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业务
搜索文档
中国广核(003816):广东取消变动成本补偿电价有望回升,完成惠州核电资产注入
国信证券· 2025-11-04 19:3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并予以维持 [1][4][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受市场化电量增加和电价下降影响,营收与净利润同比下滑,但发电量保持增长 [1][9] - 2026年广东取消核电变动成本补偿机制,预计将推动上网电价触底反弹,叠加新机组投产,公司业绩有望改善 [2][17] - 公司已完成惠州核电等资产的注入,增强了长期发展的资产基础 [3][19] - 核电增值税政策进行调整,但预计短期内对公司盈利无显著影响 [3][1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97.23亿元,同比减少4.09%;归母净利润85.76亿元,同比减少14.14% [1][9]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205.56亿元,同比减少10.21%,环比增加7.40%;归母净利润26.24亿元,同比减少8.81%,环比减少10.32% [1][9] - 前三季度总发电量1828.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7%;上网电量172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7% [1][9] - 第三季度单季总发电量625.11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37%,环比增加3.95%;上网电量588.1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39%,环比增加3.79% [1][9]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3.5%,同比降低3.1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1.58%,同比下降3.31个百分点 [11]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0.03%,管理费用率3.05%,财务费用率5.76%,研发费用率1.48%,合计费用率10.32%,同比降低0.23个百分点 [11] - 2025年前三季度ROE为6.95%,同比降低1.65个百分点 [11]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净流入207.92亿元,同比减少19.5%;投资性现金净流出42.54亿元,同比增长54.7% [11][1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94.10亿元,2026年107.49亿元,2027年117.3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14%、9% [4][8][20]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0.19元,2026年0.21元,2027年0.23元 [4][8][20]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市盈率21.1倍,2026年18.5倍,2027年17.0倍 [4][20]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865.64亿元,2026年953.94亿元,2027年1035.09亿元 [5][22] 业务运营与发展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管理28台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3179.6万千瓦;在建机组20台,装机容量2422.2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44.46% [16] - 在建机组中有4台处于调试阶段,2台处于设备安装阶段,3台处于土建施工阶段,11台处于FCD准备阶段 [16] - 预计2025年投产1台机组,2026年投产2台机组,2027年投产2台机组 [16] - 公司已完成对中广核惠州核电有限公司(82%股权)、中广核惠州第二核电有限公司、中广核惠州第三核电有限公司、中广核湛江核电有限公司(后三家100%股权)的资产注入 [3][19] 行业与政策动态 - 广东电力交易中心通知,2026年取消对核电的变动成本补偿机制,预计可使核电市场化电价提高约0.04元/千瓦时,即使在电价触底0.372元/千瓦时的情况下也能提高约0.02元/千瓦时 [2][17] - 国家调整核电增值税政策,对2025年10月31日后核准的机组不再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但对已投产或已核准未投产机组设置了过渡安排 [3][19]
沃尔核材2025年9月25日涨停分析:业绩增长+通信业务+核电业务
新浪财经· 2025-09-25 10:14
股价表现 - 2025年9月25日触及涨停 涨停价34.97元 涨幅9.19% 总市值437.31亿元 流通市值397.26亿元 总成交额48.95亿元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46% 净利润增长33.06% 现金流状况良好 [2] - 通信线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2.46% 其中高速通信线收入增长397.80% [2] - 新能源业务直流充电枪2024年度营业收入位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2] 业务发展 - 新材料项目属于关键基础材料领域 契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 [2] - 核电业务持续推广核安全(1E级)电缆附件产品 与三大核电公司均有合作 中标率领先 [2] - 完成核电站80年寿期核安全级电缆附件的研制及鉴定 [2] - 通过外购peek材料自主研发的PEEK热缩管已具备量产能力 [2] 市场关注度 - 9月23日入选龙虎榜 成交额80.42亿元 [2] - 拟发行H股并上市 有助于推进国际化战略 提升品牌形象和拓宽融资渠道 [2]
