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经济

搜索文档
88元三菜一汤,年轻人开始整顿“上门做饭”
36氪· 2025-07-18 10:56
行业概况 - 上门做饭服务正在成为年轻人发掘的新职业机会,90后和95后成为主要从业群体,兼具厨师和内容创作者双重身份 [1] - 行业服务边界从家庭扩展到企业需求,例如30人规模的团建订单 [4] - 中国懒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突破13000亿元,为上门做饭等服务提供广阔空间 [6] 商业模式 - 服务定价采用阶梯模式:三菜一汤88元起步,四菜一汤118元,聚会订单可达500元/单 [2] - 50%客户自备食材,其余通过线上采购后与客户结算 [2] - 包月服务模式兴起,例如800元/月的定价在合租群体中性价比显著高于外卖 [6] 用户画像 - 核心客户为20-35岁女性群体,包括自媒体博主、宝妈和白领,共同特点是"长时间在家" [1] - 客户需求以家常菜为主,部分要求专业化定制(如低盐低油、高蛋白) [1] - 北京等一线城市用户反馈上门做饭成本低于外卖,两人分摊后日均成本约100元 [6] 从业者生态 - 从业者月收入呈现两极分化:起步阶段约8000元/月,成熟私厨可达1.5万-2万元/月 [1][9] - 工作强度极高,日服务6-8户客户,单日工作时长可超14小时 [1] - 从业者背景多元化,包括专业厨师转行和烹饪爱好者兼职 [9] 服务升级趋势 - 服务内容从功能性向体验感转型,通过短视频记录全流程展现专业性 [11] - 细分市场涌现,如健身餐、产后恢复餐等垂直领域服务 [11] - 互联网平台降低行业门槛,社交媒体成为主要获客渠道 [9][11] 行业挑战 - 社会认知存在偏差,从业者需通过"不谈恋爱"等声明规避误解 [12] - 服务标准化程度低,依赖个人能力且缺乏统一职业规范 [12] - 客户需求个性化程度高,存在洁癖、少交流等特殊要求 [12]
科创板智能消费设备企业加快出海步伐 引领“中国智造”闪耀全球
证券日报网· 2025-07-04 19:46
国产智能消费设备出海 - 影石创新海外收入占比接近八成,通过精细化营销针对不同地区定制差异化策略 [2] - 九号公司产品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收购Segway实现品牌和技术出海 [2] - 石头科技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超50%,采取"全球化+本地化"策略应对文化差异和渠道建设挑战 [3] 技术突破与场景创新 - 九号公司推出NimbleOS智能生态底座,将短途交通工具升级为互联互通的智能体,并开发EFLS融合定位技术实现精准割草机器人 [4] - 石头科技通过自研算法和智能语音交互技术推出高端清洁产品,推动家庭清洁向"智能管家"转型 [3][4] - 影石创新拓展产品至Vlog、旅行拍摄等场景,针对骑行和滑雪开发AI降噪和自动录制功能 [5] 供应链与核心竞争力构建 - 石头科技实施国产替代、多元化布局和垂直整合战略,自研高性能电机和核心AI算法 [6] - 影石创新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将产品开发周期压缩至数周,芯片供应商切换为中国品牌,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14.8亿元 [6] - 九号公司搭建多元化供应商体系,与核心部件供应商联合开发并赋能其发展 [7] 行业趋势与生态协同 - 智能消费设备行业从硬件制造升级为"技术+场景+生态"系统创新,契合多元生活方式 [3] - 领军企业通过原厂合作和垂直整合加速海外市场拓展,重新定义全球智能生活 [6][7]
商战了3个月,“即时零售”到底是什么东西?
