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2025云栖大会:超70%能源央企接入阿里云AI
环球网· 2025-09-26 12:17
行业渗透与合作 - 中国超70%能源央企接入阿里AI 包括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 中石化 国家管网 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煤科等行业巨头 [1] - 应用范围贯穿电力 油气 煤炭等能源全谱系 [1] - 能源行业在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下对技术选型要求严苛 央企选择具有全栈AI技术的阿里云作为合作伙伴 [1] 电力领域应用 - 国家电网发布千亿级多模态行业大模型"光明电力大模型" 由阿里巴巴提供从基础大模型到AI开发平台的全栈技术支持 [1] - 光明电力大模型专业能力达到最高等级"卓越级" 专业能力较主流大模型平均高出15% [1] -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将计量自动化系统升级为"计量大脑" 覆盖全省超5000万用户 [3] - 计量设备AI指挥官使工单处置效率提升8倍 故障自愈率达80% [3] 油气领域应用 - 国家管网集团构建联通超5万公里油气管网的开放服务及交易平台 基于通义千问等大模型建立行业专属知识库 [5] - 平台通过AI智能推荐最优管输路径 需求提报效率提升60% 资源紧急调运实现秒级响应 [5] - 平台团队使用通义灵码提升开发效率 [5] 煤炭领域应用 - 中国煤科的太阳石矿山大模型和"晓悟"煤矿透明地质大脑接入通义千问 [5] - 晓悟地质垂直大模型在全国87%千万吨级矿井部署 将地质数据和专家经验转化为动态知识库 [5] - 中国煤科与阿里云签署战略协议 共同建设煤炭行业人工智能基础平台 [5] 技术能力与战略 - 阿里云提供全栈AI技术支持 包括基础大模型和AI开发平台"百炼专属版" [1] - 能源行业数智化转型目标是更安全 更稳定 更低碳和更高效 [7] - 阿里云将持续投入打造最领先AI基础设施和模型 服务国家能源行业 [7]
中国买俄石油全球最贵?别傻了,普京38个字评价中国:太会压价了
搜狐财经· 2025-09-25 17:17
中俄能源贸易概况 - 2024年全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1.0847亿吨原油,占中国总进口量的19.6%,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 [3][5][12] - 2024年俄罗斯原油出口量已恢复至战前水平,中国和印度两国购买了其出口量的90% [10] - 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均价约为每桶77美元 [3][12] 中印进口策略与成本差异 - 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主要依靠管道和铁路运输,例如中俄原油管道年输油能力1500万吨,运输成本较高 [3] - 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主要依靠海运,距离短,成本较低,现货价折扣可达每桶20至30美元 [3][4] - 2024年11月印度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量下降13%,转而增加中东石油进口至占比48% [5] - 2025年上半年印度进口俄油量降至140-160万桶/日,而中国稳定在240万桶/日 [10] 合同类型与价格谈判 - 中俄能源贸易多为十年以上的长期合同,价格公式固定,包含基准价加折扣减运费 [4] - 俄罗斯乌拉尔原油基准价为布伦特油价减折扣,2023年4月起俄罗斯自行限制折扣最高为每桶34美元 [4] - 中国谈判团队在价格谈判中表现强硬,最终达成的价格虽非市场最低,但性价比高 [5][12] - 在天然气谈判中,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要价每千立方米400美元,被中方压至350美元左右 [8] 能源安全与战略考量 - 管道运输供应稳定,对中国能源安全至关重要,避免了海运可能面临的制裁和运费波动风险 [3][8] - 中国石油进口依赖度超过85%,2024年总进口5.53亿吨,花费3247亿美元 [8] - 2024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达708亿立方米,增长14% [9] - 与沙特石油含运费每桶80多美元和伊朗油价更低但不稳定相比,俄罗斯石油供应更具稳定性优势 [12] 合作背景与未来展望 - 中俄大型能源合作始于2014年签署的天然气协议 [10] - 俄罗斯推行“向东看”战略,计划连接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和萨哈林线,中国是核心伙伴 [8] - 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已于2025年9月签署备忘录,计划年增供应100亿立方米天然气,未来年供应量可达500亿立方米 [8][12] - 俄罗斯总统普京认可中方的谈判立场,强调交易符合双方国家利益,是互利共赢 [5][6]
只要谈谈,匈牙利就会停购俄罗斯石油?特朗普其实想抢占欧洲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24 17:16
在纽约与泽连斯基的会晤以及在联合国的演讲中,特朗普并未提及太多关于向克里姆林宫施加压力以结束这场战争的信息,仅提到他会跟匈牙利总理欧尔班 谈谈,"如果我和欧尔班谈谈,他会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另一个还在进口俄罗斯石油的欧盟成员国斯洛伐克也持类似立场,斯洛伐克经济部长萨克娃称在欧盟找到可靠替代方案前不会采取行动,仓促行动可能会严 重损害本国经济和产业。 特朗普到底是打算用"私人交情"还是施压来让欧尔班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暂时还不清楚,但匈牙利政府稍早前已多次明确表示,即便是特朗普要求停止, 匈牙利也会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理由是没有来自俄罗斯的供应,确保"能源安全"是不可能的,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甚至为此将西方官员称为"狂热分子"。 在这方面,欧盟倒是站在了特朗普这边,彭博社报道称,如果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欧盟可能会对通过"德鲁日巴"管道进口的俄罗斯石油 征收关税:与制裁不同,征收关税在欧盟不必全体赞成,只需要获得多数票通过就行,换句话说,如果欧盟真打算这么干的话,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反对将 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截至目前,欧盟仅有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在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但依然有多个国家在购买俄罗斯天然 ...
