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艾可蓝(300816) - 300816艾可蓝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0
2025-09-10 17:46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资重点集中在绿色和智慧两个核心主题 [2] - 绿色环保领域:开发绿色燃料内燃机后处理催化剂、国七标准高性能催化剂,推广混合动力后处理系统,拓展船舶环保与新能源业务(船用燃烧器、碳捕集系统、氨氢发动机后处理系统) [2][3] - 绿色能源领域:优化铂碳催化剂、PEM电解水催化剂性能,拓展应用场景,推进甲醇重整制氢技术示范项目落地 [2][3] - 智慧领域:开发智算一体机及算力集群管理平台,提升AI垂直化服务能力 [2] - 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及高校合作突破关键技术难题 [2][6] 可持续发展与ESG - 环境保护: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绿电使用占比达20.38% [3] - 社会责任:为困难职工、残疾人提供就业,建立帮扶机制(大病补贴、住院慰问、生日慰问) [3] - ESG规划:严格按监管要求披露ESG信息,坚持绿色发展路线 [3][4] - 目标:5-10年内成为国际环保领军企业,实现"有'艾',天可以更蓝"愿景 [3][4] 业务增长动力 - 绿色智慧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推进新业务布局 [5] - 环保技术:巩固轻型柴油机后处理市场地位,拓展中重型柴油机及非道路机械市场 [5] - 新能源业务:布局电动船舶和甲醇动力船舶,完成船用电池包开发认证 [5] - 氢能产业链:优化燃料电池催化剂性能,降低成本,推进甲醇制氢技术落地 [5] - 市场拓展:依托国家政策,扩大下游应用领域,完善产业链 [4][5] 风险管理 - 外汇风险:根据汇率波动调整资金安排 [6] - 管理风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内控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 [5][6] - 流动性风险:统筹子公司现金管理,维持充裕现金储备及可变现有价证券 [6] - 制度保障:制定《金融衍生品业务管理制度》,建立异常报告和风险处理程序 [6]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 技术合作:与中科院生态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合作推动创新 [6][7] - 智算服务:推出高性能智算整机与集群产品,完善供应链管理 [6][7] - 数字化工厂: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控制和追溯能力 [7] - 人才培养:与重点高校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7]
云鲸二季度全球市场表现强劲,跻身2025年Q2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占TOP5
财富在线· 2025-09-10 15:52
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出货量达617万台 同比增长20.5% [3] - 中国品牌包揽全球扫地机器人销量前五名 合计市场份额达67.7% [3] - 行业集中度持续向头部品牌倾斜 iRobot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Q1全球出货量同比下降30.6% [3] 云鲸智能市场地位与增长 - 2025年Q2以52.42万台出货量首次进入全球前五 市场份额达8.5% [1] - 出海增速领跑行业 在东南亚/澳洲/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保持200%以上增长 [6] - 欧洲市场实现50%增长 北美市场达成预期销售目标 [6] 产品创新与技术优势 - 在IFA 2025展出四大品类十二款产品 包括智能扫拖机器人/手持洗地机/吸尘器/除螨仪 [4] - 旗舰产品Narwal Flow采用履带热活水循环清洁技术 创新深度地毯清洁功能 [4] - 国内618大促期间取得活水履带洗地机器人品类行业第一 8月登陆北美市场 [4] 市场竞争策略与布局 - 中国厂商通过高端产品布局提升附加值 采取激进渠道拓展策略 [3] - 聚焦市场渗透率较低地区 采取差异化市场策略扩大国际影响力 [6] - 2025年计划新增海外布局市场超70个 海外业务预计有3-4倍增长空间 [6]
大美无度:全球5A级第一强国,中国光能耀世界
搜狐财经· 2025-09-10 14:42
