭示:香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十年间从13%飙升至19%,2050年或成全球老龄化最严重地区;澳 门老年人口抚养比同期由9%跃至16%。与此同时,"港澳药械通"政策已惠及过万人次,跨境养老社区 扩容至11家。面对资源错配与制度壁垒,与会专家呼吁以智慧医疗、金融创新与政策协同破局,构 建"医养结合+跨境互联"的湾区养老新生态。 老龄化浪潮倒逼跨境协作,港澳需求迫在眉睫 "香港可能成为全世界最老龄化地区,但跨境养老提供了成本与资源的平衡点。" 安永香港审计服务合 伙人胡嘉丽在研讨会现场指出。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老年人口抚养比显著攀升,香港达 27%,澳门为16%,而江门、肇庆等内地城市亦超18%。香港特区政府数据显示,本地养老院平均轮候 时间长达24个月,一张床位月均补贴高达2.5万港元,人力成本占运营费用的六成以上。 这一困境催生了北上养老的刚需。截至2024年底,"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将跨境养老机构从4家扩至 ...
张耀辉:相互保险应做好“粘合剂”角色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8 18:00
2025年6月27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受邀在第14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上 举办主旨会议。会议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金交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清华金融评论》编辑部承办。会议以"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 新动能——数智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期1天,设置主旨演讲、高端对话、主题发言 和圆桌交流环节。多位来自金融、保险、法律与健康产业领域的顶尖学者和资深从业者,围绕 普惠金融发展、数智化金融创新、产业并购机遇及健康险生态合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圆桌交流环节,招商信诺总经理助理兼网电事业部总裁 顾育匡 ,太平洋健康险广东分公司总 经理 周卿 ,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首席营销官、创新中心总经理 张耀辉 ,工银安盛人寿健康险 事业部负责人 杨柳曳 ,镁信健康首席商务官 郎立良 , 针对健康险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 入探讨。由明亚保险经纪营销中心助理总监 刘存鑫 主持。 张耀辉表示,现阶段,中国医疗改革的方向正朝着筑牢安全风险底线的方向发展。在大医改背 景下,中国商业健康险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商业健康险未来发展方向应从简单的医保补充型 保险升级为与基 ...
最新!百特任命新CEO
思宇MedTech· 2025-07-08 17:42
# 关于Andrew Hider 2025年7月7日,百特 Baxter International 宣 布 任命Andrew Hider为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并 加入公司董事会 ,任职将于不迟于2025年9月3日生效,具体时间取决于其当前工作交接的完成情况。此前担 任临时CEO的 Brent Shafer 将在Hider上任后转为独立董事会主席。 Hider在工业自动化和生命科学领域拥有超过25年的跨行业经验,以下是他的主要职业履历: Hider的领导风格以客户为中心,注重运营效率和股东价值,同时保持对质量和创新的关注。 高管评价 Baxter的 临时CEO Brent Shafer 表示:"Hider是一位杰出的领导者,拥有卓越的运营能力、严谨的执行力 和创新精神。我们非常高兴他将成为百特(Baxter)的下一任首席执行官。Hider在全球多元化企业的领导经 验凸显了他管理复杂运营和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同时始终专注于质量和以客户为中心的重要使命。我们相 信他是带领百特迈向新篇章的合适人选。" # 公司近况 Baxter近年来经历了显著的战略转型,以下是其最新动态和战略规划: 业务重组与剥离 ...
112起融资、超60亿!2025上半年医疗器械资本看什么?
思宇MedTech· 2025-07-08 17:42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思宇MedTech整理了 112起 医疗器械相关融资事件,发现"热度还在"只是表象, 真 正值得关注的,是资本的逻辑变了: 从拼概念,转向看路径;从讲创新,回归到落地 。 2025年上半年,医疗器械领域投融资进入了更"现实主义"的阶段。 有意思的是,这轮调整并不是"退烧",而是一次更现实主义的筛选:注册在走吗?产品进院了吗?是否真的 能撑起一个商业模型?能答上这些问题的项目,才有可能继续拿到钱。 # 钱投在哪儿? 节奏、轮次、披露趋势全梳理 上半年112起融资事件中,有三件事值得注意: 一个小观察:从统计看,只有不到20%的项目愿意详细披露融资金额,且越早期披露意愿越低。大家都还 在"往前走",但更谨慎,也更现实。 # 谁在拿钱?三个方向值得特别留意 结合企业业务类型和投融资背景,可以发现,今年被资本选中的企业,往往具备三个共性: 清晰的使用场 景、相对明确的注册路径、能讲通的商业逻辑 。从赛道来看,有三个方向持续受到关注: 补位"术式"的产品正在加速获投 脑机接口、手术机器人、外骨骼、术中导航等"术式重构型产品"获得多轮融资。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不 是"替代"什么已有产品,而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