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

搜索文档
蜂助手(031382.SZ)深度报告:从运营商虚拟商品代理,到云终端基座构建者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5-14 10: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3][9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从数字商品服务拓展至华为云终端平台搭建、物联网流量运营,第二三曲线有望快速发展 [3]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2.8/4.1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的 PE 倍数为 47x/32x/22x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蜂助手:从数字商品服务拓展至云终端基座搭建者 1.1 公司概览:从流量运营扩展至算力运营 - 公司是国内互联网数字化虚拟商品综合服务提供商,业务从数字商品运营拓展至物联网流量运营,再到 AI + 算力运营 [10] - 2012 年起从事多品类数字化虚拟商品聚合运营,为基本盘业务;2016 年起提供物联网场景运营服务;2019 年起布局云终端运营 [10] - 2024 年数字商品综合运营服务收入占比 86.6%,物联网流量运营和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占比不到 10%,云终端产品研发和算力运营业务收入占比约 3% [12][13] - 客户结构上,与运营商合作长期稳定,还发力合作云厂商、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等多下游领域 [16][18] 1.2 股权结构:股权结构稳定,回购用于激励彰显发展信心 - 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实际控制人罗洪鹏直接持股 22.11%,并通过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 37.15%的股份 [21] - 2024 年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25 年拟回购股票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发展信心 [24] 2 数字商品运营:客户 + 规模优势,作为现金流型基本盘业务稳健增长 - 数字商品市场规模总体稳健增长,公司运营的数字商品涵盖话费、流量、会员权益等,具有高频刚需特点 [25] - 商业模式包括打造供应链、搭建云平台系统、渠道运营,提供聚合运营、融合运营及分发运营服务 [26] - 顺应移动互联网变革,推出创新产品,在供应链整合等方面有先发、规模和品牌优势,拿下多个独家代理权 [29][30] - 2020 - 2024 年营业收入 CAGR 为 32%,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12%,2024 年数字商品运营业务收入占比八成以上 [38] - 流量价格和业务结构变化致毛利率下滑,规模效应下费用率有所下降,业务模式可拓展性高 [43][47] 3 云终端运营:和华为及移动合作云手机,切入算力服务星辰大海 3.1 运营商 ARPU 承压,发力流量/算力增值服务 - 运营商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放缓,移动 ARPU 承压,急需寻求新业务增量 [48] - 大模型为重要 C 端流量增量,运营商和云厂商开发云终端、创新商业模式,云服务及算力运营需求凸显 [51][52][55] 3.2 公司壁垒:技术嵌入 + 生态卡位,助力华为云和运营商构建云终端 - 协助中国移动与华为云构建云手机基座,云手机提供“云端运行、本地交互”体验,将由移动自上而下推广 [56][58] - 核心壁垒体现在技术深度嵌入、生态位卡位,收益与硬件应用规模挂钩 [62][63] - 针对 B 端市场提供云游戏能力支撑、社媒运营、工作云手机等产品,加入鸿蒙生态可延伸至“泛终端”场景 [66][68] 4 物联网场景运营:AI 端侧流量运营,助力大厂构建 AIoT 生态 4.1 以物联网通信连接为基础,以流量运营为核心商业模式 - 2016 年开启物联网流量运营和解决方案板块,为物联网场景提供综合服务,有超 500 家行业客户,连接数超千万 [73] - 针对 2C/2B/2H 开发不同产品及解决方案,核心商业模式为流量运营,多元渠道布局 [73] - 产品包括物联网流量卡套餐产品、多功能模组和主板产品、蜂助手盒子系列产品、物联网 IOT 解决方案 [74][76][80][84] - 自主研发三网通及流量动态调度技术,将加大研发力度 [86] 4.2 与大厂生态互补,抢占 AIoT 和边缘算网红利 - 与火山引擎合作开发 5G 专网融合产品,推出 P8 - SDWAN 设备,参与“AI 点亮 IT 计划” [87] - 火山引擎提供技术工具及线上销售流量扶持,公司研发硬件并完成场景落地,合作具强互补性和可复制性 [88][89]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5.1 盈利预测假设与业务拆分 - 预计 2025 - 2027 年数字商品综合运营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 28.0%、27.0%、26.0%,毛利率分别为 17.9%、17.4%、16.9% [90] - 预计 2025 - 2027 年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 28.8%、28.2%、27.4%,毛利率分别为 41.0%、42.0%、43.0% [91] - 预计 2025 - 2027 年云终端技术及云算力服务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 122.4%、91.8%、75.7%,毛利率分别为 45.0%、50.0%、54.0% [92] - 预计 2025 - 2027 年技术服务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 20.0%、20.0%、20.0%,毛利率分别为 40.5%、40.0%、40.0% [92]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20.2 亿元、26.3 亿元、34.