行业地位与规模 - 中国光伏产业构建全球最具竞争力产业链体系 产量和装机量连续10余年稳居世界第一 [3]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212.21吉瓦 同比增长107% 占全球预计总装机量570-630吉瓦的45%以上 [3] - 截至2025年5月底全国光伏累计装机突破10亿千瓦 相当于48个三峡电站总装机量 [3] - 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等主要制造环节产量占全球85%以上市场份额 [3] 政策与市场环境变化 - 2025年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 行业直面市场交易 电价波动成为常态 光伏出力高峰时段上网电价一度跌至每度电0.03元 [3] - 2024年8月六部门联合提出四项措施: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竞争、规范产品质量、支持行业自律 [5] - 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6] - 地方政策差异化探索:东部省份推行新能源电价市场化 中西部省份分档设定机制电量比例 部分城市明确7类禁止安装场景或要求自发自用比例超50% [6] 供需结构与行业挑战 - 截至2024年底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均突破1200吉瓦 而2025年全球需求仅580吉瓦左右 供给超出需求一倍有余 [4] - 供需失衡导致组件价格一度跌破0.6元/瓦 全产业链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 [4] - 美国和欧盟政策调整带来新挑战: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肯定性终裁 欧盟通过《净零工业法案》要求2026年起固定比例新能源设备来自本土制造 [6] - 行业面临碳足迹标识、ESG要求趋严等国际标准接轨挑战 需构建绿色供应链增强出口竞争力 [8] 技术创新突破 - N型电池成为市场主流 TOPCon技术产能占比超75% HJT、BC等前沿技术加速商业化 [4] - 隆基绿能HIBC技术实验室转换效率突破27.81% HPBC 2.0组件转换效率达24.8% 良率超97% HIBC组件效率达25.9% 功率突破700W [4]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现重大突破:小面积器件效率26.3% 10cm²组件效率23.6% 硅基叠层电池效率突破34.2% [5] - 激光诱导局部电沉积技术实现以铜代银 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5] 企业表现与市场布局 - 隆基绿能、爱旭股份等BC技术企业展现抗风险能力 爱旭股份ABC组件上半年出货量8.57GW 同比增长超400% 第二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 [4] - 中国企业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应对贸易壁垒:在中东参与沙特10吉瓦光伏制氢项目 在东南亚建设电池组件一体化基地 在拉美投资建设组件生产厂 在非洲建设光伏电站及配套设施 [7] - 平台化成为分布式光伏发展方向 通过AI预测和智能体调度提升自发自用比例 [7] 发展前景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跃升的关键转折期 [3] - 技术创新正成为破局关键 [4] - 为全球能源转型书写新篇章 [9]
格力电器2025半年报发布,净利润、海外业务创新高
经济网· 2025-09-08 11:0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76.19亿元 同比下降2.66% [1] - 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 同比增长1.95% [1]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营收增长17.13% 智能装备营收增长20.90% [1][2] - 海外业务收入163.35亿元 同比增长10.19% 创历史新高 [1][3] 研发创新与技术突破 - 研发投入增加7.05% 推出多款创新产品包括"真知·灼见"中央空调、GMV9智岳多联机等 [2] - 获得行业首张光伏直驱多联机空调CQC证书 家用产品领域推出光伏家用空调、AI冷静王等 [2] - 高速双五轴龙门加工中心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2] - 主导制定两项ISO制冷压缩机国际标准 填补国际标准空白 [4] 国际化战略与品牌建设 - 海外自主品牌产品占出口总额比例从2015年30%提升至目前70% [3]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占比超过85% [3] - 新加坡格力正式成立 作为区域中心推动全域增长战略 [3] - 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 实现从产品出海到标准出海的转型 [4]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 再生资源累计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超6972万台(套) [5] - 累计转化再生材料约96.99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2.57万吨 [5] - 向空调安装工程师发放20元/套高温补贴 [5] - 上半年招收5467名高校毕业生 积极投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6] - 荣获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6]
