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海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巨力索具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加码海洋科技
证券日报· 2025-08-16 00:49
公司投资设立子公司 - 公司拟以自有货币资金1亿元人民币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巨力索具海洋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选址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 [1] - 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是全国首个船舶保税制造与维修基地 全国最大的海上工程装备保税制造中心 承载国家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等多重战略定位 [1] - 该区域产业集群优势显著 拥有完善的海岸线 码头 港口等基础设施 形成浓厚的海洋经济产业生态 [1] - 落户该区域可实现多重协同 借助海工装备企业集群形成供应链协同 降低研发与制造成本 利用保税区政策优势提升产品出口效率 加速拓展国际市场 [1] - 区域内的港口物流与贸易服务业态可完善公司"生产—运输—销售"全链条布局 增强市场响应能力 [1] 深海经济发展机遇 - 在政策支持下 深海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全球海洋资源开发持续升温 海上油气开采 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等领域拓展为系泊产品等核心装备市场打开广阔空间 [2] - 深海经济已形成"技术研发+装备制造+资源开发+金融支持"的全链条发展框架 [2] - 深海装备国产化替代成为行业发展核心命题 系泊系统作为海洋工程"生命线"技术壁垒高 研发周期长 曾长期依赖进口 [2] - 公司自2018年起针对性开展长期系泊系统研制 逐步突破这一"卡脖子"领域 [2] 公司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2018年"长期锚泊用单捻螺旋股钢丝绳系泊索"获河北省专项立项 总投资560万元 2020年成功验收 为系泊系统国产化奠定基础 [2] - 2021年"国产抗台风半潜浮动式海上风力发电系统成套装备"被国家能源局认定为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标志公司在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领域突破 [2] - 公司钢丝绳 纤维缆及锻造连接件等产品通过DNV ABS等国际船级社认证 具备服务全球市场资质 [3] - 公司产品在"三峡引领号" 中集来福士半潜式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平台 中海油文昌116 FPSO系泊修复项目等重大工程中实现应用 成为深海装备自主可控关键支撑 [3] 行业发展趋势 -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技术成果不断落地 战略布局逐步完善 公司正迎来深海科技领域成长新周期 [3] - 公司设立海洋科技全资子公司体现深海装备企业向产业集群集聚趋势 在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产业生态中有望与上下游企业形成合力 推动深海装备制造规模化 高端化发展 [3]
华源晨会精粹20250812-20250812
华源证券· 2025-08-12 22:03
非银金融行业分析 - 六大上市保险集团平均净投资收益率从2020年的4.7%下降至2024年的3.6%,负债久期长于资产久期导致利率下行压力[2] - 压力测试显示太保和国寿在利率下行50bp情景下净资产分别下降7%和13.6%,风险可控[8] - 2024年新保单负债成本显著下降:国寿/太保降至2.4-2.5%(同比降50bp),新华下降94bp至2.98%[9] - 存量保单成本拐点临近,预计2028年后高成本保单现金流将结束,新华通过提升权益仓位对冲利率风险[10] 农林牧渔行业动态 - 生猪产业政策转向高质量发展,重点控制能繁母猪产能、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德康农牧因"平台+生态"模式被推荐[12][13] - 当前猪价13.72元/kg(环比-0.02元/kg),仔猪报价517元/头(环比-10元/头),政策或进一步托市[12] - 白羽鸡行业面临"高产能弱消费"矛盾,益生股份(种源龙头)和圣农发展(全产业链)被重点关注[14][16] - 宠物板块线上销售增速放缓,乖宝旗下弗列加特品牌同比增长100.5%,关税影响有限[18] 机械/建材建筑行业趋势 - 新藏铁路启动建设(总投资950亿元),新疆水泥企业天山股份(中建材旗下)和青松建化(市占19%)将受益[22] - 高端电子布需求激增:Low-CTE电子布受AI终端(如iPhone17)驱动,宏和科技、中材科技加速布局供应链[23] - 水泥价格同比降42.5元/吨至339.7元/吨,光伏玻璃价格环比回升0.2元/平[24] 新消费领域公司表现 - 华利集团25H1营收126.61亿元(同比+10.36%),销量1.15亿双(同比+6.14%),拟每10股派现10元[26] - 客户结构调整推动ASP提升,Nike/Adidas等合作深化,越南、印尼新厂产能爬坡中[27] 交通运输行业重点 - 中原高速25H1通行费收入21.93亿元(同比+2.23%),Q2货车流量波动致收入承压[31][32] - 中远海特2025-2026年将新增65艘船舶(运力+61%),汽车船队预计扩张至30艘,半潜船业务毛利率领先[34][36] - 纸浆船业务2024年营收44.08亿元(同比+1680%),受益于中国制造业出海[35]
