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者风险偏好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数万亿存款去哪了? 业内权威称“搬家说”不严谨
第一财经· 2025-11-18 14:08
中国数万亿存款去哪了? 业内权威称"搬家说"不严谨 作者:亓宁 央行近日披露的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当月居民存款、企业存款分别减少1.34万亿元、1.09万亿 元,非银存款则增加了1.85万亿元。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央行数据进一步表明,股市赚钱效应正持续带动居民存款搬家。但第一财经从多位 业内权威人士处了解到,"存款搬家"其实说法并不严谨,居民、企业和非银机构用存款买卖股票,只是 存款和股票在不同主体之间的重新分配,买股票的人存款减少、股票增多,卖股票的人股票减少、存款 增多,整体上看存款是大体不变的。当然,从大类资产市值的角度看,股市上涨,会带来股票总市值上 升,相对于存款的比重会有所提高。 一位理财行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相比更受关注的规模数据变化,"存款搬家"的机遇更多在结构层 面,"固收+"做得好不好、如何做好成为业内越来越关注的议题。 但当下,固收类产品仍是理财市场的主流,多数机构发力"固收+"采取的是"小步慢跑"策略。第一财经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不少理财公司的"固收+"产品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少数产品年化收益率 可至5%,甚至7%以上。有券商测算,今年全市场"固收+"理财规模增长预计 ...
中国数万亿存款去哪了?
第一财经· 2025-11-17 22:08
文章核心观点 - 央行数据显示10月居民和企业存款分别减少1.34万亿元和1.09万亿元,非银存款增加1.85万亿元,市场热议的“存款搬家”现象实质是资产在不同主体间的重新分配 [3] - 投资者风险偏好发生扭转,理财市场“固收+”产品规模预计增长超1.4万亿元,成为理财公司“二次转型”的重要发力方向 [4][7][10] - 理财公司正加速布局权益类资产,通过多资产、多策略提升“固收+”产品竞争力,以应对低利率环境和满足投资者对收益与持有体验的双重需求 [10][11][15] 存款与资产配置变化 - 10月非银存款同比多增7700亿元,与理财规模扩容及股市交易热度吸引资金入市有关 [6] - 利率下行促使投资者为追求收益最大化,将储蓄存款转换为理财资管产品 [6] - 狭义上的“存款搬家入市”对应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对传统求“稳”的银行理财形成挑战 [6] 理财市场投资者结构变化 - 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场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增长至1.39亿个,二季度单季增量接近去年全年 [7] - 上半年高风险与低风险偏好投资者占比呈现一上一下趋势,扭转了过去4年风险偏好持续下行的趋势 [7] - 机构投资者对波动率的接受度在提升,已有少量机构开始考虑“固收+”产品 [16] “固收+”产品发展态势 - 2025年“固收+”理财产品规模增长可能超过1.4万亿元,支撑全年理财规模达到33.5万亿元以上 [10] - 年初以来新发混合类产品规模为去年同期的1.5倍,显示市场对含权资产的热情 [10] - 部分公司“固收+”产品中,含权类产品占比已达到三分之一左右 [11] - 少数“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可达5%甚至7%以上 [4] 理财公司的策略与挑战 - 理财公司推进“固收+”采取“小步慢跑”策略,因投资者对净值波动接受度不高及公司投研存在短板 [10][13] - 公司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与公募基金合作、使用衍生品工具等方式管理风险、追求绝对收益 [15] - 未来转型需平衡收益与风险,通过策略透明化和多元化提升客户投资体验 [15]
综述丨国际金价面临下行压力
新华网· 2025-10-28 16:21
金价近期表现与压力 - 国际金价经历剧烈抛售,纽约黄金期货价格于10月28日盘中再度跌破每盎司4000美元 [1] - 10月2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投最活跃的12月黄金期价下跌约2.9%,报收于4019.70美元 [1] - 自10月20日触及每盎司4381.21美元的历史高位后,金价出现回调 [2] 金价下行的驱动因素 - 市场对国际经贸关系缓和的预期增强,削弱了黄金的避险需求 [1] - 前期金价持续大幅上涨导致投资者获利回吐操作增加 [1] - 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以及对国际贸易紧张局势担忧缓解是金价大跌主要原因 [1] - 市场对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及美国政府“停摆”局面可能结束的预期构成下行压力 [1] - 花旗集团分析师认为,不排除未来3个月内金价跌回3800美元水平的可能 [1] 长期支撑因素与历史走势 - 尽管近期回调,今年以来国际金价上涨仍超过50% [2] - 持续的经济不确定性仍然是国际金价的主要支撑因素 [2] - 8月下旬以来,金价从每盎司3300美元附近一路涨至超过4000美元 [2] - 地缘政治变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美联储降息及全球央行购金是此前金价走强的重要推动因素 [2] 市场参与者观点 - 世界黄金协会市场分析师指出,各经济体央行的黄金需求已不如之前强劲 [1] - 更深度的市场调整或许能为专业交易商提供一些喘息空间 [1] - 一些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外界长期看好黄金市场,但短期内金价可能进一步下跌 [1]
降了!降了!网友:“我刚买,你就跌!”
