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平权
搜索文档
东风奕派eπ007+上市,开启14万级激光雷达四驱轿跑新纪元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11 10:03
产品发布与定位 - 东风奕派于11月10日在深圳发布eπ007+车型,定位为“智美超能轿跑”,限时焕新价13.99万元起 [1] - 新车集“性能驾控、超能智慧、高能颜值、全能品质”四大核心优势于一身,全系标配激光雷达与119项智能舒适安全配置 [1] - 公司旨在为年轻用户提供“百万级”轿跑体验,重新定义14万级智能轿跑的价值标杆 [1] 品牌发展与技术基础 - 东风奕派在两年内实现品牌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投放4款全新产品,进入20万个家庭,建设超800家服务网络 [3] - eπ007+承载东风56年造车底蕴,基于东风自主研发的量子架构打造,支持纯电与增程双动力选择 [3][5] - 量子架构具备多维扩展、全域安全、进阶智能、低碳高效与极致体验五大特性 [5] 产品设计与尺寸 - 整车尺寸为4880/1915/1476mm,轴距达2915mm,风阻系数低至0.209 [5] - 外观采用“大道至简”设计哲学,荣获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奖,新增苍穹灰、港湾蓝两款专属车色与19英寸疾风之影运动轮辋 [5] 性能配置 - eπ007+搭载同级唯一的400kW双电机智能电四驱系统,百公里加速仅需3.7秒 [6] - 增程版首搭超感增程2.0系统,纯电续航达308公里,综合续航高达1308公里,支持4C超快充,30%-80%电量补能仅需12分钟 [6] - 底盘由场地赛冠军团队调校,配备自适应可变阻尼减震器FSD与爆胎稳行功能VDC Plus [6] 智能化配置 - 首发搭载天元T200辅助驾驶系统,全系标配禾赛科技ATX激光雷达与29个高精感知硬件,支持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跨层记忆泊车等高阶功能 [8] - 天元智舱2.0系统标配高通骁龙SA8295P芯片、15.6英寸超清中控屏与10.25英寸组合仪表,并搭载百度文心一言与DeepSeek双AI大模型语音助手 [8] - 天元T20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无需订阅、终身免费 [8] 安全与品质 - 车身采用高强度笼式结构,热成型钢应用比例达20.3%,关键部位使用1500MPa超高强度钢,荣获C-NCAP五星安全认证及“中国十佳车身”称号 [9] - 电池系统搭载马赫电池,通过“热电分离设计+应急冷却系统”与三重结构防护,循环寿命达2000次,为国标要求的2倍 [9] - 风净座舱2.0系统与30余项智能安全配置进一步筑牢行车与用车安全防线 [9] 服务保障与市场策略 - eπ007+提供整车及三电系统终身质保,并推出总价值4.68万元的上市8重礼遇,包括超级置换补贴5000元、新车色限时免费等 [11] - 公司立下“3个1铁律”:10分钟响应、1小时出方案、1天内闭环,以极致效率兑现服务承诺 [11] - 品牌计划从2026年起每年推出至少4款新车,至2028年构建20款车型的产品矩阵,覆盖A0至C级市场 [11]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eπ007+以“标配即满配”的产品逻辑,将激光雷达、四驱性能、高阶智驾等传统高端配置带入主流价位,实现“性能平权”与“科技平权” [11] - 在东风汽车冲刺年度新能源百万销量的关键阶段,eπ007+的加入为品牌注入强劲动能 [11] - 随着奕派科技组织架构的优化与技术底座的持续进化,公司正以更快的产品迭代、更暖的用户服务、更强的技术支撑驰骋在智能电动新赛道 [11]
