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
搜索文档
友讯达:公司暂不涉及储能相关业务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4 19:07
公司技术产品 - 公司研发多模场域网通信网络 将多种通信技术在链路层进行自适应融合 [1] - 该技术灵活支持微应用加载 具备更好的安全隔离性 [1] - 该技术可有效满足虚拟电厂物联网通信所要求的可靠性、实时性和覆盖度 [1]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暂不涉及储能相关业务 [1]
跨省出行新能源车“说走就走” 全球最大“电力超市”赋能电力资源顺畅流动
央视网· 2025-10-14 14:38
央视网消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能源领域的关键落子。"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动 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五年来,记者用镜头记录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一次次重大进展,从记者的观察里看我国电 力资源如何更加顺畅流动。 这里是浙江杭州梅林村国家电网的充电站。2021年记者来这里采访调研的时候,这里充电桩的数量只有4个,而现在这个数量翻了4 倍,达到了16个。另外一个重要的变化来自这里加装了光储充一体化的设备,车主在这里充电,可以直接使用屋顶光伏所发的绿 电。而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充电时间,由于加装了超充和快充新的设备,这里车主充电的时间缩短了一半。 在这个公共充电站,每天11时到13时的谷电时间都是新能源车充电的高峰。在梅林村负责文化推广工作的项江南也是这里的常客。 他住在城里,工作在乡村,每天的驾驶里程都在近百公里。 从2021年"加快充电桩建设"写入"十四五"规划到2023年充电桩下乡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落地,杭州乡村里的充电桩明显多了起来。 "十四五"时期,杭州全市建成了公共充电圈,市区充电服务半径只有0.9公里,高速服务区超充站全覆盖,191个乡镇充电设施实现 乡乡通。 ...
友讯达涨2.21%,成交额9682.2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0.4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4:10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14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21%,报收15.25元/股,成交金额为9682.29万元,换手率为4.03%,总市值为30.5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0.49万元,其中特大单卖出256.04万元,占比2.64%,大单买入2177.08万元,占比22.49%,大单卖出1880.56万元,占比19.42%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7.85%,近5个交易日上涨3.74%,近20日上涨7.55%,近60日上涨12.88%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全称为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4日,于2017年4月26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销售具有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电表通信模块、采集器和集中器等信息采集设备,以及水、气、热等智能仪表的嵌入式通信模块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电能表46.01%,电力终端类27.68%,无线网络类18.59%,其他7.73% [1] 行业归属与股东情况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电工仪器仪表,涉及概念板块包括虚拟电厂、智能电网、电力物联网、智能家居、充电桩等 [2]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55万户,较上期增加3.24%,人均流通股为10319股,较上期减少3.14%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0亿元,同比减少25.34%,归母净利润为5361.65万元,同比减少38.25% [2] 历史分红记录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30亿元 [3]
精艺股份跌2.06%,成交额2.5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93.7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0:1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4日盘中股价下跌2.06%至13.78元/股,成交额2.53亿元,换手率7.16%,总市值34.5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93.73万元,特大单净卖出768.33万元,大单净卖出825.4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15.51%,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76%、29.63%、18.14% [1] - 今年以来9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10月10日龙虎榜净卖出7605.28万元,买入总额8810.23万元(占总成交7.47%),卖出总额1.64亿元(占总成交13.93%)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成立于1999年7月28日,于2009年9月29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金属加工设备、精密铜管和铜管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铜管加工产品78.76%,铜杆加工产品19.80%,其他(补充)1.24%,新能源产品0.14%,铜线加工产品0.06%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工业金属-铜,概念板块包括虚拟电厂、有色铜、太阳能、增持回购、家用电器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23.81亿元,同比增长38.80% [2] - 2025年1月-6月归母净利润1085.91万元,同比减少42.95%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45万户,较上期增加7.23%,人均流通股17211股,较上期减少6.7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155.30万元 [3]
