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转债融资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广核(003816):量价短期承压,变动成本补偿取消利好电价回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9 14:4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2][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短期承压,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09%至597.2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4.14%至85.76亿元,但基本符合预期 [7] - 2026年广东核电不再执行变动成本补偿机制,有望推动公司上网电价回升,利好盈利能力触底反弹 [7] - 公司在建机组规模庞大,共管理20台在建核电机组,远期成长具有强确定性 [7] - 可转债募集资金就位降低了资金压力,叠加降息周期下的财务费用减少,提升了公司盈利能力 [7]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财务费用为34.38亿元,同比减少11.4%,贡献了显著业绩增量 [7] - 报告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72亿元、109.81亿元和117.36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20元、0.22元和0.23元 [6][7] - 预测期内公司毛利率预计保持在32.4%至33.7%之间,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从2025年的8.6%提升至2027年的10.0% [6] 运营情况 - 2025年前9个月,公司运营管理的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为1828.22亿千瓦时,同比上升2.67%,上网电量约为1721.7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3.17% [7] - 发电量增长主要源于防城港4号机组于2024年5月投入商运带来的增量,以及大亚湾、岭东核电站换料时间低于去年同期 [7] - 电价方面,由于电力市场整体交易价格下降,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及利润同比下滑 [7] 未来发展 - 公司在建机组中有4台处于调试阶段,2台处于设备安装阶段,其中惠州1号及2号机组分别有望于2025年四季度及2026年上半年投产 [7] - “十五五”期间在建机组有望陆续投产,推动公司电量及业绩规模实现阶梯式成长 [7] - 2025年广东省市场交易电价为0.39元/千瓦时,但核电执行差价合约后的实际市场电价约为0.35元/千瓦时;2026年取消补偿机制后,最悲观情景下年度交易电价下限为0.372元/千瓦时,较2025年有所提升 [7]
湖北宜化(000422.SZ):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33亿元
格隆汇APP· 2025-10-24 23:24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30,000.00万元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磷氟资源高值化利用项目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5万吨/年磷酸二氢钾项目 [1] - 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 [1]
双乐股份拟发行8亿元可转债 聚焦高性能颜料扩产及研发中心建设
新浪财经· 2025-10-22 21:51
募投项目核心规划 - 公司拟通过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8亿元,用于高性能蓝绿颜料、黄红颜料及研发中心项目建设 [1] - 募投项目包括新增高性能蓝绿颜料产能3000吨、高性能黄红颜料产能4000吨及预分散颜料1000吨 [2] - 酞菁绿产品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位,2024年达111.86%,2025年1-9月达118.81%,市场需求旺盛 [2] 产能设计与市场定位 - 蓝绿颜料项目中,1200吨为专用型新产品,旨在突破高端市场进口依赖 [2][4] - 黄红颜料项目瞄准有机颜料替代趋势,公司现有铬系颜料市场占有率达31.67%,但受环保政策限制,替代需求明确 [2] - 公司作为国内酞菁颜料龙头,2021-2023年市场占有率超30%,扩产有助于巩固行业地位 [2] 项目效益预测 - 蓝绿颜料项目达产后首年预计销售收入2.07亿元,净利润1975.59万元,毛利率15.24% [3] - 黄红颜料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4.33亿元,净利润5238.47万元,毛利率18.24% [2][3] - 项目预测毛利率略低于同行业公司如百合花、七彩化学(19%-33%),体现谨慎性 [2][3] 融资必要性分析 - 公司测算未来三年资金缺口达8.86亿元,截至2025年9月末可自由支配资金为5501.33万元 [3] - 未来三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预计4.39亿元,需覆盖最低现金保有量5.22亿元、现金分红1.5亿元及募投项目投资7.08亿元 [3] - 现有银行授信9.7亿元以短期贷款为主,6年期可转债融资成本显著低于银行贷款利率 [3] 行业地位与战略意义 - 实施后公司酞菁颜料产能将增至3.36万吨,有机黄红颜料市场份额预计达5%以下,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 [4] - 公司酞菁颜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超30%,铬系颜料占有率31.67%,均居行业首位 [4]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核查认为募投项目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及行业趋势 [4]
5亿元!上市公司锂电项目融资终止
鑫椤锂电· 2025-10-22 16:47
