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换电
icon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底盘公司首轮外部融资将完成:参与者多为大国资
搜狐财经· 2025-08-05 09:57
2025年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日前,有消息传出,宁德时代控股的底盘公司时代智能开启首轮外部融资, 融资规模为20亿元。此轮融资未完全公开,而是采用定向邀请方式,要求"1亿元起投,目前参与者多为 大国资"。在此之前,时代智能引入的新投资主体均为宁德时代关联公司。 8月1日,记者向宁德时代内部人士求证,对方表示此事属实,首轮融资即将完成,但未透露具体的估值 和融资细节。 此前有报道称时代智能近期开启了首轮外部融资,融资规模为20亿元,投前估值约90亿元。此举意味着 宁德时代正在加速推进底盘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时代智能全称为"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注册资本2.5 亿元,专注于提供以电池为核心的滑板底盘相关产品和技术服务。 此前,时代智能长期作为宁德时代的全资子公司运营,2023年11月虽引入新投资主体,但均为宁德时代 关联公司。此次融资是时代智能首次向宁德时代体系外资本开放股权。 目前已有外部资本开始入驻时代智能。7月14日,宁德时代将时代智能9.99%股权转让给宁波梅山保税 港区宁创致远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企业由兴业信托持股99.9960%。 宁德时代滑板底盘又 ...
每日速递|上海洗霸拟与有研稀土成立合资公司 布局固态电池材料
高工锂电· 2025-08-04 17:52
年会预告 ◆ 电池 ◆ 宁 德时代联手神州租车、招商银行 部署超10万台换电车辆 01 宁德时代官方宣布,公司与子公司时代电服、神州租车、招银金租在宁德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神州租车将全面引入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车型,覆盖经济型、舒适型、商务型等多级别 车型,适配A0至B级主流市场,今年将启动试点并逐步运营超10万台换电车辆。 这些车型将搭载宁德时代巧克力20#、25#标准化换电块,续航达400-600公里,支持灵活补 能,满足长短租、企业用车及网约车多元化需求。其中,针对网约车场景,神州租车将规模化采购 巧克力换电车型,重点投放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时代电服则将协同搭建电池健康监测平台,实时保 障电池安全与续航稳定性。 神州租车提供的资源还将包括基础设施。宁德时代将依托神州租车全国超2000个线下网点及停车 场资源,联合构建覆盖核心交通枢纽的换电网络,实现租车客户"即还即换"的高效服务。换电站 将优先采用光伏绿电,并参与电网调峰调频,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 暨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产研(GGII) 协办单位: 卡洛维德 总冠名: 海 ...
李书福拼了
虎嗅· 2025-06-12 05:1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2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 [1] - 净利润22.8亿人民币(剔除35.9亿其他收益),同比增长134% [1] - 季度交付70.4万辆,同比增长47.6% [1] - 市盈率不到10倍,远低于部分车企30倍的水平 [2] 销量表现 - 2017年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达128万辆,同比增长41.6% [3] - 2018-2022年连续五年未完成销量目标,其中2019-2020年销量负增长 [4] - 2023年实际销售169万辆,完成目标 [5] - 2024年销量218万辆,同比增长29.1%,目标从190万辆上调至200万辆 [6] - 2025年销量目标271万辆(增幅25%),前5个月累计销量117.3万辆,同比增长48.6%,完成全年目标43.3% [6][7][9] 新能源转型 - 新能源车渗透率从2021年6.2%提升至2025年Q1的48% [10][11] - 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突破25%,2024年超40%,2025年大概率超50% [11][14][15] - 采取"赛马制"布局,涵盖高/中/低档车型及多种技术路线(纯电/插混/增程/换电) [16] - 插混车型占比从2023年Q1的8%升至Q4的45.2%,全年占新能源销量三分之一 [17] - 银河品牌成为增长引擎,2025年Q1销量26万辆,贡献率77.6% [40][41] 极氪业务 - 极氪2024年销量22.2万辆,同比增长87.2%,但2025年Q1增速骤降至25.2% [22][30][31] - 产品定位中高端,单车均价28.6万(2023年),毛利润率15% [26][27] - 2024年营收结构:整车占72.9%,电池及零部件占22.1% [24] - 2025年收购领克51%股权,合并后增速21.1% [34][36] - 母公司提出私有化要约,现金对价对应市值65亿美元 [38][39] 行业竞争 - 公司新能源战略初期观望,2022年后加速追赶比亚迪 [13][14] - 银河E5推动销量增长,2025年前5个月贡献80%增量 [40][41] - 资本运作能力突出,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91亿占净利润54.7% [43] - 需在智驾/固态电池等领域突破以获取先驱估值 [44]
宁德时代再成立四家公司!
