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入主

搜索文档
上海国资出手!拟18.51亿元入主康华生物
第一财经· 2025-07-22 08:50
股权转让与控制权变更 - 康华生物控股股东王振滔及一致行动人拟向万可欣生物转让2846.66万股股份,占总股本(剔除回购)21.91%,转让价65.03元/股,总价款18.51亿元 [1] - 王振滔将剩余1050.35万股表决权独家无偿委托给万可欣生物,交易完成后后者表决权比例达29.99%,成为新控股股东 [1] - 复牌后股价报67.06元,单日跌幅6.87% [1] 新控股股东背景与国资参与 - 万可欣生物成立于2025年7月8日,上海国资委通过上海医药集团(持股19.79%)及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持股80.2%)间接控制 [3] - 上海国投先导生物医药母基金(出资45.34%)和上海医药(出资20.16%)为并购基金主要出资方 [3] - 上海上实医药作为GP持有万可欣生物0.001%份额但掌握经营决策权,其50%股权由上实资本(上海国资委实控)持有 [6] 公司业绩与股东动向 - 康华生物2024年营收14.32亿元(同比-9.23%),归母净利润3.99亿元(同比-21.71%),2025年Q1营收1.38亿元(同比-55.70%),净利润2070.86万元(同比-86.14%) [8] - 原实控人王振滔质押率达89.20%,一致行动人奥康集团质押率71.91%,反映资金压力 [8][9] - 宁波圣道创业和淄博泰格盈科计划减持316.58万股(占总股本2.44%),若完成将彻底退出 [9] 市场表现与交易背景 - 停牌前股价年内累计上涨34.59%,7月11日单日涨幅达16.20%至72.01元/股 [9] - 万可欣生物称收购基于对主营业务及行业前景的认可,拟通过权益变动取得控制权 [6]
亏损股良品铺子拟迎武汉国资入主 前三股东套现14.9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18 16:24
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良品投资与长江国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转让价格12.42元/股,总价款10.46亿元,转让后长江国贸持股21%,宁波汉意及良品投资持股降至17.22% [1][2][3] - 长江国贸为100%国资企业,股东为武汉金融控股集团,交易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武汉市人民政府国资委 [3][4] - 达永有限以12.34元/股向长江国贸转让8.99%股份,总价款4.45亿元,转让后长江国贸合计持股29.99%,总成本14.91亿元 [6][7][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71.59亿元,同比下降11.02%,归母净利润亏损4610万元,同比由盈转亏,扣非净利润亏损7476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577万元,同比下降99.55% [8][9]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32亿元,同比下降29.34%,归母净利润亏损3615万元,同比由盈转亏,扣非净利润亏损4018万元,但经营活动现金流3.61亿元,同比改善 [10][12] 交易细节 - 宁波汉意所持19.89%股份被冻结,占其持股的56.46%,可能导致控制权转让存在不确定性 [5] - 交易需股东大会审议豁免原实控人股份锁定承诺,需国资监管部门批准,并通过市场监管总局经营者集中审查等程序 [4] - 长江国贸与公司具备产业协同性,将助力构建"一品一链一园"全链条产业生态体系 [2]
良品铺子易主风波:武汉国资强势入局拟拿下控制权,广州轻工却因“一女二嫁”戏码提起诉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14:59
股权转让交易 - 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拟以14.91亿元受让良品铺子29.99%股权 成为控股股东 武汉市国资委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1] - 股权转让分为两部分 宁波汉意及良品投资股权转让价12.42元/股 达永有限转让价12.34元/股 [2] - 交易完成后 宁波汉意持股比例从35.23%降至17.22% 长江国贸将持有21%股权 [3] 收购方背景 - 长江国贸2022年成立 注册资本80亿元 2022-2024年营收从383.06亿元增长至860.09亿元 净利润从亏损263.44万元转为盈利5628.11万元 [5] - 长江国贸计划利用供应链及贸易资源为良品铺子转型赋能 同时完善自身从B端向C端的产业链延伸 [6] - 武汉东西湖区国资通过网谷创投以2.54亿元收购5.1%股权 [6][7] 股权纠纷 - 宁波汉意此前与广州轻工签署协议拟转让部分股权 后转向长江国贸导致广州轻工提起诉讼 [8] - 广州轻工申请冻结宁波汉意19.89%股权 可能影响其向长江国贸转让18.01%股权的交易 [9] - 法律专家指出股权冻结期间无法完成工商变更 诉讼或对上市公司股价产生短期不利影响 [10] 公司战略调整 - 良品铺子计划从"品质零食"向"品质食品"转型 从产品商升级为产业生态组织者 [13] - 2024年全年亏损后 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7500万至1.05亿元 此前降价换帅等措施效果有限 [13] - 创始人杨红春将留任高管并保留重要股东身份 [16] 行业动态 - 休闲零食行业头部企业受资本关注 多地国资近期热衷收购消费类上市公司 [11] - 行业趋势显示多家企业布局折扣超市业态 通过品类扩张寻找增长点 [13] - 武汉国资旗下武商集团和中百集团业绩低迷 中百集团2024年亏损5.28亿元 2025上半年预亏2.13-2.9亿元 [14]
大消息!国资拟入主A股零食龙头,周五复牌!
证券时报网· 2025-07-17 23:52
控制权变更 - 良品铺子控股股东拟变更为武汉国资委旗下长江国贸 交易完成后长江国贸将直接持有公司29.99%股份及对应表决权 [1] - 交易涉及三部分股权转让:宁波汉意转让18.01%股份(7223.99万股) 良品投资转让2.99%股份(1197.01万股) 达永有限转让8.99%股份(3605万股) 总交易价款14.9亿元 [1] - 转让价格分别为12.42元/股(宁波汉意和良品投资部分)和12.34元/股(达永有限部分) [1] 战略转型方向 - 长江国贸计划通过本次交易完善供应链和产业链布局 实现从B端产业端向C端消费端延伸 [2] - 公司将依托国资资源聚焦产品创新与供应链整合 推动从"品质零食"向"品质食品"扩容 以及从产品商向产业生态组织者转型 [2] - 目标发展成为产品特色化、渠道多元化、供应链高效化、品牌国际化的食品领军企业 [2] 交易不确定性因素 - 宁波汉意所持56.46%股份(7976万股 占总股本19.89%)因广州轻工诉讼被冻结 可能导致控制权转让存在不确定性 [3] - 纠纷源于宁波汉意此前与广州轻工签署的股份转让意向协议未履行 广州轻工已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 [3] - 公司表示宁波汉意将通过法律途径和协商沟通降低对上市公司影响 [4] 管理层与交易背景 - 创始人杨红春将继续留任高管并保留重要股东身份 [2] - 本次交易被描述为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主动选择 旨在通过引入本地国资优化供应链、拓展渠道和加强研发创新 [2]
刚刚,复牌大涨!300897,拟易主!
中国基金报· 2025-07-17 09:48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山科智能控股股东拟变更为湖北长江航天科创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实控人拟变更为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2] - 长江航天拟斥资5.72亿元收购19.70%股份,转让价格为20.70元/股,较7月9日收盘价25.36元/股折价18.37% [8][9] - 交易完成后,原实控人钱炳炯等五人将放弃合计36.51%股份的表决权,长江航天将成为控股股东 [11] 股权转让细节 - 钱炳炯、岑腾云、季永聪、王雪洲、胡绍水分别转让3.72%、2.86%、2.41%、2.16%、1.02%股份 [9] - 杭州晟捷投资、李郁丰、杭州晟盈投资分别转让5.14%、1.50%、0.89%股份 [9] - 交易前后合计持股比例保持60.70%,但表决权比例从60.70%降至24.19% [10] 市场反应 - 7月7日尾盘股价涨停20%,7月9日收盘价25.36元/股,总市值35.56亿元 [5] - 7月17日复牌后股价涨幅达10.33% [6] 战略合作与资源整合 - 长江航天实控人为武汉市新洲区国资局,战略投资人包括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和上海临芯投资 [13] - 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注册资本336亿元,控股5家上市公司,重点布局光电子、新能源等八大产业 [15] - 上海临芯投资为集成电路领域专业机构,主导过澜起科技等并购项目 [15] 公司业务与业绩 - 山科智能主营智能远传水表、智慧水务等产品,2020年9月创业板上市 [1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8145.29万元,同比下降12.28%;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939.51万元,同比下降43.28% [15]
明起复牌!这家国资出手,入主!