国电南瑞涨2.00%,成交额4.8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230.1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0:1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4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00%,报收23.96元/股,总市值达1924.49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为4.86亿元,换手率为0.26%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230.12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1.15亿元(占比23.56%),卖出8873.13万元(占比18.25%) [1] -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下跌2.76%,但近5个交易日、近20日和近60日分别上涨6.28%、8.40%和10.39%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电网自动化、工业控制(含轨道交通)、发电及新能源、节能环保、继电保护及柔性输电、电力信息通信等 [2] - 主营业务收入99.87%来自电工电气装备制造业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电网自动化设备,概念板块包括农村电网、虚拟电厂、核电、特高压、一带一路等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2.43亿元,同比增长20.53%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9.52亿元,同比增长8.9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43.0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6.74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0.04万户,较上期减少8.75% [2] - 人均流通股为79622股,较上期增加9.5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0.89亿股,较上期减少2748.01万股 [3] - 多只主要ETF(如华夏上证5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在第二季度均增持公司股份 [3]
小型微电网打造“能源方舟”
科技日报· 2025-10-14 09:21
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能源学院楼内,一台台基于先进电源、负载构成的小型微电网系统悄然运转。 没有隆隆作响的机房,也没有纵横交错的电缆,整个实验室的供电系统正通过一套精密的"智慧大脑"实 现无缝协同。 传统设备充放电产生的热量和电能往往被直接耗散,造成巨大浪费。该平台团队自主设计的高效逆 变回馈装置,能将电池簇释放的电能精准回收至储能系统,实现"放电即充电"的闭环。在这一过程中, 智能算法充当系统的实时优化与调度中心,精准计算并平衡多方需求,并智能分配可调功率,显著提升 整体能效。 这是厦门大学能源学院教授郑志锋团队与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先进储能技术集成 设施创新平台。运行一年来,这座以智能管理系统为核心的"能源方舟",以多项突破性技术重新定义分 布式智能电力系统的安全与效率。 郑志锋说,该平台为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多源智慧接入、高压直流系统安全 等提供了集研发、验证、示范于一体的高水平平台,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校园方舟"范式。 小型微电网系统由接入楼顶的50千瓦光伏平台,功率为200千瓦、储能容量为430千瓦时的储能系 统,以及自主设计的智能管理系统构成。"如果说光伏平台是'主 ...
友讯达:暂不涉及储能相关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08:53
公司技术储备 - 公司研发了多模场域网通信网络 该技术将多种通信技术在链路层进行自适应融合 [1] - 该通信网络具备灵活支持微应用加载和更好的安全隔离性特点 [1] - 该技术可有效满足虚拟电厂物联网通信对可靠性 实时性和覆盖度的要求 [1]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明确表示其技术可应用于虚拟电厂领域 [1] - 公司暂不涉及储能系统集成相关业务 [1]
“十四五”对账单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充电网络 新能源车跨省出行“说走就走”