搜狐财经· 2025-10-23 12:38
国际金价表现 - 国际现货金价10月21日大幅下跌5.3%至每盎司4123.85美元,盘中一度暴跌6.3%,创下5年来单日最大跌幅和10多年来最大跌幅 [1] - 国际金价从8月下旬每盎司3300美元附近一路上涨至超过4000美元,本周初一度涨至每盎司4381.21美元的历史新高,今年以来累计上涨约60% [1] 金价波动驱动因素 - 金价大跌主要由于前期持续大幅上涨导致投资者获利回吐操作增加、市场对国际贸易紧张局势担忧缓解、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 [1] - 此轮黄金走强的重要推动因素包括地缘政治变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美联储降息、全球央行购金 [1] - 推动金价连续创历史新高的长期驱动因素依然存在,预计未来几个月金价将恢复上涨 [1]
Gold Rally, U.S. Dollar Weakness, VIX Spike. What the Charts Say
Barrons· 2025-10-17 22:55
投资者风险偏好关键指标 - 文章核心观点为审视衡量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关键指标 [1]
股票类资产,如何估值呢?|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10-05 21:26
股票估值方法 - 通过一个游戏类比股票估值:一家年稳定盈利100万的公司,投资者愿意买入和卖出的价格匹配才能成交[2] - 游戏收集的几千份出价中,能匹配成交的平均价格在800-1500万区间居多,最低买入价200万,最高卖出价4000万,但无法成交[3] 市盈率与市场估值水平 - 800-1500万的成交价格对应年盈利100万,计算出的市盈率在8-15倍[4] - 该市盈率区间与A股沪深300指数和港股恒生指数的长期平均市盈率数值相吻合[4] 投资者行为与市场周期 - 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导致出价差异,反映出市场参与者的多样性[5] - 熊市时投资者普遍悲观,给出的平均价格更低;牛市时投资者乐观,历史上出现过30-40倍的高估值[5] - 聪明的投资者倾向于在大多数投资者悲观、价格便宜时买入,在大多数投资者乐观、价格高时卖出[5]
恒信证券|现货黄金日内跌幅扩大至1%,避险资产承压背后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9-30 20:01
行情回顾 - 9月30日欧洲交易时段,现货黄金价格日内跌幅扩大至1% [2][10] - 过去一周黄金价格震荡加剧,多次冲高回落,反映出市场情绪反复 [2] - 本轮下行发生在美元指数走强、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攀升的背景下 [2] 驱动因素分析 - 美元与利率预期走强,因美国经济数据稳健,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幅度的预期降温 [4]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相对高位,对黄金价格形成压制 [4] - 风险偏好回升,部分风险资产表现稳健,削弱了对黄金的配置需求 [5] - 黄金在关键阻力位附近遇阻,日内跌幅扩大至1%可能与技术性抛盘、止损单触发有关 [6] - 市场对部分地缘风险事件的关注度下降,避险情绪边际减弱,黄金避险买盘动能不足 [7] 市场解读与投资者情绪 - 市场参与者解读存在分化,谨慎派认为黄金在利率与美元双重压制下短期缺乏上行动能 [11] - 乐观派认为黄金回调后仍具长期配置价值,尤其是在全球央行潜在宽松周期和地缘不确定性犹存的背景下 [11] - 当前黄金ETF持仓变化有限,说明长期资金并未出现大规模撤离,短线波动更多是情绪性调整 [8] 未来展望与关注重点 - 黄金价格未来走势关键取决于美联储政策路径 [9] - 若未来数月美国通胀继续回落、经济数据走弱,市场或再度提升降息预期,有利于黄金价格修复 [9] - 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的变化是影响黄金的最直接变量,若收益率见顶回落,黄金或迎来反弹窗口 [13] - 黄金长期的避险功能不会消失,一旦出现新的风险事件,资金仍可能迅速回流黄金市场 [13] - 短期需关注黄金在关键支撑位的表现,若跌破重要关口可能加剧波动,若企稳则可能重新吸引买盘 [13]
中信证券: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望保持高位,股票表现占优的格局预计还将持续