调研速递|苏州海陆重工接受华西证券等3家机构调研,核电业务成关注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6 15:57
调研基本信息 - 2025年9月16日10:00-11:30在董事会秘书办公室举行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机构包括华西证券 华泰柏瑞基金 华夏未来资本的代表人员 [1][2] - 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张郭一 [2]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涵盖工业余热锅炉 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及核安全设备制造销售 [3] - 业务包括固废 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 [3] - 同时经营光伏电站运营业务 [3] 核电业务发展 - 公司自1998年涉足核电设备制造 拥有20多年发展历程 [3] - 完成多个国际 国内首件(台)制造任务 [3] - 核安全设备产品包括安注箱 堆内构件吊篮筒体等多种设备 [3] - 第四代核电装备项目正有序推进 投产后将突破产能瓶颈 [3] 生产经营状况 - 2025年至今生产经营情况符合预期 各项目正常推进 [3] - 公司计划在深耕主业基础上加大技术创新与管理力度 [3] - 将强化管理与成本控制 优化资源配置以增强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3]
调研速递|浙江金盾风机股份有限公司接受12家机构调研,核电业务成关注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1 18:18
公司业绩与业务结构 - 受大环境影响 控股子公司同风源机电安装项目因工程审计缓慢无法确认收入 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下降 [2] - 核电业务板块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大幅增长 从在手订单及行业趋势看 核电业务有望成未来业绩主要增长点 [2] - 核电业务收入未来几年有望达公司整体营收50%以上 [2] 订单与市场拓展 - 公司目前整体在手订单约7.28亿元 其中核电在手订单3.58亿元左右 [2] - 正积极参与海外核电项目 已取得一些进展 [2] -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招标时间尚未确定 公司已在林芝设办事处 前期在西藏地区和大型水电站领域有应用业绩 [2] 新产品与技术布局 - 新业务集中在低空飞行器上 涵道智能推进器未来主要应用于飞行汽车、工业无人机及高端航模等领域 [2] - 相关技术还可用于我国新一代装甲车辆、舰船动力散热装置 技术发展围绕更高效率、更安静、更智能、更融合目标 [2] - 核级通风设备满足最高核安全标准 抗震与可靠性突出 已广泛应用于华龙一号等主流核电项目 [2] - 高原通风系统采用专用风机、大容量制氧装置及高可靠电控系统 具有高效稳风、安全增氧、环境适应性强三大核心优势 [2] 战略发展方向 - 未来若有收并购机会 将着眼于低空经济行业上下游及横向拓展方向 [2] - 核电业务成为未来业绩主要增长点 海外核电项目取得进展 [2] - 针对雅鲁藏布江水电站项目 公司提前布局西藏地区市场 [2]
金盾股份(300411) - 300411金盾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1
2025-09-11 17:28
财务与订单情况 - 公司整体在手订单约7.28亿元 [3] - 核电业务在手订单约3.58亿元,占总订单49.2% [3] - 核电业务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大幅增长 [3] - 控股子公司同风源机电安装项目因工程审计缓慢导致收入大幅下降 [3] 核电业务发展 - 核电业务收入未来有望占公司整体营收50%以上 [3] - 公司积极参与海外核电项目并已有进展 [3] - 核级通风设备满足最高安全标准,已应用于"华龙一号"等项目 [4] - 技术壁垒、认证门槛和业绩口碑构成核电领域核心竞争力 [4] 新兴业务布局 - 低空飞行器业务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涵道智能推进器,样机试飞成功 [3][4] - 涵道推进器主要应用于飞行汽车、工业无人机及高端航模领域 [4] - 相关技术可拓展至装甲车辆、舰船动力散热装置 [4] - 技术发展方向聚焦更高效率、更安静、更智能、更融合 [4] 水电与高原业务 -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招标时间未确定 [3] - 五级隧道水电站需大量高海拔隧道施工风机及通风系统 [3] - 公司在林芝设立办事处,拥有西藏地区应用业绩 [3] - 高原通风系统采用智能联动控制技术,具备高效稳风、安全增氧、环境适应性强三大优势 [4]
日月股份(603218):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铸件收入实现高增
