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剂

搜索文档
可持续农业潜力无限 先正达如何挖掘北极海藻里的绿色农业奥秘
新浪财经· 2025-07-01 20:15
挪威冷水海藻的生物制剂应用 - 挪威北极峡湾的冷水海藻(泡叶藻)通过科技手段从传统饲料升级为农业生物制剂核心成分,其提取物可增强农作物抗逆性和水分利用效率[1][6] - 泡叶藻生长环境极端(寒冷水温、潮汐、极昼极夜),进化出独特抗压特性,经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提取的活性物质对作物生长促进效果显著[6] - Algea公司采用可持续采收方式(仅收割头部,保留基部),每小时可处理5吨,完整采收周期需5年覆盖10万公里海岸线[4] Algea公司运营与先正达整合 - Algea成立于1937年,原为挪威家族企业,现为先正达集团旗下公司,专业从事海藻采收与加工[3] - 生产工艺从传统烘干研磨升级为溶解提取活性素,每日可处理数百吨海藻,产出液态/固态可溶性肥料[6] - 产品作为核心原料供应先正达全球四大洲生产基地,最终应用于各地农场[7] 生物制剂市场发展 - 全球植保市场2024年规模约700亿美元(生物制剂占120亿美元),预计2030年生物制剂达200亿美元占比20%,年复合增长率10%[11] - 欧洲/美洲田间试验显示含挪威海藻提取物的生物制剂使玉米抗旱增产12%,普遍作物增产15%[9] - 驱动因素包括气候变化挑战、基础学科突破(合成生物学/AI分析)、各国可持续农业政策支持[9][11] 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 - 先正达在上海金山新建全球植保创新中心,强化生物制剂/土壤健康研发,与瑞士/英国研发中心形成全球技术网络[12] - 中国生物制剂市场增速高于全球,公司通过GEAPOWER平台推动产品组合创新,结合中科院合作开发盐碱地改良等项目[15] - 政策层面中国"十四五"规划将生物技术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农村部重点推广生物肥料技术[16]
生物科技助力中国农业绿色转型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30 10:38
行业分析 - 全球农业生物制品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151.2亿美元增长到2035年的435.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 [3] - 北美目前引领农业生物制品市场,但亚太地区预计将实现最高增长 [3] - 中国农业面临传统化学农药抗药性问题、极端气候挑战以及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生物制剂在中国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 [4] - 生物制剂是土壤健康和再生农业理念的关键工具之一,正在通过科技创新塑造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2] 公司分析 - 阿尔及亚公司(ALGEA)是先正达集团旗下专门从事海藻采收和产品制备的公司,开发了高效的海藻采收船 [1] - 阿尔及亚的采收船每小时可收割5吨海藻,采用可持续采收方式保留藻体基部以促进自然再生 [1] - 先正达集团将泡叶藻提取物制成生物制剂产品,应用于中国农田,帮助提高作物品质和土壤健康 [2] - 先正达生物制剂产品在四川眉山柑橘种植中应用,使坐果率和保果率平均提高30% [2] 产品与技术 - 泡叶藻富含海藻酸、氨基酸、有机酸等天然活性物质,其提取物制成的生物制剂可增强作物抗逆性并提高肥水利用效率 [1] - 泡叶藻生物制剂能促进植物活力,帮助作物应对恶劣环境,对产量和品质均有积极作用 [1][2] - 海藻生物制剂通过叶面喷雾(无人机或喷洒车)施用,在关键时刻改善作物生理特性 [2] 市场应用 - 泡叶藻生物制剂已在中国农田中应用,解决柑橘落果等问题,显著减少农户损失 [2] - 生物制剂在保障粮食安全、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2025年皮肤病药物品牌推荐:创新药物探秘,精准匹配患者需求
