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搜索文档
“零售之王”AIC牌照落地 银行系股权投资迎来小高潮
华尔街见闻· 2025-07-08 21:23
日前,招商银行宣布预备发起的招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下称"招银投资")已获得监管筹建批复。 作为全资子公司的招银投资牌照获批后,招行正式成为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后,第三家持有AIC牌照的股份行。 更多股份行的入场,对应着2024年以来AIC定位的悄变。 2024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将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18个城市; 今年3月,试点范围由城市辐射至所在省份,监管更是明确支持银行、险资设立AIC,并将AIC表内资金股权投资上限,由总资产4%提升至10%。 落地仅4个月时间,股份行中规模最大的招行、中信银行与兴业银行均已揽获AIC牌照。 另据信风统计,2025年以来5家国有大行AIC旗下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行基金数量,已超越2018年以来的历年水平。 从政策调整到市场反馈,银行业旗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的核心命题或从化解母行不良资产,转向股权投资。 种种变化印证着,AIC作为银行业打开股权投资等混业通路的踏板,正逐渐登上更大的舞台。 "零售之王"拓土 虽然牌照姗姗来迟,但巨量的注册资金仍体现出招行对这枚AIC牌照的重视。 招银投资将成为招行一级子公司,150亿元的注册资金不仅高于股份行同业设立的兴业投资 ...
股份行第三家!招行宣布:获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3 20:11
招银金投获批筹建 - 招商银行获准筹建全资子公司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50亿元人民币 筹建完成后将向监管部门提出开业申请 [1][3] - 公司表示此举是响应国家号召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有助于专业化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试点业务 提升综合化经营能力 [3] - 招商银行成为继兴业银行 中信银行后今年第三家获批筹建AIC的商业银行 前两家AIC注册资本均为100亿元人民币 [4] AIC行业扩容动态 - 监管部门持续推动AIC股权投资扩围 2024年9月将试点范围从上海扩大至18个城市 2024年3月进一步明确支持商业银行设立AIC公司 [6] - 截至5月7日 AIC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人民币 旨在加大对科创企业投资力度 [6] - 行业分析认为AIC扩容有助于科技金融发展 提升银行综合化经营能力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中小银行将获得更多参与机会 [6][7] 历史AIC设立情况 - 此前国内已有5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均由五大国有银行(工行 农行 中行 建行 交行)于2017年全资设立 [4] - 2024年兴业银行 中信银行先后获批筹建AIC 分别成为首家股份行和第二家获批的商业银行 [4]
刊首语 | 王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5-14 15:41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提出扩大股权投资范围至试点城市所在省份,支持商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并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 [1] - 截至2025年3月底,五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已实现18个试点城市签约全覆盖,签约金额超过3500亿元 [1]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定义与业务模式 - AIC是由商业银行发起并全资控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从事银行债权转股权及配套支持业务 [2] - 业务模式包括债转股和发股还债两种,不良资产来源均为母银行信贷资产 [2] - 除不良资产处置外,AIC可利用自有资本进行对外股权投资,包括管理或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2] AIC市场定位与优势 - AIC在私募股权市场投资试点打破了银行信贷部门与实体企业股权投资之间的界限 [3] - AIC具有防控处置投资项目风险的专业能力,是股权市场当之无愧的长期资本 [5] - AIC可利用母银行渠道网络优势发掘优质项目,比其他机构更擅长参与被投企业经营治理 [6] 政策建议与发展方向 - 建议进一步扩大私募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支持更多银行机构新设AIC [7] - 建议加快完善政策监管体系,构建激励兼容的股权投资决策机制 [8] - 建议打造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资本市场,完善发行交易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9] - 建议优化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环境,引导金融资本支持实体产业发展 [10] 宏观经济背景 - 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阶段,科技创新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关键 [4]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发展科技金融列为首要任务,政治局会议强调壮大耐心资本 [4]
光大期货金融期货日报-20250514
光大期货· 2025-05-14 13:11
光大期货金融期货日报 光大期货金融期货日报(2025 年 05 月 14 日) 光大期货金融期货日报 | 策发力预期的利好兑现。二是 5 月 12 日中美双方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大幅 | | --- | | 削减相互关税。超预期的谈判结果导致市场风险偏好快速升温,对债市形成 | | 利空。展望后市,两大利好因素均已不在,债市预计偏空运行。收益率曲线 | | 方面,降准降息落地资金面边际转松,预计收益率曲线重新走陡,关注做陡 | | 收益率曲线。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EVERBRIGHT FUTURES 2 一、研究观点 | 品种 | 点评 | 观点 | | --- | --- | --- | | 股指 | 中美发布联合声明,为后续进一步贸易协商奠定良好开局,超过市场预期。 设立新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支持汇金公司在必要时增持股票指数基金等。 | 震荡 | | | 近期三部门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央行宣布降准降息政策,降低企业负债端 | | | | 成本。金融监管总局强调将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通过类平准基金的方 | | | | 式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具体措施包括鼓励保险资金加大入市力度、 ...
