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

搜索文档
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05 06:29
中国市场体量与活力 - 中国市场每秒有近6000个快递进入寄递渠道,超143万GB数据在云端传输,展现强劲经济活动 [1] - 中国拥有14亿人口、全球最大中等收入群体、超1.91亿户经营主体,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 [1] - 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1%,较2023年下降0.3个百分点,显示市场循环效率提升 [6]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中央提出"五统一、一开放"要求,包括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基础设施、政府行为尺度等 [3] - 已迭代发布5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理4218件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建立市场"四梁八柱" [4] - 出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修订反垄断法,发布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 [5]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通车后燕郊至北京副中心仅需9分钟,跨省交通效率显著提升 [6] - 沿海港口和长江干线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超90%,全国船舶检验实现"通检互认" [6] - 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建立跨电网电力交易机制,形成全国统一能源资源市场 [7] 公平竞争与行业治理 - 2024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双超1500万辆,整治新能源车无序竞争后产业活力释放 [8] - 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增加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反垄断执法和标准制定 [10] - 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打击劣质低价、侵权假冒等市场乱象 [10] 区域协同与要素流动 - 安徽六安与上海松江建立"财税分成、统计分算"机制,首个工业项目投产 [12] - 江苏与安徽企业完成首单跨省水权交易,7万立方米工业用水以0.3元/立方米成交 [12] - 全面取消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扩大医保异地结算,促进人才资源流动 [7] 内外贸一体化与开放 - 大连丹特生物实现内外贸"同线同标同质",出口与内销产品执行统一高标准 [14] - 韩国企业湖南锦智光电项目4个月落地,创外资在华投资最快速度记录 [14]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106项,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取消 [14]
【理响中国】习近平经济思想原创性贡献如何理解和把握?
人民网· 2025-08-04 14:25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观点 -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时代性、原创性、系统性,理论深度、实践广度和现实鲜活度突出 [1] - 习近平经济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概念和标识性范畴,如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新质生产力等,这些概念立足中国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2] 原创性理论成果 - 创造性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2] - 创造性提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新时代发展思路、经济政策、宏观调控提供根本遵循 [3] - 创造性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明确新阶段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 创造性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强调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对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 系统化的经济学说 -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探索创新发展规律、协调发展规律、绿色发展规律、开放发展规律、共享发展规律提供根本遵循 [5][6] -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集成,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特征、本质要求、动力、方式、路径和世界意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6]
申万宏观·周度研究成果(7.26-8.1)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8-03 00:03
汇率与日元弱势 - 6月以来日元持续弱势,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后续走势需密切关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 [9][40] - 美日关税协议达成,日本对美国进口商品关税维持不变,但承诺5500亿美元对美战略投资,涉及能源、半导体、造船等领域 [28] 反内卷与经济结构调整 - 行业供需错配是内卷主因,需通过供需再平衡破局,地方政府在新兴制造业布局中的"合成谬误"导致部分行业供过于求 [12] - 7月PMI显示反内卷政策提振价格,但供需表现与行业变化呈现"反直觉"现象 [25] - 地方政府过度布局新兴制造业虽为局部最优解,但全国层面可能加剧产能过剩 [12] 财政与政策动态 - 上半年财政支出明显前置提速,下半年能否维持高增速存疑 [17] - 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十五五"期间需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重视服务消费、产业竞争力及高质量投资 [23][24] - 价格法修正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聚焦生态保护、移民安置与技术创新结合 [31] 育儿补贴政策落地 - 多地推出差异化育儿补贴,三孩补贴最高达10万元(内蒙古呼和浩特),二孩补贴普遍在1-5万元区间 [20] - 系统性支持政策(就业、教育、医疗等)预期将逐步配套 [19] 工业企业与海外市场 - 6月工业企业利润回升,成本与营收改善支撑修复,反内卷政策或限制下行空间 [21] - 美日关税协议达成后发达市场多数上涨,越南、印度等新兴市场对美出口关税显著下调 [28] - FOMC会议维持利率不变,但两名委员支持降息25BP,鲍威尔释放鹰派信号导致美债利率与美元指数上行 [33] 高频经济指标 - 国内港口货运量保持强劲,但工业生产偏弱,建筑业开工分化,地产成交磨底 [29] - 海外高频显示美欧关税谈判僵局,欧盟拟对6930亿美元美货实施报复性关税 [28]
张少康出席瑞士国庆招待会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2 09:40
中瑞合作 - 广东与瑞士在经贸投资、科技创新、人文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1] - 广东正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1] - 广东愿以中瑞建交75周年为契机 与瑞士各界合作伙伴共促创新发展 [1]
信长星许昆林会见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陈怀宇
新华日报· 2025-08-02 07:18
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 - 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和省长许昆林会见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陈怀宇,讨论金融支持江苏发展 [1] - 信长星强调江苏正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需要金融支撑和保障 [1] - 希望中国进出口银行加大对江苏外贸新业态、企业"走出去"、重大项目建设、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支持力度 [1] 金融机构表态 - 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陈怀宇表示江苏是经济大省、开放大省,双方合作潜力大 [1] - 中国进出口银行将紧扣国家重大战略,聚焦江苏发展所需,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1] 参会人员 -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储永宏参加会见 [2] - 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副书记张劭辉参加会见 [2]
华夏时评:以“超预期”政策,全方位扩大内需
华夏时报· 2025-08-01 20:13
经济政策定调与规划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 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2] - 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包括宏观政策持续发力 释放内需潜力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防范风险 保障民生 [3] - 政策安排兼顾短期紧要事项和中长期要求 符合市场预期 [3] 消费提振与供给优化 - 经济工作核心是"有力提振消费 破除内卷" 通过优化供给端质量和创新 同时刺激内需增长 [4] - 消费提振将提升经济增长可持续性 减少对外部市场依赖 使增长成果惠及普通民众 [4] - 该方向既是下半年工作重点 也是"十五五"规划的潜在主线 [4] 消费刺激政策实施 - 政府通过"国补"等真金白银措施刺激消费 政策力度超出市场预期 [5] - 育儿补贴制度2025年实施 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覆盖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 [5] - 这是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现金补贴 突破传统民生政策框架 [5] 政策效果预期 - 生育补贴预计拉动社零增长0 2个百分点 [6] - 配套政策如免费学前教育正在部署 形成系统性支持 [6] - 民生领域将成为"十五五"促消费的重要抓手 [6]
