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达木单抗
icon
搜索文档
华福证券-生物医药行业IBD治疗:MNC押注大市场,关注新靶点新机制-250917
新浪财经· 2025-09-17 20:15
炎性肠病(IBD)市场概述 - 炎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在欧美高发 患者超过300万[1] - 疾病目前没有治愈疗法 轻中度克罗恩病一线诱导使用糖皮质激素或传统免疫抑制剂 中重度活动期一线生物制剂以抗-TNF最具优势[1] - 高达30%患者对初始治疗无反应 高达40%患者随时间推移反应消失 对新机制疗法需求急迫[1] IBD药物市场规模与格局 - 全球IBD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有望达到370亿美元[2] - 艾伯维 强生 礼来 武田 默沙东 辉瑞 赛诺菲等顶级跨国药企均有布局[2] - 抗-TNF单抗销售比例逐年下降 IL-23单抗及JAK抑制剂销售比例逐年增多[2] - 乌司奴单抗IBD适应症贡献四分之三销售额 约78亿美元 维得利珠单抗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61.07亿美元[2] IBD新疗法研发趋势 - TL1A作为新靶点 已获默沙东 罗氏和赛诺菲加注 多个3期研究开展中[2] - 长效IL23/TL1A单抗或TNF/IL23/TL1A组合的双抗是迭代思路[2] - 不同机制的二线疗法需求大 新靶点有望通过差异化竞争成为重磅产品[2] 近期市场事件与投资策略 - 9月10日《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政府考虑限制中国试验药物 导致9月11日创新药板块大跌[3] - 9月12日创新药情绪有所回升 预计不会出现实质性打击政策落地[3] - 中长期看好创新药5-10年产业趋势 建议积极拥抱Biopharma 一二线龙头及仿转创标的[3] - 行业催化关注潜在大品种数据读出 授权出海及医保谈判企业[3] 相关公司关注列表 - 新靶点新机制领域关注Abivax 辰欣药业 和美药业 益方生物 中国生物制药 云顶新耀[2] - 双抗领域关注先声药业 博安生物[2] - 长效迭代领域关注Spyre Therapeutics[2] -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包括康方生物 石药集团 西藏药业 益方生物 百济神州等[4]
美股异动|艾伯维股价创新高连涨三日专利协议助力稳定市场优势
新浪财经· 2025-09-12 06:48
此外,RINVOQ在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于2025年4月获得欧盟和美国FDA 批准用于治疗巨细胞动脉炎的新适应症。这一批准不仅扩大了药物的市场潜力,也进一步加强了艾伯维 在免疫学领域的领导地位。 2013年,艾伯维从雅培分拆独立,带着阿达木单抗进入市场,开创了全球第一款全人员肿瘤坏死因子抑 制剂。阿达木单抗的成功为艾伯维创造了巨额收入,从而支持其长期研发和业务扩展。这种稳定的现金 流促使艾伯维在免疫、肿瘤和神经科学等领域持续投资和扩展,通过自主研发和并购扩大业务版图。 艾伯维的布局不仅限于单一领域,其通过并购艾尔建进入医美与眼科市场,通过收购非美思进入血液肿 瘤领域,并与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加速高潜力药物的研发与上市。这种策略确保了艾伯维即使在核 心产品面临市场挑战时,仍能保持竞争力和稳定的营收。 对于投资者来说,艾伯维的发展路径展示了一个成功企业的必要条件——不仅依赖短期的风口或爆款产 品,而是具备将稳定的现金流持续投入到创新中,并不断拓宽业务护城河的能力。这样的企业能够在时 间的沉淀中释放出持久的力量,是长期投资的理想选择。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美股情报站) 9月11日,艾伯 ...