吴晓波频道· 2025-07-02 23:45
即时零售行业分析 行业核心观点 - 即时零售行业将在2025年迎来爆发式增长,核心驱动力为"基础设施三角":15分钟生活圈的高密度场景、冷链政策突破的品类边界、县域物流网络开拓的下沉通路 [17] -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3.6万亿元,年均增长率约25% [7] - 行业竞争围绕"多快好省"展开,美团、阿里系、京东形成三强格局,差异化布局履约能力与品类优势 [29][30][31][33] 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撑 - 商务部提出2025年全面推广"15分钟便民生活圈",已建成4321个生活圈覆盖1.07亿居民,为即时零售提供密集履约节点 [12][13] - 冷链政策突破生鲜品类限制:地方补贴冷库改造(最高100万元)和冷藏车购置(20%),构建"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 [14] - 县域物流网络加速下沉:2025年目标实现"县县有物流中心、村村有快递站点",农村快递覆盖率达95% [15] 市场需求与品类变革 -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即需即得"需求显著增强,95后更注重配送速度,"宅经济"和"懒人经济"驱动增长 [19] - 非餐品类占比超60%,生鲜、数码3C增速超70%,夜间配送和应急品类(如药品)呈现爆发式增长 [20] - 高客单价品类(如3C数码)通过前置仓模式渗透下沉市场,冷链技术保障生鲜品质 [11][31] 竞争格局与战略差异 - **美团**:依托600万骑手网络实现90%核心区"30分钟达",但品类依赖第三方商家,通过"闪电仓"轻资产模式计划2027年扩展至10万家商户 [30][34] - **京东**:自建物流和冷链优势突出,聚焦高客单品类,采用"共享仓"重资产模式实现"入仓即享"分钟级配送,但骑手资源不足 [31][35] - **阿里系**:整合淘宝流量、饿了么400万骑手和盒马门店,但存在协同内耗,县域市场履约成本过高 [33] 技术驱动与未来趋势 - 无人机配送、自动驾驶、AI调度等技术商业化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配送效率 [18][38] - AI预测与生态融合能力(会员体系、流量入口)将构筑长期行业壁垒 [38] - 即时零售通过"匹配效率+规模效应+履约能力"对传统零售形成降维打击,加速行业洗牌 [42][43]
清凉经济乘“热”而上 多元消费解锁新活力
消费日报网· 2025-06-24 10:44
清凉消费市场 - 消暑小家电销售增长显著,冷风扇销量同比增长50%,便携式风扇销量同比增长300%达5万台,制冰净饮水机销量同比增长350%达4万台 [2] - 线下商超冷饮销量翻倍,低糖健康型饮品和本土品牌创新产品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2] - 防晒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5%,带有"科技防晒""环保材质"标签的商品成为市场新宠,防晒面罩、冰袖等"物理防晒神器"销量暴涨 [2] 夜间经济与宅家消暑 - 夜间消费占全天订单量45%,小龙虾、烧烤、冰镇啤酒组合销量环比增长80% [3] - 夜市活动带动餐饮、娱乐消费增长,如北京通州夜市和潘家园夜市吸引大量游客 [3] - "宅家消暑"需求催生"懒人经济",预制菜、半成品果切、冷泡茶包等便捷食品销量走高,生鲜平台半小时达服务覆盖范围扩大至三四线城市 [3] - 在线娱乐消费提升,视频平台暑期档会员订阅量增长30%,游戏、直播等"室内娱乐"相关消费同步增长 [3] 避暑旅游市场 - 暑期旅游产品预订火爆,预订出游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5% [4] - 暑期出游呈现"短途高频,长短结合"特征,毕业游用户注重情绪价值及个性、灵活、新奇体验 [4] - 亲子客群是暑期出游主力军,占比超40%,热门选择包括草原、沙漠、海滨、主题乐园和历史文化等主题旅游产品 [4]
“蓝海诱惑”与“红海激战”并存 扫地机器人行业竞争迈入深水区丨机器人新视界
证券时报· 2025-06-23 08:11
