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人工智能(ASI)

搜索文档
孙正义豪掷382亿,抄底全球机器人巨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09:58
交易概述 - 软银集团以53.75亿美元(约合383亿元人民币)收购ABB的机器人业务单元 [1][3] - ABB因此放弃了此前拟定的将机器人业务独立上市的计划 [1][3] - 交易预计将于2026年中后期完成,尚需获得监管批准 [3] ABB业务调整 - ABB机器人业务2024年销售收入为23亿美元,约占集团总收入的7%,运营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12.1% [3] - 出售机器人业务后,ABB的业务重心将转向电气化和自动化,事业部将减少为三个 [5] - 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机器人业务部门将被列为“非持续经营”项目,其机械自动化业务单元将并入过程自动化事业部 [5] 行业竞争格局 - ABB是全球装机量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供货商,属于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 [3] -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在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后增速有所放缓 [4] - 在中国市场,本土工业机器人厂商如越疆、埃斯顿、节卡的市场份额逐步攀升,对跨国企业形成挤压 [4] 软银的战略布局 - 此次收购反映了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对“物理AI”和超级人工智能(ASI)的远景规划 [8] - 软银规划布局AI芯片、AI机器人、AI数据中心、能源四大维度的生态链,例如其拥有芯片设计公司Arm和Ampere Computing [8] - 软银近期在机器人领域动作频繁,包括2024年领投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Skild AI [8]
假期24亿人次跨区域流动,新基金发售迎小高潮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10-10 08:20
国庆中秋假期出行消费 - 中秋国庆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创历史新高 [2] - 假期旅游热度的预订人次和客单价均同比增长,飞猪平台人均预订量同比提升4.6%,客单价同比提升14.6% [2] - 国内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同比增幅超两成,出境游热门目的地机票预订量同比增幅超三成 [2] - 居民出行呈现两大特征:出国体验不同生活与注重性价比的短途旅行,跨市、跨省出游占比减少,周边城市自驾出行占比增多 [2] - 居民出行消费趋于理性审慎,对文旅、娱乐等服务消费支出意愿提升,对商品消费兴趣下降,能为游客提供新奇体验的景点更具潜力 [3] 美国政治与经济动态 - 美国联邦政府因资金耗尽于10月1日“关门”,为近七年来首次“停摆”,国税局近半数员工被迫休假 [4] - 截至9月30日的2025财年,美国联邦政府录得1.8万亿美元预算赤字,较2024年仅减少80亿美元,几乎持平 [4] - 政府停摆短期内影响有限,但若时间延长,更多政府雇员离岗将影响机场等基础设施正常运转 [4] - 两党政治裂痕加深是政府停摆主因,民众反对声音增强后拨款方案通常会通过 [5] 汽车行业销售趋势 - 9月多家车企销量保持增长,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4.47万辆,同比增长19.44% [6] - 长城汽车9月总销量13.36万台,同比增长23.29%;上汽集团销售整车44万辆,同比增长40.4%,环比增长21% [6][7] - 市场呈现“新能源主导增长”格局,传统车企加速新能源转型,新势力通过场景化创新与技术赋能领跑 [7] - 明年新能源车购置税补贴退坡前,购买需求或集中释放,车企需在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间取得平衡 [7] 科技巨头与前沿技术 - 谷歌科学家连续两年获诺贝尔奖,2025年物理学奖授予其量子AI实验室科学家,研究为量子计算突破奠定基础 [8][9] - OpenAI已签署价值约1万亿美元的算力交易,以获得运行AI模型的计算能力,交易方包括AMD、英伟达等 [10] - 在过去12个月内,OpenAI通过风险投资筹集约470亿美元,估值达约5000亿美元 [10] - 孙正义的软银集团以53.75亿美元收购ABB机器人业务,该业务2024年销售收入23亿美元,市场份额全球第二 [12] - 软银正积极投资AI芯片、机器人、数据中心及能源领域,以构建AI生态系统,推动超级人工智能构想 [12] 金融市场与基金发行 - 10月9日有23只基金开启发售,10月定档新基金近70只,主动权益基金、指数基金、含权债基为发行主力 [14] - 前三季度新成立基金总数1148只,超去年全年,但债券型新基金成立数量仅214只,发行份额3944.51亿份,为近年来最低 [14] - 科技主题基金业绩强势,基金公司在四季度加大布局,但板块内个股估值普遍偏高,面临“好发不好做”问题 [14] - 主动权益基金市场回暖,指数基金产品持续火热,其占比增加或使市场波动率降低 [15] 证券市场表现 - 10月9日沪指高开高走突破3900点,刷新2015年8月以来新高,沪深两市成交额2.65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4718亿元 [16] - 有色金属、核电板块上演涨停潮,市场对美元走弱预期提升,刺激以美元计价的有色金属需求及黄金等实物资产配置需求 [16] - 半导体等成长风格上行压力增大,市场急需新的领涨板块接棒以维系行情延续 [17]
软银孙正义豪掷53亿美元 收购ABB机器人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23:53
工业机器人格局突变,软银AI版图再现扩张,砸钱"攻下"ABB robotics业务。一进一退之间,背后是当前AI产业强者恒强,竞争 趋烈的态势。 不同于以往在机器人领域以小博大的玩票试水,这次软银高达53.75亿美元的重注,直接让ABB放弃了单独拆分机器人业务上市 的计划。 而软银敢于如此激进的原因,或是孙正义对未来AI演进的乐观预期和担忧窗口缩紧的急迫落子。 今年4月,ABB发布消息称,决定对其机器人业务单元实施100%分拆,目标于2026年第二季度,推动该业务作为独立上市公司 启动上市交易。 "如果追溯过往历史,ABB机器人和其他事业部业务线的整合度实际上是非常低的。我们认为这个拆分的决策,本质可以帮助我 们更加聚焦于业务的规划和治理,以及机器人产业本身,同时也更好的帮助我们进行资金的分配,在研发上有更多投资,从而 和外部进行更好的合作。"ABB集团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事业部总裁、ABB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安世铭5月底在接受21世纪经济 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在内部业务协同性低之外,ABB之所以要分拆机器人业务,也有外部市场考虑。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 后,增速有所放缓。而在全球最大的机器 ...
从AGI到ASI:万亿赛道潜力待释放
新浪基金· 2025-10-09 18:30
近日,有业内人士指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是确定性事件,但这只是起点,终极目标是迈向超 越人类、能够自我进化的超级人工智能(ASI)。ASI是什么?其发展将经历哪些阶段?未来的产业潜 力与投资前景如何?(资料参考:中国新闻网《吴泳铭:未来5年全球AI投入将超4万亿美元,ASI为终 极目标》,2025.09.24) 三阶段演进:从"学习人"到"超越人" AGI的目标是将人类从80%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人们专注于创造与探索。而ASI作为全面超越人 类智能的系统,有望创造"超级科学家"和"跨领域超级工程师",或能加速攻克医学、材料、能源、气候 及航天等前沿领域的重大难题。(资料参考:中国新闻网《吴泳铭:未来5年全球AI投入将超4万亿美 元,ASI为终极目标》,2025.09.24) 具体来看,通往ASI的路径可划分为三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智能涌现——"学习人"。互联网的数十年发展为智能技术奠定了知识数字化基础。当前大模 型通过理解海量数字化知识,已发展出泛化智能与通用对话能力,不仅能理解意图、解答问题,更初步 具备多步推理能力,标志着AI进入"学习人"的阶段。 潜力释放:重塑生产效率,开启万亿市场 人 ...
