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资产

搜索文档
睿远基金二季报最新出炉:傅鹏博增持新易盛,张佳璐重仓泡泡玛特,多只产品调仓路径曝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12:41
睿远基金二季度持仓变动 - 睿远成长价值二季度新进新易盛进入前十大重仓股 广汇能源退出前十大 [1][2] - 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期混合新进杭州银行 中国太平 退出中国移动 山西汾酒 [1][3] - 睿远港股通核心价值混合新进小米集团-W 紫金矿业等 退出阿里巴巴-W 贵州茅台等 [6] 行业配置调整 - 睿远成长价值增加PCB产业链和出口链公司持仓 传统能源公司占比减少 [2] - 睿远均衡价值三年增加银行 保险 电力行业配置 减持运营商 白酒 医药行业 [3] - 睿远港股通核心价值混合减持白酒个股 增加新消费和创新药行业配置 [6][7] 基金经理观点 - 傅鹏博团队关注中报业绩评估 寻找景气度向上行业 关注政策驱动因素 [3] - 赵枫认为经济基本面企稳回升 高股息资产仍具吸引力 关注结构性成长机会 [4][5] - 张佳璐分析新消费行业差异 看好创新药进展 科技板块估值处于低位 [6][7] 基金规模变化 - 睿远成长价值二季度末份额超过144亿份 出现净赎回 [2] - 睿远港股通核心价值混合份额增长约1倍 机构申购3.86亿份 [6]
险资调研高股息、科技成长资产
环球网· 2025-07-17 10:57
险资A股市场布局动态 - 2025年以来保险资金积极布局A股市场 截至7月16日险资机构调研A股上市公司次数超9800次 涉及公司超1400家 [1] - 泰康资产 华泰资产 大家资产等机构调研活跃 调研次数均超300次 [1] - 调研重点集中在高股息和科技成长两大板块 机械设备行业汇川技术最受青睐 获超80家次险资调研 电子 医药生物 计算机等行业也受关注 [1] - 区域性银行如宁波银行 江苏银行等位列险资调研名单 [1] 险资投资偏好分析 - 险资偏爱高股息资产 源于负债端对稳定收益和长久期匹配的刚性需求 [1] - 聚焦科技成长板块是在固收资产收益率下行背景下 寻求提升投资组合收益弹性的战略考量 [1] - 科技成长板块潜力符合险资在风险可控下适度增配权益资产以博取长期收益的策略 [1] 险资实际行动与政策环境 -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19次 多集中于估值低 股息率高的银行 环保等行业 [3] - 多家保险机构负责人强调将重点关注科技创新等领域投资机会 认为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3] - 财政部优化国有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 鼓励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提升对市场波动容忍度 推动配置方向多元化 [3] 未来投资方向展望 - 险资投资版图有望持续拓展 除高股息蓝筹和科技成长股外 可能布局硬科技 绿色产业等国家战略相关领域 [3] - 经济转型中的新兴领域也可能成为险资重点布局的新方向 [3]
银行板块年内涨幅超15%,大股东减持套现加剧顶部担忧
第一财经· 2025-07-16 20:52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A股银行板块7月16日显著承压 29家上市银行股价下跌 厦门银行 齐鲁银行跌幅超2% 贵阳银行 渝农商行跌幅居前 [1] - 申万银行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15.20% 42家A股上市银行悉数上涨 厦门银行 浦发银行 青岛银行等区间最大涨幅超30% [1] - A股上市银行平均股息率降至3.8% 较去年同期5.01%大幅收窄 中证银行指数市盈率攀升至7.4倍 创2018年4月以来新高 [5] 股东增减持动态 - 中国人寿拟清仓杭州银行5078.94万股股份 占总股本0.7% 若完成减持 其16年累计投资回报率预计超180% [3] - 长沙银行股东湖南三力拟减持不超过3700万股原始股份 该行年内股价涨幅达18.53% [3] - 齐鲁银行股东重庆华宇集团计划减持6043.81万股IPO前股份 该股年内累计上涨14.03% [3] - 新华保险斥资43.17亿元受让杭州银行3.3亿股股权 晋升第四大股东 [3] - 年内已有12家不同类型银行机构获得股东增持 包括邮储银行 浦发银行 光大银行 华夏银行 江苏银行 南京银行 苏州银行等 [4] 行业基本面与估值 - 2025年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合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2%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 