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

搜索文档
OpenAI“去微软化”加速:最新引入谷歌(GOOGL.US)构建混合云生态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17 11:40
OpenAI云计算供应商多元化 - OpenAI宣布将使用谷歌云平台运行ChatGPT及其API 同时保留微软、CoreWeave和甲骨文的云资源合作[1] - 公司业务需求快速增长导致计算资源紧缺 最初完全依赖微软 现需扩充供应商以满足需求[1] - 谷歌云获得重要客户 其基础设施将在美、日、荷、挪、英五国支持OpenAI服务[1] 云计算行业竞争格局 - 谷歌云业务规模小于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 此次合作有助于提升市场份额[1] - 谷歌已与Anthropic达成云合作 该公司由前OpenAI高管创立[1] - 甲骨文去年与微软合作 将Azure AI扩展至其云基础设施以支持OpenAI[2] 重大商业合作动态 - CoreWeave与OpenAI签订5年云服务协议 价值近120亿美元[2] - 微软调整合作模式 保留API独家使用权 但不再作为OpenAI唯一云供应商[2] - OpenAI面临英伟达GPU产能限制 影响其大型语言模型运行[2] 企业竞争关系演变 - 微软去年将OpenAI列为竞争对手 双方均提供AI工具和企业订阅服务[1] - 供应商多元化反映OpenAI减少对单一云服务商的依赖[1][2]
Wedbush:AI云计算支出带来增长浪潮 美股科技股将迎来强劲二季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11:38
科技行业盈利展望 - 预计科技行业第二季度盈利表现将十分强劲 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支出是主要推动力 [1] - 推荐五大科技股:英伟达 Meta 微软 Palantir 特斯拉 认为这些公司将在下半年表现强劲 [1] - 人工智能革命正在半导体 软件 企业和消费者领域加速发展 市场低估了未来由AI驱动的增长态势 [1] 人工智能投资趋势 - 未来三年企业和政府在AI技术及应用方面的支出预计达2万亿美元 将带来显著增长浪潮 [1] - 每投入1美元用于英伟达产品 整个技术生态系统其他部分将获得8至10美元回报 [3] - 2025年是生成式AI发展的转折点 企业正从概念阶段过渡到规模化应用 [2] 科技股市场前景 - 科技股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迎来新一轮大幅上涨 由当前处于"科技时代黄金时期"的领先企业引领 [2] - 软件和芯片引领的技术变革将在2025年及以后发挥重要作用 推动科技牛市和AI革命深化 [2] - 英伟达恢复向中国销售H20芯片被视为科技行业重要的战略利好因素 [2] 工业革命与技术巨头 - 第四次工业革命由英伟达 微软 Palantir Meta Alphabet 亚马逊等大型科技巨头引领 [2] - 科技公司已成功应对关税和地缘政治挑战 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2] - 预计贸易政策不会对大型科技公司和AI革命现状产生重大影响 [2]
中加基金董事长变更;英大基金撤销监事会
搜狐财经· 2025-07-17 09:48
基金公司人事变动 - 中加基金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变更为杨琳,原董事长夏远洋因工作安排离任 杨琳曾任职于财务公司、信托公司及证券公司 [1] - 明亚基金总经理变更为王靖,原总经理丁玥及副总经理屠建宗因个人原因离任 [2] - 英大基金撤销监事会及监事职位,成为公募行业首家取消监事会的基金公司 董事会风险管理与审计委员会将接管监事会职能 [3] 基金经理动态 - 富国创新科技混合基金经理李元博因工作安排离任 新增基金经理罗擎 罗擎拥有8年证券从业经验 曾任职于Kudelabs、海通证券、招商银行及东财基金 [4] ETF市场表现 - 7月16日市场震荡调整 三大指数小幅下跌 医药股逆势大涨 机器人概念股走强 PCB概念股调整 [5] - 港股相关ETF表现突出 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涨2.28% 科创综指ETF嘉实(589300)涨2.16% 港股通医疗ETF富国(159506)涨2.10% [6][7] - 标普生物科技ETF(159502)跌2.34% 国投金融地产ETF(159933)跌2.13% 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跌2.06% [8] 互联网行业投资机会 - 中国互联网行业处于数字化转型深化期 AI、云计算、智能汽车驱动增长 腾讯云AI收入同比快速提升 阿里通义大模型落地电商与制造领域 小米智能汽车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消费复苏与全球化布局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建议关注中概互联ETF [9]
进一步摆脱对微软依赖,OpenAI将谷歌列为云合作伙伴
华尔街见闻· 2025-07-17 08:45
