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小马智行上涨5.49%,报14.6美元/股,总市值51.87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6 23:43
股价表现 - 8月6日盘中上涨5 49%至14 6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3800 02万美元 [1] - 总市值51 87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收入1397 9万美元 同比增长11 64% [1] - 归母净利润-4298 8万美元 同比扩大108 7% [1] 机构评级 - 8月4日获瑞银首次覆盖给予Buy评级 [2] - 目标价20美元 [2] 公司背景 - 注册于开曼群岛 主要运营实体为广州小马慧行科技 [2] - 专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应用 [2] - 中美两地同步开展业务布局 [2] 重大事项 - 预计8月12日(美东时间)披露2025财年中报 [2]
晶华新材20250806
2025-08-06 22:45
行业与公司概述 * 晶华新材业务覆盖工业级(54%)、电子级(26%)和光学级胶粘材料及特种纸 下游应用包括建筑 汽车 消费电子等领域 2025年6月成立北京精致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专注电子皮肤传感器 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和医疗领域[2] * 全球胶粘材料市场近五年复合增速7% 中国市场预计2025年销量达439亿平方米 2021-2025年均复合增长率8%[2][9] * 中国胶粘材料生产集中在中低端领域 高端由国际巨头垄断 公司正积极向电子级 光学级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新能源领域已实现国产替代[11] 业务结构与市场表现 * 工业级胶粘材料2024年营收预计10亿元(占比54%) 毛利率15% 产能从6亿平方米扩展至10亿平方米 美纹胶带市占率行业领先[13][3] * 电子级胶粘材料2024年营收5亿元(占比26%) 毛利率27.5% 客户包括宁德时代 京东方 OPPO 汽车领域丙烯酸泡棉产品实现进口替代[15][3] * 光学级业务2023年成立 主攻OCA光学膜 2024年营收1亿多元 尚未盈利 但增长潜力大[15][12] 战略布局与产能规划 * 扩建生产基地 从单一产品销售转型为解决方案服务商 江苏 安徽等地新增产能进入业绩释放期[4][16] * 电子级与光学级新增1.5亿平方米产能 OCA光学膜通过验证后增长潜力巨大[16] * 子公司精致感聚焦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传感器 与主流客户技术合作 解决灵巧手触觉反馈问题[17] 股权结构与业绩目标 * 实际控制人周晓南 周晓东合计持股33.94% 关联方持股总计38.89%[6] * 股权激励目标: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不低于16亿 19亿 23亿元 归母净利润增速不低于25% 65% 100% 绝对值7000万 9300万 1.1亿元[2][6]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22.3亿 26.4亿 31.6亿元 归母净利润0.8亿 1.2亿 1.6亿元 对应市盈率84倍 57倍 44倍[18] 竞争优势与行业趋势 * 技术协同:消费电子模材工艺与精密涂布技术支持触觉基材量产 与精致感形成客户协同[7][2] * 国产替代:OCA光学胶实现突破 强化中档产品高端化转型 消费电子领域替代趋势明显[12] * 行业增速:全球市场空间超5000亿元 中国胶粘带市场规模超600亿元 复合增速5%-10%[9][10]
比亚迪电子20250806
2025-08-06 22:45
比亚迪电子 20250806 电话会议纪要总结 1 行业及公司概况 - 纪要涉及公司为比亚迪电子[1] - 2024年收入未达预期(4100-4300亿元),增长主要来自收购捷普结构件(约200亿规模)和母公司汽车出货量提升[2][4] - 消费电子仍是主要收入来源(1400亿元),其中零部件业务350亿元,手机/平板组装1050亿元[4] - 新型智能产品(户储/无人机/3D打印/服务器)收入150亿元,同比下滑[4] - 新能源车业务收入205亿元(同比+45%),由车机出货及新产品(热管理/悬架系统)推动[4] 2 核心财务数据与预期 - **2024年业绩**:收入同比+36%至约1000亿元,净利润42-43亿元(低于预期)[4] - **2025H1预期**: - 总收入1900-2000亿元(同比+20%)[6] - 净利润50-55亿元,对应PE 13-15倍(估值低于同业)[11] - 