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降级
icon
搜索文档
游客挤爆京沪!酒店餐馆却集体哭穷,利润暴跌92%真相太扎心
搜狐财经· 2025-08-24 04:06
行业表现分化 - 北京上半年游客量达1.8亿人次同比增长7.1% 旅游花费3381亿元同比增长8.8% [1] - 上海入境游人数同比暴涨37.7% 其中韩国游客达42.3万人次增幅130% [1][5] - 北京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总利润同比暴跌67% 住宿业1613家企业利润总额仅5980万元同比降幅92.9% [1] 财务数据异常 - 上海二季度住宿餐饮企业利润同比暴涨9.5倍 但合并一季度后整体营收下跌4.3% 利润增速大幅收窄 [3] - 北京高端酒店平均房价暴跌5%-18% 五星级酒店出现150元特价房低于单晚300元运营成本 [4] - 北京住宿企业平均每家半年利润仅3.7万元 相当于一名服务员半年工资 [5] 消费行为变迁 - 北京外省游客人均消费仅增6.2% 低于客流增速7.1% 反映消费降级趋势 [4] - 商务订单减少28% 企业差旅标准收紧如蚂蚁集团总监级以下不准住五星酒店 [5] - 韩国游客偏好城隍庙小吃街和拼多多实体店 人均餐饮消费降至50元 [5] 成本结构压力 - 北京核心商圈餐厅月租12万元占营收25%以上 远超国际15%警戒线 [5] - 服务员月薪从3000元涨至6000元 社保新规致企业年增支出22万元 [5] - 酒店采取节能措施如关闭30%客房 将早餐改为馒头咸菜套餐 拖鞋改为扫码付费使用 [5] 市场竞争态势 - 2025年1-5月京沪新注册餐饮企业1.7万家同比增长30.5% 全国餐饮总量突破1700万家 [6] - 共享住宿平台分食客源 年轻人选择人均80元民宿而非300元连锁酒店 [6] - 社区预制菜销量增43% 如15元宫保鸡丁比餐馆便宜一半 [6] 转型方向探索 - 五星级酒店推出1200元"博物馆奇妙夜"套餐含故宫夜场门票与专家讲解 [7] - 本帮菜餐厅推出DIY小笼包体验 带动客流量增长20% [7] - 政府实施房租减免与数字化改造补贴 如北京减免3个月房租上海提供民宿补贴 [7]
双桦控股(01241)发盈警 预期上半年税后净亏损收窄至约210万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7:1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人民币1280万元 较2024年同期6060万元下降78.9% [1] - 2025年上半年税后净亏损约人民币210万元 较2024年同期320万元收窄34.4% [1] - 亏损收窄主要因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转回 [1] 经营状况 - 收入下降主因中国整体经济预期低迷及消费降级 [1] - 产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均受负面影响 [1] - 公司主动调整产品及服务组合以适应市场变化 [1]
双桦控股(01241.HK)预计上半年预估税后净亏损约210万元
格隆汇· 2025-08-22 17:19
财务表现 - 公司预估收入为人民币1280万元 较去年同期人民币6060万元下降约78.9% [1] - 公司预估税后净亏损为人民币210万元 较去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320万元收窄34.4% [1] 经营状况 - 收入下降主因中国整体经济预期低迷及消费降级 导致产品与服务销售价格和销售量双重承压 [1] - 公司通过调整产品及服务组合应对市场供求变化 重点实施成本与风险控制措施 [1] - 净亏损收窄主要得益于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转回 对当期利润产生正向影响 [1]
一个反常识的社会现实:大多数人都在计划变穷
洞见· 2025-08-21 20:36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 yy 来源: 每晚一卷书 (ID: JYXZ89896) 富有与破产只有一步之遥。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亚楠 朗读音频 前些天,微信突然收到一条拼多多"砍一刀"的消息。 我当即回了三个问号。 属实被震惊到了。 发消息的人,家里还算富有。 还记得以前,上千的衣服、上万的相机,他买起来眼睛都不带眨的。 玩个游戏,更是随随便便就充值大几千。 真可谓是挥金如土。 正当我费解之际,朋友发来一条长语音解释。 原来是家里的生意不好做了,得把钱留在刀刃上,一些不紧要的物件该省就省。 就连家里很多用不上的东西,他都挂闲鱼出手了。 朋友的变化,让我想起博主 @问苍天 说的一句话: "近些年,聪明人都在消费降级,计划变穷。吃简单的,穿便宜的,把现金省下来,来抵抗风 险。" 未来几年,主动给生活降级,才是突围之法。 01 消费降级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一旦从冲动消费里跳了出来,就会更开始用局外人的姿态对自己进行审 视。 不该买的东西不 ...