在成都车展寻找个性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8 10:44
行业技术同质化趋势 - 新能源汽车技术同质化加剧 大尺寸中控屏、激光雷达和50公里以上续驶里程成为行业标配 [2] 设计美学创新 - AI量化美学设计颠覆传统造型逻辑 通过流畅线条融合空气动力学与艺术表达 [3] - 硬派越野车从中国传统水墨画萃取色调 大灯"内圆外方"造型体现中国传统哲学 [3] - 灯光升级为情感表达语言 智己LS6尾灯结构创造"星芒灯语"传递车辆状态信息 [3] - 极氪7X的ZEEKR STARGATE一体式智慧灯幕可根据光线、音乐节奏和车主心情变换光影效果 [3] 智能座舱差异化竞争 - 阿维塔06搭载15.4英寸中控屏+12.3英寸仪表+92英寸ARHUD三屏联动系统 [4] - 极氪9X首发浩瀚-S架构 通过5颗激光雷达与双Thor智驾芯片构建1400TOPS算力系统 [4] - J D Power研究显示消费者需求从"大屏堆砌"转向"场景适配" 语音助手自然度和交互连贯性成为核心指标 [4] 品牌战略与矩阵建设 - 比亚迪构建覆盖不同消费层级的品牌矩阵 BYD聚焦家庭出行 方程豹主打科技越野 仰望和腾势瞄准豪华市场 [5] - 通过清晰的价值定位形成个性区隔 提供与用户身份认同相匹配的出行解决方案 [5] 场景化体验创新 - 比亚迪打造室外智能化街区 将技术参数转化为可感知的场景价值 [6] - 仰望U8展示应急浮水功能 方程豹设置越野体验区 腾势推出灵鸢车载无人机互动 [6]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指出竞争进入"场景定义产品"新阶段 [6] 区域市场定制化策略 - 奇瑞旗下捷途纵横选择成都车展首秀 威麟品牌以"全球智能皮卡生态品牌"主攻西南市场 [6] - 长城汽车坦克系列推出西南专属改装方案 考虑当地消费者对户外生活的需求 [6] - 中汽数据认为区域定制是品牌个性与地方文化的深度融合 [6] 技术创新突破 - 宁德时代推出"钠新"钠离子电池 支持-40℃环境一键启动 未来纯电续驶里程将突破500km [7] - 骁遥双核电池通过独创架构实现高低压用电无缝切换 [7] -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强调差异化必须建立在核心技术突破基础上 [7] 用户共创模式 - 华为鸿蒙OS和小米澎湃OS实现手机与车机流畅协同 [7] - 小米汽车展台允许用户通过手机App自定义车载语音助手的音色和交互逻辑 [7] - J D Power研究显示2025年智能座舱发展趋势为"从车内到生活的全场景连接" [7] 行业竞争转型 - 汽车产业竞争重心从"硬实力"比拼转向"软实力"较量 [8] - 产品个性打造需要设计美学 品牌文化 场景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综合作用 [8] - 行业正从功能满足向情感价值创造转型 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生活 [9]
福建机床加速“链”接全球 1-7月福建机床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
近年来,福建机床产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交出亮眼"出海"成绩单。据厦门海关统计,1-7月,福建省 出口机床14亿元,同比增长13.6%,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7月当月出口2亿元,同比增长 41.1%,增速连续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民营企业发挥行业"压舱石"作用。据厦门海关人士介绍,1-7月福建民营企业出口机床12.3亿元,同比增 长19.8%,占同期福建机床出口总值的87.8%。同期,福建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机床1.1亿元,占比8.2%。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国际市场对机床的需求日益增长,福建机床产业出海路径持续拓展, 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成为"闽造"机床主要出口市场。数据显示,1-7月,福建对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出 口机床9亿元,同比增长30.9%,占同期全省机床出口总值的64.1%;其中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位列 前三,福建对上述三国出口值分别为1.8亿元、1.6亿元、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2%、56.4%、43%, 合计占比32.2%。 技术创新驱动福建机床出口结构持续优化,相关品类出口表现可圈可点。海关数据显示,石料等矿物材 料及玻璃冷加工锯床是福建主要出口品种,1-7月,福建共出口 ...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9月8日
