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准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祥生医疗加速布局超声AI生态 持续拓宽精准医疗多场景应用
全景网· 2025-08-22 19:22
核心观点 - 超声诊断设备行业正朝着智能化、便携化方向加速演进 [1] - 祥生医疗凭借超声AI技术和多场景应用突破 成为行业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的代表企业 [1] 技术创新与AI应用 - 公司以"超声人工智能+专科模型"双引擎驱动全场景革新 构建覆盖设备研发-影像采集-诊断决策的智能化标准框架 [2] - 通过动态图像识别、疾病自动检测与测量、智能化诊断流程优化及多模态AI融合 为乳腺、肝脏、心血管等多个临床学科提供智能化诊断支持 [2] - 实现实时图像分割、病灶特征提取、自动化测量及结构化报告生成等功能 重构超声医学全流程决策路径 [2] - 乳腺超声分析软件于2022年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许可 在乳腺疾病、颈动脉、甲状腺、产科、肝脏等多个领域的AI辅助诊断技术处于行业前列 [2] - 创新发布"乳腺人工智能超声机器人"系统 融合超声成像、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术 建立筛查+转诊+治疗机制 [3] - 系统集成触摸屏、电动检查床、六自由度机械臂、超声影像自动传输、AI辅诊阅片等原创一体化设计 实现大规模高效扫查与数据跟踪管理 [3] 应用场景拓展 - 在直升机航空医疗救援、精准医美、中医小针刀、健康辅助、兽用超声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4] - 在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和2024年上海马拉松等大型运动会中 使用5G远程会诊系统及掌上超声设备提供医疗保障 [4] - 掌超产品进驻上海瑞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多地医疗救援直升机 执行空中急诊评估任务 [4] - 便携智能化产品在医美领域应用于软组织评估、脂肪测量和皮肤层厚、注射引导等多个环节 [5] - 海外市场掌超和笔记本超声设备覆盖运动医学、高校教学、培训机构等场景 进入西班牙马德里足球俱乐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单位 [5] - 动物医疗产品应用于热带雨林动物及海豚养护等领域 今年2月推出高端全身应用彩超SonoVet X70适用于动物科研机构和宠物医院 [5] 国际合作与品牌建设 - 今年7月与盖茨基金会达成战略合作 获得210万美元项目资助 用于开发推广创新型产科及乳腺超声筛查设备 [5] - 合作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5]
破解糖尿病逆转困局!《柳叶刀》四大策略助患者重获健康
GLP1减重宝典· 2025-08-22 11:03
全球糖尿病患病现状与医疗负担 - 2021年全球20-79岁糖尿病患者达5.37亿人,预计2045年将增至7.83亿人[5] - 2021年全球糖尿病相关医疗费用高达9660亿美元[5] 糖尿病缓解概念的演变与争议 - 1992年研究首次揭示代谢减肥手术后86.5%患者血糖长期正常,颠覆"糖尿病不可治愈"认知[8] - 2021年国际共识定义糖尿病缓解标准:停用降糖药后HbA1c稳定低于6.5%[8] - 现有标准存在三大局限:过度依赖血糖指标忽略其他健康风险[10];"停药"要求可能不利于使用具心肾保护作用的新型药物[11];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12] 糖尿病缓解的四大临床干预策略 - 生活方式干预:严格饮食管理结合运动可提升缓解率,但长期维持面临文化差异和个体耐受性挑战[13] - 极低热量饮食:每日摄入800-1200千卡方案在12-20周内平均减重10公斤,1年缓解率达46%,但对执行力和后续体重管理要求极高[14] - 新型药物应用: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和SGLT2抑制剂不仅能控糖减重,还可降低心血管风险,可能重新定义缓解标准[15] - 代谢手术:对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效果突出,瑞典研究显示2年内缓解率高达72.3%,但需长期管理且可能出现体重反弹[16] 糖尿病管理未来发展方向 - 向个性化定义发展,结合患者年龄和并发症制定灵活标准[17] - 允许将GLP-1等具器官保护作用的药物纳入缓解方案[18] - 采用动态评估将缓解视为持续过程而非二元结果[19] - 进入精准医疗时代,通过综合手段实现长期健康改善[19]
阿尔茨海默病早诊“金标准”落地上海 美中嘉和打开新增长空间
证券日报网· 2025-08-20 22:13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突破 - 国内首个Aβ-PET显像剂氟[ F]贝他苯注射液获批 可将AD早期诊断时间提前15-20年 [1] - 中国AD患者约983万(2023年) 预计2030年突破1900万 是全球AD患者最多国家 [1] - 美中嘉和旗下上海影像中心率先落地该"早诊利器" 展现技术实力与医疗资源整合能力 [1][2] 美中嘉和业务布局 - 上海美中嘉和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为集团布局上海高端医疗市场的关键节点 采用"独立第三方+共享影像+远程辐射"创新商业模式 [3] - 中心配备GE Signa PET/MR等尖端设备 服务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园区并辐射长三角远程会诊 [3] - 协同和信康开发AI辅助诊断系统 支持多模态影像联合分析 覆盖全脑健康/肺结节/肿瘤等筛查 [4] 行业竞争力 - Aβ-PET显像剂临床应用巩固公司在高端医疗服务领域领先地位 提升医学影像细分领域专业形象 [2] - 创新商业模式实现运营效率指数级提升 展现医疗影像服务市场巨大增长潜力 [3] - AI辅助诊断系统基于MAICOP平台 显著降低漏诊风险 契合精准医疗需求增长趋势 [4] 技术合作前景 - 早诊技术突破有利于公司与国内外顶尖医疗机构/科研团队展开AD研究与诊疗方案优化合作 [2] - 远程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国际化标准化影像服务覆盖更广区域 [3] - 跨维度影像分析技术为未来精准医疗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4]
