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制造
搜索文档
21专访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叶定达:调结构优供给 妥善化解重点行业结构性矛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09:46
导读: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接下来,我国机械工业的重点 改革方向需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导向。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持以科技创新 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 展。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关于会议提到的"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近期,工业领域对此多有关注,7月28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 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提到将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 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相关重点行业面临何种发展上的矛盾?下半年,我国机 械工业发展面临哪些有利条件与挑战?针对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 访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叶定达。 叶定达表示,当前,我国机械工业部分领域仍存在亟待化解的结构性矛盾,与此同时,一些行业的"内 卷式"竞争日益加剧,已严重制约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至关 重要。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奋力推进高质量 ...
山东联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及5%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01 07:20
股东权益变动 - 联银投资、潍坊汇青、潍坊涌金三家原股东因解散清算 将所持股份非交易过户给全体合伙人 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关系发生变化 [1][2] - 控股股东海南联科投资有限公司持股98,939,604股(48.8938%) 实际控制人吴晓林持股4,151,954股(2.0518%) 吴晓强持股1,050,494股(0.5191%) [3][18] - 权益变动前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12,177,913股(55.4359%) 变动后降至104,142,052股(51.4648%) 触及5%权益变动刻度 [3][4][15] ISCC认证取得 -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联科贸易于2025年6月获得SGS Germany GmbH颁发的ISCC PLUS认证 证书有效期分别为2025年6月19日至2026年6月18日及2025年6月26日至2026年6月25日 [7] - ISCC认证是国际认可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同时满足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和《燃料质量指令》 认证后可向欧洲销售生物质能源和生物燃料产品 [7][8] - 认证有助于突破贸易壁垒 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证明产品全生命周期符合环保标准 公司曾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等多项绿色制造奖项 [8] 权益变动影响 - 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 公司人员独立、财务独立和资产完整不受影响 [6][21] - 变动原因为合伙企业解散清算导致的非交易过户及一致行动关系解除 其他合伙人股份进入6个月锁定期并于2025年7月11日解锁 [2][14] - 信息披露义务人海南联科投资有限公司声明未来12个月内无增持或减持计划 且所持股份无权利限制情形 [16][20]
联科科技: 山东联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取得ISCC PLUS认证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1 00:40
ISCC PLUS认证情况 - 联科科技及全资子公司联科贸易取得由SGS Germany GmbH颁发的ISCC PLUS认证证书 [1] - 联科科技认证种类为特种化学品工厂 证书有效期2025年6月19日至2026年6月18日 编号ISCC-PLUS-Cert-DE100-26629125 [1] - 联科贸易认证种类为贸易商 证书有效期2025年6月26日至2026年6月25日 编号ISCC-PLUS-Cert-DE100-26630125 [1] ISCC认证体系价值 - ISCC是唯一同时满足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和《燃料质量指令》的全球性可持续发展认证体系 [1] - 通过认证后企业可向欧洲销售生物质能源和生物燃料产品 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保护生物圈 [1] 认证对公司业务影响 - 证明公司产品全生命周期符合国际环保标准 有利于突破贸易壁垒 [2] - 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促进与国际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2] - 公司此前已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及多项省级循环经济奖项 包括山东省循环经济创新科技重大成果奖等 [2] 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 - 持续通过工艺改进强化节能降耗规划 践行绿色生产使命 [2] - 积极响应碳中和目标 推动产品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2]
累计获评50项“国际领先” 格力赋能中国智造向“新”向“强”
