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自主
icon
搜索文档
中方发火,几乎切断欧盟稀土供应,日本表态:不同意美国遏华要求
搜狐财经· 2025-09-17 19:13
全球供应链暗流涌动。9月,欧盟稀土供应骤然收紧,欧洲多家高科技企业停产警告频发。中方调控令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日本在G7会议现场,直 言拒绝美国遏华新政。国际原材料争夺战已无退路。各方博弈,格局突变,未来走向充满悬念。 一位参与欧盟原材料政策谈判的官员坦言,稀土供应瓶颈已成为欧盟产业链的"阿喀琉斯之踵"。有分析指出,部分企业不得不暂缓新一轮投资计划,甚至面 临人员裁撤。稀土不是普通金属,它是电动汽车、风能、航空航天、芯片制造等高端产业不可或缺的原料。国际权威咨询机构CRU Group发布报告称,如果 稀土供应进一步收紧,欧盟核心产业将失去全球竞争力。 2025年9月最新数据还显示,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稀土进口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近60%。在全球绿色转型、芯片自立压力下,欧盟已经感受到前所未 有的"原材料焦虑"。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今年3月的国会演讲中高调宣称,"无论如何都将得到格陵兰岛",令北欧与欧盟多国紧张情绪骤增。紧接着,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G7会 议上提出新方案,要求欧盟和G7成员以"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对中国和印度征收100%关税,试图加码对华遏制。 数据显示,欧盟高科技产业对稀土依赖度高达9 ...
德国嫌自己困难不够多,主动找上了印度
虎嗅· 2025-09-15 14:34
近日,默茨在德国外交部的驻外大使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德国外交旨在维护本国的自由、和平与繁荣。内政、经济、贸易、国防和外交政策不应 再被割裂开来考虑,"而必须将一切置于外交和安全政策的维度中"。 在谈到对华政策时,默茨重申,德国政府尽可能寻求合作,例如在气候保护政策和全球危机领域。但与此同时,与中国的制度性竞争正在加剧。他指出, 为了"长久保障德国的安全及竞争力",出于战略主权的考虑,"实现贸易和供应链多元化"必须成为优先事项。为此需要建立更多、更紧密的伙伴关系—— 特别是与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国家。 根据此一外交"新政",外长瓦德富尔(Johann Wadephul)在过去一个月内先后两次漂洋过海来到亚洲:八月下旬的目的地是日本和印尼,九月初又访问了 印度。 从行程和议题而言,瓦德富尔对这三国的访问虽然侧重点有所差异,目的多重,但针对性明确,不可谓不精心设计。 在当前的双边关系中,中日之间问题颇多,主要体现在对历史反省、台湾以及钓鱼岛问题上;北京与雅加达的政经合作虽然颇为密切,但围绕南海部分岛 屿仍存在未解决的矛盾;中印关系最近似乎有所缓和,可根本问题依然存在。 ...
王毅同奥地利外长迈因尔-赖辛格会谈
新华网· 2025-09-13 00:42
新华社维也纳9月12日电 202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维也纳同奥地利外长 迈因尔-赖辛格会谈。 双方就乌克兰危机、中东局势、气候变化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迈因尔-赖辛格赞赏中方为和平 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积极作用,双方同意保持沟通协调,为推动停火止战、和平解决争端作出努力和贡 献。 王毅表示,当前单边强权行径横行,全球治理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断改革完善。习近平主席提出 全球治理倡议,系统阐述主权平等、国际法治、多边主义、以人为本和行动导向五大理念,顺应国际社 会迫切需要,凝聚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同联合国宪章宗旨一脉相承,旨在巩固联合国核心地位,得到各 方积极响应。中方愿同包括奥方在内的各国一道,携手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 础的国际秩序,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保持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双方利益和人 民愿望。当前欧洲面临的问题不是中方造成的。中方支持欧洲寻求真正的战略自主,但反对损害中国利 益达成交易的错误想法。希望奥方为推动欧方奉行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发挥建设性作用。 迈因尔-赖辛格表示,明年是奥中建交55周年,奥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毫不动摇奉行 ...
欧盟,请放下你的矛盾与纠结
中国证券报· 2025-09-11 07:10
近日,一些美英媒体爆料称,华盛顿正以中国和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施压欧盟对两国征收最高 100%的关税。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美方匿名官员的话说,"我们只有在欧洲伙伴与我们合作的情况下 才会这么做","需要我们的欧盟伙伴……共同分担痛苦"。中国外交部9月10日回应称,中方在乌克兰危 机问题上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中国不是这场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我们坚决反对动辄拿中 国说事,坚决反对对中方施加所谓的经济压力。 从根本上看,产生上述矛盾心态,还是因为欧盟对百年变局走向和自身地位与未来发展未能形成清晰的 看法,对关乎自身前途命运的战略性、方向性问题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是依附美国还是战略自主,是 执迷地缘竞争还是奉行开放合作?答案不同,欧盟的前途命运将截然不同。 欧盟素来重视跨大西洋关系,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以美国利益为优先,甚至充当其地缘战略的马 前卒,而非作为世界重要一极平等地与美打交道,只会破坏自身外交和安全政策的独立性和可信度。在 乌克兰问题上,美国让欧"出血"后,又反手在经贸问题上对欧"抽血",但欧方一些人不仅不从美欧关系 的根源进行反思,反而动辄拿中国说事,试图牺牲中国利益、中欧关系以讨好华盛 ...