公司融资计划变动 - 可川科技宣布终止原计划发行规模不超过5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1] - 终止决定是综合考虑公司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后作出的审慎决策 [3] - 终止发行事项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3] 原募投项目详情 - 原计划募资净额将用于锂电池新型复合材料项目(一期),总投资额为74,838.18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50,000万元 [4] - 项目完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复合铝箔9500万平方米的产能规模 [3] - 该项目建设期为4年,预计于计算期第5年完全达产 [3] 公司近期财务状况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90,528.77万元波动下行至2024年的78,264.52万元,2025年1-6月为41,953.72万元 [4] - 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的15,848.27万元下降至2024年的6,640.93万元,2025年上半年为2,521.06万元 [4] -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近期业绩承压明显,盈利能力有所减弱 [4]
满坤科技:启动7.6亿元可转债融资 前次IPO募资尚余3.1亿元未用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0:36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60亿元 [1] - 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于投入泰国高端印制电路板生产基地项目以及智能化与数字化升级改造项目 [1]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状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尚未使用的金额为31,095.76万元(含利息) [1] - 其中9,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用于购买投资产品进行现金管理且该笔投资尚未到期 [1] - 剩余22,095.76万元(含利息)均存放于公司设立的募集资金专用账户中 [1] 项目进展 - 前次募投项目"吉安高精密印制线路板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尚在建设期 [1] - 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12月全部建成并投产 [1] - 因此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未使用完毕 [1]
海天股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8.01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9-29 21:07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 [1]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1亿元(含发行费用)[1]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四个项目 [1] - 具体项目包括简阳海天数智化供水及综合效能提升工程 [1] - 具体项目包括资阳市供水基础设施韧性升级与数智化建设项目 [1] - 具体项目包括夹江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 [1] - 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茂莱光学不超5.63亿可转债获上交所通过 中金公司建功
中国经济网· 2025-09-28 16:55
上市审核结果 - 南京茂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再融资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1] 募集资金用途 - 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625亿元人民币 [3]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超精密光学生产加工项目(拟投入4.174618亿元)、超精密光学技术研发中心项目(拟投入1.225382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0.225亿元) [3][4] - 项目总投资额5.645998亿元 [4] 发行安排 - 发行方式由董事会与保荐机构协商确定 [3] - 发行对象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各类投资者 [3] - 原股东享有优先配售权 剩余部分通过网下发行或网上发行 [5] - 票面利率由董事会根据市场状况与保荐机构协商确定 [5] 信用评级 - 可转债信用等级为A+ 主体信用等级为A+ 评级展望稳定 [5] 保荐机构 - 保荐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保荐代表人为宋哲、唐加威 [6] 审核关注事项 - 上市委问询超精密光学生产加工项目实施可行性 要求说明行业竞争格局、市场规模空间、技术发展及公司竞争优劣势 [2]
2025年,中国企业境外可转债发行金额有望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17:18