起点锂电· 2025-06-07 18:39
宁德时代换电业务扩张 - 6月3日时代骐骥贵阳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业务涵盖电池销售、换电设施、新能源技术研发等 [2] - 此前时代骐骥太原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5月27日长沙润时(58万)、崇仁润时(381万)成立,业务覆盖电池销售、能源管理等 [3] - 2024年前5个月公司成立约50家换电类公司,布局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华南、川渝等地 [3] 换电站建设进展 - 5月巧克力换电站单月新增超100座,第100座落地上海浦东,累计目标2024年建成1000座 [4] - 蔚来换电站现有基数几千座,2024年目标累计4000座,但建设速度低于宁德时代 [4] - 技术差异:蔚来需倒车入库,宁德时代采用贯通式通道,后者成本低50万/座 [4][5] 合作与竞争格局 - 宁德时代3月对蔚来投资25亿元,双方换电网络保持独立但蔚来车型可接入宁德时代网络 [5] - 蔚来换电服务聚焦自有品牌,宁德时代拓展至重卡等领域,5月18日在大同展示重卡换电生态蓝图 [6] - 计划2030年前建设"八横十纵"15万公里换电绿网,覆盖16大城市群 [6] 战略定位与行业动态 - 宁德时代定位为零碳科技公司,目标主导重卡换电模式并构建全球最大换电网络 [7][8] - 行业参与者包括国家电网、北汽、吉利、广汽埃安、上汽飞凡及重汽企业(解放、陕汽等) [9] - 中石化、国家电投等能源企业及奥动、协鑫等第三方运营商推动产业链成熟 [10] 行业前景 - 换电被视为2025年风口,宁德时代与蔚来为头部玩家,企业盈利可能重塑行业格局 [10] - 沧州中孚新能源研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Seraph),注册资本2.64亿,技术可提升电池安全与能量密度 [12][13]
【蔚来(NIO.N)】1Q25基本面承压,多维度寻求边际改善——2025年一季度业绩点评(倪昱婧)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05 21:36
1Q25财务表现 - 1Q25总收入同比+21.5%/环比-38.9%至120.4亿元,毛利率同比+2.7pcts/环比-4.1pcts至7.6% [3] - Non-GAAP归母净亏损同比扩大28.2%/环比收窄4.2%至62.8亿元 [3] - 汽车业务收入同比+18.6%/环比-43.1%至99.4亿元,ASP同比-15.3%/环比-1.8%至23.6万元 [4] - 汽车业务毛利率同比+1.0pcts/环比-2.9pcts至10.2% [4] 运营与交付数据 - 1Q25交付量同比+40.1%/环比-42.1%至4.2万辆 [4] - Non-GAAP研发费用率同比-2.6pcts/环比+7.5pcts至24.2% [4] - Non-GAAP SG&A费用率同比+5.4pcts/环比+10.9pcts至35.0%,主因乐道品牌渠道及充换电网络建设 [4] - Non-GAAP单车亏损环比扩大至14.9万元,截至1Q25末在手现金260亿元 [4] 2Q25E展望与降本措施 - 2Q25E交付量指引7.2-7.5万辆 [4] - 4-5月毛利率或受老车型清库影响承压,6月起2025款ET5/ET5T/ES6/EC6交付有望带动NIO品牌毛利率修复 [4] - 多维度降本措施包括自研芯片降低单车成本、乐道品牌渠道扩建及充换电网络建设 [5] 中长期战略与产品规划 - "5566"改款爬坡+4Q25E ES8改款上市有望推动NIO品牌4Q25E单月销量达2.5万辆 [5] - L60销量爬坡+2H25E L90/L80上市或带动乐道品牌4Q25E单月销量达2.5万辆 [5] - 世界模型5/30推送,实现主动安全/高速领航/城区领航/智能泊车升级,停车场自主寻路功能为全球首个量产 [5]
蔚来(NIO.N)2025年一季度业绩点评:1Q25基本面承压,多维度寻求边际改善
光大证券· 2025-06-05 12: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蔚来基本面环比承压,但二季度毛利率有望修复,多维度降本将逐步体现 [1][2] - 蔚来从多角度提振基本面,世界模型正式推送或巩固智驾领先地位 [3] - 看好2025年蔚来三大品牌发力开启全新产品周期以及智能化/换电优势兑现前景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总收入同比增21.5%、环比降38.9%至120.4亿元,毛利率同比升2.7pcts、环比降4.1pcts至7.6%,Non - GAAP归母净亏损同比扩大28.2%、环比收窄4.2%至62.8亿元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846.39亿元、1202.34亿元、1576.2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8.8%、42.1%、31.1%;Non - GAAP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171.99亿元、 - 107.04亿元、 - 80.65亿元 [5] 业务情况 - 