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1.0%、30.6%、30.1%,毛利率分别为 21.7%、22.4%、23.4% [93] - 预计 2025 - 2027 年销售费用率为 2.5%/2.4%/2.4%,管理费用率为 2.3%/2.3%/2.3%,研发费用率为 3.8%/3.6%/3.4% [94] 5.2 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 - 采用 PE 可比公司估值法,选择梦网科技、彩讯股份、顺网科技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对应 PE 均值高于蜂助手 2025 - 2027 年 PE [95][96]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96]
蜂助手(301382):从运营商虚拟商品代理,到云终端基座构建者
民生证券· 2025-05-13 22: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3][9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从数字商品服务拓展至华为云终端平台搭建、物联网流量运营,第二三曲线有望快速发展 [3]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2.8/4.1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的 PE 倍数为 47x/32x/22x [3] 各部分总结 蜂助手:从数字商品服务拓展至云终端基座搭建者 - 公司业务从数字商品运营拓展至物联网流量运营,再到 AI + 算力运营,2023 年上市 [10] - 2024 年数字商品综合运营服务收入占比 86.6%,物联网流量运营和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占比不到 10%,云终端产品研发和算力运营业务收入占 3% [12][13] - 与运营商合作长期稳定,还发力合作云厂商、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等多下游领域 [16][18] - 股权结构相对集中,罗洪鹏合计控制公司 37.15%的股份,公司实施回购用于员工激励,彰显发展信心 [21][24] 数字商品运营:客户 + 规模优势,作为现金流型基本盘业务稳健增长 - 运营的数字商品涵盖话费、流量、会员权益等,具有高频刚需特点 [25] - 商业模式包括打造供应链、搭建云平台系统、渠道运营,提供聚合、融合、分发运营服务 [26][27] - 顺应移动互联网变革推出创新产品,在供应链整合等方面有先发、规模和品牌优势,拿下多个独家代理权 [29][30] - 2020 - 2024 年营业收入 CAGR 为 32%,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12%,25Q1 公司收入增速 45.46% [38] - 流量价格和业务结构变化致毛利率下滑,规模效应下费用率下降 [43][44] - 业务模式可在地区、客群、产品上拓展,加快目标行业渠道拓展 [47] 云终端运营:和华为及移动合作云手机,切入算力服务星辰大海 - 运营商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放缓,移动 ARPU 承压,急需新业务增量,大模型为 C 端流量增量,云厂商和运营商云服务及算力运营需求凸显 [48][51][55] - 公司协助中国移动与华为云构建云手机基座,云手机提供“云端运行、本地交互”体验,将由移动自上而下推广,移动探索 AI 智能助理应用 [56][58][59] - 核心壁垒是技术深度嵌入、生态位卡位,收益与硬件应用规模挂钩,针对 B 端提供云游戏能力支撑等产品 [62][63][66] - 公司加入鸿蒙生态,未来可延伸至车机、智能家居等“泛终端”场景 [68] 物联网场景运营:AI 端侧流量运营,助力大厂构建 AIoT 生态 - 2016 年开启物联网流量运营和解决方案板块,为物联网场景提供综合服务,有超 500 家行业客户,连接数超千万 [73] - 针对 2C/2B/2H 开发不同产品及解决方案,以通信硬件销售发展连接规模,核心商业模式为流量运营 [73] - 与火山引擎合作开发 5G 专网融合产品,推出 P8 - SDWAN 设备,二者生态互补,有望拉动硬件和流量收入增长 [87][89]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数字商品综合运营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 28.0%、27.0%、26.0%,毛利率分别为 17.9%、17.4%、16.9% [90] - 预计 2025 - 2027 年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 28.8%、28.2%、27.4%,毛利率分别为 41.0%、42.0%、43.0% [91] - 预计 2025 - 2027 年云终端技术及云算力服务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 122.4%、91.8%、75.7%,毛利率分别为 45.0%、50.0%、54.0% [92] - 预计 2025 - 2027 年技术服务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 20.0%、20.0%、20.0%,毛利率分别为 40.5%、40.0%、40.0% [92]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20.2 亿元、26.3 亿元、34.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1.0%、30.6%、30.1%,毛利率分别为 21.7%、22.4%、23.4% [93] - 采用 PE 可比公司估值法,选择梦网科技、彩讯股份、顺网科技作为可比公司,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95][96]