发行规模与市场趋势 - 2025年中国企业境外可转债发行金额有望创新高,今年以来发行金额已达162.60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创纪录的167.30亿美元 [2] - 今年以来,中国太保、中国平安、阿里巴巴均在境外发行了规模超百亿元人民币的可转债 [2] - 2025年可转债融资额占中国企业境外融资总额的30%,远高于历史均值15% [8] 主要参与机构 - 今年以来,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瑞银作为账簿管理人的中国企业境外可转债业务规模排名靠前 [3] - 2024年前四大账簿管理人分别为摩根大通、高盛、瑞银、中信证券,2021年前四大为高盛、瑞银、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 [3] 投资者构成与偏好 - 国际投资者积极参与,全球知名长线投资者和头部对冲基金踊跃参与中国企业的可转债项目 [4] - 投资者可分为三类:类股权型投资者追求中等回报、债券型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交易型投资者通过股价波动套利 [4] - 国际投资者偏好高增长或基本面良好行业的龙头企业,如科技、互联网、新能源、保险、生物医药等,并关注发行人信用状况 [5] - 投资者关注企业核心发行条款的吸引力,包括转股溢价、票息及债券期限等 [5] 可转债的融资优势 - 发行零息可转债可极大减轻企业财务现金流出压力,显著降低融资成本 [7] - 可转债具有“延迟稀释”效应,仅在投资者行使转股权时才会稀释股权,利于现有股东维持控制权 [7] - 相较于IPO,可转债的审批和发行流程更快捷简单,融资效率高且条款可定制性强 [7] - 可转债能吸引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包括偏好固定收益的信贷投资者和看好公司股票前景的成长型投资者 [7] - 成功发行可转债,尤其是设置较高转换溢价的转债,被视为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前景有信心的积极信号 [7] 发行条件与定价逻辑 - 可转债的票息通常以美国国债利率为基准,结合发行人信用利差“倒减”,投资级公司信用利差较小可使票息趋近于零 [8] - 企业有望以较有利条件发行可转债的条件包括:较低的信用风险、较高的股价波动性、有利的宏观环境如利率水平 [9] - 信用资质优良行业的龙头企业、处于高成长性赛道的企业、具有清晰战略和资金用途的企业有望获得有利发行条件 [9] - 可转债发行在海外市场一般占股权类融资总额的10%至20%,重要性显著 [4]
冲击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16:58
中国企业境外可转债发行趋势 - 2025年中国企业境外可转债发行金额有望创新高 去年全年金额为167.30亿美元 今年截至目前已达162.60亿美元[1] - 中国太保 中国平安 阿里巴巴等企业今年已在境外发行规模超百亿元人民币的可转债[1] 发行主体与市场参与情况 - 摩根大通 高盛 瑞银 中信证券为2024年前四大账簿管理人 摩根大通 高盛 瑞银 中金公司为2021年前四大[2] - 可转债发行量占股权类融资总额10%至20% 2025年占比达30% 远高于历史均值15%[3][7] 投资者结构分析 - 投资者分为三类:类股权型投资者追求中等回报 债券型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 交易型投资者通过股价波动套利[3] - 全球知名长线投资者和头部对冲基金踊跃参与 可转债价值与标的股票波动性呈正相关[3][6] 国际投资者关注要素 - 关注发行主体信用质量及基本面 偏好科技 互联网 新能源 保险 生物医药等行业龙头企业[4] - 重视转股溢价 票息 债券期限等核心条款 同时关注利率环境与汇率风险等宏观因素[4] 零息可转债发行特点 - 多家中国企业发行零息可转债和可转换优先票据 存续期间无需支付现金利息[5][6] - 零票息因发行人多为投资级公司 信用利差较小 例如美国国债利率4%时扣除波动性价值后票息趋近于零[7] 可转债融资优势 - 利息成本低 减轻现金流压力 延迟股权稀释 维持大股东控制权[6] - 审批流程较IPO更快捷 条款可定制性强 能吸引信贷投资者与成长型投资者[6] - 高转换溢价发行可传递管理层对公司前景信心的积极信号[7] 有利发行条件 - 企业需具备较低信用风险 较高股价波动性 有利宏观环境如利率水平[8] - 信用资质优良的行业龙头企业 高成长性赛道企业 治理清晰的企业更易获得有利条件[8] 投行专业能力要求 - 可转债发行需要投行具备信用研究能力和波动性定价能力[8] - 国际大型综合性投行在投资者覆盖 定价与信用评估方面具备优势[8]
冲击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16:57
发行规模与市场趋势 - 2025年中国企业境外可转债发行金额有望再创新高,今年以来发行金额已达162.60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创纪录的167.30亿美元 [2] - 2025年可转债融资额占中国企业境外融资总额的30%,远高于历史均值15% [10] - 今年以来,中国太保、中国平安、阿里巴巴等公司均在境外发行了规模超百亿元人民币的可转债 [2] 主要承销商格局 - 今年以来,大摩、高盛、摩根大通、瑞银作为中国企业境外可转债业务的账簿管理人规模排名靠前 [4] - 2024年前四大账簿管理人分别为摩根大通、高盛、瑞银、中信证券;2021年前四大为高盛、瑞银、大摩、中金公司 [4] 投资者构成与偏好 - 国际投资者积极参与,包括全球知名长线投资者和头部对冲基金 [5] - 投资者主要分为三类:类股权型投资者(承担适度风险,追求中等回报)、债券型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交易型投资者(通过股价波动套利,收益与标的股票波动性正相关) [5] - 国际投资者偏好高增长或基本面良好行业的龙头企业,如科技、互联网、新能源、保险、生物医药等,并关注发行人信用质量、核心发行条款(转股溢价、票息、期限)及宏观因素(利率环境、汇率风险) [6] 零息可转债特点与动因 - 今年以来多家中国企业在境外发行零息可转债和可转换优先票据 [8] - 零息可转债使企业在债券存续期间无需支付现金利息,极大减轻财务现金流出压力,显著降低融资成本 [9] - 零票息发行的背景是发行人多为投资级公司,信用利差较小;当美国国债利率为4%时,扣除波动性价值后,投资级公司的可转债票息往往趋近于零 [10] 可转债融资的优越性 - 具有延迟股权稀释效应,仅在投资者行使转股权时才稀释股权,有利于现有股东维持控制权 [9] - 融资效率高、市场窗口灵活、条款可定制性强,审批和发行流程相较于IPO更快捷简单 [9] - 能吸引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包括偏好固定收益的信贷投资者和看好公司股票前景的成长型投资者 [9] - 成功发行可转债,尤其是设置较高转换溢价的转债,被视为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前景有信心的积极信号 [9] 有利发行条件与投行能力 - 企业有望以较有利条件发行可转债的条件包括:较低的信用风险、较高的股价波动性、有利的宏观环境(如利率水平) [11] - 信用资质优良行业的龙头企业、处于高成长性赛道的企业、具有清晰战略和资金用途及治理方针的企业有望获得有利发行条件 [11] - 可转债发行需要投行具备信用研究能力和对波动性的定价能力,国际大型综合性投行在覆盖相关投资者、定价与信用评估方面具备优势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