南亚-东南亚四国生物燃料市场展望
华泰期货· 2025-09-22 13: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人口、经济、城市化及减排、能源自主压力驱动,南亚 - 东南亚四国推动生物燃料产业发展,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发展模式各异,生物燃料战略价值将愈发凸显,海运与航空领域生物船燃与 SAF 战略地位将更突出 [3][67][6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生物燃料产业发展背景 - 南亚与东南亚地区能源需求因人口、经济和城市化增长,同时各国为履行减排承诺设定目标,且部分国家能源进口依赖度高,发展生物燃料可实现减排和提升能源自主性,四国基于不同资源禀赋推出不同发展路线 [9] 燃料乙醇产业分析 印度:E20 目标提前落地,争议与机遇并存 - 印度燃料乙醇产业过去十年进展显著,2024 年产量居世界第三,带来经济与环境效益,但面临原料供应和车辆适配挑战,政策驱动是增长核心引擎,E20 目标提前拉动需求,汽车销量增长也推升需求,但推行引发担忧和争议,政府已采取措施缓解适配问题 [11][12][13] - 供给侧,印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补贴支持原料供给和产能扩张,原料涵盖甘蔗、谷物和玉米等,甘蔗是主要原料,政府调整政策强化供给,但原料供给面临气候、病虫害和粮食安全挑战 [20][21] - 产能方面,政府出台政策支持产业转型和产能扩张,乙醇工厂数量增长,不同类型工厂产能预计提升,增强供给保障能力 [25] 泰国:电车加速发展,燃料乙醇将逐步让位 - 泰国是东南亚最大燃料乙醇生产与消费国,产业发展依赖政策驱动,消费以国内市场为主,但电动车普及挤压乙醇需求,短期内乙醇仍发挥过渡作用,长期需探索出口或其他替代用途 [30][31] - 政策支持鼓励燃料乙醇消费,市场在售 E10、E20 及 E85 三类燃料,政府调整补贴使 E20 成为主流 [30] - 原料以糖蜜、木薯和甘蔗为主,供应受天气影响有波动风险,产能稳定,但未来需消化潜在过剩产能 [33] 生物柴油产业分析 马来西亚:掺混政策推进受阻,局地暂行 B20 - 马来西亚以棕榈油为主要原料发展生物柴油产业,政策推动下稳步发展,但面临产量波动和出口市场萎缩挑战,政府通过掺混政策稳定消费端,B20/B30 计划推进迟缓,受基础设施和投资成本限制 [37][38] - 基本面,产量波动大以消耗过剩棕榈油库存,需求端在掺混政策推动下相对稳定,出口受欧盟政策影响下滑,需求重心转向国内 [41] - 原料主要依靠棕榈油资源,废弃物原料未广泛采用,UCO 出口量增加但存在可追溯性和成分问题 [44] - 产能方面,有 17 家生物柴油厂,总产能约 27 亿升,部分掺混设施完成改造,国家石油公司布局 HVO 生产和提供船用生物燃料 [47] 新加坡:生物船燃需求爆发性增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 新加坡无传统生物柴油产业,依赖进口原料或成品调配满足船燃市场需求,作为全球最大船燃加注港口,生物船用燃料需求快速增长 [48] - 政策方面,海事及港务管理局提出减排目标,设定生物燃料消费增长空间,放宽生物燃料混合物运载规定激励使用 [48] - 需求方面,航运公司受市场减排压力和 ESG 目标驱动形成自发需求,船用生物燃料销量快速增长,绿色替代燃料表现良好 [49] - 产业布局方面,中国卓越新能公司在新加坡投资建设生物柴油项目,一期工程正在施工改造 [52] 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分析 SAF 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 -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是可规模化替代传统航空燃料的路径,目前主要通过四种技术路径生产,产业发展依赖政策驱动,四国均设定强制掺混比例 [53][54] - 印度计划逐步提高 SAF 掺混比例,航空公司试飞,企业研发技术,有原料基础,但面临生产设施投资和价格高的挑战 [54][55][56] - 泰国首个 SAF 生产设施投产,使用废弃食用油为原料,政府计划利用过剩甘蔗糖蜜制乙醇扩大生产 [56] -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计划新建炼油厂生产 SAF,预计 2028 年投产,但面临废弃食用油收集挑战 [57] - 新加坡 SAF 使用进入试点阶段,航空集团采购 SAF 及其碳减排证书,监管机构计划引入 SAF 税 [59][60] 生物燃料发展对石油消费的影响 - 四国生物燃料产业发展有效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消费,印度燃料乙醇替代成果显著,泰国燃料乙醇替代效果随新能源车推广变化,马来西亚生物柴油稳步替代,新加坡生物船用燃料替代前景明朗,SAF 未来将替代可观传统航煤 [61] 总结与展望 - 四国因资源禀赋和政策导向差异形成不同发展模式,印度燃料乙醇突出但面临挑战,泰国乙醇发展遇瓶颈,马来西亚生物柴油推进缓慢,新加坡生物船用燃料需求释放,四国均布局 SAF 潜力巨大 [67] - 未来,印度乙醇前景可期但需应对挑战,泰国乙醇或让位电车,马来西亚生物柴油需解决瓶颈,海运与航空领域生物船燃与 SAF 战略地位突出,新加坡有望在船燃市场领先 [68]
