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公募基金3年累计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0%以上的平均占比为15%左右
格隆汇APP· 2025-05-08 14:48
政策核心内容 - 通过长期考核、收益率与基金管理费率挂钩等机制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1] - 要求设置清晰有效的业绩比较基准,提高长期考核权重,增强基金投资行为的稳定性 [1] - 强调提升服务投资者的能力,包括信息披露透明度提升、直销平台建设、促进投顾业务发展等 [1] - 突出发展壮大权益类基金 [1] - 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 [1] - 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 [1] 公募基金超额收益统计 - 2017年至2025年4月底期间,所有公募基金3年累计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0%以上的平均占比为15%左右 [2] - 2024年底时该比例一度提升至34%,但在2020年、2021年等市场环境中该比例不到4% [2] - 主动权益基金3年累计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0%以上的平均占比为26% [4] - 2020年、2021年主动权益基金跑输基准10%以上的比例不到5%,2024年底该比例高达64% [4] 机构观点 - 主动权益公募基金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偏离相对较大,超额收益波动较大 [7] - 《方案》从顶层设计角度改变过往基金行业规模和盈利导向,树立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 [7] - 《方案》针对过往公募基金行业发展问题提出对策,标志业务模式将发生变化 [7] - 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将逐步深入,公募基金行业的人民性会得到进一步落实 [7]
中信保诚基金权益团队“最后火种”遭调整!业绩优异难敌派系之争
搜狐财经· 2025-05-08 13:04
人事变动与投研团队现状 - 中信保诚基金发布人事调整公告,基金经理吴一静卸任中信保诚弘远混合、中信保诚深度价值混合(LOF)两只产品的管理职务,同时增聘吴昊为中信保诚丰裕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经理 [2] - 吴一静是中信保诚权益团队中唯一实现正收益的新生代基金经理,其逐步淡出暴露公司投研人才培养机制的乏力和管理层人才任用战略矛盾 [2] - 吴一静管理的两只权益类产品任职总回报分别为9.6%和11.83%,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均位居前20% [5][6] - 在中信保诚基金经理任职年限5年以下的团队中,吴一静是唯一实现任职年化回报为正收益的基金经理,其他新生代基金经理产品任职总回报均为负值 [7][8] 基金经理业绩与职权调整 - 吴一静2024年7月接任偏债混合型产品中信保诚丰裕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与其权益投资领域存在明显错配,任职期间产品回报率仅为2.15%,落后业绩比较基准4.38个百分点 [9] - 中信保诚基金今年以来持续经历基金经理团队调整,包括资深量化基金经理提云涛清仓式卸任和副总经理刘业伟辞职 [9] - 固收部副总监郑义萨管理的中信保诚优质纯债债券基金年化回报仅为1.72%,同类排名垫底,但其管理规模迅速攀升至114.58亿元并在入职半年后晋升 [10][11] 公司战略与业务结构 - 郑义萨的升迁路径揭示中信保诚存在"派系逻辑"用人机制,其与现任总经理董元星曾在华泰柏瑞共事,后者转投中信保诚后郑义萨随即追随 [12] - 在董元星战略主导下,中信保诚固收业务通过"熟人网络"快速扩张,权益产品占比从30.76%大幅下滑至13.15%,业务结构失衡态势明显 [13][14] - 公募基金行业进入精细化竞争新阶段,中信保诚若持续"派系优先"用人策略,固收业务规模泡沫可能破灭,权益投资人才断层风险将累积 [16]
证监会重磅发布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搜狐财经· 2025-05-08 12:06
配套推出 25 条监管举措,包括修订《证券投资基金法》提升违法成本、建立基金公司高管薪酬追索扣回机制、严管股权代持等。吴清透露,证监会将建立 逆周期调节机制,动态调整产品注册节奏,并强化对主题基金风格漂移的监管。数据显示,2024 年全行业共查处风格漂移违规案例 32 起,涉及管理规模超 500 亿元。 据测算,若浮动费率全面实施,预计每年可降低投资者成本约 150 亿元。同时,长周期考核机制将推动行业平均换手率下降 20%,三年期以上基金业绩波 动率预计收窄 15%。改革将分三阶段推进:2025 年完成制度框架搭建,2026 年实现重点领域突破,2027 年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改革直指短期化行为,要求基金公司将三年以上中长期业绩考核权重提升至 80%,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 80%。同时将投资者盈亏占 比、业绩基准对比等指标纳入监管分类评价体系,占 "服务投资者能力" 评分权重超 80%。吴清指出,此举旨在引导行业摒弃 "季度排名论英雄" 的旧有生 态,强化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的信义义务。 为发挥公募基金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方案明确将权益类基金相关指标在监管分类评价中的权重显著提升,并 ...