马云彻底翻身,阿里未来不可估量
搜狐财经· 2025-10-09 10:32
公司战略愿景 -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云栖大会明确表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是确定性事件,但公司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以解决气候、能源、星际旅行等重大科学难题 [1] - 公司预测未来每个家庭、工厂、公司都会有众多的Agent和机器人提供24小时服务,超级人工智能将指数级放大人类的智力杠杆 [3] - 公司正沿着“三阶段路线”向超级人工智能推进:第一阶段是让AI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实现“智能涌现”,第二阶段将重点突破工具使用与编程能力,第三阶段是通过连接物理世界、掌握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超越人类的终极目标 [8] 技术布局与投入 - 通义最新发布7款模型更新,覆盖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编程模型等领域,在智能水平、Agent工具调用、Coding能力、深度推理、多模态等方面实现突破 [4] -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将会持续追加更大的投入 [5] - 为迎接超级人工智能时代,公司计划到2032年将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提升10倍 [5] - 阿里云宣布与英伟达在Physical AI领域达成合作,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将集成英伟达的Physical AI软件栈,为企业用户提供全链路平台服务 [11] 行业竞争与定位 - 阿里巴巴布局超级人工智能旨在成为全球AI创新的源头型力量,其目标不仅是追赶并超越OpenAI等行业头部企业,更致力于抢占技术制高点 [3] - 全球AI竞争进入赢者通吃阶段,头部企业的技术壁垒与生态优势正不断拉大差距,公司布局超级人工智能是为了在这场未来竞赛中提前锁定胜局 [5] - 阿里云与英伟达的合作从硬件采购延伸至AI开发生态,阿里获得全球顶级AI算力与软件栈,英伟达则锁定中国云巨头这一关键入口,形成深度绑定的伙伴关系 [13] 公司转型与增长 - 阿里巴巴正从一家卖货公司,蜕变成为一个正在覆盖全球科技行业的“超级智能体”,希望借助超级人工智能的技术势能,深入渗透制造、医疗、能源等多元领域 [1][6] - 公司希望实现从交易平台到产业赋能者的跨越,破解各行业在效率提升、成本优化、创新突破等方面的痛点 [6] - 公司已将未来发展的核心押注在AI领域,超级人工智能是其为突破增长边界、抢占未来先机找到的下一个突破口 [15]
大模型、硬件厂商共进,2026年有望成为端侧AI大年
天风证券· 2025-09-29 20:3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12] 核心观点 - 大模型与硬件厂商协同发展 2026年有望成为端侧AI大年[1] - 端侧AI受益于政策支持、巨头新品创新及供应链表现超预期[1] - 云侧AI国产算力催化强劲 推理侧与存储产业链供需共进[7] AI端侧发展 - Meta智能眼镜销量超预期 全年出货量有望达400-500万副 同比翻倍增长[2][18] - Meta向高通加单20% AR1芯片全年提货量增至1200万+颗[2][18] - 政策推动AI终端创新 商务部等八部门提出加速人工智能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等产品创新[3][20][22] - 京东发布AI全景图 推出京犀、他她它、JoyInside三大产品 覆盖物流、工业等超500仓库及超万家企业[3][23][26] - OpenAI计划2026年底至2027年初发布无屏智能音箱、眼镜等端侧AI新设备[4][29] - 立讯精密展示AR眼镜、CPO/CPC光连接方案 包括1.6T光模块等数据中心互连技术[4][30][36] - 苹果iPhone 17系列预售火热 发货需等待3-4周 供应链加单趋势明显[5][52] - 苹果产品全面升级 iPhone 17标准版首次支持120Hz ProMotion Air系列厚度仅5.6mm Pro系列采用VC均热板散热[5][46][48] - 苹果计划2026年进入折叠屏市场 或成新增长催化剂[5][51] - 英伟达与英特尔合作开发AI基础设施及个人计算产品 投资50亿美元购入英特尔普通股[6][73][74] AI云侧进展 - OpenAI推出ChatGPT Pulse 