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

搜索文档
八部门联合印发方案推动,L3汽车将被有条件批准
选股宝· 2025-09-15 07:13
《工作方案》提到,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 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 阿尔特:可基于公司RUBIK、ISDC等多个智能化数字底盘平台,为L3级以上的自动驾驶方案提供底盘 技术支持。 银河证券表示,今年以来,小鹏、小米、理想、华为、奇瑞、广汽、极氪等多家自主品牌密集发布智驾 最新进展,高阶智驾成果百花齐放,头部车企预计将于2025年实现L3级别智能驾驶方案的量产落地, 智驾产业发展提速,有望进一步增强汽车产业科技属性,赋能汽车产业链估值提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群智咨询认为,随着未来两年L2+~L3高阶智驾的快速落地,预计2026年将增长到近60%,其中L3级智 能驾驶占比有望达到8.5%。根据群智咨询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驾驶SoC市场规模约50亿美金,同比增 长高达62%。进入到2025年后,随着智驾功能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群智咨询预测2025年全球智 能驾驶SoC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6亿美金,同比增长51%,其中大算力高集成化芯片(按算力>100TOPS统 计)占比将首次突破25%。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 ...
雷军回应整治汽车黑公关;广州启动3亿元汽车消费补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07:04
汽车消费刺激政策 - 广州启动3亿元汽车消费补贴 购车含税价10万元以上可获4000至5000元补贴[1] - 政策直接刺激区域汽车消费需求 提振整车制造商及经销商销售预期[1] - 区域性政策若见效可能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范例 对整体消费市场产生正向引导[1]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建设 - 天津启动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全价值链科创基地 计划投资近20亿元[2] - 基地涵盖36个先进实验室 覆盖智能驾驶/车联网/低空经济等千余项测试项目[2] - 为产业链企业提供关键技术验证平台 加速自动驾驶及车联网技术商业化进程[2] 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支持 - 八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3] - 政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及保险法律法规[3] - 为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整车企业带来确定性政策利好 加速产业链商业化进程[3] 汽车行业竞争环境治理 - 央视曝光车圈黑公关乱象 小米/小鹏/蔚来/深蓝四家车企联合回应[4] - 小米今年已取证数百个账号并发起数十起诉讼 揭露AI生成造谣内容等行为[4] - 行业自律强化有望净化竞争环境 长期利于新能源板块健康发展[4]
系紧智驾汽车发展“安全带”(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03
把安全冗余留足、把品质底线筑牢,坚定"优质优价"的追求,才能让技术创新打开发展的增量空间 不久前,《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 稿)》发布。征求意见稿提出,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有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驾驶自动化等级、系统能力 等信息时,不得做虚假、夸大系统能力或引人误解的宣传。 智能跟车、自动超车、代客泊车……如今,能提升驾驶效率和舒适度的辅助驾驶系统,成了很多汽车尤 其是新能源汽车的标配。这既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也为汽车产业开辟了新增长点。然而在营销过程 中,有的车企夸大宣传辅助驾驶系统能力。一些消费者受到误导,以为只要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就 能"脱手脱脚""躺平睡觉",为交通安全埋下隐患。强化监管,有助于引导车企专注提升产品品质,也能 提醒驾驶人正确对待辅助驾驶技术,避免安全事故。 创新无远弗届,但安全始终是汽车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发布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要求升级为"不起 火、不爆炸";拟出台标准规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要求企业不得通过远程在线升级方式来隐 瞒缺陷……一段时间以来,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有力举措,为行业发展拧紧"安全阀"、系紧"安全带"。 对 ...
北交所公司迎机构调研热潮业绩增长与技术突破成关注焦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9-15 04:14
● 本报记者 罗京 9月以来,北交所上市公司迎来一波机构调研热潮。曙光数创、开特股份、万通液压等多家上市公司相 继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披露了近期接待机构调研的情况。从调研重点来看,产品研发、技术储 备及市场拓展成为机构高频关注的三大议题,折射出市场对北交所企业成长潜力的高度关注。 核心产品持续发力 多家北交所公司上半年凭借核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相关业务营收实现显著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 能。 得益于新一代C8000浸没液冷产品逐步部署以及冷板液冷行业渗透率的提升,曙光数创上半年营收同比 增长43.23%,其中,浸没液冷收入同比增长212.82%,冷板液冷收入同比增长42.36%。 曙光数创表示,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主要是收入结构变化导致,2023年ChatGPT问世以前,公司 收入主要来自浸没液冷收入,随着生成式AI对算力需求的增长,冷板液冷渗透率快速提升,公司抓住 市场机遇,积极布局互联网、运营商、金融等市场,截至上半年,冷板液冷收入占比已经达到公司总体 收入近一半。 开特股份主营业务为传感器类、控制器类和执行器类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半年,公司执行器 类产品需求持续增加,销量上升,产品营 ...
