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力市场化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电力板块活跃走强 闽东电力涨停
证券时报网· 2025-11-05 11:18
11月5日早盘,电力板块活跃走强,截至发稿,闽东电力涨停,恒盛能源涨超7%,豫能控股、中闽能 源、乐山电力均涨超3%。 信达证券认为,国内历经多轮电力供需矛盾紧张之后,电力板块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和价值重估。在当前 新能源装机持续快速增长,相关能源政策依然重点强调安全保供的态势下,煤电顶峰价值有望持续凸 显。展望未来,"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或将持续依赖系统调节手段的丰富和投入;容量电 价机制正式出台明确煤电基石地位,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有望持续推广,因而在电力市场 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下,电价有望实现稳中上涨。此外,伴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大电煤长协保供力度, 电煤长协实际履约率有望边际上升,判断煤电企业的成本端较为可控;同时煤电一体化企业依靠自有煤 炭或高比例煤炭长协兑现的优势,有望在稳利润同时实现业绩增长。展望未来,电力运营商的业绩有望 大幅改善。 ...
“不平衡电费”致桂冠电力利润大减3亿多,是怎么一回事?
新浪财经· 2025-11-05 08:00
智通财经见习记者 | 张雨薇 桂冠电力(600236.SH)的一纸公告,暴露出发电企业在电力现货市场运行中将经历的"阵痛"。 桂冠电力日前公告称,按照《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广西连续结算试运行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水电等非市场电源在保障居民及农业等保障性用电 需求后的电量将被投向市场,并分摊不平衡电费。 根据广西电网公司出具的三季度电费结算单,桂冠电力所属广西自治区内十家统调水电企业,三季度因分摊不平衡电费减少收入4.59亿元,减少归母净利润 3.27亿元,占上一会计年度净利的14.3%。 据智通财经梳理,这是首家公开表示利润受到不平衡电费影响且公布具体金额的上市公司。 图片来源:桂冠电力公告 发生上述现象的一大背景是,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于今年6月29日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 这类不平衡资金在不同的省份有不同的叫法,如山西的"市场平衡类费用",如山东的"结构类偏差费用",广东的"市场平衡类返还电费"。 按照山西电力市场过往的统计数据看,不平衡资金占市场运营费用的比例超过30%。 6月20日,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广西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印发实施方案,规定广西自治区内水电等非市场电源,在超出电网企业保障性购电的 ...
Presentation:供需模型—电价企稳,26年估值+业绩双提升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04 18:58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电力行业在2026年将迎来估值与业绩的双重提升,核心驱动力在于电价企稳及供需格局改善 [1] - 火电板块在北方地区因新能源比例高而稀缺性凸显,电价呈现易涨难跌态势,南方现货电价亦开始上涨 [3] - 绿电领域投资机会将从总量增长转向结构性、区域性机会,具备强大电力交易和成本控制能力的央企将受益 [3] - 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资产的稀缺性和稳定价值日益凸显,电价有望温和上行 [3] 装机与电量结构 - 全国新能源装机高速增长,2025年第三季度末达到17.1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的46.0%,2020-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7.4% [4] - 区域装机结构差异显著,甘肃省2025年第三季度末新能源装机占比高达64.8%,而广东省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装机占比为30.5% [4] - 三北地区(西北、华北、东北)是新能源装机集中地,青海、河北、甘肃、西藏、宁夏的新能源装机占比分别为71%、64%、64%、56%、55% [18] - 全国火电发电量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滑2.4%,但北方地区火电电价保持强势,呈现"量跌价涨"格局 [28] 电价表现与趋势 - 现货电价呈现区域性分化,北方地区如甘肃现货电价在经历三年下跌后于2025年首次上涨并超过长协电价,预计2026年甘肃年度长协电价也将上涨 [3][22] - 南方地区如广东现货电价则呈现下跌趋势 [22] - 火电企业盈利分化,例如华能国际2025年上半年火电量同比下滑6.1%,煤机电价同比下滑2.6%;而华电国际火电量同比增长19.8%,电价同比下滑4.2% [29] - 火电在电力系统中扮演顶峰发电角色,例如2022年山西晚高峰现货均价达0.974元/度,是全年均价的2倍 [40] 火电供需模型 - 全国用电需求增速超过火电装机增速,导致火电供需趋紧,2025年全国用电量/装机比例预计为70% [35][48] - 火电的实际供需取决于风光发电间歇期(约每天11小时)的瞬时平衡,该时段的供需关系决定火电价格 [46] - 