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

搜索文档
隆平高科(000998) - 000998隆平高科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信息20250428
2025-04-29 20:10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 年公司在种业市场整体承压下,国内各板块稳健发展,巴西销量基本持平,市场份额稳定在 20%左右 [3]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5.66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4 亿元,国内业务逆势稳健增长,实现营收 54 亿元,归母净利润 5.4 亿元 [3] - 2024 年国内水稻营收在 2023 年增长 36%基础上又增长 13%,突破 20 亿元;国内玉米营收超 21 亿元,联创种业营业收入超 16 亿元;国外巴西玉米营业收入超 31 亿元 [3] 隆平巴西相关情况 发展情况 - 自 2017 年底并购后,7 年实现销量规模跨越式增长,但利润业绩波动大 [3] - 在巴西玉米种业市场位居前三,与排名第二的科迪华差距较小,旗下品牌市场与影响力处于行业前列 [3] - 构建完善商业化育种体系,拥有领先实验室,建有 5 个核心育种站,具备可持续品种产出能力,组建合理育种家团队,全基因组预测育种技术准确率超 90%,预计 1 - 2 年有一批新品种推向市场 [3][4] - 在高粱市场潜力大,过去五年巴西高粱种植面积增长 80%,未来 10 年预计有 30%以上增长空间,大豆、水稻等作物也有发展潜能,已投资建设南美规模领先种子生产线 [4] 盈利能力提升举措与进度 - 利用国内运营管理能力优势,明确聚焦“2 + 2”作物战略,以玉米和高粱为主业,兼顾大豆和水稻拓展 [5] - 市场布局上,重点聚焦巴西、中国及非洲部分市场,其他区域通过出口合作补充盈利 [5] - 开展“种子 + 增值”业务模式,与国内企业合作开展农化产品销售、粮食易货贸易等增值服务 [5] - 优化科研与产品策略,聚焦主要增长市场,投入资源开发全球领先产品并优化流程 [5] - 持续降本增效,抓好控费降本 [6] 形势预期 - 巴西《未来燃料法案》将使乙醇产量从每年 350 亿升扩大至 500 亿升,玉米成为主要原料,全国 26 个酒精加工厂,在建 24 个,玉米消耗量大幅攀升,畜牧业发展也刺激玉米需求,预计年底玉米价格小幅上涨 [7] - 隆平巴西将把握机遇,深化“玉米 + 高粱”核心作物战略,运营状况预计显著优于去年 [7] 公司管理举措 汇兑管理 - 2025 年 3 月初巴西央行上调基准利率,公司借贷成本增加,实际贷款利率超 16% [8] - 公司通过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获取 16 亿元人民币贷款,跨境置贷给巴西子公司,综合贷款利率年化 2.9% [9] - 2025 年将采用套保工具对人民币跨境直贷进行锁汇,消除汇率波动对利润表的影响 [9] 降本增效 - 国内实行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遵循“自下而上、三上三下”审核流程,优化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减少管理层级,降低人力成本,严格执行差旅等费用政策,2024 年国内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减少 2290 万元 [9] - 财务费用方面,通过统筹优化贷款结构、加强资金归集管理、引进贷款利率招投标模式,2024 年度利息费用降低超 2000 万元,实现管理费用率和财务成本逐年下降 [10] 水稻业务情况 变革举措 - 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实现量价齐升 [10] - 构建系统化能力,涵盖科研、品种开发、营销体系及团队管理等环节 [11] - 打造适应现代种业市场的营销模式,紧跟新媒体和渠道多样化趋势 [11] - 抓住低镉等绿色品种的科研和运作,打造战略市场成长点 [11] 未来规划 - 内研外引加快品种研发,抓住绿色高产、优质高产品种推广机遇 [11] - 通过并购整合扩大利润和营收增长,水稻产业将持续增长 [11] 中巴合作 - 促进国内与巴西团队深度合作,推进“两隆融合”,统一经营理念 [11] 国内玉米业务情况 研发和销售团队架构 - 研发团队以隆平高科玉米种业研究院为核心,整合联创种业、安徽隆平、甘肃隆平,河北巡天、湖北惠民、云南宣晟作为补充,甘肃隆平承接巴西资源材料 [11] - 销售体系采取分品种、分渠道精细化运营策略,联创种业以五大主品牌为核心,实施“5 + 10”战略,拓展品牌矩阵 [11] 联创种业规划 - 制定三年发展战略,目标是稳定基本盘、实现小幅增长,培育五大新增长点 [12] - 生物育种技术产品创新突破,全国审定转基因玉米品种 161 个,联创种业拥有 10 个,近三年转基因品种示范推广市场占有率保持前列,基因编辑技术获 T1、T2、T3 载体,预计明年商业化应用,分子设计育种项目缩短育种周期至 5 - 6 年 [13] - 市场区域拓展与产品优化,开拓北方早熟及极早熟玉米市场,推广联创第三代大单品 [14] - 战略并购与产业链延伸,并购生态区互补企业,整合资源,拓宽产品线,纳入小麦、花生、大豆等作物 [14] 玉米品种研发方向 - 综合考虑抗逆性与耐密性,抗逆性是关键,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可增产,我国玉米平均种植密度约 4000 株/亩,部分区域增加 1000 - 2000 株/亩可提高产量 [16] - 提升品种耐密性,推广耐密品种可在灾害年份实现丰收 [16] - 适配机械化,品种需具备脱水快、含水量低、抗倒伏特性 [16] - 推进转基因技术应用,转基因品种在抗虫、耐除草剂方面优势显著,推广面积有望快速增长 [16]
全国种业监管活动开展,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升级
华福证券· 2025-04-28 10: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2生猪出栏或同环比增长,叠加出栏均重高位、二育持续进场,猪价或承压,豆粕涨价使养殖成本提升,去产能逻辑有望强化 [2][34] - 海外禽流感疫情蔓延,白鸡上游产能或收缩,加征美鸡关税及餐饮消费复苏或提振鸡肉价格 [3][40] - 种业监管加强规范市场秩序,提升行业门槛,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3][48] - 加征美豆关税及海关政策收紧使豆粕价格短期偏强,二季度巴西大豆到港后价格预计回调 [3][4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生猪养殖 - 上周猪价震荡运行,4月24日全国生猪均价14.92元/公斤,周环比+0.01元/公斤;4月11 - 20日二次育肥销量占比9.73%,较前十天+4.38pct,目前二次育肥仍进场但积极性减弱 [2][12] - 上周屠企宰量低位回升,样本屠企日均宰杀量13.96万头,周环比+2.16%;冻品库存率小幅下滑,上周达17.02%,周环比-0.11pct [2][16] - 肥标价差持续收窄,175/200公斤生猪与标猪价差0.23/0.79元/斤,周环比-0.01/-0.05元/斤;生猪出栏均重回升,上周128.94kg,周环比+0.37kg [2][24] - 上周仔猪价格回调,4月22日8省份规模场7kg仔猪价格均价543.57元/头,周环比-0.46%;母猪价格持平,4月24日50kg二元母猪市场均价1634元/头 [30] 白羽肉鸡 - 五一备货接近尾声,白鸡价格小幅回调,4月25日肉鸡价格7.47元/公斤,周环比-0.03元/公斤;鸡苗价格2.85元/羽,周环比-0.12元/羽 [3][36] - 海外禽流感疫情蔓延,美国、新西兰引种中断,白鸡上游产能或收缩;加征美鸡关税及餐饮消费复苏或提振鸡肉价格 [3][40] 种业&农产品 - 农业农村部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工作,聚焦知识产权保护和种源质量提升,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3][48] - 4月11日中国提高美豆进口关税,叠加海关政策收紧,豆粕价格短期偏强,4月25日现货价3580.00元/吨,周环比+78.00元/吨;二季度巴西大豆到港后价格预计回调 [3][49] 行情回顾 - 截止2025年4月25日过去一周,农林牧渔板块下跌0.16%,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6 [54] - 农业子板块涨跌幅依次为动物保健Ⅱ(+5.42%)、饲料(+2.64%)、农产品加工(-0.28%)、养殖业(-1.22%)、渔业(-1.31%)、种植业(-2.13%) [54] - 中宠股份(+15.47%)、乖宝宠物(+15.30%)等涨幅排名前五;康农种业(-16.87%)、欧福蛋业(-14.46%)等跌幅排名前五 [54]
鸡也有了“基因字典” 华大智造助力全球首个鸡参考面板成果发布
深圳商报· 2025-04-28 00:53