蔚来交付第10000辆全新ES8,欧摩威与华为引望达成合作|一周车闻
第一财经· 2025-11-01 13:44
行业整体动态 - 汽车行业进入“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各大车企密集推出新车型以冲刺全年销量目标 [1] 企业战略合作 - 欧摩威集团与华为引望签署合作协议,将在智能车控产品联合研发、数字底座生态共建领域深化合作,旨在推动下一代智能汽车架构创新与商业化落地 [2] - 欧摩威集团于今年9月完成品牌焕新并独立上市,其中国区战略强调以中国速度贴近市场,通过全价值链本土深耕提升成本竞争力和敏捷响应能力 [2] 智能驾驶技术进展 - 赛恩领动发布全新一代基于卫星架构的4D成像雷达5R系统,通过将雷达数据处理集中至智驾域控制器,实现性能提升100%并降低成本30% [3] - 该卫星雷达系统已获车企定点,计划于明年量产,其厦门智能制造基地最大设计年产能为1000万颗4D雷达 [3] - 技术路线从分布式走向集中式,解决了静态障碍物检测等痛点,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智能驾驶传感器领域具备从技术定义到规模化交付的全链路能力 [3] 重点车企产品与销量 - 蔚来于10月31日完成第10000辆全新ES8交付,并计划在11月将产能较10月提升70%,12月力争在15,000辆基础上实现更多交付 [3] - 奇瑞风云T11作为品牌焕新后首款旗舰SUV上市,定位“智享大六座旗舰SUV”,售价17.99万~23.99万元,上市24小时大定锁单达38,169台 [5] - 深蓝L06开启预售,预售价13.99万元起,首发搭载深蓝智能驾驶辅助系统DEEPAL AD Max,并采用与300万级法拉利同款的磁流变悬架 [6] - 凯迪拉克新CT6上市,搭载第四代MRC主动电磁悬挂,官方建议零售价36.99万~42.99万元,全款一口价后为28.99万~32.99万元,相当于官降7万元 [7] - 极氪7X焕新上市,定位家庭豪华SUV,置换权益后限时售价21.98万~25.98万元,全系搭载900V高压平台及激光雷达,其全球交付量已突破10万辆,今年9月国内销量5,524辆,占品牌总销量35.23% [8] - 吉利银河星耀6全球上市,提供60km、125km两种续航版本,馈电油耗2.8L/100km,CLTC综合续航达1700公里,上市限时指导价6.88万~9.98万元 [9] - 传祺向往M8宗师版上市,官方指导价26.99万元起,综合补贴后起售价24.99万元,搭载Momenta辅助驾驶系统及英伟达Orin-X芯片等感知硬件 [10][11] - 腾势N8L正式上市,定位“大六座安全豪华SUV”,官方指导价29.98万~32.98万元,标配比亚迪天神之眼B-辅助驾驶激光版 [12] - 东风奕派推出2026款纳米01和eπ008五座版,纳米01限时售价5.88万~8.88万元,eπ008五座版限时售价15.99万~17.16万元,东风奕派年内累计销量已突破15万辆 [13] 市场竞争格局 - 豪华车市场竞争激烈,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9月豪华车促销力度达27.7%的高位 [7] - 20万~30万级纯电SUV市场有特斯拉Model Y、小米YU7等热门车型,竞争尤为激烈 [8] - 新能源A级家轿市场竞争白热化,形成“一超多强”格局 [9] - 2025年1~6月主流品牌六座SUV销量达36.8万辆,同比增长2.2% [12] - 汽车市场主流价格区间仍在10万元~15万元 [13]
最强增程!只卖30万?月销6万台的零跑真的飘了?