美国威胁50%关税逼迫印度,莫迪却取消联合国大会,谁会妥协
搜狐财经· 2025-09-10 21:48
50%关税、2000亿贸易额、一两个月内道歉——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给印度开出的"价码"够狠的。 前言 面对这种赤裸裸的威胁,莫迪的回应更直接:取消联合国大会行程,拒绝与特朗普见面,用行动表明态度。 究竟是什么让印度宁可得罪美国也要坚持外交独立?他能撑得住吗?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50%关税威胁刚出口,莫迪就用"缺席"给了最响亮的耳光 9月5日这天,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的一番话,彻底点燃了这场外交风暴。他在公开场合毫不客气地向印度摊牌:要么全力支持美元,要么准备好承受高达 50%的关税惩罚。 更过分的是,这位美国高官还做出了一个相当狂妄的预测——印度总理莫迪顶多再撑一两个月,最终还是会乖乖回到谈判桌前,向美国道歉求和。 这种近乎羞辱性的言论,等于在全世界面前给了印度一记响亮的耳光。要知道,这可不是什么私下抱怨。 卢特尼克的身份摆在那里——美国贸易谈判的头号人物,他说的每个字都被外界解读为白宫对印度的真实态度。说白了,这就是特朗普政府不再掩饰的强硬 立场,是对印度下达的最后通牒。 印度的反应来得同样迅速而强硬。就在威胁声音还在空气中回荡的时候,莫迪已经做出了决定。原本安排好的联合国大会行程?取消,与特朗普的重 ...
莫迪刚回国就收到坏消息,特朗普不给印度认错机会,沙利文劝也白劝
搜狐财经· 2025-09-07 15:39
美印关税争端与战略分歧 -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两次25%关税 叠加后达50% 8月7日生效[1] - 加税理由为印度直接或间接进口俄罗斯石油[1] - 印度出口企业受重大打击 因市场不够多元化且缺乏韧性[1] 印度应对措施与政策导向 - 向受影响出口商提供补贴并开拓拉美和中东市场[3][8] - 国内强调"自力更生"政策 保护农民和小企业利益[3][11] - 推进本币结算试点以减少对美元依赖[8][11] - 加强产业链短板补足和基础设施技术升级[11] 美印战略立场分歧 - 美国要求印度在印太战略上选边站队并开放市场[3][11] - 印度坚持战略自主 拒绝被任何一方绑死[1][11] - 能源和军贸是印度底线 继续从俄罗斯采购[4][7] - 印度通过上合组织与中俄互动分散风险[7] 贸易谈判进展与双边关系 - 双方已进行五轮贸易谈判未果 第六轮推迟[8] - 美印关系整体降温 合作转向项目制推进[9] - 四方安全对话象征意义受挫 特朗普可能缺席印度活动[7] - 印度外长指责美国关税政策不公平且具双重标准[4] 地缘政治与敏感问题 - 特朗普提及印巴冲突及"印度飞机被击落"引发舆论反弹[5] - 印度多次拒绝特朗普与莫迪通话请求[5] - 前美安全顾问警告关税政策将推动印度靠向中国[4] 行业影响与市场调整 - 印度外贸订单不稳定且现金流面临压力[1] - 农产品制造业能源等领域成为谈判僵持焦点[8] - 印度通过多边平台寻求替代市场与合作机会[7][8] - 短期侧重就业稳定与社会预期管理而非经济数据[8]
欧盟危险了!特朗普刚给欧盟下达死命令,中国对欧盟的反制就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9-06 21:10
地缘政治对欧洲能源行业的影响 - 特朗普要求欧洲立即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尽管多数欧盟国家已停止进口 但匈牙利 斯洛伐克等国仍在进口俄罗斯原油和燃料[3] - 存在通过印度等第三国转买俄罗斯石油的现象 俄罗斯石油物美价廉 立即切断将推高欧洲能源价格 加剧通胀 冲击工业和民生[3] 中欧贸易关系现状与影响 - 中欧之间每年有近8000亿欧元贸易额 涉及从消费品到工业设备的广泛领域[5] - 德国汽车三巨头每年在华销售额占全球营收的三成以上 法国的奢侈品 荷兰的光刻机都离不开中国市场[5] - 若跟随美国对中国实施新制裁 欧洲明年GDP可能下降1.2个百分点[5] 欧盟内部政策分歧 - 欧盟内部在对华政策上分歧严重 在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表决中 法国 荷兰 丹麦 爱尔兰等十国力挺[5] - 德国 匈牙利等五国明确反对 西班牙 意大利等十二国选择弃权[5] - 这种分裂反映了各国对华经济依存度的差异以及不同的战略考量[5] 贸易摩擦与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9] - 自9月10日起以保证金形式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保证金比率15.6%—62.4%[9] - 全球供应链如陷入"新冷战"式阵营分割 可能延缓新能源 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进步[9] 欧盟战略定位挑战 - 欧盟面临关键抉择 需思考继续在安全和经济上分别依赖他国或追求战略自主[11] - 欧盟的任何决策不仅关系到自身繁荣与稳定 也将塑造未来全球格局[11]
被美国“一顿毒打”后,印度终于想通了?外长当面感谢中国,态度180度大转弯!