Tuya to Report First Quarter 2025 Financial Results on May 20, 2025 Eastern Time
Prnewswire· 2025-05-13 18:35
公司财务报告发布 - 涂鸦智能将于2025年5月20日美股收盘后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 [1] - 管理层将在美东时间2025年5月20日20:30(香港时间5月21日08:30)举行电话会议讨论财报 [2] 投资者会议安排 - 电话会议需通过指定链接完成在线注册 注册后参会者将获得拨入信息、个人PIN码及确认邮件 [2] - 会议提供在线直播及存档回放 直播入口位于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 [3] 公司业务概况 - 涂鸦智能是全球领先AI云平台服务商 专注于构建AIoT开发者生态并实现万物智能化 [4] - 公司首创AI云平台 集成生成式AI能力 提供PaaS、SaaS及智能设备解决方案 [4] - 平台已激活全球开发者社区 涵盖品牌商、OEM厂商、AI代理及系统集成商等生态伙伴 [4] 投资者联系方式 - 投资者关系可通过公司邮箱或指定代理机构(The Blueshirt Group/HL Strategy)联系 [5]
半导体行业月报:半导体行业25Q1稳健增长,端侧AI助力SoC厂商高速成长
中原证券· 2025-05-13 0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国内半导体行业表现相对较强,25Q1稳健增长,SoC厂商业绩亮眼,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存储器价格环比回升,AI推动行业持续增长,建议关注SoC厂商投资机会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4月半导体行业市场表现情况 - 国内2025年4月半导体行业(中信)上涨0.48%,走势强于沪深300,年初至今上涨4.30%,其中集成电路涨0.51%,分立器件跌0.93%,半导体材料跌2.93%,半导体设备涨2.16%;4月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0.94%,走势弱于纳斯达克100,年初至今下跌15.06% [3][9][14] - 2025年4月A股半导体板块个股上涨家数少于下跌家数,涨幅前十公司有纳芯微(33%)、思瑞浦(32%)等;美股半导体板块同样上涨家数少,涨幅前十有广船国际技术(59%)、Peraso(41%)等 [11][15] 国内半导体行业2025年一季报总结 半导体行业25Q1稳健增长,毛利率同环比持续回升 - 25Q1半导体行业(中信)营收1436.56亿元,同比增12.99%,归母净利润85.54亿元,同比增33.22%,各子板块中集成电路、半导体设备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立器件营收下降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半导体材料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小增 [18][20] - 25Q1半导体行业毛利率为26.14%,同比提升2.80%,环比提升2.11%;净利率为5.58%,同比提升1.34%,环比提升2.51% [20] - 25Q1营收同比增速排名前30的公司中,寒武纪 - U营收增速达4230.22%,芯动联科、思瑞浦等增速也较高 [24] 25Q1 SoC厂商业绩表现亮眼,端侧AI有望助力SoC厂商持续高速成长 -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大模型开源使端侧AI应用门槛降低,AI在多领域落地,边缘、端侧AIoT发展机遇大 [25] - 25Q1国内瑞芯微、炬芯科技等SoC厂商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同比高速增长,端侧AI有望助力其持续高成长 [25][26] 全球半导体月度销售额继续同比增长,存储器月度价格环比持续回升 全球半导体月度销售额继续同比增长 - 2025年3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约559亿美元,同比增18.8%,连续17个月同比增长,环比增1.8%;中国销售额154.1亿美元,同比增7.6%,连续17个月同比增长,环比增2.4% [27][28] - WSTS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达6874亿美元,同比增12.5%,由存储器和逻辑集成电路推动,各地区预计扩张,美洲和亚太两位数增长 [32] - 全球15大芯片厂商24Q4季报显示,9家营收同环比增长,英伟达、三星等因AI需求营收大增,TI、意法半导体等因工业和汽车市场需求不佳营收下降 [37] 消费类需求逐步复苏,预计AI手机及AI PC渗透率将快速提升 - 全球半导体下游消费类需求占比高,智能手机、PC等消费类需求在恢复中 [40][41] - 25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0.2%,达2.969亿台,市场连续六个季度正增长但增速连续三个季度回落;三星、苹果、小米等市场份额位列前五;中国大陆出货量同比增5%,达7090万台,小米市场份额第一 [44][47][49] - 2025年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增37.9%,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同比增43.8% [51] - AI赋能智能手机进入新时代,AI手机可端侧部署大模型实现多模态内容生成等功能,高通、联发科迭代支持端侧AI大模型的SoC芯片,安卓厂商发布AI手机但功能多为基础应用 [56][57][64] - 苹果推出Apple Intelligence,注重隐私安全,优势突出有望引领换机潮;预计2025年AI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至32%,2028年达54%;端侧大模型参数规模增长将推动存储器容量需求提升,AI手机散热和续航方案有望升级 [69][72][75] - 25Q1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9.4%,达6270万台,联想、惠普等厂商排名前五;AI PC是端侧AI重要应用场景,英特尔、AMD等迭代处理器芯片,联想、惠普等发布新品 [84][85][89] 国内部分芯片厂商季度库存水位环比有所提升 - 国内部分芯片厂商25Q1库存水位环比有所提升,库存有望逐步改善 [3] 全球部分晶圆厂产能利用率季度环比有所分化 - 全球部分晶圆厂产能利用率25Q1环比有所分化 [3] DRAM与NAND Flash月度现货价格环比持续回升 - 2025年4月DRAM与NAND Flash月度现货价格环比继续回升,TrendForce预计25H2 NAND Flash价格有望回升 [3] 全球半导体设备季度销售额继续同比增长,预计2025年有望持续增长 - 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24Q4同比增长20%,中国24Q4同比下降2%,2025年3月日本同比增长18.2%,环比增长5%;SEMI预计2025年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同比增长2% [3] 全球硅片季度出货量继续同比增长,预计2025年有望强劲反弹 - 全球硅片出货量25Q1同比增长2.2%,环比下降9%,SEMI预计复苏持续到2025年,25H2有更强劲改善 [3] 行业政策 - 文档未提及相关内容 行业动态 - 文档未提及相关内容 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 估值分析 - 文档未提及相关内容 投资建议 - 人工智能发展,端侧AIoT快速发展,25Q1国内SoC厂商业绩亮眼,AI耳机、眼镜等产品出货量增长,建议关注SoC厂商投资机会 [3][4]
从一季报看半导体行业景气周期
2025-05-12 09: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半导体行业,细分领域包括 SoC 市场、模拟芯片、存储行业、封测业务、代工业务、工业和汽车电子领域、消费电子领域 - **公司**:泰凌微、乐鑫、瑞芯微、恒玄、宇兴、安美瑞普、德固特、新威、矽力杰、思瑞浦、金威、新相微、兆易创新、长电科技、华天科技、江波龙、百维、德明义、华虹、中芯国际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5 年 Q1 半导体板块整体业绩**:整体营收约 1280 亿元,同比增长 0.2%;净利润 79 亿元,同比增长 15.1%,盈利能力修复趋势明显。设备板块营收增长 33.4%,中策板块增长 24%,得益于北创和长电;设计板块业绩分化;模拟板块受价格竞争影响增速有压力;存储模组有涨价预期;制造板块一季度略低于预期 [2] 2. **SoC 市场表现**:2025 年 Q1 营收 73 亿元,同比增长 27%,环比增长 3%;归母净利润 8.4 亿元,同比增长 104%,环比增长 10%,需求热度高涨,多家公司毛利率超 30% [1][3] 3. **SoC 公司业绩好的原因**:可分为可扩展的 SoC AIoT 连接类、AIoT 处理类。连接类公司如恒玄、宇兴、乐鑫等在耳机、手表等领域受国补拉动需求高增;AIoT 处理类公司如瑞芯微受益于汽车电子、工业视觉、新兴应用快速发展 [4][5] 4. **国内模拟芯片厂商业务进展**:自 2022 年下行周期积极迭代产品,工业级芯片占比提升至 50%,车规级芯片营收占比达 40%。2025 年 Q1 库存去化充分,目前库存水平不到一个月,海外关税影响减弱,国产替代意愿增强 [1][7][8] 5. **关税调整对模拟行业的影响**:4 月影响行情,后续豁免,客户国产替代意愿增强,价格稳住,供求关系平衡,各厂商业绩复苏。2025 年 Q1 整体营收同比增长 26%,环比下降 3%,利润同比增长七倍,环比增长 60% [9] 6. **2025 年 Q1 模拟芯片表现突出公司**:安美瑞普、德固特、新威、矽力杰等,思瑞浦单季度扭亏,金威、新相微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 [1][10] 7. **存储行业表现**:2025 年 Q1 表现平淡,预计 Q2 增长,DRAM 与 NAND Flash 合约价格预计上涨 3%-8% [2][12] 8. **值得关注的存储公司**:江波龙、百维、德明义等模组厂商及兆易创新,兆易创新 2025 年 Q1 收入 119 亿,同比增长 17%;归母净利润 2.5 亿,同比增长 15% [13] 9. **立基 DRAM 市场状况及竞争格局**:受海外大厂停产影响短期价格承压,预计 2025 年 Q2 - Q3 完成尾货出清,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15] 10. **定制化存储业务前景**:是兆易创新长期发展方向,有望成为 1500 亿至 2000 亿增量资产,多个高算力需求场景推动需求 [16] 11. **封测和代工业务表现**:封测业务因车载、工控及工业领域算力需求提升业绩较好;代工业务受消费领域疲软及突发事件影响,第一、二季度业绩一般 [17] 12. **工业和汽车电子领域需求**:需求强劲增长,汽车电子环比增长超 20%,BCD、FS、MCU 