核心观点 - OpenAI正式将谷歌云纳入供应商名单 标志着其多元化计算资源供应战略取得重要进展 进一步降低对微软的依赖 [1] - 该合作于2024年5月敲定 此前双方进行了数月谈判 谷歌云将在美国、日本、荷兰等地区为ChatGPT提供支持 [1][2] - 这一安排有助于满足OpenAI快速增长的计算需求 同时为谷歌云带来重大业务利好 增强其与AWS和Azure的竞争力 [1] 供应商多元化战略 - 除谷歌云外 公司现有供应商还包括微软、甲骨文和CoreWeave 多元化策略旨在提升议价能力并降低供应链风险 [1] - 2024年早期已启动多项重大合作:与软银/甲骨文推进5000亿美元Stargate项目 与CoreWeave签署5年120亿美元云服务协议 [2] - 微软从独家供应商调整为优先供应商 今年1月协议变更后为OpenAI引入其他供应商扫清障碍 [2][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AI大模型训练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正重塑云计算行业竞争格局 各云服务商积极争夺头部AI公司客户 [1] - 谷歌云获得OpenAI客户具有战略意义 是其对抗AWS和Azure的关键胜利 [2] - 微软虽调整与OpenAI关系 但仍保留对其编程接口的独家供应权 双方在AI工具和企业服务市场存在竞争 [3] 计算资源需求 - OpenAI公开表示面临计算能力短缺 联合创始人4月发文紧急寻求10万块GPU的即时供应 [3] - 甲骨文去年已参与合作 将微软Azure AI平台扩展至其云基础设施 为OpenAI补充计算资源 [3] - 大语言模型规模持续扩大 导致行业对英伟达GPU等高端硬件的需求激增 [3]
早报 | 黄杨某甜天价耳环为仿品;山姆称会员意见已纳入考量;警方通报3名高中生赴西双版纳后失联;特朗普:暂时没打算解雇美联储主席
虎嗅APP· 2025-07-17 08:37
热点追踪 - 黄杨某甜佩戴的"天价耳环"经检测为玻璃材质,系仿制某大牌饰品 [2] - 湖北黄冈3名高中生赴西双版纳后失联,警方初步调查显示其位置在境外 [3] - 聊城市人民医院拟聘用菲律宾永恒大学博士引质疑,当地卫健委称招聘流程合规 [5] - 奈雪的茶"瘦瘦瓶"宣传文案被指误导消费者,商家澄清"瘦瘦"仅指瓶身设计 [6] 科技与AI动态 -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与雷军频繁讨论AI,并赞赏小米SU7 Ultra车型 [7] - AMD将重启对华AI芯片MI308出口,此前因管制损失8亿美元 [15][16] - OpenAI宣布采用谷歌云服务支持ChatGPT,扩大云服务供应商范围 [17][18] 大公司动向 - 美团王莆中称饿了么累计亏损超1500亿,后者未回应 [19][20] - 钟薛高被申请破产审查,存在资不抵债问题 [21] - 京东外卖取消"超时20分钟免单",改为"准时保"赔付优惠券 [9] 零售与消费 - 山姆回应会员对品牌"改头换面"进驻的质疑,称将调整选品策略 [10][11] 国际事件 - 美国对巴西发起"301调查",涉及数字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 [24]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提名新国防部长,要求提升国产武器使用比例至50% [25]
刘阳:协同破局“内卷式”竞争
经济日报· 2025-07-17 08:08
行业竞争现状 - 企业间竞相压价、人才争夺白热化、产品同质化泛滥导致行业利润下降和创新乏力 [1] - 内卷式竞争表现为价格、市场份额、人才等无序低水平竞争 [1] - 市场信号失真导致企业判断失误,例如人工智能概念火爆时90%的初创企业缺乏核心技术 [1] - 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导致企业倾向于抄袭而非创新 [1] 破解内卷的关键路径 - 推动竞争逻辑从零和博弈转向价值创新,通过技术突破、业态融合和制度创新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1] - 需从制度机制、产业布局、市场监管、企业引导等方面协同发力 [1] 制度机制优化 - 建立创新导向的考核体系,提高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指标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 [2] - 江苏省试点"质量GDP"考核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3年增长40% [2] - 浙江省"创新飞地"政策带动省内传统产业重复投资下降18% [2] -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官员改革创新 [2] 产业布局调整 - 构建错位竞争新格局,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建立全国性产业投资大数据平台 [2] - 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大数据系统精准识别光伏行业投资过热信号 [2] - 推动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格局 [2] 市场监管强化 -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缩短侵权案件处理周期 [2] - 提高侵权成本并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培训和服务 [2] 企业行为规范 - 引导企业聚焦核心竞争力,推动转型升级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3] - 政府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3] - 加强行业自律推动企业建立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的生态 [3]
