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

搜索文档
小摩:内地车厂价格压力或为市场主要逆风 4月折扣创新高达16.8%
智通财经网· 2025-05-13 11:56
智通财经APP获悉,摩根大通发布研报称,4月中国汽车股股价整体上涨8%,涨幅由首季盈利强劲的如 吉利汽车(00175),或销量持续领先如零跑汽车(09863)及OEM车商所引导。然而,最近公布盈利或销量 增速放缓的如东风集团股份(00489)、上汽集团(600104.SH)或广汽集团(02238)表现不佳。小摩认为,价 格压力或成为市场主要逆风。该行就行业内价格折扣的分析显示,截至4月底,整体折扣达16.8%,较3 月升53个基点,创下自2017年开始跟踪该双周数据的历史新高。 报告表示,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4月销量数据显示,内地4月新能源车持续增长,小摩预测,至 2030年新能源车将占中国乘用车销量的约80%,其增长将以燃油车为代价实现。数据亦显示,近年来, 内地出口由新能源车带动,燃油车出口下降。同时,4月中国品牌占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达72%,该行 预测,2030年中国品牌将集体占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的80-85%。 小摩注意到,价格在10-20万元人民币的AB级中低端车型增长较快,该行认为这可能反映"消费降级"的 现象,但亦注意到越来越多的B或C级(大型)车型由于激烈的价格竞争,定价已下探到A级车型 ...
一年关店近千家,“水果贵族”跌落神坛!中产为何不买单了?
搜狐财经· 2025-05-13 11:41
百果园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财年预计亏损3.5亿至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为2019年以来首次年度亏损[1] - 门店数量从2023年底的6081家锐减至5116家,一年关店近千家[1] - 2024年高端水果销售占比急剧下降,毛利率不足11%[5] - 2020年末门店数超4600家,会员超7000万人,营收突破百亿[5] - 2023年香港上市时市值超百亿,成为中国最大水果零售企业[5]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2001年创始人余惠勇以400元在深圳创立百果园,次年首店单日销售额1.8万元,单月突破40万元[3] - 定位城市中产,主打高品质水果分级销售,引入日本晴王葡萄等小众高端品类[3] - 推行"员工加盟商化,加盟商员工化"政策加速扩张[5] - 独创"不好吃三无退货""水果切洗服务"等差异化服务[3] 行业竞争与消费趋势变化 - 盒马"日日鲜"水果价格低于百果园30%,叮咚买菜损耗率仅5%(百果园为15%)[8] - 山姆通过9亿元补贴将车厘子售价压至进货价以下[8] - 中产消费从"炫耀性消费"转向"质价比优先",奢侈品销量同比暴跌25%[6] - 68.4%中产将性价比作为首要考量,55.9%追求实用主义[7] - 拼多多、1688等平台"平替"搜索量增长200%[7] 商业模式挑战 - 社区店模式受即时配送与低价冲击,护城河丧失[8] - 客单价下降导致门店利润无法覆盖租金与人工成本[5] - 会员制与供应链创新重塑零售逻辑(如山姆案例)[8]
汽车行业周报:折扣扩大关注总量刺激效果,推荐阿尔法整车和机器人赛道-20250512
长江证券· 2025-05-12 0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消费降级成主旋律,价格下沉明显,“五一”终端折扣力度加大,8万以下新能源车Q1总销量同比增长47.9%,纯电车型渗透率增长更快 [2][8] - 5月行业价格战短期有望刺激销量持续增长,但行业beta或有承压,6月起预期大量新车上市叠加价格战影响或减弱,行业beta有望重获较好表现 [2][8] - 合资“一口价”促销效果或衰减,自主折扣提升,或进一步压缩合资份额,具备强车型周期阿尔法整车有望在本轮价格战中稳定或提升份额,后续随着价格战减弱,头部企业有望维持较好盈利 [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消费降级成为主旋律,价格下沉明显 - 8万以下低端市场销量增长快,2025年Q1同比增长70.7%,中间市场(8 - 25万)和高端市场(25万以上)销量同比下滑,分别下降3.6%和6.0% [18] - 2025年Q1,8万以下低端市场纯电渗透率提升较快,同比达到11.8pct,远超插混车型同比0.1pct增速 [19] - 8万以下新能源车型2025年Q1总销量同比增长47.9%,销量前十基本为纯电车型 [21] “五一”终端折扣扩大,关注折扣带动自主品牌订单回升趋势 - 8万以下市场自主品牌占据绝对份额,8 - 25万中间市场自主品牌整体保持在65%左右,25万以上豪华市场自主品牌整体稳定在40%左右 [25] - “五一”期间车企再降价,价格战持续升温,终端价格下沉明显,自主品牌折扣力度提升,合资品牌“一口价”优惠模式承压,自主品牌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30] - 部分车型实际终端成交价低于“一口价”,“一口价”促销对消费者无实质优惠,自主车企折扣提升或压缩合资品牌份额 [34] - “五一”期间终端折扣力度加大,终端需求尚可,头部车企订单增长较快,如吉利银河和零跑汽车订单量分别突破3.1万和1.8万辆 [37] 本周市场(5.5 - 5.11) 周度销量表现 - 4月28日 - 5月4日交强险上牌数据显示,汽车销量42.37万辆,较上周下降6.4%,新能源车销量20.41万辆,较上周下降14.2%,新能源车渗透率为48%,较上周下降4.4pct [6][41] - 2025年5月W1(4.28 - 5.4)整体汽车销量为42.4万辆,较上月同期上升25.8%,新能源车销量为20.4万辆,较上月同期上升21.2%,对应渗透率48%,较上月同期下降2pct [6][41] 本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情 - 本周A股汽车板块(长江一级行业)+1.89%,表现弱于沪深300(+2.00%),在32个长江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0位 [7][43] - 细分板块中,轮胎(长江)+3.15%、摩托车及其他整车(长江)+2.55%等,轻卡及商用载客车(长江)-0.28% [7][43] - 本周汽车板块涨幅前五和成飞集成(+34.06%)等,跌幅前五为恒帅股份(-25.33%)等 [43] - 重点企业本周表现,A股、H股、美股部分企业有不同涨跌幅表现 [44][46] 行业动态 公司公告 - 广汽集团4月汽车产量同比减少25.74%,销量同比下滑12.66% [57] - 江淮汽车4月总产量同比减少14.44%,总销量同比减少3.55% [57] - 赛力斯4月总产量同比上升21.86%,总销量同比上升5.54% [58] - 比亚迪4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5.3%,销量同比增长21.3% [58] - 长城汽车4月总销量同比上升5.55%,海外销量达32,165台 [59] - 上汽集团4月整车产量同比增8.84%,销量同比增4.59% [60] - 比亚迪员工持股计划已买入公司A股股票3,012,000股 [63] - 北汽蓝谷4月产量同比增长显著,销量同比增长258.3% [64] - 长安汽车4月总产量同比减少6.77%,总销量同比减少9.27% [64] - 东风汽车4月销量同比减少37.5% [65] 行业新闻 - 何立峰副总理将在瑞士与美方会谈 [66] - 吉利汽车公告将私有化极氪 [66] - 小米汽车回应SU7Ultra争议问题 [69] - 相关部门和行业要求规范智驾宣传 [70] - 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抨击特朗普政府英国贸易协定公告 [70] - 人民银行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70] - 小鹏汽车考虑上市飞行汽车子公司 [72] - 三菱汽车与富士康达成电动汽车合作协议 [72] - Uber与小马智行合作部署Robotaxi [72] - 特斯拉印度负责人离职,中国团队将接管 [72] - May Mobility与优步合作部署自动驾驶出租车 [72]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举办 [73] 行业上游原材料数据跟踪 - 中证监控钢铁期货指数本周下降1.87% [79] - 沪铝指数本周下降2.07% [79] - 橡胶指数本周下降0.05% [81] - 塑料指数本周下降1.82% [81] - 纽约原油价格本周上涨1.9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本周上涨1.67美元/桶 [85] - NYMEX天然气本周下降0.0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84]
老头乐“爆改”埃尔法,这么癫的吗?