域控制器等产品需求显著增加 [19] 13. **消费电子领域市场表现**:手机总出货量向下修正,PC 销售平稳,需求量稳定 [20] 14. **封测行业 Q1 表现**:进入传统淡季,但车载工控和算力需求带动消费电子复苏,IC 厂商需求良好,封测企业整体复苏,业绩攀升 [21] 15. **长电科技 Q1 业绩**:营收 93 亿元,同比增长 36%;归母净利润 2 亿元,同比增长 50%,因国外先进封装市场订单增长及收购圣杰半导体并表 [22] 16. **华天科技 Q1 业绩**:营收 36 亿元,同比增长 15%;归母净利润略亏损约 2000 万元,同比下降 132%,亏损因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23] 17. **国内封测龙头企业产能利用率**:3 月长电、通富、华天等产能利用率较去年同期普遍增长 5% - 10%,行业景气度乐观 [24] 18. **二季度半导体板块发展预期**:国内风电龙头厂商订单预计增长,业绩趋势乐观,建议关注存储板块兆易创新、模拟板块思瑞浦和纳芯微 [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在 2025 年 Q1 达到 7000 万台,同比增长 3.3%,其中小米同比增 40% [4] - 无线低延时麦克风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主要品牌大疆、罗德等市占率达 70% - 80%,预计出货量在千万辆以上 [4] - 中国家电出口额同比增 8%,美国家电出货额逐月提升,库存水平下降 [4] - 2025 年第二季度一些 AI 端侧市场新兴应用如 AI 台灯、AI 玩具和 AI 耳机有望发布,单台设备容量预计可能翻倍 [14]
25Q1业绩点评25Q1受汇率影响净利润同比下降,AI算力和汽车业务双轮驱动收入增长
光大证券· 2025-05-11 18: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鸿腾精密25Q1收入同比增长但净利润下滑,25全年智能手机/系统终端产品收入增速指引下调,公司有望受益于AI数据中心需求增长 [1][4] 各业务板块情况 整体业绩 - 25Q1公司实现收入11.03亿美元,同比+14%;净利润624万美元,同比-38%;净利率0.56%,同比-0.49pct,净利润下降受汇率波动影响 [1] - 25全年智能手机收入指引同比下降超15%,系统终端产品收入指引同比持平 [1] 网络与汽车业务 - 25Q1网络基础设施/电动汽车业务收入分别为1.66/2.20亿美元,同比+46%/+89%,预计25Q2网络基础设施和汽车业务收入均保持双位数增长(>15%) [1][2] - 网络基础设施营收增长系AI服务器和平台更新需求增加,新款前端连接器量产爬坡助于增强公司在AI产业链市场地位 [2] - 汽车产品生产主要位于美国和欧洲,公司加速“在地化”降低关税成本,加强与欧盟&美国的Tier - 1和品牌方合作 [2] 声学业务 - 声学产线良率超公司预期,印度新产线有望于2025年内落地,因短期消费者电子产品支出减弱,预计25Q2系统终端产品营收同比降幅超15% [3] 其他消费电子 - 25Q1智能手机营收占总营收17%,业务整体ASP下滑,因低端机型占比提升,25Q1北美大客户16 pro和pro max 2款高端机型销量占比为38%,较24Q1下降7pct [3] - 25Q1电脑及消费电子占总营收18%,预计25Q2智能手机收入同比下降双位数(降幅超15%),电脑及消费电子收入小幅上升(+5%~+15%)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24/292/341百万美元(较上次预测-8%/-10%/-13%),对应5月9日股价2.05港元分别9x/7x/6x PE [4] 财务报表预测 利润表 - 预计2025 - 2027年主营收入分别为5046/5917/7258百万美元,净利润分别为224/292/341百万美元 [5][11] 资产负债表 - 预计2025 - 2027年总资产分别为5871/6294/7088百万美元,总负债分别为3077/3200/3644百万美元 [12] 现金流量表 - 预计2025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694/692/667百万美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00/-199/-201百万美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35/-232/-64百万美元 [14]
瑞芯微: AIoT SoC平台化布局,端侧AI弄潮儿
国盛证券· 2025-05-11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端侧AI大趋势下,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凭借完善产品矩阵,充分受益多个细分领域增长需求,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实现增长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产SoC先行者,布局AIoT市场茁壮成长 - 公司2001年成立,起初在音频领域发展,后切入视频图像处理领域,持续深耕AIoT,构建AIoT SoC系列芯片平台,布局AI算法 [16] - 产品分为智能应用处理器芯片、数模混合芯片和其他芯片,AI应用处理器芯片矩阵基本形成,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19] - 坚持“IP芯片化”策略,迭代核心IP,形成技术优势,采取“雁形方阵”产品布局,旗舰产品带动两翼发展 [21] - 董事长励民为实际控制人,持股超42%,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68.38%,股权结构集中 [23] - 高管行业经验丰富,形成技术研发、财务管理、资本运作协同的复合型高管矩阵 [27] - 2024年公司营收31.4亿元,同比增长47%,归母净利润6亿元,同比增长341%,2025Q1业绩维持增长 [29] - 智能应用处理器芯片为主要营收来源,2024年营收27.7亿元,占比88.4% [31] - 2024年毛利率38%,净利率19%,盈利能力回升,期间费用率稳定,研发费用持续增长 [35][38] 物联网:广阔市场带来海量需求,AI革新孵化新兴场景 - 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可达1.06万亿美元,2025 - 2029年CAGR为10.2%,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41] - 2023年全球AIoT市场价值108亿美元,预计2024 - 2032年CAGR增长25%,AIGC技术推动各行业智能化 [43][44] - 智能座舱大屏化、多屏化趋势明确,多屏配置提高对智能座舱SoC性能要求,公司助力国产主机厂实现一芯多屏方案,预计2025年RK3588M出货量突破百万套 [45][50][51] - 公司在智能座舱、AI声学、AI视觉领域布局,覆盖汽车电子多个领域,营收有望增长 [54][55] - 2024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7848亿元,预计2025年达8500亿元,智能安防份额较高,AI技术渗透提升 [58][61][62] - 公司为智能门锁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产品渗透至智能白电等领域,将受益于物联网智能化趋势 [65][70] - 2025年1 - 2月中国机器人产量159万套,同比增长48%,服务机器人需求增长 [71] - 智能机器人按自主性和场景复杂度划分应用场景,自学习自优化是发展趋势 [73][77] - 2024年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出货2060万台,同比增长11.2%,中国本土厂商占据大部分份额 [77][81] - 公司推出芯片级解决方案,产品赋能各类机器人,RK3588S助力宇树Go2,彰显竞争力 [83][86][88] 边缘计算: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引领千行万业数智化创新 - 边缘计算分为公共共享型和私有网络专用型解决方案,应用场景广泛,但规模化推广存在问题 [90][91] - 2029年全球边缘计算市场规模将达1106亿美元,2024 - 2029年CAGR为13% [93] - IoT产业推动边缘计算发展,中国将成最大物联网市场,边缘计算可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96]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3.1/55.9/69.7亿元,同比增长37.5%/29.7%/24.6%,实现归母净利9.1/12.3/16.3亿元,同比增长52.3%/35.8%/32.3% [3]
大摩:升小米集团-W(01810)目标价至62港元 维持“增持”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5-09 10:54
股价与目标价调整 - 摩根士丹利上调小米集团-W目标价38% 由45港元升至62港元 维持"增持"评级 并预测其股价可能在2030年前突破100港元 [1] - 基准情境下的企业价值估计从2040亿人民币上调至4970亿元人民币 [1] 业务增长预期 - 小米智能手机+AIoT+互联网和电动车业务被视为双重增长引擎 预计2030年总收入规模或超1000亿人民币 净利润超1000亿人民币 [1] - 三大传统业务部门总收入预计从2024年3330亿元人民币增至2027年4510亿元人民币 2030年达6000亿人民币 [2] - 利润预计从2024年334亿元增至2027年410亿元人民币 2030年进一步增至700亿元 [2] 电动车业务预测 - 小米SU7 Ultra推出被视为豪华汽车业务的开端 电动车成功可能加速品牌资产提升 并在高端或奢侈品领域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1] - 2025年电动车销量预测提高至37万辆 2026年提高至75万辆 [2] - 2025年毛利率预测提升至20.7% 2026年提升至22.2% [2] - 2024-2026年累计电动车毛利由481亿人民币增至676亿人民币 [2] 市值与同业对比 - 若实现预期 小米市值将达2.5万亿元人民币 与比亚迪股份、特斯拉和苹果不相上下 [1]
瑞芯微:盈利能力逐季改善,AIoT SoC平台纵深布局-20250508
中邮证券· 2025-05-08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显示业绩增长,2024年营收31.36亿元、同比增46.94%,归母净利润5.95亿元、同比增341.01%;25Q1营收8.85亿元、同比增62.95%,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209.65% [2] - 25Q1业绩亮眼得益于AIoT市场增长,尤其汽车电子、工业视觉、工业检测和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发展,国内AI大模型技术开源为边缘、端侧AIoT带来机遇 [3] - 旗舰芯片RK3588带动AIoT产品线发展,新产品按预期落地丰富产品矩阵,24年以来毛利率逐季改善,25Q1单季度毛利率提至40.95%、同比升6.27个百分点,未来增长潜力值得关注 [4]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42.15/53.11/66.