中国基金报· 2025-06-19 22:20
台基股份控制权变更 - 台基股份实际控制人将由邢雁变更为湖北省国资委 控股股东仍为新仪元 [2] - 长江产业投资集团通过受让新仪元32.0369%股权及接受63.7949%表决权委托取得控制权 转让价款4.3亿元(74.59元/股) [5] - 权益变动后长江产业投资集团间接持有台基股份8.43%股权 掌握26.32%表决权 [7] 长江产业投资集团背景 - 集团成立于2022年1月 注册资本336亿元 资产总额2509亿元 旗下基金规模超7000亿元 [9] - 目前控股5家上市公司(广济药业、万润科技等) 战略性投资长江存储、长江证券等企业 [9] - 若长江证券(持股17.41%)及台基股份交易完成 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将达7家 [9][10] 台基股份市场数据 - 停牌前收盘价31.8元/股 总市值75.22亿元 [11]
泰慕士年营收9.1亿产销率超98% 广州国资拟7.5亿入主或继续增持
长江商报· 2025-06-13 07:22
公司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如皋新泰拟向广州轻工转让29.99%股份,交易价款约7.5亿元(按25亿元市值计算)[2][4][7] - 转让后广州轻工将成为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成为实际控制人[2][6] - 原股东放弃剩余股权表决权,表决权比例降至0[5][6] - 广州轻工计划三年内通过非公开增发等方式进一步增持股权[2][7]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义 - 广州轻工为广州市国有控股企业,旗下拥有纺织、服装、外贸等业务,入主后将完善产业链布局[3][8][11] - 泰慕士作为针织服装细分龙头,可为广州轻工提供成熟技术和产能,增强供应链稳定性[11] - 交易需国资委审批,双方将共同推进过渡期公司治理与经营稳定[6][7]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9.08亿元(同比+13.61%),净利润7038.01万元(同比+7.96%),结束连续两年下滑[8][9] - 服装销售量2388万件(同比+25.43%),生产量2435.55万件(同比+27.63%),产销率超98%[2][10] - 服装主业毛利率19.49%(同比+0.93个百分点),柔性快反订单提升驱动增长[9][10][11] 行业与业务特点 - 公司为迪卡侬、森马服饰、蕉内等品牌提供贴牌加工服务,2022年A股上市[2][8] - 募投项目进展:六安搬迁改造项目投资进度103.06%,二期项目16.41%,面料产能提升支撑柔性生产[9][10] - 广州轻工旗下拥有555电池、浪奇洗衣液等老字号品牌,并持有红棉股份27.8%股权[8]
广州轻工独家回应“入主泰慕士”:泰慕士将成轻工集团纺织服装板块唯一上市平台
广州日报· 2025-06-12 11:28
广州国资拟入主泰慕士 - 广州轻工集团拟通过股份转让成为泰慕士控股股东 持股比例达29 99% [2][3] - 交易完成后广州市人民政府将成为泰慕士实际控制人 [3] - 交易价格及主要条款尚未最终确定 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3] 战略合作背景与目标 - 合作是广州轻工集团落实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及制造业立市要求的具体实践 [2] - 泰慕士将成为广州轻工集团纺织服装产业板块唯一上市平台 [2] - 双方旨在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业务重构 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业务协同规划 - 广州轻工集团将利用渠道网络为泰慕士拓展市场空间 优先倾斜商业机会与订单资源 [2] - 借助集团品牌影响力及纺织公司链主优势 提升泰慕士国内外品牌知名度 [2] - 计划联合策划广东时装周等营销活动增强市场竞争力 [2] 公司基础信息 - 泰慕士成立于1992年 主营针织面料及服装研发生产 客户包括迪卡侬 森马 安踏等知名品牌 [3] - 广州轻工集团为广州市属工贸合一企业 广州市政府持股90 03% 广东省财政厅持股9 97% [3]
海王生物终止控股权变更,广东国资“接盘”未果
格隆汇· 2025-06-07 12:59