新华财经· 2025-09-08 08:53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 - 央行可能重启国债买卖操作以增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性 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助力经济回升向好 [1] - 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作组就政府债券发行管理 央行国债买卖操作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1] 外汇储备与市场表现 - 8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33222亿美元 环比上升299亿美元 升幅0.91% [2] - 外汇储备上升受美元指数下跌 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及汇率折算等因素综合影响 [2] 北交所公司发展动态 - 广脉科技等六家北交所公司通过业绩说明会展示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战略 [3] - 公司布局领域包括5G-A 算力服务 商业航天 新能源船舶及汽车精密件 [3] - 多家公司推进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与应用落地 优化产能结构和成本管控 [3] A股市场走势分析 - A股经历高位宽幅震荡 算力板块调整导致指数回撤 银行指数逆势上涨 [4] - 沪指在调整后重回3800点 机构认为上涨驱动力未改变 [4] - 历史数据显示A股涨幅超30%的行情中通常出现6%至10%的回撤 [4] 低空经济发展 - 第四届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芜湖举行 聚焦空域资源服务化与基础设施网联化 [5] - 大会吸引新加坡 马来西亚等十余个国家嘉宾参会 [5] 公募基金规模增长 - 7月末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35.08万亿元 首次突破35万亿元 [5] - 4月至8月主动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回报22.79% 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回报21.49% [5] ETF市场扩张 - 国内ETF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 4个月内增长1万亿元 [6] - ETF成为稳定市场的压舱石和助推AI算力龙头股行情的搭台人 [6] - 居民投资从炒个股转向配指数 ETF重塑A股交易生态 [6] 港股市场活跃度 - 港股IPO规模在上半年重回全球第一 单日交易额翻倍 [7] - 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预计IPO热度将持续 外资通过香港投资中国资产实现多元化配置 [7] 商业航天产业进展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增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信心 中科宇航完成IPO辅导备案 [8] - 蓝箭航天 屹信航天等头部企业启动上市辅导 业内期待耐心资本支持技术突破 [8]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1966家沪深上市公司披露提质公告 占上市公司总量38.15% [9] - 上市公司累计披露1692次专项行动进展或评估报告 [9] 港股再融资活动 - 年内港股公司完成281起配售 规模达2034.78亿港元 同比增长506.33% [10] - 配售规模远超新股募资额 多家公司持续推进配售计划 [10] 退市监管强化 - 龙宇股份因财务造假被罚3810万元 体现退市不免责原则 [11] - 年内24家退市公司收到25张罚单 数量接近去年全年 [11]
SK海力士全球DRAM市场蝉联第一,技术创新加速存储器市场高增长-股票-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8 08:10
