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

搜索文档
上峰水泥: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经营思路就是持续推进“增收、降本、控费、增效”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8:44
公司经营策略与绩效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综合能耗已下降到100千克标准煤/吨以下 [1] - 三项费用率控制在15%以下 [1] - 成本竞争力和毛利率维持在行业领先水平 [1] - 经营思路持续推进"增收、降本、控费、增效" [1] - 通过能耗对标、燃料原料替代、生产系统优化与设备技改实现精细化运营 [1] 行业供需状况 - 水泥行业处于政策与市场共同推动的关键阶段 [1] - 各地通过错峰生产、产能减量置换、超低排放改造等措施严控新增产能 [1] - 每年九月份及第四季度传统旺季后供需关系有望改善 [1] - 政策推动产能优化 [1]
澳矿2025Q2财报梳理分析-降本已达瓶颈期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26 10:08
产量与销量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澳洲锂精矿产量环比增加12%至94万吨(折SC6)[1][2] - 2025年第二季度澳洲锂精矿销量环比增加16%[1][2] - 预计2026财年澳洲锂精矿产量同比增6.4%至388.8万吨(折SC6)[1][2] - 产量增长主要受Pilbara P1000项目爬坡和Wogina生产规模提高推动[1][2] - Greenbushes矿山的本季度发运量大幅增加[1][2] - 目前主力矿山生产水平保持稳定[1][2] 成本分析 - 澳洲锂矿降本已达瓶颈期 企业在降本方式上出现更多权衡[3] - 2025年第二季度Pilbara与Wogina降本幅度较大 而Marion与Kathleen Valley成本抬升较多[3] - 本季度降本主要依靠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摊销[3] - 剥采率与品位等因素变化成为成本改变的次要因素[3] - 企业出现降本策略分化:Pilbara倾向利用边界品位矿石牺牲回收率降本 MRL倾向提高富矿开采占比降本[3] - 企业未采取明显裁员减设备措施 改为精细化升级现有装备提高运营效率[3] - 在现金流压力下 降低资本开支和保证运营灵活性成为行业共识[3] 财务表现与企业决策 - 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数据表现不及第一季度[4] - 澳矿价格补跌大幅降低澳矿利润[4] - 企业现金流仍保持一定承压能力 融资渠道广泛[4] - 对债务的多元化处理成为衡量企业生命周期的重要指标[4] - 多数澳矿企业无法对未来价格给出指引 与2024年的乐观态度形成鲜明对比[4] - 企业决策从粗放式裁员和开采富矿转向精细化提高设备运转效率和企业管理能力[4] 市场动态与价格变化 - 中国供给扰动预期带动第三季度锂精矿上涨[4] - 宜春地区采矿证问题给予市场供给缩减预期[4] - 截至8月7日澳矿价格已突破750美元/吨[4] - 本次供给预期扰动给予澳矿企业一定的喘息空间[4] - Marion与Kathleen Valley矿山在2025年第三季度成本仍面临较大压力[4][5] - 两座矿山在矿脉转型背景下成本面临考验 需密切关注其战略决策[4][5]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莫让“降本”最终变成“卷死”供应商
快讯· 2025-07-23 11:48
行业竞争与供应链效率 -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驱动力,但长期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会导致市场失序 [1] - "内卷式"竞争通过极限降本将压力传导至供应商,最终破坏整个供应链生态 [1] - 健康的降本策略应聚焦全链条效率提升和价值创造,实现上下游双赢 [1]
桂林三金(002275):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生物制药板块业务持续优化
中邮证券· 2025-07-02 11: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桂林三金业绩实现有质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4年营业收入21.94亿元(+1.03%),归母净利润5.22亿元(+23.79%),2025Q1营业收入4.67亿元(-3.32%),归母净利润1.05亿元(+4.80%) [3] - 公司持续优化生物制药板块业务管理,宝船生物推进多阶段在研项目及平台建设,白帆生物推进ADC等生产项目导入 [5][6]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08/24.30/25.6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1/5.19/5.7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16/15倍,维持“买入”评级 [7][9]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4.42元,总股本5.88亿股,流通股本5.59亿股,总市值85亿元,流通市值81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16.28 / 12.20元,资产负债率28.9%,市盈率16.20,第一大股东为桂林三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1.94亿元(+1.03%),归母净利润5.22亿元(+23.79%),扣非净利润3.96亿元(+3.64%),经营现金流净额5.88亿元(+7.12%) [3] - 2025Q1营业收入4.67亿元(-3.32%),归母净利润1.05亿元(+4.80%),扣非净利润0.98亿元(+11.61%) [3] 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为73.41%(+0.41pct),归母净利率为23.77%(+4.37pct),扣非净利率为18.06%(+0.45pct) [4] - 2025Q1毛利率为77.76%(+3.52pct),归母净利率为22.47%(+1.74pct),扣非净利率为20.93%(+2.80pct) [4] 业务优化 - 宝船生物2024年在研项目共计17个,BC006、BC007、BC008抗体注射液项目临床试验持续推进 [5] - 白帆生物2024年实现3个突破,完成15个项目导入,被授予抗体药物智能化定制生产智能工厂 [6]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08/24.30/25.6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1/5.19/5.72亿元 [7] 财务指标 | 指标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2194 | 2308 | 2430 | 2560 | | 增长率(%) | 1.03 | 5.20 | 5.26 | 5.36 | | EBITDA(百万元) | 662.76 | 704.10 | 752.35 | 822.96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 521.53 | 471.18 | 519.39 | 571.82 | | 增长率(%) | 23.79 | -9.66 | 10.23 | 10.09 | | EPS(元/股) | 0.89 | 0.80 | 0.88 | 0.97 | | 市盈率(P/E) | 16.25 | 17.98 | 16.31 | 14.82 | | 市净率(P/B) | 2.82 | 2.66 | 2.53 | 2.40 | | EV/EBITDA | 12.69 | 11.01 | 10.00 | 8.89 | [10]
一周1.5万汽车人失业!6家车企被曝裁员,最高赔偿N+4
鑫椤锂电· 2025-05-28 15:05
核心观点 - 全球汽车行业近期出现大规模裁员潮,一周内超过7家企业被曝光裁员,涉及15550人 [3][4] - 裁员企业包括一汽、保时捷、日产、通用、福特、VinFast等知名车企 [3][4] - 裁员背后反映行业面临巨大降本压力,多家企业业绩大幅下滑 [11][12][13] - 中国市场表现不佳是部分车企裁员的重要原因 [13][14] 近期车圈裁员情况 - 一汽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全员解散,100余人受影响,赔偿方案为N+4 [3][5] - 通用汽车旗下道朗格平台中国区团队裁员约200人,赔偿N+3 [3][6][7] - 保时捷计划到2029年裁员3900人 [4][7] - 日产汽车全球裁员2万人,关闭7家工厂 [4][8] - 福特汽车在美国和加拿大裁员350人 [4][8] - 越南造车新势力VinFast和美国激光雷达企业Luminar也被曝裁员 [3][8] 企业业绩压力 - 日产2024财年净亏损6709亿日元(约336亿元人民币),全球销量下降3%,中国销量下降12% [12][13] - 保时捷一季度全球交付量下降8%至7.15万辆,中国交付量暴跌42%至9471辆 [13] - 保时捷一季度营业利润骤降40.6%至7.6亿欧元(约62亿元人民币) [13] - 道朗格2024年在中国仅售出37辆车,17家门店三年总销量仅97台,单店年均销量1.8台 [14] 行业趋势 - 汽车行业变革导致企业普遍面临经营压力 [16] - 裁员潮可能持续,行业人才流动将加剧 [16][17] - 企业降本措施效果取决于产品竞争力和市场接受度 [17]
创始人要有极致的成本意识
创业家· 2025-05-21 18:03
创始人成本意识与战略管理 - 创始人需具备极致成本意识并贯穿整个组织 使员工严谨对待成本管理 [1] - 成本优化需从供应链源头至业务全流程梳理 识别可降本环节 [1] - 降本本质是战略行为 旨在集中资源拓展未来主线业务 表面节流实为强化开源能力 [1] 消费行业投资与市场趋势 - 成长期消费领域需关注贸易战持续时间 全球脱钩影响及中小企业生存策略 [1] - 新兴机会包括AI技术应用与企业基础能力建设("扎马步") [1] 行业高端课程信息 - 2025黑马年中精选课提供多维度行业视角 涵盖牛文文 卫哲等专家对2025年进化趋势的解读 [1] - 课程时间定于6月6-8日(3天2晚) 地点上海 早鸟价9800元/人(原价12800元/人) [1]
乐聚机器人冷晓琨:国产化率突破90%,人形机器人交付量对标新能源汽车2018年爆发期
新浪财经· 2025-05-20 12:09