头豹研究院· 2025-06-26 21: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皮肤病药物行业需求强劲,受监管和政策影响大,未来规模将持续增长,技术革新、本土企业崛起及政策资本推动将促进行业发展,新型外用治疗方式获批和创新药物上市将带来新机遇[5][3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背景 - 行业专注治疗皮肤疾病,产品多样,需求强劲,受监管和政策影响大,未来规模持续增长,新型外用治疗方式获批和企业创新战略将推动市场繁荣[5] - 行业专注治疗皮肤疾病药物及配套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外用药物多种剂型,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按作用分为多种类型,通过直接施用于患处发挥治疗作用[6] - 行业发展历经天然物质使用、合成药物和经皮给药系统出现、生物制剂和新型药物制剂开发阶段,创新药物不断涌现,如本维莫德[7][8] 市场现状 - 2019 - 2023年市场规模由20.76亿人民币增长至25.75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5.54%,预计2024 - 2028年由27.79亿人民币增长至35.51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6.32%,皮肤病发病率高、患者人数多、治疗意愿强等因素驱动市场扩容,新型药物获批将促进行业进一步增长[9] - 上游制剂原料供应商技术壁垒大,皮肤外用制剂开发难度大,新药获批数量少;需求端因皮肤病发病率高、患者自行选购占比大、各大皮肤病患者人数增长叠加药物购买便利性,驱动市场持续增长[11][13] 市场竞争 - 十大代表企业评选遵循多维度量化评估模型,核心指标包括市场表现、研发能力、财务状况和管理能力[14] - 行业呈现梯队情况,企业通过“线上 + 线下”多渠道销售增加市场占有率,电商购药成为重要板块,未来创新药物和专利药物获批将加剧市场竞争[18] - 推荐正大天晴、华邦制药、知原药业等十大品牌,各品牌在市场表现、研发能力等方面各具优势[20][21][22] 发展趋势 - 技术革新成为核心驱动力,生物制剂向更多适应症拓展,小分子靶向药和ADC药物研发突破,AI技术赋能药物研发[32] - 竞争格局上,本土企业凭借渠道优势和创新升级巩固主导地位,细分领域竞争加剧[33] - 政策与资本共振加速产业升级,医保和网售政策提升创新药可及性,资本推动资源向前沿领域集中[34]
Vericel (VCEL)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17 22:22
纪要涉及的公司 Vericel是一家为运动医学和严重烧伤护理市场提供先进疗法的领先供应商 [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业务与产品组合 - **核心业务**:公司专注于运动医学和严重烧伤护理市场,拥有先进细胞疗法和特种生物制剂的创新产品组合,旨在修复受损组织和恢复功能 [3][4]。 - **主要产品** - **MACI**:2017年推出的先进细胞疗法,利用患者自身细胞修复受损软骨,是市场领先的再生生物软骨修复产品。去年下半年获FDA批准用于膝关节达4平方厘米缺损的关节镜递送标签扩展,有望深入渗透大市场 [4]。 - **NexoBrid**:美国的孤儿生物产品,用于去除成人和儿科患者的烧伤组织或焦痂,有望改变当前手术切除焦痂的标准治疗方法 [5]。 - **Epicel**:唯一获FDA批准的用于成人和儿科大面积全层烧伤患者的永久性皮肤替代品 [5]。 - **竞争优势**:Epicel和MACI作为组合设备生物产品受FDA监管,无既定仿制药途径,短期内无竞争对手;NexoBrid除专利保护外,还有7年孤儿市场独占期和12年生物数据独占期 [6][7]。 财务表现 - **营收增长**:自2017年推出MACI以来,复合年营收增长率达20% [8]。 - **毛利率**:去年毛利率达73%,较2023年提高近400个基点 [8]。 - **盈利与现金流**:过去五年每季度调整后收益、调整后EBITDA和经营现金流均为正,支持中期目标实现70%以上或高70%毛利率和高30%调整后EBITDA利润率 [8][9]。 - **资产负债表**:第一季度末现金约1.6亿美元,完成1亿美元新设施投资后,预计现金生成将改善 [9][10]。 MACI产品增长驱动因素 - **产品属性**:替代早期侵入性技术,FDA批准,标签广泛,临床数据优,手术侵入性小、康复时间短、报销情况好,获全国主要医疗计划覆盖,批准率超90% [12][13]。 - **增长驱动维度**:扩大活检或外科医生基础、提高每位外科医生的活检数量、提高活检转化为植入物的转化率、产品定价 [14][15]。过去几年,外科医生基础扩大和定价推动了核心MACI增长,去年仍增长20% [15]。 MACI Arthro产品情况 - **策略特点**:对现有外科医生是深入策略,对新外科医生是拓展策略。推出前有5000名外科医生,约2500名使用MACI核心产品,新增1000 - 2000名关节镜为主的外科医生 [19][20]。 - **市场覆盖**:核心MACI产品适用于膝盖骨后部和大于4平方厘米的软骨缺损,MACI Arthro仪器设计用于治疗股骨髁2 - 4平方厘米的较小缺损,可覆盖三分之二的可寻址市场 [21][22]。 - **早期表现**:产品去年秋季获批,今年第一季度正式推出。第四季度有几十例手术,各外科医生细分群体均有手术或预约,关节镜专用外科医生在正式推出前就有大量活检 [24]。 - **增长趋势**:培训外科医生数量增长快,截至第一季度末达400名,超过初始MACI推出速度。400名培训外科医生4月活检增长率达30%,高于整体外科医生活检增长率。预计今年下半年及2026年起植入物和营收将增长 [25][26][27]。 - **拓展机会**:专注膝盖骨缺损的外科医生活检增长主要来自股骨髁活检,还发现仪器在滑车等区域的应用机会 [28][29][30]。 - **培训预期**:虽未给出具体数字,但预计全年将有数百名更多外科医生接受培训,第四季度培训速度可能放缓 [34][36]。 财务指导与展望 - **指导调整**:第一季度后提高财务指导,将毛利率和调整后EBITDA调至范围高端 [37][39]。 - **Epicel展望**:Epicel增长有季度波动性,但去年增长16%,烧伤护理业务增长率高于公司整体。第二季度开局良好,综合考虑过去几个季度的运行率,对全年表现有信心 [41][42]。 - **自由现金流与资本配置**:总部制造投资基本完成,第二季度后现金生成将显著增加,资本支出将降至每年个位数百万美元。调整后EBITDA是经营现金流的良好指标。资本配置方面,将继续考虑业务发展机会,但会保持谨慎 [43][44][4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定价策略**:MACI通常进行中到高个位数的价格上涨,通过市场研究确保价格在客户可接受范围内,保持了较强的定价能力 [17][18]。 - **外科医生培训方式**:外科医生可通过在线培训、参加主要会议、在尸体实验室培训、使用合成膝关节模型练习等多种方式接受MACI Arthro培训 [35]。
72岁印度女富豪:从酿啤酒到做“假药”
搜狐财经· 2025-06-07 14:36
当时25岁的她利用在澳大利亚学习的啤酒酿造知识,为优鲜沛 (Ocean Spray)蔓越莓汁等客户生产发酵酶制剂。她的父亲曾任印度大型公司联合酿酒公 司(United Breweries,现属喜力旗下,以翠鸟啤酒闻名)的首席酿酒师,她原本梦想追随父亲的脚步成为一名酿造大师,但当时是1978年,她找不到工 作,因为没有一家酒厂愿意聘用女性酿酒师。 心灰意冷之际,玛兹穆德-肖转换赛道,将所学知识投入工业酶制剂生产。当时有一位爱尔兰企业家,经营着一家名为百康的公司,希望开拓印度市场。 于是,她与这位企业家展开合作,在那间闷热的工棚里开启了创业之路。"我称自己是个机缘巧合下的创业者,"她这样说道。 当成为酿酒大师的梦想受挫后,基兰·玛兹穆德-肖将这份不甘转化为动力,打造了一个国际仿制药巨头,并由此跻身全球最成功、最富有的女性企业家之 列。 图片来源:GUERIN BLASK FOR FORBES 原文标题:《走近印度白手起家的"生物制剂酿造大师"亿万富豪》 当基兰·玛兹穆德-肖 (Kiran Mazumdar-Shaw)在1978年创立百康 (Biocon)时,她不得不恳求印度银行提供信贷额度。"当时没有风险投资," ...