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8/11.54/15.3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82倍、63倍、47倍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72.61元,总股本/流通股本4.19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723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193.19 / 49.38元,资产负债率16.9%,市盈率121.56,第一大股东励民 [8]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136|4215|5311|6692| |增长率(%)|46.94|34.40|26.00|26.00| |EBITDA(百万元)|646.73|778.73|1095.89|1435.6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94.86|878.17|1153.62|1531.90| |增长率(%)|341.01|47.63|31.37|32.79| |EPS(元/股)|1.42|2.10|2.75|3.66| |市盈率(P/E)|121.55|82.34|62.68|47.20| |市净率(P/B)|20.39|15.81|12.62|9.96| |EV/EBITDA|68.15|92.60|63.60|49.31|[11]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财务报表(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主要财务比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3136|4215|5311|6692|营业收入增长率|46.9%|34.4%|26.0%|26.0%| |营业成本|1957|2566|3207|4008|营业利润增长率|638.3%|42.3%|31.4%|32.8%| |税金及附加|12|13|16|20|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341.0%|47.6%|31.4%|32.8%| |销售费用|64|84|101|120|毛利率|37.6%|39.1%|39.6%|40.1%| |管理费用|102|126|149|174|净利率|19.0%|20.8%|21.7%|22.9%| |研发费用|564|717|850|1071|ROE|16.8%|19.2%|20.1%|21.1%| |财务费用|-61|-61|-24|-50|ROIC|13.7%|17.8%|19.6%|20.3%| |资产减值损失|-25|-10|-8|-6|资产负债率|16.9%|17.4%|15.1%|16.5%| |营业利润|611|869|1142|1517|流动比率|5.45|5.39|6.36|5.85| |营业外收入|1|0|0|0|应收账款周转率|10.80|8.68|9.02|9.15| |营业外支出|1|0|0|0|存货周转率|1.92|1.41|1.46|1.50| |利润总额|612|869|1142|1517|总资产周转率|0.81|0.86|0.86|0.87| |所得税|17|-9|-11|-15|每股收益(元)|1.42|2.10|2.75|3.66| |净利润|595|878|1154|1532|每股净资产(元)|8.46|10.92|13.67|17.33| |归母净利润|595|878|1154|1532|PE|121.55|82.34|62.68|47.20| |每股收益(元)|1.42|2.10|2.75|3.66|PB|20.39|15.81|12.62|9.96| |货币资金|2072|237|2653|1558| | | | | | |交易性金融资产|393|993|1293|1593| | | | |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287|685|493|970| | | | | | |预付款项|28|51|55|71| | | | | | |存货|784|2850|1554|3786| | | | | | |流动资产合计|3619|4899|6112|8071| | | | | | |固定资产|37|39|42|45| | | | | | |在建工程|0|0|0|0| | | | | | |无形资产|92|80|66|49| | | | | | |非流动资产合计|647|640|633|624| | | | | | |资产总计|4266|5539|6745|8695| | | | | | |短期借款|0|0|0|0| | | | |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362|611|583|898| | | | | | |其他流动负债|302|298|378|481| | | | | | |流动负债合计|664|909|961|1380| | | | | | |其他|56|56|56|56| | | | | | |非流动负债合计|56|56|56|56| | | | | | |负债合计|720|965|1017|1436| | | | | | |股本|419|419|419|419| | | | | | |资本公积金|1550|1550|1550|1550| | | | | | |未分配利润|1375|2272|3252|4555| | | | | | |少数股东权益|0|0|0|0| | | | | | |其他|202|334|507|736| | | | | | |所有者权益合计|3546|4574|5728|7260| | | | |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4266|5539|6745|8695| | | | | |[14]
瑞芯微(603893):盈利能力逐季改善,AIoTSoC平台纵深布局