电动车公社· 2025-10-23 00:21
核心观点 - 零跑D19作为旗舰SUV,通过顶级供应商配置和全域自研技术实现高性价比竞争,但定价策略仍延续"科技平权"理念 [1][17][23] - 公司通过双能电机四驱增程、舱驾一体芯片等技术路线优化成本结构,自研零部件占比达65% [25][38][54] - 品牌凭借月销6万台成为新势力销冠,D系列车型旨在提升品牌形象并拓展高端市场,但需应对明年上市时的市场竞争压力 [7][61][66] 产品技术配置 - D19增程版配备80度大电池纯电续航500km,纯电版采用全栈1000V架构,高压平台领先竞品 [3][44] - 全球首发高通双8797舱驾一体芯片,算力达1280TOPS,集成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功能 [3][36][44] - 关键零部件均采用顶级供应商:宁德时代电芯、博世转向系统、大陆线控制动、孔辉双腔空悬等 [18][44] - 车身尺寸对标旗舰SUV竞品,车长超5.2米,轴距超3.1米,扭转刚度达50500N·m/deg [18][44] 成本控制策略 - 双能电机四驱增程技术整合P1/P3电机,省去独立发电机降低成本数千元,实现400kW动力输出 [26][28][30] - 舱驾一体芯片方案减少额外芯片采购,在保证功能同时优化硬件成本 [37][38] - 自研零部件占比达65%,覆盖三电系统等核心部件,并通过自研空调压缩机、座椅等实现供应商替代 [50][52][54] - 与采埃孚等供应商联合研发关键部件,避免技术依赖并控制采购成本 [50][55] 市场竞争定位 - 官方明确D系列非豪华车型,定价将基于成本原则,预计下探至24-30万元区间 [21][44][56] - 竞品包括问界M9、理想L9等,但D19在电池容量、高压平台、加速性能等参数上具备优势 [18][44] - 2024年上市时将面临购置税政策变化及新车技术迭代的竞争压力 [44][65][66] 品牌发展态势 - 2024年1-9月累计交付近40万台,月销量突破6万台,累计交付量超100万台 [58][60] - D系列推出有助于提升品牌技术形象,推动公司向"世界级新能源车企"目标迈进 [61][72] - 公司保持工程师文化导向,强调长期竞争而非短期市场地位 [68][69]
星势力:用AI为中小组织搭台,在“中域”里造生态
扬子晚报网· 2025-10-20 22:21
公司创立缘起与市场定位 - 公司创立始于解决跑团朋友活动记录混乱的痛点,创始人魏志刚对中小组织数字化困境的观察成为重要契机 [2] - 创始团队敏锐察觉到中小组织和私域团体深陷“工具碎片化、数据无归属”的困境,而大企业能使用成熟数字化工具 [4] - 公司明确为中小组织提供轻量化、一体化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核心需求,于2023年正式立项,从解决跑团“小问题”切入中小组织数字化“大市场” [4] 核心产品与服务生态 - 核心服务概括为“工具包、内容库、链接器、资源池”四大板块 [5] - 工具包整合数字化管理和AI分析工具,用户可通过AI快速生成活动方案、自动整理会议纪要,实现降本增效 [5] - 内容库解决资料散落问题,活动照片、文档等内容可自动分类归档,形成组织专属“数字档案” [5] - 链接器是差异化核心,提出“中域”概念连接不同私域组织,实现资源跨团体流动,如烘焙社团对接食材供应商,创业团队找到技术合伙人 [5] - 资源池在链接器基础上汇聚行业专家、优质企业等资源,衍生“星势力黑卡”服务,黑卡用户可直连专家咨询、享受企业合作优先权 [6] 发展阶段与运营成果 - 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0基础赋能期、2.0商机匹配期、3.0智联融合期 [8] - 1.0阶段通过工具包和黑卡权益已服务超200个中小组织,并建立“星专家”“星达人”体系 [8] - 2.0阶段核心功能为“商机名片”,AI自动分析用户组织属性并匹配合作方,内测期间已促成30多笔跨界合作 [8] - 3.0阶段规划AI与硬件融合,计划研发AI运动眼镜、智能办公套件等产品,让AI从后台工具转变为随身助手 [8] - 有初创团队通过平台工具节省40%管理时间并成功获得融资,有公益组织借助链接器找到物资赞助 [10] 行业机遇与公司理念 - AI技术加速渗透各行各业,但中小组织因资源限制难以跟进,存在巨大的数字化工具适配需求 [4] - 公司坚守“科技平权”核心价值,致力于让中小组织和个体也能触手可及大企业享有的数字化红利 [10] - 公司将中小组织视为社会创新的“毛细血管”,核心任务是为这些组织注入数字化活力 [10] - 公司相信“愿力大于能力”,推动“科技平权”的愿力能吸引更多力量参与生态构建 [11]
雷军有什么错?如果说有错,那错就错在太强了,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搜狐财经· 2025-10-18 21:25