华兰生物(002007):血制品稳健增长 高比例分红彰显价值
新浪财经· 2025-08-30 10:55
财务业绩 - 25H1总营业收入17.98亿元 同比增长8.8% 归母净利润5.16亿元 同比增长17.19% 扣非归母净利润4.84亿元 同比增长33.41% [1] - 25Q1营收8.68亿元 同比增长10.20% 归母净利润3.13亿元 同比增长19.62% 25Q2营收9.31亿元 同比增长7.53% 归母净利润2.03亿元 同比增长13.62% [1] - 销售费率8.40% 同比增加1.00pp 管理费率7.01% 同比下降2.99pp 研发费率8.97% 同比增加0.22pp 归母净利率28.69% 同比提升2.06pp [3] 血液制品业务 - 25H1血液制品收入17.37亿元 同比增长7.57% 毛利率51.69% 同比提升1.59pp [1] - 人血白蛋白收入6.95亿元 同比增长7.95% 毛利率52.53% 同比提升3.27pp 静注丙球收入4.53亿元 同比下降1.36% 毛利率40.62% 同比下降10.51pp 其他血液制品收入5.88亿元 同比增长15.10% 毛利率59.21% 同比提升8.98pp [1] - 25H1采浆量803.66吨 同比增长5.23% 丰都单采浆站获证并开始采浆 [1] 疫苗业务 - 25H1疫苗收入0.57亿元 同比增长92.63% 收入占比3.15% 其中流感疫苗收入0.26亿元 同比增长132.94% [2] - 冻干AC结合疫苗完成III期临床 冻干Hib结合疫苗获临床批件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III期临床开展中 [2] 基因治疗业务 - 贝伐单抗25H1收入5889.58万元 利妥昔单抗提交上市申请 阿达木单抗完成III期临床 [2] - Exendin-4-FC融合蛋白拟开展Ⅲ期临床 人凝血因子Ⅸ处于Ⅲ期临床 IVIG(10%)注册审批发补阶段 IVIG(5%)注册审批阶段 [2] 股东回报 - 中期分红方案每10股派现5元(含税) 合计分红约9.14亿元 占上半年合并净利润177%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EPS 0.71元 2026年EPS 0.76元 2027年EPS 0.80元 [4]
董事长炒自家股票被罚!
搜狐财经· 2025-08-08 22:02
公司违规事件 - 董事长刘大涛在2022年1月18日至7月18日期间通过他人账户短线交易迈威生物股票 买入97.65万股(1929.77万元) 卖出63.42万股(1388.35万元) 买卖均价分别为19.76元/股和21.89元/股 获利10.78% [2] - 该行为违反《证券法》第四十四条及第一百八十九条 被处以罚款且收益归公司所有 [2] - 刘大涛2020年6月起任总经理/董事 2023年6月升任董事长 近三年薪酬740万元 上市前持股1510万股 [5] 公司业务布局 - 主营业务为创新型药物和生物类似药研发生产 覆盖抗体 ADC药物 重组蛋白 小分子化学药等领域 [6] - 截至2025年一季度 拥有16个核心研发品种 包括12个创新药和4个生物类似药 其中3个已上市 1个在审评 1个pre-NDA阶段 2个III期临床 9个其他临床阶段 [6] - 国际化进展显著 地舒单抗在12国签约 巴基斯坦提交申请 阿达木单抗在13国签约 印尼/巴基斯坦/埃及提交申请 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在1国签约 [6] 财务状况与风险 - 2017年成立至今持续亏损 截至2025年一季度累计归母净亏损超60亿元 研发投入达44.25亿元 [8] - 账面货币资金11.19亿元 但短期负债12.83亿元(含10.73亿元短期借款+2.1亿元到期负债) 另有9.62亿元长期借款 [8]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依赖外部融资支持研发 若融资受阻可能影响管线开发进度 [8]
迈威生物董事长炒自家股票被罚,烧钱砸向创新药亏损超60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8-08 16:05
公司治理事件 - 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因短线交易行为被处以警告及60万元罚款 相关收益须归公司所有 [1][2] - 2022年1月18日至7月18日期间通过他人账户累计买入97.65万股(成交金额1929.77万元) 卖出63.42万股(成交金额1388.35万元) 买卖均价分别为19.76元/股和21.89元/股 涨幅10.78% [2] - 刘大涛自2020年6月起担任总经理及董事 2023年6月起任董事长 过去三年合计领取薪酬740万元 上市前持有1510万股股份 [4] 业务发展状况 - 主营业务为创新型药物和生物类似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抗体、ADC药物、重组蛋白和小分子化学药 [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拥有16个核心品种 其中12个创新药和4个生物类似药 包括3个已上市品种、1个审评阶段品种、1个pre-NDA阶段品种、2个III期临床品种和9个其他临床阶段品种 [5] - 国际化战略快速推进 地舒单抗在12个国家达成协议并在巴基斯坦提交申请 阿达木单抗在13个国家达成协议并在三国提交申请 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在1个国家达成协议 [5] 财务状况与风险 - 自2017年成立以来持续亏损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超60亿元 研发投入合计达44.25亿元 [6] - 账面货币资金11.19亿元 但存在10.73亿元短期借款、2.1亿元一年内到期负债及9.62亿元长期借款 [6] - 经营活动现金持续净流出 可能存在融资需求以支持研发 若无法获得融资将影响药物开发和商业化进程 [6]
