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技术

搜索文档
首页脑机接口让意念操控不再是科幻
河南日报· 2025-06-24 06:46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可将脑电波转化为可识别指令 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直接沟通 [3] -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势头迅猛 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 [4] - 实验室预计2027年年底开发出"脑—腿—臂—手"模块化康复机器人系统 实现全周期康复训练与脑功能协同康复 [4] 公司技术研发进展 - 公司已在脑机接口硬件、芯片、电极、算法、脑机交互康复设备五个关键环节实现独立开发 [5] - 公司是全国脑机接口技术落地转化应用场景最广泛的企业 [5] - 实验室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预计明年年底建成神经响应模型 完成千例临床验证 [4] 行业政策支持 -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突出未来产业培育 安阳实施未来产业抢滩行动 [4] - 支持康复机器人、脑机接口、AI医疗等前沿方向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4] 公司市场地位 - 公司是我国康复医疗行业头部企业 核心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5] - 公司是河南省脑机接口技术研发的领军者 [5]
马斯克透露Neuralink“大动作”:失明者将可重新“看见”
凤凰网· 2025-06-20 14:48
技术突破 - Neuralink计划在未来6至12个月内进行首例视觉植入手术,使完全失明患者恢复视觉感知能力 [1] - 视觉植入技术已在动物实验中获得验证,其中一只猴子的视觉植入设备稳定运行三年时间 [1] - 该技术通过直接向大脑皮层输入视觉信息实现,初期分辨率较低但长期目标是实现极高分辨率及扩展光谱感知能力 [1] - 运动控制领域已有5名志愿者成功接受大脑信号读取植入,其中一名ALS患者能熟练操作电子设备并达到接近健康人群的沟通带宽 [1] 技术意义 - 当前人类信息输出带宽不足每秒1比特,成为人机交互的核心制约因素 [2] - Neuralink技术可大幅提升人类与机器的输入输出带宽 [2] - 技术核心使命在于实现智力、感官及信息处理能力的革命性增强 [2] 发展前景 - 数字超级智能的发展速度可能快于Neuralink技术的大规模普及进程 [2] - 脑机接口技术价值不受此影响,仍聚焦于提升人机交互带宽 [2]
对标Neuralink,这款侵入式脑机接口明年有望临床 | 活力中国调研行
第一财经· 2025-06-19 23:20
中国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我国在半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已达世界顶尖水平 侵入式技术正在加速赶超 [1] - 两款自主研发设备"北脑一号"(半侵入式)和"北脑二号"(侵入式)将加速临床突破 [1] - "北脑一号"已完成5例人体植入 受试者康复效果初显 计划开展正式注册临床试验 [1] - "北脑二号"年内完成微型无线全植入工程机开发 明年进入临床验证阶段 [1] 北脑一号技术特点 - 国际上首次实现百通道以上 高通量 无线全植入 准实用化的半侵入式系统 [5] - 采用高密度柔性电极 支持128通道 贴敷在硬脑膜外不触及脑组织 [6] - 已完成5例患者植入 包括脊髓损伤 脑卒中 渐冻症患者 [7] - 国际首例植入式脑机接口中文言语解码临床试验 62词解码准确度达63% [8] - 有望成为首个开放集中文言语脑机接口 帮助重建交流能力 [8] 北脑二号技术特点 - 对标Neuralink最新技术 国际上首次实现猴子用意念拦截运动目标 [10][11] - 优势在于可实现三维空间内动作指令 更精细化满足患者需求 [12] - 今年预计完成从有线版到无线版的突破 [12] - 目前国内侵入式设备尚未达到支持上千通道水平(Neuralink支持1024通道) [12] 临床应用前景 - 主要针对瘫痪等运动功能障碍群体 国内相关患者规模超百万 [3][8] - 渐冻症患者术后可解码输出近百个常用语句 如"我想吃饭"等 [8] - 运动障碍患者已显现康复效果 如肌力提升 脑控机械臂等 [8] - 短期内有望率先造福重大运动障碍疾病患者 [1][2] 产业发展现状 - 北京脑所与芯智达联合研发 科研成果通过市场化方式转化 [4] - 国内成为全球第二个进入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 [2] - 行业竞争加速将促进技术追赶进程 [12] - 需要整合各方力量集中攻关 避免重复建设 [12]
为何“现场观影更打动人”?清华“神奇发帽”剧场实验为你揭秘!