阿尔茨海默病早诊“金标准”落地上海 美中嘉和(02453.HK)打开增长新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8-20 13:23
行业突破 - 国内首个Aβ-PET显像剂氟[¹⁸F]贝他苯注射液获批 可将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时间提前15-20年 [1] -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983万人 预计2030年将突破1900万人 [1] - 第三方影像诊断中心采用"独立第三方+共享影像+远程辐射"商业模式 实现运营效率指数级提升 [4] 公司技术布局 - 美中嘉和旗下影像中心率先落地Aβ-PET显像剂临床诊断 彰显资源整合能力 [2] - 配备GE Signa PET/MR等尖端设备 服务园区内8家医疗机构包括肿瘤医院及儿童医院 [3] - 开发AI辅助诊断评估系统 支持CT/MRI/PET/CT跨模态联合分析 显著降低漏诊风险 [4] 战略定位 - 美中嘉和作为港股稀缺全链条高端医疗服务商 构建肿瘤专科/质子治疗/影像诊断生态链 [5] - 上海影像中心入选国家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 远程会诊服务覆盖长三角地区 [3][4] - 轻资产高附加值运营模式可通过标准化输出快速复制 形成规模效应和技术壁垒 [4] 市场前景 - 共享影像商业模式构建可快速复制的盈利模型 展现医疗影像服务市场巨大增长潜力 [4] - 精准医疗需求持续增长 有望巩固高端影像服务市场领先地位 [5] - 技术创新推动医疗资源最优配置 打造商业化可持续的数字化升级路径 [4]
华邦健康: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9 17:1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45亿元,同比增长0.39% [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亿元,同比增长23.90% [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7亿元,同比增长46.10% [9] - 基本每股收益0.1969元/股,同比增长24.15% [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07%,同比上升0.99个百分点 [9] 业务板块分析 - 医药行业收入16.25亿元,同比下降4.16%,毛利率78.59% [37] - 农化新材料行业收入33.78亿元,同比增长3.52%,毛利率14.08% [37] - 旅游服务行业收入4.93亿元,同比下降1.53%,毛利率52.82% [37] - 医疗服务行业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6.55% [37] 研发与产品进展 - 原料药糠酸莫米松、克唑替尼获得A认证 [12] - 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等6个制剂产品获得上市许可,其中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为国内首次仿制及首家过评产品 [12] - 推出功能性护肤品三蕊紧致淡纹舒缓乳 [12] - 研发投入2.09亿元,同比下降3.27% [37] 医疗业务发展 - 重庆松山医院新增减重和代谢病门诊、睡眠特需门诊等多个特色门诊 [13] - 北京华生康复医院批复床位由300张增至457张 [13] - 北京巴拉塞尔诊所开业,重庆松山会员医院有序发展 [13] 农化业务动态 - 农化板块主业盈利能力逐步修复,业绩企稳 [13] - 拥有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三大品类百余种产品 [23] - 已获得授权国家专利415项,其中发明专利223项 [32] 新材料业务突破 - 主要产品出货量及毛利均有所上升 [14] - 芳纶聚合单体纯度稳定保持99.95%以上 [34] - 聚醚酮酮(PEKK)应用于3D打印材料、防腐喷涂、汽车制造等领域 [24] - 合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37项,其中已授权有效发明专利 [34] 旅游业务运营 - 旅游板块整体利润较上年同期稳健增长 [14] - 在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等5A级景区运营索道运输、交通运输、酒店经营等业务 [24]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 [26] 行业背景 - 全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75.2亿元,同比下降1.2% [16] - 国内农药行业呈现局部回暖,分化复苏态势 [13] - 旅游业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26] - 民营医院数量达2.7万个,成为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重要力量 [20]
