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发展

搜索文档
绿色发展带动业绩逆势增长 卫星化学积极回馈股东
证券日报· 2025-06-04 00:41
分红派息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度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5元人民币现金(含税),实际现金分红总额达16.78亿元 [2]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56.48亿元,同比增长10.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72亿元,同比增长26.77% [2]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3.29亿元,同比增长40.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8亿元,同比增长53.38% [2] 行业背景与公司表现对比 - 2024年石化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1%,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8%,化工板块营收增长4.6%,利润总额下降6.4% [2] - 公司在行业整体"增收不增利"的背景下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表现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2][3] 研发创新与成本优化 - 公司开发环氧乙烷高效催化水合制乙二醇绿色低能耗工艺,通过自制树脂催化剂和两段式催化反应,实现乙二醇单吨成本降低,全年增效超亿元 [3] 产业链布局与战略转型 - 公司2024年投资建成年产10万吨乙醇胺装置,完善环氧乙烷下游化学品发展矩阵 [3] - 顺利投产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项目,实现C3产业链耦合闭环,新材料产业链进一步提质升级 [3] - 公司持续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将产业链向高端化、绿色化迈进 [3] 绿色发展战略与行业趋势 - 公司的绿色全产业链战略契合全球化工行业向低碳、可持续转型的大趋势 [3] - 在"双碳"目标与环保政策趋严背景下,公司将绿色理念贯穿产业链上下游,从原料选择、工艺革新到产品应用构建全链条绿色化体系 [3]
瑞达期货纯碱玻璃产业日报-20250603
瑞达期货· 2025-06-03 19:08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 | 项目类别 | 数据指标 | 最新 | 环比 数据指标 | 最新 | 环比 | | --- | --- | --- | --- | --- | --- | | | 纯碱主力合约收盘价(日,元/吨) 纯碱与玻璃价差(日,元/吨) | 1185 231 | -14 玻璃主力合约收盘价(日,元/吨) 14 纯碱主力合约持仓量(日,手) | 954 1438866 | -28 17164 | | | 玻璃主力合约持仓量(日,手) | 1561412 | 51077 纯碱前20名净持仓 | -196915 | 47021 | | 期货市场 | 玻璃前20名净持仓 | -206160 | 5691 纯碱交易所仓单(日,吨) | 2062 | 0 | | | 玻璃交易所仓单(日,吨) | 0 | 0 纯碱9月-1月合约价差 | 10 | 3 | | | 玻璃合约9月-1月价差 | -60 | 1 纯碱基差(日,元/吨) | 50 | 14 | | | 玻璃基差(日,元/吨) | 114 | 24 | | | | | ...
《十五五规划前瞻》解析安全战略构建及财政体制改革
搜狐财经· 2025-06-03 18:57
行业背景与政策环境 -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蓄势攻坚期和突破国际围堵的战略转折期 [3] - 地缘冲突(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和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了全球供应链"脱钩断链"风险 [3] - 中国需保持年均5%以上的经济增长以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 [9] 经济政策调整方向 - 财政政策将更积极有为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 [7] - 重点推动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优化基建投资结构 [7] -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9] -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推动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 发展人工智能 [9] 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 通过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9] -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9] - 扩大内需战略包括促进民营经济与平台经济发展 推动消费升级 [7] 区域发展战略 - 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7]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深化制度开放 [7] - 强化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9]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
国家能源局· 2025-06-03 16:38
总体要求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 [3] - 坚持人民至上、系统推进、示范引领、分类施策的原则,持续深化工作机制、服务模式、监管体系改革创新 [3] - 到2029年基本建成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用电绿色化、服务普惠化、监管协同化的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 [3] 持续改革创新,推进办电便捷化 - 拓展"三零"服务对象,将低压办电"零投资"扩大至160千瓦及以下各类民营经济组织 [4] - 低压用户全过程办电时间,无电力外线工程的不超过5个工作日,有电力外线工程的不超过15个工作日 [4] - 推广主动办电服务,供电企业通过政务平台等渠道动态获取项目用电需求,超前对接用户 [5] - 深化水电气等联合服务,加快推进水电气等数据共享,全面支持线上联合申请、材料一次提交 [6] - 推行全过程数智服务,实现办电资料一次提交、多场景共用、有效期内复用 [7] 加强全程管理,促进供电高质化 - 科学规划配电网布局,提高配电网灵活转带和自愈能力 [8] - 