支持稳市场稳预期,中央出台新政策
东吴证券· 2025-05-08 12:05
资本市场新闻 - 2025年5月7日上午9时国新办举行发布会,央行等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情况,央行将推出10项政策,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约1万亿流动性等[1][6]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举措,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8][10]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涨0.80%,北证50指数跌0.46%,沪深300指数涨0.61%,创业板指数涨0.51%,科创50指数涨0.36%[12] - 截至2025年5月7日,北证A股成分股265个,公司平均市值29.15亿,当日板块成交额369.75亿,较上一交易日涨29.90%[12][13] - 北交所152家公司上涨,成交额369.7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涨85.11亿元,锦好医疗、通易航天、一致魔芋涨幅居前,春光药装、卓兆点胶、旺成科技跌幅居前[14] 其他信息 - 公司公告暂无[24] - 今日新股暂无[25] - 风险提示包括个股盈利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1][25]
南方基金杨小松:积极探索浮动费率机制,共筑管理人与投资者共生共荣新生态
新浪基金· 2025-05-08 12:02
专题: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作者:南方基金总经理 杨小松 2025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聚焦 行业存在的痛点、堵点问题,提出了25条举措,为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锚定方向。行动方案的 推出,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优化结构的重要举措,不仅将督促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 本源,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还将更加突出投资者最佳利益导向,进一步提升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 精准施策,浮动费率机制成高质量发展核心抓手 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用优化的费率模式激励基金管理人提升投资能力和业绩,强化利益共担机制,重新 定义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关系,并有望为行业带来以下正面导向: 一是强调长期投资,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对于持有一定期限以上的投资者通过费率优化设计来让利投 资者,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降低非理性操作,提升盈利体验。二是强调扶优限劣,以提升投资者获得 感为核心。根据投资者实际盈亏情况来对应收取不同费率,真正践行以投资者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三是 强调超额收益,考验专业化投研能力。管理费与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挂钩,引导基金管理人 ...
深度解读来了!基金公司热议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增加发行浮动管理费率主动权益基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12:01
对于方案的发布,基金公司也纷纷展开热议,多家管理人针对费率机制革新、优化主动权益收费模式, 壮大权益类基金、提升市场活力,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解读。也有基金公司表 示,下一步将根据相关要求,增加发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率主动权益基金,进一步强化业 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探索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机制,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5月7日,证监会正式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完善行 业考核评价制度、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等举措,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揽子政策 措施,也为公募基金的后续工作指明了方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行动方案提出的25条举措中,对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机制的探索受到基 金管理人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5月7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聚焦投资者 回报与行业长期发展,落实新"国九条"要求,提出25条举措,标志着公募基金进入以回报为导向、高质 量转型的新阶段。 与国际成熟市场类似,目前我国主动权益类基金主要采用固定费率模式,按基金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收 取管理费。2023年 ...
非银金融行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点评:重权益、推指数、降费率、优考核
国信证券· 2025-05-08 11: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方案》着重推动公募基金产品、机构高质量发展,权益类基金产品地位将持续提升,产品将迎创新及分化发展,行业格局将优化,高质量发展趋势更清晰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方案》简介 - 《方案》从公募基金产品和机构两方面,针对行业问题提出举措,产品层面突出重权益、指数化、降费率,公司层面突出改革绩效考核、强化薪酬管理、优化行业格局、加强监管引导 [4] 基金产品 - 产品创新力度加强,品种间发展趋势分化,权益基金地位持续提升,利于解决公募基金功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 [7] - 公募基金是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核心工具与渠道之一,2023 年保险机构和企业年金日均持仓同比增幅明显,分别达 102%和 46% [7] - 我国公募基金发展结构偏重债券型和货币型,股票型规模相对较小,被动股基是重点发展方向,行业主题类、风格策略类指数基金料将快速发展 [10] - 《方案》注重对主动股基优胜劣汰管理,短期主动股基创收能力或减弱、规模可能收缩,长期利于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一致,优秀产品脱颖而出 [13] 基金机构 - 《方案》引导公募基金发行权益类产品,ETF 是权益指数基金主要品种,各家基金公司 ETF 发展侧重点不同 [16] - 股票 ETF 内部,各家管理人发展方向有差异,管理费率方面,偏向主动权益基金的管理人平均管理费率较高 [19][22]
中国证监会25条举措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长江商报· 2025-05-08 11:24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李璟 公募业迎来重大改革。 《方案》既涉及公募基金行业机构内部产品设计、投资运作、市场推广等方面制度机制的改革调 整,也涉及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等方面制度机制的优化完善。据悉,文件中涉及的改革举措,需要20余 件配套法规细化落地,证监会已逐一制定各项政策举措的落实时间表,后续将把握好改革推进节奏,成 熟一项推出一项。 同时,督促基金公司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相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 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 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强化跟投要求,在现有20%、30%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基金公司高管、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基金经理对本公司管理基金产品的跟投比例,并对现 行1年的跟投锁定期适当予以延长,以更好实现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 奔腾新闻记者了解到,《方案》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公募基金行业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增强 公募基金投资行为的稳定性,提升公募基金服务投资者的能力,发展壮大权益类公募基金,进而更好发 挥行业功能。 责编:ZB 具体来看,《方案》优化了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 ...