7月政治局会议点评:政策明朗,债市回归理性
长城证券· 2025-07-31 14: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十五五”规划关键节点,延续“四稳”主线,政策更加注重精准落地与动态调整,首次提出“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对债市预期扰动或暂告段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望回归理性 [1][3] - 财政政策更积极,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当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进度已超90%,财政提速提振经济效果显现,二季度GDP同比增长升至5.2% [2] - 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倚重结构性政策工具精准投放,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行业 [2] - 内需强调民生与消费联动,深化改革重视“反内卷”,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会议背景与经济形势判断 - 2025年7月会议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需巩固拓展回升向好势头 [1][6] - 与2025年4月和2024年12月会议对比,各时期经济形势和面临挑战不同,政策侧重点也有所差异 [6] 宏观政策 - 财政政策延续“更加积极”定调,要求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今年财政赤字率上浮、政府债提速 [2][6] - 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保持流动性充裕,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支持特定行业,今年多倚重结构性政策工具 [2][6] - 首次提出“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1] 内需与改革 - 内需方面强调民生与消费联动,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3] - 深化改革重视“反内卷”,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和重点行业产能 [3] 债市影响 - 会议定调偏重政策连续性与结构优化,增量刺激布局符合市场预期,政治局会议短期对债市预期扰动或暂时结束 [3] - 预计在无新降息预期下,随着长期议题短期冷静,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重回1.7%中枢,资金宽松时处于1.65%-1.7%区间 [3] 其他政策举措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7]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帮助外贸企业,优化出口退税政策,建设开放平台 [7] -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重点群体就业,落实惠民政策,做好民生保障和安全稳定工作 [7]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证券时报· 2025-07-30 15:33
经济形势与政策导向 - 下半年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强调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与灵活性预见性结合 重点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1]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 全方位扩大内需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3] - 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反映经济基础稳 优势多 韧性强 潜力大 高质量发展积极因素积累 [2] 行业发展重点 - 促进服务业消费 文体旅商融合发展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 加快建设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 [2]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激发民营企业活力 加强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 [2] - 全国工商联引导民营经济坚守主业 做强实业 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4] 企业支持方向 - 破除"内卷" 畅通国内大循环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助力企业稳预期 [1] -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保障改善民生 为企业创造稳定发展环境 [3] - 民主党派与工商联建言献策 聚焦企业难点 如城市更新 数据市场建设等 [2][4]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召开|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30 14:51
核心观点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2] - 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2] -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3] -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3] - 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4] -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 [5]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5] - 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5] 经济形势与政策 -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要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 [4] -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4] - 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4] - 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4] - 支持经济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4] 内需与投资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 [4] - 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 [4] 改革与创新 -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 [5]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5] - 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5] -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5]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5] 对外开放 - 帮助受冲击较大的外贸企业,强化融资支持,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5] - 优化出口退税政策,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 [5] 风险防范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5] -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5] - 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5] 民生保障 - 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6] - 落实好惠民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6] - 夯实"三农"基础,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6]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6]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中国基金报· 2025-07-30 14:19
经济形势与政策导向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1] -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2] - 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3] 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4]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4] 内需与投资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 [3]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 [3] 对外开放与外贸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帮助受冲击较大的外贸企业,强化融资支持,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5] - 优化出口退税政策,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 [5] 风险防范与民生保障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5] - 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5] - 夯实"三农"基础,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5] 政策执行与各方协同 - 领导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按照新发展理念做好经济工作,企业家要勇立潮头,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竞争主动 [6] - 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