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搜索文档
从“心”出发,共创中韩关系美好未来(大使随笔)
人民日报· 2025-10-29 06:56
中韩互为重要近邻和合作伙伴,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现实利益紧密相连。近年来,百年变局加速演 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韩关系进入不进则退的关键期。今年6月韩国新政府成立后,习近平主席同 李在明总统通电话,引领两国关系良好开局。新时期新形势下,双方应从"心"出发,加强友好合作,共 创美好未来。 双方要有与时俱进的同心。1992年,中韩打破冷战坚冰,实现历史性建交。33年来,中韩超越意识形态 和社会制度差异,积极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实现相互成就和共同发展,也为地区和平繁荣作出重要贡 献。如今,中韩各自发展和国际地区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个健康稳定、持续深化的中韩关系,顺 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双方有必要重温并坚守建交初心,与时俱进地客观认知彼此 和变化的国际环境,凝聚增进理解、夯实互信、深化合作的合力。 应韩国总统李在明邀请,习近平主席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这将对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和亚太稳定繁荣发挥不可 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 韩国各界正在热切期盼习近平主席来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方愿同韩国朋友一道,共同落实 ...
中国资产成全球资本配置优选
证券日报· 2025-10-29 01:28
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 全球资本正经历系统性“风险再定价”与“资产再平衡”,资金从高波动、高估值资产流向经济基本面稳健、政策确定性更高的市场,中国资产迎来价值重估契机 [1]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在风险再定价和资产再平衡过程中,A股、港股等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更加显现 [1] - 中国资产的重估被视作在全球不确定性上升背景下对“确定性中国”的重新发现 [1] 估值修复驱动因素 - 此轮中国资产估值修复是科技突破、政策发力与全球资本再平衡共同作用的结果 [1] - 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是估值修复的核心引擎,重塑了科技企业的成长逻辑并提升了全球资本对中国创新能力的认知 [2] - 宏观政策为估值修复提供稳定支撑,“两新”“两重”政策加力扩围,扩大内需、活跃资本市场、整治“内卷”等政策成效显著 [2] 资本市场表现与改革 - 截至10月28日,A股市场总市值达121.99万亿元,科技板块市值占比已明显高于非银金融、房地产等行业 [2] - 上证指数报收3988.22点,年内涨幅达18.99%;深证成指年内涨幅达28.95%;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分别达31.34%和36.38% [3] - 证监会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例如推出科创板“1+6”政策举措及《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 [2] 机构观点与市场信心 - 高盛、摩根大通、瑞银等外资机构相继上调对中国股市评级,认为中国股市将步入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 [4] - 监管层推进深化改革、防范风险与扩大开放,提升了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和中长期吸引力,配套政策如鼓励“长钱长投”、强化分红回购有助优化资金结构和定价机制 [5] - 随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政策部署落地,产业与资本有望形成中长期正向反馈,市场或进入“稳预期、强信心、重估值”的良性循环 [4][5]
构建金融新生态精准赋能科技创新
证券日报· 2025-10-29 01:21
■张敏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对外发布。梳理全文,其中46次提 到"科技",61次提及"创新",6次提到"新质生产力",这三个关键词正勾勒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清晰路径。 从基础研究的突破到技术应用的转化,再到形成新质生产力,创新链条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 10月27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到,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在 重塑生产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新产业、新业态投入高、风险大、回报周期长, 往往需要更大规模的耐心资本投入和更灵活、更包容的融资环境,以利于更好支持创新资本形成和创新动能培育。 面对这一需求,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构建与科技创新相匹配的金融生态。从A股市场的上市融资、定增、并购重组到港股市 场的国际融资,从制度创新到双向开放,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进行。 一方面,对内改革纵深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当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及私募创投等在内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在此基础上,监管部 门持续推进板块改革,进一步增强多 ...
“十五五”怎么干?专家热议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网· 2025-10-28 22:27
“十五五”规划的战略方向与机遇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1] - 规划建议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战略任务的第一条 [2] - 企业需要选择调整发展方向以与五年规划指明的方向相吻合,并突出未来重点任务清单中的新亮点 [4] 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重点 - 需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积极抢占制高点 [2] - 科技创新是大国博弈角逐的主战场,需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3] - 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动力 [2] 国内市场优势与发展战略 - 超大规模市场是突出优势之一,需建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以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市场由大到强转变 [3] -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提高财政支出用于公共服务和民生的比重、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居民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 [3] - 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拓展服务消费发展空间 [3] 企业战略与政策利用 - 企业应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和渠道,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全球市场共享机遇 [4] - 企业需充分利用政策红利,精准对接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项目资助、融资支持等政策 [4] - 企业应坚持守正出奇,严格规范行为同时抓住机遇和亮点,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包括民营经济的活力 [4] 文化产业发展机遇 - “十五五”时期对文化企业有良好机遇,需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搭桥铺路 [4] - 文化传播要契合受众心理,文化产品要抓住人心,要敢于交流、善于讲故事,原则坚定、语言柔和 [4] - 文化企业需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4]
泽璟制药跌2.17%,成交额1.5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34.4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8 14:21
公司股价与资金流向 - 10月28日公司股价盘中报99.80元/股,下跌2.17%,总市值为264.18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为1.56亿元,换手率为0.58%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34.41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250.82万元,大单净流出585.23万元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60.17%,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下跌5.12%、7.15%和17.59% [1] 公司财务与经营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56.07%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7280.35万元,亏损同比扩大9.42%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药品(99.97%)、医药中间体及原辅料(0.02%)和资产租赁(0.00%) [1] - 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18日,于2020年1月23日上市,专注于化学新药及生物新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8795户,较上期增加16.75% [2] - 人均流通股为30097股,较上期减少14.35% [2]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816.63万股,较上期增加268.75万股 [2] - 广发医疗保健股票A和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分别为第六、七大流通股东,持股均有减少,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A和富国精准医疗灵活配置混合A为新进股东 [2]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1] - 公司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抗癌治癌、抗癌药物、AI医药、创新药、生物医药等 [1]
上海已出台多项保障举措 确保第八届进博会成功举办
新浪财经· 2025-10-28 12:2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情况。上海市有关负责人 介绍,已出台多项保障举措,全力确保第八届进博会成功举办。据介绍,目前,交通、住宿、城市安全 等城市服务保障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同时,进一步优化参展便利服务。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 书长华源介绍,海关推出便利展品通关等18项措施;边检机关推出临时入境许可即到即办等8项举措; 公安部门推出优化证件注册管理等20条便利化措施;市场监管部门实施3C认证免办等系列支持政策。 上海还将积极搭建交流互动平台,举办浦东、虹桥分论坛以及包括小型研讨、圆桌会等在内的百余场进 博会上海会议活动。同时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设置投资环境特色考察路线,助力展客 商对接优质产业资源。此外,为进一步推动线上线下展览融合和展贸联动,积极打造上海国际展览贸易 促进平台,目前已吸引2800余家进博会参展商入驻。 ...
