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交通银行深度赋能独角兽企业全球化发展
人民网· 2025-07-18 21:09
大会概况 - 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于7月17日至18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为"新质驱动·未来领航" [1] - 大会汇聚政府部门 金融机构 投资机构 智库及独角兽企业代表 探讨创新企业全球化发展新机遇与新路径 [1] 交通银行参与情况 -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谢磊表示 公司打造"交银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提供"股贷债租托"一体化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支持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 [1] - 交通银行作为联合主办方 参与《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5》和《深圳市独角兽企业及瞪羚企业研究报告2025》发布 并为"独角兽企业服务联盟"揭牌 [3] 金融服务展示 - 交通银行在"独角兽企业出海交流会"分会场展示跨境服务能力 包括股权投资 债券融资 并购重组等投行服务 以及香港市场的IPO 全球现金管理 银团贷款等优势业务 [5] - 交银国际提供科技企业赴港上市全流程支持 涵盖Pre-IPO到上市后资本运作 [5] 战略合作与成果 - 交通银行启动"五个一"专项行动 并与多家科技型企业签署银企合作协议 未来将在跨境金融 资本运作 数字化升级等领域深化合作 [5][7] - 截至今年6月末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超2000亿元授信支持 推出独角兽专项授信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特色产品 [7] 未来规划 - 交通银行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 助力企业从深圳走向全球 [7]
ETF对话录|科创债ETF上市首日成交额超800亿 吸引力从何而来?
搜狐财经· 2025-07-18 11:41
指数化投资与科创债ETF发展 - 指数化投资成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关键枢纽 我国指数化投资进入"质效双升"新阶段 [1]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体上市 上市首日合计成交额810亿元 合计规模765亿元 [1] - 科创债ETF填补科技金融主题在债基领域空白 丰富公募基金信用债ETF产品线 [1][4] 科创债ETF市场表现与政策支持 - 债券型ETF市场发展迅猛 整体规模较年初增长超3000亿元 实现翻番 [2] - 首批科创债ETF从上报到上市仅用时一个月 10只产品一天内售罄 合计募集规模近300亿元 [2] - 政策持续加码支持科创债ETF发展 包括《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 [2] 科创债ETF产品优势 - 科创债ETF底层资产多为高信用资质个券 信用风险可控 享受科创政策与市场扩容红利 [3] - 费率优势显著 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 在低利率环境下有利于节约成本提升收益 [3] - 交易效率高 支持T+0交易 持仓透明度高 每日公布申购赎回清单 未来有望纳入质押库 [3] 科创债ETF的市场意义与发展前景 - 科创债ETF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路径 吸引资金注入科技领域 服务国家战略发展 [4][5] - 机构投资者成为重要买家 包括养老金产品 资金精准导入国家重点支持的科技产业 [5] - 科创债ETF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优质底层资产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5][6] 科创债ETF的投资价值 - 科创债ETF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科技创新企业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5] - 信用债呈现"利差优势+票息保护"双重特征 科创债作为国家战略支持品种 产品空间广阔 [6] - 未来利率水平或保持低位运行 债券市场有望延续牛市格局 [6]
申万宏源上市服务站(模速空间融资服务中心)正式挂牌
服务站揭牌仪式之后,公司与徐汇区商务委员会、徐汇资本、农行徐汇支行等联合主 办了徐汇企业香港上市培训活动,并邀请香港联交所上市服务相关负责人深入解读香 港IPO上市政策,系统阐释上市规则、流程及政策红利,为企业赴港上市明晰路径,与 会企业反响热烈。 7月15日,"申万宏源上市服务站(模速空间融资服务中心)"在徐汇"模速空间"正式 挂牌,申万宏源证券执行委员会成员、投行委主任张翼飞与徐汇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 共同为服务站揭牌。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 是全国首个大模型专业孵化和加速载体。"申万宏源上市服务站(模速空间融资服务中 心)"的设立与挂牌,是申万宏源做好科技金融文章,加强对科技产业金融服务的重要 举措。 未来,申万宏源将充分借助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的机遇,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服 务上海、香港两大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为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金融强国 建设贡献力量,以专业的综合金融服务,陪伴更多优质科技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免责声明 本内容最终解释权归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所有。 张翼飞在揭牌仪式致辞中指出,申万宏源近年来充分利用全平台优势, 推进国际化及境内外一体化战略 ...