全球及中国医用核素产品行业研究及十五五规划分析报告
QYResearch· 2025-08-19 16:42
医用核素产品市场规模现状及预测 - 2020年全球医用核素产品市场规模为4739百万美元,2024年增长至9552百万美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9.16% [1] - 预计2031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8932百万美元,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为9.23% [1] 医用核素产品行业发展主要特点 - 诊断与治疗双轮驱动发展,从传统诊断扩展到治疗领域,形成诊断与治疗并重格局 [3] - 诊疗一体化(Theranostics)趋势显著,实现同一靶点的成像和靶向治疗结合 [3] - 肿瘤应用为行业增长核心,尤其在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瘤等疾病中取得突破 [4] 医用核素产品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 精准医疗需求增长,满足临床对更精准治疗手段的迫切需求 [6] - 技术进步推动创新,PET、SPECT设备和新型放射性核素出现提供技术基础 [6]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各国政府出台扶持政策促进产业发展 [6] - 市场需求广泛且稳定,癌症、心血管等多种疾病高发率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6] 医用核素产品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 生产技术复杂且门槛高,涉及核物理、放射化学及药学等多个高技术领域 [8] - 核素供应链不稳定,关键核素全球产能有限且生产基地集中 [8] - 临床推广受限,部分医院对放射性药物使用较为谨慎 [8] - 监管审批周期长且复杂,跨国注册难度大 [8] - 治疗费用高、医保覆盖有限,患者经济负担较重 [9] - 安全管理风险高,对生产、运输、使用过程要求严格 [9] 进入医用核素产品行业壁垒 - 高技术研发门槛,需要跨学科技术支持 [10] - 严格的放射安全法规,符合各国法律法规要求耗时且成本高 [10] - 高昂的生产设备投资,依赖核反应堆或回旋加速器等大型设备 [10] - 监管审批壁垒,需通过药品注册和放射性物质许可双重监管 [10] - 专业人才缺乏,涉及高端专业人才且培养周期长 [11] 医用核素产品分类及应用 - 主要产品类型包括锝-99m、氟-18、镓-68、碘-123、镥-177、镭-223等 [13]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癌症、骨关节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13]
新一代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完成首批手术
环球网· 2025-08-19 16:20
产品发布与临床进展 - 雅培新一代AVEIR™ DR植入式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在全国20余家医院完成首批临床手术 [1] - 首批医院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 [1] 技术优势与创新 - 产品通过微创方式植入 缩短手术时间并大幅提升手术安全性 [1] - 设备配备专用输送与回收导管 电池耗竭或需调整治疗方案时可安全取出 [1] - AVEIR™ AR心房模块适用于右心房感知与起搏 体积小巧且具创新性结构设计 [1] 临床价值与行业意义 - 心脏起搏器植入是救治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式 [1] - 技术实现心脏起搏从有到优的飞跃 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精准医疗理念 [1] - 产品使患者术后更快回归正常生活 并能根据病情发展灵活调整治疗方案 [1]
几何计算联袂深度学习 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
科技日报· 2025-08-19 09:22
科技日报讯 (记者金凤)记者8月17日从东南大学获悉,该校教授顾忠泽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外籍 院士丘成桐团队等研发出基于几何表面参数化的多组学预测技术。该技术能提升对结直肠肿瘤等实体瘤 的组织分型与分子标志物的预测准确率,有望支撑人工智能在病理图像分析领域的应用。相关成果近日 刊发于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学》。 "人工智能已经在病理诊断中有不少应用,但现有算法多用于自然图像领域,其处理不规则病理图 像的能力有限。"论文第一作者、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博士生黄锴介绍,当碰到病理组织 分布不均匀等情况时,人工智能对疾病的预测准确度就会大打折扣。 "病理切片中的组织形状很不规则,造成图像中有许多空白区域,这些空白对于疾病的诊断没有意 义,我们将包含少量空白的不规则组织的图像提取出来,再将这些图像转换为正方形。"论文共同通讯 作者李铁香介绍,团队通过几何映射技术,保留了病理图像关键特征,同时引入多尺度和各向异性信 息,提升病理切片图像中有关肿瘤区域的信息量。经过这番处理,既减少了对无用信息的储存、处理, 又能增强卷积神经网络对肿瘤特征的学习能力。 黄锴介绍,团队使用该方法在573名结直肠癌患者的1802张切片上进 ...