中邮证券· 2025-05-08 18: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瑞芯微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1.36亿元,同比增长46.94%;归母净利润5.95亿元,同比增长341.01%;25Q1单季实现营业收入8.85亿元,同比增长62.95%;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209.65% [2] - 25Q1业绩亮眼得益于AIoT市场增长,尤其在汽车电子、工业视觉、工业检测及各类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快速增长;国内AI大模型技术开源化带来边缘、端侧AIoT发展机遇 [3] - 旗舰芯片RK3588超速增长带动AIoT各产品线发展,重要新产品按预期落地丰富产品矩阵;24年以来毛利率逐季改善,25Q1单季度毛利率提升至40.95%,同比提升6.27个百分点 [4]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42.15/53.11/66.9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8/11.54/15.3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82倍、63倍、47倍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36亿元,同比增长46.94%;归母净利润5.95亿元,同比增长341.01%;25Q1单季实现营业收入8.85亿元,同比增长62.95%;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209.65% [2]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AIoT驱动业绩高增长,汽车电子、机器人等领域高速增长;国内AI大模型技术开源化带来边缘、端侧AIoT发展机遇 [3] 各业务领域表现 - 汽车电子方面,智能座舱RK3588M已量产车型十余款,超二十余款定点项目同步推进;车载AI音频处理器平台RK2118M成为众多厂商首选芯片平台,2024年获超20个定点项目;RK3358M成功导入汽车头部客户;车载视觉领域RV系列芯片销量持续提升 [3] - 机器人领域,公司深耕多年,产品涵盖多个系列,能实现人机交互等功能,旗舰芯片RK3588等已应用于多家知名机器人客户产品中 [3] 产品优势与盈利能力 - 旗舰芯片RK3588带动AIoT各产品线发展,重要新产品按预期落地丰富产品矩阵;24年以来毛利率逐季改善,25Q1单季度毛利率提升至40.95%,同比提升6.27个百分点 [4]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42.15/53.11/66.9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8/11.54/15.3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82倍、63倍、47倍,维持“买入”评级 [5]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136|4215|5311|6692| |增长率(%)|46.94|34.40|26.00|26.00| |EBITDA(百万元)|646.73|778.73|1095.89|1435.6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94.86|878.17|1153.62|1531.90| |增长率(%)|341.01|47.63|31.37|32.79| |EPS(元/股)|1.42|2.10|2.75|3.66| |市盈率(P/E)|121.55|82.34|62.68|47.20| |市净率(P/B)|20.39|15.81|12.62|9.96| |EV/EBITDA|68.15|92.60|63.60|49.31|[11]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财务报表(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主要财务比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3136|4215|5311|6692|营业收入增长率|46.9%|34.4%|26.0%|26.0%| |营业成本|1957|2566|3207|4008|营业利润增长率|638.3%|42.3%|31.4%|32.8%| |税金及附加|12|13|16|20|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341.0%|47.6%|31.4%|32.8%| |销售费用|64|84|101|120|毛利率|37.6%|39.1%|39.6%|40.1%| |管理费用|102|126|149|174|净利率|19.0%|20.8%|21.7%|22.9%| |研发费用|564|717|850|1071|ROE|16.8%|19.2%|20.1%|21.1%| |财务费用|-61|-61|-24|-50|ROIC|13.7%|17.8%|19.6%|20.3%| |资产减值损失|-25|-10|-8|-6|资产负债率|16.9%|17.4%|15.1%|16.5%| |营业利润|611|869|1142|1517|流动比率|5.45|5.39|6.36|5.85| |营业外收入|1|0|0|0|应收账款周转率|10.80|8.68|9.02|9.15| |营业外支出|1|0|0|0|存货周转率|1.92|1.41|1.46|1.50| |利润总额|612|869|1142|1517|总资产周转率|0.81|0.86|0.86|0.87| |所得税|17|-9|-11|-15|每股收益(元)|1.42|2.10|2.75|3.66| |净利润|595|878|1154|1532|每股净资产(元)|8.46|10.92|13.67|17.33| |归母净利润|595|878|1154|1532|PE|121.55|82.34|62.68|47.20| |每股收益(元)|1.42|2.10|2.75|3.66|PB|20.39|15.81|12.62|9.9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