央视网· 2025-10-14 06:49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浙江杭州梅林村国家电网充电站充电桩数量从2021年的4个增长至16个 翻了4倍 [1] - 全国公共充电站总量达30多万座 较2021年增长303% 远超过加油站的11万座 [7] - 杭州市区充电服务半径为0.9公里 高速服务区超充站全覆盖 191个乡镇充电设施实现乡乡通 [3] - 国家电网计划在城区形成5分钟充电圈 在乡村重要地区形成15分钟充电圈 [4] 充电技术升级与服务优化 - 梅林村充电站加装光储充一体化设备 车主可直接使用屋顶光伏所发绿电 [1] - 通过加装超充和快充设备 车主充电时间缩短了一半 [1] - 充电桩建设结合整村光伏推进 实现新能源和充电桩融合的光充储一体模式 [4] 车网互动与电力市场创新 - 新能源汽车可反向对电网送电参与车网互动 深圳车主放电15度获得26元收益 [7] - 南方电网一家充电站累计放电量达8200度 相当于1025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量 [9] - 虚拟电厂在光伏发电高峰时段引导车辆集中充电 帮助车主平均节省充电成本15% [9] - 车网互动规模化试点目标为低谷时间充电达到60% [9]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 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达97万家 是2020年的5倍 [11] - 每3度电中有2度通过市场交易方式形成 实现了跨电网经营区的常态化交易 [11] - 2025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计接近4500万辆 大部分车辆可参与绿色车网互动 [11]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充电网络 新能源车跨省出行“说走就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4 05:43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全国公共充电站总量达30多万座 较2021年增长303% 数量远超11万座加油站 [13] - 杭州建成公共充电圈 市区充电服务半径仅0.9公里 高速服务区超充站全覆盖 191个乡镇充电设施实现乡乡通 [7] - 国家电网在杭州计划形成城区5分钟充电圈和乡村重要地区15分钟充电圈 [9] - 浙江杭州梅林村充电站充电桩数量从2021年4个增至16个 增长4倍 [3] 充电技术升级与服务提升 - 充电站加装光储充一体化设备 车主可直接使用屋顶光伏所发绿电 [3] - 通过加装超充和快充设备 车主充电时间缩短一半 [3] - 中国建成全球数量最多 服务车型最广 覆盖面积最大的充电设施网络体系 [16] 车网互动与电力市场创新 - 新能源汽车成为电网灵活调节的移动电源 可实现反向送电并获得收益 [15] - 深圳一家充电站累计放电量达8200度 相当于1025户家庭一天用电量 [15] - 虚拟电厂在光伏发电高峰引导车辆集中充电 帮助车主平均节省充电成本15% [16] - 车网互动规模化试点目标为低谷时间充电达到60% [16]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 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达97万家 是2020年的5倍 [17] - 每3度电中有2度通过市场交易方式形成 实现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 [17] - 预计2025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接近4500万辆 [16]
上海电力股价两月翻倍创10年新高 半年赚逾19亿拟投60亿加码新能源
长江商报· 2025-10-13 08:11
股价表现与市场交易 - 公司股价于10月10日收盘报25.12元/股,创下2015年同期以来的近10年新高 [2][5] - 过去三个交易日(9月30日、10月9日、10月10日)股价从19.68元/股涨至25.12元/股,累计涨幅达27.64% [3] - 2025年8月以来的两个月内,公司股价从不到10元/股涨至25.12元/股,累计涨幅超过1.5倍,实现翻倍 [2][4] - 过去三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为5.4113亿股,累计成交金额达121.4128亿元,沪股通在此期间买入约8.15亿元,卖出约5.63亿元 [4] - 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合计持股7234.20万股,较一季度末的2353.65万股大幅增加,其中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加仓363.19万股,期末持股2157.96万股 [5] 业务布局与资产结构 - 公司是集火电、风电、光伏、氢能、综合智慧能源、现代能源供应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能源企业 [2][7]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2580.13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61.83% [7] - 装机结构具体为:煤电984.80万千瓦(占比38.17%)、气电362.02万千瓦(占比14.03%)、风电523.56万千瓦(占比20.29%)、光伏发电709.75万千瓦(占比27.51%),新能源装机合计1233.31万千瓦 [7] - 公司境内在运机组分布在全国23个省市,长三角地区装机占境内装机比例80.95%,海外在运装机容量为213.37万千瓦 [7] - 近期公司宣布拟投资逾60亿元建设两个新能源电力项目 [2] 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75亿元,同比增长1.76%,实现归母净利润19.09亿元,同比增长43.85% [9] - 2025年上半年盈利逾19亿元,已接近2024年全年20.46亿元的利润水平 [2][8]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49亿元,同比增长41.59% [2]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7.34亿元,同比增长0.78%,实现归母净利润20.46亿元,同比增长28.46% [8]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4.02亿元,同比增长8.03%,实现归母净利润15.93亿元,同比增长376.56% [8] 行业动态与战略定位 - 2025年7月29日,国家电投集团在其《下半年重点工作》中将公司表述为“电投国际”,明确了其作为集团国际化能源平台的战略定位 [6] - 国家电投集团注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国际能源有限公司”(电投国际)的法人代表是公司董事长黄晨,注册地址与公司总部相同 [6] - 2025年8月11日11时23分,上海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4055万千瓦,创历史新高,6月份上海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幅超过30% [9] - 国家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于8月14日成功实施百万级虚拟电厂需求响应专项调用,实测最大响应负荷首次突破100万千瓦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