搜狐财经· 2025-09-06 12:39
被美国"一顿毒打"后,印度终于想通了?外长当面感谢中国,态度180度大转弯! 印度外长苏杰生,带着一身"火药味儿"来到了北京。按照他以往的风格,大家本来都以为,这又将是一 场针锋相对的"外交辩论会"。 这位一向对华强硬的印度鹰派,态度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他没放狠话说辞,反而当面对中方称谢,还大力称赞中印关系,并且承诺会维护边境线那边的友好,那 态度颇为谦逊,究竟是什么使得向来高傲自大的印度突然"想通"? 要是想弄清楚印度这次"转变"是什么情况,那你得先看看大洋彼岸那个做事没什么常规套路还爱出风 头、自称"懂王"的人特朗普最近都干了啥。 他抡起了一根"关税大棒",对着全世界,开始了一场无差别的"大乱斗"。印度作为对美贸易的顺差国, 自然是重点"关照"对象。 一开始特朗普刚当上总统的时候,印度总理莫迪就满怀热情地去到了华盛顿,期望能跟美国拉近关系, 盼着从这位"懂王"那儿得到一些更宽松的待遇等好处。 特朗普一点情面都不留!直接给新德里发了个警示函:要对印度征收26%的对等关税!汽车、还有钢铝 产品,加征幅度从25%到50%不等! 这好似一记狠狠的耳光打过来,径直将莫迪那想要"抱大腿"的美梦给击碎, 现在 ...
临登机前突然取消行程,莫迪策划大反转,引国际舆论沸腾
搜狐财经· 2025-09-06 01:00
经济影响 - 美国对印度钢铁产品征收25%-50%关税 直接冲击印度制造业[2] - 受关税影响的印度出口商品价值超过56亿美元 涉及钢铁 纺织和海产品行业[2] - 印度与俄罗斯年贸易额达498亿美元 与美国贸易额保持1910亿美元高位[10] 能源战略 - 印度每年进口2亿吨石油 其中从俄罗斯进口8000万吨节约近100亿美元外汇支出[4] - 多元化能源进口来源被视为合理的国家利益选择[4] - 美国财政部正密切关注印度与俄罗斯能源交易 可能采取更多限制措施[4] 政策应对 - 印度向WTO提出申诉反对美国单边加征关税[5] - 印度政府推进"自力更生的印度"计划 增强经济实力[6] - 印度经济增长保持在6%以上 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大型经济体[11] 行业动态 - 孟买港口堆积待出口钢卷 价格暴跌使制造商叫苦不迭[2] - 中国与东盟电动汽车产业链加速布局 印尼新厂年底投产改变地区经济格局[11] - 美国可能对"所有不公正贸易行为"采取更严厉措施[11] 外交策略 - 印度践行"战略自主"外交理念 不完全倒向或排斥任何一方[8] - 印度同时参与美国主导的"四方安全对话"并保持与俄罗斯传统关系[8] - 在多极化世界中保持战略自主被视为真正的外交智慧[8]
专访丨非洲应推动贸易多元化应对美关税冲击——访喀麦隆经济学家塔韦
新华网· 2025-09-05 20:52
塔韦指出,对于高度依赖外部市场的非洲大陆而言,美国关税税率变化可能引发经济不稳定,但这也将 促使非洲重塑贸易格局、拓展更开放的市场。他强调,非洲各国应通过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加强彼此贸 易往来。 非洲大陆自贸区于2021年正式启动,覆盖50多个国家。 "应对关税冲击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充分利用自贸区平台,构建更具韧性的区域价值链,强化非洲内部 贸易,"塔韦说,"非洲地区应重新考虑与美国的贸易关系,谋求战略自主,加快并深化长期以来未完成 的经济一体化目标。" 他认为,面对美国关税冲击,非洲决策者必须重新审视贸易战略,减少对单一市场或可被单方面改变的 贸易框架的依赖,加强协同应对。与此同时,非洲国家还应加强本国经济韧性,以应对加征关税与外援 减少的双重冲击。 新华社雅温得9月5日电 专访|非洲应推动贸易多元化应对美关税冲击——访喀麦隆经济学家塔韦 新华社记者王泽 喀麦隆经济学家恩福米·欧仁·塔韦日前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对非洲经 济体新近实施的关税政策正在扰乱现有贸易关系,非洲国家应推动非洲大陆自贸区合作及贸易伙伴多元 化以应对美关税冲击。 塔韦说,美国加征关税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损害了双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