2025年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增40.1%、环比降42.1%至4.2万辆,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18.6%、环比降43.1%至99.4亿元,ASP同比降15.3%、环比降1.8%至23.6万元,汽车业务毛利率同比升1.0pcts、环比降2.9pcts至10.2% [2] - 2025年一季度Non - gaap研发费用率同比降2.6pcts、环比升7.5pcts至24.2%,Non - GAAP SG&A费用率同比升5.4pcts、环比升10.9pcts至35.0% [2] - 2025年一季度Non - GAAP单车亏损环比扩大至14.9万元,自由现金流持续承压,截至一季度末在手现金合计260亿元 [2] 发展前景 - 管理层指引二季度交付量约7.2 - 7.5万辆,预计6月起部分车型交付带动蔚来品牌毛利率修复 [2] - “5566”改款爬坡、四季度ES8改款上市交付有望带动蔚来品牌四季度单月销量2.5万辆,L60销量爬坡、下半年L90/L80上市交付有望带动乐道品牌四季度单月销量2.5万辆 [3] - 蔚来着手从多角度提振基本面,如搭载自研芯片降成本、建设渠道和网络促销量、多维度降本和调整投资提升运营等 [3] - 5月30日蔚来世界模型正式推送,实现多场景技术能力与用户体验升级,停车场自主寻路功能为全球首个量产 [3]
蔚来(NIO):2025 年一季度业绩点评:1Q25基本面承压,多维度寻求边际改善
光大证券· 2025-06-05 11: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蔚来基本面环比承压,但二季度毛利率有望修复,多维度降本将逐步体现 [1][2] - 蔚来从多角度提振基本面,后续关注新车爬坡交付能力和内部调整兑现情况;世界模型推送升级技术能力与体验,长期看好智能化/换电优势前景 [3] - 鉴于降本增效有望兑现,下调2025E - 2027E Non - GAAP归母净亏损,看好2025E三大品牌发力和优势兑现前景,维持“增持”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Q25基本面情况 - 总收入同比+21.5%/环比-38.9%至120.4亿元,毛利率同比+2.7pcts/环比-4.1pcts至7.6%,Non - GAAP归母净亏损同比扩大28.2%/环比收窄4.2%至62.8亿元 [1] - 交付量同比+40.1%/环比-42.1%至4.2万辆,汽车业务收入同比+18.6%/环比-43.1%至99.4亿元,ASP同比-15.3%/环比-1.8%至23.6万元,汽车业务毛利率同比+1.0pcts/环比-2.9pcts至10.2% [2] - Non - gaap研发费用率同比-2.6pcts/环比+7.5pcts至24.2%,Non - GAAP SG&A费用率同比+5.4pcts/环比+10.9pcts至35.0%,Non - GAAP单车亏损环比扩大至14.9万元,自由现金流承压,截至1Q25末在手现金260亿元 [2] 2Q25E展望 - 管理层指引交付量约7.2 - 7.5万辆,4 - 5月毛利率或受老车型清库影响承压,预计6月起2025款部分车型交付带动NIO品牌毛利率修复,多维度降本逐步体现 [2] 多维度改善举措及前景 - NIO品牌改款车型搭载自研芯片降成本,加大乐道品牌渠道和充换电网络建设促销量,多维度降本和调整投资聚焦提升运营,关注新车爬坡交付和内部调整兑现情况 [3] - 5月30日蔚来世界模型正式推送,升级技术能力与用户体验,停车场自主寻路功能为全球首个量产,长期看好智能化/换电优势兑现前景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55,618|65,732|84,639|120,234|157,623| |营业总收入增长率|12.9%|18.2%|28.8%|42.1%|31.1%| |Non - GAAP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8,475|-20,382|-17,199|-10,704|-8,065| |Non - GAAP EPS(元,摊薄)|-10.87|-9.92|-7.71|-4.80|-3.61| |Non - GAAP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72.3%|-341.6%|-270.4%|-128.2%|-102.3%| |P/S|0.8|0.8|0.7|0.5|0.4| |P/B|1.7|8.6|8.8|6.7|7.1| [5] 财务报表预测 - 损益表展示了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各项成本费用、利润等指标情况 [10] - 资产负债表呈现了2023 - 2027E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项目数据 [11] - 现金流量表给出了2023、2024E - 2027E经营、投资、融资活动现金流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等预测 [12]
