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研发投入
icon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再遭约谈!去年曾四收警示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4 16:21
申万宏源投行业务监管问题 - 深交所对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及两名保代采取约见谈话自律监管措施,涉及海诺尔创业板IPO项目研发投入内控问题[1] - 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在执业中存在核查不充分、底稿归集不完整、核查证据材料获取不充分等问题[8] - 2023年申万宏源承销保荐曾收到四份警示函,涉及保荐项目尽职调查不充分、持续督导失职等问题[15][16] 海诺尔IPO问题 - 海诺尔创业板IPO因研发费用归集不规范、内控执行不到位被终止审核,此前三次IPO尝试均失败[3][4][6][7] - 2020-2023年H1研发费用分别为360.39万元、933.54万元、1023.39万元和424.25万元,占营收比重2.57%-4.06%[5] - 深交所现场督导发现公司研发费用会计处理与实际情况不符,且未如实说明内控缺陷[4] 中介机构履职问题 - 申报会计师信永中和因未充分关注研发费用问题、核查不到位被监管[8] - 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在国宏工具IPO中未准确核查研发人员(17人认定错误)及研发投入(多计727.84万元)[10][12] - 国宏工具2020-2022年研发投入累计4674.09万元,占营收5.35%,但存在非研发部门人员薪酬等不当计入[12] 其他违规事项 - 申万宏源承销保荐未核查国宏工具代控股股东履行对赌回购义务、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认定问题[13] - 2024年西藏证监局指出其对超毅网络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现虚增收入、未按期披露重组督导意见[16]
鑫磊股份2024年研发投入加大 OBM直销模式爆发同比增长773.15%助力业绩增长
全景网· 2025-04-23 17:00
由于提供的文档内容存在大量乱码和无法识别的字符,无法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总结。建议提供清晰可读的原文内容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1]
2025英国创新报告:英国工业在全球智能化背景下的创新表现
欧米伽未来研究所2025· 2025-04-22 19:13
英国创新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突破传统创新评估框架,从生态系统"生命力"角度全面分析英国创新活动与工业表现,强调产业部门细分数据对政策制定的价值 [2] - 制造业对英国经济贡献率达15%(含价值链间接效应),但全球份额从2000年3.7%降至2022年1.5%,先进产业份额从4.4%降至2.6% [3][4] - 英国研发强度2.77%超OECD均值但落后于韩美德,政府研发支持主要依赖税收减免而非直接补助 [5][6] - 英国在AI/量子技术专利全球前十但总量落后中美日韩,顶尖研发企业数量十年减半 [7] - 37%劳动者存在资质过剩问题,职业教育选择率22%显著低于德法(37%-41%) [11][12] - 英国低碳技术公共RD&D支出全球第四(2023年18亿美元),环境技术专利全球第七 [14][15] 制造业结构性变迁 - 制造业占英国经济全价值链15%增加值与就业,但G7国家全球制造业份额从2000年56%降至2022年33%,同期中国从6.4%跃至31% [3][4] - 英国10个先进产业全球增加值份额从2000年4.4%降至2020年2.6%,需通过细分行业数据识别优势领域 [4][8] 研发投入特征 - 英国研发税收减免模式普惠性强但战略引导力存疑,企业研发支出占GDP比例在OECD领先 [5][6] - 全球顶级研发企业数量十年减半反映高研发强度领域领导力衰退 [6][7] 人才结构挑战 - 技能错配率达37%(资质过剩)和34%(技能过剩),职业教育参与率较OECD均值低9个百分点 [11][12] - STEM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存在结构性脱节,影响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12] 绿色创新表现 - 核能技术获最大RD&D投入(2023年),其次为能源效率与可再生能源,氢能/CCUS为重点方向 [14] - 2010-2021年环境技术专利全球第七,需加速技术产业化以实现深度减排目标 [15][16] 国际竞争力比较 - 报告采用G7与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出口结构对比,揭示英国在汽车/航空航天/制药等关键行业相对优劣势 [8][9] - 通过生产率/增加值/就业/出口多维指标进行行业级SWOT分析,避免制造业整体误判 [9]
隆华科技2024年年报解读:经营活动现金流骤降,财务费用大幅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22 18:14