AIC再扩容,影响几何?
华泰证券· 2025-05-13 1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时隔八年AIC牌照再迎扩容,股份行首次加入AIC阵营,招行、中信拟投资设立子公司;2024年以来科创金融支持政策频出,AIC投资规模、设立条件等限制放宽,股权直投开辟银行支持科创新路径,助其综合化转型,但资本占用、风险管理等问题仍需关注,预计资本实力较强、综合经营建设完善的大型银行将入局,为科创企业带来增量耐心资本[1][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AIC再扩容,影响几何? - 5月7日兴业银行获批筹建国内第六家银行系AIC,也是首家获批AIC牌照的股份行;5月8日招行、中信拟分别出资150亿元、100亿元设立AIC公司,正待监管批复;银行系AIC入局为股权投资市场添活水,成支持科技创新重要金融力量[11] - AIC诞生于2016年供给侧改革后,最初化解银行不良资产、降低企业杠杆率;近年金融支持科创政策中,AIC股权投资业务扩容是关键落子;2020年上海试点,2024年扩大至18个城市,表内股权投资金额占比和投资单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金额占比提高,以五大AIC 2024年末总资产规模6027亿元计算,有望增加股权投资规模约360亿元,撬动社会资金约1800亿元;2025年3月试点范围、设立条件、资金渠道再度拓宽[12] - 银行是支持科创企业主力军,但科技企业特征与银行传统信贷风险偏好差异大,股权投资业务是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突破关键抓手;利率下行背景下,银行传统存贷业务利润空间收窄,需新利润增长点实现综合化转型,股权投资权限打开助其突破传统信贷业务边界,涉足潜力领域[13] - 我国银行业支持科创企业模式有信贷支持、股权直投、投贷联动三类;传统信贷模式审批流程标准化,但依赖抵押担保,与轻资产科创企业匹配度低,难支持初创期企业;投贷联动模式结合债权和股权融资,但操作结构复杂,需平衡信贷审慎与投资风险;AIC股权投资试点开辟银行资金支持股权投资新路径,AIC能直接开展长期股权投资,利用母行对公业务资源,精准识别优质科创项目,提供综合化服务[14] 历史回溯:始于债转股,初探股权直投 - AIC成立于2016年供给侧改革后,初衷是以市场化手段化解银行业潜在不良资产,其后将股权投资业务纳入范围;截至2024年,建行、农行、工行、中行、交行全资设立5家AIC,注册资本合计超1000亿元,并各下设一家专业投资子公司;AIC在银行业集团定位不再限于市场化债转股业务子公司,而是银行集团参与股权投资的综合业务牌照,涵盖市场化债转股为目的的股权投资和不以债转股为目的的股权直投业务[18] - AIC业务发展分三个阶段:2016 - 2020年为参与债转股业务的制度政策框架建立与完善期;2020 - 2024年为扩大债转股资金来源,并成立专业投资子公司参与企业重组、股权投资、直接投资等业务的AIC股权投资试点期;2024年6月以来为扩大股权投资业务试点与资金来源、推动纯股权项目投资加速签约落地的股权投资试点扩大期[19] - 2024年两项《通知》发布后,AIC股权投资试点案例加速涌现,众多AIC股权投资基金在试点城市落地;2025年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当前签约意向性基金规模已超3800亿元,投向领域以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为重点[24] 机构对比:协同母行资源,经营审慎稳健 - AIC主要优势在于母行平台联动、资本补充和资金来源所提供的资源、资本和资金优势,风格审慎稳健;与AMC相比,AIC对收购资产处置路径窄,但母行资源协同优势明显;AMC不良资产主业范围广,处置模式多,AIC以债转股业务为主,项目资产质量较可控,截至2023年,五家AIC均以优质资产类债转股项目为主要业务,客户结构中央企、大型地方国企客户占比较高[26] - 与市场化PE/VC相比,AIC从事股权投资处于初期,但资本实力雄厚、具备“耐心资本”特质;AIC资金来源广泛,低成本资金来源稳定;AIC与母行共享资源,能协同提供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资源优势明显,且资本实力雄厚,在存续股权投资基金中AIC作为LP(及其附属机构GP)出资比例多在20%以上;AIC秉承银行风险文化、风控体系完善,经营风格审慎稳健,纯股权投资轮次相对靠后,与此前主要从事市场化债转股业务、项目周期较长有关;未来AIC有望完善“募、投、管、退”全链条风控体系,结合自身资本实力和风控体系与股权投资风险特征[27] 业务聚焦:股权投资业务机遇挑战并存 AIC:拓展业务布局,丰富客户层次 - 政策支持下,AIC核心业务范围有望向股权投资拓宽,丰富业务范围,拓宽客户层次;据规定,AIC以债转股相关业务为主业,但五家AIC业务结构单一,以优质资产债转股业务为主,纯股权投资业务处于探索阶段,实际落地金额有限;2024年末5家AIC对外股权投资项目金额18.1亿元,占项目类投资总比重仅3.1%,增长空间广阔[30] - AIC目前主要服务传统行业国央企客户,未来有望开拓科创企业客群;五家AIC均以优质资产类债转股项目为主要业务,优质资产类债转股项目对象是发展前景良好但短期资产负债水平较高、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具备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包括央企、大型地方国企、行业龙头型民营企业;股权投资试点扩容助力AIC拓展战略新兴产业等科创客户,丰富客户层次[32] - AIC成立之初盈利能力薄弱,2019年前ROE水平基本在5%以下;2020 - 2021年债转股业务加速扩容,资产规模快速扩张,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此后规模扩张放缓,2024年末建信投资、农银投资、工银投资、中银资产、交银投资资产规模分别为1287亿元、1250亿元、1839亿元、936亿元、715亿元;2024年平均ROA、ROE分别为3.23%、10.85%;当前AIC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债转股项目投资收益,但面临资产收益率低、退出周期长等困难,股权投资试点扩容有望打开AIC公司增长空间,提高盈利能力[33] - 开展股权投资业务给AIC带来流动性管理、资本占用、风险控制等挑战;股权投资退出渠道有限、回报周期长,AIC面临流动性管理压力,2023年末,建信、农银、工银、交银AIC高流动资产/短期债务数值较2021年有不同变化;股权投资业务资本消耗高,对非债转股目的工商企业投资风险权重系数为400%,《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AIC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6%/8%,目前五家AIC公司资本水平充足,但长期或面临资本补充挑战;股权投资高风险属性与母行审慎风险偏好有差异,AIC涉足股权投资领域时,投研能力和风控体系面临考验[37] 母行:提升科创实力,撬动客户资源 - AIC在母行业务中占比小,2023年五家公司营收、净利润、总资产规模合计230亿元、182亿元、5827亿元,在大行中合计占比仅0.7%、1.4%、0.3%;2024年净利润、总资产占比为1.4%、0.3%;但股权投资业务开展意义在于突破传统信贷业务局限性,切入难触达的客户群体,锁定优质客户资源,为后续金融服务开展创造机会,推动银行整体金融服务链条延伸与拓展,提升综合竞争力;母行收益不仅是AIC报表层面营收利润,更重要的是科创企业客户衍生的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收入等[39] - 银行参与股权投资面临风险大、资本占用高的问题;AIC以表内资金开展股权投资业务,应参照《资本新规》,在银行对AIC注资环节约束;《资本新规》中获国家重大补贴并受政府监督的股权投资风险权重下调至250%,但大部分股权投资业务仍面临较高资本计提要求;假设2024年五大行股权投资规模新增360亿元,对应补充资本规模在900亿元至4500亿元[40][41] - AIC设立条件拓宽后,资本实力较强、综合化优势突出的银行更有动力申请牌照;大型银行资本实力雄厚、风险承受能力高,为开展股权投资业务提供基础;部分大型银行希望通过获得AIC牌照完善金融牌照体系,整合集团内部资源,与现有牌照形成协同效应,形成完整金融服务链条;5月7日兴业银行获批筹建AIC,5月8日招行、中信公告拟设立AIC公司,正待监管批复[43]
股份行加入“金钥匙”阵营 AIC如何重塑银行盈利DNA
中国证券报· 2025-05-13 04:35
AIC牌照扩容与股份制银行布局 - 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拟分别出资100亿元、150亿元、100亿元设立AIC,加大对科创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1][3] - 兴业银行成为首家获准筹建AIC的股份制银行,此前仅有5家国有大行拥有AIC牌照 [3] - 截至2024年末,5家国有大行AIC资产规模合计6027亿元,占五大行总资产的0.3%,2024年合计净利润184亿元,占五大行净利润的1.4% [3] AIC对银行及企业的综合效益 - AIC牌照可为银行带来直接项目收益(债转股、股权投资)及综合效益(交易结算、工资代发等手续费收入) [4] - 在净息差承压背景下,AIC有助于银行拓展收入来源、优化结构、增强盈利韧性,并构建"融资+融智"综合服务体系 [4] - 银行系投资机构注资可为企业提供品牌背书,提高市场认可度,对其他资本具有风向标作用 [5] AIC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 - 传统银行对不良率容忍度(1.5%-3%)与科技投资高风险特性存在矛盾,容错纠错机制亟待完善 [2][6] - 股权投资需较强投研能力,银行缺乏相关经验,人才储备不足成为瓶颈 [6][7] - 盈利模式不清晰、项目退出难度大(尤其IPO退出)、与专业投资机构竞争压力显著 [5][6] 优化AIC发展的关键路径 - 需建立差异化组织架构,赋予AIC更多自主权,打破传统银行科层体系对投资效率的制约 [7] - 引入市场化薪酬和长周期考核机制,吸引复合型人才,培养垂直领域专精团队 [7][9] - 强化银行投贷联动生态协同,与科创园区、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 [8][9] 政策与行业格局展望 - AIC牌照扩容将形成"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格局,股份制银行市场化基因有助于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1][3][4] - 建议修改金融监管制度,合理确定商业银行股权投资风险权重,减少资本占用 [9]
招商银行20年老将或“转战”招商证券 风控专家有何新考题
