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Cybercab亚太首秀,明年二季度计划量产丨南财看进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20:33
不过,马斯克需要同时达成市值增长与核心业务目标,才能逐步解锁股权奖励。其中,市值目标为特斯 拉从当前约1万亿美元增长至8.5万亿美元;运营目标为累计交付2000万辆特斯拉汽车、活跃FSD订阅用 户连续3个月超1000万人、累计交付100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100万辆Robotaxi投入商业运营。 在第八届进博会上,关乎马斯克万亿薪酬绩效的特斯拉几个拳头产品亦亮相。其中,Tesla Cybercab特 斯拉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为亚太首展。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现场获悉,Cybercab没有方向盘、脚踏板,采用Tesla Vision视觉处理系统+端 到端神经网络的自动驾驶方案,无需使用激光雷达等价格昂贵的硬件设备,就可以实现无人驾驶。该车 型抓住的是92%的出行场景为1-2人的需求,采用两座设计,搭配超大后备箱的布局,既可以满足大部 分打车的场景,还可以成为城市间的小型货运工具。 Tesla Cybercab通体金色外观。为适配无人运营场景,其还配备了无线充电技术与机械臂自动清洁功 能,为规模化落地做好准备。 0:00 据悉,Tesla Cybercab计划在2026年第二季度启动量产,并且将服务于 ...
特斯拉自建晶圆厂!月产能100万片!
国芯网· 2025-11-07 20:30
芯片战略与制造规划 - 公司正考虑自建名为"Terafab"的大型晶圆厂,目标是每月生产100万片晶圆[2] - 公司重点推出专为AI优化的AI 5芯片,其功耗仅为英伟达Blackwell的1/3,性能相当,成本不足其10%[2] - AI 5芯片将由台积电和韩国三星生产,AI 6芯片已在规划中,预计在AI 5投产后一年内实现双倍性能[2] 自动驾驶技术进展 - 自动驾驶技术已实现关键突破,安全性能将再实现数量级提升,可挽救数百万生命、避免数亿起交通事故[4] - 当前智能辅助驾驶V14.1版本运行流畅,即将推出的V14.3版本能让用户在睡眠中完成行程[4] - 首款专为无人驾驶设计的Robotaxi运营车辆Cybercab计划于2026年4月在得州超级工厂量产,该车无方向盘、踏板和后视镜[4] Robotaxi商业化部署 - Cybercab生产节拍目标降至5-10秒/辆,年产能可从50万辆飙升至200万甚至500万辆[4] - 目标将Robotaxi每英里成本控制在0.20美元以下[4] - Robotaxi已在美国得州、加州运营,年底前奥斯汀将取消随车安全员,并计划进驻内华达州、佛罗里达州和亚利桑那州,中国大陆市场已获得部分审批[4] 创新商业模式 - 公司公布"自保险"计划,当Cybercab作为Robotaxi车队运营时,不再向外部传统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以进一步降低商业化成本[4]
元戎启行增资至25亿,增幅约1276061%
搜狐财经· 2025-11-07 19:23
钛媒体App 11月7日消息,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 册资本由19.59万人民币增至25亿人民币,增幅约1276061%。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2月,法定代表人为 周光,经营范围包括自动驾驶的技术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等。股东信息显 示,该公司由元戎物理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公开信息显示,元戎启行是一家辅助驾驶 系统研发商。(天眼查) ...
马斯克:特斯拉或建巨型芯片工厂
搜狐财经· 2025-11-07 18:31
AIPress.com.cn报道 11月7日消息,在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宣布,公司可能需要自建一座"巨型 芯片工厂",以支撑其在自动驾驶汽车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雄心。 这一步,将使特斯拉走上一条极为罕见的道路,如今,全球先进芯片几乎都由台积电、三星或英特尔等 少数代工厂制造。 马斯克透露,特斯拉正在与英伟达、台积电、三星等公司合作生产自研芯片,并考虑与英特尔展开新合 作。 他在股东大会上说:"我们还没签署任何协议,但与英特尔洽谈或许值得一试。"受此消息影响,英特尔 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一度上涨4%。 目前的英特尔正急需外部订单。美国政府近期收购了该公司10%的股份,力图扶持其在AI芯片领域重新 崛起。 马斯克强调,自建芯片工厂几乎是"唯一能实现特斯拉需求规模的方式"。 他表示:"我认为我们可能得建造一座巨型芯片工厂——每月产能至少10万片晶圆。"他形容这将是一 座"比现有超级工厂还要巨大的'超级工厂'"。 据悉,马斯克近期正与特斯拉的芯片设计团队密切合作,研发内部AI5芯片。他曾表示,这款芯片功耗 仅为英伟达Blackwell的三分之一,性能"相当接近",而成本却不到后者的十分之一。 特斯拉 ...