基因组研究突破 - 全球首个10万规模鸡参考面板项目100K GCRP第一阶段成果发表 构建了全球首个鸡类参考基因组资源库 [2] - 研究由中国农业大学胡晓湘教授和王宇哲团队牵头 采用低深度测序获得10104份商品鸡样本 搜集1847个高深度测序样本 [2] - 构建了两个高质量子面板 系统评估不同策略下的基因型填充性能 展示其在GWAS和因果变异定位中的优势 [2] 技术应用 - 深圳企业华大智造的DNBSEQ-T7基因测序平台为项目提供支持 [2] - MGISP-960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和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提供从样本处理到基因测序的系统支持 [2] 研究意义 - 研究成果有望为鸡种遗传变异图谱构建 人工选择研究和精准育种提供基础支撑 [2] - 从AI大模型角度 基因组是一门语言 符合文本类型语言化特征 理解鸡基因组有助于理解人类和其他动物疾病 [2] - 项目旨在构建全球鸡基因字典 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2]
南通海安:农业“芯片”解锁“科技开花”
扬子晚报网· 2025-04-27 21:4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主要从事高档花卉、中草药、果蔬等植物组织扩繁,并建立新品种种质资源圃 [1] - 通过组培技术实现从细胞到成苗的全过程,无需依赖太阳和土壤 [1] - 采用茎尖、叶片等外植体进行无限复制,培育出的种苗抗病性更强、生长整齐、品质稳定 [5] - 已建成种质资源库涵盖70多种蝴蝶兰、铁皮石斛、蓝莓等作物,并研发个性化培养基配方 [3] - 通过定向杂交和分子标记技术构建完整的组培技术及产业链种植技术体系 [3] 生产规模与效率 - 年产量高达100万株,一年四季每天都有新苗"下线" [3] - 组培苗亩产量提升30%,产品溢价达35% [5] - 开花周期缩短近半,仅需两年半即可上市 [5] - 未来三年年产能将扩至300万株 [5] - 近期进入出苗期的100万株种苗中,60万株将发往江浙沪花卉基地 [3] 技术创新与合作 - 与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设立研究生工作站 [3] - 数字技术精准调控光温水气,能耗较传统大棚降低 [5] - 无菌环境实现零污染排放,彻底摒弃高毒农药 [5] - 构建"种质创新—快速繁育—成果转化"的全产业链条 [5] 市场应用与产业影响 - 组培技术破解传统育种中品种退化、病毒积累的行业痛点 [5] - 重点攻关海安地产芋头等特色果蔬的品种创新,为本土农户提供高附加值种苗 [5] - 带动产业二次增收,实现科技红利与农业结合 [5] - 生物技术与数字农业深度融合,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6]
【前瞻分析】中国2024年以来生物育种产业代表性企业动向
搜狐财经· 2025-04-27 14:06
行业概况 - 生物育种产业园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共有6个相关园区,占全国21个生物产业园区的28.57% [1]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隆平高科、大北农、牧原股份、益生股份等 [1] 企业动态 - 大北农与福华通达化学股份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生物育种作物除草剂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包括田间试验和示范活动 [5] - 万向德农已有2个转基因品种通过国家审定,4个品种参加国家转基因品种审定试验,转基因品种具有抗虫基因,可降低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 [5] - 益生股份2024年共引进21批利丰白羽肉种鸡,累计引种230000套,为国内市场提供种源支撑 [5] - 隆平高科研发的全基因组选择模型在长江流域杂交中汕水稻育种中取得显著成效,高产品种选育效率提升52.58% [5] - 登海种业建成国家玉米育种能力提升项目西北科研中心,旨在强化产业技术供给和科技成果转化 [5] 水稻产业 - 我国水稻主要种植区集中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长江流域和华南各省,包括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闽江和九龙江下游等地 [6] 转基因水稻发展痛点 - 技术尚未成熟,新品种研发进展较慢,目前仅有2款转基因水稻种子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8] - 国内民众对转基因技术接受度不高,抵触心理较强,宣传和科普效果有限 [8] - 杂交水稻种子作为替代品,具有高产、高质量等优点,对转基因水稻种子的市场化发展形成掣肘 [8]