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5] - 当季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约1.58% 持续低于1.8%行业警戒线 [5] - 银行板块净资产收益率跌破10% 受信贷增速放缓和净息差承压双重拖累 [6] 市场观点分歧 - 部分观点认为银行业整体韧性较强 政策推动保险资金强化长周期考核有望提升银行股红利吸引力 [2] - 另一部分观点指出快速上涨已显著消化银行股估值潜力 重要股东减持信号增加短期技术性调整可能性 [2] - 天风证券认为未来投资策略需关注负债成本优化 资产收益率趋稳 资产质量韧性等边际改善信号 [6] 长期配置价值 - 银行业资产质量具备持续修复空间 板块红利投资逻辑仍将延续 [7] - 银行股高股息与稳健属性对保险等中长期资金有吸引力 增量资金有望继续流入 [7] - 未来板块将呈现"强者恒强"格局 区域优势突出 零售转型领先 股息率稳定的标的仍具配置价值 [7]
政策指引下高股息资产吸引力凸显,300红利低波ETF(515300)连续5天净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7-16 15:06
流动性 - 300红利低波ETF盘中换手率达2.24%,成交金额1.31亿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1.67亿元 [3] 规模与份额 - 最新规模58.86亿元,创近1月新高 [3] - 最新份额41.85亿份,创近1月新高 [3] 资金流向 - 近5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3.00亿元 [3] - 最高单日净流入1.43亿元 [3] 收益表现 - 近5年净值上涨67.26%,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4.62%(46/995) [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13.89%,最长连涨月数5个月,连涨涨幅14.56% [3]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8.15% [3] 指数成分 - 沪深300红利低波动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35.21% [3]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国神华(4.53%)、格力电器(4.50%)、大秦铁路(4.40%)、中国石化(4.31%)等 [3][5] 市场表现 - 银行股等高股息资产吸引力提升,名称含红利、高股息的基金逾九成年内正收益,平均净值涨幅7.2%,最高涨幅近45% [5] 政策影响 - 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调整后,红利策略与险资属性匹配度高,中长期资金面利好 [6] - 财政部引导险资长期稳健投资,松绑业绩考核,鼓励中长期入市 [6]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联接基金(007606)参与 [7]
资金逆市涌入!红利低波ETF(512890)基金规模连续11个交易日刷历史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7-16 11:27
红利低波ETF资金流入与规模增长 - 红利低波ETF(512890)7月15日获4.14亿元资金净申购,连续7个交易日净流入,累计超14亿元,成为同期全市场唯一净流入超14亿元的红利类主题ETF [1] - 基金份额与规模连续6个和11个交易日创历史新高,7月9日规模首次突破200亿元,截至7月15日达174.87亿份、212.35亿元,较2025年初分别增长42.61%、54.44% [1] - 保险资金"长钱长投"制度性突破(财政部7月11日通知)有望释放险资增量,推动高股息板块配置吸引力提升 [1] 红利低波ETF业绩与产品优势 - 成立以来(2018年底至2024年)每个完整年度均实现正收益,近五年回报银河同类排名第一(1/22) [2] - 场外联接基金(A/C/I/Y类)持有人户数达82.98万户,为市场唯一超80万户的红利主题指数基金 [2] - 联接基金累计分红超20次,连续22个月每月分红,Y份额(022951)为首个规模超1亿元的"指数Y"且纳入个人养老金可投范围 [2] 华泰柏瑞基金红利产品布局 - 管理红利指数产品超18年,旗下红利低波ETF(512890)为A股唯一规模超200亿元的红利低波主题ETF [3] - 产品线包括首只红利主题ETF(510880)、首只QDII模式港股通红利ETF(513530)等5只"红利全家桶",合计管理规模427.73亿元 [3]
7300亿南下资金重构港股生态:2025上半年高股息与硬科技双主线深度解析