行业动态 - SK海力士第二季度在全球DRAM市场蝉联销售额第一 凭借HBM市场优势持续扩大与三星电子的差距[1] - 全球DRAM产业第二季度销售额达309.16亿美元 环比增长17.3% 主要受DRAM合约价格上涨和HBM出货量增加驱动[1] - 中国政策持续推动存储器领域发展 "十四五"规划将存储芯片列为技术攻坚重点 2023年实施存储器企业15%所得税优惠 2024年专项拨款120亿元支持3D NAND研发[1] 技术进展 - 长江存储128层QLC芯片良率截至2025年6月获得明显突破[1] - 长鑫存储LPDDR5产能大幅提升 政策红利转化为实质产能提升[1] 市场展望 - 2025年全球HBM需求预计达2.3亿GB 复合增长率41% 其中中国AI芯片企业采购占比将升至35%[2] - 2025年车载DRAM市场规模预计达72亿美元 自动驾驶L4级车型单机存储需求超1TB[2] - 2025年中国存储产业规模预计超过8000亿元[2] - 机构预计三、四季度存储价格持续上涨 AI需求拉动高价值产品增长[2]
张新“破立有道”建起千亿产业帝国 特变电工不断革新打造中国制造新名片
长江商报· 2025-09-08 07:19
公司发展历程 - 1988年张新接任昌吉变压器厂厂长 当时总资产15.3万元 负债73万元 员工半年未发工资[2][5] - 通过五年租赁承包和3万元原材料贷款启动生产 1988年6月完成承包任务并开始发放工资[7] - 1993年完成股份制改造 1997年成为A股"全国变压器第一股" 通过兼并布局全国八大基地[8] - 截至2025年6月底总资产达2207.86亿元 较创业初期增长约13.5万倍[2][18] 技术创新突破 - 2005年因技术落后被日本企业拒之门外后 投入30亿元建设实验基地 进行上千次试验[9][11] - 2008年研制出世界首台1000千伏特高压变压器 打破国际垄断[11] - 截至2016年实现160项自主技术突破 包括55项世界首创和105项国产首台套 参与制定100项行业标准[11] - 2021-2023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7.58亿元、46.36亿元和48.14亿元 截至2025年6月拥有有效授权专利2888项[14] 产业多元化布局 - 业务覆盖输变电 新能源 能源 新材料四大领域[17] - 多晶硅生产能力行业前列 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高纯铝液年产能7.8万吨 电子铝箔年产能3万吨[17] - 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收入达59.32亿元[17] - 控制三家上市公司:特变电工 新疆众和 新特能源 分别专注输变电 高纯铝和多晶硅领域[18] 经营业绩表现 - 2017年变压器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1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84.01亿元 归母净利润31.84亿元[18] - 上市以来累计盈利648.14亿元 从未出现年度亏损[19]
粮仓里的新科技(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9-08 06:16
智能扦检系统 - 智能扦检系统通过高清雷达扫描生成扦样方案 从10个点位抽取20公斤样品并通过管道输送至检验设备 [3] - 智能检验机器人协同检测设备完成水分和杂质分析 生成检测报告全程耗时不到20分钟 效率较人工提升一倍 [3] - 系统实现粮食入库信息化监管 包括过磅称重和指定地点卸货等环节 [3] 智慧仓储监测 - 智能粮库集中管控平台支持远程监测粮仓 37个粮仓巡查时间从半天缩短至半小时以内 [4] - 粮仓内部部署分层温度传感器和高清云台摄像头 可实时显示位置与温度信息并自动预警异常 [4] - 制氮设备分离空气产生98%浓度氮气 通过管道输送至粮仓降低氧气含量以抑制害虫和延缓品质变化 [4] 绿色储粮技术 - 液态二氧化碳通过槽罐车气化后充入粮仓 15天内灭活害虫实现绿色储粮 [5] - 科技化储粮措施使人力成本降低40% 粮食损耗率降至1%以下 [5] 自动化平仓作业 - 多机器人自动平仓系统支持5台机器人协同作业 实现自主避障和粮堆平整 [6] - 系统将平仓作业时间从3-5天缩短至半天 未来可扩展至巡检和扦样等自动化场景 [6] - 创新架构支持智能调度50台机器人 由芯禾机器人与中储粮成都研究院联合研发 [6] 数智化分选产线 - 粳米数智化生产线覆盖原粮入仓至包装全流程 色选机每小时处理30吨大米且选净率达99%以上 [7] - 色选机通过多光谱识别与AI技术提取物料特征 可识别0.05毫米杂质并实现智能化分选分级 [7][8] - 智能适度加工技术防止过度碾磨 同一批稻谷出米率提升至少2% [8] 食品加工创新 - 双螺旋冷冻隧道将水饺中心温度在半小时内降至零下18摄氏度 避免缓冻导致的营养流失 [8] - 纳米级冰晶锁鲜技术有效保持食品口感 解决家用冰箱冷冻形成的冰晶刺破细胞问题 [9] 秸秆综合利用 - 秸秆粉以每吨约千元成本与麸皮等原料混合发酵20天 转化为食用菌生长基料 [9] - 食用菌分解秸秆后形成有机肥还田 建安区年生产1万吨鲜品食用菌并配套1100座大棚 [9] - "秸—菌—肥"模式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肥料 提升农作物综合利用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