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
搜索文档
全岛封关后,还会采取哪些举措支持海南自贸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海南日报· 2025-08-12 09:11
文章核心观点 - 全岛封关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新起点,后续将不断完善与高水平自贸港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体系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1] 贸易管理制度 - 进一步扩大“零关税”商品范围以推动货物贸易做强做大 [2] - 加快旅游、教育、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开放,推动“既准入又准营”的服务贸易发展 [2] 投资环境 - 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准入,出台新一批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 [3] - 深入实施承诺即入制改革,建立以过程监管为重点的投资便利制度 [3] 金融政策制度 - 健全完善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丰富账户功能和应用场景 [4] - 有序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开展跨境资产管理业务等试点探索 [4] 出入境管理政策 - 进一步放宽人员自由进出限制 [5] - 实施更宽松的商务人员临时出入境政策、便利的工作签证政策,完善居留制度 [5] 航运制度 - 加快“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建设,优化船舶检验管理政策以提升航运服务能级 [6] - 进一步放宽空域管制和航权限制,积极推进开放第七航权 [6] 数据跨境流动机制 - 推动有序扩大通信资源和业务开放,调整完善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 [7] - 加快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和跨境海底光缆建设,积极培育发展数字经济 [7]
港澳台青年:海南自贸港是创业乐土,更是圆梦舞台
中国新闻网· 2025-08-12 08:51
港澳台青年在琼创业发展 - 港澳台地区30名青年参与"自贸港青年汇"活动探讨海南文化交流与创新创业机遇 [1] - 香港青年在琼创办体育产业公司 受益于人才引进和赛事扶持优惠政策 [1] - 台湾青年家族企业在海南从单一养殖场扩展为6个生产基地的现代化企业 产品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 [2] 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 - 全岛封关运作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 预计成为吸引全球创新人才的创意磁场 [1] - 自贸港政策使企业进出口更加便利 为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支撑 [2] - 海南提供高效一站式服务 企业注册和政策对接流程顺畅 [1] 产业发展机遇 - 海南低空经济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1] - 港澳台地区在文旅和服务业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与海南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1] - 海南具有独特区位优势加上政策支持力度大 成为青年创业理想之地 [2]
供销大集:近期公司正式宣告成立海南大区
证券日报网· 2025-08-11 18:52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近期正式宣告成立海南大区 统筹海南及广东地区成员企业管理 [1] - 海南大区将聚焦产业机遇 把握海南封关后成为国际消费中心的预期 [1] - 借力海南自贸港机会立足海南 探索自贸港发展机遇 [1] 业务发展计划 - 利用自贸港货物贸易优惠政策 多方面多形式发展公司业务 [1] - 公司业务开展情况将根据相关要求在定期报告中予以披露 [1]
税制优化拉动消费回流 海南岛内居民有望迎“专属福利”
证券时报· 2025-08-07 02:39
海南自贸港税收政策优化 - 货物进口零关税政策将大幅调整 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税收政策与离岛免税政策迎来进一步优化 [2] - 零关税政策与离岛免税政策联动将直接刺激岛内居民及在岛游客本地化消费需求 吸引更多岛外消费回流 [2] - 税收政策增强岛内居民获得感 助力海南从单一旅游目的地向国际消费中心转型升级 [2] 岛内居民消费权限变化 - 目前岛内居民无直接采购零关税进口消费品权限 封关后有望通过进境商品正面清单享受免税购买进口日用品福利 [3] - 财政部正研究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税收政策 将适时开展正面清单管理 允许免税购买进口产品 [3] - 进境商品正面清单出台将直接刺激岛内居民与在岛游客本地化消费需求 [3] 离岛免税政策升级方向 - 海南省推动优化离岛免税政策 拓宽即购即提商品清单目录 [5] - 财政部将继续实施离岛免税购物政策 结合消费者多元化需求进一步优化调整 [5][6] - 免税商品品类可向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扩围 试点免税品跨境直邮模式 推动离岛免税与跨境电商融合 [6] 消费市场格局演变 - 海南自贸港凭借零关税/离岛免税/离境退税政策优势 成为承接中高端消费回流核心枢纽 [3] - 已有企业基于封关动向部署供应链优化方案 高端消费品行业积极规划封关前后布局 [4] - 自贸港建设带动居民收入提升与消费升级 本地居民与境内外消费群体共同支撑中高端进口消费品市场 [4] 国际消费潜力释放 - 过去一年海南接待中外游客9720万人次同比增长8% 其中入境游客增加1倍多 [7] - 专家建议将零关税消费权从岛内居民扩展至所有落地海南人口 包括国际游客/商务人士/临时就业者 [7] - 可探索以地理落地替代身份限定 凡在海南实际停留自然人均可享受零关税消费权益 [7] 政策协同与国际合作 - 零关税与离岛免税政策形成合力 支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促进买全球/卖全球/消费全球的多业态集聚化格局 [6] - 建议优化离境退税政策 包括下调起退点/推广即买即退/放宽国际游客离境时间限制 [8] - 长远可加强RCEP成员国政策联动 探索与新加坡等地区共建跨境免税购物走廊 [8]
海南自贸港背景下购房决策分析:政策、机遇与风险全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8-06 16:59
非本地户籍:海口、三亚等核心城市仍执行限购,需提供累计24个月以上社保/个税证明(部分区域可补缴),且首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 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符合《海南自由贸易港紧缺人才目录》的引进人才,可不受社保限制购房,并享受个税15%优惠政策。 随着海南全岛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自贸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房地产市场成为投资者和购房者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最新政策与市场动态,深度解析海南 购房的可行性、潜在收益与风险,为决策提供参考。 一、当前购房政策:限购与松绑并存 核心限购政策 企业购房:暂停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法人单位出售商品住房(经批准的企业除外)。 政策松绑信号 多孩家庭支持:符合条件的多孩家庭可增购1套住房,叠加人才政策后购房资格更灵活。 商办产品放开:商业、办公类房产不限购,成为外地投资者曲线入场的选项。 二、购房好处:自贸港红利下的长期价值 政策驱动的资产增值潜力 封关效应:2025年底全岛封关后,海南或成为"境内关外"区域,零关税、低税率政策将吸引全球资本与人才集聚,核心城市房产需求持续攀升。 土地资源稀缺性:海南严控生态红线,住宅用地供应逐年缩减,尤其是海口江东新区、三亚崖州湾等热点区域,土地资 ...
海南自贸港对当地人有什么好处?与香港有什么不同?一文了解
搜狐财经· 2025-08-04 21:32
海南自贸港与香港的差异 - 关税与购物政策不同:海南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政策,外国商品进海南免关税,但从海南带入内地需补缴关税,免税购物额度为每人每年10万元,远超香港的5000元标准 [3][4] 香港则是完全自由港,绝大多数商品进出口零关税,进入内地一般无额外关税 [5][6] - 资金流动差异:海南实行外汇管制,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美元,跨境转账需审批,与内地规则一致 香港是资金自由港,港币与美元挂钩,可随时自由兑换,无外汇管制 [7] - 法律与规则差异:海南适用内地法律体系,政策灵活度依赖中央授权,外资准入需符合"负面清单" 香港采用普通法体系,司法独立,合同纠纷按国际商业规则处理 [8] - 产业定位不同:海南重点发展旅游业和实体经济,如免税购物、热带旅游、加工制造等 香港则是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服务业占比超90% [9][11] 海南自贸港对当地人的好处 - 购物更便宜:封关后海南居民购买进口化妆品、电子产品甚至汽车可能免关税,进口汽车价格预计降20%-30%,免税商品种类从21%扩大到74%,覆盖6600多种 [17] - 医疗更实惠:博鳌乐城医疗区的进口医疗器械和药品免关税,如150万元的进口人工耳蜗机械臂免税后省19.5万元,还能享受本地顶级医疗资源 [18] - 就业机会增加:特色产业如东方市兰花合作社年产值8000万元,带动70多名农民就业 政府组织的就业驿站帮助居民获得省外高薪零工,日薪可达400多元 [19] - 住房压力减轻:针对基层教师、医务人员等群体推出安居房,单价7000–1.5万/㎡,比周边商品房低,计划3年内解决基层人员住房问题 [20] 海南封关前后注册公司的区别 - 税收政策差异:封关前鼓励类产业企业可享受15%企业所得税税率(内地25%),高端人才个税封顶15% 封关后15%税率政策延续但审核更严格,普通人也可适用3%、10%、15%三档个税税率 [23][24][25][26] - 零关税政策:封关前仅清单内商品免税,封关后免税范围扩大至99%进口商品,且加工增值超30%销内地免关税 [27] - 注册流程与成本:封关前线上"海南e登记"3天办结,部分城市免费刻章,地址挂靠宽松 封关后流程更电子化但地址核查更严,免费刻章可能取消,成本或增20% [28][29] - 监管要求:封关前抽查较松,封关后联网监管加强,税务、社保数据打通,空壳公司可能被罚甚至注销 [32][33]