新疆:持续为国加“油”争“气”
新华社· 2025-09-22 13:27
新疆油气产业发展历史与地位 - 1955年克拉玛依油田诞生,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 [1] - 1955年新疆原油产量仅3.29万吨,天然气882.4万立方米 [1] - 1960年新疆原油产量达166.2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9.4% [1] - 2024年新疆油气产量当量达6664万吨,已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 [1] 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进展 - 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成为增储上产新方向 [2] - 2024年前7个月该示范区页岩油累计产量突破100万吨,较去年提前近4个月 [2] - 页岩油开发为行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可借鉴范例 [2] 超深油气勘探技术突破与资源潜力 - 深地塔科1井成功在地下10910米完钻,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直深度井 [2] - 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量达671亿吨,超过总量的三分之一 [2] - 塔里木油田累计完钻8000米以深井占全国50%以上 [3] - 塔里木油田找到的超深层油气储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三 [3] - 塔里木油田超深油气年产量达2047万吨,成为我国最大超深油气生产基地 [3] 能源安全战略意义 - 向地球深部挺进已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任务 [2] - 超深层已成为我国油气资源增储上产的主阵地 [3] - 新疆70年来持续推动石油勘探开发技术迭代升级,突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壁垒 [2][3]
战略布局震撼曝光!青藏高原惊现万亿级超级工程,背后暗藏中国能源与安全大棋局!
搜狐财经· 2025-09-22 09:03
项目规模与投资 - 两个国家级万亿工程总投资超过2.4万亿元,相当于西藏去年GDP的60% [1] - 项目投资额占全国基建总投资的14% [1]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项目投资1.2万亿元 [3] - 新藏铁路项目全长2000公里,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最高点达5500米 [3]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工程细节 - 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8100万千瓦,相当于三个多三峡电站的发电能力 [3] - 工程利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35公里直线距离与2000米落差的自然条件,通过开凿山体内部巨型隧洞引水发电 [3] - 90%的设施建于地下,包括20公里长、直径14米的引水隧洞 [3] - 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达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燃烧9000万吨标准煤 [4] 新藏铁路工程技术 - 铁路需穿越50公里长冻土区,采用自主研发的“主动冷却技术”稳定路基,在路基下埋设上万根特制热棒 [4] - 线路经过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设计了30多座铺有草皮的“动物通道桥”以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4] - 遇到湖泊河流时全采用桥梁代路,以避免污染水源 [4] 战略意义与影响 - 水电站项目有助于提升国家能源安全,减少对进口石油及马六甲海峡航线的依赖 [4] - 新藏铁路将改变西部交通格局,大幅缩减新疆与西藏间的物资运输时间和成本 [5] - 项目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及国家对边境地区的管控能力 [5] - 工程体现了在高原冻土、深海沉管等复杂环境下进行大型基建的强大实力 [5][6]
能源早新闻丨我国成功攻克世界级难题!
