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会成本
icon
搜索文档
分析黄金百年历史的5次暴跌:从-65%到-22%的通性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10-29 01:02
黄金价格在2025年10月创下4380美元的历史新高后,单日暴跌超6%,引发市场恐慌。 这场波动并非孤立事件,回顾黄金百年历史,类似的暴跌已上演五 次,跌幅从22%到65%不等。 这些暴跌看似由不同事件触发,但深挖规律会发现,两大核心因素始终主导着黄金的命运转折:美联储货币政策与美元信用周期的共振。 历史数据显示, 每当这两大引擎同时启动,黄金的"避风港"光环便会暂时熄灭。 1996年至1999年间,黄金价格从415美元跌至252美元,跌幅达40%。 这一时期的背景是互联网科技繁荣推动美股长牛,资金大量涌入风险资产。 美国经济 强劲增长带动美元指数持续走强,而黄金的避险需求被股市的高回报率稀释。 官方机构的行为加剧了市场失衡。 1999年,英国央行宣布抛售约400吨黄金储备,引发多国央行跟随减持。 这一行动不仅改变了黄金的供需结构,还动摇了市场对黄金价值的信心。 央行抛售潮与风险资产狂欢共同形成"共振",使得黄金在三年半内持续承压。 2008年3月,黄金价格突破1000美元大关,但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迅速扭转了局势。 到同年10月,金价暴跌至680美元,跌幅超过30%。 这场暴跌的直接导火索是美联储主席保罗·沃 ...
炒黄金注意了!美联储这个动作一现金价必降,2011年教训历历在目
搜狐财经· 2025-10-25 02:18
金价巨震,投资者措手不及,历史经验再度敲响警钟 风云突变:金价一日崩跌,投资者惊魂未定 10月21日,国际金价上演惊心动魄的一幕,单日跌幅逾6%,价格骤然跌破每盎司4100美元的整数关口。仅仅在四天之前,黄金价格还一度冲上4390美元, 创下了历史性的新高,似乎预示着牛市的持续。然而,市场的转向却如此之快,让那些追高买入的投资者,特别是那些坚信"黄金只涨不跌"的初涉者,措手 不及,陷入了巨大的恐慌。 "乱世黄金"的幻觉:地缘政治风险亦让位 2022年的情景,仿佛是历史的重演。俄乌冲突的爆发一度将金价推向历史高点,市场普遍认为"乱世出黄金"。然而,随着美联储开启激进的加息周期,美元 强势回归,金价从2078美元的高位一路下跌至1618美元,跌幅高达22%。这直接打破了"乱世黄金"的传统认知,也凸显了在美联储强大的紧缩货币政策面 前,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力也黯然失色。 预期耗尽的"拐点":2020年的特殊情景 2020年7月的情况则略显不同。尽管此前金价有所上涨,但到了8月份,金价见顶后出现了20%的回落。这次下跌的核心原因并非利率的变化,而是市场对美 联储持续宽松政策的预期已经逐渐耗尽,投资者开始消化政策的未来走 ...
午餐选择背后的经济学
虎嗅· 2025-10-23 18:27
一 《中午吃什么》 [美] 泰勒·考恩 | 著,朱道凯| 译 "中午吃什么?"——这个每日必有的灵魂拷问,足以让最果决的人陷入短暂的沉思。是点开外卖软件在 无数店铺间徘徊,是走进熟悉的食堂接受既定的菜单,还是约上同事去探索一家新开的快餐店?这个看 似微不足道的日常抉择,背后实则隐藏着一套复杂的行为逻辑。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泰勒·考恩,这位以敏锐洞察力著称的"吃货",在其新著《中午吃什么:一个吃 货经济学家的美味指南》中,便试图为我们解开这个谜题。他巧妙地将经济学原理化作一双筷子,带我 们品尝日常饮食决策中的百般滋味,并指引我们走向更美味、更聪明、更高效的饮食生活。本书并非一 本枯燥的经济理论手册,而是一场充满智慧与趣味的思维探险,它将经济学请下神坛,进入烟火气十足 的餐厅与厨房。 其二,深入边缘发现价值洼地。经济学讲究在市场竞争不充分的地方寻找价值洼地。饮食也是如此,往 往存在明显的地理位置定价效应。位于繁华商圈核心地带的餐厅承担着令人咋舌的高昂租金,这部分巨 大的刚性成本必然会转嫁到菜品价格上,而口味却未必与之成正比。而与之相隔一两条街的边缘地带, 或者那些藏在老旧小区门口、写字楼背面的小店,常常隐藏着性 ...