特斯拉股东大会:FSD 要来了,Robotaxi 排产,马斯克赌上未来 10 年
36氪· 2025-11-07 17:51
股东大会核心成果 - 马斯克的万亿美元薪酬方案以超过75%的赞成票获得通过,其将继续领导特斯拉并巩固控制权 [2][5] - 该薪酬方案涉及4.237亿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调整后总股本的12% [4] - 方案设定了市值与运营双重目标,最终目标是推动公司市值达到8.5万亿美元 [3][5] 新产品与业务规划 - 宣布专为Robotaxi设计的Cybercab车型,无方向盘和踏板,目标每公里运行成本仅几毛钱,计划于2026年4月在得州超级工厂量产,目标年产能500万辆 [9] - 新一代Semi电动半挂卡车计划于2026年在内华达超级工厂投产,续航800公里,支持1.2兆瓦快充 [9] - 全新Roadster跑车计划于2026年4月1日进行产品演示,预计12-18个月后量产,将集成火箭助推器等创新技术 [14] - 2025年整车目标产量为270万台,2028年目标冲击500万台 [14] 全自动驾驶(FSD)进展 - FSD V14版本已在6个国家上线,马斯克对其安全性表示极大信心 [12] - 对于中国市场,马斯克表示希望在2026年2月或3月左右获得全面批准 [12] - 尽管技术先进,FSD目前仍被监管归类为L2级辅助驾驶系统 [12] 人形机器人Optimus与AI芯片 - 马斯克称Optimus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产品”,V3版本计划于2026年量产 [15][17] - 目标最终实现年产1亿台机器人,当产量达到百万规模时,单台成本有望压至2万美元以内 [17] - 新一代AI5芯片细节披露,相比AI4将实现50倍总性能提升,能耗仅为英伟达Blackwell的1/3,成本不到其1/10 [18] - 公司正与三星、台积电等谈判,考虑建立芯片超级工厂以提升产能 [21]
广州,一天诞生两个超级IPO
盐财经· 2025-11-07 17:48
以下文章来源于易简财经 ,作者陈璐瑶 易简财经 . 聚焦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公司 本文转载自易简财经 编辑 | 江江 视觉 | 诺言 11月6日,广州两大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同时在港股挂牌上市,双方全球总部均位于广 州,小马总部在南沙,文远总部在生物岛,并称为国内L4级自动驾驶"双子星",成为广州今年最高光时 刻之一。 小马和文远的成功上市,既有创始团队的奋斗,也是豪华股东的支持,同时也是广州市十年如一日在自 动驾驶领域的投入支持。 小马智行:港股自动驾驶IPO募资王,基石投资者阵容亮眼 先看小马,小马智行共募集资金约67.1亿港元,这一融资规模创下亚洲自动驾驶公司港股IPO新高。 小马智行的基石投资者有5家,分别是Ghisallo、Athos、Eastspring、Hel Ved、Ocean Arete,一共掏了1.2 亿美元(约合9.32亿港元),合计获配670.7万股发售股份,占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的13.9%。其中,最值 得关注的,是美国对冲基金Ghisallo。其认购279.46万股,占比5.79%。 | 基石投資者 | | | | | | | --- | --- | --- | --- | - ...
优步(UBER):业绩点评:Uber 联合英伟达加速 L4 Robotaxi 部署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07 17:21
投资评级与目标 - 对优步(UBER)的评级为“增持” [6] - 目标价为113美元 [8] - 当前股价为92.12美元 [7] 核心财务表现与预测 - FY25Q3预定额达497.41亿美元,同比增长18.8%;营业收入为134.67亿美元,同比增长20.4% [8] - FY25Q3经营利润为11.13亿美元,利润率为8.26%;经调整EBITDA为22.56亿美元,创历史单季度新高,同比增长33.5%,利润率为16.75% [8] - 预测FY2025E-FY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519亿美元、601亿美元、685亿美元 [8][10] - 预测FY2025E-FY2027E经调整EBITDA分别为87亿美元、113亿美元、140亿美元 [8][10] - 预测FY2025E经营利润为53.99亿美元,同比增长92.9% [5] 运营数据与业务细分 - FY25Q3月度活跃用户(MAPCs)达1.89亿,同比增长17.4%;总行程数达35.12亿次,同比增长22.5% [8] - 出行业务预定额为251.11亿美元,同比增长19.6%;营收为76.82亿美元,同比增长19.9% [8] - 外卖业务预定额为233.22亿美元,同比增长25%;营收为44.77亿美元,同比增长29% [8] - 杂货与零售的年化总预订额已接近120亿美元,增速显著快于传统餐饮外卖 [8] - Uber One会员贡献外卖平台约三分之二的总预订额,会员体系已覆盖42个国家 [8] 战略合作与技术布局 - 优步与英伟达合作共同推动L4自动驾驶部署,英伟达将提供L4全栈平台 [3][8] - 合作旨在利用优步的全球运营数据提升训练质量与系统可靠性 [8] - 公司计划与Stellantis推进首批5,000辆由英伟达赋能的L4自动驾驶车辆部署 [8] - 在自动驾驶领域复制既有的规模化打法 [8] 业务模式与竞争优势 - 出行业务采用“杠铃型”结构:一端以UberX等基础产品作为流量基础,另一端通过U4B、Black等高利润率产品提升收益 [8] - 公司已构建强大的平台生态与网络效应,在运力整合与品牌影响力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10] - 通过优化业务结构与成本控制,受益于规模化效应释放,现金流状况显著改善 [10]
特斯拉(TSLA.US)或建“巨型”芯片厂,马斯克称AI与机器人发展需自建产能
智通财经网· 2025-11-07 16:57