公募重磅改革方案落地!权威解读来了!
天天基金网· 2025-05-08 11:15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 改革收费模式与利益绑定机制 - 优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机制,根据持有期和年化收益率分档收取管理费(持有≥365天挂钩收益率,<365天仅收基础费)[2] - 头部机构需在一年内发行浮动费率基金数量占主动权益类新发产品的60%以上,后续评估后全面推广[3]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监管约束,明确其设定、修改及纠偏机制,避免基金风格漂移[3][4] 完善长周期考核与激励机制 - 基金公司高管考核中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权重不低于80%[5][6] - 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占比≥80%,绩效薪酬与业绩挂钩(低于基准10%则降薪,显著超额可提薪)[6] - 投研团队推行3~5年长周期考核体系,建立激励递延及跟投机制(如海富通基金案例)[7] 壮大权益类基金创新发展 - 提升权益类基金在监管分类评价中的权重,支持浮动费率、指数化及主题投资产品创新[8] - 简化注册流程:ETF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主动权益类基金10个工作日,混合/债券型基金15个工作日[9] - 推动ETF快速注册机制,鼓励宽基指数基金试点,增强市场流动性和中长期资金配置工具供给[9] 提升投资者服务与行业治理 - 建立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纳入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投资者持有期限等指标[10] - 支持头部公司综合财富管理能力建设,推动中小公司差异化发展及市场化并购重组[12] - 强化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完善流动性风险防控机制,打击违规行为以提升行业合规水平[12][13]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解读
招商证券· 2025-05-08 11: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核心要点为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督促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设置有效业绩比较基准,提高长期考核权重,增强投资行为稳定性;提升服务投资者能力,重视投资者获得感;突出发展权益类基金[6][6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出台背景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但在持有人体验、内部治理等方面暴露问题,如考核过度关注短期规模和排名,出现损害基民利益现象,固定管理费率使基金公司“旱涝保收”[8]。 政策主要内容 运营模式 - 建立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与投资者利益绑定,促使基金经理长期投资,浮动费率基金由试点转常态[2][12]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促使产品评价和筛选逻辑由β向α转变[2][23] - 加强透明度建设,降低投资者成本,公募基金降费是长期趋势[2][28] 考核机制调整 - 改革绩效考核机制,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关注长期收益,强化激励约束[2][31] - 强化薪酬管理机制,薪酬与产品收益挂钩,促使基金经理倾向长期投资[2][36] 权益类产品 - 在评价体系、机制设计、注册安排等方面促进权益类产品发展,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2][38] - 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扭转代销机构导向,提升多方利益一致性[2][50] 行业生态建设 - 完善基金公司治理,强化核心投研能力,提升服务投资者水平,支持各类基金产品协调发展,优化行业发展格局,夯实行业文化根基[2][52] 合规风控管理 - 完善流动性风险防控机制,强化对基金长期投资行为的引导,提升行业合规水平,提高声誉管理和预期引导能力[6][55] 监管执法 -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格相关制度要求,强化法规制度执行[6][58] 总结与展望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通过多种机制强化利益绑定,促使基金公司转型;要求设置业绩基准,增强投资稳定性;提升服务投资者能力,重视投资者获得感;突出发展权益类基金[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