模型预测显示,甘肃、内蒙古等地区因用电/装机比例高(2025年分别为83%、74%),现货电价呈上涨趋势;而广东、山西该比例相对较低,电价承压 [48] 绿电发展新阶段 - 政策设定2035年风电光伏总装机达36亿千瓦目标,未来十年年均装机增量约2亿千瓦,风光仍是核心增量 [57] - "十五五"期间预计风电光伏年合计新增装机维持在3亿千瓦以上,2028年风光装机占比预计达55% [57] - 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市场化交易新政(136号文)下,项目收益率整体下行,行业竞争格局重塑 [59][60] - 已公布机制电竞价结果显示收益率承压,如山东光伏机制电价为0.225元/度,较燃煤标杆电价下降43% [61][62] - 市场化交易导致新能源电价下行,例如节能风电2025年上半年在甘肃、湖北的上网电价分别同比下降115元/MWh、150元/MWh [63][64] 水电资产价值 - 中国除西藏外的大水电资源基本开发完毕,存量大型水电站资产因其清洁、廉价和稳定性而稀缺性凸显 [3][71] - 水电市场电占比较小,"十三五"期间电价平稳,"十四五"期间小幅上行,预计后续有望温和上行 [3][76] - 水电电价显著低于其他电源,2024年行业样本公司平均上网电价为0.30元/度,较火电低0.17元/度 [76] - 主要水电公司如长江电力、华能水电等承诺高比例分红(如净利润的70%),提供稳定现金流回报 [77][78] - 复盘显示,水电板块在股市下行和震荡期间表现出显著的防御性,相对收益突出 [80][81] 核电政策与市场 - 核电增值税优惠政策调整,但对"十五五"阶段影响有限,已商运机组政策基本不变,在建及新核准机组政策有所调整 [82][83] - 核电审批加速,2024年核准11台机组,2025年核准10台机组,长期增量明确 [84][86] - 核电面临部分区域市场化电价下行风险,如中国核电在江苏的市场电量2025年长协电价下降4分,但整体风险可控 [87][91] 行业驱动因素 - 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需求呈现高增长,2024年增量达109亿度,2025年预计增量175亿度,成为用电需求新增长点 [54] - 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增速持续高于发电装机容量增速,凸显电力系统紧平衡状态 [35]
江西电力现货市场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首月,出清均价同比下降14.51%
新华财经· 2025-11-04 16:14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计划(市场)处副处长郭国梁介绍说,在4.0规则下,电力现货 市场精准发现了电力商品的时间价值,用户可以根据现货市场分时电价合理优化用电行为,主动参与移 峰填谷,实现"高价少用、低价多用",从而降低用能成本。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南昌11月4日电(记者崔璐) 11月3日,记者从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2025年10月 江西电力现货市场出清均价为0.37元/千瓦时,同比下降14.51%。电力现货市场精准反映能源供需变 化,实现了"煤电价格联动",充分体现了随行就市的市场化特征。 自2025年10月1日起,江西电力现货市场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江西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标 志着江西初步构建了"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的完整电力市场。 此次结算试运行执行华中能源监管局、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江西省电力市场规则 (试行4.0版)》。除居民、农业等保障性用电和水电等优先发电外,全部统调燃煤机组、新能源场站 和市场化用户、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用户直接入市交易。创新引导新型储能等新质生产力入市,提升电网 灵活调节能力,加快建立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同时 ...
媒体报道︱全国多地为何出现负电价?国家能源局作出回应→
国家能源局· 2025-11-02 13:32
负电价指电力市场出清价格为负值的一种特殊价格现象。日前,四川电力现货市场出现全天负电价,最高出清价 为-34.8787元/兆瓦时,最低达-50元/兆瓦时,引发广泛关注。此前山东、浙江、内蒙古等地也已出现类似现象。 国家能源局10月3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了负电价有关问题。到底什么是负电价?为何负电价出现频率越来越高?负电 价是否等于电厂需要向用电企业倒贴钱? 发电企业发出的电首先要并入大电网才能输向各电力用户,并入电网就会出现一个上网价格,这个价格就是通过电力市场 产生的。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表示,电能生产者和使用者在电力市场中通过协商、竞价等 方式就电能及其相关产品进行交易,通过市场竞争确定价格和数量。 王鹏: 我国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展非常顺利,电力现货交易日趋成熟。每天,风电、光伏、燃煤火电等电源与工商业用 户都要进行电力现货交易(除西藏、京津冀外), 双向报价。如果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的情况,又因为风电、光伏的运行 成本接近于0,他们为了抢到优先发电机会,就可能报负电价。 也就是说,负电价的出现,本质是电力市场供需关系的真实映射,四川9月下旬出现负电价情况就尤为典型。作为水电 ...