公司战略与规划 - 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可能需要建造一座巨型半导体制造工厂以支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雄心 [1] - 公司计划中的芯片厂初期月晶圆投产数量可能为10万片,最终将扩大至100万片 [2] - 公司将于4月开始生产完全自动驾驶的Cybercab,该车型没有踏板和方向盘 [2] 行业现状与对比 - 公司目前依赖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生产其定制芯片设计,英特尔也在考虑成为未来合作伙伴 [1] - 即便推演供应商芯片生产的最佳情况,产能仍然不足 [2] - 作为对比,台积电2024年的年产能约为1700万片,折合月产能约140万片 [2] 产品与技术 - 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设计自动驾驶专用定制芯片 [2] - 公司目前将其新款AI5芯片的生产外包,该芯片成本更低、能效更高,且针对公司的人工智能软件进行了优化 [2]
高危IPO?享道出行携19亿亏损、450张罚单闯关港股
凤凰网财经· 2025-11-07 16:56
核心观点 - 享道出行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定位为全场景智慧出行平台,业务覆盖网约车、车辆租赁及Robotaxi [1] - 公司面临核心挑战包括:营收增长放缓、对第三方聚合平台订单高度依赖、近三年半累计亏损超19亿元以及严峻的合规压力 [1][2][4][11] - 公司将Robotaxi视为未来核心增长点并计划投入募集资金,但该业务尚处商业化早期且面临激烈竞争,盈利前景存在不确定性 [5][14][15] 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在2022年至2024年持续增长,分别为47.29亿元、57.18亿元、63.9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0.9%和11.8%,但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同比下降2.8% [2] - 网约车服务收入占总营收七成以上,该部分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减少5.4%,从24.28亿元降至22.98亿元 [2][3] - 公司近三年半累计亏损19.07亿元,成立至今未弥补亏损高达49.53亿元,并于递表前三个月将注册资本总额由41.06亿元削减至3.5亿元,减资幅度达91.48% [1][4] 市场地位与渠道依赖 - 以交易总额计,公司在2024年国内网约车平台中排名第五 [3] - 公司个人网约车订单高度依赖聚合平台,该渠道订单占比从2022年的91.84%持续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98.08% [3][4] - 聚合平台佣金成本持续攀升,从2022年的2.73亿元增至2024年的4.42亿元,最新年度增长额超过1亿元 [4] 运营与合规风险 - 公司累计遭受行政处罚超过450次,总金额达数百万元,问题主要集中在驾驶员无证上岗或车辆无证运营 [11][12]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键词含享道出行的投诉量累计超过4400条,涉及抽佣不透明、判责不公及客服响应不及时等问题 [13] - 存在乘客实际支付金额与司机最终收入差距显著的情况,例如一例30公里订单乘客支付98元,司机实际到手48.63元,引发对规则不透明的争议 [6][7] 成本控制与未来战略 - 公司通过优化团队结构以降本增效,行政开支由2023年的1.56亿元减少25.9%至2024年的1.16亿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再减18.0% [16] - 研发开支由2023年的1.70亿元减少49.6%至2024年的8540万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再减2.8% [16] - 员工整体福利开支呈缩减态势,工资、薪金及花红从2022年的3.14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738万元,但同期CEO的薪酬总计从89.3万元增至96.9万元 [16][18] - 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投入Robotaxi的研发与商业化,采用“混合运力”模式,目标在2025年底于上海实现车端无人运营,但未披露该业务的关键运营数据 [14][15]
公司研究室IPO周报:强一股份第一大客户占比82%;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港股上市首日均破发
搜狐财经· 2025-11-07 16:40
IPO动态 A股 新股上市: 新股申购: 本周共有四只新股进行申购。 港股 热点追踪 强一股份IPO背后的隐忧:高增长神话下的致命依赖 2025年11月5日,强一股份IPO申请进入关键阶段,计划在科创板募集15亿元资金。 这家被称为"国产探针卡龙头"的企业,凭借58.85%的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和从全球第九跃升至第六的 行业地位,成为了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高达82.84%,更为关键的是,公司对单一客户B公司存 在"重大依赖"。 11月3日,丹娜生物(920009)在北交所上市。 11月5日,丰倍生物(603334) 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11月6日,大明电子(603376) 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11月7日,德力佳(603092)、中诚咨询(920003)分别在上交所主板、北交所上市。 11月3日,北矿检测(920160) 在上交所主板进行申购。 11月5日,大鹏工业(920091) 在上交所主板进行申购。 11月7日,南网数字(301638) 、恒坤新材(688727)分别在创业板、科创板进行申购。 11月3日,海伟电子通过港交所聆讯;果下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1 ...