行业竞争格局 - 扫地机器人行业竞争加剧,头部厂商包括科沃斯、石头科技、云鲸智能、小米、追觅科技等,前五名市场份额总计达89.2% [3] - 大疆耗时4年研发的扫地机器人已进入量产阶段,凭借无人机技术优势和全球销售体系,成为新入局者 [1][3] - 传统家电巨头美的坚持布局扫地机器人业务,尽管去年亏损2亿多元,但仍看好其全球市场潜力 [4] 市场现状与趋势 - 2024年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零售额达193.6亿元,同比增长41.1%,零售量603.6万台,同比增长31.7% [4] - 今年前4个月国内线上销售额与销售量分别同比激增67.0%、58.1%,涨势强劲 [4] - 国内市场渗透率仅为6%左右,仍处于"蓝海"阶段,长期增长空间大 [4][12] 技术发展与创新 - 行业技术快速迭代,自动上下水、全基站、机械臂、底盘升降等新功能持续涌现 [7] - 追觅科技推出全球首款仿生机械臂扫地机器人,引领行业"军备竞赛" [7] - 高端市场由技术壁垒主导,追觅在5000元以上价格段销售额排名第一 [8] - 石头科技2024年研发投入达9.71亿元,占总营收8.13%,研发强度连续3年提升 [9] 价格战与高端化 - 行业同时面临"技术战"和"价格战",618期间高端产品价格从五六千元降至三四千元 [3][6] - 石头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38.03%至119.45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下滑3.64%至19.77亿元,毛利率下降2.87个百分点至52.07% [9] 生态化与全球化 - 扫地机器人从单一清洁工具向家庭智能生态核心枢纽升级,成为全屋智能"入口" [10][11] - 头部厂商加速海外扩张,石头科技出货量和销售额超过iRobot登顶全球市场,云鲸海外营收同比增长近700%,追觅在10余个国家市占率第一 [13]
1分钱一杯比水还便宜?去年爆火的冰杯,今年杀回来了
36氪· 2025-06-20 17:12
冰杯市场发展现状 - 线上平台将普通冰杯首件价格压低至1元甚至0.01元,茶饮品牌如古茗、书亦烧仙草推出"1元冰水/冰杯"活动吸引客流 [1] - 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超300%,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冰杯达48杯,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 [7] - 冰杯在产品生态、场景应用、价格等方面有更落地的变化,从配角升级为夏日饮品核心主角 [7][16] 冰杯销售策略 - 茶饮门店采用"1元战术",购买1元冰杯的顾客中约35%会加购其他产品,客单价突破20元 [7][9] - 渠道商推出冰杯与饮料捆绑销售的一站式DIY套餐,"饮料+冰块"外卖搭配量同比增长142% [9][12] - 便利店将冰杯与饮料冷柜并列陈列,形成"顺手带一件"的附加消费模式 [14] 冰杯产品创新 - 品牌推出风味冰杯如咖啡冰杯、水果味冰杯,并添加真实果片提升观感 [17] - 冰块形状创新如小熊冰杯,包装升级如MBTI人格专属标语冰杯 [19][21] - 咖啡品牌推出配套产品如袋装即饮咖啡,包装标注"搭配冰杯更好喝" [23] 冰杯消费驱动力 - 69%的消费者购买冰杯用于自制饮料,满足DIY调饮的即时需求 [31][32] - 冰杯成为年轻人低成本"叛逆"与"表达自我"的社交载体,相关小红书笔记超10万 [28][34] - "懒人经济"下冰杯作为"行走的冷柜",满足即时冰爽需求,40%消费者希望饮品冰镇食用 [34] 行业竞争格局 - 传统制冰企业、便利店自有品牌、乳饮巨头如蒙牛、伊利纷纷入局冰杯市场 [25] - 韩国市场显示袋装咖啡与冰杯搭配的夏季销量占全年45%,预示巨大市场潜力 [23] - 冰杯供应链依赖进口PET-G材料,国产化进程将优化成本 [35]
买个产品→买种心情,情绪消费崛起ing | 红杉爱生活
红杉汇· 2025-06-19 22:16