Bioceres Crop Solutions (BIOX)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21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本季度总营收606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8400万美元,主要因去年第三季度先正达初始预付款约1600万美元的应计项目影响,以及全球分销协议利润今年将全年均匀分配 [9] - 本季度毛利润近24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4260万美元,综合毛利率从51%降至39%,排除先正达贷款支付影响后,综合毛利率大致持平于39% [14][15] - 本季度调整后EBITDA为9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2110万美元,下降因先正达预付款应计项目影响,部分被种子业务重组产生的其他收入抵消 [17][18] - 本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23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需运营现金1700万美元有4070万美元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库存减少、应收账款管理和应付账款减少 [20][21] - 本季度末现金增加近1000万美元,总债务减少1300万美元,杠杆比率略高于4.1 [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作物保护业务收入下降,主要因阿根廷非核心产品销售减少,部分被生物保护解决方案销售增加抵消 [14] - 种子和综合产品业务收入增长26%,主要由现有库存中HB4谷物加速销售推动,符合种子业务重组向轻运营资本模式转型的努力 [14] - 作物营养业务主要受先正达付款影响,排除该影响后,接种剂销售潜在运营销售上升,部分被阿根廷肥料季节性影响抵消 [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阿根廷市场第三季度商业活动放缓,农民和经销商采购行为更符合农艺日历,市场季节性更明显,冬季作物季节进展良好,但夏季作物季节9月开始,市场情况尚不确定 [11][12] - 美国、墨西哥和其他较小拉丁美洲地区本季度表现良好,显示出稳定增长,市场逆风可能触底并进入新周期 [11][13] - 巴西处于淡季,关税对巴西大豆价格有一定积极影响,农民情绪有所改善,预计明年市场将比今年更强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种子业务向轻运营资本模式转型,调整人员和结构成本,预计每年节省约500万美元,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更显著体现 [28] - 推进Rhinotech平台商业化,目标是在美国关键州和巴西市场布局,与合适合作伙伴合作,预计未来三到五年使PFG平台增长翻倍 [30][35] - 继续扩大生物产品规模,通过优化产品组合提高盈利能力,重点关注巴西、美国、墨西哥和欧洲市场 [37] - 加强品牌全球知名度,拓展传统市场以外的增长战略,关注大型种植户账户 [38][3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行业整体在经历艰难两年后有稳定迹象,但目前判断行业反弹还为时尚早 [9] - 阿根廷市场情绪逐渐改善,宏观经济条件稳定使市场正常化,冬季作物季节健康,夏季作物市场情况有待观察 [50][51] - 美国和墨西哥市场尽管有关税影响,但仍有良好表现,市场逆风可能触底 [13] - 巴西市场关税对大豆价格有积极影响,农民情绪改善,预计明年市场更强 [13] - 随着Rhinotech平台推出和业务重组推进,公司有望在未来实现增长,提高盈利能力 [35][37] 其他重要信息 - 阿根廷大豆收获因后期降雨延迟约一个月,预计是个好收成 [26] - 预计将继续良好表现的H3P4材料转移给主要繁殖商和客户,Verdeka GDM合作的首批材料有望在未来几天注册 [27] - 巴西已开始商业化库存,HB4小麦品种注册试验已启动 [27][2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处理剩余谷物库存时,还有多少营运资金需要释放?对年度EBITDA到自由现金流转换的预期如何演变? - 未来从HB4向轻模式过渡可能带来额外1000万美元现金流,一旦完成,该影响将不再持续 [44] - 公司希望回到历史上净营运资金为四到四个半月销售额的水平,目标是使EBITDA到自由现金流的转换尽可能接近,但目前处于转型期,难以提供具体指导 [45][47] 问题2: 阿根廷市场的实地情绪如何,对农民和客户有何影响? - 阿根廷市场情绪逐渐改善,宏观经济条件稳定使市场正常化,冬季作物季节健康,政府确认维持冬季作物出口关税不变,有助于提高农民盈利能力,但夏季作物市场情况有待观察 [50][51][52] 问题3: 750万美元非运营收入付款(HB4 SOI特许权使用费退休)是否有现金成分? - 主要是非现金项目,有少量现金成分,主要通过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的非现金交换完成 [65] 问题4: 哪些驱动因素在2026财年最有可能实现可见性? - 重点是改善阿根廷市场表现,种子处理业务表现良好是积极信号 [68][69] - 拓展阿根廷以外市场,包括巴西、美国、拉丁美洲其他地区和欧洲,目标是将阿根廷市场在营收中的占比在未来三年减半 [70] - 扩大生物产品组合,优化产品组合,重点关注B2B和种子处理能力,利用技术平台,如与Rayzox合作的产品预混料 [70][71][72] - 关注UBP平台,该平台是一类新的生物活性超分子结构,具有生物刺激作用和提供宏量和微量营养素的能力,成本低且农艺性能好 [72] 问题5: 巴西市场信贷条件收紧是否影响客户购买农药或化肥? - 公司基本未受巴西信贷条件收紧影响,关税对巴西大豆价格的积极影响抵消了部分金融成本压力,预计巴西市场未来将改善 [77][78][81] 问题6: 美国市场利率下降是否会成为美国客户采购投入品的需求顺风? - 公司认为不应依赖资金成本变化来推动业务增长,但利率下降有助于抵消关税对行作物的部分影响,最终影响还需考虑关税情况 [83][84][85] 问题7: Neovil产品在美国玉米的田间试验结果如何?是否会与种子公司合作进行种子处理或通过零售渠道和合作社进行沟施应用? - 无法分享具体数据,但网站将有技术介绍,除之前试验外,还有正在进行的第三方田间试验 [93] - Neovil有五年试验,结果与领先种植者标准Bactrim相当,公司正在与战略和渠道合作伙伴合作,谨慎选择合作伙伴以确保平台正确扩展 [94] 问题8: 美国和加拿大的种子公司对HB4大豆和小麦性状是否有兴趣? - HB4小麦正在美国与公共和私人机构合作推进,预计近期在中西部种植区推出,可能在未来几周宣布相关消息 [97] - HB4大豆主要关注拉丁美洲市场,拓展到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可能需要两到三年 [98] 问题9: Rhinotech是否会使作物保护平台的增长翻倍?如何理解这种增长? - 该评论主要基于美国市场,公司旗舰产品组合保持稳定增长,未来三年Rhinotech可能带来额外10%的增长,具体取决于合作伙伴讨论和初始重点市场 [101][102][103] - 从生物防治业务整体来看,有Rhinotech的情况下,未来五到七年收入翻倍是基本情景 [105]
市场简报:国内首个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仿制药获批上市,能否改变市场格局?
