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结合
搜索文档
中山公用(000685) - 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7月30日)
2025-07-30 18:48
参会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包括长江证券、博时基金等多家机构人员 [2] - 时间为2025年7月30日9:00 - 10:00 [2] - 地点为线上交流互动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周飞媚女士 [2] 新能源产业布局 -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区域能源碳管理平台等项目,实施电网友好型电站与车网互动技术应用 [3] - 拓展产业园区等领域应用场景,打造系列标杆项目 [3]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业务拓展至全国20多个城市,建成分布式光伏项目80多个,并网装机容量达300兆瓦 [3] 本地售水业务 - 2024年本地售水量达4.5亿吨,同比增长7.5% [3] - 增长得益于“供水一盘棋”战略落地,整合覆盖全市22个镇街及两大核心功能区,服务用户突破146万户,市场占有率提升至94% [3] 项目收购情况 - 收购长青能源和长青热能项目,长青能源设计产能1050吨/日,长青热能设计产能1200吨/日 [3] - 收购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行业前景好,项目本身优质,具备协同效应,符合公司战略方向 [3][4] 业务布局与协同发展 - 构建“强链补链、资源共享”生态服务体系,环保水务、固废处理、新能源三大主业与其他业务板块深度融合 [4] - 2025年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发行规模5亿元、票面利率1.66%的超短期融资券 [4] 与广发证券合作 - 与广发证券保持多年股权合作关系,未来将在绿色金融、创新业务、投融资服务等方面深化战略协同 [5]
“DCE·产业行”——徽商期货走进上市公司专场培训成功举办
期货日报网· 2025-07-30 09:36
活动概述 - 大连商品交易所与徽商期货联合主办"DCE·产业行:期货+场外助力企业稳健经营"专场培训活动 [1] - 活动精准聚焦氯碱企业风险管理需求 旨在提升企业期现结合应用能力 [1] - 培训在安徽省某PVC上市企业举办 通过面对面交流诊断企业实际需求 [1][3] 培训内容 - 隆众资讯分析师石磊分析PVC现货市场供需格局与未来价格趋势 [1] - 徽丰实业副总经理张宝平讲解套期保值业务关键环节与实务案例 [1] - 徽商期货交割专员王俊杰系统解析PVC期货交割流程与风险管理要点 [1] 活动成效 - 活动深化金融衍生品工具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 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3] - 徽商期货将持续探索服务新模式 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动能 [3]
中远海发: 中远海发关于新建6艘21万吨级散货船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30 00:33
交易概述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海南中远海发航运有限公司委托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建造6艘21万吨级纽卡斯尔型散货船 交易总金额316,800万元人民币(不含税) [1] - 单船船价为52,800万元人民币(不含税) [2]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1][5] 交易对方情况 - 交易卖方为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系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控制的下属企业 [6][7] - 舟山重工注册资本280,000万元 主营业务涵盖船舶制造、修理、销售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 [6][7] - 交易对方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 日常经营状况正常 [8] 交易标的详情 - 标的资产为6艘21万吨级甲醇及氨预留纽卡斯尔型散货船 具备绿色环保特性 [8][11] - 船舶交付时间安排:首艘船计划于2027年12月31日前交付 其余船舶于2028年12月31日前完成交付 [10] - 船舶将以经营性租赁方式期租予中远海运散运 租赁期240个月±90天 预期单船年租金不超过6,380万元(不含税) [12] 定价与支付安排 - 定价采用协商方式 参考市场报价且不高于同类船舶建造价格 [8] - 合同价格分五期支付 较小比例前四期支付 大部分款项在船舶交付后第五期支付 [2][9] - 若船舶建造要素不达标或延迟交付 合同价格可下调或买方有权拒收船舶 [9] 战略意义与业务影响 - 交易符合公司航运产融运营商战略 提升船舶资产规模与质量 夯实船舶租赁业务发展基石 [11] - 支持全球节能减排战略 通过投资绿色环保船型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1] - 深化"造、租、运"人民币应用场景 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航运领域的实践运用能力 [11] 历史交易关联性 - 过去12个月内 公司曾委托舟山重工建造5艘6.4万吨级散货船 交易金额122,876万元(不含税) [2] - 同期委托其他关联方建造13艘8万吨级散货船 交易金额未披露完整 [2]
从“锂”赔到稳赢:碳酸锂中小微企业的产融结合实践
期货日报网· 2025-07-29 09:04