营业收入 - 2024年营业收入为27.11亿元,较2023年的24.67亿元增长9.87% [1] - 制造业收入23.44亿元,占比86.48%,同比增长10.73% [1] - 工程承包及服务收入3.66亿元,占比13.52%,同比增长4.70% [1] - 电子新材料收入6.78亿元,占比25.02%,同比大幅增长43.38% [1] - 高分子复合材料收入3.30亿元,占比12.19%,同比增长3.94% [1] - 节能环保产品及服务收入17.02亿元,占比62.79%,同比增长1.54% [1] - 西南地区增长70.76%,华南地区增长62.70%,国外市场增长41.67% [1] 净利润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亿元,较2023年1.27亿元增长3.37%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6亿元,较2023年1.31亿元下降11.57% [2]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0.15亿元,包括政府补助0.13亿元、债务重组损益0.05亿元 [2] 每股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0.15元/股,较2023年0.14元/股增长7.14% [3] 费用 - 销售费用1.16亿元,较2023年1.07亿元增长8.38% [4] - 管理费用1.34亿元,较2023年1.24亿元增长8.55% [4] - 财务费用0.50亿元,较2023年0.40亿元增长24.60% [4] - 利息费用从0.72亿元增加到0.79亿元 [4] - 研发费用1.25亿元,较2023年1.16亿元增长7.90% [4]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金额1.2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62%,较2023年4.73%略有下降 [4] - 研发人员总数变化:硕士从63人减少到52人,本科以下从62人增加到106人 [5] - 30岁以下人员从101人减少到77人,40岁以上从83人增加到108人 [5]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5.85亿元,增长16.59%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6.30亿元,增长26.47% [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45亿元,较2023年1.38亿元减少132.53% [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56亿元,增长13.61% [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5.26亿元,增长46.66% [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0亿元,较2023年0.65亿元减少514.00% [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9.35亿元,增长93.78% [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6.83亿元,增长13.89% [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2亿元,较2023年-1.17亿元增长315.89% [8] 董监高报酬 - 董事长李占强税前报酬145万元 [9] - 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李波波税前报酬147.09万元 [9] - 总经理刘玉峰税前报酬135万元 [9] -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张源远税前报酬135万元 [9] - 2024年实际支付董监高报酬共1,375.11万元 [9]
皇马科技2024年财报亮眼,净利润增长22.5%,分红方案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4-18 07:41
文章核心观点 - 皇马科技2024年业绩显著增长,展现强劲复苏能力,但在成本控制、分红力度和国际化布局方面有提升空间,需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持续发力以保持领先 [8] 业绩大幅回升,净利润增长显著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3.33亿元,较2023年18.94亿元增长23.17%,扭转2023年同比下降13.21%颓势并创近年新高 [4] - 2024年毛利润5.83亿元,同比增长25.38%,显示成本控制和产品附加值提升成效 [4] - 2024年归属净利润3.98亿元,同比增长22.50%;扣非净利润3.77亿元,同比增长27.81%,得益于市场开拓和产品创新 [4] - 净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总收入增速,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有提升空间,需加强风险管理和市场预判能力 [4] 分红方案公布,派现比例达30.39% - 2024年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现2.1元含税,预计派现1.21亿元,占净利润比例30.39%,股息率2.04%,是上市以来第6次派现 [5] - 分红方案逐年提升,此次派现比例提升反映盈利能力增强和对股东利益重视 [6] - 与同行业宝丰能源相比,分红比例处于中等水平,盈利增长情况下可考虑提高派现比例增强股东信心 [6] 研发投入与市场拓展并重,未来增长可期 - 2024年在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坚持工作推进总基调,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7] - 研发上加强重大项目研发,推进产业化进程,统筹子公司策略,有序推进“第三工厂”建设和总部大楼收尾,完成员工持股计划 [7] - 市场拓展完善办事处建制,落实营销新模式,重点拓展“两湾一带”和外贸市场,在存量和新赛道实现新增量 [7] - 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需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持续发力,加强国际化布局分散国内市场风险 [8]
国产新能源,为何扎堆港股融资?