10年6倍的长江电力:为什么缺席了本轮牛市?
格隆汇APP· 2025-11-01 17:51
文章核心观点 - 长江电力股价在近期A股牛市中表现平淡,其背后是公司过去十年持续走强的核心逻辑(资产注入驱动的业绩增长和作为防御性红利资产的估值提升)已发生改变 [10][11][16] 长江电力过往表现优异的原因 - 公司拥有六座巨型水电站,其中四座位列全球装机容量前十,水电行业具有高壁垒和特许经营垄断格局,商业模式优于火电及风光发电 [3] - 通过集团资产注入实现装机容量跨越式增长,2009年、2015年和2023年分别注入三峡、溪洛渡与向家坝、乌东德与白鹤滩等电站 [3] - 2015-2024年,公司营收从242亿元增至8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3%;归母净利润从115亿元增至3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1% [4] - 公司估值从2014年7月的约10倍提升至最高接近30倍,尤其在2023-2024年7月A股熊市期间,作为高分红(分红率70%以上)的防御性资产受追捧 [8] 当前股价滞涨的原因 - 2023年两大电站并表后,公司后续缺乏明确的新电站可注入,业绩难以再现“上台阶”式跃升,高估值(一度达成长股水平)需要消化 [11] - 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电价波动加大,未来存在下行风险,例如2018-2020年其综合上网电价曾从0.277元/千瓦时降至0.265元/千瓦时 [12] - 自去年“924”宽信用政策及后续经济托底政策出台后,A股市场风格从防御性红利板块转向科技成长等更具成长性的方向,资金从该类资产流出 [15][16] 当前市场风格与未来展望 - 市场风格自9月以来出现微妙变化,从科技成长小盘股转向大盘价值,例如有色金属和新能源板块近两月涨幅接近10%和14%,而科技指数涨幅不足2% [18] - 科技板块经历大涨后估值高企,人工智能和芯片板块市盈率分别达85倍和177倍,而有色金属、新能源板块估值相对处于洼地 [18] - 市场风格轮动是必然,但红利风格(如长江电力)若要再次大规模占优,可能需要全球黑天鹅事件或等待1-2年后经济进入下一轮周期 [21][22] - 公司未来若利润不再增长,即便估值维持20倍,股价上涨空间也有限,更适合被视作中长期低息债券以获取稳定分红 [22]
10年6倍的长江电力:为什么缺席了本轮牛市?
格隆汇APP· 2025-11-01 17:37
文章核心观点 - 长江电力在2014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股价累计上涨约650%,但自2024年7月后出现高位滞涨,表现远逊于大盘及科技、周期等热门板块 [2][5][16] - 公司过去十年股价走强的核心逻辑是业绩持续增长及契合市场防御风格带来的估值提升,但目前这两大逻辑已发生改变 [15][17] - 在当前牛市背景下,市场风格已从红利防御切换至科技成长,公司未来可能持续跑输大盘,除非出现重大外力干扰 [20][23][24] 长江电力过去十年表现优异的原因 - 公司拥有六座巨型水电站,其中四座位列全球装机容量前十,水电行业高壁垒、特许经营,原料可再生,商业模式显著优于火电、光伏、风电 [6] - 通过集团电站注入,公司实现业绩跨越式增长,2015-2024年营收从242亿元增至8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3%,归母净利润从115亿元增至3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1% [7] - 在2014年7月估值仅10倍左右,后因市场风险偏好下行,防御型红利板块受捧,估值最高曾接近30倍,公司常年分红率在70%以上,受机构青睐 [12][13][14] 当前股价滞涨的核心原因 - 2023年两大电站并表后,公司后续已无明确可注入新电站,业绩难以再现“上台阶”式跃升,高估值难以维持 [18] - 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电价波动加大,存在下行风险,2018-2020年公司综合上网电价从0.277元/千瓦时降至0.265元,未来可能再次进入下行周期 [19] - 自去年“924”政策开启宽信用周期,以及今年7月“供给侧改革2.0”推动经济预期好转,市场主线从红利防御转向科技成长,资金从防御型标的流出 [21][22][23] 市场风格分析与展望 - 当前市场风格已从科技成长向有色金属、新能源等价值板块切换,9月初至今有色金属板块涨幅接近10%,新能源板块涨幅约14%,而Wind科技大类指数涨幅不足2% [26][27] - 科技板块经历两轮大涨后估值已偏高,人工智能PE达85倍,芯片PE达177倍,远超历史区间,而有色金属、新能源估值处于相对洼地 [27] - 市场风格轮动是必然,但短期内大规模切换回红利风格可能性低,除非全球黑天鹅事件或宽信用政策收紧,长江电力未来上涨空间受限,更适合视为中长期低息债券获取分红 [29][30]
机构:电力板块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和价值重估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08:32