优化配电网投资管理,向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老旧小区、城中村等供电薄弱区域倾斜 [8] - 加强配电网主动运维,深化配电网智能巡检体系建设,推广无人机巡检模式 [9] - 常态化治理频繁停电,严格管控"一年内停电次数不超过5次""连续60天停电次数不超过3次"标准 [10] 服务低碳转型,践行用电绿色化 - 助力绿电接入,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信息公开工作 [11] - 促进绿电消费,供电企业建立健全宣传和推广长效服务机制,鼓励引导重点用能单位使用绿电 [11] - 拓展公共增值服务,供电企业免费提供电能监测、能效诊断、能效咨询等公共服务 [12] 共享发展成果,推进服务普惠化 - 推动解决现有居民小区用电突出问题,有序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等供电普遍服务薄弱区域供配电设施规范化改造 [13] - 健全民生用电保障机制,供电企业常态开展民生供电设施状态监测,强化迎峰度夏度冬等特殊时期电网设备状态检修 [14] - 推进政企网格联动服务,政企联动开展"电力客户经理+政务网格员"联合服务 [15] 强化多方联动,推进监管协同化 - 压实属地监督管理责任,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开展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工作 [16] - 健全投诉处理工作机制,完善用户投诉处理制度,研究建立投诉转办和协同联办机制 [17] 组织保障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协调,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18] - 各供电企业要履行主体责任,将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 [18]
生态环境部计划建设8大领域约100个部级重点实验室
仪器信息网· 2025-06-03 14:22
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2025-2035) - 截至2024年底共建成和在建部级重点实验室56个其中已建成40个涉及水大气土壤生态核安全环境管理等6大领域 [3] - 按区域划分包括京津冀地区18个长三角地区9个珠三角地区5个华中地区3个东北地区3个华北地区2个 [3] - 按依托单位划分依托部系统建设19个依托地方环保系统建设8个依托高校和中科院等建设13个 [3] -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部署16个重点实验室包括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健康重点实验室新型污染物环境健康影响评价重点实验室等 [3] - 规划到2035年建成覆盖8大研究领域的约100个部级重点实验室 [4] - 布局围绕美丽中国建设聚焦三项科技需求: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5] - 八大研究领域包括提气添蓝清水碧湾减废净土增容扩绿防范风险核安全减污降碳生态环境综合决策与共性基础研究 [5] 生态环境部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规划(2025-2035) - 截至目前共建设工程技术中心42家分布在全国17个省(市、区) [10] - 建设领域涵盖制药化工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纺织印染石油石化等重点行业 [10] - 覆盖水气固废土壤监测农村生态等主要污染控制领域 [10] - "十三五"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百亿元获授权发明专利2000余项 [10] - 荣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00余项 [10] - 牵头或参与编制生态环境标准1000余项 [10] - 形成9大重点发展领域包括城市及园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应对气候变化水环境低碳治理等 [13]
因地制宜,济南制定差异化“无废城市”建设措施
中国环境报· 2025-06-03 13:47
无废城市建设策略 - 济南市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特征,制定差异化的实施路径和配套措施,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 [1] - 成立以生态环境部门为依托的工作专班,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协调机制 [1] - 构建省、市、区县三级政策协同体系,各区县制定区域性固废治理实施方案 [1] 分区治理措施 - 6个中心城区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集成打造现代化建设体系 [2] - 4个工业集聚区推进工业固体废物高效利用与"无废"示范单元创建 [2] - 3个农业生态区重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2] - 其余各区统筹推进工业、生活的绿色低碳转型,形成全域协同的"无废"空间布局 [2] 监管与市场机制 - 以固体废物排污许可制度为抓手,深化安全生产全链条监管 [2] - 部署12个"无废细胞"工程建设,推进各类废物资源化利用 [2] - 创新"财政—金融—税收"协同驱动策略,设立专项基金定向补贴农业废物资源化项目 [3] - 落实增值税即征即退、所得税减免及环境保护税优惠等措施 [3] 技术创新应用 -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监测体系,实现固体废物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 [3] - 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强化黄河干流岸线环境排查 [3] - 设立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研发平台,聚焦高值化利用、污染防控等核心领域 [3]
瀚蓝环境百亿并购正式完成,高效协同整合激发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12:09