基金二季报藏大招:AI、核聚变被狂买,北交所火了
华夏时报· 2025-07-16 16:07
基金规模增长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基金规模从一季度末的0.36亿元猛增至二季度末的11.32亿元,增幅超30倍 [1] - 长城景气成长混合基金规模从一季度末0.7亿元增至二季度末3.2亿元 [2] -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基金规模从一季度末1万元回升至二季度末1.45亿元 [2]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基金总规模从一季度末不足8000万份跃升至超9亿份,增幅超10倍 [2] - 中欧信息科技混合基金期末总份额超10亿份,较一季度末约1.1亿份增长超8倍 [2] - 中欧科创主题混合基金规模超18亿份,增幅超100% [2] 基金经理操作策略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权益仓位从72.48%升至75.89%,重点加码创新药板块 [3] - 同泰远见混合权益仓位从78.65%提升至85.74%,前十大重仓股均为北交所上市公司 [3] - 永赢科技智选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换新,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等AI算力相关公司 [3] - 永赢医药健康大幅调整持仓,前十大重仓股聚焦创新药企如舒泰神、热景生物等 [3]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和中欧信息科技混合重新加仓新易盛至前十大重仓股 [4] 重点布局领域 - 人工智能算力领域受关注,光通信、PCB等中国厂商有望持续分享全球AI发展红利 [5] - 创新药产业迎来价值重估,国内企业凭借临床数据和产品出海能力有望持续走强 [6] - 可控核聚变产业链受战略押注,旭光电子、国光电气等标的成为重点持仓 [6] - 北交所成为新基金建仓热土,东方阿尔法科技优选混合前十大重仓股全面聚焦北交所公司 [7]
阿里巴巴25一季报交流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涉及阿里巴巴集团及其旗下各业务分支,包括Taotian集团、Aliyun(阿里云)、AIDC、Caimiao、本地生活集团、DME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财务表现** - 本季度集团整体收入增长10%,整体EBITDA增长36%,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298亿元,增长22%,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12亿元,增加11亿元,经营现金流275亿元,增长18%,自由现金流37亿元,下降76% [2][7] - Taotian集团收入101.4亿元,增长9%,客户管理收入增长12%,调整后EBITDA增长8%;AIDC收入增长22%至336亿元,调整后EBITDA亏损收窄;阿里云收入增长18%,外部商业化收入增长17%,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增长;Caimiao收入下降12%,EBITDA增长55%;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增长10%,调整后EBITDA亏损持续收窄;DME收入增长12%至56亿元,调整后EBITDA扭亏为盈 [8][9][10][11] 2. **业务发展** - **阿里云**:受益于AI需求,季度收入增长18%,全年收入两位数增长,未来业务收入将随AI驱动继续增加;4月发布开源QIANWEN 3模型,截至4月底,AliQIANWEN开放超200个模型,全球下载超3亿次,基于QIANWEN的扩展模型超10万个;AI产品在更多行业应用,巩固其在云AI领域领先地位 [3][5] - **电商业务**:坚持用户优先,投资用户增长和体验提升,Taotian集团新买家增长强劲,88VIP会员数超5000万;继续投资改善商家经营环境,支持优质商家;电商领域应用AI可改善用户体验、提升员工和商家工作效率、创造新交互方式 [4][17][18] - **即时购物投资**:与LMR投资100亿美元发展预电商业务,阿里在该市场有多年布局,有用户基础、成熟商业模式和物流系统等优势,短期投资重点是发展新用户,初期试验结果超预期,长期可提升淘宝活跃度和用户规模,升级商业模式 [28][30][31] 3. **战略规划** - 坚持用户优先和AI驱动战略,加大AI基础设施和技术研发投资,保持技术全球竞争力,转化为业务增长动力 [2] - 优化业务组合,退出非核心资产,预计Darunfan和Yintai销售可产生最高26亿美元现金收入,聚焦核心业务,投资关键增长领域 [6] - 持续提升运营效率,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和地缘政治变化,各业务分支EBITDA改善推动集团整体增长,亏损业务逐步扭亏为盈 [6] 4. **未来展望** - 阿里云收入未来几个季度将显著增长,因越来越多公司因AI使用云服务,从传统CPU计算转向AI计算 [16][17] - 电商业务中期目标是稳定市场份额,将通过提升用户体验、优化商业模式、尝试更多商业化产品和模式来提高商业化率 [21][22] - 未来几个季度TTG的EBITDA将随竞争动态波动,因处于投资阶段,投资即时购物等业务会有影响,但也会带来用户增长等收益 [38][3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云服务方面,很多原本离线处理业务的企业因应用AI有动力迁移到云,迁移后可能通过在开源模型上进行后训练满足企业需求,阿里云可通过布局或租赁GPU服务等满足这些需求 [14][15][16] 2. 