中国能源报· 2025-09-22 06:33
抽水蓄能与可再生能源发展 - 我国抽水蓄能总装机容量达6236.5万千瓦 完成"十四五"6200万千瓦目标 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 [2] - 8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2.71亿个 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30.65万个 其中可交易绿证1.52亿个占比55.99% [2] - 1-8月累计核发绿证18.78亿个 其中可交易绿证12.77亿个 [2] 能源资源开发与技术创新 - 安徽淮南煤田新发现7.6亿吨煤炭资源 相当于大型矿区规模 [3] - 山西前8个月煤层气产量达98.1亿立方米 创历史新高 约占全国产量81.3% [3] - 成功攻克海上礁灰岩油田开发世界级难题 流花11-1/4-1油田投产一年累计产油超70万吨 [2]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全国首座500千伏全自主可控变电站投运 实现全链条国产化 [3] - 金坛盐穴储气库完成扩能 显著提升注采吞吐能力 [3] - 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启动蓄水 年发电量超18亿度 可满足65万户家庭用电 [4] 能源企业重大合同 - 中国电建1-8月能源电力签约项目3579个 合同金额5162.40亿元 同比增长14.3% [7] - 风电签约合同金额1662.56亿元 同比增长61.27% 太阳能发电签约1280.72亿元 同比下滑27.55% [7] - 中油工程子公司签署5.13亿美元阿联酋LNG输送管线项目 约合36.88亿元人民币 [7] 国际能源动态 - 欧盟提交第19轮对俄制裁 禁止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进入欧洲 原油价格上限下调至每桶47.6美元 [6] - 韩国月城核电站泄漏265千克重水 未发现辐射异常 [6] - 伊朗宣布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 [5]
中美英资源对比:英国有煤矿,美国有石油,中国有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9-21 22:07
前言 站在当下看全球能源格局,俄欧之间那些纵横交错的管道特别有意思。 红色石油线、绿色天然气管织成一张密网,这网不只是运输通道,更藏着文明争霸的核心逻辑:谁能 让"廉价能源"真正触达需求端,谁就能在时代洗牌中站稳脚跟。 这道理不是新鲜事,往历史里翻,英国靠煤炭崛起、美国凭石油称霸,其实都是把"资源调配"玩到了极 致。 而中国的能源故事,恰好是从看懂这份历史逻辑开始。 一、能源与霸权:被忽略的"资源调配逻辑" 如今俄欧间那些红色石油线、绿色天然气管,密密麻麻织成的不只是能源网络,更是人类文明竞争的底 层密码——谁能掌控"可及的廉价能源",谁就能在时代更迭中占据主动。 这规律,早被几百年的历史反复验证,只是很多时候,人们更愿意谈论"文化先进""制度优越",却忽略 了背后最实在的"资源能不能送到位"。 2000年美国学者彭慕兰提出一个颠覆认知的观点:一战前西方在工业上碾压东方,未必是文化多高明, 核心是"挖煤比东方方便"。 这说法当时在美国引发热议,细究起来却戳中了历史要害。先看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蒸汽 机,而蒸汽机的"粮食"是煤炭。英国工业重镇伯明翰旁边就是焦煤产区,早期靠运河运煤,后来修了铁 路,煤矿到 ...