消费电子需求未显著提升,北美大客户收入稳定(约1000亿)[5] - 智能产品体量170-200亿元,新型服务器收入预计从4亿增至30-50亿[5][6] - **汽车业务**:增速或不及预期50%,但增量仍有望达70-80亿元(自驾预控制器下半年放量)[6] 3 业务发展重点 - **消费电子**:高端手机(苹果新机改款)增量[7] - **汽车业务**: - 自驾预控制器、热管理、悬架系统提升单车价值[2][7] - 2025年起自动驾驶领域放量,海外销量或超预期[12] - **AI服务器零部件**:液冷/电源管理/连接器通过北美客户认证,2026年或成利润重要来源[14] - **机器人领域**:物流机器人(AMR)及机器手臂布局,人形机器人出货量预计提升[13] 4 市场关注点与风险 - 自驾预控制器需求及研发费用投入受关注(2024Q4利润因股权激励/研发投入低于预期)[8] - 2025Q1利润同比微增2%,高端手机出货比例下降影响利润率,Q2有望恢复[8][9] - AI服务器零部件2025年表现低于预期(行业升级放缓)[14] 5 其他重要事项 - **股票回购**:完成2亿元回购,提振市场情绪及股价[10] - **股权激励**:回购股份用于激励,显示发展信心[7][10] 6 未来展望 - 自动驾驶、机器人、AI服务器零部件驱动中长期增长潜力[15] - 汽车业务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股价仍有上涨空间[11][15] (注:所有数据引用自原文标注的[序号],单位已统一为人民币亿元)
A股晚间热点 | 三部门印发!事关农村公路改建 马斯克:下月或发布新FSD模型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22:40
农村公路建设 - 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全国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基本建成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网络 [1] - 各地可继续安排政府债券用于符合条件的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并鼓励金融机构、社会力量合法合规参与农村公路发展,探索加大对农村公路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建立更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 [1] 台积电技术泄密 - 台积电工程师涉嫌盗取2纳米制程技术机密,台湾检方已羁押3名涉案人员,若窃取核心关键技术商业机密,最高可判处12年有期徒刑及1亿元新台币罚金 [2] - 台积电经内部调查发现商业机密泄露情况,已对涉事违规人员进行严厉惩处并采取相关法律行动 [2] 理想汽车碰撞测试事件 - 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就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发布联合声明,测试目的是验证和提升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不针对任何其他品牌车辆 [3] - 中国汽研承认未充分预判信息发布不完整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东风柳汽表示将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坚守合法合规经营底线 [3] 机器狗及机器人产业 - 宇树科技发布新款四足机器狗Unitree A2,整机约37千克,空载续航20公里,适用于快递配送、登山驮物等场景 [4] - A股市场涉及机器狗业务的上市公司超过30家,景业智能研发的机器狗产品上半年已获得小批量订单 [4][5] - 豪鹏科技凭借PACK模组优势进入多家服务型机器人、陪伴机器人、四足机器狗客户供应链,万马股份与多家机器人公司展开合作并有相关线缆订单 [6] 私募投资动向 - 冯柳管理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减持海康威视1200万股至3.38亿股,期末持股市值93.73亿元,同时加仓太极集团 [7] - 私募整体提高对医药板块关注度,计算机行业7月被私募调研频次达260次,涉及36只个股,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和电子行业调研频次均超200次 [7] 国家电网用电负荷 - 受高温高湿天气影响,国家电网经营区用电负荷连续三天创历史新高,最大负荷达12.33亿千瓦,较去年11.80亿千瓦极值增长5300万千瓦 [8] - 入夏以来全国用电负荷4次创新高,国家电网用电负荷5次创新高,6个区域电网负荷16次创新高 [8] 伯克希尔股价表现 - 