36氪· 2025-05-12 07:22
老头乐行业现状 - 老头乐以模仿高端车型外观著称,近期推出酷似丰田埃尔法的车型,型号为M90U,标榜"300公里长续航"和"7.5KW电机强动力"[1] - 行业在低速车领域表现突出,产品售价仅几万元但颇受海内外欢迎[3] - 部分特色车型如模仿路虎卫士和道奇霸王龙的老头乐,海外售价达4000美元和3500美元[6] 产品竞争力分析 - 通过高端车型外观设计和猎奇心理吸引消费者,内饰配置如大屏、空调、旋钮换挡等具有一定竞争力[4] - 产品提供高度个性化改装空间,满足DIY需求,对欧美年轻消费者具有特殊吸引力[8] - 价格优势显著,如仿埃尔法车型仅售几万元,远低于正品七八十万的售价[11] 市场发展驱动因素 - 监管相对宽松,在大城市限行政策和边远地区管理不严的背景下获得发展空间[9] - 消费降级趋势下,产品成为高端车型的"平替"选择,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11] 产品潜在问题 - 安全性能存疑,尤其模仿大体型车型的产品存在明显安全隐患[12] - 外观设计涉及版权风险,可能面临法律纠纷[14] - 产品可能被用于非法营运或犯罪活动,监管缺失带来潜在社会问题[14]
最懂性价比的打工人,旅游只住4.5星酒店
虎嗅APP· 2025-05-11 21:50
消费趋势 - 中产消费从五星级酒店转向性价比更高的4.5星酒店,体现消费降级趋势 [3] - 4.5星酒店定义为表面四星但实际达到五星标准的酒店,价格仅为五星级酒店的一半 [4][7] - 五一假期期间4.5星酒店价格稳定在五六百元,远低于传统五星级酒店上千元的价格 [7][14] 酒店特征 - 4.5星酒店包括冲刺五星的酒店和被摘星的老牌五星级酒店,硬件和服务仍保持高标准 [7] - 筛选标准包括房间面积超过30平米、品牌洗浴用品、游泳池和健身房等设施 [8] - 部分4.5星酒店位于县城,价格低于400元,但装修和设施堪比高端连锁五星 [10] 用户体验 - 4.5星酒店退订政策灵活,入住前一天可取消,适合计划多变的消费者 [18] - 服务周到,提供免费零食饮料、洗衣洗车等福利,甚至包括开夜床服务 [16][17] - 早餐自助种类丰富,环境豪华,营造宫殿般的用餐体验 [18] 市场定位 - 4.5星酒店填补了高端连锁和经济型酒店之间的空白,满足中产对性价比的需求 [7][14] - 老牌五星酒店虽硬件稍旧,但客房面积普遍在40平以上,远超连锁酒店的20-30平 [22] - 部分4.5星酒店正在翻新以重新争取五星评级,翻新后体验接近五星级标准 [20] 消费者心理 - 入住4.5星酒店心理压力小,消费者更放松,无需刻意保持体面 [23] - 用户从质疑转为认可,认为4.5星酒店兼具价格优势和服务品质 [23] - 酒店氛围亲切,住客以普通打工者和中老年为主,减少社交压力 [23]
摩托车行业专题研究:隆鑫通用:自主品牌出海,成长空间广阔
天风证券· 2025-05-11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产品力、性价比和品牌力驱动无极出海高增长,减值压力充分消化且在手现金充足,股权整合落地后双方业务有望充分协同,隆鑫通用成长空间广阔 [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有摩托车和通机两大主业,2023 年以来摩托车业务贡献 70%以上营收,通机业务贡献 20%左右营收 [2] - 公司发展历程丰富,1993 年成立以生产摩托车发动机起家,历经多阶段发展,2024 年 12 月股权重整落地 [10] 财务表现 - 业务拆分上,摩托车业务占比 2020 年以来逐年提升,2024 年摩托车/通机占比分别为 75%/21% [20] - 公司盈利能力稳步向上、费用管控能力强,2025Q1 净利率 10.9%,较 2024 年全年提升 4.2pct,费用率从 2024 年的 7.3%下降到 2025Q1 的 4.8% [20] - 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11.2 亿,同比 +93%,业绩增长受益于营收规模增长、产品结构优化、计提减值损失减少 [20] 核心看点 - 产品矩阵丰富,打造爆款能力强,无极品牌定位高端,产品覆盖多品类,国内产品智能化转型,海外营收增速亮眼且知名度较高 [27] - 欧洲摩托车市场含金量高,大排量占比高,同时欧洲消费降级,中国品牌高性价比优势被放大,无极部分产品可作为日系竞品平替 [28][35][36] - 公司有 20 年宝马合作经验,制造能力强、品牌认可度高,渠道布局广泛、社群营销能力强 [3][46][53] 减值压力与现金情况 - 2019 - 2023 年公司每年减值 3 - 6 亿元,主要系商誉减值,截至 2024 年报商誉账面价值清零 [4][62] - 公司现金流量健康、在手货币资金充足,2025Q1 在手现金 77 亿元,占总资产的 45%,2024 年现金红利 8.21 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 73.3% [68] 股权重整与业务协同 - 2024 年 12 月公司资产重整股权交割完毕,宗申新智造成第一大股东、控股股东,左宗申成为实控人 [74] - 据 2025 年前两个月销售数据,隆鑫和宗申分别是行业规模第二、第三的公司,双方摩托车业务整合有望在多方面协同 [79]