300亿元生物类似药市场迎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20:41
生物类似药集采启动 - 安徽省发布通知要求8款单抗类生物制剂企业填报最低价、销量、产能等信息,被视为生物类似药集采前奏 [4] - 涉及阿达木单抗、贝伐珠单抗、地舒单抗等8款产品的19个品规,覆盖风湿病、实体瘤、血液肿瘤等多种疾病 [8] - 8款产品获批企业数量均达3家及以上,其中贝伐珠单抗有13家企业获批,阿达木单抗有8家,曲妥珠单抗有6家 [8]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8款生物制剂2024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总销售额近300亿元,其中贝伐珠单抗超百亿,曲妥珠单抗超70亿,利妥昔单抗超47亿,帕妥珠单抗超30亿 [9] - 罗氏有5款原研产品在列,正大天晴、博锐生物有5款生物类似药,复宏汉霖、齐鲁制药有4款 [9] - 生物类似药集采预计不会彻底颠覆市场格局,但若药企不愿降价可能出局导致格局变化 [9] 集采特点与影响 - 生物类似药集采降幅较小,报量全面覆盖全品类全规格,品质要求高 [13] - 不同于化药集采,生物类似药集采更多采取分组模式,主要寻求合适医保支付价 [14] - 集采将促进医药产业结构发展,通过战略购买和量价整编优化资源配置 [10] 集采进程与历史 - 从信息填报到正式开标预计需1-2个月,但作为首次生物类似药集采可能耗时更长 [6] - 国家医保局2020年明确生物类似药非集采禁区,2021年首次将胰岛素纳入集采 [12] - 安徽计划2025年牵头全国生物药品联盟集采 [12]
生物类似药集采即将开启,300亿元市场迎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19:10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简称"集采")正式向生物类似药延伸。 近日,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发布《关于开展部分单抗类生物制剂信息填报收入工作的通知》(简称 《通知》),针对阿达木单抗、贝伐珠单抗、地舒单抗等8款单抗产品的19个品规,要求相关企业填报 最低价、销量、产能等信息。 这被视为开展生物类似药集采的前奏。所谓生物类似药,即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已获准注册 的参照药具有相似性的治疗用生物制品。不同于小分子化药,生物类似药属于大分子生物制品,研发成 本较高、周期较长。目前,带量采购大都集中于化药仿制药领域,很少涉及生物类似药。 交银国际研报指出,按照过往化学仿制药集采的经验,信息填报到正式开标需要1-2个月的时间,但鉴 于此次是中国内地第一次生物类似药集采,预计信息整理、规则制定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建议关注最终 纳入品种和竞标规则的出台;竞标结果正式落地、对相关企业业绩和产品销售的实际影响应从2026年起 体现。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保研究院原副研究员仲崇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此集采,非彼集采。降价大概 率不是主要目的,关键在于:摸清市场总销量,引导企业合理预判未来经营形势和管线布局。因此,对 目前竞争格局会 ...
百奥泰股价下跌1.37% 全国生物药集采涉及公司3款产品
金融界· 2025-08-05 02:1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4日收盘,百奥泰股价报31.0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43元,跌幅1.37% [1] - 当日成交量为56366手,成交金额1.73亿元 [1] 公司概况 - 百奥泰是一家专注于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研发的生物制药企业 [1] - 主要产品包括阿达木单抗、贝伐珠单抗等生物类似药 [1] - 公司所属行业为生物医药板块 [1] 行业动态 - 全国生物药品联盟集采已启动信息采集工作,涉及8款单抗类生物制剂 [1] - 百奥泰布局了3款相关产品,包括阿达木单抗、贝伐珠单抗等 [1] - 这8款生物药的市场销售额已超过280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4日百奥泰主力资金净流出1525.27万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1501.38万元 [1]