头豹研究院· 2025-05-17 08: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邦制药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首仿获批打破技术壁垒,预计未来3年仿制药占超50%市场份额 [6] - 华邦制药突破技术壁垒体现从“仿制跟随”到“技术引领”转型,其仿制药有高质量、稳定、高性价比优势 [14][16] - 华邦制药聚焦专科赛道,构建产品矩阵,从疾病治疗拓展到皮肤健康管理 [18][20] - 银屑病治疗过度依赖生物制剂有未满足需求,小分子靶向药等成突破方向 [26][28] - 未来银屑病药物治疗市场多维度变革,受技术、政策等因素影响 [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首仿获批意义 - 银屑病是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影响全球2 - 3%人口,75%患者至少有一种合并症 [5] - 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原研药垄断市场16年,华邦制药首仿获批填补国产空白 [6] - 华邦仿制药定价低30% - 40%,预计未来3年占超50%市场份额 [6] 华邦制药突破技术壁垒及核心竞争力 - 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国产化有制剂工艺、质量控制等技术瓶颈 [13][15] - 华邦制药经十年研究突破壁垒,2025年3月获批上市 [13] - 华邦仿制药有高质量、稳定、高性价比优势,推动治疗领域战略转型 [16] 华邦制药在皮肤科领域产品布局 - 华邦制药形成3大领域、21个品类、67个产品家族,皮肤类药品丰富 [18] - 公司掌握核心技术,有多项奖项和专利,赋能护肤品开发 [18] - 公司构建高质量创新药物矩阵,覆盖银屑病、皮炎湿疹等治疗领域 [19] - 抗过敏领域首仿药拓展适用人群,公司向皮肤健康管理领域拓展 [20] 银屑病治疗“生物制剂依赖症”及未满足需求 - 生物制剂在中重度治疗表现突出,但约30%患者无响应或疗效减弱,有副作用 [26] - 特定患者群体和治疗场景有未满足需求,经济可及性和冷链运输有问题 [27] - 小分子靶向药、新型生物制剂及联合疗法成突破方向 [28] 未来银屑病药物治疗市场发展趋势 - 小分子靶向药物崛起,TYK2抑制剂和阿普米司特受关注 [32][33] - 生物制剂面临仿制药冲击和适应症拓展压力 [32][33] - 国产创新药加速崛起,本维莫德成标杆,新靶点药物研发增加 [32][34] - 政策与医保推动市场扩容,联合疗法和慢病管理模式普及 [32][35]
规范诊疗之下,红斑狼疮病情可控(服务窗)
人民日报· 2025-05-09 06:10
近些年,"红斑狼疮"一词频频走进大众视野。如何科学看待这一疾病?常规体检能发现吗?记者采访了 深圳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刘冬舟。 刘冬舟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下简称"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多 见于育龄期年轻女性。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会保护自身机体不受病原体伤害,但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 系统出现紊乱,错误地攻击自身健康组织和器官。 "很多人将红斑狼疮理解为一种无法治愈的致命疾病。事实上,虽然目前没有根治方法,但它并不是无 法控制的。"刘冬舟说,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尤其是红斑狼疮生物制剂领域的发展,红斑狼疮患者的 生存率大幅提升,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10年生存率也将近90%。患者应树立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尽早规范诊疗,有效控制病情。绝大多数患者病情可实现长期缓解,回归正常生活。 刘冬舟表示,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些患者只累及皮肤、关节,部分患者可能同时累及 肾脏、心脏、肺、脑等多个器官系统,因此须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受累器官系统类型、疾病严重程度 及药物治疗反应等综合考量制定并调整治疗方案,目前仍主要采用激素及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近几 年,生物制剂在治疗中的地 ...