投中网· 2025-04-11 11:33
港股市场波动与车企融资时机 - 美国加征关税引发全球市场恐慌,港股恒生指数一度下跌15%,科技及互联网板块遭遇历史性下跌[4] - 比亚迪、小米、蔚来在港股市场完成近千亿港元配售融资:比亚迪435亿港元(3月4日)、小米425亿港元(3月27日)、蔚来40.3亿港元(3月27日)[4][6] - 融资后一周内港股大幅回调,小米股价单日跌幅达20.59%,但配售价格仍低于市场价[4][6] 车企融资规模与战略意义 - 比亚迪融资创多项纪录:近十年全球汽车工业最大股权再融资、港股近三四年最大规模融资,资金用于海外业务、研发及运营[6] - 小米通过老股减持+新股配售募资425亿港元,雷军参与认购;蔚来闪电配售40.3亿港元/股(29.46港元)缓解周转压力[6][8] - 三家车企现金储备差异显著:比亚迪1549亿元、小米未披露具体数据但称行业最丰富、蔚来420亿元[7][8] 研发与出海成为资金主要投向 - 比亚迪2024年研发投入532亿元,为吉利4倍、长城5倍,推动"兆瓦闪充"等技术落地,计划2025年建成4000座充电站(单站成本500万元)[11] - 海外扩张需求迫切:比亚迪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100万辆(2024年40.57万辆,同比+67.2%),未来两年拟建6座海外工厂(单厂成本10亿美元)[11] - 蔚来坚持全栈自研,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小米2025年研发预算达300亿元[7][9] 中东资本的战略协同效应 - 中东家族办公室Al-Futtaim参与比亚迪配售,其汽车经销网络助力比亚迪中东市场渗透,合作案例包括迪拜Uber市场汉车型推广[15] - 蔚来2023年获阿布扎比CYVN投资33亿美元,用于中东研发中心建设,模式类似比亚迪与Al-Futtaim合作[16] - 战略投资者可提供本地化政策支持、售后体系共享及欧洲/非洲市场跳板资源[15][16] 行业竞争与资金储备动态 - 小鹏未跟进配售,副总裁称现金储备419.6亿元(同比增60亿+),暗示股价未达预期高位[17] - 2025年Q1港股流动性窗口期显著:恒生指数涨15.25%,恒生科技指数涨20.74%,车企借机高位融资[17] - 行业共识:差异化技术(如智驾)和海外扩张需持续资金投入,现金储备成竞争关键指标[11][12]
芯海科技:2024年增收不增利 营收与毛利端压力已然出清 激进搞研发、扩存货备战下轮周期
新浪证券· 2025-04-03 10:1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02亿元 同比增长62.22%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73亿元 亏损幅度扩大20.51% 呈现增收不增利局面 [1] - 2021年前营收与净利润同步增长 2022年营收首次下降 净利润大跌97% 2023年营收继续下降 净利润转负 2024年营收回暖但亏损扩大 [1] - 2024年综合毛利率34.16% 较2021年高点52.18%仍有差距 [4] 业务结构及表现 - 公司主营MCU芯片(46.45%) 健康测量AIOT芯片(25.92%) 模拟信号链芯片(25.81%) [2] - 2024年MCU芯片营收增长67.63% 毛利率提升5.73个百分点 健康测量AIOT芯片营收增长18.37% 毛利率下降2.79个百分点 模拟信号链芯片营收增长137.11% 毛利率提升19.82个百分点 [4] - 2022年MCU业务毛利率下降19.79个百分点 拖累综合毛利率下降12.99个百分点 [3] - 2023年MCU芯片营收下滑32.66% 模拟信号链芯片营收下滑55.29% 健康测量AIOT芯片增速收敛至4.90% [3]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率41.22% 为近年最高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研发费用率仍达34.15% [5][6] - 2020年研发费用0.74亿元 2021年增长127.34%至1.69亿元 2022-2024年持续增长 [5] - 当前在研项目8个 预计总投资7.80亿元 已投入5.18亿元 其中车规级高性能MCU项目预计投资3.00亿元 已投入1.80亿元 [6] 现金流与存货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681万元 同比下降751.39% [7] - 2024年存货总额2.88亿元 同比增长51.29% 占总资产比例16.97% 创2013年以来新高 [7] - 存货中库存商品占比63.66% 委托加工物资占比约30% [7] 行业环境 - 2022-2023年受地缘政治和消费疲软影响 行业整体低迷 [3] - 2024年行业景气度改善 下游需求回暖 [4] - 市场预期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9.5%-11.2% [7]