并购交易概述 - 瀚蓝环境重大资产重组所有条件均已达成或被豁免 计划于2025年6月2日生效 标的公司粤丰环保股份将自同日起于香港联交所撤销上市地位 [1] - 并购历时不足一年 2024年7月7日披露拟联合广东省国资及佛山市南海区国资私有化粤丰环保 2025年5月31日完成过户 [2] - 交易体量达百亿级 创行业新高 高效推进进程具有行业示范价值 [1][2]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并购使公司垃圾处理规模(含参股)达97,590吨/日 跃居国内前三 A股第一 固废处理行业第一梯队地位巩固 [1][3] - 行业正从工程时代向运营时代转变 头部企业加速资源整合 本次并购为环保行业存量整合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2] - 公司已启动"十五五"战略规划 并购补强"纵横一体化"产业实力 有望挖掘运营能效及环保价值 [1] 标的资产质量 - 粤丰环保拥有35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覆盖12省市 设计日处理能力52,540吨 其中超50%产能位于广东省 [3] - 2024年运营数据:产能利用率107.7% 无害化处理垃圾1701.56万吨(+2.4%) 发电65.33亿千瓦时(+5.1%) [3] - 供热业务潜力突出 2024年供热规模31.30万吨 与瀚蓝现有供热业务(2024年148.23万吨)形成协同 [5] 财务影响 - 按粤丰环保6月底并表模拟测算 瀚蓝环境营收将达131亿元 总资产突破640亿元 [3] - 2024年公司分红6.52亿元(+68%) 股息率4.01% 新规划承诺未来两年每股现金股利年增不低于10% [4] - 并购后可通过贷款置换降低粤丰环保融资成本(原利率2.60%-7.95%) 优化现金流 [6] 协同效应 - 业务布局协同:双方业务覆盖9个重合省份 有利于"瀚蓝模式"推广复制 [5] - 技术创新协同:公司"工业大脑"技术可提升近10万吨/日处理规模的运营效率 [6] - 供热业务协同:整合后供热业务收入(瀚蓝2024年2.12亿元+31%)潜力大幅提升 [5] 未来发展 - 资本性支出将随在建项目减少而下降 自由现金流持续提升 [6] - 规模优势+协同潜能将提升运营效能 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树立行业标杆 [7]
2025年中国-加州经贸论坛在洛杉矶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6-03 06:54
论坛背景与意义 - 中国-加州经贸论坛是中美地方经贸合作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主办,福建为本届论坛主宾省 [1] - 论坛主题为"增进互信、促进合作"(Better Understanding Better Business),吸引数百位中美政商界人士参与 [1] - 该论坛是促进中国与加州政策对话、企业对接、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复杂全球贸易形势下更具特殊意义 [1] 中美经贸合作前景 - 中美作为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经贸合作本质是互利共赢,双方各自成功对彼此都是机遇 [1] - 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重要引擎,正推动高质量发展,其经济健康发展为世界注入强劲动力 [1] - 美方代表认为美中合作不仅是两国人民福祉,更有利于建设和谐繁荣的世界 [2] 福建与加州合作成果与规划 - 福建与加州虽远隔重洋但交往源远流长,近年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积极成效 [2] - 福建提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颜值生态、高品质生活"四大特点,并建议深化与加州三方面合作:加强经贸对接拓展共赢空间、加强科技合作共促绿色低碳发展、加强交流互鉴拉紧民心纽带 [2] 论坛活动内容 - 本届论坛为第七届,包含开幕式、全会论坛、气候变化合作分论坛、农产品贸易分论坛、旅游推介午餐会、企业路演对接会、签约仪式及福建茶艺展示等活动 [3] - 论坛期间将举行中国省与美国加州贸易投资合作联合工作组双边会议 [3]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还要坚持减碳?(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人民日报· 2025-06-02 06:03
减碳的定义与背景 - "碳"在减碳语境中指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2] - 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月度降雨量新高频率比本世纪初高27%,日降雨量新高频率高52%[3] - 中国2024年平均气温10.9摄氏度创1951年以来新高,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6.6天,降水量比常年偏多9%[3] 国际层面的减碳意义 - 中国通过减碳增强全球环境治理话语权,2023年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帮助其他国家减碳8.1亿吨[5]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5] 国内层面的减碳成效 - 能源结构调整显著:2015-2023年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超30%,2013-2022年京津冀PM2.5浓度下降超60%同时GDP增长60%[6] - 清洁能源发展突出: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全球第一,煤炭消费占比10年下降12.6个百分点,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1/3[6] - 产业升级成果:累计退出钢铁落后产能1.5亿吨,完成1.34亿吨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多晶硅等光伏组件全球产量占比超80%,风电机组产能占全球60%[6] 减碳与发展的关系 - 减碳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年均3.3%能源消费增速支撑6.1%经济增长[6] - 中国坚持减碳承诺,将其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步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产业升级[8]
世界市长对话·上海暨2025年上海国际友好城市合作论坛举行—— 友城携手助力全球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5-31 05:56
国际友好城市合作 - 论坛主题为"绿色、低碳、发展、创新——面向未来的城市合作",吸引22国26个友城代表团及约100位嘉宾参与,聚焦绿色低碳与青年创新两大议题 [1] - 上海已与59国95个城市建立友城关系,市长龚正提出四大合作方向:扩大经贸往来、推动绿色转型、加强科技合作、增进民心相通 [2] - 纳米比亚温得和克市与上海结好30年,合作涵盖经贸、能源、卫生等领域,利物浦市副市长强调通过合作化挑战为机遇 [3] - 希腊雅典市2024年1月与上海新建友城关系,签署4项合作备忘录,定位为东西方交流枢纽 [4] 绿色低碳发展实践 - 老挝万象市制定2023-2030年绿色发展规划,重点包括绿化扩容、绿色公交及污染治理,并借鉴上海经验 [5] - 雅典市计划引入上海电动汽车技术,推广私人电动车及电动公交,并提议城市间建立气候知识共享机制 [5][6] - 越南胡志明市倡议成立"创新城市联盟",推动开放数据平台与跨境企业孵化,建议在亚洲枢纽港口间建设"城市绿色走廊" [6] 青年教育与创新参与 - 上海与卡萨布兰卡市39年友城合作中,学生互访成为重要成果,老挝超800名留学生在沪学习,70%返万象市就业 [7] - 芬兰埃斯波市让青年主导城市发展论坛并参与预算决策,通过实践培养责任意识与社区参与能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