让美国没想到,德法更没想到,中国的石油,如今会“遥遥领先”
搜狐财经· 2025-09-21 17:25
中国页岩油开发进展 - 2025年第一季度吉庆油田页岩油产量达21.5万吨创历史新高 [2] - 2024年全国页岩油产量600万吨同比增长超30% 新疆吉木萨尔、大庆古龙、胜利济阳建成国家级示范区 [4] - 中国页岩油储量283亿吨居世界第三 精准压裂技术使采收率从10%以下提升至15%以上 [4] - 2025年计划新增10个页岩油示范区 2030年目标年产量突破1亿吨 [11]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35年前中国页岩油产量将超过加拿大居全球第二 [13] 海上油气开采技术突破 - 2024年海南文昌海域成功测试一体式水下井口系统 可在500米水深及120摄氏度高温环境工作 [6] - 新系统比传统方法效率提高30%成本降低20% 集地基与生产通道于一体 [6] - 2025年文昌油田年产量预计突破500万吨 全国海上油气产量达8000万吨 [6] - 渤海、东海油田推广新系统 预计2026年产量突破9000万吨 [6][13] - 第二套一体式水下井口系统已投入运营 [13] 能源战略与全球影响 - 2024年中国进口原油5亿吨占全球贸易10%以上 实施"有进有出"平衡策略 [7][9] - 国家能源局2023年制定"稳油增气"目标 吉庆油田2024年追加10亿元投资开发新型压裂设备 [9] - 美国2024年进口原油占全球贸易15%且限制出口 中国技术突破引发美国能源界警惕 [4][9] - 2025年迪拜能源展中国页岩油设备受沙特、俄罗斯关注 美国公司提出技术合作意向 [15] - 德国法国在传统能源领域投入不足 西方代表在国际能源论坛研究中国技术经验 [6][11][15]
中美俄石油日产差距明显:美1350万桶,俄135万桶,中国令人意外
搜狐财经· 2025-09-21 15:50
能源安全核心观点 - 能源安全不仅依赖库存 更取决于自主生产能力与可持续开采潜力 如同个人不能仅靠存款 必须有持续收入来源 [2] - 石油作为现代工业血液 在全球战略格局中扮演核心角色 支撑人类文明运转 被各国视为国家安全重要防线 [3] 美国石油产业现状 -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 2025年保持产量第一宝座 但存在结构性问题 [4] - 2025年5月数据显示 美国原油日产量1350万桶 但增长势头明显放缓 [5] - 美国自1976年未新建大型炼油厂 老旧设备故障频发 运营炼油厂数量仅为1980年代一半 而汽油消费量增长45% 供需矛盾突出 [7] - 在关税政策和国际油价低迷打击下 美国石油行业可能已见顶 企业缩减投资 减少钻井平台 行业进入收缩期 [8] - 最大产油区二叠纪盆地钻井活动降温 钻机数量每月减少3% 页岩油革命发源地北达科他州面临大规模失业和中小企业破产风险 [9] 美国资源储量背景 - 美国2004年探明储量达227亿桶 但经过数十年高强度开采 储量已比1990年减少近20% 资源消耗速度远超新增勘探发现 [4] 俄罗斯能源产业挑战 - 俄罗斯2025年西北部两大炼油中心日处理能力合计仅135.5万桶 与美国千万级别产能形成鲜明对比 [11] - 虽然2013年俄罗斯原油日产量曾达1059万桶纪录 但地缘政治冲突和西方制裁 特别是乌克兰对俄能源设施的袭击 严重打击其生产能力 [11] 俄罗斯资源禀赋 - 按当前开采速度 俄罗斯石油储量可维持65年 天然气储量够用100年 煤炭储量能支撑500年以上 资源禀赋赋予强大战略韧性 [13] 中国能源领域进展 - 2025年9月 中国石化四川盆地页岩气项目试验井日产量突破百万立方米 中国石油川南页岩气田累计产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 成为国内首个千亿方页岩气田 [14] - 吐哈油田准东新区实现日产原油1535吨并保持稳定 该区域2019年开始勘探 已成为国内原油增产重要来源 [15] - 中国炼油能力从2016年1489.5万桶/日增长至2023年1913.6万桶/日 年均增长3.6% 并在2023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15] 中国能源发展策略 - 中国发展策略既保障传统能源安全 又积极发展新能源 大庆、胜利等老油田转型探索油气与风电、光伏协同发展新模式 [16] - 中国通过技术创新和全产业链布局 在能源领域掌握主动权 走出稳健发展道路 [16] 全球能源格局重塑 - 当今世界能源格局正在重塑 美国受困于基础设施老化和政策波动 俄罗斯受制于地缘政治 中国则通过多轨并进掌握主动权 [16] - 未来能源竞争将是技术、产业链和绿色转型能力的综合较量 战略定力与创新精神成为制胜关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