粤开市场日报-20250418
粤开证券· 2025-04-18 15:41
报告核心观点 - 对2025年4月18日市场表现进行回顾,涵盖主要指数、申万一级行业和概念板块涨跌幅情况 [1] 市场回顾 - 今日沪指涨跌幅为-0.11%,深证成指涨跌幅为0.23%,创业板指涨跌幅为0.27% [1] - 申万一级行业中通信、房地产、银行在行业涨跌幅榜居前;农林牧渔、商贸零售、食品饮料在行业涨跌幅榜居后 [1] - 概念板块中钴矿、5G、卫星互联网概念表现相对较好;乳业、生物育种、食品加工概念表现相对较差 [1]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生物育种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产业基金和兼并重组等)
前瞻网· 2025-04-13 11:09
转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隆平高科(000998.SZ);大北农(002385.SZ);牧原股份(002714.SZ);益生股份 (002458.SZ)等 本文核心数据:生物育种行业投融资规模;生物育种行业投融资事件;生物育种行业兼并重组 1、 2022年投资最为活跃 根据IT桔子的统计数据,中国生物育种行业的融资事件和规模呈现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滑的趋势,行业 整体投融资不活跃, 2022及2023年投资事件数量最多,其中2022年投资金额规模最大,分别达7起和 24.58亿元,2025年尚未出现投融资事件。 注:上述统计时间截至2025年1月21日,下同。 2、 单笔融资情况呈波动下滑趋势 4、 资本市场更重视动物育种领域的投资 从生物育种行业的单笔投融资情况来看,中国生物育种投融资单笔融资情况呈现波动发展的趋势,其中 峰值位于2024年,单笔融资金额达到3.54亿元。 从融资轮次来看,生物育种领域的融资轮次多处于相对早期阶段,具体来看,2015-2025年,A轮及天 使轮融资事件数量最多,均为5起。 3、 投融资事件在广东最为集中 从2015-2025年中国生物育种行业投融资区域分布的情况来 ...
农林牧渔行业月报:鸡价止跌反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发布-20250411
中原证券· 2025-04-11 18: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7][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农林牧渔行业表现强于对标指数,动保板块涨幅居前,种业板块跌幅居前;生猪价格偏弱震荡,白羽鸡价格止跌反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发布,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将推动制种行业变革;行业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未来有望迎来估值回归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2025年3月,农林牧渔(中信)指数上涨2.44%,在中信一级30个行业中排第7位,沪深300指数下跌0.07%,农林牧渔跑赢对标指数2.51pcts;动保板块涨幅居前,种业板块跌幅居前;涨幅居前个股有回盛生物等,涨幅居后个股有华资实业等 [7][10] 畜禽养殖行业数据跟踪 生猪养殖 - 2025年3月全国生猪(外三元)交易均价14.75元/公斤,环比跌幅0.78%,同比跌幅0.03%,同比由涨转跌;需求端表现一般,养殖端压栏叠加二次育肥缓解供应压力,猪价震荡运行 [7][15] - 3月仔猪价格震荡上涨,7公斤外三元仔猪出栏均价493.71元/头,环比降幅4.68%,同比涨幅3.87%;供应方面,部分养殖端自留仔猪,受猪病影响实际供应能力有限;需求端采购积极性增加,市场供小于求 [15] - 2025年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66万头,同比增加0.59%,环比增加0.10%,同环比均由降转增,高于正常保有量166万头;2024年12月末全国生猪存栏4.27亿头,同比下降1.56%,同比降幅缩窄,环比增长0.11%,环比增幅缩窄 [17] - 3月生猪自繁自养理论盈利均值204.60元/头,环比跌1.64%,同比涨幅845.99%;仔猪育肥理论盈利均值219.63元/头,环比涨118.98%,同比涨幅0.04%;预计4月生猪月均价或环比小跌,养殖盈利水平或环比小幅回落 [18][21] - 2025年3月,猪企商品猪销售月均价同环比基本持平,牧原股份商品猪头均收入较高,出栏量和同比增速领先 [22] 白羽鸡 - 2025年3月,白羽肉鸡鸡苗均价2.88元/羽,环比上涨0.66元/羽,同比下跌0.65元/羽;中上旬孵化场出苗量略降,毛鸡价格上涨,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升,鸡苗价格震荡上涨 [24][27] - 3月白羽肉鸡均价3.49元/斤,环比上涨0.41元/斤,涨幅13.31%,同比下滑0.25元/斤;受前期养殖户亏损影响,补栏积极性下滑,3月毛鸡出栏量紧张,价格持续上涨 [27] - 3月肉鸡养殖盈利0.35元/只,环比上涨2.36元/只,同比上涨1.53元/只;预计4月国内毛鸡均价环比上涨,养殖收入回升,养殖成本继续走高,养殖端利润保持相对稳定盈利状态 [29]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 规划提出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取得显著成效,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 [31] - 规划再次提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实施生物育种重大专项,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我国制种行业有望迎来中长期产业变革,相关种企有望率先获得行业红利 [32] 主要农产品价格跟踪 - 2025年3月玉米现货价格偏强震荡,小麦现货价格止跌企稳,豆粕现货价格回调,菜粕现货价格偏强震荡 [33][34] 行业动态及公司要闻 行业动态跟踪 -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农业和粮食内容包括抓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等;1 - 2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1735.7万吨,同比减少35.2%,进口金额537.9亿元,同比减少34.8%,进口大豆1360.6万吨,同比增长4.4% [39] - 3月7日,全国秋粮累计收购量超3亿吨,占产量60%,收购进展顺利 [39] - 3月24日,财政部发布报告,2025年财政政策更积极,支持高标准农田等建设,推进种业振兴行动 [39] - 3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方案,推动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 [39] 上市公司重点公告 - 2025年3月多家农林牧渔行业上市公司发布年度报告、利润分配预案、关联交易等公告 [41][42][44] 河南省农林牧渔行业上市公司跟踪 行业动态跟踪 - 2025年前2个月,河南省外贸进出口1354.2亿元,同比增长26.4%,增速居全国第3位、中部第1位;出口906.4亿元,增长38.9%,进口447.8亿元,增长6.9%;超7成地市进出口增长,郑州领跑且增速最快 [45] - 3月,相关部门印发通知,提出二十条措施助力消费提振行动 [45] - 3月29 - 31日,漯河市承办对接会,3个项目纳入大会签约 [45] 上市公司动态跟踪 - 展示了2025年3月河南省农食行业部分上市公司收盘价、总市值、EPS、PE、3月涨跌等情况 [46] 投资评级及主线 - 畜禽养殖:2024年生猪均价同比增长,成本压力缓解,养殖行业盈利水平提升;白羽肉鸡市场规模增长,猪价企稳下肉禽价格有望反弹;建议关注牧原股份 [47] - 种业:行业法规和政策密集出台,生物育种商业化政策明朗,种业板块具备投资价值;建议关注大北农、秋乐种业 [47] - 宠物食品: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有增长空间,呈现线上占比提升和国产替代深化趋势;建议关注乖宝宠物、中宠股份、佩蒂股份 [48]
专家访谈汇总:押宝AI种子,中国版“孟山都”要来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08 21:33