伯克希尔A类股从5月2日80.93万美元跌至69万美元,累计下跌16%,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11%,跑输大盘程度达1990年以来罕见水平 [9] - 段永平出售伯克希尔B类股看跌期权,希望行权拿到股票,并认为该操作能跑赢标普500指数 [9] 美股市场动态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道指跌0.06%,纳指涨0.27%,标普500涨0.15%,苹果涨超3% [10][11] - 苹果公司将在美国增加1000亿美元投资承诺,超微电脑跌超5%,因第四财季净销售额不及预期 [11] 美国药品关税政策 - 特朗普计划对进口药品征收初始"小额关税",并在18个月内将关税提高至150%,最终达250% [12] - 若对欧盟出口到美国的药品征收15%关税,可能使制药行业每年增加高达190亿美元成本 [12] - 辉瑞、赛诺菲、硕腾和礼来等药企在海外拥有大量生产基地,可能受关税影响较大 [12] 特斯拉与人工智能 - 马斯克宣布其AI公司xAI将于下周开源旗舰聊天机器人Grok 2的源代码 [15] - 特斯拉正在训练新的FSD模型,如果测试顺利,可能在下月底向公众发布,FSD已成为特斯拉营收增长与技术发展的核心战略支柱 [15] 行业板块动态 - 芯片龙头集创北方再闯科创板,获华为、小米投资 [17] - 前7月重点14城二手住宅成交量同比上升10.8%,为四年新高 [17] - 恒瑞医药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17] 上市公司公告 - 百济神州上半年净利润4.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22] - 赛诺医疗子公司产品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22] - 中信证券旗下华夏基金上半年净利润11.23亿元 [22] - 中船科技子公司拟投资57.12亿元建设130万千瓦风电项目 [22] - 仙鹤股份拟110亿元投建林浆纸用一体化高性能纸基新材料项目 [22] - 浦发银行上半年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 [22] - 东方国信控股股东减持268万股公司股份 [22] - 皓元医药股东苏信基金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22] - 菲林格尔总裁刘敦银减持8600股 [22] - 天能重工股东郑旭拟3个月内减持2.94%股份 [22] - *ST东通董事长黄永军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22]
全球科技业绩快报:Uber2Q25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06 22:3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对Uber或行业的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财务表现 - Uber FY2Q25营业收入同比大增82%至15亿美元,调整后EBITDA增长35%至21亿美元,利润率提升60个基点至4.5% [1] - 实现GAAP净利润14亿美元,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6亿美元,自由现金流25亿美元,期末现金储备74亿美元 [1] - 公司宣布新增200亿美元股票回购授权,持续优化资本回报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5,稀释后每股收益为$0.63,均略高于预期 [1] 业务运营 - 总行程数同比增长18%至33亿次,月活跃平台用户增长15%,单用户月行程频次提升2% [1] - 总订单金额同比增长17%至468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18%至127亿美元 [1] - 跨平台用户留存率较单一业务用户高35%,贡献预订量及利润超后者3倍 [2] - Uber One会员数突破3600万(同比+60%),贡献总预订量超40% [2] 业务细分 - 出行业务出行次数连续第四个季度保持19%同比增长,平台消费者平均每月6.1次行程 [2] - 全球活跃司机及配送员人数880万,同比增长20% [2] - 配送业务总预订量同比增长20%,配送次数增长17% [2] - 杂货与零售品类通过商品供给扩充、价格竞争力提升及服务优化实现全方位增强 [2] 战略布局 - 持续推进自动驾驶业务扩张,与Waymo、WeRide、Baidu、Lucid、Nuro等多家厂商建立合作 [3] - 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将在美国、中东和亚洲增加多个自动驾驶部署地点 [3] 3Q25展望 - 预计3Q25总预订量将达到482.5亿至497.5亿美元,以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7%至21% [3] - 预计3Q25调整后EBITDA为21.9亿至22.9亿美元,同比增速30%至36% [3] - 全年成本指引维持不变:股票薪酬支出预计17亿至19亿美元,折旧及摊销费用预计6亿至7亿美元 [3]