控股权变更终止 - 海王生物终止筹划近三年的控股权变更计划 引入广东省属国有资本的重组努力暂时告一段落 [1] - 公司与控股股东海王集团及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无条件解除股份转让协议及表决权放弃协议 同时终止定向增发计划 [4] - 海王集团将无息退还丝纺集团此前支付的1000万元意向金 [4] - 原计划通过分步操作实现国资入主 广东省人民政府将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 [4] - 终止原因未披露具体细节 公告强调系各方友好协商决定且互不追责 [4] 财务表现 - 海王生物已连续三年亏损 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额超过37亿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4.38%至2372万元 扣非后实际亏损7474万元 [4] - 资产负债率攀升至89.76% 显著高于医药流通行业平均水平 [6] - 短期债务规模达130.43亿元 账面广义货币资金仅45.65亿元 [6] - 应收账款规模达153.67亿元 相当于当期营业收入的200%以上 [6] 经营挑战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涉及109起应收账款相关诉讼 涉案金额超过5.35亿元 [7] - 历史并购形成的商誉仍存减值压力 2023年计提商誉减值超过8亿元 2024年预计继续计提4亿至5.7亿元 [7] - 医药商业流通板块占收入六成以上 在医保控费、带量采购政策深化背景下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 [7] - 医疗机构资金压力传导至供应链 导致应收账款周转效率降低 [7] 未来发展 - 公司将继续寻求战略合作机会 与有意向的国资主体洽谈股权合作 [8] - 计划聚焦医疗器械板块的资源整合与市场拓展 优化产业布局和深化战略合作 [8] - 海王集团仍为公司控股股东 终止事项未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影响 [8]
獐子岛5.22亿元定增背后:业绩持续下滑下财务压力巨大 国资能否重塑增长引擎?
新浪证券· 2025-05-27 18:28
定增方案与国资控制权提升 - 公司拟以3.09元每股价格向海发集团定向发行股票 募资总额不超过5.22亿元 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 [1] - 发行完成后 海发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从15.46%提升至30%以上 表决权从22.49%提升至37.37% [1] - 海发集团为大连市国资委控制企业 定位公司为海洋渔业核心平台 目标为"巩固行业龙头企业地位 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海洋渔业产品特色品牌" [1][6] 公司经营困境与财务压力 - 2014-2024年11年中有6年亏损 2023年营收下滑16.98% 归母净利润858.82万元 2024年营收继续下滑5.66% 亏损2191.26万元 [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13亿元 资产减值损失达3636.32万元 存货规模7.15亿元占总资产超30% [3] - 资产负债率持续95%左右 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5.84亿元 短期有息负债19.24亿元 现金短债比仅0.3 [4] 历史问题与业务萎缩 - 2014-2019年多次发生"扇贝跑路"事件 2020年被证监会认定2016-2017年虚增利润1.3亿元 虚减利润2.78亿元 [2] - 当前水产养殖 加工 贸易三项业务收入仅为2017年高峰期的56% 55% 27% [3] - 养殖效率低下 环境变化导致存货损耗率高 2024年因高温及海水盐度偏低造成浮筏产品养殖亏损 [3] 国资入主后的战略调整 - 推进多元化布局 新增海洋预制菜 营养滋补食品 休闲食品等业务 计划从扇贝单一品种转向扇贝+海参双轮驱动模式 [6] - 获得大连市政府支持 享受借新还旧和贷款基准利率优惠政策 定增是优化资本结构关键步骤 [6] - 短期仍需优先解决财务压力 长期增长引擎重塑效果有待观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