生物育种行业政策 - 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种业基地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落实"十四五"种业发展规划 [1] - 地方政府出台细化政策支持生物育种全链条发展,形成区域性特色(如湖南、浙江强调智能育种技术) [1][2] - 生物育种技术公司涉及基因编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领域,包括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等企业 [3] - 农业种业龙头企业具备研发、生产、推广综合能力,地方国资背景企业值得关注 [1] 新能源汽车行业 - 特斯拉2024年销量179万辆(同比-2%),2025年计划推新车型实现20%-30%增长 [4] - 小鹏2024年Q4销量同比+52%/97%,全年目标38万辆,计划通过增程车型加速增长 [4] - 零跑2024年销量29.4万辆(同比+104%),2025年目标50万辆(同比+70%) [4] - 理想2024年销量50万辆(同比+33%),2025年目标70万辆(同比+40%) [4] - 2024年Q4毛利率:小鹏14.4%、零跑13%(首次盈利)、小米20% [4] - 2025年特斯拉计划将FSD扩展至欧洲和中国,新势力车企聚焦智能驾驶下沉 [5] - 预计2025年中国电动车销量+25%至1600万辆,全球储能需求+35%-40%,锂电需求+30% [5] 债市动态 - 央行MLF招标方式调整有望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但未释放降息信号 [6] - 4月起部分消费贷年化利率上调至不低于3%,控制银行资产端收益下行速度 [6] - 3月PMI显示外需承压,内需消费增速温和,建筑链条景气度较低 [6] - 二季度经济预期可能修正,房地产小阳春效应减弱后需求不足问题或显现 [6] - 央行或通过降准降息刺激经济,Q2后降息预期可能明朗化 [6] - 4-6月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将增加,4月国债发行规模略低于预期但净融资保持高位 [6] 运动鞋服行业 - 2024年四家港股运动鞋服公司(安踏、Fila、特步、361度)合计营收1232亿元(同比+9%),归母净利润210亿元(同比+36.21%) [7] - 剔除一次性利得后归母净利润173.3亿元(同比+12%),显示行业稳健增长 [7] - 2024年末库存周转周期4-5个月,库存健康为2025年增长奠定基础 [7] - 2025年预计增速前低后高,Q1可能个位数增长,361度等品牌增速较快 [7] 低估值蓝筹股 - 财报季业绩符合预期的大盘蓝筹股受市场关注,中小盘个股风险加剧 [8] - 4月2日美国关税政策加码与否影响全球市场情绪,存在不确定性 [8]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板块调整,市场热点轮转加速,风险偏好降低 [8] - 大盘股表现优于中小盘,低估值优于高估值,4月低估值板块历史表现较好 [8] - 高分红率个股受青睐,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板块中期仍具配置价值 [8]
29岁叶紫薇,破格晋升
券商中国· 2025-04-03 15:56
人才晋升与学术成就 - 中国人民大学29岁助理教授叶紫薇破格晋升为教授 通过战略性人才职称评审学校提名制度这一超常规方式实现晋升 [1] - 叶紫薇博士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 入职人大不到3年即获得破格晋升 成为"95后"教授 [1] - 晋升过程经过严格程序和标准 包括学院-学部-学校学术委员会审议和学校审议通过 [4] 研究方向与学术贡献 - 叶紫薇聚焦农业生物经济方向 特别关注生物育种技术的经济 环境问题及相关政策研究 [2] - 采用交叉学科思维破解农业政策难题 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2] - 将生物育种经济研究写进Science 实现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历史突破 [2] 科研项目与教学成果 - 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委托课题 持续产出学术成果 [3] - 为本科生开设《计量经济学B》 为研究生开设《环境价值评估》等课程 [3] - 授课规模覆盖本硕博近200名学生 所带班级荣获校级示范班集体(先锋团支部)等荣誉 [3] 回国任职与学科发展 - 叶紫薇认为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具有鲜明的实践和问题导向 需要与政策联动推动学术成果落地 [3] - 强调身处中国研究和现实发展大局的重要性 才能及时感知并解决国家需求 [3] - 致力于运用专业知识为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