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扩大内需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策略月报:2025年11月港股市场月度展望及配置策略-20251105
浙商国际· 2025-11-05 09:49
[Table_main] 衍生品市场类模板 报告日期:2025 年 11 月 策_main] 衍生品市场类模板 略 报 告 2025 年 11 月港股市场月度展望及配置策略 ──港股策略月报 市 场 策 报告导读 略 研 究 — 港 股 策 略 月 报 整体来看,港股市场基本面仍偏弱,资金面环境短期回落,政策面重点关注科 技创新和扩大内需,情绪面短期面临回调压力。当下港股市场周月线级别趋势 已进入右侧区间,对于后续走势,即使短期行情有波折,我们仍不建议悲观。 我们对于中短期市场走势继续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板块配置方面,我们看好 行业相对景气且受益于政策利好的新能源、创新药、AI 科技等;业绩和股价 走势稳健且受益于政策利好的低估值国央企红利板块;基本面相对独立且受益 于降息周期的香港本地银行、电信及公用事业红利股。 投资要点 | 分析师: | 沈凡超 | | --- | --- | | 中央编号: | BTT231 | | 联系电话: | 852-4623 5564 | | 邮箱: | hector@cnzsqh.hk | 相关报告 回顾 10 月港股市场走势,市场经历了明显的冲高回落,全月走势一波三折。 月 ...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撬动更大内需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08:53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提出,构建 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这是中央首次在五年规划建议中提出"推进超 大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加快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通过优化生产力布局,打通国内大循环 的堵点与潜力点,有助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增长筑牢高效、有机的承载基础。 首先,通过培育多个城市群和经济极核,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发展新态势。依托创新驱 动、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在更大范围空间内的高效流动,有助于推动建 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建议》提出巩固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要强化 三大城市群在科技创新、金融开放与国际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为高端人才提供顶尖发展平台。与此同 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中西部区域正加速崛起,正形成新增长极,为人才晋升与 产业拓展提供广阔空间。 其次,推进区域联动发展,加快跨区域、跨流域大通道建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在城市 群与都市圈层面,将着力推动功能疏解、产业垂直分工与集群联动,构建核心城市引领 ...
21社论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撬动更大内需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06:36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提出,构 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这是中央首次在五年规划建议中提出"推进 超大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加快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通过优化生产力布局,打通国内大循 环的堵点与潜力点,有助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增长筑牢高效、有机的承载基础。 首先,通过培育多个城市群和经济极核,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发展新态势。依托创新驱 动、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在更大范围空间内的高效流动,有助于推动建 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建议》提出巩固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要强化 三大城市群在科技创新、金融开放与国际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为高端人才提供顶尖发展平台。与此同 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中西部区域正加速崛起,正形成新增长极,为人才晋升与 产业拓展提供广阔空间。 其次,推进区域联动发展,加快跨区域、跨流域大通道建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在城市 群与都市圈层面,将着力推动功能疏解、产业垂直分工与集群联动,构建核心城市引领 ...
2026年经济与资产展望:经济渐入稳态,风偏继续提升
华西证券· 2025-11-04 23:17