宋城演艺:三亚千古情位于海南自贸港政策覆盖区域内
证券日报网· 2025-08-04 18:45
公司业务布局 - 三亚千古情景区位于海南自贸港政策覆盖区域内 [1] 政策环境机遇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1] - 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政策体系 [1] - 政策将优化海南旅游消费环境并提升国际旅游吸引力 [1] 发展前景 - 海南自贸港政策为三亚千古情景区带来新发展机遇 [1]
供销大集:公司在海南地区现有实体企业5家
证券日报网· 2025-08-04 17:20
公司业务布局 - 在海南地区现有5家实体企业 涉及望海国际精品百货购物中心及超市、超集好电商、盈泰广场部分写字楼、大集供销链农产品及日用品供应链流通等业务 [1] - 正式成立海南大区 统筹海南与广东地区成员企业管理 [1] - 利用自贸港货物贸易"一线放开""岛内自由"优惠政策 多形式发展公司业务 [1] 战略发展机遇 - 聚焦海南封关后成为国际消费中心的产业机遇 [1] - 借力海南自贸港机会立足海南 探索自贸港发展机遇 [1]
优化“零关税”政策加速产业集聚海南自贸港释放竞争优势
证券时报· 2025-08-02 01:44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优化 - 享惠主体扩大至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零关税"商品范围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 [1] - 政策目标为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产业附加值、加速产业集群聚链,改变商品业态与产业布局,助推高端制造与现代服务业生态圈形成 [1][4] - 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试点扩围至全岛,投资品、中间品及消费品均被纳入"零关税"清单,进口成本显著下降 [2][4] 政策对产业的影响 - 原材料依赖型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行业将显著受益,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3][4] - 产业集群将从"多点分布"转向以洋浦保税港、海口高新区为核心的高端制造集聚区,以及澄迈、定安等县域特色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4] - 政策叠加离岛免税和岛内消费品"零关税",有望形成"全球集成、海南集成、岛内消费"的商业格局,强化医疗器械、免税品、智能新产品等商品的成本优势 [3][4] 区域经济协同效应 - 海南自贸港处于RCEP核心区域,政策有助于强化与东盟国家的产业配套,深化经贸合作,服务国家内外双循环战略 [5][6] - 需强化"集成制造+消费"双轮机制,培育本地消费市场并与东盟国家形成"原料—加工—市场"链条 [7] - 全省接待中外游客同比增长8%,入境游客增加1倍多,将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7] 国际对标与政策建议 - 对比迪拜、新加坡等国际高标准自贸区,海南在货物贸易自由化深度和金融开放度上仍有差距 [7][8] - 建议扩大金融开放政策,实现金融、教育、航空、医疗"准入即准营",试点跨境资管与离岸金融 [8] - 需依托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构建全过程监管体系 [8]
海峡股份(002320) - 002320海峡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01
2025-08-01 18:00
运营优化与应对策略 - 通过船舶更新、港口升级、新航线开通及生产流程优化提升琼州海峡运营效率 [2] - 投资2艘平板驳船改装为新能源汽车专用运输船,采用"人车分装"模式 [2][3] - 海口新海客运枢纽年设计通过能力为旅客3500万人次、车辆560万辆次 [4] - 可通过增加平板驳船投入、新造大型客滚船舶替换老旧船舶应对运力上限 [5] - 计划投资新造两艘客滚船用于替换老旧船舶 [11] 港口与航线布局 - 秀英港区轮渡码头作为新海港补充,两港合计吞吐量仍有较大容纳空间 [4] - 三亚至西沙旅游航线为期四天三晚,登陆三个岛屿,"祥龙岛"轮提升载客量及客单价 [5] - 正推进徐闻港收购谈判,实现南北两岸港口统一调度可提升船舶周转效率 [6][7][8] - 2021年通过资源整合将运力从15艘增至47艘,成立琼州海峡航运一体化运营主体 [9] 政策与市场机遇 - 海南自贸港2025年12月18日封关后将实施税收优惠,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10] -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政策将促进货物自由流通,吸引投资者带动车客流量 [10] - 环岛旅游公路建成将大幅吸引自驾人群,带动主营业务增长 [10] 财务与票价策略 - 海口至海安航线票价近年未变动,将通过增值服务和商业运营提升收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