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消费
搜索文档
中经评论:新消费增量从何而来
经济日报· 2025-11-21 08:04
拓展新的消费增量,关键在于提升供需适配性。来自需求侧的变化,要求供给体系必须作出更加灵 敏、精准的回应。如果供给创新滞后于需求升级,消费潜力就难以充分释放;如果供给质量不能满足消 费期待,市场活力就会受到抑制。因此,提升供需适配性不仅是激活消费潜力的有效举措,更是畅通经 济循环的关键环节。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把握好几个关系。首先,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融合至关重要。人工智能、大 数据等新技术正推动制造业向柔性化、定制化转型,服务业向智能化、场景化升级。新能源汽车、智能 家居等创新产品快速渗透,即时零售、数字文旅等新业态不断打破传统消费边界。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 应用,不仅是"从无到有"的突破,还是"从有到优"的提质。 统筹好培育新增长点与巩固基本盘的关系。拓展增量不能以忽视甚至牺牲存量为代价。在积极拓展 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服务消费等新领域的同时,必须重视汽车、家电、家居、餐饮等传统消费的基础 性作用。这些传统领域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关联着广泛的产业链和就业群体,是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支 撑。"拓新"与"稳旧"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例如,为传统家电注入智能元素,可以有效刺激以旧换新的需 求;用数字化手段优化线下商圈与餐饮 ...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2025年1-10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新浪财经· 2025-11-20 08:30
2025年1-10月,我国电子商务在提振消费惠民生、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 发挥积极作用,不断释放商务发展新动能。数字消费助力扩内需惠民生。数字消费、品质电商以新供给 创造新需求,不断激发消费潜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0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6%。智能产 品、网络服务、即时电商增长亮眼,据商务大数据监测,AI眼镜、智能手表等智能穿戴网零额增长 23.1%,网络服务消费增长21%,其中线上购券-线下体验的到店餐饮增长25.1%,即时电商便利消费需 求,销售额增长24.3%。产业电商助力数智化转型。惠企对接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柔性制造能 力,主要电商平台开展产业电商对接超400场,带动重点监测的纺织、药品等领域产业电商交易额增长 5.5%、3.4%。在山东举行"数商兴农"活动,联动山西、甘肃、江西等地,推动电商赋能特色农产品销 售。据商务大数据监测,1-10月农产品和农村网络零售额分别增长9.5%和7.5%。 ...
加快服务消费扩容提质
搜狐财经· 2025-11-19 07:09
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服务消费表现亮眼。2020年至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 增长9.6%。今年9月,商务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更大力度提振消费、 扩大内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 的建议》提出,"以放宽准入、业态融合为重点扩大服务消费"。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把握升级趋势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扩大服务消费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看待服务消费未来发展潜力? 谭永生(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服务消费是促进民生改善 的重要支撑,也是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升级趋势 日益明显,正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需充分认识发展服务消费的重大意义及其发展潜力,坚持扩大 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扩大服务消费是扩内需的现实需要。商品消费多以满足功能性需求为主,边际效用会逐步递减,如居民 不会在短时间内重复购买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服务消费更强调情感和体验层面的满足,具有持续 升级和反复消费的特性,这 ...