消费降级还是升级?于东来揭示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消费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8-21 18:35
消费趋势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表现并非消费降级,而是消费者对商品价值进行理性判断,选择性价比更高的选项[1] - 消费趋势是消费者在信息透明化、选择多样化背景下形成的更加成熟、理性的消费生态[3] -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持续增长,2020年至2024年间实现年均6.8%的复合增长,远高于同期CPI涨幅[2] 胖东来商业模式分析 - 胖东来超市以极致性价比和变态级服务著称,日均客流量超10万人次,顾客满意度高达98%以上[1] - 通过低价提供高品质商品和极致服务赢得消费者信赖,实践优质供给创造需求的逻辑[2] - 提供免费切块、剁排骨、无理由退换购物袋等贴心服务,颠覆传统消费观念[1][2] 消费者行为转变 - 消费者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筛选,更加注重商品实用价值和服务体验,而非盲目追求品牌溢价[2] - 消费者认知升级,主动追问商品是否符合需求,价格与价值是否匹配[2] - 消费者开始反思过度物质主义,追求更加理性、实用的消费方式,类似日本第四消费时代的特征[3] 电商平台竞争格局 - 拼多多通过农产品直供和白牌家电等模式,打破低价必低质的传统认知,实现性价比与质量双重保障[2] - 京东等中高端平台面临消费者对品牌溢价敏感度降低的挑战,需通过提升供应链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3] - 京东经营利润率提升得益于在物流、品控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深耕[3] 行业启示与未来方向 - 企业需要跳出传统思维框架,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3] - 优质供给可以创造需求,企业需要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来提升竞争力[2][5] - 消费观念转变体现在从追求物质拥有量增加转向注重生活品质提升[2]
听说大量商场正在倒闭?
投中网· 2025-08-21 14:48
商场行业变革趋势 - 传统商场面临普遍困境 大量运营10年以上的商场关闭 2024年全国至少38家商场宣布闭店 其中76%运营超过10年[5][11] - 一线城市消费降级明显 2024年上海社消增速同比下降3.1% 北京下降2.7% 深圳增速仅1.1% 广州0.03%[12] - 高端商场受冲击显著 北京SKP 2024年销量同比下降17%[13] 商场衰落原因分析 - 即时零售崛起形成冲击 预计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14] - 商场同质化严重吸引力不足 国内购物中心总数超6000座 总建筑面积达5.6亿平方米[16] - 房企抛售商业资产加剧危机 万达2017-2025年累计出售超150座商业广场 万科2024年七折出售上海七宝万科广场50%股权获23.84亿元[17][18][19] 行业分化现象 - 创新业态购物中心实现逆势增长 2024年73%购物中心销售总额同比增长 78%客流同比增长[22] - 体验式消费成为新趋势 64%消费者更看重精神消费 北京朝阳合生汇通过二次元活动7天吸引85万人次实现销售额近2亿元[23][24] - 便利店等替代业态增长显著 2024年便利店零售额增长4.7% 专业店增4.2% 超市增2.7%[24] 县域商业发展 - 县域商业体快速扩张 2024年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比重提升至38.8% 乡村消费增速比城镇快0.9个百分点[28] - 县域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2025年春节县域电煮锅销量增超10倍 三明治机增8.6倍 县城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40%[29] - 品牌加速下沉布局 美宜佳2024年新增超4000家县域门店 瑞幸开放157个三四线城市加盟[29]
于东来谈消费降级:产品与服务质量如何影响消费意愿?