中远海特(600428):特种船龙头基盘稳,船队扩张重视成长+红利
华源证券· 2025-08-12 16:48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4/21.62/22.81亿元,对应PE 9.79/8.53/8.08倍 [6][8] - 核心逻辑:特种船龙头地位稳固,船队规模加速扩张(2025-2026年新增65艘船,运力达375万DWT),叠加50%分红率下股息率5-6% [6][8][27] - 估值亮点: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低于10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6][8] 公司基本面 - 市场地位:全球特种运输船龙头,拥有151艘船舶/614.6万载重吨,半潜船队和重吊船队规模全球第一,纸浆船队世界第二 [15][25][27] - 财务表现:2024年营收167.8亿元(+37.57%),归母净利15.31亿元(+43.82%),航运业务毛利率21.84% [34][36][42] - 船队结构:多用途/重吊/纸浆/汽车船分别贡献36.15亿/22.31亿/44.08亿/14.04亿营收,汽车船毛利率达36%最高 [34][42] 分业务分析 多用途重吊船 - 需求端:红海改道+集装箱溢出效应推动需求,2024年钢铁海运贸易量增4.58%,中国制造出海带动设备运输 [55][57] - 供给端:船队老龄化严重(44%船舶超20年),IMO环保新规加速老船淘汰,新船订单仅占运力10.6% [62][64][65] - 业绩贡献:2024年多用途/重吊船营收合计58.46亿元,占总营收34.8% [34] 纸浆船 - 增长驱动:2024年船队规模翻倍,营收44.08亿元(+73.61%),国内纸浆消费量预计2025年达4741万吨(+7%) [34][57][59] - 订单情况:2025-2026年新船交付占比达50.77%,定增35亿元专项用于纸浆船租赁 [27][46] 汽车船 - 市场机遇:中国成最大汽车出口国(2024年586万辆+19%),公司船队将从13艘扩至2026年30艘 [71][72][78] - 盈利水平:2024年营收14.04亿元(+1680%),毛利率36%领跑各船型 [34][42] 半潜船 - 竞争壁垒:全球仅63艘半潜船,Top6市占率70%,公司10艘船平均船龄10.8年低于行业 [93][94] - 政策红利:"深海经济"政策推动海工装备需求,2024年克拉克森海工指数达122点(+87%) [87][88] 盈利预测 - 收入预测:2025-2027年营收218.75/270.53/281.83亿元(+30.36%/+23.67%/+4.18%) [6][98] - 利润预测:航运业务贡献主要增量,2025年预计毛利41.02亿元(+32.63%) [98][99] - 分红预期:维持50%分红率,对应股息率5-6% [8][46]
国联民生证券:建议关注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采方向与高性能防腐、密封新材料方向
智通财经· 2025-08-06 12:00
海洋资源开发与深海经济 - 国家政策大力推动深海经济,财政投入和产业支持持续强化,建议关注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采龙头央企中国海油与海洋油气服务行业方向 [1] - 我国南海油气资源丰富,深水-超深水已成为全球油气勘探重点领域,中海油作为最大海上油气生产运营商,产业链覆盖全流程,深海经济战略将赋能其价值释放 [1] 高性能特种化工新材料需求 - 深海装备需在极端高压、低温、强腐蚀环境下稳定运行,对高性能、特种化工新材料有刚性且高要求的需求,建议关注高性能防腐涂料与密封材料方向 [1] - 海洋新材料是支撑现代海洋经济的关键物质基础,海洋资源勘探开发等领域对高性能新材料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2] 海洋工程防腐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海工设备建造成本随水深和离岸距离呈指数级增长,维修、折旧和运营成本远高于陆地设施,对防腐技术要求严苛 [3] - 海洋工程防腐涂料技术认证壁垒较高,新型石墨烯等防腐蚀涂料性能或超越NORSOKM-501认证标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3] 密封材料需求与海洋经济联动 - 密封件对机械设备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海洋环境对密封性能提出多重挑战,高压密封对深海勘探应用尤为关键 [4] - 全球海洋密封材料市场受益于船舶需求增长及密封材料应用比例提升,环保无害要求推动新型密封材料研发 [4]