新华网· 2025-07-31 20:39
核心技术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高效转缸容积式制冷剂泵为国际首创 实现扬程范围较现有技术拓宽2倍 效率提升1至5倍 攻克气液两相运行世界难题 [1][3] - 多适应宽频高效转子压缩机具备1至200Hz超宽频运行能力 全频段提效5% 空调季节能效提升10% 低温制热量提升15% 室温波动控制在±0.3℃ [4][5] - 两项技术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鉴定为国际领先 公司累计获得50项国际领先技术成果 [1] 行业影响与定位 - 制冷耗电量占全球总用电量20% 压缩机耗电占设备能耗80% 空调系统耗电占数据中心总能耗40% [3] - 技术突破推动核心零部件国产化 解决高端市场竞争力受限问题 符合双碳目标下能效提升需求 [3][5] - 转缸式制冷剂泵被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评价为"由跟跑到领跑的突破" [6] 产业化应用 - 宽频技术已实现1-3HP热泵空调系列化应用 产品远销欧美市场 在-15℃超低温环境中制热量不衰减 [5] - 新型制冷剂泵使机房空调高效氟泵模式运行环温从5℃拓宽至20℃ 北京地区年运行时长占比从40%提升至66% 广州地区可实现全年1/3时间运行 [6] - 技术为数据中心提供高效冷却方案 助力降低PUE值 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6] 企业创新生态 -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3万项 连续9年进入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 [8] - 主导制定《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两项国际标准 2025年正式发布 [8] - 创新布局延伸至工业制冷、新能源热泵、智能装备领域 构建从家用消费品到工业装备的技术协同链条 [8]
破局深水区,这场会议找到广东传统产业“三化”融合痛点堵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7-31 20:28
行业转型进展 - 全省制造业31个行业大类中传统产业占比超七成 16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全国第一 [2] - 累计超过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占比近60% 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8.2% [2] - 工业投资增长6.7% 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7.2% 创2007年以来新高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1.5% 工业设备更新投资增速达17.9% [3] 企业实践案例 - 格力电器在珠海打造无人工厂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2] - 美的集团开放工业互联网平台 带动上下游千家供应商共建敏捷供应链 [2] - 蒙娜丽莎集团全球首条氨氢零碳燃烧量产线年减碳5200吨 全省高温行业推广后年减碳潜力达2亿吨 [3] - 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年产能5100吨 连续7年获评广东省环境信用诚信企业 [3] - 广州致景科技AI系统将寻布时间从2天压缩至2分钟 服装大模型支持1件起订7天交付 [2] 政策与立法支持 - 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 通过立法支持技术改造与数字化升级 [3] - 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数量稳居全国首位 国家级绿色工厂达400家 [3] 转型挑战 - 中小企业面临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三不困境 以及缺技术基础缺人才缺经验缺试错能力的四缺难题 [4] - 数字化转型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 复合型人才稀缺制约高端化发展 [4]
专访机械联叶定达:调结构优供给,妥善化解重点行业结构性矛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6:52
叶定达表示,当前,我国机械工业部分领域仍存在亟待化解的结构性矛盾,与此同时,一些行业的"内卷式"竞争日益加剧,已 严重制约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奋力推进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接下来,我国机械工业的重点改革方向需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导向。面对新阶段的新任 务,政策工具需要更加精准、更加市场化、更注重长效机制,一是强化政策的"精准滴灌",二是强化市场机制与公平竞争,三 是注重需求侧拉动与场景驱动,四是提升政策协同性与稳定性。 提升优质供给能力 《21世纪》:如何看待上半年的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对下半年的工业经济运行有哪些展望? 叶定达:今年以来,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宏观政策"组合拳"效用显现,工业经济运行平稳,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 速稳步提升,其中,装备制造业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今年上半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延续较好增势,充分发挥了工业发展"稳 定器"的作用,呈现"量质齐升、向优向新"发展态势。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占全部规上工 业的35.5%,较去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 ...
以产业新特征为锚 重塑上市公司产业投资价值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7-29 15:08