经济基本面展望 - 预计2026年实际GDP增速为4.5%,名义GDP增速为4.7%,四个季度实际GDP同比分别为4.4%、4.5%、4.5%和4.6%[16][17][19] - 2026年CPI中枢预计回升至0.6%,PPI中枢收窄至-0.8%,下半年GDP平减指数转正[3][47][49][52] - 供给端优势显著,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5.5%,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5.3%,出口商品竞争力强[12][38] - 内需偏弱,消费受名义GDP增速放缓及居民储蓄倾向上升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预计为5.0%[11][20][38] - 投资增速放缓,制造业投资预计增长3.5%,房地产投资预计下降10%,基建投资增长5.0%[11][29][38] 政策展望 - 财政政策保持积极,2026年狭义赤字率预计为4.0%,广义赤字率约10.4%,支出向民生保障和"两重"项目倾斜[3][80][83] - 货币政策延续宽松,银行存款重定价后负债端成本下降,为LPR下调提供空间,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3][96] - 反内卷政策进入第二阶段,旨在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对物价影响预计结构性与温和[43][44] 资产展望 - 人民币汇率呈现稳中偏强,得益于出口竞争力和跨境贸易中占比提升(2025年上半年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28.1%)[3][111][112] - 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继续提升,名义GDP增速回升带动企业盈利改善,看好股票资产[3][19] - 中债利率短端平稳,长端易上难下;房地产销售面积预计同比下降4.5%,政策加力下降幅收窄[3][41] 外部环境与风险 - IMF预测2026年全球经济增速为4.0%,中国出口区域结构多元化,对美出口占比降至约12%,对东盟、拉美等地占比提升[6][34][35] - 风险提示包括地缘冲突等可能引发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3]
35亿元打造冬季旅游首选地!广东开展“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
南方农村报· 2025-11-04 15:35
35亿元打造冬季 旅游首选地!广 东开展"粤享暖 冬 乐游广东"消 费季活动_南方 +_南方plus "欢迎大家在这 个冬天,走进广 东、体验广东、 爱上广东!"11 月3日,在广东 省人民政府新闻 办公室召开 的"粤享暖冬 乐 游广东"消费季 活动新闻发布会 上,广东省委常 委、副省长张国 智向海内外游客 发出诚挚邀请。 据介绍,本次消 费季活动从2025 年11月起持续至 2026年3月底, 紧扣第十五届全 运会开幕、 APEC峰会落地 深圳及寒假、春 节等重要时间节 点,整合全省资 源推出系列惠民 政策和特色活 动,旨在释放消 费潜力、稳定经 济增长,同时展 现广东开放活力 与人文底蕴。 立足气候优势 打造"粤享暖 冬"品牌 作为深入贯彻党 的二十届四中全 会精神、落 实"经济大省挑 大梁"政治责任 的重要举措,此 次消费季既为全 年经济社会发展 目标注入动力, 也通过提振消 费、扩大内需, 回应人民群众对 美好生活的向 往。张国智指 出,广东作为经 济大省、人口大 省和旅游大省, 拥有得天独厚的 市场优势和丰富 的旅游资源,此 次活动正是要将 这些禀赋优势转 化为实实在在的 消费增量。 阳西县滨海咸水 ...
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
搜狐财经· 2025-11-04 12:35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五年。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大国博弈加剧、科技革命深入突破的复杂外部环境,以及国内发 展不平衡、新旧动能转换、人口结构变化等多重挑战,党中央明确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牢牢把握战略机遇,集中力量 办好自己的事。 规划建议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特别提出要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壮大 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前瞻布局量子科技、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抢占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 扩大内需、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依托。建议大力提振消费,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堵点,同时扩大有效投资,激发民间资 本活力。在制度层面,将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体制保障。 对外开放方面,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此同时,规划高度重视民生福祉,部 署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优化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推动房地产新模式、建设健康中国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系统性举 ...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郑栅洁解读“十五五”
南方都市报· 2025-11-04 11:12
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国 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发表署名文章,解读未来五年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的重 点。 提振消费当前重点工作 优化环境、创新场景、减少限制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就大力提振消费作出专项部 署,称将"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增加政府资金用于民生保障支出""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 制,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建立健全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管理办法,落 实带薪错峰休假"等。 郑栅洁在署名文章中,就此作出进一步解读。 南都讯 记者程姝雯 发自北京 随着"扩大内需"被作为未来5年发展的战略基点,具体将如何提振居民消 费?让居民敢于消费、愿意消费、放心消费? 郑栅洁在署名文章中,还进一步谈到:大力提振居民消费,着眼长远,重点是切实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着力提高居民消费率。 在他看来,稳就业促增收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 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 生产 ...
