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权益类指数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东方基金深耕养老金融,践行公募高质量发展
新浪基金· 2025-09-19 10:43
专题: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构建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已成为国家战略重点。 作为财富管理机构的重要一员,公募基金公司近年来持续投身养老体系建设。尤其在2022年11月个人养 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后,普遍将个人养老金业务视为未来重点战略方向,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前瞻布局,阶 段性成果显著。 东方基金紧跟国家战略,持续深耕养老金融领域,从产品布局、服务升级、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发力,致 力于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多元、便捷的养老投资解决方案。 近日,在北京证监局指导下,聚焦"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主题的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正 式启动。为贯彻落实引领行动",公司更是积极响应,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养老金融业务能级,以实际 行动更好地助力中国养老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战略布局 迎接个人养老金新时代 自个人养老金顶层制度设计明确以来,多项配套政策陆续落地,为公募基金等机构参与我国养老第三支 柱建设提供了清晰的制度保障和发展空间。 作为核心的养老产品提供者,公募行业积极布局个人养老金业务,逐步构建起以养老目标基金(FOF) 为主、多类型产品协同发展的产品体 ...
42只新基金,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13:04
新基金发行概况 - 本周共有42只新基金启动募集 发行市场维持一定热度 [2] - 平均认购天数为14.5天 较此前明显缩短 [5] - 26只基金公布募集目标 最高达80亿份(8只指数型股票基金) 最低为20亿份(6只基金) [5] 发行时间分布 - 32只基金集中在周一发行 占比76.19% [3][4] - 周二至周五发行数量分别为1只、5只、2只和2只 [4] 基金类型结构 - 权益类指数基金达26只 占总数的61.9% 成为主力军 [6][7] - 债券型基金9只 占比21.4% 包括混合二级债基、被动指数型债基等品种 [8] - 主动权益基金7只 均为混合型 占比16.7% [8] 指数基金细分特点 - 6只跟踪中证500指数 来自易方达、天弘等机构 [7] - 科创板及创业板相关指数产品密集出现 包括宽基和行业主题型 [7][8] - 认购天数最短(5天)的5只基金均为权益类指数产品 [5] 主动权益基金投资方向 - 涵盖科技成长风格(永赢新兴产业智选、汇安成长领航等)和均衡价值风格(农银平衡价值、招商均衡优选等) [8] - 偏股混合型基金占主导 仅1只为平衡混合型 [8] 市场趋势研判 - 权益市场回暖带动"固收+"基金关注度提升 新老基金发行均明显升温 [8] - 若行情持续向好 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望提升 主动权益类基金将重回投资视野 [8]
个人养老金基金增至297只 5家管理人产品首次被纳入
证券日报· 2025-07-21 00:14
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更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个人养老金基金增至297只 销售机构维持52家不变 与一季度末相比新增9只产品 [1] - 2022年11月18日首批名录公布时包含129只养老目标基金及37家销售机构 [1] - 新增9只产品来自8家公募管理人 均为养老FOF 含3只目标日期FOF和6只目标风险FOF [1] 产品策略与类型 - 养老目标日期FOF根据投资者生命周期调整资产配置 随退休日期临近降低权益类比例 [2] - 养老目标风险FOF明确权益类基准配置比例 匹配特定风险偏好投资者 [2] - 现有297只产品中FOF占212只 含83只目标日期基金和129只目标风险基金 另有85只为权益类指数基金 [3] 管理人动态 - 财通资管新增2只产品 华泰证券资管等5家机构首次有产品入选 [2] - 华泰紫金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FOF)为华泰证券资管首只公募FOF [2] - 易方达基金以25只产品领跑市场 华夏基金21只位居第二 9家机构产品数量超10只 [3] 销售机构格局 - 销售机构数量连续3个季度未增加 仍为52家 含19家银行 25家券商及8家独立销售机构 [3] - 产品扩容与销售渠道稳定并存 既提供多元选择又保持服务体系稳定性 [3]
非银金融行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点评:重权益、推指数、降费率、优考核
国信证券· 2025-05-08 11: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方案》着重推动公募基金产品、机构高质量发展,权益类基金产品地位将持续提升,产品将迎创新及分化发展,行业格局将优化,高质量发展趋势更清晰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方案》简介 - 《方案》从公募基金产品和机构两方面,针对行业问题提出举措,产品层面突出重权益、指数化、降费率,公司层面突出改革绩效考核、强化薪酬管理、优化行业格局、加强监管引导 [4] 基金产品 - 产品创新力度加强,品种间发展趋势分化,权益基金地位持续提升,利于解决公募基金功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 [7] - 公募基金是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核心工具与渠道之一,2023 年保险机构和企业年金日均持仓同比增幅明显,分别达 102%和 46% [7] - 我国公募基金发展结构偏重债券型和货币型,股票型规模相对较小,被动股基是重点发展方向,行业主题类、风格策略类指数基金料将快速发展 [10] - 《方案》注重对主动股基优胜劣汰管理,短期主动股基创收能力或减弱、规模可能收缩,长期利于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一致,优秀产品脱颖而出 [13] 基金机构 - 《方案》引导公募基金发行权益类产品,ETF 是权益指数基金主要品种,各家基金公司 ETF 发展侧重点不同 [16] - 股票 ETF 内部,各家管理人发展方向有差异,管理费率方面,偏向主动权益基金的管理人平均管理费率较高 [19][22]
吴清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答记者问
证监会发布· 2025-03-06 18:37
资本市场政策落实与改革进展 - 新"国九条"政策体系已制定修订50多项制度规则,形成"1+N"政策体系,系统性重塑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 [3] - 2024年办理各类案件739件,罚没款153亿元,金额超过上一年两倍,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178件,同比增长51% [4] - 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规模从2024年年初的5.1万亿元增长到目前的6万亿元,增幅17.4% [5] - 2024年全市场分红达到2.4万亿元,分红金额创历史新高,超300家上市公司在今年春节前2个月实施分红,金额超3400亿元 [7] - 沪深300指数股息率达到3.4%,市场的分红回购已远超IPO、再融资和减持的总规模 [7] 科技创新支持措施 - 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均超过9成,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已超过4成 [10] - 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达到1.2万亿元 [13] - 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等更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制度,更精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市 [11] - 完善"并购六条"配套机制,在估值定价、审核流程、支付工具等方面进一步打通堵点 [11] - 鼓励私募基金投资人、管理人坚守长期主义,支持科技企业专注主业、潜心研究 [12] 中长期资金入市成效 - 人民银行指导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开展两批互换便利操作,金额超过1000亿元 [15] - 超400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信息,贷款额度上限近800亿元 [15] - 金融监管总局启动了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春节前批复了520亿元,前天又批复了600亿元 [15] - 去年9月以来,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在A股市场净买入约2900亿元 [16] - 权益类基金规模从6.3万亿元增长到7.7万亿元,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比例从20%提高到24% [16] - 各类中长期资金所持A股流通市值从14.6万亿元增长到17.8万亿元,增幅达到22% [17] 监管与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 健全程序化交易监管制度,依法全面暂停转融券,优化北向信息披露机制,严惩违规减持 [5] - 推动出台背信罪司法解释、上市公司监管条例等,加快修订证券公司监管条例 [8] - 完善"吹哨人"制度,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 [8] - 优化市场定价机制,评估完善交易结算制度 [8] - 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境外上市备案制度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