智通财经网· 2025-07-15 21:18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恒生指数大涨20%,在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现最佳 [1] - 港股通累计成交金额达4.8万亿港元,同比增长50%,占港股总成交额19% [2][3] - 南向资金净流入7300亿港元,同比激增414%,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1][3] 资金流动与市场结构 - 南向资金占港股总成交比例从2020年不足10%升至接近20%,部分交易日贡献超一半成交额 [4] - 外资通过ETF等渠道重返港股,iShares MSCI Hong Kong ETF年内净流入超7亿美元 [2] - 2月南向资金单月净买入1528亿港元,创4年来新高,仅次于2021年1月的3106亿港元 [3] 板块配置偏好 - 高股息板块(能源、电信、银行)获南向资金重点配置,净买入额分别为620亿、410亿、380亿港元 [6][7] - 创新药板块表现突出,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涨幅超60%,18A公司平均涨幅达146% [7][8] - 公用事业、生物科技、半导体板块持仓占比提升显著,分别增加3.8%、2.5%、1.9% [7][9] 个股表现与资金动向 - 老铺黄金以330.18%涨幅领跑港股通十大牛股,三生制药和荣昌生物分别上涨288.98%和278.12% [11][12] - 荣昌生物港股通持股比例突破50%,华虹半导体等新调入港股通标的持股比例快速攀升至31.57% [13][14] - 中国海油获240亿港元净买入,受益于油价回升及8%以上股息率 [6][7] 驱动因素与未来趋势 - 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全球资金涌入高股息资产,A股"虹吸效应"分流资金至港股 [5][16] - 硬科技赛道(半导体、创新药、能源安全)将持续受益政策红利和资金倾斜 [17] - 市场分化加剧,头部标的可能享受流动性溢价,中小盘股或面临边缘化风险 [18]
长钱“抢筹”高股息资产,险资银行AH优选ETF(517900)年内净流入超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5 11:21
上市银行分红情况 - 2024年A股银行板块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达6215亿元,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遥遥领先 [1][3] - 工商银行年度分红总额近1100亿元(每股股利0.1646元),招商银行分红超500亿元(每股股利2元) [2][3] - 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分别分红84.1亿元、194.6亿元、67.7亿元 [3] - 截至7月15日已有35家上市银行实施分红,本周宁波银行、浦发银行、农业银行(每股0.1255元)将陆续派息 [3][6] 险资配置银行股动向 - 保险资金一季度末重仓银行股市值达2657.8亿元,持仓占比提升至45.05% [9] - 新规要求险资考核周期调整为"当年度+3年+5年"综合指标,强化长期投资导向 [7][8] - 银行股因业绩波动小、分红稳定(股息率行业前列)、估值低位,被银河证券和湘财证券视为险资配置优选 [8][9] - 六大险企年均可带来超3500亿元A股增量资金,险资举牌银行股趋势明显 [9] 银行AH优选ETF表现 - 银行AH优选ETF(517900)年内净流入7.1亿元,连续9日净申购1.9亿元 [12] - 该ETF采用AH价格优选月度轮动策略,42只成分股中港股占比40%(14只),A股占比60%(28只) [12] - 14家H股银行股息率均高于对应A股,其中8家股息率超5%,且H股估值普遍更低 [12][13] - 指数发布以来(2017.12.6-2025.7.4)累计收益101.8%,跑赢中证银行指数(75.96%)和沪深300(17.41%) [13][15]
资金积极布局高股息!标普红利ETF(562060)近5日净流入超1亿元,基金经理火线解读
新浪基金· 2025-07-14 18:05