潮玩与谷子经济 - 中国潮玩产业市场总价值从2015年63亿元增长至2023年600亿元,预计2026年达1101亿元,增长近十倍[4] - 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前方高能"系列全球发售即秒没,其"丑萌"风格精准击中Z世代个性化需求[4] - Jellycat通过赋予玩偶人设和故事背景,增强情绪价值,消费者购买时如同结识新朋友[5] -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超40%,预计2029年超3000亿元[7] - "谷子"作为二次元衍生周边,承载粉丝对原作的热爱,同时成为同好社交媒介,收集与分享行为盛行[7] 宠物经济 - 2024年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超1.2亿只,每10多人拥有一只宠物,年轻人是养宠主力军[8] - 宠物食品高端化趋势明显,天然粮、无谷粮、定制化食谱受宠主青睐,宠物服务延伸至摄影、社交、殡葬等新兴业态[8] - 京沪高铁、南航等推出宠物出行服务,滴滴、哈啰覆盖宠物专车服务,宠物友好酒店数量同比增长近40%[9] - 宠物经济未来趋势:品牌高端化、智能化设备普及、与文旅/医疗等行业深度融合[10] 家居改造 - 小红书"家居改造"话题浏览量超28亿,讨论量850万,年轻人偏好轻装修重软装[11][12] - 年轻人注重性价比(如9块9桌布)与个性化(设计感装饰画、智能家居)并存,智能家居年轻群体渗透率攀升[16] - 商家推出免打孔置物架、折叠家具等"懒人神器",满足低成本改造需求[16] 新茶饮 - 新茶饮成为年轻人"社交货币",头部品牌通过高颜值包装、IP联名策略刺激消费[17] - 产品创新涵盖水果茶、芝士茶、低糖茶等,搭配丰富配料,季节限定款持续拉动尝鲜需求[17] - 蜜雪冰城通过雪王IP、短视频营销融入年轻人社交语境,强化品牌年轻化形象[18] 轻户外与疗愈经济 - 2024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2140亿元,预计2025年达2483亿元,年轻人偏好短途周边游[21] - 网球、高尔夫等小球运动兴趣人群超千万,匹克球、飞盘等先锋运动热度攀升[22] - 疗愈业态兴起,包括情感树洞、正念冥想空间、解压玩具等,满足年轻人情绪释放需求[23]
到家就“瘫”的年轻人,撑起了一个万亿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6-18 16:40
上门做饭服务市场 - 杭州上门做饭服务案例显示三菜一汤收费88元,单日完成6单可实现月收入近2万元,需求旺盛导致订单排满[3][5] - 该服务从传统宴请场景延伸至日常家庭用餐,提供食材采购、烹饪及清洁一条龙服务,并可包月定制[7][8] - 年轻群体为核心客户,推动上门做饭与外卖形成互补,满足职场宝妈等对食材把控和性价比的需求[9][15] 懒人经济业态分析 - 懒人经济涵盖代购、家政、宠物代遛等细分领域,服务专业化程度提升(如遛狗步数追踪、实时视频反馈)[16] - 商家服务持续细化:外卖平台推出果切拼盘(半小时送达)、餐厅提供剥虾服务(兼职人员单晚收入超300元)[17] - 二手平台衍生代表白、代道歉等情感类服务(定价5-50元),节假日代相亲业务需求激增[17] 懒人电器市场趋势 - 智能家电需求爆发:海尔三筒懒人洗衣机预售量达8.8万台,解决分类洗涤痛点[21][23] - 洗碗机周边产品如凝珠年销量超3000万颗,国内洗碗机普及率仅3.5%,低价化将释放更大市场[24][26] - 一次性用品升级(鞋垫、内裤等)从功能性向"品质懒"转型,形成新消费蓝海[26] 行业驱动因素 - 时间贫困催生需求:超长通勤与加班挤压个人时间,碎片化时间管理推动服务购买[29][31] - 社会观念转变:从崇尚忙碌到追求闲暇价值,专业化服务替代低效劳动成为趋势[32][33] - 技术迭代加速:自动炒菜机、扫地机器人等产品实现"到家即瘫"场景[21][26]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厨师上门O2O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上门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厨师上门O2O行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3 09:58