全国生物药联盟集采启幕,8个品种纳入,市场规模超280亿元
新京报· 2025-08-04 22:25
安徽省启动生物药集采信息收集 - 安徽省医药价格和集中采购中心发布通知 针对阿达木单抗 贝伐珠单抗等8款单抗类生物制剂开展信息填报收集工作 [1] - 安徽省将牵头全国生物药品联盟集采 目前处于信息采集阶段 但业内认为全国生物药品联盟集采已启幕 [1] 8款生物药市场概况 - 涉及收集信息的8款产品包括阿达木单抗 贝伐珠单抗 地舒单抗等 要求企业申报2024年全年和2025年上半年销售量等数据 [2] - 8款生物药及生物类似药获批企业数量均≥3家 原研药主要来自罗氏 艾伯维 安进 强生等跨国药企 [2] - 8款生物药市场销售额已超280亿元 其中贝伐珠单抗2023年销售额达105.76亿元 [2] - 阿达木单抗样本医院销售额从2022年12.57亿元增至2024年14.88亿元 城市实体药店销售额从7.43亿元增至9.31亿元 [3] 市场竞争格局 - 贝伐珠单抗竞争最激烈 国内共有13款产品获批上市 [2] - 齐鲁制药的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在2022年全国等级医院中市场份额达54% 超过原研药 [2] - 阿达木单抗有9款产品获批 曲妥珠单抗6款 英夫利西单抗等4款产品均为5款 帕妥珠单抗3款 [3] - 正大天晴布局了5款生物类似药 复宏汉霖和博之锐生物各有4款 百奥泰 信达生物布局3款 [3] 集采影响分析 - 集采将加剧市场竞争 市场份额将重新分配 原研药可能受到更大冲击 生物类似药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3] - 集采可能推动部分药物临床应用 如阿达木单抗国产生物类似药可能获得增长契机 [3] - 药物价格有望下降 提高患者用药可及性 同时中选药品质量有保障 [4] - 集采对企业产能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需具备充足产能和灵活调整能力 [4] 生物药集采背景 - 2019年我国首次批准生物类似药上市 本土药企研发水平提升 生物类似药发展迅猛 [5] - 2024年CDE受理的治疗用生物制品3.3类药品注册申请达104件 创历年新高 [5] - 生物药集采具有复杂性 启动较晚 但并非禁区 将适时开展 [5] - 胰岛素集采是首次生物药集采探索 平均降价幅度48% 较化药及耗材温和 [6] 行业发展趋势 - 生物药开启全国集采将使低水平产品红利期缩短 药企将更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和研发水平 [7] - 企业可能更谨慎选择研发项目 避免盲目跟风 转向更具价值的创新领域 [7] - 部分企业可能加大海外市场研发投入 如百奥泰 复宏汉霖已关注美国生物类似药市场 [7]
全国生物类似药集采启动:8个品种涉及300亿市场,影响有多大?
新浪财经· 2025-08-04 19:08
事件概述 - 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发布通知,针对8款单抗类生物类似药开展信息填报收集工作,要求生产企业填报销售、产能、价格等信息 [1] - 此次集采由安徽省牵头,为全国范围内的生物类似药集采,是首次针对生物类似药的全国集采 [3] - 信息填报至正式开标预计需1-2个月,但鉴于首次进行,规则制定可能耗时更长,竞标结果的实际影响预计从2026年起体现 [3] 集采品种与市场规模 - 集采涉及8个单抗品种,包括阿达木单抗、贝伐珠单抗、地舒单抗、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托珠单抗、英夫利西单抗和帕妥珠单抗,涵盖多种规格 [5] - 此次纳入的品种均为竞争充分且临床用量较大的品种,背后涉及近300亿元的市场 [4] - 中国生物制药、信达生物和恒瑞医药分别有5款、3款和2款产品纳入,复宏汉霖也有5款产品纳入 [4] 市场竞争格局 - 利妥昔单抗除原研罗氏外,还有5家生产企业,包括复宏汉霖、信达生物等,该药2024年销售额超过52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增长率为6.94% [6] - 阿达木单抗除原研艾伯维外,有7家国内药企拥有生产批文,2023年销售额超22亿元 [6] - 贝伐珠单抗竞争最为激烈,国内已有12家企业拥有批文,加上原研罗氏共13家企业竞争,该药2024年销售额已突破100亿元 [6] 集采规则与价格预期 - 政策端信号显示集采降价趋缓,国家医保局优化集采规则,如优化价差计算"锚点",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为参考,并强调"反内卷" [7] - 参考广东联盟集采结果,利妥昔单抗降幅相对温和,信达生物降幅约59%,罗氏降幅约16%,复宏汉霖两种规格降幅约48%,远低于早期化药集采百分之九十的降幅 [7] - 有药企高管指出,生物类似药投入巨大,希望集采在提高药品可及性的同时,为产业发展留出空间 [7] 企业应对策略 - 百奥泰为应对贝伐珠单抗集采,将现有产能预留国内销售,新生产线已获CDE批准,并计划递交FDA审批,预计明年在美国上市 [8] - 复宏汉霖积极推动生物类似药出海,认为产品在美获批不仅能带来销售额,更能提升品牌价值和公司在其他业务上的议价空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