碳酸锂市场波动与风险管理 - 碳酸锂价格波动剧烈,2023年振幅超50%,从峰值50万元/吨跌至不足20万元/吨 [2] - 价格波动导致中小微企业经营痛点集中爆发,包括利润不稳定、销售价格难预测、库存管理难度加大 [2] - D企业作为碳酸锂上游加工环节中小微企业,面临技术研发投入高、市场竞争激烈等压力 [2] D企业的风险管理实践 - 通过全产业链调研锁定成本底线,测算出每吨6500元可覆盖全部成本(含提纯、运输、资金成本) [3] - 采用"20个交易日均分+动态点价"策略,每日销售约5吨碳酸锂,依据前一交易日SMM均价动态套保 [4][6] - 三级防护方案:分散销售降低价格扰动、动态点价捕捉对冲窗口、多元变现拓展销售渠道 [7] 项目成效与创新 - 成功规避价格波动损失超100万元,锁定90吨碳酸锂销售利润,保障企业刚性支出 [8] - "非标转标+远期锁价"模式解决非标品流通难、定价难问题,推动产业链标准化 [9] - 案例为新能源产业链中小微企业提供可复制模板,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10] 行业生态价值 - 中小微企业贡献全国80%以上城镇就业和60%以上GDP,但抗风险能力弱 [10] - 期货工具助力锂电行业降本增效,为"双碳"目标下绿色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10]
金智科技7.05亿筹划易主:南京智迪成第一大股东,国资背景浙江智勇同步接盘
证券之星· 2025-07-28 11:15
控制权变更 - 金智科技控股股东金智集团拟以7.05亿元对价向南京智迪和浙江智勇协议转让16.01%股权,其中南京智迪受让9.08%股权(3637.2398万股),浙江智勇受让6.93%股权(2775.9991万股),转让价格为11元/股 [1][2] - 南京智迪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并取得控股权,赵丹和肖明通过间接持股浙创智汇27.27%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公司由无实控人状态变更为共同控制 [1][2][3] - 交易完成后金智集团保留4.02%股权退居第二大股东,南京智迪和浙江智勇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确保控制权稳定 [2][3] 收购方背景 - 南京智迪成立于2025年6月26日,其执行事务合伙人浙创智汇成立于2025年5月22日,均为本次交易专门设立,背后实控人赵丹和肖明分别控制光伏产业链企业和电子元器件企业 [1][3][5] - 浙江智勇成立于2025年6月18日,由浙商创投实控人陈越孟和武义县财政局控股的武义金投(出资99%)共同设立,具有地方国资和创投背景 [1][3][5] - 收购方看中公司内在价值和发展潜力,计划通过"产业+资本"双轮驱动优化管理和资源配置 [1][5] 公司业务表现 - 公司专注于智慧能源和智慧城市业务,智慧能源板块覆盖智能发电、输变电、配电及新能源领域 [4] - 2024年实现营收17.73亿元(同比+9.7%),归母净利润7226.72万元(同比+19.46%),2025年一季度营收3.11亿元,净利润1529.69万元 [7] - 近三月累计中标金额达4.21亿元,包括国家电网1.33亿元项目(占2024年营收7.47%)、智能交通项目1.13亿元及新能源项目8440.91万元 [6] 公司治理调整 - 交易完成后将改组董事会为9人构成,南京智迪提名4名非独立董事+2名独立董事,浙江智勇提名1名独立董事,金智集团保留1名非独立董事提名权 [3] - 取消监事会设置,职工代表董事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改组将在股份过户后2个月内完成 [3]
建行北京市分行打造“圈链群”创新模式 精准赋能昌平科创企业
北京商报· 2025-07-25 15:11
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科技金融战略 - 核心观点: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以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开放合作生态圈"、"产融结合供应链"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三大策略推动业务增长,截至2025年6月末科技贷款余额新增250亿元,增速超20% [1] 开放合作生态圈 - 成功与昌平区重点科技型企业F公司合作,通过信用评级上调降低其融资成本,5个工作日内发放5亿元流动资金贷款,成为其唯一合作银行 [2] - 构建内外双循环生态圈:内部通过流动资金贷款、供应链金融等产品提升渗透率,外部整合多方资源设计定制化融资方案 [2] 产融结合供应链 - 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B公司授信7000万元,利用建信融通牌照优势提供供应链金融产品,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3] - 通过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一体化金融供给体系,实现服务效率提升和风控成本降低 [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向昌平区国企子公司J公司提供2亿元银团贷款,支持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打破银企信息壁垒 [4] - 该项目为北京市首个外资企业建设园区案例,通过银团贷款模式强化产业集群生态支撑 [4]
湖南省股权投资协会秘书长钟璐—— 注入更强创投力量 推动产融深度融合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7
湖南省股权投资协会发展现状 - 协会会员单位及投资机构已超200家 管理基金逾1000只 资金规模突破3000亿元 [1] - 构建"金管家"服务体系 为30余家会员提供政策咨询等服务 协助获得奖补资金1000余万元 返税40.8万元 [1] - 搭建投贷联动 投担联动平台 累计实现投融对接约20亿元 [1] 产业深耕与专委会建设 - 组建新材料 新能源 生物医药 电子信息技术四大专委会 [2] - 生物医药专委会整合中国临床研究共同体 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等资源 组织高端产融论坛 完成研究报告 [2] - 参与湖南湘江基金小镇 长沙经开区基金小镇建设 为常德柳叶湖清科基金小镇提供培训咨询 [2] 区域服务与资本对接 - 参与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服务平台 科技创新投融资服务联盟建设 [2] - 组织"资本走进市州""走进投后企业"活动 走访70余家专精特新及投后企业 [2] - 协助政府开展基金园区风险排查 为机构规范运作提供支持 [2] 未来发展方向 - 深化"服务+赋能"理念 推动创投资源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3] - 为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注入更强创投力量 [3]
银行业重塑科技金融服务新范式