李斌:蔚来做了很多“傻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9 21:41
文章核心观点 蔚来筹划港股配售募资用于研发和增强现金储备,虽因高研发投入处于亏损,但今年研发投入将见成效,计划四季度盈利,公司在芯片、操作系统等底层研发及换电网络建设上持续投入并开放技术,还将与宁德时代合作构建换电闭环体系 [1][2][11] 分组1:港股配售情况 - 3月蔚来拟配售约1.37亿股A类普通股,发行价29.46港元,募资40.3亿港元 [1] - 李斌称港股配售一天完成,有长期投资人继续投资,市场反应好 [1] - 募资用途主要是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增强现金储备 [1] 分组2:研发投入情况 - 2024年蔚来研发投入130.37亿元,占营收19.8%,处于巨额亏损,但李斌认为研发投入今年见效果 [1][2] - 研发投入主要在芯片及车载智能硬件等12个方面 [4] - 底层研发投入大,如自研操作系统历时4年,投入超2.4万人,目前已量产;自研芯片也走过四年,首颗车规5纳米智驾芯片已量产上车 [5] 分组3:研发效果及降本情况 - 今年蔚来将交付ET9并发布9款新车,还会继续降本,计划四季度实现盈利 [2][11] - 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统可降本,如芯片1颗抵4颗,操作系统可省软件服务费 [7] - 蔚来宣布芯片和操作系统对全行业开放,已有产业链伙伴对接 [7] 分组4:补能网络情况 - 李斌认为充电和换电应互补,蔚来全国部署25000多根充电桩,80%供其他用户使用 [9] - 换电适合特定场景,体验好且有储能功能,蔚来投入最多在换电,中国有3206座换电站,欧洲60多座,中东也有部署 [9] - 蔚来最大的学费是换电站布得太晚,低估其对用户买车的推动作用,换电有网络效应 [10] 分组5:与宁德时代合作情况 - 宁德时代拟25亿元战略投资蔚来能源,共建全球最大换电网络 [10] - 双方服务车型定位有区别,采用双网并行可提供更全面换电方案 [10] - 双方将在技术标准、运营网络等方面深入合作,构建换电闭环体系 [11]
比亚迪2024年净利润400亿
起点锂电· 2025-03-25 18:51
三是比亚迪 2024年的研发投入达541.61亿元 ,或有登上A股公司2024年度研发投入榜首的机 会。 业绩增长助力分红。比亚迪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771.02亿元,同比增长29.02%,这是公司历 史上年度营收首次突破7000亿元。按历史汇率计算,比亚迪的营收还超越了特斯拉2024年全年 976.90亿美元(约人民币7022.35亿元)的营收表现,为2018年以来首次。 在净利润方面,比亚迪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02.54亿元,同比增长34.0%。 其中,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收入为6173.82亿元,同比增长27.70%,占总收入的比 例为79.45%;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收入为1596.09亿元,同比增长34.60%,占总收入的 比例为20.54%。 此外,比亚迪2024年乘用车销量超425万辆,同比增长41.07%,并蝉联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 冠军、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量冠军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冠军。 3月24日晚间,比亚迪交出2024年年报,在盈利、分红、研发三项指标上均有突出表现。 一是比亚迪首次做到每天挣"一个小目标"。公司 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为4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