产业投资价值定义 - 产业投资价值衡量企业在产业链生态中的协同能力、技术潜力与长期发展前景,是产业投资人评估决策的核心依据[1] - 与金融投资不同,产业投资更聚焦企业技术路线可持续性、产业生态嵌入能力及产业链重构潜力,具有战略导向和长期性特征[3] - 产业投资强调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功能性角色和系统性价值,而非仅关注财务表现或ESG等社会维度[3] 传统产业估值困境与机遇 - 传统行业如化工、纺织等常被贴上低成长标签,导致深耕细分领域的企业(如极致化生产螺丝、布料)遭遇估值偏差[3][4] - 数字经济生态打破行业边界,传统企业可通过"核心技术-转化平台-应用场景"三段式结构重塑产业身份,例如制造业打造智能工厂、物流业构建数字供应链[6][7] - 终端驱动型产业链(如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崛起,配套企业需主动绑定链主,提升快速响应与协同创新能力[8][9] 数字经济赋能路径 - 数字经济生态具有包容性,传统企业可依托应用场景环节(占所有行业70%以上)嵌入数字生态,例如零售业推进智慧门店、医疗业发展远程诊疗[6][7] - 传统企业需重构价值叙事体系,将数字化案例(如某制造业企业智能仓储降本30%)融入投资者沟通,提升资本市场认可度[7] 新需求驱动战略 - 需求逻辑从单向供给转向"供给创造需求",企业需通过IP融合(如泡泡玛特LABUBU系列)创造情绪价值型消费[9][11] - 传统消费品行业可通过定制化服务(如宠物米其林餐厅、宠物友好酒店)满足情感陪伴等新兴需求,溢价空间达20-40%[11][12] 流量价值转化 - 交通、能源等网络枢纽型企业需将基础设施流量(如某物流公司日均处理百万级订单)转化为智能调度服务,形成规模效应[12][13] - 电信企业应布局5G+算力枢纽,开发边缘计算等增值服务,流量转化效率可提升50%以上[13][14] 产业轮动策略 - 传统产业通过技术融合实现跃升,如餐饮业借助预制菜+智能厨房转型,市场规模年增25%[15][16] - 新兴产业需警惕"传统化"风险,光伏等行业需突破下一代技术(如钙钛矿电池效率超30%)避免陷入价格战[17][18] - 前沿领域布局(如量子信息、脑机接口)是维持竞争力的关键,华为式长期研发投入使5G专利占比达20%[18][19]
研判2025!中国氯丁橡胶(CR)行业产量、开工率及进出口分析:行业需求持续增长,多领域应用推动发展潜力释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8 09:03
内容概况:作为全球最大的氯丁橡胶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中国氯丁橡胶(CR)行业在汽车、建筑、 电子、医疗等多个下游领域需求持续增长的推动下,展现出较强的发展潜力。2025年1-5月,中国氯丁 橡胶(CR)产量为2.72万吨,同比增长15.80%;氯丁橡胶(CR)消费量为2.17万吨,同比增长 30.67%。 相关上市企业:中策橡胶(603049)、中化国际(600500)、海南橡胶(601118) 相关企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新树脂(惠州)有限公司、 深圳市宝昌隆树脂有限公司、天津科恩建筑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鼎固伟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强力 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尚舜化工有限公司、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 司、常州天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华密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仙通橡塑股份有限公司、中 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氯丁橡胶(CR)、氯丁橡胶(CR)市场规模、氯丁橡胶(CR)行业现状、氯丁橡胶(CR) 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起步阶段(1951年至1959年)。1951年,东北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前身)在实验室 合成出氯 ...
一块钢板看转型
辽宁日报· 2025-07-28 06:30
产品创新与高端化发展 - 公司成功研发0.8毫米吉帕级复相钢,具有高强度特性(身份证大小钢板可承重480吨,相当于3头成年蓝鲸重量),为新能源车轻量化设计提供支持 [1] - 上半年新产品项目销量达17.39万吨,实现增利2272万元,拳头产品销量同比提升3.72%,汽车钢销量同比提升5.69% [1] - 调品指数(钢材质量关键指标)同比提升13.95%,反映产品高端化成效显著 [1] - 制定"技术引领+产品跃迁"双轮驱动策略,梳理56项核心技术清单并逐月攻关,炼铁工序燃料比创近10年最优水平,焦比达历史同期最高 [2] 技术突破与产能优化 - 热连轧厂2300毫米生产线成功轧制2175-2190毫米超宽幅热轧板,刷新国内纪录并达国际领先水平 [2] - 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多类新产品被高端用户、大型项目采用 [2] -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升至88%,操作室集中化率达50%,智慧指数82.67分进入优化级 [3] 智能化与绿色制造 - 3D岗位部署26台机器人,智能化转型推动效率提升 [3] - 6类汽车钢获低碳产品碳足迹证书,覆盖冷轧板、热镀锌板等全品类,吨钢综合能耗创历史同期最优 [3] - 实施"节能减排+极致能效"工程,绿色制造水平持续突破 [3]
东南电子收盘上涨1.52%,滚动市盈率54.87倍,总市值25.6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5 18:02
公司股价表现 - 7月25日收盘价为21.36元,上涨1.52%,总市值25.67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54.87倍,创12天以来新低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7.22万元,近5日共流出1362.59万元 [1] 行业对比 - 电子元件行业平均市盈率66.23倍,行业中值57.54倍 [1] - 公司市盈率54.87倍,在行业中排名第84位 [1] - 公司市净率2.96倍,低于行业平均5.59倍和行业中值3.90倍 [3] 公司业务与荣誉 - 主营业务为微动开关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 [2] - 主要产品包括家电微动开关、汽车微动开关、电动工具微动开关等 [2] - 获得多项荣誉包括"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 [2] - 2024年荣获国家级绿色制造工厂称号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991.81万元,同比增长15.91% [3] - 净利润1107.42万元,同比增长9.21% [3] - 销售毛利率27.7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