新浪财经· 2025-08-31 00:46
股债跷跷板行情驱动因素 - 二季度以来显著股债跷跷板行情源于复杂宏观环境 经济周期触底但复苏主要依赖政策驱动 与2015年行情存在相似性 [1] - 全球新兴市场牛市 中长期资金加快入市和市场风险偏好快速提升共同催化本轮行情 [1] 股票市场展望 - 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望保持高位 股票表现占优格局预计持续 [1] - 市场高估值不一定是上涨阻碍 四季度通胀回升趋势需重点关注 [1] 债券市场走势 - 债券利率在股债跷跷板驱动下回归至政策利率对应合理水平 [1] - 债券将逐步对股债跷跷板效应脱敏 但高风险偏好下利率短期难快速下行 可能以震荡为主 [1] - 等待央行更明确降息指引可能是更好选择 [1]
上半年理财收益率降至2.12%,二季度新增千万投资者
第一财经· 2025-07-29 19:29
理财产品收益率表现 - 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 较去年同期2.8%下降68个基点 [1][5] - 具体产品表现分化 交银理财14个月封闭期R2级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2.6% 中银理财"半年宝"近6个月年化收益率1.98% [1] - 业绩比较基准显示预期收益范围 交银产品为2.85%-3.05%/年 中银产品为1.9%-3%/年 [1] 理财市场规模与结构 - 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 较去年末增加7200亿元 同比增长7.53% [1][2] - 理财公司存续规模27.48万亿元 同比增长12.98% 市场份额提升至89.6% [3] - 与公募基金规模差距扩大至3.72万亿元 公募基金规模34.39万亿元 [2] 投资者行为变化 - 理财投资者总数达1.36亿 较年初增长8.37% 二季度单季新增超千万投资者 [1][4] - 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呈现两极分化 保守型和进取型投资者占比分别增加1.03和1.25个百分点 [4][5] - 理财产品上半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 同比增长14.18% [5] 产品类型演变趋势 - 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缩水近万亿元 从去年末7.3万亿元降至6.4万亿元 [7] - 固收类产品占绝对主导地位 规模29.81万亿元 占比97.2% [8] - 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规模小幅回升 分别增加400亿元和100亿元 [8][9] 资产配置策略调整 - 理财产品增持高流动性资产 现金及银行存款配置规模8.18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5000亿元 [11][12] - 信用债配置规模减少4200亿元至12.79万亿元 利率债配置增加2400亿元至9900亿元 [11] - 公募基金配置余额大幅增长 二季度单季增加4500亿元至1.38万亿元 [12] 产品期限结构变化 - 1年以上封闭式产品占比显著提升 存续规模占比达72.86% 较年初增加5.71个百分点 [10] - 开放式产品占比80.93% 其中现金管理类产品占比降至25.79% [7]
美股创历史新高!分析师警告:泡沫风险显著上升,投资者风险偏好创2001年来最快增长
金融界· 2025-07-26 23:42
市场泡沫风险 - 美国股市攀升至历史新高但多位知名分析师警告泡沫风险显著上升 [1] - 投资者情绪极度乐观风险偏好达到数月高点市场共识一致性过高可能预示调整来临 [1] 货币政策影响 - 全球央行货币政策转向使全球政策利率从4 8%下降至4 4%预计未来12个月进一步降至3 9% [3] - 美国英国欧洲央行大幅降低借贷成本宽松货币环境为资产价格上涨提供流动性支持 [3] - 美国政策制定者考虑改革监管措施提高散户投资者参与比例可能放大市场波动性 [3] 市场情绪指标 - 基金经理调查显示过去三个月投资者风险偏好出现2001年以来最快增长速度 [4] - 7月份投资者对美国股票配置出现去年12月以来最大增幅对科技股配置创2009年以来最大三个月增幅 [4] - 基金经理现金水平降至3 9%跌破4 0%关键门槛被视为明确卖出信号 [4] - 认为未来一年经济不会陷入衰退的受访者比例出现彻底逆转悲观预期几乎完全消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