新华社· 2025-06-19 19:56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 - 清华大学神经工程实验室在真实剧院场景下首次应用无创脑机接口技术,通过便携式脑电帽同步捕捉学生欣赏演出时的大脑神经活动,解码审美体验[1] - 实验采用多人多组同步采集方式,脑电帽上的银白色电极接口采集脑电信号,通过微型数据采集器记录情感相关信息,数据无线传输至数据中心进行分析[4] - 研究发现观看艺术表演时,大脑中与情绪和感知相关的区域更活跃,这种激活与情绪体验和沉浸感密切相关,实景演出能更强烈唤起大脑共鸣[2] 脑机接口行业发展 - 脑机接口是人机交互的前沿技术,通过捕捉和解码大脑信号实现大脑与机器"对话",已应用于疾病诊断、高风险作业监测、运动康复及帕金森等脑疾病治疗[2] - 研究团队正与高校、文艺院团合作,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分析艺术作品对情感情绪的影响,为焦虑症患者等情绪困扰人群提供治疗科学参考[4] 实验场景与设备 - 实验在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演出现场进行,学生志愿者佩戴布满电极接口的脑电帽,配合微型数据采集器完成神经活动数据采集[3][4] - 技术突破在于真实演出现场实现了实验室研究级的脑电采集,为艺术欣赏过程中的神经活动规律研究提供新方法[1][4]
跨境电商去年出口超2万亿,高息高返购车贷被叫停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6-18 01:02
英美贸易协议 - 英美达成涵盖钢铁、汽车、乙醇、牛肉和航空航天等多领域的贸易协议一般条款,英国成为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首个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 [1] - 英国将为美国农产品出口增加数十亿美元市场准入,美国为英国汽车进口设定10万辆年配额并征收10%关税(低于其他国家的25%)[1] - 协议覆盖行业有限且存在配额限制,医药、钢铁、服务业等关键领域尚未完全敲定 [1] - 美国以加征10%关税为谈判基础,欧盟等地区避免加征的可能性较低 [2] 跨境电商发展 - 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71万亿元(+14%),占货物贸易总值6.2%,其中出口2.15万亿元(+16.9%)占出口总值8.5% [3] - 跨境电商出口消费品占比97.5%,主要为服饰鞋包、数码产品、家居家电等,货源地集中在广东等五省,美国(36.2%)、英国(11.7%)、德国(5.7%)为主要出口国 [3] - 跨境电商进口5552.5亿元(+4.1%)以美妆、母婴等特定品类为主 [3] 网络文学行业 - 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75亿人,26-45岁读者占50%,"00后"读者占25% [5] - 网络文学作品总量超3300万部,年新增200万部(+7%),现实、科幻等多元题材涌现 [5] - 2024年网络文学营收规模约440亿元,约4万部作品被翻译海外传播 [5] - 行业面临短视频冲击、题材同质化等问题,用户增长放缓 [6] 车贷市场调整 - 四川、河南等地叫停"高息高返"车贷模式,银行暂停高额返佣业务 [7] - 该模式通过银行返佣补贴车价刺激销量,但提前还款可能导致银行亏损 [7] - 雷克萨斯等品牌因政策调整取消金融优惠,多品牌购车贷款政策缩水 [7] AI技术合作 - 阿里发布适配苹果MLX框架的Qwen3系列模型,覆盖iPhone/iPad/Mac全场景 [9] - 提供4bit至BF16四种量化版本,32款模型全部开源 [9] - 开发者已自发在苹果设备部署Qwen3,技术合作或加速苹果在中国市场发展 [10] 企业年金表现 - 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3.73万亿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7.46% [11] - 社保基金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7.4%,境内股票投资年化收益率达10% [11] 脑机接口概念 - 脑再生科技股价单日暴涨283%,市值达296亿美元,年内涨幅超500倍 [14] - 公司神经调控芯片通过FDA审批,但尚未产生收入且临床失败概率达80% [14] - 流通股仅占11.2%,财报提示"可能永远无法盈利" [14] 股市行情 - 沪指跌0.04%报3387点,深成指跌0.12%,创业板指跌0.36%,两市成交1.21万亿元 [16] - 脑机接口、油气、核污染防治概念领涨,创新药、游戏等板块下跌 [16]
我国侵入式脑机接口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相关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6-16 21:15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及相关企业成功开展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前瞻性临床试验,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1] - 此次临床试验成功代表中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将吸引更多科研资源和资金投入该领域[1] - 中国自主研发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北脑一号"已完成多例人体植入手术[2] 行业发展现状 - 脑机接口技术可分为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三类,正在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2] - 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32亿元,年增长率18.8%,预计2027年增至55亿元[3] - 中国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和产业规模上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正处于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关键阶段[3] 政策支持 - 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首次为脑机接口技术建立专项收费标准体系[2] - 上海、北京、四川等地相继印发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将脑机接口纳入未来产业规划[2][3] 企业布局 - 北京诚益通确立"侵入式与非侵入式"双轨并行战略布局,在非侵入式领域将康复设备与脑机接口结合,在侵入式领域开展基础研究[4] - 翔宇医疗自主研发脑机接口系列产品,包含多款无线脑电采集系统,覆盖康复领域多种场景[4] -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将为行业带来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市场拓展等积极影响[4]
“硬币”和“头发丝” 意念赛车照进现实
环球网资讯· 2025-06-16 08:4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数智风向标 "硬币"和"头发丝" 意念赛车照进现实 我国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今年3月25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术室里,一根比发丝还要细的电极穿过5毫米颅骨孔洞,嵌入因 高压电击失去四肢的男性受试者运动皮层。仅3周后,他戴着黑色特制帽子,仅凭"意念",就让屏幕上 的赛车漂移过弯。 "现在我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念控制电脑,有种心随所动的感觉。"受试者感慨。此刻,硬币大小的植入体 正嵌在他的颅骨上,捕捉毫秒级的单神经元电信号。 截至今年6月,该系统持续运行稳定,未出现感染和电极失效情况,为大规模临床试验提供关键支撑。 这是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赵郑拓 研究员团队及李雪研究员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吴劲松/路俊锋团队,与相关企业 合作开展。 这标志着我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 发丝1%细的电极植入大脑 一根只有头发丝1%那么细的超柔性电极,正尝试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入人类大脑神经组织的微 观宇宙。 在这之前,代表侵入式脑机接口业界最高水平的,是埃隆·马斯克创 ...