推动金价上涨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10-22 17:03
金价又双叒叕创新高了!从 2020 年的 1500 多美元 / 盎司,一路飙到现在 4200 多,翻了快 3 倍!有人说 "黄金是避险神器",有人说 "炒黄金能暴富",但很 少有人说透:金价涨这么猛,真正的 "隐形推手" 其实是 —— 货币超发!今天咱们用大白话拆解,听完你就明白:为啥央行一印钱,金价就往上跳?手里的 钱该怎么防缩水? 首先得说清楚:"货币超发" 不是咱平时说的 "多花钱",而是央行开着 "印钞机" 猛放水 —— 比如美联储 2020 年疫情后,把资产负债表从 4.2 万亿美元直接 干到 8.96 万亿美元,相当于 4 年印了过去几十年的钱!这钱印多了会咋样?简单说就是 "钱不值钱了":以前 100 块能买 5 斤肉,现在可能只够买 3 斤,这 就是货币贬值。 而黄金呢?它跟纸币不一样 —— 全球黄金一年就挖 3500 吨左右,就这么多,稀缺性摆在那,相当于 "天然硬通货"。你想啊:如果市场上的钱翻了一倍, 但黄金就那么点,那黄金的价格能不涨吗?这就是第一层逻辑:货币超发→货币贬值→大家抢黄金保值→金价上涨。 还有个更实在的点:印钱多了,通胀肯定来。你有没有感觉最近菜价、油价都在涨?其实市场比 ...
巴菲特“卖飞”苹果,少赚500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10-21 18:47
伯克希尔减持苹果的决策与影响 - 伯克希尔在2024年及2025年大举减持苹果股票,使其错失约500亿美元的账面收益 [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伯克希尔的苹果持股从2023年底的9.06亿股骤降至2.8亿股,其中大部分出售发生在2024年第二季度,当季减持近400万股 [2] - 此次减持使伯克希尔出售了约三分之二的苹果持仓 [2] 减持交易的财务分析 - 伯克希尔最初买入约10亿股苹果股票的平均成本约为每股35美元 [3] - 出售苹果股票的平均价格约为每股185美元,该交易在2024年带来超过900亿美元的税前收益,在2025年迄今带来约60亿美元收益 [3] - 以苹果当前近262美元的股价计算,比预估平均卖出价高出近80美元,形成约500亿美元的升值空间损失 [3] - 伯克希尔为出售苹果股票支付了近200亿美元的企业所得税,约合每股30美元,使其净收益减少至每股155美元左右 [3] 减持决策的潜在动机 - 未来公司税率可能提高是减持的一个考量因素 [5] - 减持是因为苹果的持仓占比过高,该投资一度占伯克希尔股票投资组合的40%以上,减持后占比已降至25%左右,以分散风险 [5] - 市场猜测减持动机是为在2025年底卸任CEO前充实现金储备,截至2024年6月30日,伯克希尔持有的现金已超过3300亿美元 [5] 对其他重仓股的操作及公司表现 - 伯克希尔在过去一年中对另一重仓股美国银行也进行了减持,出售约4亿股,减持幅度约40%,目前持股略高于6亿股,市值超过300亿美元 [6] - 伯克希尔A类股在2024年以来上涨约9%,落后于标普500指数16%的总回报率,苹果减持被认为是拖累因素之一 [7] - 若伯克希尔仍持有超过2300亿美元的苹果股票,其股价表现很可能更为强劲 [7]
巴菲特“卖飞”苹果,少赚500亿美元
华尔街见闻· 2025-10-21 18:13
苹果公司近期表现与市场影响 - 苹果股价本周一上涨近4%,市值增至3.89万亿美元,超越微软成为全美市值第二大企业 [1] - 市场对iPhone前景重燃乐观情绪是推动股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1] 伯克希尔哈撒韦减持苹果股票分析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伯克希尔持有的苹果股份从2023年底的9.06亿股骤降至2.8亿股,减持幅度巨大 [3] - 大部分出售发生在2024年第二季度,当季减持近400万股 [3] - 伯克希尔出售苹果股票的平均价格约为每股185美元,而苹果当前股价接近262美元,比卖出价高出近80美元 [5][6] - 以当前股价计算,此次减持使伯克希尔错失了约500亿美元的潜在升值空间 [6] - 此次出售为伯克希尔在2024年带来约60亿美元税前收益,在2023年带来超过900亿美元税前收益 [5] - 为出售苹果股票,伯克希尔支付了接近200亿美元的企业所得税,约合每股30美元 [6] 