【重磅深度/小马智行】革新交通运输,Robotaxi驶向未来
行业趋势 - Robotaxi商业化拐点临近,自动驾驶套件量产降本显著,BOM成本降至30万元量级,百度Apollo RT6售价20.5万元,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套件成本降低70% [3] - 激光雷达和车载计算单元成本分别下降68%和80%,推动整车成本优化 [3] - 政策支持、安全性提升与硬件降本共同推动行业迈过商业化拐点,潜在市场空间达千亿级 [3] 公司技术优势 - 核心团队汇聚无人驾驶领域顶尖人才,包括百度、Waymo背景的技术专家 [15][16] - PonyWorld平台生成超百亿公里测试数据,应用"世界模型"技术六年,实现闭环训练 [4][66] - 安全冗余系统具备20+功能安全机制、1000+实时检测设计,安全性达人类驾驶10倍以上 [4][67] 商业化进展 - 累计50万小时全无人安全运营,覆盖2000+平方公里区域,单车日均订单超15单 [4][73] - 2025年车队规模计划扩展至千辆,高速路测试进入"无人化"阶段 [73][75] - Robotruck累计路测600万公里,货运量9.4亿吨公里,完成无人编队运营进阶 [74] 业务布局 - 聚焦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持有中美韩卢森堡等多国运营牌照 [5][77] - 与Uber合作2025年中东落地服务,逐步推广全球 [5][78] - 物流领域联合中国外运、三一重卡,打造青骓物流平台 [5][7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7503万美元,自动驾驶卡车收入占比提升至53.8% [18][23] - 2025Q1 Robotaxi收入同比+200%,车费收入+800% [23] - 研发费用2024年同比+95.7%至2.4亿美元,2025Q1环比降73.8% [26] 产品迭代 - 第七代车型搭载9激光雷达+14摄像头,感知范围650米,成本较上代降70% [70] - 域控制器计算效率提升3倍,体积/重量/功耗降50%以上 [67] - 与丰田、广汽、北汽合作推进L4车型量产,两款车型已下线 [69][73] 市场空间 - 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2023年8.21万亿,Robotaxi占比0.01% [53] - 乐观预计Robotaxi占B端共享出行比例将升至36%,市场空间达2000亿元 [52] - 2026-2027年为销量爆发拐点,将替代部分私人出行需求 [52]
Uber(UBER)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6 2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第二季度总预订量同比增长18%,达到历史新高 [5] - 调整后EBITDA、GAAP运营收入和自由现金流均创历史新高 [5] - 预计第三季度总预订量将保持高两位数增长,EBITDA增长预计在30%左右 [5] - 公司宣布新的2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作为股东价值创造的一部分 [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移动业务(Mobility)总预订量增长18%,其中高端业务(Premium)增长35%,预订量超过100亿美元 [22] - 外卖业务(Delivery)总预订量增长18%,其中通过移动应用带来的外卖预订量达到100亿美元,占年度外卖总预订量的12% [15] - 摩托车业务(Moto)在发展中市场增长40%,总预订量超过15亿美元 [22] - 会员计划Uber One会员数增长60%,达到3600万,会员消费金额是普通用户的三倍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自动驾驶业务在奥斯汀和阿布扎比扩大运营区域,并在亚特兰大与Waymo独家合作 [7] - 自动驾驶车辆在奥斯汀和亚特兰大的利用率高于99%的普通司机 [28] - 公司宣布与百度、Lucid、Neuro和Wave等公司达成新的自动驾驶合作伙伴关系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正在推动平台战略,通过跨业务线(移动、外卖、零售)的交叉推广提升用户粘性 [10] - 目前仅有不到20%的用户同时使用移动和外卖服务,公司认为这一比例有大幅提升空间 [6] - 公司任命Andrew