百利天恒跌2.01%,成交额1.0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87.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8 10:58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8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346.88元/股,成交额1.09亿元,换手率0.30%,总市值1432.1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87.51万元,特大单及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80.92%,但近期出现调整,近5个交易日下跌4.38%,近20日下跌5.89%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6亿元,同比大幅减少63.52%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95亿元,同比减少112.16%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5979户,较上期增加25.08%,人均流通股相应减少20.05%至17208股 [2] - 多家主要机构投资者在第三季度减持,包括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减持57.78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69.64万股 [3] - 同时有新进机构股东,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A和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新进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17日,于2023年1月6日上市,主营业务为药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收入确认方式主要为在某一时点确认,占比高达99.57%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概念板块涉及麻醉、抗癌、创新药等 [1]
华海药业涨2.00%,成交额2.2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97.3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8 10:16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8日盘中股价上涨2.00%至19.34元/股,成交额2.24亿元,换手率0.78%,总市值289.5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97.39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294.25万元,大单净卖出603.14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9.76%,但近20日下跌13.74%,近60日下跌12.88% [1] - 今年以来公司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9日,龙虎榜净卖出5310.11万元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45.16亿元,同比减少11.93%,归母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减少45.30%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成品药销售61.86%,原料药及中间体销售36.75%,其他0.78%,技术服务0.62% [1]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9.8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0.16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19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73万,较上期增加28.47%,人均流通股21624股,较上期减少22.16%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3324.68万股,较上期增加1223.39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1889.75万股,较上期减少491.59万股,南方中证500ETF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341.76万股,较上期增加215.80万股 [3] 公司背景与行业分类 - 公司成立于2001年2月28日,于2003年3月4日上市,主营多剂型仿制药、生物药、创新药及特色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概念板块包括生物医药、高血压防治、创新药、阿尔茨海默、仿制药等 [2]
在第28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 强 (2025年10月27日,吉隆坡)
经济日报· 2025-10-28 06:34
尊敬的安瓦尔总理, 展望未来,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向亚洲转移,而亚洲经济的重心又在东亚。东亚奇迹不是过去时,而是进 行时。中方愿同各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坚持开放合作,拿出更多务实行动,共创东亚发展新的辉煌。 各位同事: 东盟与中日韩经济联系密切,这片区域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完备成熟的产业体系、充裕资金和先进技 术,也有丰富的人才人口红利。中方积极支持马来西亚提出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主题,愿同各方通过 更加紧密高效的开放合作,持续释放经济潜力,开拓更广阔发展空间。 一是营造有利于地区发展的良好环境。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冲突对抗此起彼伏,严重冲击全球发 展。东亚和平稳定的局面来之不易,应当全力守护。我们要坚持通过对话和协商妥善解决分歧,反对外 部干涉,避免人为制造紧张冲突。同时,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 义,不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各位同事: 很高兴出席今天的会议。感谢安瓦尔总理和主席国马来西亚为会议所作周到安排。祝贺东帝汶正式加入 东盟大家庭。 过去一年,东盟与中日韩合作总体保持向好势头,展现出东亚经济的韧性和活力。同时,受国际经贸格 局复杂变化特别是高关税扰乱等影响,我们也强 ...
证监会: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覆盖面
搜狐财经· 2025-10-28 06:23
资本市场改革方向 - 纵深推进板块改革,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覆盖面 [1][2] - 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 [1][3] - 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增强资本市场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 [2] 板块改革具体措施 - 科创板"1+6"政策措施发布,科创成长层将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和预先审阅 [2] - 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契合新兴领域企业的上市标准 [2] - 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差异化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 [2] 市场稳定与基础建设 - 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做优做强 [3] - 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加大分红回购增持力度 [3] - 发挥中长期资金作用,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长周期考核,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 [3] 对外开放举措 - 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效率,扩大投资范围 [3] - 落地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和对配置型外资准入实行绿色通道两项举措 [3] - 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合作 [3] 投资者保护与监管 - 增强风险"四早"防范处置能力,强化跨市场、跨境风险监测,健全长效化稳市机制 [4] - 强化执法震慑,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行为依法严打 [4] - 发布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推出23项务实举措 [4] 市场背景与资金流向 - 在风险再定价、资产再平衡过程中,稳健性和均衡性成为资产配置优先选项 [1] - 今年前9个月国际资金流入新兴市场超过1500亿美元,A股、港股等中国资产价值被持续重估和配置 [1] - 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对资本市场提出新要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