金融时报· 2025-07-24 08:58
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 中国科技型企业进入全新发展时期,如DeepSeek和"杭州六小龙"引发全球关注 [1]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被列为重点支持领域 [1] - 银行业加快改革,建立系统性支持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模式 [1] 科技企业评价体系创新 - 商业银行构建"软性评价体系"和数字化硬实力解决科技企业评价难题 [3] - 建设银行推出"技术流"评价体系,覆盖80万家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估 [4][6] - 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持续提升,2024年一季度达49.6%,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 [6] 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 微创医疗案例显示科技企业不同阶段资金需求变化显著 [7][8] - 商业银行形成覆盖企业生命全周期的金融服务方案 [8] - 浦发银行提出"热带雨林"式服务模式,针对不同成长阶段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 [9] 商投一体化与投贷联动 - 建设银行提出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一体化思路 [12] - 主要商业银行与深创投等机构合作,推出"红土贷"等创新产品支持初创企业 [13] - 投贷联动实现金融赋能科创"前移",形成风险共担机制 [13][14] 产融结合与生态构建 - 银行业通过整合产业链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 [17] - 当前痛点包括融资门槛高、产品与需求不匹配、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等 [18] - 建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开发专项金融产品、完善多层次服务体系 [19]
民生证券担任联席主承销商的多只债券成功发行
经济观察网· 2025-07-22 15:21
债券发行情况 - 桓台县金丰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乡村振兴公司债券(第一期),总规模5.8亿元,期限3+2年期 [1] - "25金丰V1"发行规模2.8亿元,票面利率2.44%,认购倍数5.86倍 [1] - "25金丰V2"发行规模3亿元,票面利率2.39%,认购倍数4.13倍 [1] - 泰州华信药业投资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 [1] - "25泰华02"发行规模3.14亿元,期限5年期,票面利率2.44%,认购倍数5.56倍 [1] - "25泰华03"发行规模3.00亿元,期限10年期,票面利率3.65%,认购倍数1.57倍 [1] 发行人业务概况 - 桓台县金丰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淄博市桓台市重要的产业投资运营主体,主营业务包括氟化铝生产销售、供水等,各业务板块在桓台县具有显著优势 [1] - 泰州华信药业投资有限公司是泰州市大健康产业投、融、建、营一体化专业集团公司,主要承担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的投资建设任务 [2] - 主营业务为医药康养、基础设施开发运营、城市商业服务 [2] - 致力打造医药研发、会展交易、生产制造、康健医疗等功能板块,形成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全生命周期产业链 [2] 承销商角色 - 民生证券作为联席主承销商,协助发行人与监管部门沟通,创造低成本、便利、高效的融资环境 [2] - 民生证券发挥业务优势,为企业引入资金活水,推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 [2] - 未来将继续深耕重点地区和企业,促进产融结合,为企业融资保驾护航 [2]
国建集团深化产融结合 构建价值共创与国企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搜狐网· 2025-07-21 14:59
国企改革与产融协同 - 国企改革与产业升级背景下,构建可持续的产融协同体系成为国有金融企业的重要课题,需突破传统融资模式桎梏 [1] - 产融结合作为现代经济核心引擎,正在重塑产业升级与资本运作的协同范式,低成本、可持续的融资生态是国企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 [1] 国建集团的DRF创新模式 - 公司通过"新时代国企减债融资(DRF)协同民企共同高质量发展课题",采用债权投资与股权投资双核驱动,在不增加负债率前提下实现长期低成本融资 [2] - 联合权益(UE)机制下,DRF资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解决企业短期资金困难,另一部分参与产业股权基金投资,配资比例为1∶1到1∶9 [2] - 产业股权基金投资于全产业链优质国企或民企,通过上市或收并购退出,为企业带来可观收益 [2] 产融协同的价值创造 - 产业端通过金融工具优化资源配置,突破资金瓶颈,加速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 [2] - 金融端依托产业场景深化服务创新,从资金中介转型为价值创造者,实现产融共生价值共创 [2] - 资本精准流向创新潜力领域,释放金融活水对实体经济的"精准灌溉"作用 [3] 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 产融深度融合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需通过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实现产业效率与金融价值的双向赋能 [3] - DRF课题重塑传统产业链运作逻辑,为国企与民企协同发展提供新思路 [3] - 公司将持续优化产融协同机制,推动资金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动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