石油石化行业深度研究:深海:大化工大有可为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8-05 17:34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建议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8] - 石油石化行业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优于大盘[8] 核心观点 政策与市场背景 - 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预计配套政策(专项基金、税收优惠)将加速出台[3][9] - 我国南海油气资源丰富,未开发潜力巨大(原油储量36亿桶,天然气40.3万亿立方英尺)[10][18] 投资主线 1 **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采** - 中国海油为国内最大海上油气生产运营商,2024年南海产量达60万桶油当量/天[19][41] - 建议关注中海油服(钻井平台日收入8.8万美元/天)、海油工程(2024年新签订单302.44亿元)等关联企业[45][55][62] 2 **高性能特种化工新材料** - 深海装备需满足极端环境(高压、低温、强腐蚀)要求,催生对防腐涂料和密封材料的刚性需求[11][12] - 防腐涂料领域:石墨烯涂料耐盐雾性能超6000小时,性能较传统涂料提升10倍以上[99][100] - 密封材料领域:PTFE、PEEK等材料在高压环境下(4000米深度压力达陆地400倍)需求显著[117][118] 目录总结 1 海洋油气开发主线 - 中国海油2024年油气产量199万桶油当量/天,毛利率逆势上升至40%[41][42] - 中海油服构建全产业链服务能力,2024年油田技术服务收入276.55亿元(占比57.26%)[45][48] - 海油工程"深海一号"项目设计年产天然气32.5亿方,21个月完成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平台建造[61][65] 2 高性能材料需求 - 海洋防腐涂料市场外资主导(海工装备领域国际品牌垄断100%),国产替代空间广阔[103][106] - 密封材料全球市场受船舶需求拉动,环保要求推动新型材料研发[119] 3 投资建议 - 聚焦中国海油及海洋油气服务链,高性能防腐涂料(如广信材料)和密封材料(如PTFE/PEEK应用企业)[123]
中集集团(000039) - 000039中集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01
2025-08-01 14:32
业务表现与财务数据 - 海工业务手持订单达63亿美元,其中高端FPSO/FLNG深海油气装备订单占比三分之二,生产排期延伸至2027年 [3]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达11.45亿元(含2亿元A股回购),占可分配利润约40%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至36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0%至5.44亿元,毛利率提升1.92个百分点至12.10% [5] - 集装箱订单排产至第三季度,预计全年行业产量不低于300万TEU [7] 资本运作与投资者回报 - 2024年回购2亿元A股股份,2025年计划以不超过5亿港元回购H股股份,截至7月25日已回购864万股(投入5600万港元) [3] - 未来将结合经营情况研究市值管理手段,包括低效资产出清和新兴战略业务发展 [4] 海工与深海经济布局 - 海工板块覆盖FPSO、FLNG、海上风电安装船及特种船舶制造,技术领先(如"蓝鲸1号/2号"钻井平台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 [8] - 2024年揽获2艘FPSO总包订单及1艘FLNG改装订单,深海油气装备订单排产至2027年 [8] - 拥有烟台来福士等三大制造基地及海工研究院,具备FPSO/FLNG全产业链交付能力 [9] 集装箱与物流业务 - 集装箱业务受益于中美关税缓和及船公司需求增加,表现优于预期 [3] - 外汇衍生品损失下降(因套保策略优化)推动一季度利润增长 [5] 新兴业务与战略机遇 - 道路运输车辆业务(半挂车、工程专用车)有望受益于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建设 [11] - 模块化建筑业务可应用于偏远工程营地建设 [11] - 能化领域(LNG储运装备)可能参与水电项目能源保障环节 [11]
指数盘整蓄力,主题轮动依旧
东方证券· 2025-07-13 19:42
报告核心观点 - 指数预计盘整蓄力后再攀新高,信心牛趋势不变;短期主题或在政策预期和产业趋势之间轮动 [3][5][6] 指数预计盘整蓄力后再创新高 - 关税延期利好交易完成,但市场对关税不及预期的风险定价不足,风险评价难继续下降,如美国对巴西商品征50%关税致巴西市场本周跌3.59%,特朗普相关表态或致俄罗斯市场本周跌5.7% [3][14] - 市场近期风险评价下降、偏好上升推动指数上涨,本周创业板指等涨幅超上证指数;短期若无新利好预期,指数冲高受阻后或进入盘整蓄力阶段 [4][15] - 市场上涨核心动力源于对国家治理和新旧动能转型信心提升,信心牛趋势不变,蓄力后将逐级攀新高 [5] 短期主题或在政策预期和产业趋势之间轮动 - 有政策预期的反内卷和地产主题是潜在轮动方向,反内卷板块自7月1日会议后政策预期高,市场对其政策力度和有效性有分歧,但存在超预期可能,该板块(钢铁、猪肉和新能源部分细分)值得关注;地产板块本周涨6.1%,未来两周政策预期下预期落地前有博弈可能 [6][16] - 产业趋势交易不停歇,中期与指数方向一致逐级向上,短期关注稳定币、稀土、核聚变、军工、深海经济、人工智能、创新药题材 [7][17]
0702:马首富欲立新党,小非农数据崩了!