搜狐财经· 2025-08-21 12:58
消费趋势核心观点 - 当前消费市场并非消费降级 而是消费者认知升级 表现为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筛选商品 更注重实际价值而非品牌溢价 [2][4][6] - 消费支出持续增长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2020年21210元增至2024年28227元 年均复合增长6.8% 显著高于同期CPI年均2.3%的涨幅 [7][9] - 消费结构发生质变 食品烟酒等生存型支出占比从35%降至28% 服务型消费占比从30%升至38% 体验型消费占比从12%翻倍至24% [13] 消费行为变化 - 消费者决策逻辑转变 63%受访者愿为节省时间的服务支付15%-30%溢价 72%家庭优先考虑教育支出 [13] - 平价商品爆发反映理性消费 拼多多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超50% 通过农产品直供模式使苹果价格比超市低30% [15][16] - 中高端市场面临挑战 京东高端家电销量环比下滑 但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经营利润率提升 [17] 企业案例研究 - 胖东来单店坪效达8万元/㎡ 远超行业平均2.5万元/㎡ 顾客满意度常年维持98%以上 许昌人年均消费超5000元 [1][3][29] - 拼多多成功关键在于"平价≠低质"策略 999元变频空调和699元智能洗衣机以接近成本价销售 [15][16] - 京东通过自营物流体系提供确定性配送体验 在品牌溢价褪色环境下依靠供应链效率建立差异化优势 [17] 消费结构变革 - 服务性消费占比提升 2024年达45.6% 较2020年提升5.2个百分点 [9] - 体验型消费快速增长 定制旅行等品类年增速连续三年超25% [13] - 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崛起 消费者愿为有机蔬菜支付高价 同时减少冲动性消费 [14] 国际经验借鉴 - 日本第四消费时代特征显现 中国消费者出现相似转变 闲鱼等二手平台用户突破5亿 [20] - 中国市场存在双重特性 三四线城市仍处消费普及期 一线城市已进入个性化消费阶段 [21] - 企业需构建"质价比+情感价值"双体系 类似日本Daiso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优质低价 [22] 企业应对策略 - 大型品牌需剥离非核心价值泡沫 某家电巨头砍掉30%SKU后高端线销量增长15% [28] - 中小企业可借鉴胖东来模式 通过区域深耕建立服务壁垒 员工薪资高于当地平均水平50% [29] - 电商平台需平衡低价与质量 2024年低价商品退货率达42% 为正常价格商品的3倍 [30]
“摘要”酒跌超百元,华润 130 亿白酒“梦碎”
搜狐财经· 2025-08-21 10:2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综合营业额239.42亿元同比增长0.8% 股东应占溢利57.89亿元同比增长23%创历史新高 [2] - 啤酒业务营业额231.61亿元同比增长2.6% 毛利率提升2.5个百分点至48.3% 喜力/老雪/红爵等产品销量显著增长 [2] - 白酒业务营业额7.81亿元同比下跌33% 较2024年同期缩水近4亿元 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2.18亿元 [2][3] 白酒业务分析 - 核心单品"摘要"贡献白酒业务近八成营业额 终端售价跌破500元较高峰期下跌超百元 京东平台最低价达388.9元/瓶 [3][4] - 白酒行业面临深度调整 2025年春节销量同比下跌15% 端午节部分地区同比降幅达40%-50% 次高端价格带受冲击明显 [3][4] - 公司通过啤酒渠道网络发展612家啤白经销商 计划集中发展摘要/金沙/光瓶酒产品 推动宴席场景消费 [6][8] 战略投资与行业地位 - 自2019年起累计投入超130亿元收购景芝白酒40%股权/金沙窖酒55.19%股权/金种子集团49%股权 [7][8][9] - 白酒业务累计营收约50亿元尚未回本 2023年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滑84% 2024年营收21.49亿元同比增4% [9][10] - 白酒营收规模行业排名30名开外 同期贵州茅台上半年营收911亿元 洋河股份148亿元 口子窖25.3亿元 [10][11] 行业竞争环境 - 消费降级背景下中低端白酒表现突出 古井贡酒"古5"/"古8"等100-300元产品及牛栏山/红星等光瓶酒抢占市场份额 [5] - 高端白酒市场销售动力不足 品牌认知度与忠诚度建设需长期投入 公司通过啤白双赋能策略尝试协同发展 [6][8][12]
“摘要”酒跌超百元,华润 130 亿白酒“梦碎”