光大证券· 2025-09-02 15:4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2/8.21/9.10亿元 对应EPS分别为0.68/0.80/0.88元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9/16/14倍 [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26亿元 同比增长80.41% 其中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9.25亿元 同比增长76.58% 环比增长48.03%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84亿元 同比减少32.74% 扣非归母净利润2.59亿元 同比增长69.98% 其中2025Q2归母净利润1.63亿元 同比减少51.38% 环比增长34.74% [1] - 球墨铸铁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8.23亿元 同比增长66.00% 毛利率同比下降1.90个百分点至17.38% [1]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至0.17%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44个百分点至3.02% 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至4.63% [2] 产能建设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底已形成年产70万吨铸造产能规模和42万吨精加工产能 [2] - "年产22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项目"剩余12万吨精加工产能建设持续推进 投产后将形成54万吨精加工产能规模 [2] 新业务拓展 - 合金钢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0.34亿元 同比增长4.34% [3] - 积极布局核电装备领域 已具备核电乏燃料转运储存罐批量制造能力 [3] - 拓展研发新能源汽车大型压铸机对铸铁、铸钢需求的产品 [3] 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98.88%至51.39GW [1] - 国内风电建设加速带动风电需求旺盛 [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65.19亿元 同比增长38.83% 2026年营业收入74.06亿元 同比增长13.60% 2027年营业收入79.31亿元 同比增长7.09% [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7.02亿元 同比增长12.57% 2026年归母净利润8.21亿元 同比增长16.96% 2027年归母净利润9.10亿元 同比增长10.86% [4] - 预计2025年毛利率19.1% 2026年毛利率19.2% 2027年毛利率19.4% [12] - 预计2025年ROE(摊薄)6.71% 2026年ROE(摊薄)7.56% 2027年ROE(摊薄)8.07% [4]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2.77元 总股本10.30亿股 总市值131.58亿元 [5] - 近一年股价区间10.07-14.04元 近3月换手率85.51% [5] - 近1个月绝对收益4.59% 近3个月绝对收益11.78% 近1年绝对收益25.45% [8]
中国广核(003816):电价下行致业绩触底,拟注入惠州核电
国信证券· 2025-08-29 20:33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22] 核心观点 - 电价下行导致业绩触底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1.67亿元同比减少0.53% 归母净利润59.52亿元同比减少16.30% [1][7] - 广东电价接近触底 2025年年度电力中长期交易成交均价0.39186元/千瓦时 1-8月月度交易电价在372-377元/kWh区间浮动 2026年下降空间有限 [2][19] - 拟注入惠州核电资产 收购惠州核电82%等股权 交易作价93.8亿元 对应PB约1.17倍 [2][2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1203.11亿kWh同比增加6.11% 上网电量1133.60亿kWh同比增加6.93% [1][7] - 毛利率34.99%同比降低3.57个百分点 净利率22.55%同比下降5.00个百分点 [10] - 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13.17亿元同比减少11.5% 投资性现金净流出88.1亿元同比增长76.7% [14] 业务发展 - 管理28台在运机组装机容量3179.6万kW 在建机组20台装机容量2422.2万kW 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4.46% [1][19] - 2025-2027年预计投产机组数量为1/2/2台 惠州1号机组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年内投产 [1][7] - 在建规模接近达峰 资本开支随项目建设推进达峰 现金流有望转好 [1][19]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5/104.4/111.8亿元 同比增速-10%/7%/7% [3][22] - 每股收益0.19/0.21/0.22元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9.8/18.5/17.3倍 [3][2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874.21/940.81/1013.65亿元 同比增速0.7%/7.6%/7.7% [4]
冰轮环境20250822
2025-08-24 22:47