21社论丨中国正以更自信的态度推动开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07:28
扩大内需战略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做强国内大循环 [1]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每年近50万亿元人民币消费,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进口,形成超大规模市场 [1] - 超大规模市场为国内企业提供发展动力,为国际投资者带来商机 [1] 制度型开放与服务贸易 - 继续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 [1] - 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扩大单边开放领域和区域 [1][2] -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鼓励服务出口,完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升服务贸易标准化水平 [2] - 逐步放宽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准入限制,有序推进资本市场开放 [2] 贸易与投资双向平衡 - 推动市场多元化和内外贸一体化,优化升级货物贸易,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 [3] - 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塑造吸引外资新优势,促进外资境内再投资 [3] - 有效实施对外投资管理,促进贸易投资一体化,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 [3] 人民币国际化与金融开放 -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建设自主可控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3] - 与“十四五”规划“稳慎”推进相比,“十五五”规划对人民币国际化态度更加积极主动 [3] - 全球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加剧,要求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3] 全球合作与规则输出 - 向世界开放更大范围中国市场,为各国提供发展机遇,更大规模出海投资,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布局 [4] - 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同时,对外输出中国优势产业领域标准与规则,如数字经济、绿色产品领域 [4] - 与世界共享中国市场与技术,推动构建和维护公平公正、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国际经济秩序 [5]
港股策略月报:2025年11月港股市场月度展望及配置策略-20251103
核心观点 - 报告对港股市场中短期走势保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市场周月线级别趋势已进入右侧区间,即使短期有波折亦不建议悲观 [3][6] - 板块配置看好三大方向:受益于政策利好的高景气行业(新能源、创新药、AI科技)、低估值国央企红利板块、以及受益于降息周期的香港本地防御性红利股 [3][6][88] 2025年10月港股市场表现回顾 - 10月港股市场走势冲高回落,恒生指数在10月2日触及月内高点后调整,于10月17日下探至接近25000点,较月内高点回落超过2200点,月末失守26000点大关 [4][13] - 市场风格转向防守,前期热点科技、医药板块大幅回调,而能源、公用事业和金融业出现明显反弹 [14] - 市场估值有所回落,截至10月末恒生综指PE(TTM)为12.76,较上月末的13.18下降;5年PE估值分位点为81.69% [20] - 南向资金10月净买入额为925亿港元,净流入规模环比回落但仍强劲;截至10月底累计净买入额已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 [25][74] 港股市场宏观环境解读:国内经济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4.8%,前三季度累计增长5.2% [31] -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3.0%,显示消费刺激政策效用弱化;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增8.3%超预期,进口同比增7.4% [32][33] - 9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跌7.1%,其中地产投资跌幅超20%,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亦同比下跌 [36] - 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5%超预期;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21.6%,但高增速主要受去年同期低基数(-27.6%)提振 [40][42] - 9月CPI同比-0.3%,核心CPI同比连续4个月改善至1.0%;PPI同比-2.3%,降幅持续缩窄 [44][45] - 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同比少增0.23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元,低于预期 [47][48] - 10月制造业PMI为49.0,低于预期和前值;非制造业PMI为50.1,略有改善 [58][59] 港股市场宏观环境解读:政策与海外 - “十五五”规划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和扩大内需 [64] - 10月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但主席鲍威尔表态偏鹰,导致市场对12月降息预期下降 [65][76] - 9月美国CPI同比3.0%,核心CPI同比3.0%,均低于市场预期 [67] - 9月美国ADP就业数据意外萎缩,减少3.2万人;10月Markit PMI初值超预期,综合PMI初值54.8 [70][71] 2025年11月港股市场展望及配置策略 - 基本面仍偏弱但处于筑底期,资金面环境短期回落,政策面聚焦科技创新和扩大内需,情绪面面临回调压力 [5][87] - 配置策略延续看好三大主线:政策利好型高景气行业、低估值国央企红利板块、香港本地降息受益股 [6][88] - 月度十大金股包括腾讯控股、中国移动、归创通桥、中国财险等公司 [89]
对话经济学家姚洋:科技发展进入“无人区”,更需要“原始创新” | 新京报访谈
搜狐财经· 2025-11-03 18:41
在未来几十年,我国的科技进步要开始起到引领世界的作用。 新京报:《建议》已经发布了,你最关注哪些方面的提法?有何感受? 姚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还有科技自立自强,二者被摆在了非常显著的位置。虽然其他方面的内容也涉及了,但关键是要看摆在 最前面的是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信号。 过去十几年,我国经济实现了转型升级,这个转型升级实际从2010年就开始了。在此之前,我国经济是出口导向,通过外延式的扩张来求发展,特别是从 海外市场上来寻求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就开始转型。 ▲著名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院长姚洋。图/受访者供图 解读"十五五"规划建议系列专栏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后,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发布。即将启幕的"十五 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意义重大、使命非凡,《建议》则已为这未来五年发展绘就蓝图,其中既有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远景,更有关系每个人的民生大小事。新京报评论部推出"解读'十五五'规划建议"专栏,陆续刊发系列文章,敬请关注。 文| 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