南方都市报· 2025-05-12 22:41
招商银行高管变动 - 招商证券总裁吴宗敏到龄退休 董事长霍达暂代总裁职务 [2] - 招商银行副行长朱江涛或接任招商证券总裁 目前仍保留招行副行长职务 [2] - 朱江涛为招行资深高管 拥有21年招行履职经历 历任分行行长、首席风险官等职 2021年9月起任副行长 [3] 朱江涛职业背景与业绩 - 朱江涛在2021-2024年担任招行首席风险官期间 全行不良率稳定在1%以内 [3] - 2023年5月辞任首席风险官 转岗分管对公业务 由钟德胜接任风控职务 [3] - 2024年推动招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8450亿元 供应链金融五年服务超10万户企业 投放金额超2万亿元 [4] - 2024年税前薪酬279.33万元 持股198,800股 薪酬水平位列高管第二 [4] 跨行业高管任职案例 - 中信银行行长刘成2025年转任中信建投证券董事长 引发对银行背景高管适应券商业务的讨论 [5] - 招商证券前任总裁吴宗敏曾任职太平洋保险24年 2022年跨界执掌招商证券 [5] 招商银行业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837.51亿元(同比降3.09%) 净利润372.86亿元(同比降2.08%) [6] - 净利差1.82%(同比降8BP) 净利息收益率1.91%(同比降11BP) [6] - 非利息净收入307.55亿元(同比降10.64%) 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67.83亿元(同比增10.45%) [6] - 获批设立150亿元全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 [6] 招商系人事动态 - 招商证券副总裁张浩川5月12日因个人原因提前离任 [7] - 招行总行近期进行多部门中层干部调整 涉及多个副总经理岗位 [7]
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45% 四川银行业持续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1 06:48
四川银行业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末四川银行业资产17.61万亿元负债17.02万亿元存款余额13.76万亿元贷款余额12.4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9%8.37%9.34%11.45% [1] - 1—3月四川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99.28亿元保费规模位列全国第7位 [1]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发展 - 四川金融监管局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金融资源倾斜力度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2] - 截至3月末四川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65%制造业贷款余额高新技术产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8.67%19.5% [3] - 普惠型涉农贷款粮食重点领域贷款农田基本建设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长5.74%19.13%25.28% [3] - 1—3月四川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承保面积44.51万亩提供风险保障2.73亿元累计赔款支出2048.09万元受益农户24.04万户次 [3] - 截至3月末四川绿色融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34%环境污染责任险累计为446家次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3] 房地产与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 - 截至3月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为869个"白名单"项目授信2821.81亿元发放贷款2595.06亿元 [4] - 截至3月末四川各级工作专班累计走访经营主体185.01万户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推荐清单"内经营主体授信8841.2亿元新发放贷款6976.5亿元 [4] -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56万亿元同比增长17.7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31百分点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2024年度下降40个基点 [4] 金融创新试点进展 - 四川纳入全国8个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省(市)成都纳入全国18个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城市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从成都扩大到四川全省 [5] - 截至3月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48%当年累放金额同比增长30.97% [5] - 3月14日适用科技企业并购试点政策的首笔贷款完成发放3月18日四川首支金融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工商登记注册 [5]