公司发展历程与关键节点 - 金山时代的公司创始人被视为普通人,可佩服但称不上仰望 [3] - 公司创始人从金山离职后从事投资,江湖辈分提高但类似成功者众多 [3] - 2011年8月16日,公司以1999元人民币售价推出手机产品,而当时iPhone 4S价格为4988元人民币,此举被市场视为科技平权,创始人被捧上神坛 [3] - 公司进入汽车制造领域,对标特斯拉,以更高配置和更低价格策略获得成功 [3] 产品市场表现与业务拓展 - 公司汽车业务比手机业务更为成功,主要发展限制因素是产能跟不上,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5] - 公司汽车业务无需经销渠道押库存,没有库存压力 [5] - 公司在家电领域如空调等产品也获得成功,无论做什么产品都能卖火爆 [6] - 在存量博弈的市场环境下,公司的强势表现意味着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减少 [6] 品牌形象与市场定位 - 公司创始人被部分消费者视为现实中的爽文主角,具有很强的代入感 [1] - 公司通过高性价比策略满足大量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例如在苹果手机价格过高时切入市场 [3] - 公司目前面临成吉思汗式困境,虽然汽车圈有朋友但对手更多 [6] - 公司需要加强品牌营销,明确希望市场记住的价值主张,当前的真挚热爱定位可能过于笼统 [14] 创始人公众形象演变 - 公司创始人过去一呼百应,万人追捧 [1] - 随着公司成功度提升,创始人与普通消费者之间产生距离感,难以维持过去的情感共鸣 [8] - 创始人已从过去的中关村劳模形象转变为登顶的成功人士,需要与时俱进调整公众形象 [14] - 创始人当前高度成功,在同行眼中是旗鼓相当的自己人,但与月薪几千块的普通人难以产生同类认同感 [8]
华鑫证券研究所所长谭倩:三重逻辑共振 科技引领A股行情
证券日报网· 2025-10-14 20:52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市场近一年来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科技板块表现尤为突出,当前科技引领的行情背后存在宏观战略支持、中观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微观流动性改善三重逻辑共振,对后市保持乐观预期,认为市场仍处于牛市中段,科技引领的牛市行情依旧值得期待 [1][2][3] 市场表现 - 过去一年间,以硬科技和新经济为代表的创业板指、科创50、北证50等三大指数累计涨幅均超100% [1] - 通信、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传媒等行业指数涨幅也超过80% [1] - 人形机器人、半导体、算力、创新药等科技板块轮番表现,共同推动市场结构性行情展开 [1] 宏观层面:顶层战略支持 - 国家强调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通过顶层制度设计、产业政策部署和金融资源倾斜,全力推动科技创新 [1]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 [1] - 构建“技术-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机制,助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着力破解“卡脖子”难题 [1] 中观层面: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 - 随着新一轮技术创新周期启动,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等科技产业催化不断,更多优秀中国科技企业崭露头角 [2] - DeepSeek通过开源、低价加蒸馏的创新模式,实现了与ChatGPT相媲美的性能,而价格仅为后者的1/27,展现出显著性价比优势 [2] - 宇树机器人在春晚亮相、比亚迪开启全民智驾时代、《哪吒2》票房突破120亿元等事件,共同勾勒出中国科技平权的多维图景 [2] 微观层面:流动性环境改善 - 随着外资集体转向看多,内外资金实现再平衡,为A股科技板块提供持续的增量资金支持 [2] - 全球流动性拐点已现,M2供应充裕,有助于风险偏好提升,利好科技板块估值扩张 [2] - A股市场赚钱效应显现后,吸引居民存款入市,1月份-8月份非银存款累计增加5.8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两融余额连续突破2.4万亿元,创10年新高,资金主要流入计算机、通信等行业 [2] - 私募产品备案规模大幅提升,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成为重仓配置行业 [2]
一汽成大疆车载业务最大股东?即将牵手大众出海欧洲?