市场表现 - 7月14日标普A股红利指数收涨0.49%,本月累计涨幅3% [1] - 标普红利ETF(562060)近5个交易日净流入1.08亿元 [1] - 标普红利ETF当日成交价1.188元,涨幅0.34%,换手率0.76%,流通值13.72亿元 [2] - 标普A股红利全收益指数2005年至2025年6月末累计回报达2469.11%,年化收益率15% [3][6] 产品特性 - 标普红利ETF采用分散化布局,严格执行3%个股权重上限,成份股市值在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及以外各占约1/3 [10] - 标的指数近五年年化收益超13%,2025年上半年收益达5.73%,股息率维持4.84% [8][9] - 产品提供场内ETF(562060)和场外联接基金(A类501029/C类005125)两种配置方式 [11] 行业环境 - 无风险利率下行背景下,高股息资产因"高息差"优势成为稀缺品,标普A股红利指数与10年期国债利差显著 [7][11] - 新"国九条"政策推动上市公司分红质量提升,6月分红季强化红利资产配置窗口期 [11] - 当前市场风格波动显著,兼具高股息、低估值、中小盘流动性溢价的资产更受关注 [7][10] 历史数据 - 标普A股红利全收益指数近五年年度表现:2020年+6.12%、2021年+23.12%、2022年-3.59%、2023年+14.21%、2024年+14.98% [6][10] - 指数120日涨幅8.39%,250日涨幅12.66%,52周波动区间为0.89-1.23 [2][10]
全球长期资本加速涌入,港股红利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搜狐财经· 2025-07-14 13:39
银行板块表现 - 7月14日银行板块拉升带动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上涨0.38% 换手率1.98% 成交金额9396万元 近4天净流入0.64亿元 红利低波100ETF(159307)上涨0.57% 换手率1.12% 成交金额1156万元 [1] - 港股红利ETF博时盘中最高涨幅1.25%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6.28% 52周最高价1.067元 最新价1.050元 成交金额9396万元 [2] - 银行股盘中走强 贵阳银行涨超4% 民生银行涨超3% 浙商银行 华夏银行 厦门银行 中信银行跟涨 港股红利ETF成分股中国神华涨4.52% 中信银行涨3.19% 邮储银行涨1.90% 农业银行涨1.09% [3]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净买入超30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买入20.81亿港元 港股通(深)买入9.90亿港元 [4] - 德国养老金斥资5000万美元委托富国资产管理布局中国权益资产 巴克莱银行频频加仓国内ETF [2] - 港股红利ETF博时7月14日份额增长750万份 环比增0.17% 资金流入9295.86万元 流出8895.50万元 近一个月上涨2.47% [6] 机构观点 - 华安证券认为银行股高股息支撑逻辑强势 2024年报分红落地后股息率有望提升0.3-0.62个百分点 2025年中报分红后可能再提升0.6-1.21个百分点 [4] - 天风证券指出政策红利加持下银行股配置空间达12.36% 负债成本改善 资产收益趋稳 质量稳健 [5] - 华宝证券分析银行股上涨因宏观经济预期改善 资产质量担忧缓解 高股息特性吸引保险 公募等机构增配 [5] - 长江证券预计下半年保险增量资金将优选A股和港股高股息标的 港股除权除息后7-8月可能出现填权行情 [6] 市场数据 - 主动权益类基金持仓银行板块权重3.35% 低于沪深300中银行板块15.71%的权重 [5] - 银行板块PB约0.6倍 股息率4%-7% 高于10年期国债1.8%的收益率 [6]
高息股板块早盘强势,红利低波ETF(512890)持续吸金,基金规模创历史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7-14 13:04
高股息资产表现 - 上周五(7/11)银行、煤炭等权重板块回调导致高股息资产蓄势调整,但今日(7/14)早盘高股息板块表现活跃 [1] - 红利低波ETF(512890)上周连续5个交易日净申购,累计吸引9.69亿元资金,其中7/11单日净流入4.44亿元创近一月新高 [1] - 自6月以来该ETF规模与份额五周实现净增长,7/9规模首次突破200亿元,7/11达207.88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1] 红利低波ETF业绩与配置价值 - 该ETF自2018年底成立以来每年均实现正收益,近五年回报位居银河同类第一(1/22) [2] - 低利率环境下红利低波资产因稳健盈利和高分红特性对中长期资金吸引力提升,叠加低波因子降低波动率,成为理想底仓配置选项 [2] - 其联接基金持有人户数达82.98万户,为同期市场唯一超80万户的红利主题指数基金 [2] 华泰柏瑞红利产品线 - 红利低波ETF联接基金累计分红超20次,连续22个月每月分红,Y份额(022951)为首个规模超1亿元的"指数Y" [3] - 华泰柏瑞基金在红利指数领域管理经验超18年,旗下红利类ETF包括首只红利主题ETF(510880)和首只QDII港股通红利ETF(513530)等5只产品 [3] - 截至7/11公司红利类主题ETF管理规模达425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