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柔性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工美杯”北京工艺美术大赛20届成果展发布会在京召开
消费日报网· 2025-09-18 11:16
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北京作为"设计之都",高度重视工艺美术工作。当 前,我们正处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人工智能、柔性 制造、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传统工艺美术的设计、生产与传播方式。下一步将通过强化数字 赋能,发展智慧工美;强化时代特征,发展时尚工美;优化产业生态,发展融合工美。谋划建设文商旅 产一体的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园区,做大工艺美术行业规模,培育国家级工艺美术特色产业集群。 在作品捐赠环节,四位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向中国工艺美术馆捐赠代表作。北京一级工艺美术大师、景泰 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克捐赠《福禄万代熏》;北京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全国技术能手郭卫军捐赠 玉雕《白玉绞丝镯》;北京一级工艺美术大师曲波捐赠玉雕《兰花》;北京三级工艺美术大师徐加翠捐 赠景泰蓝《苍龙教子抱月瓶》。这一举措是北京工艺美术行业与国家级专业馆所深化合作的重要体现, 将进一步推动艺术精品惠及社会公众。 北京工艺美术扎根千年古都文化沃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推动工艺美术在材料、技艺、主题 等方面不断突破,涌现出众多精品力作。自2012年北京市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 ...
东利机械:锚定未来,多维度布局驱动业绩增长
全景网· 2025-09-15 16:57
公司发展亮点与战略方向 - 公司紧跟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柔性制造方向推进新产品开发 [1] - 募投项目竣工投产后新能源减速机齿轮等多个项目前景广阔 [1] - 自主研发的悬架减振器已量产并成为业绩增长新动力 [1] 业务拓展与市场布局 - 公司积极拓展新领域并挖掘新增长点 [1] - 基于中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近两年加大国内市场开发力度 [1] - 远期规划国内外市场各占50%份额通过多维度布局推动业绩攀升 [1] 客户与供应链地位 - 公司作为汽车整车厂商的二级或三级供应商主要供应世界各大汽车零件总成厂商 [1] - 在国内外市场积累长期稳定合作的全球知名客户多数属于行业龙头企业 [1] - 核心客户包括AAM集团、VC集团、MUVIQ集团、FUKOKU集团等跨国集团 [1] - 汽车零部件产品最终用于奔驰、宝马、奥迪、通用、福特、雷诺、保时捷、宾利、法拉利、捷豹、路虎、大众、沃尔沃、长城等国际知名品牌 [1]
5微米隔膜薄如蝉翼,探秘恩捷股份“智慧工厂”里的黑科技
华夏时报· 2025-08-21 17:29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63亿元,同比增长20.48% [2] - 湿法锂电池隔离膜业务持续巩固全球领先地位 [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隔膜在全球电动汽车上的装载量约达19.9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2.7%,以接近26%的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 [8] 智能制造 - 云南玉溪基地采用工业4.0最高标准的"灯塔工厂"设计,实现全流程智能化控制和柔性制造 [3] - 自主研发的在线涂布工艺将基膜制造与涂覆工序合二为一,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一致性 [4] - "四位一体"质控体系实现从粒子到成品的全生命周期追溯,重新定义行业标准 [4] - 主力产品厚度仅5微米,针刺强度达560克,较常规7微米产品提升16.7% [3] 技术优势 - 近三年年均研发费用7亿元,累计获得锂电池隔膜相关有效专利授权505件(含40件国际专利) [6] - 拥有超过130种隔膜产品,满足动力电池、储能和3C电子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6] - 5微米超薄高强隔膜提升电池体积能量密度,纳米孔道结构使离子电导率提升13.3% [6] - 已构建覆盖"液态-半固态-全固态"电池的全技术路线产品矩阵 [7] 前瞻布局 - 2021年成立子公司切入固态电池材料领域,选择硫化物技术路线 [7] - 已开发纯度99.9%以上的硫化锂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产品 [7] - 玉溪基地在建年产1000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项目,十吨级中试线已贯通 [7] - 判断固态电池将与液态、半固态电池长期共存,首先应用于高精尖领域 [7] 市场地位 - 服务全球超过50家头部电池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LGES等 [8] - 产品覆盖亚洲、欧洲及北美市场 [8] - 通过持续适度超前开发确保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8]
这一领域机器人,我国首批!