冰轮环境2025年上半年业绩与运营分析 公司概况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2亿元,同比下降7%,其中国内收入21亿元(同比下降18%),海外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超30%)[3] - 净利润为2.66亿元,同比下降20%[2][3] - 按业务板块拆分:低温制冷设备收入17.3亿元(占比55%,同比下降15%),特种空调(暖通空调)收入12亿元(占比39%),工业热能管理收入1.9亿元(占比6%)[2][3] 低温制冷板块表现 - 食品冷链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4%),能源化工装备收入7.2亿元(同比下降33%)[2][4] - 低温制冷整体毛利率约23%,其中食品冷链略高于20%,化工设备超过30%[2][4] - 冷链业务增长动力来自国家级骨干冷链枢纽重启、真空冷冻干燥装置需求增加(尤其宠物食品)、中央厨房设备需求上升[28] - 能源化工领域需求总体低迷但未进一步恶化,城市更新项目带动零碳低碳供暖设备需求[28] 暖通空调板块表现 - 板块总收入12亿元,其中海外市场贡献6.8亿元(占比57%),海外订单利润率较国内高7-8个百分点[2][6] - 国内暖通空调业务同比下降10%[2][7] - 海外订单显著提升业绩,主要受益于数据中心(IDC)冷源设备需求[2][6] IDC相关业务突出表现 - 上半年IDC业务交付5.6亿元,其中4.8亿元来自海外[2][7] - 上半年新签海外IDC订单10亿元,预计下半年新签订单将超过10亿元,全年预计达20亿元[4][7][10] - IDC业务生产交付周期较长,原因包括生产周期、认证周期、海运周期及各国独特标准要求[8] - 海外IDC订单价格分阶段上涨,受关税等因素影响,但具体涨幅因设备型号不同难以直接比较[11][12] - 公司与北美两家本土总包商合作,其中一家已将公司作为唯一冷源设备供应商[14] - 海外竞争对手(如凯利、特灵等)产能不足,无明确扩产计划[15][17] 产能与订单情况 - 公司在手订单同比增长,暖通空调订单增长40%,制冷设备订单增长约10%,热能管理订单增长30%[7][18] - 面临产能瓶颈,采取措施包括招聘技术工人、租赁场地、调整市场划分策略(将国内制造资源支持海外需求)[7][20] - 部分订单因产能问题放弃,大订单已安排至2026年Q2交货[19] - 国内有富余产能,正将部分海外非美国订单转移至国内生产[20] - 海外扩产位于马来西亚和美国,但技术工人招聘存在挑战[19][20] - 预计年化暖通空调终端交付产值可接近30亿元,但2025年内难以完全达成[2][7] 毛利率与盈利能力 - 特种空调和工业热能管理毛利率均为31%[2][5] - 海外IDC业务毛利率较高,定价采用成本加成方式[21] - 第二季度所得税影响净利率约3个百分点,原因包括海外子公司开始正常纳税、国内汇算清缴口径差异、央企提前开票纳税等[4][33] 其他业务发展 - 换热器业务自2024年开始独立或合作供应,主要销往国内市场(客户包括英维克、曙光、海雾等),少量出口[22][25] - 核电业务订单2025年增长约30%,提供核岛冷机及四代核技术冷却器,符合全球低碳趋势[29][31] - 核电站建设周期较长(3-5年),设备需求为中期利好[30] 市场竞争与挑战 - 国内暖通空调市场面临格力、美的等品牌竞争[26] - 海外市场挑战包括中国品牌在大型工商业领域影响力不足、售后服务网络不完善、客户验厂要求等[27] - 北美冷源设备市场主要竞争对手为克林、江村约克、凯利、特灵和麦克威尔[15] 战略与规划 - 通过国内总包商合作出海,利用国内制造资源降低成本,已商定11月开始交货但合同尚未签署[13] - 正在完善产业结构并寻找并购标的,以补足业务短板[32] - 现行股权激励计划执行期为2025-2027年,下一期计划可能2025年才开始探讨[34][35]
天风证券给予应流股份买入评级,25Q2利润高增,两机叶片订单开启加速放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4:53
两机业务 - 公司与多家全球头部客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手订单超过15亿元 [2] 核电业务 - 行业景气度上升 公司实现产品和客户的双重突破 [2] 低空经济业务 - 公司发动机与航空整机业务双线并进 飞发一体化模式凸显竞争优势 [2]
西子洁能(002534) - 002534西子洁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30
2025-07-30 18:4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1955年建厂,2002年加入西子电梯集团,2011年于深交所挂牌上市,2022年更名 [2] - 主要从事余热锅炉、清洁环保能源发电装备等业务,提供环保设备和能源利用整体解决方案 [2] 业务板块 余热锅炉 - 产品包括燃机余热锅炉、干熄焦余热锅炉等,客户为高耗能行业企业 [2][3] 清洁环保能源装备 - 产品有垃圾焚烧锅炉、生物质锅炉等,用于新能源领域 [3] 解决方案 - 以熔盐储能等为核心设备的综合解决方案项目 [3] 备件及服务业务 - 备件包括过热器、省煤器等,服务包括技术服务、项目改造等 [3] 未来增量市场 新能源市场 - 依托熔盐储能技术,拓展光热发电、用户侧储能等应用场景 [4] 核电市场 - 升级建设核电专用制造清洁车间,提升承接能力 [4][7] 海外市场 - 利用优势产品打开国际市场,拓展海外OEM市场 [4] 2025年订单情况 - 上半年新增订单27.84亿元,其中余热锅炉7.03亿元,清洁环保能源装备2.81亿元,解决方案14.77亿元,备件及服务3.23亿元 [8] - 截至6月30日,在手订单61.19亿元 [8] 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措施 - 日常钢材备库、锁定钢材价格、开展热卷期货套期保值业务 [9] - 优化产品结构,降低采购风险 [9] 盾构机业务 - 控股子公司有盾构机系列产品,2005年涉足隧道掘进业务,2008年首台盾构机“西子号”研制成功 [10] - 雅下项目初期暂无相关订单,后续将对接市场需求并披露信息 [10][11] 海外市场情况 - 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美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 [11] - 海外市场成为业绩增量重要组成部分 [11] 订单交付周期 - 国内项目6 - 12个月,海外项目略长,备件按需即时维护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