McDonald为COO,负责整合移动和外卖业务,并推动广告和自动驾驶等跨平台计划 [6] - 自动驾驶被视为未来增长的关键领域,公司正在加速商业化部署 [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CEO表示公司正处于平台战略的“第二局”,未来将通过更精准的个性化推荐提升用户体验 [17] - 公司认为自动驾驶商业化仍需时间,但Uber凭借其平台优势将在该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29] - 管理层对Uber One会员计划在移动业务的潜力表示乐观,尤其是“高峰时段节省”功能有望提升会员转化率 [2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正在探索将技术能力外部化,例如数据标注和算法优化服务,作为新的收入来源 [80] - 广告业务增长迅速,利润率较高,成为公司的重要补充业务 [78] - 公司正在测试低价和高端的“双轨策略”,以覆盖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76]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平台战略的早期经验 - 回答: 交叉推广需精准,避免损害用户体验 同时使用移动和外卖服务的用户留存率高35%,贡献三倍的预订量和利润 [11] 问题2: Uber One会员增长驱动因素 - 回答: 低价产品(如Moto)和高端产品(如Premium)共同推动用户增长 会员计划在移动业务的优化仍处于早期阶段 [26] 问题3: 自动驾驶合作伙伴关系的影响 - 回答: 与Neuro和Lucid的合作旨在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 公司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第三方融资支持该业务 [35] 问题4: 美国移动业务定价趋势 - 回答: 保险成本下降使公司能够降低价格,带动用户使用频率提升 美国市场7月交易量加速增长 [51] 问题5: 股票回购计划细节 - 回答: 公司计划将50%的自由现金流用于回购 新授权200亿美元回购计划,加上剩余的30亿美元,总计230亿美元 [55] 问题6: 自动驾驶车辆采购规模 - 回答: 公司未透露具体数字,但强调投资规模将远小于股票回购 与Neuro和Lucid的交易预计将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62] 问题7: 美国移动业务增长机会 - 回答: 高端和低价产品均有潜力 高端业务(如Uber Reserve)增长60%,而低价产品(如Uber Share)瞄准更大市场规模 [76] 问题8: 技术能力外部化机会 - 回答: 数据标注和算法优化服务是重点 Uber AI解决方案增长迅速,但基数较小 [80]
Uber(UBER)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6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Q2总出行量和总预订量均增长18% 达到历史新高 调整后EBITDA GAAP营业利润和自由现金流也创下新纪录 [5] - Q3预期总预订量将保持15-20%增长 EBITDA增长预计在30-35%区间 [5] - 保险成本下降带动美国地区每单利润同比提升 公司已将节省成本传导至消费者端 [54][5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出行业务中高端产品线表现突出 预订量超100亿美元且增长35% 预约服务增长60% [22] - 外卖业务通过会员计划Uber One驱动增长 会员数达3600万 会员消费金额为普通用户3倍 [14][25] - 新兴业务中两轮车业务规模超15亿美元且增长40% 广告业务和AI解决方案增长迅猛但基数较小 [22][81][8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自动驾驶在奥斯汀和亚特兰大运营顺利 Waymo车辆日均完成订单量超过平台99%的人类司机 [29] - 公司前十大市场18岁以上用户月活渗透率仅20% 显示巨大增长空间 [24] - 国际扩张方面 与Baidu Wave Momenta等企业建立合作 加速自动驾驶全球化部署 [30][4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平台战略聚焦跨业务协同 目前仅20%用户同时使用出行和外卖服务 双业务用户留存率高出35% 贡献3倍GMV [6][12] - 自动驾驶采用三管齐下策略:与Waymo等合作轻资产模式 与Lucid等合作车辆采购 自建软件能力 [66][67][68] - 行业竞争方面 认为特斯拉自动驾驶当前影响有限 预计未来市场将容纳多种商业模式共存 [49][5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消费端呈现明显分级趋势 