电动车公社· 2025-10-08 00:05
交易概述 - 一汽股份通过增资和股权收购,获得卓驭科技35.8%的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 [1] - 交易前,原大股东New Territory持有卓驭科技70.65%的股权;交易后,其持股比例降至34.85%,与一汽股份共同控制卓驭科技 [2] - 卓驭科技主要从事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业务 [2] 公司背景与技术渊源 - 卓驭科技前身为大疆2016年成立的车载项目组,于2023年从大疆拆分并独立运营 [3][5] - 公司继承了源自大疆无人机的技术积累,特别是惯导双目视觉系统,该技术最初应用于大疆精灵4消费级无人机,实现了障碍感知等智能功能 [20][22][23][26] - 卓驭科技首席AI技术官表示,公司在有限硬件和算力上追求极致功能和性能的研发风格,与大疆一脉相承 [19][20] 产品与技术路线 - 公司采用"科技平权"路线,通过自研核心传感器硬件显著降低成本,例如其7V惯导双目纯视觉方案成本约为5000元 [15] - 宝骏云朵灵犀版搭载该方案,以10万元出头的价格实现了城市记忆领航功能,算力为32TOPS [10][15][17] - 公司已从纯视觉方案发展为惯导三目系统和激目系统,其自研激光雷达成本不足千元,主要用于补盲和安全冗余 [28][30][31] - 辅助驾驶方案支持算力范围从32TOPS至1000TOPS,适配英伟达、Mobileye等多种第三方芯片,即插即用,不绑定特定芯片供应商 [34][36] 市场定位与竞争环境 - 公司定位为"幕后供应商",商业模式灵活,吸引了大众、上汽通用五菱、奇瑞、一汽、东风、长城等传统车企客户 [36][38] - 行业竞争加剧,新势力车企普遍选择自研辅助驾驶,华为等供应商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吉利、奇瑞等也推出低成本自研方案,压缩了外部供应商的市场空间 [40][42] - 大疆2024年营收超800亿元,但汽车行业规模更大,卓驭独立运营旨在探索车载业务独立发展的可能性 [45][47] 战略合作与全球化布局 - 一汽基于此前在红旗天工系列车型上的合作,认可卓驭技术能力,此次股权合作深化了双方战略绑定 [50][51] - 为缓解其他车企客户对股权结构的顾虑,卓驭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已发布欧洲市场战略并在德国设立分公司 [53][54][59][62] - 公司在慕尼黑车展展示了基于英伟达Thor芯片的旗舰方案等多款解决方案,并与大众等欧洲车企及中国出海车企合作 [54][61][62][63]
雷军亲述玄戒芯片及造车幕后故事:压上10年家底、5年蜕变
搜狐财经· 2025-09-29 14:11
小米17系列产品发布 - 小米17系列包括标准版、Pro和Pro Max三款机型 定价分别为4499元起、4999元起和5999元起[5] - 全系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3nm工艺芯片 GPU性能相比A19 Pro提升34.6%[6] - Pro系列采用"妙享背屏"创新设计 支持个性时钟、AI壁纸、背屏自拍及掌机模式等交互功能[7][9] 核心技术突破 - 屏幕采用国产新型红色发光材料 发光效率达82.1cd/A实现国际领先水平[11] - 全系搭载金沙江电池 能量密度最高达894Wh/L Pro系列采用L形异形叠片电池技术提升空间利用率[13] - 影像系统搭载国产第三代LOFIC技术 实现超高动态范围 Pro系列配备潜望式徕卡浮动长焦[13] 小米汽车业务进展 - YU7车型交付量突破4万台 家庭用户占比69% 其中85%为有孩家庭[16] - 推出高端定制服务 覆盖YU7 Max和SU7 Ultra车型 提供26项个性选配 起订价10万元[5][18] - 定制服务每月限量40台 在北京工厂店设立400余平定制服务中心[18] 生态链产品矩阵 - 小米平板8系列定价2199元起 Pro版2799元起[5] - 米家三区洗衣机Pro首销价3999元 冰箱Pro微冰鲜双系统版6399元[5] - 小米电视S Pro Mini LED提供65-98英寸四款尺寸 首销价5199元起[5] - 同步发布BE10000 Pro路由器(1699元)和Sound 2 Max音箱(1999元)等高端配件[5] 公司战略转型 - 研发投入从2020年93亿元增长至2024年241亿元 2025年预计达300亿元[23] - 研发人员数量从1万人翻倍至超过2万人[23] - 自研3nm芯片玄戒O1发布 成为全球第四家具备3nm设计能力的公司[23] - 手机业务连续站稳国内4000-5000元价位第一 Q2欧洲市场超越苹果[25] 市场表现成果 - YU7车型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15] - SU7 Ultra位列国内50万以上轿车和纯电销量双第一[25] - 科技家电Q2收入同比增长66.2% 空调产品7月跻身全渠道中国第三[25] - 首座智能家电工厂在武汉建设 预计年底投产[25]