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 - 大会主题为"新质生产力:投资中国新机遇——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通过多种形式展现中国资产和A股市场投资价值 [1] - 乐聚机器人董事长冷晓琨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分享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1] 人形机器人交付进展 - 2024年底至2025年初乐聚完成第100台大尺寸人形机器人交付,主要客户为展厅和车厂,验证产业端应用价值 [1] - 2025年一季度交付量达300多台,交付规模可对标2018年前后新能源汽车新势力水平(当时年交付量约1万台) [1] 人形机器人成本优化 - 硬件成本下降显著:2018年首台机器人成本300万元(国产化率不足10%),2025年产品国产化率超90%,售价降至几十万元 [2] - 未来降本路径:依靠量产规模提升和大模型技能成本优化 [2]
创始人要有极致的成本意识
创业家· 2025-04-24 17:56
创始人成本意识与战略管理 - 创始人需具备极致成本意识 贯穿整个组织 使员工严谨对待成本管理 [1] - 从源头生产供应到业务端全流程梳理 识别可降本环节 [1] - 降本本质为战略引领 资源集中至未来拓展的主线业务 表面节流实为强化开源投入 [1] 会员活动核心权益 - 早期优惠价4980元/人 月底恢复原价 [2] - 全年8场线下大课 可任选3场参加 [2] - 每场包含3天课程+私董会+小饭桌 [2] - 全年可结识300位优秀老板 进入黑马校友社群资源链接 [2]
创始人要有极致的成本意识
创业家· 2025-04-24 17:56
创始人成本意识与战略管理 - 创始人需具备极致成本意识,将成本管理贯穿组织各环节,引导员工严谨对待[1] - 降本应从供应链源头至业务流程全面梳理,本质是战略导向的资源集中手段,旨在支持未来主线业务拓展[1] 黑马大课年度会员核心权益 - 全年8场线下大课任选3场参加,每场含3天课程+私董会+小饭桌[4][8] - 可链接300位创业者资源,加入黑马校友社群,早期优惠价4980元/人(原价12000元/年)[1][20] 创业黑马公司背景 - 中国创新创业服务第一股(SZ.300688),2008年成立至今服务数万创业者[5] - 2010年推出黑马营实战商学产品,已开办27期;累计举办近100期公开大课[6] - 平台孵化26家上市公司,带动700+企业家/投资人成为导师,150+学员获直投[6] 课程内容体系与导师资源 - 覆盖认知升级、品类创新、出海/AI破局等创始人核心课题[8] - 导师包括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天图投资冯卫东、梅花创投吴世春等10+位行业专家[10] - 课程主题涉及流量营销(杭州)、模式组织(北京)、消费下沉(成都)等地域化实战内容[8] 附加服务与活动机制 - 私董会采用标准化流程解决行业本质判断、产品高端化等20类经营问题[11] - 小饭桌提供50人规模社群链接,需提前预约并AA制分摊费用[13][14] - 会员专享1V1服务包括资源对接、企业参访及线下活动优先预约权[15][17]
新能源车供应链加速升级 多公司变更募资投向
中国经济网· 2025-03-13 07:14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升级重构 - 新能源汽车迭代速度加快,带动整个供应链加速升级重构,零部件供应商通过变更募集资金投向以适应新行业生态,核心目标是"降本" [1] -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与传统燃油车存在显著差异,核心动力系统为"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快速迭代,供应链模式从"黑盒"向"白盒"转变,零部件制造商深度参与研发设计 [2] - 2024年至2025年3月10日,近130家A股汽车产业链公司发布募资项目变更公告,涵盖新产品开发、成立新研发部门等 [3] 公司募投项目变更案例 - 拓普集团增加"智能驾驶研发中心项目"投资总额由3亿元增至4.44亿元,募集资金投入由2亿元增至3.7亿元,变更原募投项目1.7亿元资金投向智能驾驶研发 [3] - 拓普集团汽车电子业务快速提升,空气悬架、智能座舱、线控制动等项目订单量产,闭式空气悬架系统年内交付24万余套 [4] - 浙江荣泰调减2.8亿元募集资金投入新能源汽车云母材料及零部件项目,转向新型轻量化安全结构件等非云母产品,拓展至储能、新能源商用车等领域 [5] 行业降本趋势 -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升级核心为"降本",零部件企业从单一部件生产转向关键部件集成商,工厂升级为"黑灯工厂" [6][7] - 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收入106470亿元(+4%),成本93301亿元(+5%),利润4623亿元(-8%),利润率4.3%低于下游工业平均水平6% [7] - 整车厂加速产品迭代并狠抓降本,蔚来CEO李斌深度参与供应链管理,直接介入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价格谈判 [8] 市场竞争与整合 - 2024年3月10日,零跑、上汽大众、吉利、奇瑞、长城等车企同步上市5款新车 [7] - 车企竞争加剧倒逼供应链加速升级重构,行业整合在所难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