多项数据全球第一!数说我国消费大市场的“世界之最”
搜狐财经· 2025-11-17 22:35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 - 充分释放消费大国的市场潜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增强内生增长动力的关键举措 [1] - 14亿消费者支撑起全球独有的超大规模市场体量 [1] 汽车与家电行业 - 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6年位居世界第一 [3] - 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家电销量位列全球榜首 [3] 农产品消费市场 - 是蔬菜、水果、猪肉、水产品、鸡蛋等农副产品的最大消费国 [3] 文化与旅游消费市场 - 拥有超过9万块电影银幕,构筑全球最大的电影放映网络 [5] - 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国内旅游市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49.98亿,同比增长18% [5] 数字消费市场 - 拥有全球最大的网上零售市场,网上零售额连续12年全球第一 [7] - 今年前10月网上零售额达12.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 [7] - 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全球第一,2024年达到563.7万亿元 [9]
VR试衣镜、机器人乐队各展身手 湖南涌现新型数字消费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22:11
文章核心观点 - 湖南新型数字消费场景不断涌现,涵盖零售、文旅、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1][2] 数字消费技术应用 - 时尚品牌服装店利用5G+VR/AR技术实现VR试衣镜,可快速识别顾客身材,一分钟试穿十几套衣服 [1] - 系统能自动分析购买者三维与衣物的匹配度,未来可实现远程实时试衣 [1] - 数字消费场景包括VR试衣、AI试妆、AI丝巾定制、针灸机器人、机器人乐队等 [1] 机器人技术发展 - 机器人技术公司打造的人形机器人乐队可通过AI视觉识别乐谱演奏歌曲,吉他机器人可独奏 [1] - 该机器人乐队被租用于城市庆典、文化节、迎新晚会等活动,部分博物馆、科技馆引入开展全天候演出 [1] - 湖南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推动机器人在文旅演艺、教育服务、公共文化等领域规模化落地 [1] 数字文旅与文博创新 - 湖南祁阳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内,唐代诗人元结以数字人形态与游客对话,游客可体验虚拟雕刻、数字碑拓 [2] - 湖南省博物馆正打造“辛追夫人”3D数字人AI智能体,未来将带领游客逛馆 [2] 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 - 湘绣传承融入数字基因,推出的熊猫刺绣摆件通过AR技术使消费者可与湘绣大熊猫互动 [2] 数字消费覆盖领域 - 数字消费作为新型消费的重要组成,涵盖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内容消费及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费 [1] - 湖南数字消费延伸至文旅、交通、养老、潮流科技产品等领域 [1]
从技术到场景 数字消费从“可选”变为“必需”
搜狐财经· 2025-10-14 12:31
政策支持与行业定义 - 商务部等8部门出台指导意见,首次明确界定数字消费,涵盖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内容及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费 [1] - 意见从丰富供给、培育主体、优化支撑、营造环境四方面提出14项具体任务发展数字消费 [1] - 明确要优化数字消费支撑体系,扩大数字消费领域公共数据供给,推动公共数据与企业数据融合开发 [8] 市场规模与渗透率 - 2024年中国居民数字消费规模达23.8万亿元,占整体消费的44.2% [6] - 数字消费已从“可选项”转变为社会运行的“必需品”,渗透到衣食住行、娱教医养等生活方方面面 [4] 新兴消费场景与应用 - 低空经济领域,无人机配送咖啡、餐食等实现5-15分钟内快速送达,完成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的跨越 [4] - 文旅消费数字化转型深入,AR智慧游览、非遗互动、3D手办定制、数智指路机器人等覆盖全场景 [5] - 零售数智化趋势明显,智能导购屏、自助样品派发机、虚拟试妆镜等智能终端提升购物体验 [5] - 全屋智能系统已服务超千万家庭,智能音箱、AI看护摄像头等实现自动化环境调节与安全监护 [5] 数字基础设施支撑 - 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5G基站总数达464.6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54亿户 [6] - 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90%以上行政村通5G的泛在连接 [6] - 在用算力设施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 [6] - 人工智能大模型已发布1500余个,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人工智能终端已超百款 [7] 数据要素价值与行业赋能 - 中国电信依托云网融合优势,服务300+省市政务云建设运营、100+城市数据智能平台建设 [8] - 在智慧文旅领域,通过“一部手机游甘肃”项目实现个性化行程规划与精准服务推荐 [8] - 在医疗健康领域,为医院打造天翼云平台,实现高效协同的远程诊断 [9] - 在数字治理领域,创新打造数字乡村平台,探索现代化+网格化基层治理新模式 [9]
数字消费时代来临 浙江加速布局新赛道
搜狐财经· 2025-10-14 00:21