可基于聊天记录主动提供个性化更新[7][53] - 阿里云栖大会提出大模型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超级AI云为下一代计算机[8][56] - 阿里通义大模型7连发 Qwen3-Max性能跻身全球前三[8][57] - 阿里云AI算力增长超5倍 存力增长4倍多 百炼平台模型日均调用量增15倍[8][58]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过会 拟募资80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7.02亿元超前三年总和 毛利率达69.14%[7][59][61] - 华为公布昇腾芯片路线图 2026年Q1推出首款自研HBM技术芯片950PR[9][63][65] - 华为发布灵衢互联协议 可构建超50万卡算力集群[9][71] - 阿里巴巴发行32亿美元可转债 80%投入云基础设施建设[9][76] 产业链关注公司 - 消费电子零组件及组装建议关注工业富联、立讯精密、舜宇光学科技等20余家企业[10] - 材料、连接器、被动元件、面板、PCB及设备等细分领域多公司被列入关注名单[10]
迈向超级人工智能之路
36氪· 2025-09-29 17:33
AI发展趋势与产业应用 - AI将超越通用人工智能(AGI) 迈向能够自我迭代进化的超级人工智能(ASI) [1] - 79%的受访公司已在业务中应用AI Agent 其中66%实现生产力提升 57%实现成本下降 55%决策效率加快 54%客户体验提升 [1] - 科技巨头全面布局Agent领域 包括OpenAI的Agent Mode 微软的Copilot 谷歌的Jules Agent 字节跳动的Coze 百度的全平台智能Agent [2] 阿里云战略定位与基础设施 - 阿里云升级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提出大模型是新的操作系统 超级AI云是新的计算机 [3] - 基础设施具备四大特点:大规模弹性 高可用与稳定性 长短期记忆与检索 推理优化与加速 [7][8][9] - ACS GPU serverless架构实现秒级拉起百亿参数模型 推理服务PAI-EAS提升吞吐率超过70% [7][8] - 对象存储OSS支持千亿级数据量 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提供金融级支撑 [7] 通义大模型技术体系 - 通义千问系列在中文理解 工具调用 多模态任务上具全球竞争力 [5] - Qwen模型在MMLU CMMLU AGIEval等基准测试多次超过GPT-4-turbo和Claude 3 Sonnet [5] - 发布6个模型升级 包括万亿参数Qwen3-MAX 全模态模型Qwen3-Omni 视觉模型Qwen3-VL 图像模型Qwen-Image 代码模型Qwen3-Coder 视频模型Wan2.5-Preview 语音模型通义百聆 [6] 百炼Agent开发平台 - 采用"1+2+7"企业级Agent体系:一套模型服务 两种开发模式 七大关键能力 [13] - 双轨开发模式:低代码ADP快速验证原型 高代码ADK支持深度定制 [14] - 七大关键能力覆盖记忆管理 工具连接 安全沙箱 日志追踪 动态推理 支付交易 数据管理 [15] - 平台已支撑20万开发者构建80万个Agent 模型调用量同比增长超15倍 [16] 企业应用案例与成效 - 网商银行风控流程实现95%准确率 处理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5分钟 流转效率提升50%-300% [15] - 鱼泡网通过数据处理Agent提升人岗匹配效率80% [15] - 听力熊学习机衍生50多种交互技能 覆盖百万用户 日均交互量居行业首位 [15] 行业竞争与市场地位 - 阿里云连续多年国内云计算+AI市场份额第一 2025年上半年商业体量超第二至第四名总和 [18] - 十万级企业客户在阿里云运行业务 成为国内最被验证的AI+云平台 [18] - 全栈能力使中国企业不必依赖海外方案 即可完成研发到应用闭环 [21]
ASI宣言引领前瞻方向,AI应用场景全面提速