大厂都在做换电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30 17:10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从单一动力电池制造商向新能源开拓者转型[3][4] - 公司定位为零碳科技公司 重点发展换电业务[5] - 公司正在构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换电网络 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同步推进[7] 换电业务进展 - 乘用车领域已推出巧克力换电电块 联合5家主机厂推出10款换电车型[18][19] - 商用车领域发布全球首款75标准换电块 签约1428辆换电重卡 另有6900多辆待交付[20][21] - 计划2025年自建1000座乘用车换电站 中期目标1万座 长期目标3万座[25] - 商用车领域计划今年建成300座重卡换电站 2030年前建成覆盖80%干线运力的"八横十纵"换电绿网[27] 行业痛点解决 - 通过标准化换电电块解决了行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16][17] - 联合交通部公路研究院等合作伙伴解决了商用车换电站选址和建设问题[29] - 换电站布局规划将显著提升换电便利度 降低运营成本[24][25] 换电市场前景 - 重卡换电可降低单车成本20%-30% 司机年收入可增加6万元[38] - 2024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达13.6% 同比增长136%[41] - 预计2025年换电重卡市场规模468亿元 2030年达922亿元[43] - 2030年换电、家充、公共充电桩将形成三分天下格局[34] 商业模式创新 - 推出"电池银行"灵活租赁服务 降低用户购车成本[46] - 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专属保险和低息融资方案 将重卡车身保费从4万元降至2.5万元/年[46] - 换电站可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 参与电网调峰调频[48] 政策环境支持 - 2020年起多项政策支持换电模式发展 包括试点推广和标准制定[39] - 新能源重卡享有路权优先、购置补贴及运营补贴 最高补贴达300万元[41] - 交通领域重卡碳排放占比超50% 新能源转型迫在眉睫[39][41]
中国石化、宁德时代将在微电网、电池材料等领域拓展合作
快讯· 2025-05-23 19:43
合作项目进展 - 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合作的首个重卡骐骥换电站项目已在福建正式签约 [1] - 双方"共建万座换电站"计划迈入实质阶段 [1] 合作领域拓展 - 双方将在换电、零碳、微电网、车生态、电池材料等领域继续拓展合作空间 [1] - 计划结合产业合作落地推动多层次资本运作、股权合资合作 [1] 战略目标 - 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将全面深化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1] - 合作旨在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1]
宁德时代跑马圈地港股二次上市,加上A股融资,融资近1000亿
搜狐财经· 2025-05-14 01:15
港股二次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于5月20日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发行价上限263港元/股(约244.6元人民币),拟募资310亿港元(约200多亿人民币),成为2025年迄今全球最大规模IPO [2] - 港股公开发售部分已获21倍超额认购,吸引517亿港元融资认购 [4] - 上市流程迅速:2024年12月宣布计划,2025年2月11日递表,4月10日通过聆讯,5月12日启动公开发售 [4] 融资历史与资本运作 - A股上市8年来累计股权融资702亿元(含IPO募资54.6亿元、两次定增197亿元和450亿元),叠加此次港股募资后总融资额逼近1000亿元 [5] - 公司累计现金分红565亿元,但回购金额较少(2023年回购27亿元,2025年计划回购40-80亿元,已执行15.51亿元) [6][8]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等价物达2863亿元,现金流充裕 [8][9] 募资用途与业务布局 - 港股募资90%将投入匈牙利项目第一、二期建设,强化海外本地化供应能力 [10] - 境内业务收入停滞:2022-2024年分别为251亿元、270亿元、251亿元,2024年同比下滑7% [10] - 境外收入占比提升:从2022年769亿元(占比23.4%)增至2024年1103亿元(占比30.5%),2023年峰值达1310亿元 [10] 第二增长曲线战略 - 加速换电业务布局:2025年4月联合一汽、长安等发布10款换电车型,与广汽签署全生态合作协议 [11] - 换电站建设目标激进:2025年计划1000座,中长期目标1万座和3万座 [11] 市场地位与行业背景 - 公司2018年A股上市后迅速成为全球锂电池市占率第一企业,曾为公募基金头号重仓股 [4] - 选择港股上市可规避汇率风险,便利海外建厂资金使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