核心观点 - 华润啤酒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啤酒业务增长与白酒业务下滑的"冰火两重天"局面 啤酒业务营业额同比增长2.6%至231.61亿元 毛利率提升至48.3% 而白酒业务营业额同比下跌33%至7.81亿元 拖累整体表现 [3][5] - 白酒业务大幅下滑主要受行业深度调整及消费降级影响 核心产品"摘要"酒终端价格跌破500元 较高峰期下跌超百元 同时公司白酒业务累计投入超130亿元 但累计营收仅约50亿元 尚未回本 [5][7][11] - 公司通过啤酒渠道协同策略发展白酒业务 已建立612家啤白经销商 但白酒品牌尚未进入一线阵营 营收规模远低于行业头部企业 [9][11][12] 啤酒业务表现 - 啤酒业务营业额231.61亿元 同比增长2.6% 毛利率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至48.3% 喜力、老雪、红爵等产品销量涨幅较大 [3] - 啤酒业务推动公司整体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3%至57.89亿元 创历史新高 [3] 白酒业务表现 - 白酒业务营业额7.81亿元 同比下跌33% 较2024年同期缩水近4亿元 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2.18亿元 [5] - 核心产品"摘要"酒贡献白酒业务近八成营业额 但终端价格显著下跌 京东平台53度500ml单瓶价格跌至388.9元 为近30天内最低价 [5][7] - 2023年白酒业务营收20.67亿元 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滑84% 2024年营收增至21.49亿元但增速仅4%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超33% [11] 白酒行业环境 - 白酒行业面临深度调整 2025年春节销量同比下跌15% 中高端产品下滑20% 端午节期间部分地区同比降幅达40%-50% 次高端价格带(300-800元)受冲击明显 [6] - 消费降级趋势下 中低端白酒品牌如古井贡酒"古5""古8"(100-300元)及牛栏山、红星等光瓶酒凭借高性价比占据市场份额 [9] 公司白酒战略与投入 - 公司通过收并购布局白酒业务 2019年投资13亿元收购山东景芝白酒40%股权 2022年以123亿元收购金沙窖酒55.19%股权 累计投入超130亿元 [10][11] - 成立华润酒业事业部 推行"啤白双赋能"策略 依托啤酒业务200万个终端发展612家啤白经销商 试图实现渠道协同 [9][11] - 产品策略聚焦发展「摘要」、「金沙」和光瓶酒 推动宴席消费 并通过啤酒渠道增加中档和光瓶酒产品覆盖 [9] 行业竞争地位 - 白酒业务营收规模远低于行业头部企业 贵州茅台上半年营收911亿元 洋河股份148亿元 口子窖25.3亿元 金沙酒业营收排名在30名开外 [12][13] - 管理层变动频繁 2024年侯孝海退出金沙酒业董事会及景芝白酒职务 由魏强、范世凯等人接管 [14]
挑战100万销量,吉利、零跑如何化解“电池焦虑”?
高工锂电· 2025-08-20 18:46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两匹黑马:吉利汽车跃居新能源销量第二,零跑汽车摘得新势力销冠 [2] - 吉利汽车新能源品牌"银河"在推出后24个月内累计销量突破百万辆,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54.8万辆,同比增长232% [2] - 银河星愿车型(售价7万至10万元)成为国内全品类乘用车销量冠军 [2] - 零跑汽车上半年交付超过22万辆,超越理想与小鹏,并将2025年交付指引上调至58万至65万辆,计划2026年挑战100万辆年销量 [2] 动力电池需求与供应格局 - 百万辆新能源汽车规划将催生百GWh电池需求(按单车平均50千瓦时计算) [3] - 吉利新能源面临电池供不应求,新增"时代长安"(长安汽车与宁德时代合资公司)作为电芯供应商 [3] - 吉利重组电池业务成立"吉曜通行"产业集团,计划到2027年形成70GWh产能,但自有电芯供应比例仅提升至三成 [3] - 吉利自供部分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高端三元锂电池仍依赖外部供应商 [3] 零跑汽车的差异化策略 - 零跑上半年毛利率达14.1%,创历史新高,得益于规模效应与成本控制 [4] - 采用"全域自研"和分散化采购模式,每辆车节省近千元成本,避免对单一供应商依赖 [5] - 子公司凌骁能源开始向5家新能源商用车客户供应自研电池包,技术输出分摊研发成本 [5] 电池供应商的竞争关键 - 电池供应商需具备稳定履约能力、与主机厂车型高度适配的技术(如高倍率快充、标准化电芯) [6] - 充足产能和匹配车企新车上市的交付窗口是赢得订单的决定性因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