奔驰固态电池续航1342公里!新款智己LS6、仰望U8L上市!小米“昆仑”增程SUV谍照曝光!丨一周大事件
电动车公社· 2025-09-15 00:05
新车上市 - 新款智己LS6推出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共9款车型 上市权益价19.79-26.99万元 增程版CLTC纯电续航达370/450km 综合续航1400/1502km 全系支持800V快充[3][5][15] - 仰望U8L鼎世版定位6座全尺寸SUV 售价128万元起 车长5400mm 轴距3250mm 搭载1200马力四电机系统 零百加速3.5秒 CLTC纯电续航200km[22][23][25][34] - 极狐T1定位纯电小型车 售价6.28-8.78万元 轴距2770mm CLTC续航320/425km 支持16分钟快充和3.3kW外放电[38][40][41][47] - 睿蓝蓝气球定位微型车 限时售价4.29万元 CLTC续航210km 后排座椅放倒后容积800L[88][89][91][93] - 新款长安启源A07推出纯电和增程版本 限时权益价12.99-14.99万元 纯电版CLTC续航730km 增程版综合续航1570km[61][63][67][69] 技术突破 - 奔驰固态电池实现1342公里实际续航测试 采用硫化物技术路线 计划5年内量产上车[114][115][117] - 宁德时代发布NP3.0安全技术平台 神行Pro电池实现12年/100万公里寿命 超充版支持12C峰值充电 10分钟补能WLTP 478公里[118][119][121][123] 行业政策 - 工信部等六部委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整治 重点打击非法牟利、虚假宣传和恶意诋毁等行为[136][137] -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2025年汽车销量目标3230万辆 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 同比增长20% 同时推动L3级自动驾驶准入[138][139][140] 企业动态 - 零跑Lafa5基于LEAP 3.5架构打造 定位紧凑型两厢车 轴距2735mm 将在全球市场销售[50][51][54][55] - 追觅科技发布首款超跑渲染图 计划2027年量产 目标打造全球最快车型[127][128][130][134] - 小鹏G7增程版搭载1.5T增程器 电机功率218kW 电池容量55.8kWh[94][96] - 岚图泰山插混车型搭载1.5T发动机+双电机系统 峰值功率380kW[97][99][100]
伟测科技(688372):2025年中报点评:2025Q2业绩高增,需求来临+高稼动率+高速扩产筑长期成长通道
长江证券· 2025-09-14 22: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半导体行业延续乐观增长走势,AIoT、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高速增长,AI技术渗透和国产替代加速推动高端芯片测试需求 [10] - 公司前瞻性扩产策略驱动成长,聚焦高算力芯片、先进封装芯片和高可靠性芯片测试需求,受益于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数据中心与AI算力爆发三大趋势 [10] - 转债项目加码高端测试,资本开支延续高增,可转债募集资金已到位并积极投入无锡和南京测试基地项目,投入进度分别为89.19%和97.18% [10]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6.34亿元,同比+47.53%,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31.03%,扣非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1173.61% [2][4] - 2025Q2单季度营收3.49亿元,同比+41.68%,环比+22.38%,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573.34%,环比大增189.99%,扣非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373.96%,环比+178.94%,季度收入创历史新高 [2][4] - 2025Q2毛利率达35.99%,同比+5.93pct,环比+3.32pct,净利率达21.53%,同比大幅增长17pct,环比+12.45pct,扣非净利率达11.33%,同比增长接近8pct,环比+6.36pct [10]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20亿元、21.58亿元、29.7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5亿元、4.18亿元、6.70亿元,对应PE为41X、27X、17X [10] 运营与扩张 - 2025Q2资本开支达5.94亿元,同比+77.71%,环比+23.20%,在上海、南京、无锡三大基地快速扩产 [10] - 未来拟投10亿元的成都基地,高增产能可适配快速成长的国内AI、智驾需求 [10] - 公司稼动率保持较高水平,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10]
晚报 | 9月15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9-14 22:30
4、储能 |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的总体目标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 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即180吉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点评:分析认为,从政策变动的趋势来看,储能行业在经历取消强制配储后的低迷期后,正在重建一条更加商业化、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伴随着政策调整, 储能行业在发生一轮洗牌,真正能够提供市场收益的企业优势越发凸显。中信建投证券认为,新能源全面入市后,电价水平可能下降,峰谷价差拉大,通过 自发配储有望提升收益。 宏观、行业新闻 行情回顾 明日主题前瞻 1、无人驾驶 | 9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方案》提到,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 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方案》称,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 点,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鼓励汽车前装V2X、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加快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促进物流、环卫、出行服务等多场景 应用,鼓励重 ...