Bioatla (BCAB)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07 23:00
纪要涉及的公司 BioAtla(BCAB),一家临床阶段的肿瘤学公司,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 [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公司平台优势** - 公司拥有有条件活性生物制剂平台,能增加疗法的治疗指数,提高效力同时提升安全性,可靶向原本难以成药的靶点 [4][5] - 该平台机制与其他公司不同,无需激活步骤,动力学良好,结合可逆,能进一步拓宽治疗窗口、提高效力 [7][8] 2. **平台有效性验证** - 以Axle为靶点,此前两家公司未能开发出具有风险获益比的药物,而公司有非常强的数据,两年多来总生存率达59%,且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期 [8][10][11] - 对于Epcam靶点,安进未能取得进展,公司低剂量下已有C3患者出现两位数肿瘤缩小,安全性令人鼓舞 [12] 3. **EpCAM项目情况** - 这是一项正在进行的首次人体一期剂量递增研究,目前治疗剂量为每周300微克,计划继续剂量递增 [14] - 预计在ESMO GI会议上讨论约25 - 30名患者的安全性和活性数据,已有两名结直肠癌患者分别超过一年和八个月无进展 [15] - 该项目是双条件激活双特异性抗体(dual cab),在T细胞臂和EpCAM上都有条件结合,选择性可相乘,动物测试显示约200倍选择性 [16][18] - 未来考虑使用组合疗法,如添加PD - 1抑制剂,对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尤其感兴趣,动物模型显示单药治疗约200微克可能有效,300微克有机会开始看到部分缓解(PR) [20][22] - EpCAM靶点广泛表达于多种腺癌,若能成功开发,可能成为泛癌药物,有数十亿美元市场机会 [30] 4. **Axle产品情况** - 在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一年和两年地标生存率,分别为67%和59%,而多西他赛治疗的患者一年和两年地标生存率分别低于40%和20%,在肉瘤亚型中也有类似生存获益 [34] - 试验将与多西他赛作为标准治疗进行对比,计划增加一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三期试验做准备,同时与多个合作伙伴就该资产进行讨论 [38] - 预计剂量为q2w 1.8mg/kg,安全性高,确认缓解率为25%,最终获批的关键是总生存率 [39] 5. **与其他药物的竞争和配合** - 在总生存率方面,公司产品作为单药治疗竞争较小,也有与其他药物安全组合的机会 [43] - 公司产品与其他KRAS抑制剂方法正交,可以结合使用,且已有数据显示三年总生存率显著,无中位总生存期,八名患者长期随访 [45][46] - 公司产品对突变KRAS患者有非常高的选择性,与野生型KRAS患者有明显差异,且Axle和KRAS表达高度相关 [47][48] 6. **合作机会** - ROR2资产在HBV阳性患者中有差异化活性,针对二线HBV阳性患者可进行更适度的试验并争取加速批准,有很大机会达成合作 [51] - 公司一直以来的战略是与大型企业合作开发项目,目前正在积极讨论,合作将是非稀释性融资 [59] 7. **现金状况** - 第一季度末现金为3200万美元,足以支撑到2026年,公司计划通过合作获得非稀释性资金推进项目 [57][5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有四个临床阶段资产,其中三个处于二期 [4] - 公司正在进行多项活跃的交易讨论,有望与合作伙伴将至少几个分子推进到三期 [5] - ROR2和CTLA4项目公司专注于合作,目前有积极的讨论 [41] - 公司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获得MiKV与多西他赛对比的数据,且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到该时间点并略有超出 [42]
《过敏科学》出版中国专刊,生物制剂将成过敏患者新希望
新京报· 2025-05-07 12:18
行业研究 - 《过敏科学》中国主题专刊发布32篇中国学者文章 聚焦生物制剂在过敏性疾病中的突破性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1] - 生物制剂在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哮喘 特应性皮炎等领域展现临床潜力 国内外研究活跃度显著提升 [2] - 中国学者首次在学术顶刊发表生物制剂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中国意见书 系统规范患者选择 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标准 [2] 学术影响力 - 《过敏科学》2023年影响因子达12.6分 连续5年集中呈现中国过敏科学领域研究成果 正刊全球发行 [1] - 北京同仁医院张罗教授担任期刊副主编后 推动中国学者在环境污染与哮喘机制 肠道菌群失调 药物过敏等领域的创新成果获得国际认可 [1][2] - 期刊主编Cezmi Akdis教授高度评价中国学者对全球过敏科学领域的贡献 专刊收录中国学者在鼻科学 呼吸病学 皮肤病学的32篇前沿研究 [1][2] 临床进展 - 传统鼻喷药物和口服药对过敏症状控制有效 但生物制剂因长期疗效优势成为行业重点发展方向 [2] - 中国临床数据研究显示 生物制剂对难治性 重症过敏患者具有显著临床收益 相关治疗方案标准化进程加速 [2] - 专刊发布中国学者在哮喘发病机制 过敏微生物组学等领域的突破性发现 为全球学科发展提供新理论依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