搜狐财经· 2025-07-02 23:08
马斯克与特朗普税收法案争议 - 马斯克强烈批评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称支持该法案的议员应感到羞愧,并威胁法案通过后将成立"美国党"[4] - 特朗普暗示马斯克的反对源于法案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直接影响特斯拉利益[6] - 民意调查显示49%美国人反对该法案,29%支持,21%未表态[9] 美国经济数据与货币政策预期 - 美国6月ADP就业人数意外减少3.3万人,创2023年3月以来首次负增长,服务业就业降幅为疫情后最大[13] - 市场押注美联储2025年底前至少降息两次,关注6月非农数据[15] - 瑞银预测6月非农新增10万人,花旗预测8.5万人,若数据疲软或触发7月降息[15] 贸易政策动向 - 特朗普计划对日本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可能从24%提升至30%-35%,不考虑延长7月9日谈判期限[11] 金融市场分析 - 黄金技术面显示3350为关键阻力位,突破后3247低点或成新上升起点[11] - 非农数据与特朗普关税决策(TACO)为本周主要市场催化剂[11] 行业会议与活动 - 工商银行天津分行将于7月3日举办黄金专题分享会,主题涉及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地缘风险对金价影响[15]
三叔的海洋经济生意经
格隆汇APP· 2025-07-02 19:18
中国深海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7.8%,增速跑赢GDP 0.9个百分点[1] - 深海科技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成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新引擎[3] - 深海产业转型带动普通人命运改变,如渔民转型深海矿业投资者[1][3] 国家政策支持 - 国务院《"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补充文件投入千亿资金支持深海科技产业化[6] - 2025年目标: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3万亿元,占GDP比重超8%[7] - 地方政策密集出台: - 上海建设"国际深海创新走廊",奖励国家级创新平台3000万元[7] - 厦门计划2035年海洋经济占GDP比重不低于30%[7] - 广东打造5个千亿级、万亿级海洋产业集群[7] - 青岛推进2400亿元海洋重点项目[7] 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 - 中国拥有4块国际海底矿区,面积23.5万平方公里,富含镍钴锰等新能源车关键材料[9] - 深潜技术跻身国际第一梯队,但高端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不足65%,每提升10%国产化率可减少25亿元/年外汇支出[9] - 创新应用包括: - 华为海底光缆与AI监测系统 - 中船集团海底数据中心 - 温差发电等"蓝色能源"项目[9] 核心产业赛道 - 装备制造:2030年市场规模达9212亿元,深潜器壳体、光电复合缆已全球领先,但ROV等设备国产化率不足30%,年均增长空间超12%[12] - 资源开发:全球深海采矿市场规模2030年将超300亿美元,中国掌握南海45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12] - 数字深海:海底数据中心散热效率比陆地高40%,海兰信等企业已布局[14] 资本市场动态 - 产业阶段类似十年前新能源赛道,处于政策+技术+应用三重驱动期[16] - 产业链布局: - 上游:西部超导钛合金、中航光电连接器 - 中游:中国船舶载人平台、申昊科技ROV机器人 - 下游:中海油服油气开发、海兰信数据中心[16] - 估值提升:中集集团全海深作业能力受追捧,欧比特等水下通信芯片企业获私募关注[16] - 预计2027年装备制造年产值达500亿元,2030年整体市场或超9212亿元预测值[16]
午评:沪指窄幅震荡半日涨0.21% 银行股集体反弹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1 12:03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沪指涨0.21%报3451.69点 深证成指跌0.32%报10431.98点 创业板指跌0.58%报2140.47点 [1] - 芯片股集体走强 凯美特气等10余股涨停 银行板块续创新高 建设银行、浦发银行领涨 可控核聚变概念活跃 四创电子、旭光电子涨停 [1] - 稳定币概念股持续走低 霍普股份跌超10% 固态电池概念股调整 英联股份跌停 [1] - 化学制药、银行、电力、中船系、光刻机、脑机接口等板块涨幅居前 电池、多元金融、文化传媒、跨境支付、铜缆高速连接等板块跌幅居前 [2] 机构观点 - 深海资源开发具备经济性 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价值居首 滨海砂矿和多金属结核次之 深海采矿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3] - AI大模型推动硬件创新 AI眼镜迎来发展机遇 "AI+硬件"模式在办公、娱乐、教育等领域加速落地 [3] - 科技板块如AI算力、机器人等经过调整后值得关注 半年报预告密集披露期临近 业绩向好细分方向受青睐 [3] 政策动态 - 两部门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推动疾病谱、临床用药需求等数据归集分析 助力企业优化研发管线 [4] 经济数据 - 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0.4 重回扩张区间 新订单指数反弹 生产指数创近七个月新高 中间品类需求增长显著 [5] 行业变动 - 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7月5日起上调10元 800公里以下航线收10元 800公里以上航线收20元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