景旺电子(603228):保持并扩大汽车电子优势,聚焦AI高端市场发展
长江证券· 2025-09-14 22: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0.95亿元,同比增长20.93% [2][5] - 归母净利润6.50亿元,同比下滑1.06% [2][5] - 毛利率21.40%,同比下降2.60个百分点;净利率9.21%,同比下降1.90个百分点 [2][5] - 单二季度营收37.52亿元,同比增长20.08%,环比增长12.22% [2][5] - 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下滑4.11%,环比基本持平(下滑0.03%) [2][5] - 单二季度毛利率21.95%,同比下降1.53个百分点,但环比改善1.17个百分点 [2][5] 业务发展策略 - 保持并扩大汽车电子优势,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PCB供应商(Prismark 2024年统计) [12] - 聚焦AI高端市场,2025年上半年AI服务器量产提速,800G光模块出货量增加 [12] - 为多家光模块头部客户稳定批量供货,并提前布局未来产品与技术 [12] 产能扩张计划 - 计划总投资50亿元用于珠海金湾基地扩产,建设周期2025年至2027年 [12] - 2025年投资10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及新增AI服务器高阶HDI产线,预计下半年投入使用 [12] - 2025年下半年动工新建高阶HDI工厂,投资32亿元,形成年产80万㎡产能,预计2026年中投产 [12] - 2027年初计划投资8亿元强化关键工序产能,同年内投产 [12] - 同步推进泰国生产基地建设,以高端产能改善产品结构并提升盈利能力 [12]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1亿元、20.23亿元、24.08亿元 [12]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4.88倍、26.56倍、22.31倍(按当前股价57元计算) [12] - 公司围绕智能网联车辆及无人驾驶场景需求进一步开发产品,相关客户合作稳步推进 [12] - 数通与汽车业务双轮驱动,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12]
【财联社早知道】工信部称支持加快车用芯片等技术攻关及产业化,机构表示汽车模拟芯片正进入集中放量阶段,Ta拥有200余款车规级芯片
财联社· 2025-09-14 18:52
汽车芯片技术发展 - 工信部支持加快车用芯片等技术攻关及产业化 [1] - 汽车模拟芯片正进入集中放量阶段 [1] - 某公司拥有200余款车规级芯片 应用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互联、车身、底盘、动力等多个场景 [1] 智能驾驶政策与产业突破 - 八部门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1] - 智能驾驶行业奇点已至 [1] - 某公司提供端云一体化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 覆盖网联终端、业务平台到用户触点 [1] - 该公司自主研制L4级无人驾驶纯电动观光巴士车 [1] 光通信技术进展 - 某公司将发布1.6T的LPO模块样品 [1] - 该公司将推出基于商用场景的51.2T CPO交换机 [1]
华为智驾或下探至10万元级市场 宝骏能否借势翻身?
经济观察网· 2025-09-13 16:38
华为与宝骏战略合作升级 -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宣布升级战略合作 联合研发成果将率先落地于宝骏全新大六座SUV华境S [2] - 华为智驾系统或将突破价格"底线" 进军10万元级市场 华境S价格预计低于15万元 可能下探至10万元 [2] - 此前华为智驾合作对象均为新势力或高端豪华品牌 产品价格普遍在20万-30万元区间 尊界甚至突破百万元 [2] 华为智驾市场表现与战略布局 - 2024年上半年华为乾崑智驾装车量达25.5万辆 在豪华智能车中搭载份额达到53.2% [2] - 华为车BU在2024年首次实现盈利 此前2023年亏损60亿元 2024年预计扭亏为盈 [4] - 华为智驾进军中低端市场是提升搭载量的关键战略 类似华为手机业务的高端与大众市场双线策略 [3] 合作背后的战略考量 - 上汽通用五菱2024年总销量达154万辆 其中新能源占比超50%达80万辆 庞大用户群体对华为具有极大吸引力 [3] - 华为可通过宝骏获取更广泛地域和复杂路况的智驾数据 这些数据是训练和迭代算法的"黄金燃料" [4] - 华为可能采取战略性"让利" 以换取市场份额和路测数据 这是对未来潜在收益的提前投入 [4] 品牌形象与市场定位 - 业内人士认为华为与定位较低品牌合作不会损伤技术品牌形象 反而可能通过技术平权实现多方共赢 [5] - 华为目标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Intel"或"高通" 让"HUAWEI INSIDE"成为购车决策关键依据 [5] - 华为智驾将形成产品金字塔 不同档次车型的自动驾驶配置会有所差异 成为覆盖不同价位段的品牌家族 [5] 成本与技术发展趋势 - 余承东曾表示只有价格超过30万元的汽车才能负担华为解决方案 如今10万元级车型也将搭载高阶智驾 [6] - 高阶智驾向10万元级市场渗透是必然趋势 但需经历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化的渐进过程 [6] - 预计2-3年内15万元价格带将出现更多高性价比的智驾车型 [6] 宝骏品牌现状与挑战 - 宝骏品牌2024年销量仅4.3万辆 较2017年巅峰时期的100万辆大幅下滑 [7] - 宝骏近年来积极变革但销量仍未明显改善 华境S押注大六座SUV市场并牵手华为实为"背水一战" [8] - 宝骏需要补齐三电 底盘 品控 服务等领域的短板 才能实现向上蜕变 [9] 合作前景与市场预期 - 华为此前已成功赋能多家车企 截至2025年8月华为乾崑智驾累计搭载量已突破100万辆 [8] - 上汽通用五菱2025年1-8月累计销售99.9万辆 同比增长37% 上半年总营收404.82亿元增长22.8% [9] - 最大的挑战在于产品与成本 10万元市场需要开发全新适配方案并将成本压缩到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