银行系AIC加速入场!邮储银行百亿落子,年内股份行三箭齐发
新浪财经· 2025-07-18 08:05
AIC赛道扩容 - 邮储银行拟以自有资金100亿元设立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标志着国有六大行全部布局AIC领域 银行系AIC总量将扩容至9家[1][4][5] - 2025年已有兴业银行(100亿元)、招商银行(150亿元)、中信银行(100亿元)三家股份制银行获批设立AIC 邮储银行成为年内第四家布局AIC的银行[14][15] - 国有六大行AIC注册资本规模在100-120亿元之间 股份制银行AIC注册资本在100-150亿元之间[7] 邮储银行战略布局 - 设立AIC是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旨在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打造科技金融生力军 支持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发展[7] - 邮储银行已成立由行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 建立分层分级对接机制 完成与国家发改委系统对接 实现项目信息全链路管理[8][10] - 2024年邮储银行营业收入3487.75亿元(同比+1.83%) 净利润867.16亿元(同比+0.34%) 资产总额17.08万亿元 不良贷款率0.90%[10] AIC政策演变 - AIC起源于2016年市场化债转股改革 2017年五大国有银行首批获批设立AIC 此后八年牌照发放停滞[12][13] - 2025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新政 支持商业银行设立AIC 并允许保险资金参与投资 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至18个省份[13][17][18] - AIC业务范围从初期债转股逐步扩展至股权投资 特别是科技企业股权投资 建立符合科创企业特点的容错机制[17][18] AIC发展现状 - 五大国有行AIC合计净利润从2018年11.47亿元增长至2024年183.54亿元 增长超15倍 工银投资2024年净利润47.97亿元居首[16][19] - 五大AIC资产规模差异明显 工银投资1838.62亿元最大 交银投资715.34亿元最小 中银资产等三家增速显著高于母行[19] - 截至2024年末 多家银行实现18个试点城市合作意向全覆盖 AIC已设立74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13][19]
为硬科技提供“硬投资”
经济日报· 2025-07-18 06:08
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 工银投资与紫金投资成立基金专注投资新型电力系统及前沿技术项目 带动南京新型电力产业发展 [1] - 邮储银行拟出资100亿元设立中邮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兴业银行 中信银行 招商银行已获批筹建同类机构 [1] - 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是构建科技金融体制的重要内容 可解决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需求 [1] 股权投资试点进展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试点范围从上海扩大至18个大中型城市 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1] - 发起主体扩展至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 相关改革措施已取得积极成效 [1] 硬投资需求与供给 - 科技型企业更看重投资方的产业背景 需在市场 技术 管理等方面提供增量资源 [2] - 科技部等7部门提出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2] 股权投资能力建设 - 股权投资机构需懂产业 懂技术 懂企业 充当创业辅导者 提供前瞻性支持 [3] - 需提升细分赛道研究能力 精准研判企业盈利性 成长性及潜在风险 [3] 配套保障机制 - 需优化股权投资机构考核机制 按基金生命周期考核 增强投资耐心 [3] - 将鼓励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 健全退出渠道 [3]
间接融资主导转向股债联动 国有六大行旗下AIC将配齐
证券日报· 2025-07-18 00:41
商业银行AIC布局加速 - 邮储银行拟出资100亿元发起设立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完成6家国有大行AIC布局 [1][2] - 2023年以来已有招商银行 中信银行 兴业银行3家股份制银行获批筹建AIC 注册资本分别为150亿元 100亿元 100亿元 [2][3] - AIC试点范围从上海扩至18个城市 牌照发放从国有大行扩展至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4] AIC业务定位与功能 - 银行系AIC可整合母行客户资源 网络资源与风控优势 形成与传统信贷业务的互补 [1] - 主要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业务 重点支持科创企业和民营经济 帮助企业降杠杆 [3] - 通过投贷联动服务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 触达传统信贷难以覆盖的领域 [4] 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 政策推动下AIC阵容持续扩大 标志着商业银行从间接融资向股债联动转型 [4][6] - 面临资本来源受限 投资标的稀缺 退出渠道不畅等挑战 股权投资风险权重较高影响资本充足率 [4][5] - 需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 打造复合型团队 推动资金来源多元化 打通S基金等退出渠道 [6] 差异化发展路径 - 股份制银行需强化区域特色产业聚焦 增强与头部PE/VC机构的合作互补能力 [6] - 建议完善投研团队建设 优化内部决策机制 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国资平台合作探索退出路径 [5][6] - 长期有望成为耐心资本载体 助力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6]
首批科创债ETF上市“大有可为”
深圳商报· 2025-07-18 00:39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科创债ETF广发基金经理洪志认为,科创公司债ETF成份券等级高,发行人以央国企为主信用资质良 好,票息具有性价比,适合作为底仓配置。其次,指数化投资每月调整样本券,久期相对稳定,机构可 调节ETF仓位与自身负债久期匹配。同时,ETF投向明确,覆盖科创领域相关行业,投资者可根据组合 需求调整行业配置。加之做市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用债成交不连续的痛点,便于客户进行信用债 波段交易。 华夏基金表示,作为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兴融资工具,科创债高度契合当下发展新质生产力 的要求。作为债券ETF的创新品类,科创债ETF既保留了债券的稳健底色,又融入了科技的成长基因。 科创基因、较低的投资门槛、场内T+0的灵活交易等都使其配置价值凸显。在政策红利窗口期,科创债 ETF以其兼顾票息收益和流动性的特性,成为值得投资者长期关注且布局的理想之选。 同花顺数据显示,7月17日当天,科创债ETF鹏华、科创债ETF嘉实、科创债ETF富国的单日成交金额均 超百亿元,分别为183.61亿元、157.27亿元、118.75亿元;科创债ETF华夏、科创债ETF招商、科创债 ETF南方日成交额均超50亿元。换手 ...