全网都在吹的2元面包,开始出现倒闭潮
36氪· 2025-05-10 19:59
烘焙行业趋势 - 2025年烘焙市场热度持续升温,2元面包从二三线城市扩张至一线城市热门商圈[6][7] - 2元面包出现新变种,如"2元牛马套餐"组合,涵盖奶香小吐司、肉松面包、紫薯芋泥等多样化产品[10][11] - 广东地区菠萝包成为2元面包门面担当,品牌"山海姬"年销超1000万个,"乐见余小满"推出充值优惠锁定客群[13] 商业模式创新 - 2元菠萝包采用中筋面粉降低成本18%,红豆馅料含量从35%压缩至22%,原料成本控制在0.58元/个,较传统下降42%[15][16] - 无人自助面包模式兴起,品牌"叁首富"一年拓展50家门店,通过自建供应链实现成本优化[17][20] - 24小时营业、扫码支付、智能监控等全流程自助体验成为新趋势[19] 行业问题暴露 - 2元面包加盟模式出现倒闭潮,广州多家门店营业不足两三个月即关闭[24] - 加盟商反映产品更新慢(3个月仅2款新品)、同质化严重(17种半成品可网购)、品质不稳定(发霉、口感差)[25] - 品牌方对加盟商反馈处理敷衍,导致顾客流失和复购率低下[28] 性价比竞争格局 - 墨茉点心局旗下品牌降价至4-18元区间,巴黎贝甜等推出9.9元面包盲盒,折扣率达3-4折[30] - 烘焙工厂店模式在非一线城市快速扩张,如十豆川超级糕工厂店全场9.9元任选[30] - 每周购买烘焙消费者占比达93.2%,低价策略契合高频消费需求[32] 核心竞争力分析 - 成功低价品牌依赖庞大供应链体系(如蜜雪冰城),而非单纯价格战[32] - 当前2元面包缺乏系统性支撑,难以实现"总成本领先"优势[32] - 行业进入专业化精细化管理阶段,盲目入局易成市场"炮灰"[32]
白酒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各大酒企探寻周期破局之道
证券时报· 2025-05-10 02:03
白酒行业现状 - 2024年成都春糖会酒店展人气下滑 参展酒企热情降低 贵州茅台等头部酒企品牌活动投入减少 [1][3] - 春糖会总参展商超6600家 展览面积32.5万平方米创历年之最 但人流量同比下滑20%多 [3][4] - 白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受挤压 高端白酒需求不足出现价格倒挂和库存积压 [1][4] 市场数据表现 - 2024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同比下降1.8% 销售收入7964亿元同比增长5.3% 利润总额2509亿元同比增长7.76% [7] - A股24家白酒上市公司中8家营收下降 10家净利润下降 *ST岩石营收下降82.54% 金种子酒净利润亏损扩大2.36亿元 [9]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酒企发力百元以内高性价比产品 洋河推出59元和99元产品 泸州老窖推出69元产品 挤压县级小酒厂市场 [5] - 四大名酒等推出高性价比产品抢占渠道资源 强化品牌势能 行业呈现"大鱼吃小鱼"态势 [6] - 传统商务宴请场景萎缩 酒企需转向家庭小酌、兴趣聚会等新消费场景 [10] 企业转型策略 - 贵州茅台提出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 创新低度化产品拥抱年轻消费者 [11] - 泸州老窖实施五码数字化营销 连接120万终端 通过扫码返佣促进动销 [13] - 舍得酒业执行"稳价格、控库存、强动销"策略 水井坊计划推出梯度化明星单品 [13]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呈现"双理性"特征 消费者更关注健康因素和社会责任感 [8] - 行业面临产能增长与需求放缓等八大矛盾 需重构价值体系和销售渠道 [8][11] - 中国酒业协会呼吁防止内卷式竞争 倡导品质提升而非规模扩张 [11][12]
品渥食品 2024 年业绩透视:扭亏背后的进口食品转型之痛