关于AI模型,3B或更小规模模型多应用于客户手机、玩具或智能设备,对云业务影响有限,但使用QIANWEN模型的客户常需云模型配合;32G以上模型虽可在消费级显卡运行,但大规模应用放于云更具弹性和价格优势,边缘模型与云大参数模型互补,增加客户对阿里云产品依赖 [25][27] 3. 618活动方面,今年活动安排和预售节奏可能有变化,目前主要目标是做好业务,未刻意将新业务与电商业务整合,活动结果下次财报会议汇报;短期关注即时零售与618活动协同情况 [32][33][34] 4. CMR增长主要因去年9月开始收取的1600元软件服务费和全职推在广告收入中的渗透,新财年这两个因素仍将推动增长,软件服务费优惠政策将逐步收回,全职推渗透将增加新商家使用,带来增量广告收入 [36][37]
行业ETF风向标丨互联网龙头持续反弹,中概互联网ETF半日成交达2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6 13:36
中概互联网ETF市场表现 - 中概互联网相关ETF半日涨幅显著,4只ETF涨幅超2%,其中中概互联网ETF(513050)半日成交23.23亿元[1] - 中概互联网ETF(159607)涨幅2.46%,现价1.084元;中概互联ETF(159605)涨幅2.26%,现价1.087元,规模42.56亿份,半日成交4.78亿元[2] - 中概互联网ETF(513050)涨幅2.38%,现价1.42元,规模249.68亿份,半日成交23.23亿元[5] - 中概互联ETF(513220)涨幅2.1%,现价1.264元,规模2.27亿份,半日成交9114.04万元[7]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中国互联网行业处于数字化转型深化期,AI、云计算、智能汽车等新技术驱动增长,如腾讯云AI收入同比快速增长,阿里通义大模型落地电商与制造领域,小米智能汽车成为新增长点[2] - 消费复苏和全球化布局进一步打开行业市场空间[2] 指数构成与权重股 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指数 - 选取30家海外上市中国互联网企业,反映知名企业投资机会[3] - 权重股:腾讯控股(14.99%)、阿里巴巴-W(14.04%)、小米集团-W(12.58%)、美团-W(8.93%)、拼多多(8.28%)[4] 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 - 选取50只海外上市中国互联网公司证券,反映整体表现[5] - 权重股:腾讯控股(30.26%)、阿里巴巴-W(20.57%)、小米集团-W(10.58%)、美团-W(7.51%)、拼多多(6.96%)[6] 中证全球中国互联网指数 - 聚焦全球上市中国互联网龙头公司,体现"强者恒强"趋势,成份股集中度高且基本面良好[7] - 权重股:腾讯控股(14.95%)、小米集团-W(14.02%)、阿里巴巴-W(14.00%)、美团-W(9.95%)、拼多多(9.23%)[8]
英伟达H20恢复销售事件点评:Q2国产云维持高增速,H20出货预计带动国内云厂Capex上升
国信证券· 2025-07-16 13: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英伟达H20恢复销售带动库存出清与国内资本开支增长,后续特供GPU顺利则资本开支持续积极 [3] - 二季度国内云维持高增速,客户方案落地后下半年预计加速增长,H20恢复供应带动云厂资本开支上升,利好下游需求 [3] - 二季度模型层进一步向头部集中,国内科技厂商加速追赶海外先进水平,算力供应恢复推动模型层迭代 [3] 各部分总结 AI芯片算力层 - 英伟达H20依托CUDA生态壁垒是国内AI开发者首要选择,其“性能阉割”但保留推理优势,满足出口管制同时维持市场份额 [5] - 英伟达一季报库存减记和采购义务损失45亿美元,对应H20库存收入预计达百亿美元量级,恢复采购将带动云厂囤货和资本开支增长 [3][6] - 后续中国特供版GPU预计基于BLACKWELL架构,若进展顺利国内四季度资本开支将持续积极,此前推出的B30有性能缺陷,新特供版将改善 [6] 国内云厂商 - 二季度国内云厂商AI客户数小幅下降但场景渗透率提升,预计维持高增速,业务场景跑通后下半年将加速增长,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有不同增速表现 [3][9] - 二季度国产卡买租占比提升,但受良品率和交付能力限制无法满足算力需求,云厂消耗库存卡,资本开支受H20断供影响二季度环比平稳 [3][9][10] - H20恢复供应和英伟达B系列特供芯片供应,将推动云厂需求增速出现季度性向上拐点,预计三季度恢复H20采购,四季度制定采购预算 [10] AI模型层 - 阿里聚焦通用高性能开源模型,4 - 6月开源Qwen3等多个模型,打造AI生态与工具链 [3][13][14] - 字节跳动进行模型升级与功能拓展,4 - 6月发布豆包系列模型等,覆盖多创作场景 [3][15] - 腾讯实现多领域模型创新与开源,4 - 6月上线“元宝”等,提升应用体验 [3][16] - 百度在基座模型与开发工具创新,4 - 6月发布文心大模型4.5Turbo等,推动技术落地 [3][17] - DeepSeek 5月发布DeepSeekR1 - 0528,提升思维深度与推理能力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