小米汽车回应为何做定制服务:让更多人享受顶级豪车才有的体验
环球网资讯· 2025-09-28 12:24
公司战略 - 小米汽车推出定制服务旨在推动科技平权和体验平权 使更多用户能够享受以往仅限顶级豪车的个性化体验 [1][3] - 定制服务筹备时间长达三年 原计划于去年7月发布 但在发布前最后一刻因成本过高和产能有限而取消 [3] - 公司采用小批量生产与资深匠人手工打磨相结合的方式 为高审美用户提供独特个性选择 [3] 市场定位 - 目标用户为高审美群体和追求独特个性、不甘平庸的小米YU7车主 [3] - 定制服务对标百万豪车级别的体验标准 [3]
小米17、汽车定制服务发布 雷军:五年时间重塑,小米完成彻底蜕变
搜狐财经· 2025-09-28 10:29
核心观点 - 小米集团通过年度发布会展示其在手机、汽车和科技生态领域的创新成果 包括小米17系列旗舰手机、小米汽车定制服务及多款科技家电新品 体现公司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公司的战略转型 [1][3][20] - 公司过去五年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 研发投入从2020年93亿元增长至2024年241亿元 2025年预计达300亿元 研发人员数量翻倍至超两万人 实现芯片和汽车领域的重大突破 [20][22][24] - 小米成为首家横跨手机、汽车、家电三大领域的科技公司 通过高端化战略在手机市场站稳4000-5000元价位第一 汽车领域小米SU7系列成为20万以上最畅销轿车 家电业务Q2收入同比增长66.2% [3][20][25] 产品发布 - 小米17系列包括标准版(4499元起)、Pro版(4999元起)和Pro Max版(5999元起) 全系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3nm工艺芯片 CPU性能比肩苹果A19 Pro GPU性能提升34.6% [5][6] - 小米17 Pro系列创新"妙享背屏"设计 支持个性时钟、AI壁纸、信息通知及背屏自拍功能 并推出掌机模式 同时实现屏幕、电池、影像三大国产技术突破 [6][8][10] - 屏幕采用国产新型红色发光材料 发光效率达82.1cd/A 电池采用金沙江电池技术 能量密度最高894Wh/L 影像系统搭载国产第三代高动态技术LOFIC 实现逆光抓拍 [12] 汽车业务进展 - 小米YU7自7月交付以来交付量突破4万台 家庭用户占比69% 其中85%为有孩家庭 该车型上市18小时锁单量达24万台 [15] - 推出"小米定制服务" 覆盖YU7 Max和SU7 Ultra车型 提供26项个性选配包括车漆、轮毂和内饰 起订价10万元 每月限量40台 [5][17] - 小米SU7 Ultra位列国内50万以上轿车和纯电销量双第一 纽北赛道圈速位列全球量产电动车第一 小米成为中国首家推出汽车定制服务的车企 [17][25] 科技生态新品 - 小米平板8系列定价2199元起 米家三区洗衣机Pro首销价3999元起 米家冰箱Pro首销价6399元 小米电视S Pro Mini LED首销价5199元起 [5] - 科技家电产品实现技术创新 如冰箱支持鲜鱼鲜肉零下不冻结 洗衣机采用三筒独立水路和超电解除菌技术 电视搭载Mini LED屏幕和独立画质芯片 [19] - 同步发布Xiaomi路由器BE10000 Pro(1699元)、Xiaomi Sound 2 Max(1999元)和随身蓝牙音箱(299元) [5] 战略转型与成果 - 公司2020年启动高端化战略 五年研发投入累计超1000亿元 自研3nm芯片玄戒O1性能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使公司成为全球第四家具备3nm芯片设计能力的企业 [20][24] - 手机业务国内4000-5000元价位段市场份额第一 海外市场Q2欧洲销量超越苹果 空调产品7月跻身全渠道中国第三 首座智能家电工厂将于年底投产 [25] - 公司从产品对标苹果转向正面竞争 通过"技术为本"战略实现硬核科技转型 产品覆盖人车家全生态场景 [3][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