新浪证券· 2025-05-09 17:1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8.76亿元,同比下降21.98%,延续2022年以来的下滑趋势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8.84万元,较2023年7337.08万元亏损实现扭亏为盈 [1] 核心品牌表现 - 德亚乳品业务营收同比下滑近25%,拖累公司整体营收缩水超两成 [2] - 瓦伦丁啤酒营收降幅达2.96%,受精酿啤酒与国产高端啤酒夹击 [2] - 第二增长曲线"亨利谷物""品利橄榄油"等品类增速放缓 [2] 渠道结构 - 线上收入占比65.18%,同比下滑22.7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3] - 直播电商渠道收入仅占12%,低于行业头部快消品30%的平均水平 [3] - 线下收入占比34.75%,同比下降20.56%,商超系统萎缩明显 [3] 消费趋势 - 进口乳制品均价同比上涨8.3%,但销量下降15.6%,显示消费降级趋势 [3] - 消费者转向价格更低的国产替代品,伊利金典、蒙牛特仑苏市场份额合计提升12个百分点 [3] - Z世代消费者偏好即饮渠道,德亚牛奶的早餐佐餐场景被短保鲜奶、植物蛋白饮料分流 [4] 行业挑战 - 2024年中国奶类食品进口额同比下降9.7%,行业面临国产替代、供应链风险、消费场景裂变三大挑战 [4] - 德亚常温奶与伊利金典的价格差从2019年的30%缩至2024年的12%,性价比优势丧失 [4] - 国际物流成本上升和汇率波动导致进口采购成本增加,利润空间被压缩 [4] 公司战略 - 公司提出从"进口优选"到"全球共享"的战略转型,需重新定义与中国消费者的连接方式 [4]
招银国际每日投资策略-20250509
招银国际· 2025-05-09 13:09
核心观点 - 可选消费行业短线趋势向好,是加仓布局龙头公司的好时机,但中长线需保守看待,关注贸易战、政策支持和线上渠道变化等因素 [2][6] - 推荐瑞幸咖啡、百胜中国、达势股份、安踏、亚朵酒店、JS环球等公司 [6] - 看好百济神州的收入增长前景及研发进展,维持买入评级和目标价 [8][9][10] 行业点评 可选消费行业 - 4月各子行业消费数据环比改善,五一黄金周数据维持或转好,原因包括假期增多、天气转好、基数低、国家补贴和入境游强劲等 [2] - 分行业看,服装和旅游 - 酒店行业好于预期,体育用品和家电行业符合预期,餐饮低于预期 [2] - 短线对5月和2季度展望略为正面,利好因素有望延续,是加仓布局龙头公司的好时机 [2] - 中长线较为保守,关注贸易战、政策支持和线上抖音渠道增长放慢等因素,对出口和制造、家电等子行业看法保守 [6] 旅游行业 -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总花费创新高或次高,但人均消费力略低于2019年水平,消费降级趋势仍存但幅度收窄 [7] - 跨区域出行人数增速加快,主要由入境游、航空和水运带动,假期延长、入境政策宽松及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利好 [8] 电影行业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电影票房大幅下滑,创2016年以来新低,观影人次下降,消费者对娱乐方式更理性挑剔 [8] 公司点评 百济神州 - 1Q25产品收入11.1亿美元,同比增长48%,泽布替尼销售收入7.92亿美元,同比增长62%,表现优于竞品,在美国市场领跑且全球份额提升 [8][9] - 1Q25首次实现季度GAAP盈利,GAAP经营利润1100万美元,GAAP净利润100万美元,费用控制持续优化 [9] - 2025年研发管线将迎来多项关键进展,早期研发管线有望快速扩张 [10]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59.47美元 [10] 市场表现 环球主要股市 - 上日恒生指数收22776,升0.37%,年内升33.60%;恒生国企收8300,升0.70%,年内升43.89%等 [3] 港股分类指数 - 上日恒生金融收38692,跌0.17%,年内升29.74%;恒生工商业收13061,升0.71%,年内升41.45%等 [4] 5月8日市场表现 - 中国股市上涨,港股资讯科技、可选消费与医疗保健领涨,A股通信、国防军工与电力设备涨幅居前,中概股收涨,国债期货走高,人民币小幅下跌 [5] - 欧股反弹,意大利与德国股市领涨,欧盟或公布对美反制措施,英国央行降息25个基点,欧债收益率回升,欧元和英镑下跌 [5] - 美股连续上涨,可选消费、工业与能源领涨,尾盘涨幅回落,油价上涨,金价回落,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超预期下降 [5] 焦点股份 - 招银国际环球市场列出吉利汽车、小鹏汽车、中联重科等多家公司的股价、目标价、评级等信息,均给予买入评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