中国电力报· 2025-08-13 12:53
海油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研发突破 核心观点 - 国内首批自主研发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设备系统在天津集成完工,进入测试验收阶段,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关键节点柔性制造技术取得突破 [1] 柔性制造技术定义 - 柔性制造是一种应对大规模定制需求的新型生产模式,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产品设计更新及制造过程变动 [3] - 该技术涉及机械工程、人工智能、传感等多学科交叉,对智能决策、环境感知和控制系统要求高,目前国际上仅有少数国家掌握 [5] 智能焊接机器人特性 - 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具有视觉识别能力,具备高度灵活性、环境适应性和智能化控制,适用于复杂环境下多种类、定制化焊接工作 [6] - 本次集成的3套机器人具备管节点预制智能组对焊接、组块节点智能焊接、深水导管架加强环及压溃环智能焊接能力 [7] 设备技术参数与创新 - 设备系统单机最大承载工件能力达30吨,设计寿命20年,核心软件与工艺库实现100%自主研发 [9] - 项目团队攻克焊缝AI视觉识别、三维激光视觉智能组对、多层多道智能排道焊接等10余项技术创新,实现一键启动智能焊接及轨迹纠偏等功能 [11] 研发理念与行业应用 - 公司创新提出"定制产品向标准产品转型,标准产品向标准部件延伸"工程理念,针对海洋工程结构焊接精度难题开发智能焊接系统 [9] - 团队正推动设备从"焊得了"向"焊得精、焊得快"升级,目前处于调试验收阶段 [13]
具身智能:机器人打破“专用”枷锁 柔性制造迎来新范式
环球网· 2025-08-11 12:10
制造业自动化痛点与转型 - 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柔性制造需求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化封闭环境、单一指令模式存在根本性矛盾 [1] - 矛盾推动机器人控制技术从基于精确模型的编程式控制转向基于数据驱动学习的具身智能 [1] - Transformer架构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正向机器人领域深度渗透 [1] 具身智能的技术特点 - 具身智能机器人初期在单一场景的效率可能低于专用机器人,通用性与效率呈现负相关 [2] - 具身智能赋予机器"理解"与"规划"能力,突破传统工业机器人依赖精确指令的局限 [4] - 多模态大模型和具身大模型使机器人具备理解模糊任务指令、动作规划与执行的能力 [4] 数据驱动与架构设计 - "数据金字塔"理论包含底层互联网视频文本数据、中层仿真合成数据与动作捕捉数据、塔尖真实场景数据 [5] - 分层构建技术依托多模态预训练底座,利用任务数据和互联网数据构建基础空间理解能力 [7] - "一脑多小脑"模式结合通用"大脑"(基座模型)与专用"小脑"(真机数据微调),平衡通用性与场景效率 [7] 行业落地路径与生态协作 - 具身智能落地将经历"单一结构化场景-半结构化场景-逐步通用"的渐进路径 [7] - 科大讯飞"平台+赛道"战略通过"讯飞超脑2030计划"赋能生态伙伴,推出"即插即用"机器人智能语音背包 [8] - 聆动通用聚焦工业制造、物流及零售领域,牵头起草《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要求》国家标准(GB/T 44589-2024) [8] 行业协同与技术进展 - 世界机器人大会等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加速技术从实验室向产线渗透 [8] -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显著,从去年蹒跚学步到今年稳定行走并完成操作任务 [8] - 机器人正从执行预设程序的"机械臂"进化为理解、规划并适应复杂环境的"智能体" [8]
节卡机器人冲击科创板,聚焦协作机器人领域,2024年扭亏
格隆汇APP· 2025-08-07 13:16
公司概况 - 节卡机器人即将在科创板上会,保荐人及主承销商为国泰海通证券 [1] - 公司注册地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实际控制人李明洋通过直接持股及一致行动关系间接控制公司41.63%的表决权 [1] - 公司专注于协作机器人整机及相关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从事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 [1] - 主要客户包括进和、东山精密、中国中车、星宇股份、立讯精密、施耐德、华域汽车等 [1] 行业背景 - 协作机器人作为工业机器人的新兴分支,受益于"柔性制造"和"人机共融"需求增长,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 [1] - 