公司针对性推出高端预约服务和低价拼车产品 [22][77][78] - 自动驾驶商业化仍处早期 但AI技术进步显著加速软件研发进程 [45][46] - 现金流充沛条件下 平衡股东回报(股票回购)与战略投资(自动驾驶) [37][58][59] 其他重要信息 - 任命Andrew McDonald为COO 统筹出行和外卖业务协同 [6] - 新增200亿美元股票回购授权 已累计完成70%前期授权 [7][57] - 外部化技术能力成为新方向 包括数据标注 AI训练等平台功能开放 [81][82]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平台战略进展 - 当前Rides App已承载120亿美元外卖GMV(占外卖业务12%) 但强调保持独立APP的专业性优于单一超级APP [15][16] - 会员计划新增"高峰时段折扣"功能 针对性解决用户痛点以提升转化 [26] 自动驾驶布局 - 与Lucid合作涉及2万辆汽车采购 但强调主要目的为验证经济模型而非长期持有资产 [63][65] - 明确三种合作模式:固定费用模式(商户制) 收入分成模式(代理制) 资产持有模式(金融方案) [67][68][69] 美国市场趋势 - 价格敏感度分析显示降价不仅提升即时转化 更显著增加用户长期复购 [54] - 7月出行量增速已较Q2加快 预计降价效应将在Q3持续释放 [55][56] 资本配置计划 - 承诺未来50%自由现金流用于回购 目标实现股本数量持续减少 [58][60] - AV投资规模将显著小于股东回报 部分资金来自滴滴等股权投资退出 [64][65]
特斯拉,暴跌
证券时报· 2025-08-06 20:45
欧洲市场销量表现 - 7月欧洲主要市场销量几乎全线下滑 英国注册量下滑60% 德国销量下滑55% 法国下滑27% 比利时下滑58% 瑞典下滑86% 意大利前7个月新车注册量下滑34.74% [1][2] - 西班牙和挪威市场逆势增长 西班牙7月注册量增长27% 挪威增长83% [1][3] - 2025年上半年欧洲销量10.89万辆 同比下滑33% 失去欧洲最畅销电动汽车制造商地位 大众汽车销量13.35万辆 同比增长78% 成为新销冠 [2] 德国市场具体数据 - 7月在德国销量1110辆 同比下降55.1% [2] - 前7个月德国销量1万辆 同比暴跌57.8% [2] 英国市场具体数据 - 7月英国注册量从2462辆降至987辆 降幅60% [2] 销量下滑原因 - 马斯克频繁发表有争议政治立场 引发欧洲消费者反对和抗议 多地爆发对特斯拉门店和汽车的破坏事件 [2] Robotaxi争议事件 - 股东起诉指控公司隐瞒Robotaxi等自动驾驶车辆存在危险的风险 [1][4] - 6月Robotaxi公开测试出现车辆超速 突然刹车 碾过路缘 驶入错误车道等事故 [4] - 美国监管机构要求提供事故信息 公司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公开 [4] - 投资者指控公司夸大自动驾驶技术能力 误导公众并抬高股价 [4] Robotaxi落地进展 - 6月22日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启动试点 [4] - 7月在旧金山湾区推出服务 覆盖多个重要城市 [4] - 加州监管机构叫停扩张行动 因未取得必要许可证 [5][6]
特斯拉暴跌!失去欧洲“销冠”地位 Robotaxi陷入“欺诈”争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20:33
欧洲市场销量下滑 - 7月份特斯拉在欧洲主要市场销量大幅下滑 英国注册量下降60% 德国下降55% 法国下降27% 比利时下降58% 瑞典下降86% [2] - 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在欧洲销量为10.89万辆 同比下滑33% 失去欧洲最畅销电动汽车制造商地位 大众汽车以13.35万辆销量成为新冠军 同比增长78% [3] - 前7个月特斯拉在德国销量为1万辆 同比暴跌57.8% 在意大利新车注册量下滑34.74% [3] 部分市场逆势增长 - 西班牙市场7月特斯拉注册量增长27% 挪威市场增长83% [4] 自动驾驶业务法律风险 - 股东起诉特斯拉及马斯克 指控其隐瞒Robotaxi等自动驾驶车辆存在危险的风险 涉嫌证券欺诈 [5] - 特斯拉Robotaxi公开测试中出现超速、突然刹车、驶入错误车道等安全问题 NHTSA要求提供事故信息但特斯拉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公开 [5][6] - 投资者指控特斯拉夸大自动驾驶技术能力 误导公众并抬高股价 马斯克回应称诉讼律师为"地球上的败类" [6] Robotaxi业务进展受阻 - 特斯拉在得州奥斯汀启动Robotaxi试点 一个月后扩展至旧金山湾区 覆盖伯克利、奥克兰等城市 [6] - 加州公用事业委员会叫停特斯拉Robotaxi扩张 因其未取得必要运营许可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