深市首批4只科创债ETF上市 成交总额超36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22:02
科创债ETF产品上市情况 - 首批科创债ETF产品于7月17日上市 包括嘉实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景顺长城基金4家公司的产品 上市首日成交总额超360亿元 [1] - 具体成交额数据:科创债ETF嘉实157.27亿元、科创债ETF富国118.75亿元、科创债ETF南方50.02亿元、科创债ETF景顺40.31亿元 换手率分别为530.92%、395.28%、166.92%、174.94% [2] - 产品完成从申报到上市全流程仅用不到一个月时间 体现监管层对科技创新领域融资支持的快速响应 [1] 科创债ETF产品特点 - 标的指数成分券为沪深交易所上市、主体信用为AAA的科技创新公司债 市值规模超过1万亿元 具备流动性好、信用风险低特征 [1] - 产品具有T+0交易、低成本、分散化投资以及透明度高等优势 能高效满足投资者配置和交易需求 [1] - 景顺长城深交所AAA科创债ETF跟踪深交所AAA科技创新债指数 基金资产90%以上投资于指数成分券 支持全实物申赎 [2] 科创债ETF市场意义 - 有助于引导社会资金流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前沿科技领域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1] - 为投资者提供便捷参与科创企业债券投资的标准化工具 通过规模效应优化流动性管理 完善科创债市场产品生态 [2] - 填补"科技金融"债券基金领域空白 为年金、保险、理财子、私募等专业机构及个人客户提供更透明高效的投资方式 [4] 投资者价值 - 成分券资质较高、信用风险相对较低、分散化程度高、流动性较好 满足"稳健参与科技成长"的投资需求 [3] - 有助于引导投资者关注企业长期价值和发展前景 而非短期市场波动 [3] - 为社保基金、养老金、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提供参与科技债市场的便利选择 支持中长期科技创新项目 [3]
河南上半年金融运行情况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7-17 21:42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萨】今年以来,一揽子金融政策相继出台落地,全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本面。河南作为经济大省,金融运行情况如何? 6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7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7259.2亿元,同比多增998.4亿元。本外币各 项贷款余额9.4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4516亿元,同比多增378.3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同比多增。据初 步统计,上半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829.5亿元,同比多90.1亿元。 亮点二: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加强 7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举行2025年上半年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河南省金融运行情况、货币政策传导执行情况、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 情况、支持涉外经济发展有关情况及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情况。 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6829.5亿元, 同比多90.1亿元 上半年,全省金融运行持续向好,金融总量平稳增长,融资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成本保持历史低位,为全省经济延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提供了有力支撑。 亮点一:金融总量平稳增长 一是涉农贷款平稳增 ...
聚焦五大金融领域 《金融强国之路:如何写好做实“五篇大文章”》发布
中国经济网· 2025-07-17 16:04
金融强国建设 - 科技金融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 [1] - 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工具 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挑战 [1] - 普惠金融核心在于实现金融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 推动社会共同富裕 [1] - 养老金融发展关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经济稳定性和社会福祉 [1] - 数字金融迅速发展正在改变全球金融竞争格局 [1] 学术研究动态 - 10位专家学者探讨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及人才培养路径 [2] - 研究聚焦五大金融领域发展现状 预测未来趋势并提出政策建议 [1] - 研究成果为政策制定者 金融机构和学术界提供全面参考 [1] 书籍发布背景 - 《金融强国之路》系统剖析科技 绿色 普惠 养老 数字金融的实践与成效 [1] - 编写基于系统理解金融五大领域的必要性 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肯定该书对金融强国建设的现实意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