政策指导框架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聚焦数字消费、数字时代、美好生活3个关键词,从丰富供给、培育主体、优化支撑、营造环境4方面部署任务 [2] - 政策着力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 [2] 数字消费市场概况 - 2024年中国居民数字消费规模达23.8万亿元,占居民消费总额的44.2% [2] - 数字消费呈现四个特点:数字产品创新活跃(如智能手表、具身智能)、数字服务支撑增强、数字内容消费潜力释放、数字渠道覆盖广泛 [2] 区域发展案例:浙江省 - 2024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27.4%,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22.1个百分点 [3] - 浙江推出《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支持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数字消费新型业态 [3] -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举办,推出100个数字消费场景体验 [3] 具体业态与增长路径 - 即时零售、闪购等新零售兴起,例如天猫“618”期间淘宝闪购带动3C数码等品类成交创新高 [3] - 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实现显著增长,电影、网络视听等领域保持较高增速 [2] - 政策支持发展“人工智能+消费”,鼓励人工智能、智能穿戴等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 [3][4] 财政与金融支持举措 - 鼓励通过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降低数字消费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4] - 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4] - 运用专项债等工具补齐城乡数字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县乡村物流体系与5G网络覆盖 [4]
数读中国 一组数据看懂我国数字消费潜力
人民网· 2025-10-05 09:01
数字消费整体规模与增长 - 今年1至8月全国网上零售额近10万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 - 今年前7个月即时零售交易额和直播电商交易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7] 智能硬件与装备制造增长 - 今年7月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80.8%,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21% [6] - 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8.9% [6] - 今年1至8月智能穿戴设备线上销售额增长25.2%,电脑增长23.7%,手机增长20.2% [10][11] 智慧养老与新兴消费领域 - 今年上半年智慧养老技术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7% [4][5] - 今年上半年老年智能与可穿戴装备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6% [5] 消费场景与模式拓展 - 智能家居、AI眼镜等新产品带动数字消费持续升级 [6] - 数字消费新模式涉及范围从餐饮到美妆、从药品到旅行,紧跟消费需求 [8]
2024年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规模占居民消费超四成
新华网· 2025-10-03 15:22
数字消费规模与重要性 - 2024年中国居民数字消费规模达23.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居民消费总额的44.2% [1] - 数字消费是新型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内容及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费 [1] 政策指导方向 - 商务部等部门出台指导意见,旨在促进数字消费提质扩量,支持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内容高质量发展 [1] - 政策围绕落实"人工智能+"行动,鼓励企业加速研发创新,推进人工智能与更多消费领域融合应用 [1] - 政策引导数字化赋能文博场馆、旅游景区、休闲街区,打造沉浸式、体验式多元化消费场景 [1] 民生与服务领域应用 - 指导意见聚焦美好数字生活需要,坚持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持续创新数字产品与服务供给 [2] - 政策重点关注生活服务、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民生领域,通过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高质量打造智慧化服务应用场景 [2]
持续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软环境
经济日报· 2025-09-29 05:50
数字消费政策与市场发展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标志着数字消费发展进入系统推进全面升级新阶段 [1][2] - 2024年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规模达23.8万亿元 相当于当年居民消费总额44.2% [1] - 政策明确从供给创新、主体培育、生态优化、环境营造四方面发力 构建高效协同数字消费生态体系 [2] 技术应用与产品创新 - 数贸会集中展示生成式AI、多模态感官交互技术 推出AI数字陪跑、VR大空间等100个数字消费场景体验 [1] - 政策鼓励增加人工智能终端产品有效供给 释放人工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新产品消费潜力 [2] - 数贸会集聚218家企业 首发10余款新产品 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1] 行业支撑体系优化 - 需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支持符合条件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 - 强化完善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以优化数字消费支撑体系 [2] - 持续推进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3] 消费场景与业态创新 - 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式多元化消费场景 推动人工智能与更多消费领域融合应用 [2] - 发展智慧商圈、智慧街区等数实融合新载体 实现展会流量向数字消费增量转化 [1][3] - 数字消费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变 政策体现全方位布局的战略思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