电力市场交易概况 - 1-9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达49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 [1] - 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3.4%,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1] 电力行业整体展望 - 电力板块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和价值重估 [1] - 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下,电价有望实现稳中上涨 [1] - 电力运营商的业绩有望大幅改善 [1] - 电价下行最大压力时期即将过去 [2] 煤电/火电板块 - 煤电顶峰价值有望持续凸显 [1] - 容量电价机制正式出台明确煤电基石地位 [1] - 电煤长协实际履约率有望边际上升,煤电企业成本端较为可控 [1] - 煤电一体化企业有望在稳利润同时实现业绩增长 [1] - 火电明年容量电价将全面提升 [2] - 火电三季度业绩持续向上,煤价反弹"稳电价"预期提升 [2] 新能源与系统建设 - 新能源装机持续快速增长 [1] - 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持续依赖系统调节手段的丰富和投入 [1] - 绿电经历全面市场化后电价风险逐步释出 [2] - "反内卷"明确"稳电价" [2] 其他电源类型与市场机制 - 水电秋汛来水改善,叠加风格切换,重视配置 [2] - 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有望持续推广 [1] - 储能政策频出,容量补偿机制尚有完善空间,重视调节性电源价值 [2] - 调节性电源价值叠加三季度业绩催化预期 [2]
从电网弃子到绿电先锋:蒙西电网的二十年电网破壁战
36氪· 2025-10-29 07:52
蒙西电网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蒙西电网是全国唯一的独立省级电网企业,其独立运营道路始于2002年国家电力公司拆分时因规模较小且负债严重未能进入国家电网体系 [1] - 2009年内蒙古东部四个盟市被划出组建蒙东电网并直属国家电网,造就了内蒙古东部属国家电网、西部保持独立运营的独特格局 [1] - 从昔日的“电网弃子”成长为总资产1480亿元的电力巨头,用二十年时间实现了逆袭 [7] 电力市场化改革与制度创新 - 2010年蒙西电网率先建立全国首个电力交易市场,为后续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3] - 2015年推出新能源与火电打捆交易模式,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 [3] - 2025年2月蒙西电力现货市场由试运行转入正式运行,成为我国首批达到正式运行标准的现货市场之一 [4]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印发实施方案,全面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进入市场交易 [3] 新能源发展与装机结构 - 截至2025年1月蒙西电网新能源装机突破6100万千瓦,在电源结构中占比超过50%,实现从传统煤电主导到新能源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3] - 2025年上半年蒙西电网新能源发电量达7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在全国省级电网中位列第二 [3] - 清洁能源已成为蒙西电网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 [3] 绿电交易与外送成就 - 2024年2月国家批复同意内蒙古电力市场组织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政企协同制定出台《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 [5] - 2024年3月首月绿色电力交易成交量即达到87.8亿千瓦时,全年累计完成绿电结算电量757亿千瓦时,规模与增速领跑全国 [5] - 2024年内蒙古外送电量达3377亿千瓦时,占全国跨省区外送电量的六分之一,同年绿电外送量超60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跨省绿电外送总量的三分之一 [7] - 实现跨越3000余公里送电海南,完成我国清洁能源配置史上距离最长的跨省输送任务,交易总电量达833.5万千瓦时 [6] 市场挑战与应对策略 - 2025年1—4月蒙西电网现货市场出清均价由0.344元/千瓦时逐月降至0.153元/千瓦时,降幅达到56%,新能源大发时段甚至出现负电价 [6] - 对2025年6月1日前投产的新能源存量项目,机制电价为蒙西煤电基准价0.2829元/千瓦时,而对之后投产的增量项目暂不安排新增纳入机制的电量,体现分类施策思路 [6] - 探索“绿电—氢能协同”远期解决方案,利用低成本绿电就地制氢,为偏远地区新能源消纳提供新思路 [7] 电网基础设施与送出能力 - 随着城川、双井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结合500千伏浩雅变、敖瑞变调相机投产,电网稳定控制方案得到动态优化 [7] - 新能源送出能力提升96万千瓦,为未来绿电外送奠定坚实物理基础 [7] - 供电区域覆盖72万平方公里,承担着8个市(盟)1400多万居民的供电任务 [2] 企业经营业绩 - 截至2024年末蒙西电网营业收入1218.0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5.17亿元 [7] - 全年售电量完成3140.38亿千瓦时 [7]
电力出海价值挖掘、美国的电力体制
傅里叶的猫· 2025-10-27 19:07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聚焦于北美数据中心电力供应挑战 分析了固态变压器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作为解决方案的市场前景 [7][9][10] - 北美电力系统面临并网压力与供电稳定性不足 为SST和SOFC创造了刚需市场 [7][9][10] - SST通过简化电力架构提升建设效率 SOFC通过高效发电提升供电可靠性 两者能显著缩短数据中心建设周期并降低资金成本 [8][9][10][11] - 基于北美数据中心新增建设量预测 文章测算了SST和SOFC从2026年至2030年的市场规模 并评估了相关国内企业的潜在市值增量 [12][13][14] 美国电力体制改革背景 - 美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全球能源危机 油价飙升导致零售电价上涨 [3] - 1978年《公共事业管制政策法案》出台 鼓励非公用事业公司参与发电 打破垄断 [3] - 改革早期阶段 非公用事业公司发电后仍需卖给公用事业公司 市场公平性未完全实现 [3] 美国电力改革关键节点 - 1992年《能源政策法案》允许非公用事业公司进入电网公开售电 形成电力批发市场 [4] - 1996年FERC发布第888和889号法令 要求发电与输配电业务分离 并引入独立系统运营商以保障公平竞争 [4] - 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强化FERC监管职能 形成以ISO和RTO为核心的七大区域批发市场体系 [5] 零售市场开放 - 美国零售电力市场由各州负责监管 政策差异显著 部分州完全开放 部分州保留垄断 部分州采取折中模式 [6] 固态变压器技术优势 - SST可直接将高压市电转换为数据中心所需800V直流输出 省去多个变压器和交直流转换设备 提升设备和空间利用效率 [8] - SST单位价值量较传统方案高出20-30% 但能缩短建设周期 降低资金占用成本 整体资本开支增量可能不到1% [9]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优势 - SOFC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直接转化为电能 能源效率可达60%以上 并能通过余热回收实现热电联供 [10] - SOFC可作为数据中心主用或备用电源 降低对主干电网依赖 提高供电可靠性 [10] 市场接受度驱动因素 - 投资经济性:电力设备成本在数据中心总资本开支中占比仅15-20% SST和SOFC的额外成本影响远低于建设延误导致的资金时间成本 [11] - 供电可靠性需求:数据中心对电力中断高度敏感 SOFC和SST能有效规避电网不稳定风险 [11] - 北美电力设备订单排期至2028年 数据中心需以3-5倍价格超额购电 新能源并网申请量远超实际装机能力 凸显电力供应瓶颈 [10] 市场规模预测 - 北美数据中心新增建设量预测:2026年20GW 2027年28GW 2028年35GW 2029年45GW 2030年53GW [12] - SST市场规模预测:假设渗透率从2026年10%提升至2030年100% 单位价值量从8元/W降至5元/W 市场规模从16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650亿元人民币 [13] - SOFC市场规模预测:假设渗透率从2026年5%提升至2030年25% 单位价值量从25元/W降至15元/W 市场规模从25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987亿元人民币 [13] 相关公司分析 - 四方股份:传统电力设备业务高景气 预计2027年净利润超12亿元 假设其SST出海期望价值为金盘科技的50% 2027年SST业务有望带来超340亿元市值增量 总市值预计超550亿元 [13][14] - 思源电气:传统电力设备业务高景气 预计2027年净利润超40亿元 假设其SST出海期望价值为金盘科技的70% 2027年SST业务有望带来超455亿元市值增量 [13][14] - 金盘科技:在北美SST市场已取得突破 预计2027年在北美市场的SST增量市值约680亿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