2023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达到5.7万台,复合增长率约32%,占工业机器人比例从2.7%提升至10.5% [1] - 2024年国内市场国产化率达90.25%,较上年提升1.21%,成为全球最大协作机器人市场 [1] 产品结构 - 核心产品为协作机器人整机,涵盖Zu系列、Pro系列等多品类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3C电子、半导体等工业领域及商业、医疗等服务领域 [1] - 2022-2024年机器人整机营收占比分别为77.24%、73.23%、93.63% [2][4] - 机器人系统集成等其他项目占比较低,2024年占比3.42% [4]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分别为2.81亿元、3.50亿元及4.00亿元 [4] - 净利润波动较大,分别为573.57万元、-2854.73万元、622.80万元 [4]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4.29%;归母净利润-1996.56万元,同比下降513.55% [7][10] - 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0.20%、48.25%、57.20%,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30.83%、32.07%、31.96% [10][11] 经营情况 - 净利润波动原因包括市场及客户导入阶段销售规模较小、研发和市场推广投入较大、2022年股权激励计提股份支付费用 [5] - 2025上半年亏损主要来自一季度销售淡季,二季度已实现盈亏平衡 [8] - 期间费用比上年同期增加1248.26万元,营业毛利比上年同期下降314.54万元 [8] 募资计划 - 拟募资6.76亿元,投入智能机器人生产项目(3.7亿元)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3.06亿元) [12][13]
【高端访谈】巨能股份高管详解上半年经营亮点和应对挑战的四大举措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6 12:49
公司业绩与经营亮点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605.87万元,同比下降3.61%,归母净利润为182.17万元,同比增长127.0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8.47万元,同比增长111.23%,基本每股收益0.02元 [3] - 主营业务呈现三大亮点:智能制造标杆项目落地(一汽解放亿元级智能工厂项目投产并获"最佳合作伙伴奖"),新能源领域突破(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轮毂轴承自动化产线批量调试),技术壁垒强化("AI+柔性制造系统"促成多家合作) [3][4] - 2024年汽车行业营收占比接近80%,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收入占比约23%,但整体毛利率不及预期,归母净利润-115.04万元,同比下降104.66% [5] 技术研发与战略方向 - 研发聚焦柔性化、智能化、大型/重型化三大方向:柔性化技术实现"一条线、多品种"无人化运行,智能化通过工业软件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大型/重型化面向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结构件 [6][9] - 技术攻坚方面完善柔性制造模式智能工厂平台开发,市场拓展方面延伸至航空航天、铸造、核电等新领域 [4][5] - 具体研发成果包括:工业机器人柔性运动控制算法、智能工厂管控软件、FMS批量系统交付、多品种兼容智能化产线(小鹏汽车关键零部件应用) [5][9]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营收、盈利预计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下半年将以柔性制造为核心构建"硬件+软件+服务"智能制造生态系统 [1][4] - "技术深耕+行业拓展"双轮驱动策略:研发投入加码、市场结构优化、产品技术迭代、服务模式升级(远程主动服务平台提供预测性维护) [5] - 重点布局非汽车行业"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需求,推动自动生产线从刚性向柔性升级 [6]