耐克联合创始人菲尔·奈特向奈特癌症研究所捐赠20 亿美元
北京商报· 2025-08-18 15:04
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君花)8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从耐克方面了解到,耐克联合创始人菲尔与佩妮·奈 特近日宣布,承诺向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简称 OHSU)奈特癌 症研究所捐赠 20 亿美元,用于重塑癌症诊疗未来并为全球树立新标准。 据了解,奈特夫妇长期与德鲁克博士及奈特癌症研究所团队合作,致力于攻克癌症。德鲁克博士现任 JELD-WEN 白血病研究讲席教授,也是格列卫(Gleevec)的主要研发者,该药物能够精准靶向癌细胞 而不损伤正常细胞,推动了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 ...
研判2025!中国微量注射泵行业政策汇总、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人口老龄化化加剧,推动行业规模增长至33.56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8 09:21
行业概述 - 微量注射泵是一种新型泵力仪器 能根据医嘱要求将少量药液精确 微量 均匀 持续泵入患者体内 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驱动丝杆推动注射器活塞进行高精度液体推送 [3] - 主要结构包括针筒 活塞 进样针 电机及锁定装置 针筒采用透明玻璃或塑料材质容纳液体样品 活塞控制液体进出 进样针实现液体高效注入或吸取 电机驱动活塞移动 锁定装置稳固活塞位置保障注射精准度 [3] - 在化学实验中用于精确添加试剂 在生物实验中用于细胞培养或基因注射 在医疗领域是药物注射关键工具 确保药物剂量准确无误 [8] 市场规模 - 2019年中国微量注射泵行业市场规模达24.77亿元 2024年增长至33.56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6.3% [1][10] - 预计未来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和精准医疗需求上升 市场渗透率持续提高 行业整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1][10] 驱动因素 - 人口老龄化推动需求增长 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1.78亿人 2024年达2.20亿人 年复合增长率为4.3% [6] - 慢性病患者数量增加 如癌症 糖尿病 对精准医疗设备需求持续提升 [6] - 政府政策支持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包括加强医疗器械风险管理 健全高端医疗器械标准体系 推进新兴领域标准研制 [4][6] 产业链 - 上游包括塑料 金属材料等原材料 以及电机 泵体 控制器等零部件 [8] - 中游是微量注射泵生产制造 [8] - 下游应用领域涵盖化学 生物和医学等多个领域 [8] 竞争格局 - 行业正经历从进口依赖到国产替代的关键转折 国际厂商维持高端市场主导地位 国内企业通过政策支持 成本控制和场景化创新快速崛起 [12] - 主要企业包括迈瑞医疗 华阳智能 思路高医疗 圣诺医疗 史密斯医学仪器等 [12] 重点企业 - 迈瑞医疗是全球领先医疗设备与解决方案供应商 注射泵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 2024年营业收入82.37亿元同比下降12.12% 归母净利润26.29亿元同比下降16.81% [13] - 华阳智能主要从事微特电机及组件 精密给药装置研发生产 精密给药装置应用于重组人生长激素 胰岛素等多种药物 2024年精密注射给药装置营业收入0.37亿元同比下降36.17% [15] 发展趋势 - 技术智能化与精准化 未来将引入智能控制技术与AI算法 实现自适应注射系统 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自动调节给药速率 用药误差控制在±2%以内 具备异常输注模式识别能力 降低人为操作风险 实现与电子病历集成 [17] - 推动便携式微量注射泵发展 重量不足500g 适合院外急救和长途转运 未来有望成为家庭护理常用工具 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控制 [18] - 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在生物技术 化学 物理学和工程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需求不断扩大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