伯克希尔减持苹果的潜在原因 - 未来公司税率可能提高是减持的考量因素之一 [8] - 减持有助于降低苹果持仓在股票投资组合中的占比,该占比已从40%以上降至25%左右,有效分散风险 [8] - 市场猜测减持旨在进一步充实现金储备,巩固公司强大的资产负债表,截至6月30日伯克希尔持有现金超过3300亿美元 [8] 伯克希尔对美国银行的减持操作 - 伯克希尔在过去一年中减持了其另一重仓股美国银行,出售约4亿股,减持幅度约40% [11][12] - 目前对美国银行持股降至略高于6亿股,市值超过300亿美元 [12] - 伯克希尔出售美国银行股票的价格在40美元出头,而该股周一收于52美元,错失了约40亿美元的潜在收益 [13] 伯克希尔自身股价表现 - 伯克希尔A类股周一收于740,600美元,今年以来上涨约9% [16] - 其股价表现落后于标普500指数16%的总回报率,分析认为减持苹果可能是拖累因素之一 [16] - 若伯克希尔仍持有超过2300亿美元的苹果股票,其股价表现很可能更为强劲 [17]
一万斤玉米换不来一部苹果手机,土地还要不要种?
虎嗅APP· 2025-10-21 17:24
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局限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74%,在北方平原地区如山东,该比率高达91.7% [7] - 农业机械能力受地形和天气限制,常规轮式收割机在持续降雨导致的泥泞土地中无法作业 [7] - 更高级的履带式收割机因成本较高,尚未在广大乡村地区普及 [7] 异常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2024年10月北方玉米收获季遭遇持续连阴雨天气,导致玉米被雨水浸泡并发霉 [4][7] - 异常降雨使得机械化收割无法进行,农民需人工抢收,甚至出现需用船或大盆在地里运输玉米的情况 [7][8] - 阴雨天气不仅影响玉米收获,也给后续的小麦播种带来严峻挑战 [31] 玉米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 - 玉米市场价格低迷,一斤玉米售价不到一元人民币,一万斤玉米的销售收入换不了一部苹果手机 [26] - 农业生产资料成本持续上升,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灌溉及农机社会化服务 [26] - 农民作为理性经济主体,会核算机会成本,将劳动力配置到回报更高的非农产业 [26] 农村劳动力结构与土地经营困境 - 农村劳动力外流和老龄化问题突出,村庄中主要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 [27] - 在需要大量人工介入的意外天气状况下,现有劳动力结构难以应对抢收压力 [27] - 存在土地流转困境,一方面村里缺乏愿意承接土地的经营者,另一方面部分农民因期待土地被征用获得补偿而不愿出租,导致土地闲置 [28][29] 政府应对措施与资金支持 - 多部门下拨近5亿元资金,用于受灾地区开展农机抢收、潮粮烘干及农田排涝等防灾救灾工作 [31] - 以中国玉米播种面积6.71亿亩计算,5亿元资金平均到每亩土地不足一元,按户均10亩地计算,每户获得支持不足十元 [31]
巴菲特如何在30岁前赚到100万美元
搜狐财经· 2025-10-20 21:53
投资哲学核心 - 投资基本原理包括将股票视为公司所有权、寻找安全边际、理解市场先生 [1] - 核心目标是创造让资金比个人更努力工作的系统,而非用时间直接换钱 [5] - 系统性应用正确原则是积累财富的关键,而非依赖单次幸运投资 [10] 投资策略与机会识别 - 善于在市场忽视领域寻找机会,例如被低估公司或打折资产 [1][2] - 通过套利交易获利,案例包括以股价兑换可可豆再出售赚取差价,成本仅为地铁票 [2] - 投资逻辑可基于公司清算价值高于股价等捡便宜机会 [2] 商业思维与副业经营 - 早期商业实践培养商业理解,6岁开始卖口香糖赚取差价 [3] - 将送报路线经营成生意,13岁年收入175美元(相当于2025年3257美元) [3] - 将自行车申请为商业资产获得35美元税务减免,体现财务优化意识 [4] - 弹球机生意投入25美元,最终以1200美元(相当于2025年2万美元)出售,建立被动收入模式 [4] - 副业收入可全部用于投资,加速财富积累,并传授传统雇佣关系外的商业技能 [4] 财务管理与消费观念 - 控制生活方式通胀,避免财富毁灭,理解消费的机会成本 [6] - 生活节俭开二手车、买折扣衣服,将资金优先配置于升值资产而非贬值物品 [6][7] - 先存钱后消费,年存2.5万与年存5000相比,40年后财富差距达500万美元 [7] 持续学习与知识积累 - 大量阅读与研究,每日阅读500页资料,包括年报和公司分析 [7][8] - 投资知识收益最佳,对抗通胀的最好方式是投资自身技能 [8] - 重点学习不可外包技能如沟通、批判性思维、商业心理理解,这些技能随时间增值 [8] - 早期培养的技能与洞察可在未来几十年持续产生回报 [9] 复利与执行原则 - 复利被视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理解者获益,不理解者付出代价 [9] - 组合应用副业积累本金、节俭增加资本、学习提升决策、冷门市场寻宝获得高收益 [9] - 尽早开始利用时间复利效应,6岁经商13岁建立副业帝国是典型案例 [9][12]
一万斤玉米换不来一部苹果手机,土地还要不要种?
虎嗅· 2025-10-20 16:21
也许是大数据算法的缘故,最近在抖音等社交媒体,刷到了很多"农村掰玉米"的短视频。这不是什么最新的互联网流量,只是恰逢假期,返乡大学生们用 他们的手机记录下的最真实的收玉米场景:全副武装、头戴草帽、长袖长裤,走进田埂、开启摘玉米的劳作。 每年10月,都是北方地区玉米丰收的时刻。但今年,有些不一样:本应尘土飞扬的丰收,却被不寻常的连日降雨打破。 社交媒体上的"收玉米"视频 天不遂人意 大部分时候,雨被农民视为丰收的象征。有了雨,农作物就可以茁壮成长,就可以省一次浇地的钱。但作物收获时,就不再盼着雨来了,既有传统的因 素,也有现代的逻辑。 今年玉米收获季,在山东、河南这片广阔的平原,本该秋收的日子却迎来了一场连绵的雨。这意味着玉米会被雨水持续泡着,然后发霉;收割机进不了泥 泞的土地,机械化收割没有用武之地;玉米运输车也不能装太多,否则就会陷在地里。 根据相关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超过74%。在北方平原地区,这一数字更高,例如山东的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高达91.7%。但与一般人的想象有所不同,农业机械并非万能,其能力边界仍牢牢地为地形、天气所限制,当雨打湿土地时,常规的轮式收割 ...
马云预言应验?2025年开始手中有存款的人,或将要面临2大现实?
搜狐财经· 2025-10-18 03:46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在2025年及未来的经济环境下,仅持有现金存款可能面临的财富缩水与增长机会错失两大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资产配置与个人能力提升建议 [1][3][5][6] 现金购买力下降 - 市场货币供应量增速超过商品和服务生产增速将导致物价普遍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 [3] - 银行存款利率通常难以跑赢真实通货膨胀率,导致资产实际缩水,例如100元能购买的大米从50斤减少到45斤 [3] - 应对思路包括多元化资产配置,如投资优质不动产、股票或基金、黄金等硬通货,以及投资自身能力以增加收入 [3] 财富增长机会错失 - 持有大量现金可能错失经济增长和转型期的新产业机遇和投资风口,承担机会成本 [5] - 在经济结构向数字经济、绿色能源转型过程中,财富分化的效应会更明显,仅依靠存款利息会导致财富地位相对倒退 [5] - 应对思路包括保持学习、关注政策与科技趋势,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尝试新投资领域,并树立长期投资观念 [5][6] 对普通存款人的建议 - 建议普通人审视财务状况,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财务目标 [7][9] - 应根据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将资金合理分配到现金、保险、债券、基金、股票、房产等不同资产类别中 [9] - 提升财商和独立思考能力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根本,并对网络上的专家预言保持警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