“WAIC 2025”前瞻:机器人打鼓剥蛋、智能体需求爆发、柔性智造浪潮涌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20:14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概况 - 大会将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办,目前筹备工作有序推进 [1] - 东浩兰生集团作为承办单位之一,透露大会将有百款首发创新产品亮相 [1] - 核心展区"WAIC里"主题街区将展示机器人在老上海里弄场景中的高精度操作能力,体现认知智能、运动智能和交互智能的迭代发展 [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展示 - 模型应用领域:西门子将国内首秀Industrial Copilot工业助手 [2] - 具身智能领域:特斯拉带来Tesla Bot,宇树科技展示拳击机器人 [2] - 智能硬件领域:AI萌宠、AI眼镜、AI算力本、多语种AI透明屏等终端产品首发 [2] - 智元机器人将在首日发布灵犀X2-Pro机器人,展示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物流等五大场景的应用 [3] - 理想汽车将展出MEGA家庭科技旗舰MPV,搭载可完成语音指令的车载智能体 [9] - 特赞科技将带来商业研究智能体atypica.AI,采用Creative Reasoning推理框架模拟人类决策 [9] 工业智能化发展 - 人形机器人在柔性制造中具有优势,能更好应对小量多批次的多变需求 [3] - 黑湖科技聚焦AI驱动的云原生制造协同平台,通过"软件+AI"提升工厂协同效率 [3] - 黑湖科技推出"工业数字化Agent",可基于实时数据自动生成标准流程及个性化调整逻辑 [4] - 工业智能体成为解决工业黑箱、高成本、低泛化问题的现实突破口 [4] 智慧出行与城市服务 - 大会场馆外将展示"空地一体化"智慧出行网络,包括飞碟eVTOL起降、无人机消防与监测等 [9] - 现场观众可体验L4级无人出租与无人巴士等智慧交通 [9] 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 - 徐汇区将成立5亿元人工智能领域青年创业基金,扶持早期初创项目 [12] - 浦东新区聚焦关键技术、发展要素和生态服务,已汇聚数百家创新主体 [12] - 浦东将启动万卡规模智算中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建设 [12] - 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将发布《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合作倡议》 [12]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大模型为全球提供了高质价比的人工智能产品服务 [2] - 中国强化智算基础设施布局,推动语料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支持模型企业技术探索 [2] - 国家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基地在交通、医疗、制造等重点领域加速赋能 [2]
驾驭工业场景挑战!灵心巧手即将推出全新“工业大师”灵巧手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1 18:35
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手行业发展 - 人形机器人将在2025年迎来量产元年 灵巧手落地应用的新元年也即将到来 工业灵巧手已从设计初探迈入落地战场 工业生产半开放场景的标准化、高精度刚需成为灵巧手落地的理想试验场 [1] - 灵心巧手推出的Linker Hand系列灵巧手在国内率先开辟高自由度灵巧手市场 推动产品和技术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主售产品L10、L20及L30均实现20个以上自由度 展现出优良精度和性能表现 高灵活性可支持完成更复杂的人手工作 目前月订单已过千 [1] 灵心巧手产品技术突破 - 针对工业场景需求 公司即将推出两款高自由度"工业大师"灵巧手:Linker Hand L6工业版具有6个主动自由度和12个总自由度 L20工业版具有17个主动自由度和21个总自由度 可适配不同灵活性需求 [2] - 新产品配备全新"超强电缸"驱动模块 实现驱控一体化高度集成 驱动效率高达90% 达行业传统产品2倍以上 丝杠末端推力200N 指尖末端力20N 满足工业场景大力矩需求 实测寿命超百万次 达同业2-3倍 同时降低运行噪音 [4] - 采用新型智能材料提升整手可靠性 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用性好等工业级品质 适应生产环境中碰撞、摔落等实际工况 [5] 工业场景应用前景 - 工业场景具有物理边界明确、干扰变量少、作业流程标准化等特征 具备新质生产力替代性 灵巧手依靠多模态感知能力可精准补偿环境扰动 实现多种工具操作 将成为未来工业柔性生产基础设施 [7] - 柔性生产、精密装配、特种物流等场景已体现高度落地可能 灵巧手不仅是"仿生手指" 更将成为柔性制造的决策执行终端 其应用突破映射工业从"规模优先"转向"弹性即竞争力"的变革趋势 [7] 行业生态 - 文档列出了包括工业机器人、服务与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如埃斯顿自动化、优必选科技、灵心巧手等 以及核心零部件企业如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等 [11][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