中航证券· 2025-09-28 23:00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 [3] 核心观点 - ASI宣言提出AGI只是起点,终极目标是超级人工智能(ASI),从AI工具化的"自主行动"阶段迈向"自我迭代"的超级智能 [2] - 未来每个家庭、工厂将有无数AI智能体(Agent)提供24小时服务,ASI将指数级放大人类智力杠杆 [2] - 阿里巴巴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覆盖数据合成处理、模型训练、环境仿真强化学习及模型验证测试等环节 [2] - 人工智能产业处于政策、技术、应用多重共振阶段,短期政策落地与标准化测评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中长期大模型升级加速教育、影视等场景渗透 [6][21] - 投资主线包括大模型开发与AI Agent能力提供商(昆仑万维、科大讯飞)及AI落地场景应用(焦点科技、奥飞娱乐、值得买、上海电影、恺英网络、中文在线、万兴科技) [6][21] 市场行情回顾 - 社会服务(申万)板块周涨跌幅-5.92%,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31/31 [5] - 子行业表现:教育(-0.79%)、专业服务(-2.84%)、体育(-3.22%)、酒店餐饮(-9.18%)、旅游及景区(-9.46%) [5] - 个股涨幅前五:凯文教育(+12.54%)、西高院(+2.13%)、实朴检测(+1.24%)、苏试试验(+0.63%)、科德教育(+0.62%) [5] - 个股跌幅前五:西藏旅游(-22.93%)、西域旅游(-22.79%)、华天酒店(-18.87%)、云南旅游(-18.37%)、西安饮食(-17.86%) [5][16] 行业动态 - 政企协同加速AI应用落地:中国与东盟启动"气象AI模型应用联合创新行动",东博会提出中国-东盟AI合作机遇 [18] - 产业应用深化:京东物流发布"超脑大模型2.0"和"异狼具身智能机械臂系统",腾讯推出"场景化AI能力",百度文心X1.1落地助老与科技馆场景 [18] - 算力基础设施强化:阿里云发布全栈AI技术,AI算力同比增长超5倍、存力增长4倍,通义千间开源生态扩容 [20] - 智能体能力进化:MuleSoft Agent Fabric提供跨系统编排能力,华为发布"城市智能体-超级应用",Exa Code优化Coding Agent执行正确率,Kimi推出"OK Computer"支持自然语言驱动任务 [20] - 教育政策: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推进数字教育和AI应用,目标2030年实现县中布局合理与教师素质提升 [22] - 建筑电气化:27家单位倡议推进建筑用能电气化,目标2030年建筑用电占比超65% [22] - 文旅活动:河北承德推出五大精品线路和15项特色活动,上线"全承游"一卡通优惠 [23] - 航线扩展:柬埔寨开通西哈努克市至深圳直飞航班,计划采购20架C909客机,目标2025年吸引超百万中国游客 [23] - 国际合作:第五届中印尼文化与翻译出版论坛举办,探讨翻译出版合作与人才培养 [23]
【港股一周见】医药板块承压回调,AI战略驱动科技股
新浪财经· 2025-09-28 21:2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周跌1.57%至26,128.2点 恒生科技指数周跌1.58%至6,195.11点 国企指数周跌1.79%至9,303.10点 [1] - 港股通(沪)近5日净流入232.53亿港元 近20日净流入726.18亿港元 近60日净流入1,820.05亿港元 [4] - 港股通(深)近5日净流入207.06亿港元 近20日净流入1,020.73亿港元 近60日净流入2,318.19亿港元 [4] 阿里巴巴AI战略突破 - 阿里巴巴周涨4.65%至166.5港元 9月24日单日涨幅达9.16% [5] - 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6%创三年新高 AI相关收入持续高速增长 [5] - 宣布追加AI基础设施投入 计划2032年将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提升10倍 [5] - 发布新一代大模型Qwen3-Max 在多项全球评测中位列前茅 [5] - 与英伟达达成Physical AI领域多项合作 未来三年计划投入3,800亿元用于"AI+云"建设 [5] 医药板块政策扰动 - 复星医药周跌11.19% 康龙化成 三生制药 百济神州等个股跟随下行 [6] - 特朗普拟对医药产品征收100%关税 美商务部启动对医疗设备的"232调查" [6] - 国内企业采用IP授权模式出海 有效规避关税壁垒直接冲击 [6] - 中国医药企业凭借产业链优势和研发投入保持国际竞争力 [6] 新能源行业政策利好 - 中创新航周涨15.36%至30.94港元 年内涨幅超140% 储能业务强劲增长 [7] - 相关部门将加强车用大算力芯片 操作系统 大模型等技术攻关 [7] - 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 车船税优惠政策 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7] - 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工作持续推进 [7] 在线旅游AI转型 - 超级黄金周跨省游订单同比增长45% 行业从流量价格战转向AI赋能价值战 [8] - 美团AI助手"小美"实现餐厅直订功能 飞猪"问问我"提供沉浸式伴游体验 [8] - 携程采用多语言AI客服提升入境游服务效率 美团"极巴"帮助酒店优化运营 [8] - 京东推出"AI+机器人+食宿"模式整合供应链优势 平台竞争壁垒转向技术服务能力 [8] 全球市场风险信号 - 美国投资级企业债券风险溢价跌至27年低点 大规模杠杆收购交易活跃 [9] - 私人信贷市场快速扩张 汽车贷款违约率上升且部分机构破产 [9] - 特朗普对重型卡车 家具等多类产品实施关税 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重构 [9] - 美国推行半导体"1:1"产能匹配计划 要求提高本土生产比例 [9]
从英伟达到ASI,算力景气再确认
国盛证券· 2025-09-28 17:06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算力需求高速增长是长期确定的行业趋势 两大标志性事件共同验证算力景气度[1][24] - 英伟达与OpenAI合作部署至少10吉瓦AI数据中心 投资规模达1000亿美元[1][25] - 阿里巴巴提出ASI三阶段演进路线 明确算力投资的技术发展语境[3][27] - 生成式AI竞争转向算力基础设施军备竞赛 全产业链将受益[7][30] 行业动态分析 国际巨头合作动态 - 英伟达计划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 部署数百万颗GPU[1][25] - 首阶段1吉瓦系统预计2026年下半年部署在Vera Rubin平台[1][25] - OpenAI周活跃用户超7亿 算力资源不足成为发展瓶颈[2][26] - OpenAI公布1万亿美元全球计算基础设施扩张计划[35] - 与甲骨文 软银合作在美国新建五个AI数据中心[36] 技术演进路径 - 阿里巴巴明确ASI三阶段演进路线[3][27] - 智能涌现阶段:已基本实现 具备泛化智能基础[6][29] - 自主行动阶段:当前阶段 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6][29] - 自我迭代阶段:终极目标 对算力提出无止境需求[6][29] - Token是未来的电 新AI计算范式需要更稠密算力[7][28] 国内投资布局 - 阿里巴巴推进3年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7][28] - 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较2022年提升10倍[7][28] - 四季度国内CAPEX提振可期[7][28] 市场表现与行情 - 通信板块下跌1.6% 表现劣于上证综指[20][23] - 量子通信上涨0.8% 运营商上涨0.2%[21][23] - 光通信下跌1.4% 通信设备下跌1.8%[21][23] - 中威电子上涨34.63%领涨板块[22]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光通信与硬件基础设施 - 硅光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2.78亿美元增至2030年27亿美元 CAGR达46%[39] - 光模块行业龙头中际旭创 新易盛等被重点推荐[8][30] - 光器件"一大五小":天孚通信 仕佳光子 太辰光 长芯博创 德科立 东田微[8][19] 算力设备与国产产业链 - 算力设备包括中兴通讯 紫光股份 工业富联等[9][16] - 国产算力产业链关注寒武纪 海光信息等[19] - 液冷环节推荐英维克 申菱环境等[8][9] 新兴技术领域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过会 计划募资80亿元[4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02亿元 预计2027年实现盈利[42] - 星测未来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发力太空算力基础设施[43] 重点公司业绩预测 - 中际旭创2025年预计EPS 8.56元 对应PE 48.33倍[11] - 新易盛2025年预计EPS 8.95元 对应PE 41.78倍[11] - 天孚通信2025年预计EPS 2.69元 对应PE 64.57倍[11] - 沪电股份2025年预计EPS 1.91元 对应PE 37.61倍[11] - 英维克2025年预计EPS 0.63元 对应PE 126.97倍[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