三家股份行AIC新进展!监管部门释放积极信号,金融资产投资迎来新“活水”
新浪财经· 2025-05-09 19:05
商业银行AIC牌照新进展 - 兴业银行首家获批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为全资子公司[1][2] - 招商银行拟出资150亿元、中信银行拟出资100亿元全资发起设立AIC,尚待监管批准[1][3] - 金融监管总局明确将AIC发起主体扩展至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近期将陆续批复[2][4] 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围政策 - 试点范围从上海扩至北京等18个城市,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1][6] - 2024年3月政策新增试点城市所在省份、商业银行及保险资金参与权限[8] - 保险资金可通过私募基金、债券或参股方式参与AIC股权投资[8] 国有大行AIC业绩表现 - 五家国有大行AIC 2024年合计净利润183.54亿元,较2018年增长超15倍[1][9] - 工银投资以47.97亿元净利润居首,中银资产同比增速达35.74%[10][11] - 建信投资和交银投资净利润分别下降13.65%和22.27%,主因投资收益波动[10][11] 行业发展趋势 - AIC业务从债转股扩展至科技企业股权投资,建立容错机制支持早中期科创企业[5][6] - 国有大行已实现18个试点城市合作全覆盖,工行意向基金规模超千亿元[11][12] - 监管要求AIC表内股权投资不超过总资产10%,单只基金投资不超30%规模[7]
一周银行速览(05.2—05.9)
财经网· 2025-05-09 15:50
监管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三大类、十项措施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1] - 政策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至1.4%,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0.25个百分点,5年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0% [1] - 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2%(3个月)、1.4%(6个月)和1.5%(1年期),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为1.75%,再贴现利率为1.75% [2] 银行业动态 - 兴业银行获批全资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为首家获批筹建AIC的股份制银行 [3] - 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分别出资150亿元、100亿元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3] - 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杭州银行成为首批银行间科创债发行主体,合计发行规模上限达640.5亿元 [4] - 北上广深同步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上首套房利率降至2.6%,二套利率降至3.075% [5] - 广东省联社计划改制组建农商联合银行,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 银行业绩表现 - 42家上市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合计5.65万亿元,同比增长0.08%,30家营收增速回升,9家增速由负转正 [7] - 归母净利润合计2.14万亿元,同比增长2.35%,11家增速超10% [7] - 净息差继续下行,仅剩2家维持在2%以上,利息净收入收窄2.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滑9.38% [7] - 一季度42家A股银行总资产超314万亿元,营业收入1.45万亿元(同比降1.72%),归母净利润5639.79亿元(同比降1.20%) [8] 企业动态 - 达州银行国有股权占比由22.48%升至近64%,成为国有控股城商行,达州市高新科创持股比例升至49.2% [9][10] - 江苏银行收购江苏丹阳苏银村镇银行并设立4家分支机构,已获监管批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