脑机接口新系统成失语者“数字声带” 能帮助病人实时对话并唱出旋律
科技日报· 2025-06-16 07:31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团队开发出新型研究性脑机接口,可将大脑活动实时转化为语音,创建"数字声带",帮助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恢复语言能力[1] - 技术已在渐冻症患者测试成功,患者能通过植入式脑机接口实现实时对话、控制语调并唱出简单旋律[1] - 系统由4个微电极阵列组成,植入大脑语音生成区域,神经信号采集至语音合成仅需1/40秒,延迟接近自然说话反馈时间[1] 技术优势与创新 - 相比传统文本翻译式脑机接口,新系统实现语音级实时合成,更接近自然通话体验[1] - 采用新算法将大脑活动精确映射为语音,支持音高调整以表达情感或意图(如提问、强调)[1] - 参与者合成语音理解率达60%,远高于未使用系统时的4%[2] 算法与实现机制 - 人工智能算法通过分析数百个神经元放电模式,实现神经信号与目标语音的同步重建[2] - 系统无需实际语音输入,仅凭神经信号即可准确还原用户意图表达的声音[2] 行业影响与前景 - 该技术标志着脑机接口在恢复自然语言能力领域的重大突破[2] - 未来有望扩展至更多失语患者群体,推动神经假体向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2]
侵入式脑机接口开启临床,企业已收到上千名瘫痪患者请求
第一财经· 2025-06-15 22:16
中国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进展 - 中国成功开展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前瞻性临床试验,成为全球第二个进入该技术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1] - 该临床试验由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达到医疗器械注册规范要求[1] - 上海阶梯医疗、北京芯智达、杭州佳量医疗等公司均在开发相关设备并计划进入临床[1][3][4]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 - 阶梯医疗聚焦"大脑向外输出信息"模式,受试者术后2-3周即实现下象棋、玩赛车游戏等功能[3] - 侵入式脑机接口主要面向脊髓损伤、渐冻症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3] - 博睿康NEO设备计划年底前入组30-50名脊髓损伤患者,在10个中心展开临床研究[4] - 北京芯智达"北脑一号"已完成3例植入,患者实现运动解码和中文解码输出[4] 临床研究进展 - 华山医院和宣武医院牵头的脑机接口临床队列研究已启动患者入组[3] - 佳量医疗完成首例"肌电反馈的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4] - 脑虎科技在癫痫患者中植入设备,患者可操作复杂游戏和智能设备[8] - 佳量医疗癫痫治疗设备已完成近100例植入,即将申请产品上市[8] 患者需求与市场前景 - 全国近400万脊髓损伤患者对脑机接口技术寄予厚望[7] - 佳量医疗已收到上千名截瘫患者参与临床试验的请求[7] - 癫痫治疗领域可能比截瘫治疗更快实现临床应用[7] - 脑虎科技下一代无线版产品已完成设计,预计年内开展临床试验[8] 技术发展方向 - 设备将向更微型、更智能方向迭代[8] - 临床级人脑数据将推动自适应闭环反馈机制升级[8] - 未来可能实现疾病长期治疗和外部设备延展控制[8] - 行业应注重技术前瞻性而非短期获利[9]
马斯克的Neuralink:能让猴子看见并不存在的东西
华尔街见闻· 2025-06-14 20:11
Neuralink技术突破 - Neuralink通过脑部植入设备Blindsight成功让猴子"看到"虚拟物体,实验中猴子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会转向虚拟物体位置[1] - Blindsight是一种植入大脑的芯片,能模拟眼睛功能直接刺激视觉相关脑区,这是公司首次公开该实验结果[1] - 该技术属于大脑设备开发前沿方向,旨在突破医学极限治疗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疾病如失明[1] 产品发展规划 - Blindsight短期目标是帮助盲人看清事物,长期目标是实现"超人类视觉"如看到红外线等不可见光[2] - 公司过去几年一直在猴子身上测试Blindsight,计划2024年在人体进行实验[2] - 除视觉项目外,公司还在推进为瘫痪者植入芯片帮助意念控制电脑的项目[2] 临床试验进展 - 目前已有5位人类接受Neuralink植入,其中3人在2024年植入,2人在2025年植入[2] - 部分受试者每周使用脑机设备时间高达60小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