行业定义及优势 - O2O模式将线下商务机会与线上互联网结合,使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平台,广泛应用于餐饮、旅游、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 [1][2] - 厨师上门O2O模式通过线上平台预约专业厨师上门服务,打破传统餐饮局限,提供个性化、高品质的家庭用餐体验 [1][4] - 该模式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更新实效性强的优点,发掘优质厨师资源并提供灵活、高薪酬的工作机会 [2] 市场规模及增长 - 中国厨师上门O2O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5.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9亿元,预计2025年达13.7亿元 [1][4] - 未来十年行业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1][4][17] 用户需求驱动因素 - 82%的消费者在意食材来源和营养搭配,中高收入群体追求健康饮食和个性化服务 [4] - AI菜单定制、区块链溯源等技术提升服务便捷性和可靠性 [4] - 老龄化社会加深、家庭聚会需求增长、预制菜安全争议等因素推动需求激增 [1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厨师资源(职业厨师/私厨/培训机构)、食材供应链、厨房设备 [7] - 中游:厨师上门O2O平台 [7] - 下游:家庭用户、企业用户及活动策划方 [7] 竞争格局 - 主要平台包括爱大厨、好厨师、天鹅到家、51厨师、卿厨到家、大厨到家、友菜友饭等 [9][11] - 外卖、预制菜等行业对厨师上门服务形成替代竞争 [9] 代表企业案例 - **爱大厨**:覆盖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拥有5000+专业厨师和百万用户,提供多元场景服务及食材代购功能 [11][12] - **友菜友饭**: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全场景定制服务,支持单点厨师/私人定制/宴席模式 [11][14] 发展趋势 - 懒人经济和"时间货币化"浪潮推动上门服务需求 [17] - 行业向智能化服务、多元化场景拓展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1][4] - 预计成为餐饮行业重要组成部分,满足高品质、健康、便利的餐饮需求 [1][4]
财经观察:关税挑战下,跨境电商得与失
环球时报· 2025-06-06 06:52
跨境电商行业趋势 -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经历"中国制造+跨境直邮"模式的顺风期后,面临美国、欧盟、日本等对小额跨境包裹关税政策的调整,行业进入"迎浪"阶段 [1] - 欧洲市场成为新蓝海,热点赛道包括银发经济、懒人经济、环保出行、安全焦虑和静默旅行相关产品 [2] - Temu和希音在欧洲的广告支出大幅增加,欧盟国家月度广告投放量同比增长12倍,英国广告投放量已超过美国 [4] 市场策略与商业模式 -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为加速推广欧洲业务,主动承担卖家部分或全部运费并直接补贴商品 [4] - 平台通过扩建欧洲仓库、探索与当地中小企业合作模式以及自我革新来应对复杂监管体系 [4] - Temu调整美国市场商业模式,增加本土仓储并试水传统物流体系,商品打上"本地"标签以规避关税影响 [7]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小额包裹关税从120%降至54%,取消原计划200美元征税政策,但维持每件100美元固定关税 [4] - 欧盟提议对小型包裹征收每件2欧元固定费用,日本计划取消1万日元以下进口商品消费税豁免 [5] - 美国市场48%小额包裹寄往最贫困地区,希音部分商品价格最高涨幅达377% [5][6] 消费者与商家反应 - 欧洲消费者对中国电商平台物美价廉商品依赖度高,关税政策可能增加其生活成本 [6] - 小商家因物流延迟和罚款压力考虑转向其他市场,部分采用"双清包税"模式以降低关税影响 [7][8] - 尽管商品价格上涨,中国平台价格仍具竞争力,消费者留存率较高 [8] 行业前景与应对措施 - 东南亚市场成为重要增长点,中国跨境电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8] - 平台通过提升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和创意设计,融入当地文化特色来增强竞争力 [8] - 积极拓展海外仓和物流体系,实现产业链与产业带双向奔赴,推动贸易模式转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